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茎》评课稿模型是表达自然事物、自然现象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的一种方式。在小学科学学习的过程中,建构模型既能简洁、直观地解释基本科学规律,又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科学概念从认知水平上升到应用水平,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邵伟老师执教的《植物的茎》这堂课,基于四类常见茎的特点,课堂采用“植物障碍赛”趣味闯关的形式,通过制作各类茎的模型,学生带着趣味去“建”,自主来“构”,充分感受“模”的深化和“型”的直观,让学生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巩固,实现知识与应用的有机融合,促进科学概念的发展。一、“建”的趣味四年级的学生思想方式开始转换,从笼统的印象判断转变为具体分析,比较偏重分析自己喜欢的事物,因此邵老师创设了“植物障碍赛”的情境,用游戏闯关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其思考,从而在这种情境中感受学习任务,激发动手操作的心理需求,在快乐的学习过程中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自主探索的能力。二、“构”的自主在现阶段,学生是否自主参与是作为课堂教学活动走向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判断标志,而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也依赖于学生自主的探究活动。学生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小组合作,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将知识概念内化。“植物障碍赛”这个活动,不仅仅是让学生简单地制作出各类茎的模型,还要克服设定的2个挑战点,即1. 植物要越过中间的这个障碍墙;2. 植物前进到终点,取得放在高处的奖杯(如右图)。给定要求后,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和所给材料,自主参与,相互协作,初步完成设计方案,并在不断补充和优化中制作出理想的模型。在授课中我们发现,整个学习和制作过程都是一个开放式的活动,学生合作制作出的茎的模型不止是一种,游戏的答案都来自于他们自主探究所得。学生通过自主建构模型,更加深入地理解和领悟科学概念。三、“模”的深化 科学概念构建以后,要进行验证、应用、巩固,使学生的意识中形成稳定的图式,并能举一反三,这是对学生概念形成后的一种检验。在这个阶段,学生将新旧概念经过相互作用与联系得以整合,原有的认知结构经过同化与顺应得到发展,新获得的概念能得以深化。“植物障碍赛”中设置了一些挑战性的任务,联系四类常见茎的特点,让学生运用科学概念解决问题,使学生习得的概念更加牢固。四、“型”的直观四年级的学生虽然学习过四类常见的茎的名称和特点,但通过课前调查发现他们对缠绕茎和攀缘茎这两类茎的认识仍不到位,又容易将两者混淆。生活中这两类茎的材料较难获取,攀缘结构不是特别明显。因此邵老师将本堂课的内容确定为让学生回顾旧知的同时,用所学知识建构各类模型,进行巩固和提升。美国学者维纳认为:“模型在科学研究的程序中是最为重要的”。所谓“模型”,就是模拟所要研究事物原型的结构形态或运动形态,事物原型的某个表征和体现,不包括原型的全部特征,但能直观描述原型的本质特征。其中,直管模拟垂直地面生长的直立茎,长绳模拟细长柔软、蔓延生长的匍匐茎,依附铁丝的长绳为依靠物体向上的缠绕茎,双面胶模拟攀缘茎上的攀缘结构。这样的模型设计既解决了材料不易获取的难题,又能直观、形象反映各类茎的主要特点。五、意见和建议每一节课的成功都离不开对课堂不断地反思和改进。对于这堂课,我觉得还有几个方面值得商榷:1.科学观察对象一般以实物为先。在比较缠绕茎和攀缘茎的不同点时,邵老师用几张植物图片替代实物,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能直接分辨出这两类茎的区别,但没有让学生通过感官接触感知其特点,这是否有助于学生的科学观察习惯的培养?2.在“植物障碍赛”中建构模型后,邵老师就此画上了句号,没有做进一步的拓展。老师是否可以继续设问:植物茎的各种形态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帮助吗?这个问题可以课堂内解决,也可以课后让学生继续思考和探究。最终让知识回归到实际生活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