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花钟》评课稿姚老师上的《花钟》一课,是一篇很美的带有浓厚科学性的阅读文章。课文按照“归纳现象—揭示原因—实际运用”的思路,说明不同的花会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及其原因。在教学中,许老师根据教材特点,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在合作朗读中探究,在想像中创新,在朗读中悟情,在感悟中积累。教师的教学目标定位准确,在各环节中落实得较充分。我们看到,从《花钟》的这一课时的整体上看,姚老师设计了三大环节:一是揭示课题质疑;二是初读课文,感悟文意;三是入境入情,自悟自得。上述这些教学环节,既有前后关联,又有层次推进。一、充分调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教学中,姚老师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用多媒体操作带领学生走进花的世界,有了具体、鲜明的形象,能给学生真切、直观、具体形象的感觉。运用多媒体操作,美丽的花卉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吸引学生的 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在审美中,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二、主题段切入阅读,突破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姚老师在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寻找揭示花钟原理的最后一段,以主题段切入,引出对花钟的理解与赏析。突出了重点段——第一自然段的教学。在品读这段课文时,抓住四个词语进行教学,这个设计很精彩,使课堂生动活泼。再重点指导朗读课文中描写花的句子,感受花的美丽,并通过让学生挑自己最美的句子读一读,通过句子与句子之间的比较,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意境,用词的准确,进行生生之间的赏析性评价,进而加深对内容的理解。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比较、理解、感受多样的句子表达方式,更是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尤其让学生学习运用形象、生动、具体的描写方法,让读与写有机结合起来。三、引导研读课文,突出学生学习主动性,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这节课上,最可贵的是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是以研学的态度来读书。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的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这节课,教师时时、处处挖掘学生潜能,研究宝贵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研讨:从对整段的“你读出了什么”,到对具体词句的理解,无不充分体现以学生为阅读的主体,把学生引入探究问题的情境中去,很好地体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的理念,为焕发课堂的生命活力创造了重要条件。另外,教师在整节课中,教学语言紧凑准确。尤其是教师的评价语,及时的给学生以鼓励,让学生感觉到学习的兴趣。当学生读书读得不够好,但能读下来时,教师便说:“真不错,能读通顺了”。当学生读好了时,教师会说:“真了不起,读得很有感情”。孩子们得到了鼓励,上课也更有积极性了。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都不忘说一句:“还有谁想起来试试呢?”更是激发了更多学生回答问题的欲望。姚教师这节课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也有不足之处:一是在教学课文第二部分时,也就是“花时”不同的原因一段时,原教学设计中的复述环节被遗漏了,缺少了一处训练学生复述表达的机会;二是教师的板书缺少条理与系统,未能体现课文的层次性。这些都是有待改进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