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之我见
加入VIP免费下载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之我见

ID:302685

大小:12.0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09-21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确立了小组合作学习在语文学习中的关键性作用。有许多教师顺应新课标的要求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但是通过我对多个班级和教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观察发现,小组合作学习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于是我对如何提高语文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通过调查研究我发现,较多班级的小组合作学习之所以效果不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分工不明确。在教学中,往往是教师一宣布小组讨论,前排学生马上回头,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有的小组两三个人同时抢着发言,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谁也不听谁的;有的小组始终只有一两个人发言,其他人一言不发,只是心不在焉地坐着;有的小组互相推辞,谁也不发言;有的小组借此机会闲聊、说笑或者干别的事。想必,诸如此类的现象在我们的课堂上也时有发生吧!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这就是因为小组内没有明确分工,没有人做记录。小组学习的重大要素之一就是共同任务的分工,只有对小组任务进行明确分工,才能使小组成员明确自己的职责,才能使学生感到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才能促使小组学习的有效进行,从而真正体现小组学习的价值。2、分组不科学。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是按前后座位自然分成四人或六人一小组,座位的编排往往又是按学生的高矮次序和男女生搭配而成的。这样分组虽然开展小组活动简便易行,但人员搭配不合理,不利于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优势互补、相互促进。3、合作没技巧。合作学习不是简单地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坐在一起学习,许多学生停留在独立学习的层次上,没有真正地讨论和合作,没有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其学习结果不能完全代表本小组的水平。这就导致有的组在为谁的答案正确而争吵,有的组学生却悄悄地做自己的功课,有的组虽讨论起来了,但说的却是与讨论无关的话题,而且几乎每次分组学习,总有人做“主说”,也总有人一声不吭。我认为导致学生参与度不均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掌握合作学习的技巧和规则,老师只关注小组的学习结果,不注意学习过程和个人的学习情况。4、缺乏教师指导。    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教师缺乏目的性的指导,小组合作学习处于一种缺乏监控、自由放任的状态。有些教师在对合作学习的任务稍作提示后,便发出“在小组合作内完成……的指令,随后便无所所事事或象征性地在教室里走来走去。小组合作学习处在“放任自流”的状态下。学生讨论时,教师往往是“冷眼旁观”,甚至站在讲台之上,独自欣赏学生讨论,生怕自己积极主动的参与妨碍了学生们讨论的热情。而事实是,学生们因为没有了教师的及时点拨引导,在小组学习中显得很盲目,甚至有些学生因逃离了教师视线而各行其事,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上课闹哄哄,全是无用功”。5、评价不全面。开展小组活动后常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全班性的汇报交流,但小组代表一站起来发言就是“我认为……”、“我觉得……”,往往不是代表本组意见,而是代表个人意见。教师对小组汇报的评价也常常是“你说得真好!”、“你的见解真不错”。显然,学生的不正确的发言方式是由教师的不科学的评价造成的。其主要问题表现在:一是偏重于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忽略了对学生所在小组集体的评价;二是偏重于对小组合作学习结果的评价,忽略了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评价。教师很少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参与程度以及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进行评价,特别是很少关注那些平时性格内向、少言寡语的学生。这种不公正、不全面的评价极易挫伤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更不可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新课程理念下的“合作学习”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以问题的提出为核心,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以合作学习为主要教学形式,以完成学生发展为最终目的”的课堂教学新结构。只有杜绝小组合作学习中常见问题的出现才能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点入手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一、科学分组,合理搭配    合作小组一般以4人为宜,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组内异质,便于组内互相交流与合作;组间同质,则有利于开展组间公平竞争。小组搭配还应尊重学生意愿,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心理素质进行综合考虑,然后搭配成若干学习小组。学习小组的划分由班主任牵头,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进行,成员保持相对稳定,便于按照小组编排座位,为顺利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奠定基础。因不同学科特点,人员亦可适当调整;经过一段时间之后,组内人员职责亦可轮换。    二、合理分工, 明确职责    建立结构合理、分工明确、互帮互助的合作小组是基础,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一步。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各成员应有明确的合作学习目标和具体的责任分工。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才能使小组成员全员参与,并明白各自应该承担的角色,掌握各自所分配的任务,使合作学习有序又有效地进行。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工作,记录员负责合作过程的记录工作,资料员负责学习资料的收集工作,报告员负责写学习报告,代表小组进行学习成果汇报。三、做好课前教学设计小组合作的有效性不仅取决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小组的合理分工,更取决于教师的准备。教师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教学重难点。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的难度,有一定的探究和讨论价值。设置的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问题尽量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适应,并且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使学生稍加努力就能找到答案。这样既可以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深层求知欲望,使学生体会探索的意义与价值,又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除此之外,还要设计好一堂课的每一个环节大约用多少时间,什么内容要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要多长等等。四、创设一个合适的教学情境  好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比如在教学《桥》时,我给学生看了一段抗震救灾的视频,感受在灾难来临时,共产党员舍己为人、用生命实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这就为学生学习《桥》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五、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在学生进行小组学习时,教师首先应发挥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设计好小组讨论的问题和活动的要求;在小组深入开展合作与交流时,教师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合作者。为使小组学习富有成效,教师必须置身于学习小组中,适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的指导与调控。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否有效,主要取决于自主学习是否有效。小组合作必须以自主学习为前提。如何使小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不变成“一言堂”或大家一起起哄呢?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应先布置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当学生有了交流的内容和交流的意愿时教师再适时安排合作与交流,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才有话可说,在与人合作交流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才有实效。七、组织学生有效合作。    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要求学生具体做到:    一要耐心。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聆听同学发言,一定要认真、耐心。特别是当同学的发言有错时,一定要等他把话说完,再用恰当的方式指出不足。    二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    三要动笔。“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及时将自己和大家好的理解记录下来并进行整理得出自己的观点,才能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八、注重对小组合作学习效果评价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中讨论解决的问题往往是一些有争议或从不同角度都可以做出合理解释的问题,可能没有标准答案。他们都需要得到教师和其他学生的评价,对于讨论中产生的新困惑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与帮助。教室必须认识到“有效评价”的重要性,对于学生们发表的看法不能简单处理,不能一味的肯定、表扬。当学生在发表意见时,提出一些困惑时,教师必须要又一个明确的态度,哪怕是“个人不成熟的看法”。唯有如此,学生才能在以后学习中,不断地提升自我。我们在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时,应以小组集体的学习效果,作为评价的依据。注重把学生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个人计分改为小组计分,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的依据,形成一种"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形式,把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这样会让大多数孩子都受到老师或同伴的鼓励,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取得不同程度的进步,并由此一步步迈向成功。以小组集体成绩为评价依据来评价学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更有利于我们走出竞争教育的怪圈,实现教学评价的科学化。另外,在课堂上,教师还可运用适当的激励措施,鼓励学生的合作积极性。每进步一个名次奖励两颗进步星,每退步一个名次减一颗星,每周一汇总。每周进步最大的一组可以满足他们的一个心愿。以此调动每一个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总之,合作学习应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自学能力,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要及时加以引导和点拨,不断激发他们的思维,引发他们新的思考。当然,如何合理有序地进行小组合作,才能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教学过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仍是我们继续探索的内容。相信,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将会充分发挥它的有效性,帮助学生不断成长。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