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与巧克力工厂》反思 本学期三年级我们给学生阅读了《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这本书讲述的是在镇子里有个世界最大的巧克力工厂非常神秘。一天,工厂拥有者威利•旺卡发了告示,他可以让五位孩子参观工厂,吃巧克力、糖果。哪五位孩子发现藏在包装纸里的五张金卷谁就可以参观。查理一家很穷,偶然的机会查理发现了最后一张金卷,就跟爷爷来到工厂。充满神奇的地方使其他四个孩子失去了自制,掉进了巧克力河、变成了糖果,被送进了废品炉,变成了信号微粒。结果查理成了赢家,礼物是工厂,但不能和家人在一起,查理放弃了机会。查里又发现旺卡童年时的秘密。查理就陪旺卡拜访旺卡的父亲,旺卡懂得了亲情可贵。查理也同意接管工厂,并把他家原封不动的搬进了工厂。每个孩子非常喜欢这本书,喜欢它生动幽默的故事情节和独特的人物性格。于是我决定上一节阅读交流课。我将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本课定位于初步了解本书的特点,着重感受教育意义。坚持用语言还原画面,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并通过语言感受人物特点。初步学会从故事情节中感受人物性格,体会查理与家人的浓浓亲情。 第一次试教结束,同年级段老师评价我的课缺乏趣味性,不符合中低年级学生的特点。上于是将教案进行了修改。第一步我用“木偶欢迎仪式”的视频导入,学生看到这段视频,都非常兴奋。这是我从电影中剪辑出来,就是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接着介绍作家罗尔德达尔,我出示很多达尔的获奖,让学生感受他是个厉害、有想象力的作家。第二步通过阅读题抢答、用关键词介绍故事,让学生对故事内容有个比较具体的了解。这些阅读题并不是我出的或者我从网上找的,而是我们班的孩子自己在看完一段文字后,所出的题目。这也是督促他们更加认真的去阅读,对故事内容有更深刻的印象。第三步我们一起走进感受人物特点的环节。我用看片段才人物的形式让学生认识人物,感受人物特点。第四步我提出问题:为什么威利旺卡选择查理做他的继承人。学生就这个问题去分析人物特点,最后得出做人要诚实、不贪心、真诚等结论。第五步我让学生聚焦巧克力工厂,感受这本书的神奇。我让学生去书中寻找让他们印象最深刻的段落,进行句子摘抄。最后我们通过画一画、演一演的方式多途径了解故事内容。应该说最后的演一演成为这节课的一个亮点。我们班几个孩子扮演其中的角色,进行片段表演,赢得了在场所有老师的掌声。 第一次尝试阅读交流课,存在许多不足。比如没有将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起来。一节课下来许多问题都是太注重了解故事的情节,而忽略了让学生去寻找书中写得妙的句子,以及学写书中写得好的句子。其实学生对故事情节未必需要如此了解,看完这本书,应该让他们在写作方面有所收获。比如书中描写巧克力工厂神奇的句子以及威利旺卡富有想象力的发明,这些都可以让孩子进行学习写作。对于这点,有些老师认为三年级的孩子应该培养阅读兴趣为主,不应该太关注如何写作。因为我也忘记了这次我们的研讨主题是阅读和写作相结合,因此这点还需要继续修改, 这次第一次尝试阅读交流课,在许多方面都还存在经验不足、考虑欠缺的情况,希望能通过这次的磨练,慢慢积累经验,争取下次上出更好的阅读交流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