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论文 习作之“米”从生活中汲取—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挖掘习作素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文章摘要】习作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是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写作的有机整合,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难点,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习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把内心感触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强调“亲历”和“真实”,这就要求学生善于主动挖掘生活、乐于倾吐心声、感受习作的快乐,真正做到文思泉涌,情由心生,从而达到文铺锦绣,字吐珠玑。【关键词】选材生活    倾吐心声    感受快乐长期以来,小学生习作教学的基本模式即“教师命题--学生写作--教师改评”,有利于学生掌握命题作文的一些技巧,在应试中取得好成绩。但是我认为这种模式远离了学生的生活,禁锢了学生的个性,忽视了习作教学中的人文性,即习作时,无从下笔;语言空洞,虚情假意;没有创新,缺少个性。因此只有让习作教学成为师生积极的生命的互动,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自信心”,才能使学生饮生活之源,行习作之舟。一、用慧眼来观察生活,用笔尖去记录感悟    习作教学的过程是学生的生命活动过程,学生的生活与习作息息相关,一脉相连,习作来源于生活,因此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融入生活,丰富情感,点燃习作的激情,激发系做的欲望。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体验生活的作文,学生不会感到陌生,无从下笔,有了丰富的生活,真实的体验,他们可以将自己五彩斑斓的生活感触融入到作文中。让孩子们去生活中体验吧!我们用清澈的眼睛观察生活,用纯真的心灵感受生活,用细腻的情感品味生活,用不同的方式体验生活,也用手中的笔描绘生活。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喜怒哀乐,酸甜苦辣,皆成文章。教师要善于给孩子一双慧眼和一颗慧心,让他们从平常人、平常事中感悟到不平常,努力找出使自己怦然心动的东西。如在教学《我家的“小伙伴”》这一篇习作时 课前布置说:“大家周末回家观察一下自己家的或者邻居家的小动物”下周的习作课上我们将比一比看谁的眼睛最亮,观察得最仔细,有最新颖的发现,就是我们的‘火眼金睛’,并且把自己觉得新鲜有趣的,动人心弦的东西记录在习作资料库里。”通过课前的精心策划,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在下周的习作课交流时,因为同学们经过亲身经历,用心观察,课堂上积极踊跃发言,个个跃跃欲试,课堂上的小手如雨后春笋般地林立,脸上洋溢出溢于言表的自豪和喜悦,他们的发现更是丰富多彩呀。如有的同学发现小兔子睡觉的姿势与我们人一样,它睡觉的样子好可爱,鼻子总是不停的动着,嘴巴总是发出声音,好象是在打呼噜;有的同学发现猫对窝的要求比较高,首先窝要放在室内,窝底下要垫一些棉花或被子,而且一定要软,也不能起毛球儿,四周也要软,窝中一定不能很凉,最好是给它们一点毯子,以免受凉;有的同学发现刺猬体肥矮,爪子锐利,眼小,毛短,浑身有短而密的刺,遇敌害时能将身体卷曲成球状,将刺朝外,保护自己。我趁热打铁,提出本次习作的要求,令人兴奋的是,同学们仅仅用了半个小时的时间,就把小动物们刻画得活灵活现,如有的同学在《小白兔》中写道:    小白兔有一身雪白的绒毛,仿佛就是从天上掉下的小天使。在它那圆圆的小脑袋上有一对灵敏的长型的大耳朵,耳朵里边是淡粉色的,软软薄薄绒毛。在它那玲珑的小面孔上有一对红宝石般秀丽灵活的大眼睛。最特别的是它的嘴了,它的嘴有三瓣,吃起东西来可快了。小淘气的两条前腿细而短,后腿粗而有力,别看它平时性格很温顺,可是跑起来后腿用力一蹬,身子就像离弦的箭,以像是短路冠军,任你怎么追也追不上。它的小屁股上挂着一个雪白的小绒球似的尾巴,向前跳的时候,一翘一翘的真有趣!    在五彩缤纷的世界中,任何一个事物都有不同于其他事物的独特的地方。没有特点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达芬奇说过,在一千只鸡蛋中,很难找到有两只是完全相同的。抓住了事物的特点,也就是抓住了事物最主要和最本质的地方。物,可以抓住它的外形、颜色、结构、功能的特点来观察。景,可以抓住它的形态、颜色、声音、季节的特点来观察。事件,可以抓住它的过程特点来观察。人,可以抓住他的外貌、性格、品质等特点来观察。    二、用怦然心动的想象力,让学生趣味盎地习作    狄德罗曾说过:想象,这是种特质。没有它,一个人既不能成为诗人,也不能成为哲学家、有机智的人、有理性的生物,也就不成其为人。想象也是写文章是否形象生动的保证。只有引导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展开合理想象,写出来的作文才会形象生动,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想象在心理学上也分好几类,但观察中一般采用再造想象,即依照语言的描述或根据图样、模型、符号等的描绘在人脑中产生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方法,我在指导学生写植物时,把学生带到校园的紫藤花树下,指着紫藤花问:“紫藤的花有那些特点呢?”学生很快回答:“紫藤花小而且密”,“鲜明的颜色,花开得很茂密 ”。接着问:“你觉得它远远望去像什么?”“像瀑布。”“盘根错节树干呢?请进一步联想。”