优中生辅导工作总结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
优秀生在每一位教师心中占很重要的地位,中等的学生也教师欢喜,但是他们也是属于我们教师特别关心的群体。他们主要是表现在成绩优秀或中等、思想上进,接受能力较好。 虽然为数不多,但对他们的关心与否,关系到一个班集的班风、学风等。
一、辅导方式和方法
虽然学生都接受了教育,但从平时的作业来看,以及从测试成绩来看,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掌握得较好,可他们仍然存在一定的原因,分析起来有:
① 是由于家长缺乏辅导、甚至家长外出打工缺乏管教,任由发展。
②是自己只认真完成作业、对难点课外学习的不够强。
③是本人对学习虽感兴趣,有动力,愿接受新知识,趣味上浓度不够。
所以,面对这些学生,首先从思想教育入手,引导他们从最基本的知识开始。向难点知识转换,发现了就立即给予表扬和鼓励。上课总要想到他们,课堂上把较难较深的问题让他们回答,让他们也有表现的机会,而不是将他们放在被“遗忘的角落”里无人问津。对他们身上迸发出来的闪光点要及时表扬,使他们增加自信心,对学习不再认为我知道就行了。
布置作业时,要想到优、中生:
①是从数量上照顾,只求准确度,不求数量多。
②是从难点上来下功夫,对难度大的题目可以要求思考。
③是实行“师优中互带”活动,利用优势,让学生管中转优化、优秀生更优。
④是采用个别辅导与小组辅导相结合的方法优、中生的辅导。教师辅导要把学生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充分利用早读时间,对学生生进行耐心辅导。
⑤是批改作业时,要想到优中生的作业,要当面批改,要精批细改,不是简单地打“√”或“×”了事,不但要在错误处打上记号,还要帮助他们找出原因,加以改正。评讲作业时,要想到学生,对于学生哪怕是只有点滴进步,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在此基础上,还要充分发挥群体的力量,开展“一帮一、一对红”的活动,帮助学生进步。
⑥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联系起来,充分利用家庭教育的力量,家校结合。要转变学生,争取家长的支持是很重要的。因此,教师只有与家长密切配合,才能收效显著。所以经常家访、电访,加强与家长联系的强度,随时了解学生在家中的情况和思想动态,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家长的思想观念。
二、充分利用教材中应掌握的知识点强化难点
在每次的练习中,先引导他们做最较难点的,做思考或课外的,认真做作业,把书写工整,慢慢地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
三、收到的效果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思想上有了很大的转变。在本学期期末自查中,各课成绩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看到他各方面都有进步,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是值可喜可贺啊!
总之,本学期取得的这点成绩是微小的,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学校行政、班主任、任课教师家访的力度,求得家长的有力配合,更有利于转化后进生;进一步加强教师的责任感,尽自己所能去帮助正处于困境中的学生,使他能看清前面的方向,真正挖掘出自己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