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一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从三种马的形象勾勒中,悟作者怀才不遇的悲愤以及其间蕴藏的丰富哲理;2.抓住文中的反逻辑语句,体味“韩如潮”的文风;3.聚焦“喻巧而理至”,体味“说”文体的特征,以及韩愈独特的说理力量。【教学流程】一、说马1.读竖排版的无句读文本,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2.说说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重点探讨下述几个问题:(1)“马说”是什么意思?(2)文中出现了哪几种马的形象?(死马、饿马、冤马)(3)何以见出?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死马,显在的描写);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饿马,显在的描写)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冤马,隐在的描写)3.用这三种马的形象,韩愈到底想表达什么?(千里马的悲惨命运,食马者的愚妄专断。文章开首的“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与结尾的“其真不知马也”构成说理上的一种严密呼应)二、说己1.全文真的仅是在谈千里马的悲惨,食马者的愚妄、不识吗?2.出示背景资料——《马说》写于贞元十一年(795年)至十六年(800年)之间。当时韩愈初登仕途,不得志。曾经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但结果是“待命”40余日,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辞焉”。尽管如此,韩愈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终未被采纳。后来又相继依附于一些节度使幕下,再加上朝中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才能之士不受重视,郁郁不得志。古之进人者,或取于盗,或举于管库,今布衣虽贱,犹足以方于此。——韩愈《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 士之能享大名、显当世者,莫不有先达之士、负天下之望者为之前焉;士之能垂休光(美好的光华,比喻美德或勋业),照后世者,亦莫不有后进之士、负天下之望者为之后焉。——韩愈《与于襄阳书》3.讨论后小结:也是韩愈自身命运的写照,表面上说的是千里马,实际上是喻指自我。板书:托物言志。4. 有感情地读最后一段: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三、说时代1.真的仅仅是韩愈所发的一个人的牢骚吗?2.引导学生调动相关历史积累,教师则可呈示相关辅助理解的史料。(1)柳宗元笔下的黔之驴;(2)“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3)“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4)“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己亥杂诗》。……3.讨论后小结:表现的是一个时代,乃至历史上所有怀才不遇,有志难伸者的呐喊和愤懑。四、说理1.本文的文体是“说”。关于“说”,通常有两种解释:(1)作者发表对某个问题的见解。(2)吴讷《文章辨体序说》:“说者,释也,述也,解释义理而以己意述之。”“即事即理而为之说。”那么,韩愈阐释的义理仅限于上文所述吗?2.探讨、小结:善于识别,善于管理,善于倾听——管理者与人才;师生;医患……五、说“法”1.这么丰富的义理,是怎么被韩愈表现出来的?2.讨论:(1)勾勒了三种马的形象:譬喻说理,托物抒情、言志。(2)马形象呈现的独特顺序:第一呈现“死马”的形象,体现了韩文“如潮”的特点。一开笔,便将悲愤的情感浪潮接天卷第地打过来。后面两种马的形象勾勒,也形成了情感的浪潮,接踵而至,不断撞击人的心扉。(3)情理交融的特色——首句的反逻辑;排比句的逻辑错位——正常的语序,第一句应该说“食之不能尽其才”,以咬合上文;“祇(zh)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中的措辞。如“奴隶人”的称呼,骈死形象的矗立——文下注释翻译的是“并排死”,钟基、李先银、王身钢译注的中华书局《古文观止》翻译为“接连死在马厩之中”,都能体现作者激越的悲情;尾句的标点:句号,感叹号,还是问号?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中华书局版是“!”,普通的版本是“。”我们觉得,根据“韩如潮”的特点,用“?”更能表达激越的悲愤。这些言说艺术与纯粹的就某事、某种现象分析说理,写法大不一样,《师说》就不同于《马说》,这正是韩愈“己意”的表现之处。另外,尤须说明的是,韩愈不仅是千里马,也是真正意义上的伯乐。他踏上仕途后,提携了不少后进,如贾岛、孟郊、李贺、张籍……六、说“说”1.总结:利用“说”这一文体,托三种马的形象,将自己怀才不遇的悲愤,还有日趋没落的中唐社会现实全部揭示出来,甚至写尽了整个封建时代有志难伸的文人的命运,以及人与人之间如何成为彼此知音的深邃思考,由不得不为韩愈曲说、深说、妙说的说理艺术所惊叹。2.齐读全文,感受这种说理艺术的巨大魅力。七、关于“说”的作业 比较阅读韩愈的《马说》与周敦颐的《爱莲说》,看看两文在托物言志、抒情上有何各自的独特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