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感是一种主体对言语的感受、理解、生成和判断能力,而语感的强弱,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学生语言能力的一种表征。因此,语感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所以,要使学生的语感由最初的低层次感性知觉向着全面、深刻,丰富的深层次理性知觉迈进,可以运用以读为本、联系生活经验、积累语言、领悟分析、口语表达、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等多种方法培养良好的语感。 引言:《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在语文教学中,“发展语文能力”是语文课程的主要任务。而作为语文基本能力之一的语感能力对于整个语文素养的提高有着不容置疑的重要作用。在日常交往中,人们之所以可以不假思索地运用语言表达思想,以及从语句或一段的开头即能预测出整个语句或语段的趋向,可以在一瞬间辨认出词义的细微差别和感情色彩,正是凭语感。著名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也强调“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由此可见,培养语感的重要性。 一、认识什么是语感 什么是语感?语感这个概念,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但归纳起来不难发现:所谓语感,就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的正确、敏锐、丰富的感受力,是由语言活动引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和认知活动的过程,是人们直接地感受、领悟、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语感是语文能力的基础,一个人语感能力的强弱,往往反映了他的语文水平的高低。学生有了较强的语感,听说读写能感受语言所表达的丰富内涵,能充分地领略遣词造句的精微,能做到恰如其分地表情达意,能提高语文能力。 二、语感的特征 语感能力的培养,是新课标下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标准之一,这是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所决定的。正确认识和把握语感的基本特征,是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前提。从心理角度看,语感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 (一)、直觉性。直觉性可以说是语感最基本的特征。直觉是指“人脑对事物、事物本质及其规律作出迅速地识别,敏锐的洞察,直接的理解和整体判断的思维过程”。也就是说语感是一种对语言超乎常规的感应,他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感觉、知觉、记忆、联想、思维这一复杂的心理过程,它超越了中间的分析。验证环节,以非线性的跳跃方式,直指最后的结果,这是一种对语言的“悟性”。例如,一个没有学习过语法规则的人,当他听到一段文字,就能依据经验对其正误、好坏做出评判,这是一种“知其然而未必知其所以然”的领悟。所以说,语感所凭借的是直觉思维。 (二)、整体性。所谓整体性,是指知觉在脑中所形成的不是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孤立映象,而是各种感觉的综合。语感强调对语言的整体感知,它不是对语音、语意、词汇、语法等语言层面的具体分析,而是对语言对象进行整体地、全面地、多角度、多层面地把握。当我们与人对语时,我们往往会对对方话语的语意,做出整体的,直接的反应,而不是首先想到“这句话由几个语素组成?” (三)、情感性。情感是和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的一种比复杂而又稳重的态度体验。情感往往通过知觉而粘附在一定的表象上,并借助言语活动中的瞬间联想和想象反映出来的。《背影》一文语言通俗易懂,学生很快地掌握文意,但要领悟作品中的情感就很难,为什么父亲帮“我”买橘子的场面会令我如此感动、难忘?关键在于学生缺乏对身边亲情的关注。教师可以调动学生的体验,问:你感受到身边的父爱了吗?还可以进一步让学生回忆,“父亲最爱你的时候”“在你遭遇挫折的时候”……让学生从自身的经历去体会,这样,学生就能了解作者的感受。 三、语感的心理因素 为了准确把握语感的本质,我们先分析一下语感的心理因素。语感是多种心理因素的组合,其中主要是想象和联想,还有情感的激发和思维的参与。 (一)想象 想象是人在头脑里把记忆表象进行分析综合,加工改造,从而形成新的表象的心理过程。想象与语感密切联系,没有想象,也就没有语感。我国古代文艺评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说:“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这正是想象作用的形象化描绘。唐代诗人王维的《使至寒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抓住了塞北自然景色的特点,通过想象构成了一副意境开阔而又荒凉的画面,产生了语感。虽然读者不能直接看到色彩和线条,但读者通过想象同样看到了鲜明的色彩和粗旷的线条,在头脑中产生了一副壮丽的边塞图景的语感。 (二)、联想 客观事物是互相联系的。有联系的事物反映到人的头脑中来,也能形成联系:当有联系的事物出现了其中的一个,往往会想起另一个或另一些事物。这样的心理过程就是联想。 如:人们看到乳燕会想到春天,看到瑞雪会想到丰年,看寒来而暑往,望云腾而致雨等。这种联想是由表象或词语所唤起。联想在人们的生活中像闪电似的忽来忽去,它激起了人们的更多的想象,扩大了境界,美化了现实,所以自古以来,许多文学家都巧妙地利用联想来扩大作品的意境。不少诗文中的某些词语,是作者在写实的基础上,借助于想象与联想才能产生语感。如贺敬之的《三门峡—梳妆台》中的“劈”与“走”两词,只有通过想象与联想,才能具体感受黄河激流中冲击“三门”的巨大威力与声势以及它像狂风似的呼啸奔腾,滚滚东流的宏伟的气势。在阅读教学中,联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 (三)、情感 情感就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愿望而产生的倾向性体验。情感是语感的有机组成部分,语言文字都是表达思想情感的。 在阅读过程中,想象、联想和情感常常是联系在一起的。如读《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课文,课文开头这样写到:“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我们的眼前会出现那阴冷严寒的景象,想到寒风凛冽,彤云密布,联想到老天爷也好象在为周总理的逝世悲哀,不由得一阵悲伤袭上心头。而从这种又阴又冷的天气中,会产生类似的联想,想到“四人帮”高压下严酷的政治气氛,不禁更感到悲愤。