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一、文本分析 本文选自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本文的内容是:分别从看云的姿态和光彩来介绍识天气的方法。本文的特点是:说明对象特征准确,抓住云的姿态和光彩的不同特征来介绍天气变化;说明顺序清晰,先写云姿,后写云彩;说明方法得当,打比方、分类别、作引用等方法用得恰到好处;说明语言严密,使用“往往”等词,讲究逻辑性。 二、学生分析 学生需要从中学到的是:围绕“看云识天气”这个说明对象,学习用恰当的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和说明语言来说明的写法,提高说明文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初一的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相应的学习基础。其中,在认知上,学生对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语言有一定的理解和掌握;在情感上,对云与天气的关联有一定的体会,对探索自然有浓厚的兴趣。学习本文,学生需要采取的方法是探究法、概括法、诵读法等自主学习的方法。 三、目标阐述(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1)能说出本文的说明对象和特点;(2)能解释本文说明方法的特点和效果;(3)能阐述本文说明语言的特点和效果;2.过程与方法(1)能在学习课文内容的过程中运用探究和概括的方法;(2)能在体会作者情感的过程中运用诵读和体验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感受云的姿态美和光彩美;(2)能体会看云识天气所蕴含的科学精神。(二)教学重点 能说出本文的说明内容和特点。(三)教学难点 能体会看云识天气所蕴含的科学精神。(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提问法、点拨法等服从于学生学习需要的方法。 四、过程设计(一)激趣导入,注视云彩同学们,我们知道蜻蜓低飞、鱼儿跳水、蚂蚁搬家都预示是天要下雨了,朱泳燚先生还告诉我们,可以根据云朵的形态和光彩知道天气。那么云朵是如何预示天气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看云识天气》。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实际经验和知识出发自然引出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说明对象,走近云彩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归纳每段段意,并进行全班交流。2.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的云图和光图,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抢答这是什么云,预示什么天气。3.根据抢答内容引导学生归纳出本文从云的姿态和光彩两方面介绍天气变化,分别为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积雨云;晕、华、虹、霞。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和把握文章内容,通过问答激发学习兴趣。(三)说明顺序,纵观云彩 1.让学生回顾说明文的说明顺序,然后请同学们判断本文的说明顺序,以小组为单位,并说明理由。2.教师也说说自己的概括,与同学分享,并促进共识的形成:课文第①至⑤段写“云的姿态”,第⑥段写“云的光彩”,第⑦段是总说。这种结构不是典型的总分总形式,先在备用纸上请每人动手加上一些段落,使之成为典型的总分总结构。时间3分钟左右。3.每人独立完成后全班进行交流,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形成班级共识。4.最后教师也说说自己的解决方案:在第一段前加一段总说,把云姿与云彩都写进去,如:“看云识天气,可以通过看云的姿态和光彩两方面进行。”设计意图:使学生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通过练习提高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四)说明方法,细观云彩 1.让学生回顾说明文的说明方法,然后请同学们找出本文使用的说明方法,并结合具体例子说明。要求简洁、准确、全面。2.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文章,讨论这些说明方法各有什么表达效果。3.抽3组回答,其他组补充完善。在此基础上教师明确:本文主要的说明方法有三种:打比方、分类别、作引用。“打比方”集中出现在第一段,把云的不同姿态比喻成不同的物象;表达效果生动形象,活泼有趣。“分类别”集中在主体部分,把云的姿态和光彩分成多种类别,分别说明;表达效果一是条理清楚,二是能全方位、多角度地说明事物。“作引用”集中在第六段,引用了许多民间谚语;表达效果是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长了读者的知识。设计意图:使学生掌握本文的说明方法和技巧,并加以学习。(五)说明语言,赏观云彩 1.提问同学们文中大量使用的“往往”、“渐渐”、“可能”等副词如果删去会怎样?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再说给同桌听,相互交流,补充完善。2.老师也说说自己的基本理解:如第七段最后两句:“但是,天气变化异常复杂,看云识天气毕竟有一定的限度。要准确掌握天气变化的情况,还得依靠天气预报。”如果删去,就片面夸大了看云识天气的作用和准确度。从而概括出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并加以学习。(六)说说启示,拨开云彩1.让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总结归纳,谈收获与启示,然后进行全班交流分享。2.老师推荐《昆虫记》等科普读物,练习观察动植物的小作文。设计意图:使学生在把握课文的基础上,从课堂走向课外,学着从身边寻找知识的乐趣,并提高观察力和表达力。 五、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