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在高中英语阅读课上如何唤醒学生的内需激情
加入VIP免费下载

浅论在高中英语阅读课上如何唤醒学生的内需激情

ID:321963

大小:6.44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17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浅论在高中英语阅读课上如何唤醒学生的内需激情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高考  英语阅读    情感元素  精神成长  内需激情摘  要:要想让学生喜欢英语阅读,首先要让他们得到一种情感体验。本人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一处得意之作就是无数次成功地运用了教材的情感元素,从而演绎出一次次荡气回肠的师生情感交响。长期以来“高考”与“课改”在很多高中英语教师眼中,似乎成了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许多一线的英语教师在高考的压力下,对课改的态度仅是浅尝辄止,在常规课堂上,依然我行我素,奉书山题海为不二法宝。而对新课程所提倡的发展学生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则视若惘然。然而,从纵观近年来的全国各地高考英语试题,我们不难发现“情感、态度、价值观”正在受到愈来愈多的重视。且看2011年陕西高考英语试题。第四节完形填空,关于三个富人去一个贫穷的村子帮助穷人们摆脱贫困的故事。其实正好反映了近年基础教育所提倡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精神。阅读理解C篇,关于一位学生想上心目中理想的大学而遭到母亲的阻拦一事,这其实是高三学生们生活中最为熟悉的话题,而试题内容也体现了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充满了温情与励志的色彩。再看2012年全国卷阅读理解C篇,关于深夜驾车主动遵守交规,凸显了诚信的时代主题。而在其它各地近年高考阅读试题中,诸如此类可谓数不胜数。英语阅读,无疑是高考英语最大的一块蛋糕,但同时又被很多学生视为畏途,英语阅读教学,更是让广大英语教师煞费苦心。然而,我们换位思考一下,为什么学生喜欢流行音乐,网络和游戏。因为它们有趣,能给他们一种强烈的情感体验,因为这些东西激发了他(她)们的内需激情。由此可见,要想让学生喜欢英语阅读,首先要唤醒了他(她)们的内需激情。本人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一处得意之作就是无数次成功地运用了教材的情感元素,激发了学生的内需激情。从而演绎出一次次荡气回肠的师生情感交响。下面我以两个课例谈谈自己在这一方面的实际操作。课例之一:阅读主题: Sports,授课时间为2008年9月初,学生对刚刚结束的北京奥运会记忆犹新,所以讨论十分热烈,这时,我刻意打出一幅刘翔的照片,一时间学生的情绪颇为激愤,他(她)们对刘翔退出比赛的事非常不满。于是,本人适时地播出刘翔在鸟巢退出比赛时伤心落泪的系列画面,并在画面上打出本人特地为刘翔写的一首歌《Oh, my hero!》并以声嘶力竭的摇滚风格刻意渲染:If  there’s no pain, how we can gain? 体育精神与奥运金牌谁重谁轻,其结果已不辩自明。那些持偏激态度的学生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体育观的狭隘。从奥运到刘翔,从英语阅读教学到正确体育价值观教育,水到渠成。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矫正了他们狭隘的体育观,开阔了他们的心胸、拓展了他们的视野。课例之二:阅读主题 Growing pains ,本人敏锐地捕捉到了教材上的不足,即一味地渲染成长的烦恼,却没有很好地提出建议去解决这个问题。果然,课程一导入学生就义愤填膺地抒发着自己对家庭对父母的不满,当进入到讨论如何去解决成长的烦恼这一环节后,学生中规中矩的提出了一些常规的方案,如,Talking with friends, write tothe parents/teachers…etc,但明显不能起到实际的效果。这时本人不失时机地甩出预设的杀手锏.首先打出一幅母亲在厨房大汗淋漓做饭的图片,再缓缓出现一个问句:Do you know what your mother’ favourite food is? 随后又打出一幅父亲肩托小孩放风筝的图片配以问句:Do you know what your father’s favourite sport was when he was at yourage? 紧接着打出一系列的关于父母的感人的瞬间为主体的图片并配以简单而明确的提示,最后结语:We know little about ourparents though they know much about us. 教室一时出奇的安静,本人趁机将课堂推向高潮,以一首荡气回肠的《父亲》,赢得学生们发自内心的热烈掌声…当看到那一双双湿润的眼眶,我知道:此时,什么generation gap, 什么growing pains均在这一瞬间变得荡然无存(哪怕是一瞬间,也是多么的难能可贵。)以上二例,本人分别利用了学生的爱国情结与体育精神、传统孝道与亲情,从而引发了学生思想上的震撼,在实现课程目标的同时唤起了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和价值观的认同。这才是一节好课真正的收获。德国哲学家、教育学家雅思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对教育有一个经典的阐述,他深刻地指出:“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地获得知识的一部分”。新课程的新就在于它给了我们极大的空间去挖掘教材,去开发课程资源,去让每一个学生快乐地求知、健康地成长。我们不是诗人,但我们可以用诗人般的情怀,唤起学生的学习幸福感;当他(她)们在某个日子回想起时,仍有一丝不曾磨灭的触动。这就是我们的课堂追求,这样的学习历程,才是真正体验生活幸福感的生命历程。参考文献:1.《中国著名教师的课堂细节》              赵国忠2.《新课程英语教与学》                     黄振远3. 《教师最关键的18项修炼》             李明高

资料: 3.6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