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爱国精神 建功立业新时代”征文:三尺讲台五尺烛 几度风雨谱春秋 于诚诗教书育人,将一生心血洒在瓜乡校园,为哈密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很多贡献。“认认真真做事,老老实实做人”,是他的座右铭。 千里援疆谱丹心 1936年,于诚诗出生于江苏淮安一户农民家庭,上有哥姐下有妹妹。因姊妹众多,他自幼劳动,养成了勤俭自律的生活习惯。1959年,他考入南京化工学院,遗憾的是,一年后因病退学,便在家乡当了教师。 当时,为解决新疆教育基础薄弱、师资力量缺乏问题,国家安排在江苏招收部分教师。“上有白发苍苍的母亲,下有嗷嗷待哺的女儿,我走了他们怎么办?正是祖国需要我的时候,能放弃报效祖国、建设边疆的机会吗?”辗转反侧了一宿,于诚诗毅然决定:响应祖国号召,将青春挥洒到边疆大地上。 刚到哈密时正值隆冬,于诚诗住的是集体宿舍,几个人住在一起,几件简单的生活用品,漫天大雪,彻骨寒冷,手上、脚上都生了冻疮。但于诚诗丝毫感觉不到寒冷,他用满腔热血,干劲十足地投入到教学中。 在哈密市二中工作时,于诚诗担任班主任和3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常常挑灯夜战,做习题、改作业、备课,成为校园中的独特一景。学生被他的热情、真诚所感动,学习更加卖力了,成绩蒸蒸日上。 于诚诗认为,“待人以诚”是与人相处的基本信条,在真诚的交往中,大家也为于诚诗的为人所深深感染。那段日子,用他的话说是“吃住不愁,干活省心,活动丰富,娱乐自足”。诙谐的语言后面,是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上世纪七十年代,各类学校掀起创办工厂的热潮,哈密市二中校办工厂主要生产漆包线,产品供不应求,同时还修理电动机、水泵等。1973年,于诚诗担任校办工厂厂长。谈起这段经历,于诚诗说:“那都是前任厂长的功劳,人家把什么都做了,我就是过去按规矩办事。”其实,他付出的汗水是众所周知的,多少个夜晚,别人已进入梦乡时,他还在安排修水泵或电动机的事情。 虽然校办工厂干得风风火火,可于诚诗的心里总惦记着教学,他从来没有离开教学工作。1976年,对于诚诗来说有两件“喜事”,一是终于卸下了校办工厂的担子,可以专心教学了;二是入了党,圆了多年的心愿。于诚诗珍惜这向往已久的好时光,鼓足干劲,带好班级,要把失去的时光补回来。 培育英才不言苦 于诚诗除了精心备课、组织教学,还利用晚上时间无偿为学生补课。学生放学回家吃饭时,他就做习题,等着学生来,有时竟忘了吃饭,等给学生补完课时已饥肠辘辘,但他顾不得这些,他心中只有学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学生的成绩有了显著提高,于诚诗心中也欣慰了许多。 当时,哈密的教育相对于内地较落后,市面上见不到教辅用书,这可愁坏了于诚诗,他便想尽各种办法,用自己微薄的工资,拜托在家乡任教的同学收集教辅资料邮寄过来,自己刻蜡版、印资料。可是每次买完教辅资料后,他口袋里的“银子”就见底了,日子也越发捉襟见肘,毕竟还有一大家子人要吃饭呢。可是,为了这些学生,只能委屈母亲和妻儿了。他就是用这样朴素而又崇高的精神诠释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内涵。 当时,有个学生是好苗子,却因家庭困难要辍学,于诚诗知道了,亲自到学生家里做工作,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他的真诚感动了学生家长,这名学生也不负重望,考上了大学,后来成了某单位的总工程师。现在这名学生已经退休,每当说起于老师,语气中满含深深的敬意。 身先士卒带知青 在长期的相处中,于诚诗的工作能力和为人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多面手”“样样能”是大家对他的评价。