所以想象和联想是情感产生的前提,在数学中启发学生想象和联想,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因此,我们要重视情感在语感培养上的作用,可以说,丰富的情感体验,是生成语感的催化剂。 (四)、思维 单纯直觉去感知语言文字是不够的,要产生语感还要有思维的参与。因为在阅读过程中,要对文字的正误、优劣进行辨析,对文字美进行欣赏和玩味,要对文字所表达的本质意义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都要有思维活动的参与。 上述想象、联想、情感、思维等语感的心理因素,他们之间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 四、培养语感的意义 敏锐的语感既是一个人语文程度和心理发展水平的标志,也是学好语文鉴赏文学作品的必要条件。郭沫若曾经说过:“大凡一个作家或诗人总要有对于言语的敏感。这东西‘如水到口,冷暖自知’……这种敏感的培养,在儿童时期的教育很要紧。”语文教学从小培养儿童的语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有利于体现语文课的特点,提高学生对语文文学的理解力。对语文文字的理解,不能够停留在字面意义上,正如叶圣陶先生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查字典和辞典是不够的。”而要深入理解语言文字的意义,体会它们的情味,非靠语感不可。 其次,重视语感的培养,可以把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结合起来,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语文教学中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 再次,重视语感培养,可以使语文课的思想教育受到实效。语文学科思想教育的特点是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切记脱离语言文字,架空地进行说教,学生在阅读时,在感知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产生了语感,才能受到感染。 五、培养语感的方法 叶圣陶先生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驭文字”。可见,培养学生的语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那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要培养学生的语感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以读为本,提高语言感受能力。培养学生语感的主要途径是“读”,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户,也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从读中得到感悟,训练语感。因此,让学生充分地读是培养语感的饿前提。语感作为一种能力,不能靠灌输生成,只能在语言实践中习得,语感之“感”源于对“语”之感,只能产生于阅读实践中,别人无法替代。因此,多读,熟读,读后深思,才能有效地激发语感。 其中,加强朗读训练好是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因为朗读是读者对作者的模仿,全身心地朗读可以达到“不隔”的境界。记得上中学的时候,老师让我们之后对文章的内容主旨不甚理解,然后老师就让我们接着读第二遍,第三遍……逐渐地读的遍数多了,课文的内蕴就慢慢明白了,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正是所谓的“读书百遍,其意自现”。这种加强朗读训练的方法是十分可取的,它把握住了语感的直觉性的特点。并且语感具有整体性的特征,朗读正是对作品的整体性把握。朗读可以调动眼、口、耳、脑等多种器官的参与,对某些优秀语言文字材料,尤其是《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背诵篇目,在理解的基础上采用熟读成诵的方法,可以有效地理解掌握字词句的运用,文章内容,音韵节奏,结构章法……使其沉浸于自己的心胸和筋肉里,内化为自己的东西,于无意中支配自己对语言文字的运用,从而使表达更加准确和生动。 郭沫若先生在谈及自己的学习感受时提出:“煜读,熟读,能于无法中求得罚,于有法中求其化。”语感就是在读的实践中逐渐培养起来的。林崇德认为:“阅读是一种复杂的言语过程,他是看到的言语向表达的言语的过渡。”读书的过程是一个慢慢咀嚼,细细品味,好好消化,掌握知识和提高思维的过程。只有按照循序渐进的规律,以熟读精思的方法,达到出之于口,明白于心的地步,才能捉住文中的“钥匙”,知其词句,品其意味,得其精华。由此可见,只有通过多读、朗读、诵读才能形成良好的语感,才能形成富有成效的语文能力。 第二,联系生活经验,培养语感。在注重以读来培养语感的同时,还要注重“生活体验”。因为人们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受和对生活敏锐的感受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阅读活动不仅仅是语感在起作用,还有更重要的阅读主体的生活体验。对于同一种言语客体,由于阅读主体的生活体验不同,感受也会大不一样。同是阅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去过茫茫大漠的人与没去过的人产生的阅读感受肯定会有距离;同样,对与从未见过雪的人,读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所产生的联想怎能与常年生活在“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方人相比。生活体验越丰富,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就会越灵敏,越准确,越细腻,越独特。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活体验是语感的“内核”。没有生活体验,文字只能是枯燥的概念。叶圣陶先生曾说:“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中去,”“单靠翻查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惟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积聚起来,积累的越多,了解越深切。直到自己的语感和作者的饿部相上下,那时侯去鉴赏作品就真够接近作者的旨趣了。”(《叶圣陶语文教学论》),`这样学生的语感能力才会发生质的飞跃。 我们知道语言源于生活。中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有相当多的内容都是紧扣生活的。对于他们来说,无论使感知接受信息还是传递表达信息,都要描述生活中的或源于生活的事物、现象、情景、思想、观点等。