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根据人物语言,感受人物形象,体会课文着重用语言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蔺相如的机智勇敢、大局为重和廉颇顾全大局、知错就改的优秀品质。3、了解故事之间的联系,分清故事的前因后果。教学重点:抓关键词句,品味人物言行,准确概括人物特点。教学难点:领悟三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学过程:(一) 复习导入课题中的“将”指谁? “相”指谁?“和”是什么意思?课文围绕“将相和”讲了哪三个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
(二) 读书评价,感悟廉颇其人1、 找出廉颇评价蔺相如的话。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了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2、 评价廉颇:听了廉颇这短短的三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廉将军?3、 再读廉颇的话,找出将相不和的原因:将相之所以不和,是因为( )。
(三) 言为心声,感悟蔺相如其人1、 快速默读课文,用直线画出蔺相如说的话。2、 小组讨论:找出几处你最喜欢的话,认真读一读,说说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预设:①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就没动兵的理由。”(胸有成竹)②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真的有毛病吗?为什么说谎?你从中体会到什么?}(机智)③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我的脑袋和璧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理“直”在哪里?真撞吗?你体会到了什么?}(机智勇敢)④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不怕被杀吗?你体会到了什么?}(机智勇敢)⑤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不畏强暴)⑥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为的是我们赵国呀!”(顾全大局)
(四) 将相之和画面定格在“负荆请罪”这个历史瞬间,化静为动,想象两人见面会是怎样的情景,他们会说些什么?1、小组交流;2、情景表演。
(五) 总结拓展1、通过学习,说说你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2.思考:三个故事之间有什么联系?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详细说出因果联系;爱国是和好的根本原因。) 3、“和”的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