学生边看边想。这次练习中出现了许多优美的句子。如:“你看,它多像只翩翩起舞的蓝色大蝴蝶,;它纵横交错,犹如一条直冲云霄的蛟龙一般;每当微风吹过,紫藤花像风铃一样,摇动着自己可爱的小脸蛋,散发出醉人的香味,诉说着自己的心事……”    在习作教学中运用直观、新颖、形象、富有感染力的可视性强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充分调动学生观察和思考,联想和想象等之力因素,形成“怦然心动,文思泉涌”的,使学生趣味盎然地投入到习作中来,满怀信心地抒发自己的豪情。如指导学生描写春天的景色时,教师可启发学生:“春姑娘已经悄然来到了我们身边,让我们一起找一找,她在哪里,好不好啊?”接下来,打开多媒体课件播放《春天在哪里》,伴随欢快的歌曲欣赏着屏幕上冰雪初融、鸟语花香、春色满园的景象,学生顿时被美妙的画面、唯美的歌声和教师富有激情的言语陶醉了。教师就可以适时让激情饱满的学生启动画笔系统,勾画出自己心中的春景,同学们个个兴致勃勃,有的画出小树苗抽出新芽;有的画出绿油油的小麦随风飘动,好像在向路人招手;有的画出在春雨贵如油的日子里农民伯伯穿着蓑衣,带着斗笠在给小麦施肥……每个同学眼中的春景是各不相同的,教师通过网络保存着每个孩子的图画,引导学生共同欣赏创作的春景图,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来说出自己心中美丽的春天,最后学生信心十足投入写作,这样利用网络视频中的声、色、声容并茂的特殊功能,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让学生时刻处于兴奋状态,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创设美和表现美的欲望在宽松的氛围中得到真实、自然的流露。   麦考莱说:在所有人当中,儿童的想象力最丰富。只要学生能够留心观察,持之以恒,总能从平凡的生活中找到新鲜的色彩、悦耳的声音、新颖的物件、美妙的体验,写起作文就不会觉得“言之无物”了三、让学生迸发情感激流,使习作天地妙趣横生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生活丰富多彩,语文天地妙趣横生。新课程理念是为了提高每个学生的语文素养。除了选题要贴近学生生活,有益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外,更主要的是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抓住契机,激活学生丰富的积累,真正让学生在习作中感受到快乐,这样的习作训练才能够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以提高,学生的情感得以激活,丰富学生的积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习作时,我以有关课文为例,要求学生进行模仿、创新,让学生在习作的境界里自由呼吸,自得其乐,关注学生的情感世界,在思想的过度里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我在一次习作课上要求学生以《欢庆六一》为题写一篇习作,同学们写得精彩纷呈,饱含对儿童节的期待和喜爱,并且能够展开合理的想象、联想、抒发自己对六一节的兴奋和喜悦之情。如有的同学写道:“舞台上精彩无限,观众目不转睛,我们班的女生们集体舞多么精彩,整齐的步伐,曼妙的舞姿,赢得了观众的阵阵喝彩,那个反串更是令人捧腹大笑,小女生办成老大爷,玉米须贴在下巴上,走路的样子一摇一晃,像一只蹒跚的鸭子……”学生将自己真切的情感与思想倾注于习作的字里行间,只有这样学生的习作才能充满生活得气息,迸发情感的激流,感受纯真的乐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那是学习中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源泉。”在习作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情感世界,抒发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我在课间发现同学们非常喜欢玩丢沙包的游戏,我坚持快乐作文这一理念,让学生自由组合两支丢沙包队伍进行决赛,让没有参加的学生当裁判,要求他们通过仔细观察,评出“最佳守门员”。最后还让获胜的队员说说自己的感想,于是我就顺水推舟让学生围绕丢沙包写一篇习作,语言生动传神,感情真挚富有感染力,学生在习作中这样写道:丢沙包是同学们十分喜爱的课间活动,你瞧,这一组,玩的多有劲啊!只见他们左躲右闪,蹦来蹦去,个个身手敏捷!突然沙包从背后飞来了,周传奇猛一转身,来了个海底捞月,一把抓住飞驰而来的沙包,顺利地救出了刚被淘汰的队友。围观的同学无不为他的好身手而喝彩!因为高兴,他们不由自主地抱在一起,蹦啊跳啊喊啊,仿佛整个学校就剩下他们自己了,可以看得出此时此刻他们心里是多么欢畅!巴金说:“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指导小学生习作特别强调一个“情”字,强调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建立起宽松之情、亲切之情、趣味之情、智慧之情、幻想之情,教师要以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去动手、动脑、动口、动眼、动耳为主旨。以师之情拨动生之情,学生情感的闸门由此打开,动情地叙述自己体验经过,并娓娓道来亲历后的感悟。习作,生活中的涓涓细流就在学生的笔下汩汩流淌,找准读写结合点不仅为学生写作提供了现成的“下锅之米”,使学生有话可说,有材料可写,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养成一种“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利用文本,引导学生从阅读中学习写作,为学生在读与写之间架设一道“桥梁”!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