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将语言与他们所描述的生活建立起联系,利用生活的形象性、具体性以及学生在调动生活经验时的情感体验,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运用能力。反之,对于这类内容脱离生活去培养语感,往往会陷入机械,让学生倍感索然无味,事倍功半。为此,在阅读教学中,要激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依据言语对象的描述,以类似的情感体验,去领悟作者自我抒发,把握作者内心所感的饿至真至诚,从而激发敏锐的语感。 第三,领悟分析,锤炼语感。揣摩品味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关键,而咬文嚼字,体味语言又是语感训练的关键环节。叶圣陶先生曾说:“一篇作品读一遍未必理解的透,必须多揣摩。”由此可见,只有揣摩品味的透彻,才能促进语感的发展。 比较,揣摩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是培养语感准确性最常见的方法。韩雪屏教授将语文课堂上的各种比较方法很精辟地概括为“增、删、移、换”这四个字,即或用增删词语、修辞的方法比较,或用移动词语、句序的方法比较,或用变换词法、句式、句型、语气、人称、语体等方法比较,并通过这些比较,使学生领悟到某些精彩言语作品在用词用语等方面的“无可移易”的道理。因为有比较菜油鉴别,有比较才有发现。学生只有在不用语词,不同句式,不同语序的比较当中,才能发现语言运用的妙处,品评语言的意蕴和情味,从而培养语感。 语感研究专家王尚文教授指出:“言语,包括形式(怎么说)和内容(说什么)两个方面,但真正能够成为‘感’的对象的却是言语的形式,即言语的物质存在方面:由音节(或文字)组成的延伸于一定时间(或空间)中的线性结构,它诉诸于人的听觉(或视觉)器官,或者说能为人的听觉(或视觉)器官所把握。语感系由言语形式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生成,是言语形式这一客观对象主体化的结晶。”可见,关注言语形式在培养语感的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而比较言语形式,实际上就是比较“怎么说”。让学生通过比较“怎么说”,也即通过比为什么“这么说”而不“那样说”,学生对言语形式的分辨力就能得以提高,因而他们的语言敏感程度也就自然提高了。 第四,积累语言,深化感悟。大量积累语言材料。巴金先生曾说:“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就慢慢体会到他们的好处,也就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广泛阅读,熟读成诵,是储备语言材料,培养感情,发展语言能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课程标准》对阅读本身有量的规定,教师可以因材施较,每日推荐一定数量的诗、词让学生背诵。这样,有利于学生贮存语言,积淀语感,从而扎扎实实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不断提高。我们常常会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甚。”这些名句就是培养语感的最好注脚。另外,广泛而多渠道的阅读也是培养语感的极好方法。实践表明:大凡爱看书的学生,语感都较强,想象力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强,对语言文字把握非常准确。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可读与课文相关的材料,以弥补现行教材阅读量的不足。同时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记录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等。也可以根据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自己喜爱的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强的读物,如童话,寓言,历史故事,科幻小说以开拓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面,使学生在反复大量感受语言材料的过程中,丰富语言,增强语感。 第五,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广化语感。口语表达也是培养语感的一种有效途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其实,它是一种口头的写作形式。这是一种比书面写文章更为快速、直接、灵活的刺激语感图式的途径。因为此时主体所接受的言语材料都是即时的,新鲜的,对主体的言语刺激更广泛、更具灵活性;要求主体的对答要快速、即时,这就能让主体在当时能更敏捷,更主动地去激活其已有的语感图式与知识储存,使之对外界的刺激越来越敏感,越来越具有包容性,进而使其内容越来越丰富,感受力越来越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实际情景,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头的交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进而广化语感。 第六,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强化语感。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技术的发展也日新月异。在教学中,通过声像媒体为学生创设浓郁的语感情景,就能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调动多种感官,积极进行相应的学习活动。如《草原》这篇课文歌颂了蒙汉人民团结友爱的深情厚意。由于学生对草原的自然景观没有直接的感受,因此可以通过放映草原风光图,并播放小提琴独奏《牧歌》,给学生创设美的情景,使学生披文入境,感悟作者描写美丽的草原牧场,体会语言文字运用的精妙。这种有意识地创设情景,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培养了学生敏锐的语感能力。 总之,语感是通向更高语言文字境界的桥梁,是学生语言基础、生活体验、思想情趣和文学修养的综合体现,一旦形成将终身受益。朱作仁先生曾说:“敏锐的语感既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重视学生语感的培养,努力提高他们感受语言的能力,必将对学生从更高层次理解语言和使用语言起到促进作用。当然语感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只要我们高度重视,创设条件,讲究方法,加强训练,就一定能迅速提高学生的语言感受力,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