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节活动总结
今年xx节日期间,学校一改过往举行六一文艺汇演的做派,举办了第一届“校园文化节”。此次活动经历了精心筹划。其一是对大课间活动内容进行了调改:删除了过往做韵律操的惯例,以“土家摆手舞”和“国学韵律操”来替代。其二是准备了“少年宫兴趣小组”的成果展示节目。其中包括“乡土班腰鼓表演”“器乐班二胡表演”“舞蹈队《爵士舞串烧》和《俏皮奶奶》表演”“鼓号队表演”“语言班《三字经》朗读表演”“美术班《摆手女儿家》表演”“英语班古典舞《雨中花》表演”“手工班《弟子规》歌舞朗诵表演”等。其三是在正式演展的这一天,既邀请了学校上一级领导,还邀请了诸多家长。其四是之后还以班级为参赛单位,举行了跳绳和拔河比赛活动。很明显,这比往日单一的文艺汇演要丰富得多,其品位也大大得到了提升。而且这样的形式,开风气之先,已经向多元迈出了第一步。当然,也是学校新领导集体思变图改意向的萌芽初透。所以,无论怎样说,它都是学校办校思想转型的雏形,也让我们看到了学校迈向教育新天地的曙光。因此,作为学校的一员,我也竭尽所能投身其中,为其服务。比如,其中“鼓号队表演”就是由本人负责的。我还为本次文化节即兴创作了“杏园净土,春风化雨千般景。稚子嬉林,蕞尔寺小满园春”的会联。可是,我们还应该看到,校园文化的内涵是博大精微的,其内容和形式也还有着广阔的天地。因此,在往后的时段,还有待学校进一步地开掘它,丰赡它。其思考的向度有以下几点:①能否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演展。即学生会啥就演展啥。②能否考虑到校园文化的构建要与中学和大学,更要与成人的文化节区别开来。即在其内容和形式上,能否符合儿童的口味。③演展的层面能否更加多元。即不局限于艺展,而向多项素养展开。比如,向琴棋书画、课本剧、课外阅读等层面打开。④每一个层面的演展能否从学校整体走向班级,从操场走向课堂、食堂和寝室等。因为学校文化内涵的构建至少应包括四个层面的东西:①校园的自然生态性。②学校办学和管理的自我姿态。③学校教育教学的灵动性和前瞻性。④师生的精神风貌。校园自然生态性的构建,虽然关涉到诸多合力因素,并非学校独立能为,但在校园构造的思路上构建绿色校园,融自然景观和儿童人文景观为一体的校园,却是我们成人教育者需要考虑的事,也是需要逐步实现的事。小孩子是喜欢自然的,当我们从自然生态文化的视角来构建校园时,让校园掩映于山水花草之间,让所有设施贴合儿童的情趣,让儿童呼吸到清新的空气,则校园一定可以成为孩子们流连忘返之所,也会成为孩子的乐园。关于学校办学和管理的自我姿态,这可是学校能为之事,也是学校文化构建的核心部分。首先要申明的是,这里的“自我”是一种适合学校、适合老师、适合孩子的一种表述,既无专制之嫌,亦无跟风之味。从当下的实际情况来看,办校理念以及管理的“自我”姿态,普遍还是有的。比如“勤奋守信,务实创新”的校训就大体彰显了办学理念,先先后后出台的各种制度也体现了管理的“自我”方略。可是诸如“勤奋守信,务实创新”这样的东西,往往都只是一种标签,它与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运作根本风牛马不相及。而出台各种管理制度,虽美其名曰“民主”但仅仅是走过场而已,体现的仍旧是专制意识。因此,在办学和管理的自我姿态上,转型办校理念,调改教育思想,拟定切实可行的方略才是蓄养学校文化的最佳取决。转型办校理念,调改教育思想,即是要考虑到我们的学校,是为儿童提供一个生长的栖息地,我们所有的成人教育者都只是这个栖息地里的服务者,而不是主宰者。因此,我们的办学理念以及教育思想,必须从每一个细节处考虑到儿童的需求,适合他们的生命良性滋长。因为办学和管理的一切“自我姿态”是由众多的师生个体姿态组合而成的,且其中任何个体的思想都不能替代整体。就如同我现在所说的,亦难及校园文化的万一样。所以,学校怎样整合群体的东西,才是转型思想的根本点,也才是学校文化的整合起点。