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让我爱上传统文化”征文:燕子的爱 我姥姥最喜欢燕子了,每年的清明节,姥姥都要做馒头“小燕子”,在老家,每家每户都做,这是传统。姥姥每次让我捎着两个“小燕子”回家,许多年了,燕子的样子从未变过,有大的、小的、成双成对的,只是翅膀上的数字从1变成了15。 起初,我只是以为姥姥给我做了两个玩具,每次都抱着“小燕子”玩耍。可长大些,我有些厌烦它们了,但姥姥还是一如既往,总让我捎两个“燕子”回家。 今年的清明节,我和妈妈又去了姥姥家,一进门,发现姥姥又在做“燕子”。她老人家带着套袖,系着围裙,在昏暗的灯光下吃力地刻着花纹,沟壑在姥姥脸上肆意蔓延,原本还有的零星黑发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似雪般银白的头发。姥姥更瘦了,胳膊细细的,衣袖显得分外宽大,胳膊上的镯子仿佛将要滑落。一只瘦骨嶙峋的手拿着刻刀,颤颤巍巍地刻着花纹,姥姥仿佛是看不清面团,低着头,眼睛就要粘在面团上了。我走近一看,是一只“母燕子”背着一只“小燕子”,栩栩如生,就像儿时的我趴在妈妈的背上,在那儿撒娇……看到这儿,让我体会到了姥姥的良苦用心,这就是母爱,平凡而伟大。 做好了“燕子”,姥姥才发现了我们,一转身,我发现姥姥的眼睛是模糊的,妈妈说:“妈,您长白内障了就别做馒头了,让眼睛好好休息休息。”可姥姥嘴里却唠叨着:“这不过清明了嘛,给我外甥捎个‘燕子’回家……”我的眼泪在眼眶中打转,是什么使姥姥眼睛不好还要为我们做“燕子”呢?后来,姥姥给我解答了这个问题,她说,做馒头“小燕子”不仅是传统项目,而且还有一段渊源。原来在老家的屋檐下,有个燕子窝,每年,燕子都会来筑巢,从未间断过,姥姥为了让孩子们学习燕子不忘本的精神,每年的清明节就把馒头做成“燕子”送给我们,为的是不让在外的游子忘了根。 临走时,手中又多了几只活泼的“小燕子”,这次我没有拒绝,因为我知道,这是中国的传统习俗,更是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爱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