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第二课时说课稿
加入VIP免费下载

《愚公移山》第二课时说课稿

ID:318525

大小:11.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2-11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愚公移山》第二课时说课稿 一、课标关于阅读的基本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标》强调:“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关于文言文阅读,课标主要有两点要求: 1.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二、关于教材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编入部编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八年级第六单元第二课,属于讲读课。文本为寓言故事,属于“单元提示”中“以生动事迹彰显人物品格”的文章。 “单元提示”要求“学习本单元,要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大意;还要多读熟读,积累常见文言词语和名言警句,不断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为了引导阅读,编者编写了6个课后练习:思考练习3个,积累拓展3个。这实际是本课教学应该达成的目标。 三、关于学情 1.之前,八年级学生已经在七年级学习过《杞人忧天》等四则寓言故事,对寓言有一定的了解,比较有利于本文文体的文本阅读。 2.第一课时教师应该已经完成词语、文化积累以及疏通文意等教学任务,为课文复述奠定了基础。 3.根据王庄中学陶敏主任给予的“愚公移山导学稿”可知,学生对愚公移山遇到的困难、成功的原因、人物形象刻画的手法及人物形象的理解、愚公移山的寓意及现实意义等均有一定的思考。 也就是说,所教学的班级具备了较好的学习基础,加上《愚公移山》以下几个特点:浓郁的神话色彩,易激发学习兴趣;可读性强,易于记诵;基础性强,有一定数量的文言词汇需要积累;寓意深刻,实践性强;故事性强,人物形象鲜明,但教材偏重于理性,有可能束缚学生对“愚公”、“智叟”的形象思维。 因此,根据王庄中学“以学定教”的要求,制定教学目标。 四、说目标 1.总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根据本人学生学情和这次教研活动的安排,本人《愚公移山》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安排如下: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积累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理解其含义;积累相关文化知识。 2)理清课文写作思路,概括课文内容。 3)顺畅翻译课文,理解课文寓意。 过程与方www.dearedu.com 法 1)反复朗读,通过合作理解文意,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2)通过探讨交流,把握愚公的人物形象,体会对比、反衬手法的表达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学会勇往直前。 2)理解愚公精神的现实意义,懂得成长道路上既要胸怀大志,更要艰苦奋斗、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教学重点 1)文言词语和文化知识的积累。 2)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3)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 教学难点 1)把握愚公的人物形象,体会对比、反衬手法的表达效果。 2)理解愚公精神的现实意义暨运用。 2.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及目标、重难点 教学内容暨目标: 1)进一步疏通文本,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合作探究,分析人物。 3)合作探究,把握文本写作艺术。 4)理解愚公移山精神的含义和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1)理解故事内容及主要人物特点。 2)把握本文主要写作艺术。 教学难点: 1)理解愚公移山精神的含义和现实意义。 2)如何做一个胸怀大志、不怕困难、知难而上、坚持为理想而奋斗的人。 五、教学准备 1.根据教学内容和教研活动要求编写教案。 2.根据教学内容和教案编制PPT课件。 3.提前几分钟进入课堂进行多媒体调试。 4.及时组织教学、营造和谐气氛。 六、教学过程及意图(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请简要复述《愚公移山》的故事。 要求复述者(含述者)注意思考“愚公”是如何解决移山的困难的和重点关注“愚公”和“智叟”两人对移山的态度。 给予以下几个考虑:一是检验第一课时疏通文意的情况,便于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手段;二是复述,不仅是课标对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本册第五单元口语交际(作文)的重点训练目标。 二)合作探究,分析人物 1思考:愚公是如何解决面对困难的?体现了什么精神? 愚公精神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不怕困难、知难而上”,本问题的设置既是对“愚公面临哪些困难”的梳理复习,“不怕困难、团结就是力量、乐观自信、自存高远、坚持就是胜利”的归纳也是为下面分析归纳“愚公精神”作铺垫。 2.智叟和愚公在移山问题上的分歧在哪里?分别突出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 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从描写的角度说,是人物语言、神态描写;从表达方式说,是立论与驳论相结合的议论方式。 通过朗读品味,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的展现在读者面前,同时,人物心理活灵活现。 智叟:“你这个自不量力的老东西,居然想凭借年买的年纪和参与的力气挖掉太行、王屋两座大山,太可笑了!愚蠢至极,愚蠢至极!”——一个“胸无大志、目光短浅、安于现状、自以为是、自作聪明、……”的形象跃然纸上。 愚公: “这个顽固的老家伙,顽固到不可理喻,还没有邻居家的孤儿明理,就算我年迈体弱甚至活不了几年,但我的子孙万代连绵不绝,山怎么不被玩掉呢?”——一个“志向远大、不怕困难、知难而进、坚持不懈、造福后人、大智若愚、……”老英雄形象矗立于读者眼前。 总之:通过对比,“智叟不‘智’,愚公不‘愚’”特点,鲜明、生动。 特别要指出的是:愚公以九十高龄亲自率领子孙上山“叩石垦壤”,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取得成功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是他有远大的抱负,从“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以看出,他的移山是为了造福千千万万的人和后代子孙。正因为有这样的抱负,他才会不顾年迈力衰,毅然从事这一伟大事业。二是他移山的信心来自他在人和自然关系问题上的正确认识,他懂得人力是“无穷匮”的,而自然条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有变化,尽管移山的事业不可能在几代人的手里完成,但只要世世代代坚持干下去,就一定有完成的希望,自然是可以被征服的。 愚公的这种抱负和信心就是古代劳动人民征服自然愿望的生动反映。 3.存疑:文中写了山的高峻,遗男的相助,智叟的阻止,神的搬山,这对表现愚公的形象有什么作用?(本课时不做强调) 本题主要启发学生思考“对比”、“烘托(映衬)”的作用。 4.存疑:智叟的笑和质疑与愚公妻子的“献疑”有什么不同?(本课时不做强调) 本题主要启发学生思考“对比”、“烘托(映衬)”的作用。 三)合作探究,把握文本写作艺术 1.结合课文具体说说本文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讽刺和烘托的手法。 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主要通过PPT实例展示。 2.本文以神话结尾,有什么作用?(作者为什么要以神话结尾? ) 设计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古代寓言的特点;二是引导学生学会思辨,培养历史唯物史观,正确区别“神话”和“迷信”的关系;三是,启发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愚公形象和寓言主题的理解。 四)拓展延伸 1.对于愚公和智叟,有人说愚公“很愚”,智叟“很智”,你的看法如何呢? 设计意图:再次让学生了解古代寓言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会思辨,培养历史唯物史观,正确看待现实中的“巧干”和“城镇化搬迁”。 2.对于“愚公精神”,有人认为已经过时了有人认为更应该发扬,对此你怎么看?试举例说明。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愚公精神”是中华传统美德之一,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愚公精神不仅不会过时,而且会更加丰富和深刻,我们必须继续发扬光大。如: 铁人精神和大庆精神、两弹元勋精神、红旗渠、三峡工程、中国芯片、中国航母、…… 钱学森、邓稼先、南仁东、…… 最后用一首小诗与学生共勉,目的是告诉学生,在民族复兴、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还有很多的“太行、王屋”等待我们去克服,我们必须正视这些困难,下定决心、坚持不懈,才能克服困难,取得胜利。 五)小结与作业 目的是加深主题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小结侧重于对寓言故事所蕴含的道理的点拨。 七、板书设计 本课程以多媒体、PPT为主要教学手段,板书主要起点拨、启发作用,因此,不设计特别的板书。 八、教学反思 另行安排。

资料: 3.6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