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季学期中学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体育、艺术2+1项目”是教育部为了落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推动学校体育和美育的改革与发展,逐步推进的一项重要项目工程。其含义是通过学校的课内外体育教育和艺术教育活动,让每个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都能较好地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到达终身受益的目的。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思想,全面实施“体艺2+1”项目,促进我校学校体育和艺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进一步推动我校新课程改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二、实施目标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指导,以促进学生生动、活泼、自主发展为主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引导广大学生都能积极参加文明、健康、活泼的课外文体活动为工作目标,积极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即通过学校组织的课内外体育教育和艺术教育活动,让每个学生能掌握两项体育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学校特色教育注入新的内涵。(一)、确保“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时间,上午的大课间和下午1小时为体育活动时间。每天至少保证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二)、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做到时间、地点(场地)、内容(项目)、学生、指导教师“五落实”。学生课外文体活动的参加率95%以上。三、实施原则(一)、实施“2+1项目”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遵循教育规律。在组织学生参加“2+1项目”活动的过程中,把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权和自主活动权与相关教师的选拔相结合,在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参加体艺活动的兴趣,和其体艺技能水平。(二)、坚持为构建有利于保证正常教学秩序的常规管理体系的原则,正确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实施“2+1项目”要借鉴教学相长的思想,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通过各种业务培训,提高班主任和体育、艺术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同时,鼓励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使他们共同参与文体活动,融洽师生关系,从而构建有利于保证正常教学秩序的常规管理体系。四、特成立学校体艺“2+1”项目实施领导小组。组 长:副组长:成 员:2、指导小组为有针对性的指导体、艺各项目的具体实施,培训组织教师的指导能力,成立学校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指导小组。(1)体育类别组员:五、实施步骤1、利用教师会,让全体教师学习方案,交流意见,达成共识。2、各班主任做好发动工作,各班根据方案提供的体、艺类的各项目进行报名,艺术组的学生以老师选拔为主。3、教导处把编好的各活动班级的学生名单和活动计划发到班主任和组织教师手中,各班制定好一学期的活动计划。4、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组织活动,并根据“体育、艺术2+1”项目课外活动记录册作好相关的记录。六、实施内容及对象1、大课间活动坚持我校去年开始实行的每天上午第二节课后体育锻炼大课间活动,根据积累的经验,继续进行广播操、武术健身操等全校师生参与的活动形式,活动时间为25分钟。2、“2+1”项目活动自选体育类:篮球、乒乓球、长短跑、健身操、跳绳、刀术、剑术、踢毽子等。自选艺术类:电子琴、竖笛、舞蹈、现代舞、书法、漫画卡通、绘画、剪纸说明:(1)、体育类活动时间为每天下午3:20——4:20,时间为60分钟,根据学校的活动情况按指定时间和指定地点活动。(2)、艺术类采用班主任推荐和兴趣小组指导教师选拔两者结合的方式,成立学校书法、美术、音乐兴趣小组,由艺术专任教师予以辅导。七、活动保障(一)、时间保障1、开足音、体、美等课程,并尽可能安排专职教师,严禁挤占体、音、美等现象发生,保障开出率。2、体育艺术老师等自觉把“体育、艺术2+1项目”作为主要教学内容之一纳入教学计划,班主任、任课教师等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与督促。3、加强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结合,体育艺术老师要重视“体育、艺术2+1项目”的技能测试,每学期进行一次,及时与班主任沟通,最终给每个学生进行成绩评定。(二)、设施保障1、体育场地:篮球场地、乒乓球场地、各教室2、体育器材:篮球、乒乓球、3、艺术场地:音乐教室1间、美术室1间、书法室1间。4、学生用的跳绳、乐器等以学生自备为原则。八、活动要求根据活动内容和活动时间,采用分工负责、责任到人的措施。各班班主任为活动的具体带班组织者,体育、艺术专职教师为活动的指导者,领导小组成员为活动的检查者,开展活动的时间里,巡视校园,做好记录,排除安全隐患,及时反馈。在每次活动时,要确保既有组织者的全程带班,又有指导者的适时指导,还有检查者的必要督促,以真正提升活动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发展。九、活动考核学期末,由校考评小组对各班抽取一定的学生,进行测定,根据测定结果,结合平时开展活动情况,对班级组织教师和指导教师实行考核。十、活动安全预案1、活动中,组织教师要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注重安全教育,时刻关注学生活动情况,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理偶发事件,重大事件及时汇报。2、活动中,组织教师要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为保证学生进场、退场的安全、有序,加强楼道的安全管理,要在活动前后监督好学生的上下楼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