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习作《胜似亲人》说课稿一、说教材 《胜似亲人》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的习作训练之一。这幅图的题目叫《胜似亲人》,图上画着一位苗族老奶奶怀里搂着一位小姑娘,用手抚摸着小姑娘的脸,似乎在说着什么;旁边有一只木盆,周围挂着已经晾好的衣服;墙角靠着一根拐杖。这幅图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按照本次习作的要求,我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的结合起来,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看懂图意,并能进行合理的想象。 2、能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图画内容,做到语句通顺。 3、教育学生在生活中应乐于奉献爱心。 4、能听取同学、老师的意见,并认真修改习作。教学重难点:看懂图意,合理发挥想象,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图意,做到语句通顺,并按要求进行认真修改。二、说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四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话能力。进行独立写作文是可以实现的,但是,孩子们多数是留守儿童,对爱的体验不是很深刻,不少学生往往畏惧习作,甚至无话可写,习作语言干巴枯燥,缺乏个性和生命的灵性。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设计上把学生的情感激发出来,让他们用心灵去感悟。三、说教法、学法看图习作,主要通过大胆想象、猜测来培养学生想象能力,从而激发创新思维、激发学生说的愿望、写的兴趣。在本节课上,我设计了以下教法和学法:1.创设情景,为学生提供具体的语言环境,给学生以想象的空间。2.问题交流法。引导学生从图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入问题情境,再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找到可能性的答案。学生在畅所欲言的氛围中拓宽写作思路,为习作提供丰富的材料。 3.指导点拨法。在学生讨论和发言的过程中遇到有争议的问题需要及时修改的地方,要适当点拨引导。4.点评、借鉴法。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在小组内共同探讨,修改习作。欣赏范文,逐步提高鉴赏能力。四、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学生观察图画,听教师介绍图画背景,引学生进入情景,感受真情。教学一开始,我打算采用介绍图画的方式来渲染气氛,再配上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进入人间真情的情感氛围,为真情流露做好铺垫。 2.明确目的,导入主题:同学们,人间处处有真情,真情时时暖人心。这节课就请大家仔细观察《胜似亲人》这幅图画,并根据画面内容展开想象,写一篇习作。板书课题:语文园地六习作 胜似亲人 ,相机理解“胜似亲人”,齐读课题。(二)观察图画,感知内容仔细观察《胜似亲人》这幅图画,说说感受;再请学生谈谈此时的心情。引导学生观察图画中有哪些人,她们在做什么,然后根据人物的衣着、外貌、动作、表情及周围的环境来判断她们的身份、年龄,想象她们可能是什么关系。让学生自由表达出自己的发现和想法。(三)拓展思维,丰富内容图画提供的材料非常有限,学生常犯的毛病就是见图写图,我们要让学生展开合理想象,让有限的材料丰富起来,可以采用“瞻前顾后”的办法。先想想这幅画面之前的情景是怎样的,你想到了哪些问题?(教师预设问题:小姑娘为什么要给老奶奶洗衣服?老奶奶没有亲人可依靠吗?她们是怎样认识的?)启发引导想象事情的经过、结果:小姑娘是怎样帮助老奶奶洗衣服的呢?老奶奶又是怎么感谢她的呢?美丽、善良的小姑娘,用她的爱心让老奶奶得到了比亲人还好的照顾,她们以后的生活将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请你再次看图,仔细想一想,把小姑娘洗衣服的过程想清楚,然后跟小组里的同学讨论。这样图画的内容就丰富起来了。(四)深化主题,拟订题目 在合理想象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到小姑娘与老奶奶之间的爱,更加明确“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主题,并确定文章的中心,围绕中心去选材;在拟定题目时,引导学生可以用“胜似亲人”做题目,也可以根据习作的具体内容自拟题目,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自主作文,又能让学生抓住重点,把重点写详细,写具体。(五)自主作文,相互点评 学生自主作文后,自评、相互点评,取长补短,学习他人在选材、写法方面的优点;提出修改建议,根据大家的意见修改自己的习作。然后在班上进行展示,师生及时评定,找出习作的闪光之处当众表扬,尤其是突出个性的地方给以热情的鼓励,增强他们的成就感。总之,只要我们努力激发每一个孩子的写作内动力,就能使学生紧皱的眉头舒展开,使作文变成一件充满乐趣的事儿,从而迎来一个收获的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