倘若缺失群体的智慧,学校就会像一架拉不动的车,或行动迟缓的车。当然,在整合中,语词上不一定要标新立异,像上面提及的“勤奋守信,务实创新”的办学理念并不是不可以。拟定切实可行的方略,当然是最为关键的程序。它的基本内容和行走样式是“思想转型”而后的形体。因为弄不好就会搞成“挂羊头卖狗肉”的形式主义。那么,怎样拟定为之付出的方略呢?老子曾说:“天下大事,莫做于细;天下难事,莫做于易”当代教育改革家李希贵先生也曾说过:“把简单的事天天做好,就是不简单。”这便是我们行动的出发点。找到了出发点,自然就在出发点上开掘出别有的洞天。比如找到了“勤奋守信,务实创新”这样一个理念,那就需要在如何做到“勤奋”“守信”“务实”和“创新”上找寻实施的路径。虽然路径并不是唯一的,但提出一些参照性的建议是可以抛砖引玉的,同时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则是实施方略的保证。就以“勤奋”来说,如果是针对老师的,则应把老师的自我提升作为“勤奋”的重中之重。因为一个不学习的老师是无法适当理解教育的,也是无法在“备”“教”“改”“辅”“考”诸方面进行创造的。因此,在强调教师自我提升的方面给予一些参照建议,并配置相应的管理细则,老师就会有事做,也能自由发挥个人的特色。虽然以前也是有事做,但彼事非此事矣。因为彼事是今日的“我”非昨天的“我”而此事却是年年一样的“我”呀。如果是针对学生学习的,则可以从课堂学习,完成学习任务,自主学习等方面拟定行事的参照,同时把班级管理、小组管理、学生自我管理结合起来,那学生做起学习之事来,同样顺风顺水。这就把“勤奋”落实了。而这样的事一旦做久了,就有可能形成“自我姿态”当然也就蓄养了学校文化。在上述例举中,我们提出“参照”一词,实质上便是学校教育教学的“灵动性”的映射。由于受到人性里自我意识的影响,我们往往会犯“喜人同乎己而恶人之异于己”之通病。因此,防止“一刀切”防止一个模式做教育是教育之大忌。而鼓励和允许教师搞“百花齐放”才会使学校教育教学的文化富有弹性和张性,拥有旺盛的生命力。至于“前瞻性”自然是指我们拟定学校教育教学的行为策略时,必须要汲取当下国内国外先进的教育经验,而不是墨守成规。如果仍然舍不得刻板的“讲授”之法,或只是在做样子看,自然是褪色的文化特色。因此,在教育教学方面彰显校园文化的“前瞻性”的问题上,我们必须从国家课程校本化或个体化的方面着力,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开掘出属于学校的特色。即落实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育实践。但要实施这样的教育思想,则非“让学”不可。关于学校师生的精神风貌,应该说,这是校园文化的底色。而这样的底色,却并不是一时之事,而是学校一以贯之的文化氛围熏染的结果。虽然这样的问题看起来虚无缥缈,但并不是没有可能。新民主革命时期的北大、清华,以及后来的由北大、清华、南大组合而成的西南联大,以及当下的北京十一学校,上海的建平中学等,都是有着令人敬慕的校风的呀。因此,在如何形成师生良好的精神风貌方面,我提出以下的参考建议:①领导集体的民主风尚。因为没有民主,就没有自由,而没有自由,则就没有活力。一潭死水的校园只能在腐朽中没落。②教师群体自我修练的氛围。因为没有教师的自我修炼,任何教育都会缺失持续的生命力。③一以贯之的学校主流办学理念。这是主导学校发展航向的东西,不可或缺。④把图变的气力多花在日常操行的科学方略上。即多在具体操行的方略上想办法。舍此,则难有精神风貌。而没有良好精神风貌的学校,它的文化必然是浮躁的。但是,从我校此次文化节的发端来看,还是可喜的。不管明年或以后的校园文化节如何展开,今天却已启动。即使启动的有些稚嫩,但稚嫩正是走向成熟的开端。故在此,我衷心祝愿学校的文化节愈办愈有品位,愈办愈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