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之子》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杨氏之子》选自《世说新语》。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家中九岁男孩风趣幽默、机智巧妙地应答他人的故事。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颇有趣味,尤其是“末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句充分显示出九岁孩子的聪明机智和超强的应对能力,中心词便是“甚聪惠”。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读3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掌握8个参考注释。2、过程与方法目标: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紧扣重点词句,感悟杨氏之子的“甚聪惠”,引导学生初步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
教学重点:用看注释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读懂文言文,读懂本文每句话的意思并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紧扣重点词句,感悟杨氏之子的“甚聪惠”, 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初识“文言”(5分钟)1、投影依次出示:(1)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满江红》)(2)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传家宝》)2、生自由说这两句话的意思。3、学生说不出来或者不准确,出示正确的解释,让学生想一想: 这些句子与现代文中的语句有什么不同?4、师:大家的感觉很真切,像这样的句子我们叫它“文言”, 是在先秦口语基础上形成的古代书面语。用文言组成的文章叫做文言文,它的特点是:第一,行文简练(讲求“微言大义”);第二,古奥难懂(句子含义深厚),所以,我们常需要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5、师:有许多流传下来的古书就是用文言文写成的,其中有一本叫做《世说新语》,它是南朝人刘义庆编撰,全书共36篇,涉及政治、经济、文学、思想、习俗、民生等诸多内容。这本书里面同样有很多故事是写人的, 以其言简意赅的语言风格将人物的特点描写得惟妙惟肖。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杨氏之子》就是选自于这本书,请大家把课题齐读一遍。(板书课题)
二、解读文题,迁移运用(3分钟)1、师:谁能说说“杨氏之子”是什么意思? 生:杨家的儿子。(点评“氏”、“之”的意思)2、师:杨氏之子——这是古人的说话方式,请你也试着用古人的方式来介绍自己。(生各自介绍)
三、读准停顿, 读通课文(一)读题质疑,形成期待师:读了课题之后,你想知道什么?(二)自由、反复地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正确。(三)指名朗读。1、生字正音:着重强调以下字的读音:惠、曰、禽、诣、为(第四声) 应(第四声)2、生字正形:惠(同“慧”;“曰”的写法)3、采取指名读,教师范读,齐读,轮流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把课文读通,读熟,引导学生读准停顿。4、出示正确的节奏,练读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四、熟读深思,理解文意1、师:课文读通了, 对发生在杨氏之子身上的事也一定有所了解了。再读课文,说说这个故事的大概。要求:用看注释与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板书这两种方法),试着读懂每句话的意思,同桌、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投影依次出示句子,要求生说出句子的意思。重点点拔以下句子:(1)孔君平诣其父(谁之父)(2)乃呼儿出(谁呼儿出)(3)为设果(谁为谁设果)(4)此是君家果。 此:这个(杨梅)。 是:判断词。 君家果:你家的水果。 此是君家果:杨梅是你们杨家的水果。(5)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未闻:没听说过。 家禽:古意是“家”和“禽”。2、复述课文主要内容。师:既然大家都懂了, 谁能把这篇文章的意思讲一讲? (学生自由说)3、出示今义,对照理解,熟读成诵。
五、定格对话, 品味聪慧1、师:师:读了课文,杨氏之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甚聪慧)2、从课文的什么地方最能看出杨氏子的甚聪惠呢?迅速浏览课文,找一找,画下来。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3、交流两人各自的语气和神态。4、结合自己的想象和理解,试着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话,要读出两人不同的语气。5、再读全文,试着背诵。
六、点明学法,小结课文师:这节课,我们第一次认识了一种新的文体——文言文,知道了读懂文言文的方法。同时也初步接触了一个甚聪慧的杨氏之子,他到底聪慧在什么地方,那短短的两句对话到底妙在何处,下节课我们一起来继续深入学习,感受此儿的语言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