于诚诗却总是自嘲为“杂货铺”,即什么都管。时间久了,有困难找“老于”,成了大家的习惯。 1979年,市教育局领导找于诚诗谈话,希望他负责组织哈密市教育系统“知青点”。接手 “知青点”工作之初,一无经验,二无政策,三无资金,这可难坏了于诚诗,这不是典型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吗?不行,无论如何也得克服困难,坚决完成组织所交任务,于诚诗想。他决定先把商店开起来,从银行贷款1000元作为启动资金。没房子,自己动手。于诚诗决定带领知青自己盖商店。当时教育系统知识青年虽然有14人,可只有2名男性,还是半大的孩子。于诚诗搜遍犄角旮旯,备齐了修建平房的木料;没有土坯,就自己打,烈日炎炎的夏天,为了赶时间,中午也不休息,十几天下来,皮被晒脱了几层,人也愈发的黑瘦了。于诚诗自嘲道:“那段时间,走到哪里都一身泥,夹个皮包,和建筑队的包工头一样。”总算赶时间把商店开了起来,知青们看到了效益,看到了出路,心中对于诚诗又多了一份感激和敬佩。 紧接着,“哈密市知识青年照相馆”开业了。1981年春节,于诚诗没有休息,而是组织知青在过年时销售烟花爆竹。说到这段经历,于诚诗记忆深刻,有个学生家长看到他在摊位上忙活,惊讶中带有惋惜地说:“于老师,你怎么做起生意了?”知青们连忙解释道:“于老师是为我们知青卖鞭炮呢!”正是因为他这种忘我奉献精神,激励着这些知青不断进步。因为知青工作的成效,在1981年原哈密地区召开的知青工作会议中,于诚诗被评为“知识青年工作先进个人”。 建设校园绘新篇 在“知青点”的效益稳步上升时,于诚诗又迎来了工作变动。1982年哈密市成立了第六中学,次年春天,于诚诗担任市六中副校长。经过几年的打拼,于诚诗又回到了学校,听到久违的读书声。尽管有人说,“老于”这几年开店搞铺子,要是自己弄,早就成了“万元户”了。可在于诚诗的心里,这淡淡的书墨香比什么都更有吸引力。 新建立的市六中校园,除了新修的平房教室,就是一个大碱窝子。教室不远处就是碱土堆,刮风白蒙蒙,下雨黏淖淖,平时学生活动都困难。体育课学生跑步只能到马路上,车来车往,看着都让人揪心。经过研究,于诚诗决定自力更生,调动全校师生,组织劳动,美化校园环境。教职工人手少,于诚诗冲锋在前,带领大家利用周末、假期,一铲铲、一镐镐地挖出深深的排碱沟。排碱沟挖好了,接下来要绿化了,还是没有资金,幸好林管站有一批要淘汰的垂柳苗,于诚诗“厚着脸皮”要了来,栽下去。 改善了教学环境,更要专心把教学搞上去。师资力量是关键,于诚诗更是一头扎进教学中。为了提升新分配教师的教学能力,他发动老教师,采取一对一、一带一的法子,提升新教师的教学能力。1985年,市六中学生参加了第一次中考,取得了好成绩,令人们对这所新建立的中学刮目相看。1988年,于诚诗正式担任哈密市第六中学校长,1989年被评为“哈密市优秀共产党员”。于诚诗在市六中工作期间,学校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得到社会的认可。 率先垂范秉公心 由于工作出色、办事公道,深孚众望的于诚诗成为领导眼中解决问题的“螺丝刀”。 1991年,上级决定将于诚诗调任哈密市二中任校长,于诚诗决定“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当时,市二中因为评职称、分房子而掀起阵阵风波,成了领导眼里的一团“乱麻”,他们寄望于诚诗这把“快刀”。作为一所老学校,市二中积累了大量的高学历、高教龄老教师,高级职称名额少,竞争激烈。当时于诚诗还是中级职称,在六中工作时按文件、看资历,于公于私他都可以评上高职的,但于诚诗是校长,他一次次地把机会让给了别人。现在到了二中,面对焦点问题,要做到令人信服,难呀!为了处理好这个问题,于诚诗决定自己不参与高级职称的评聘,并将职称评定条件公开,征求大家的意见,评定过程公开,结果公示。职称风波平息了,而于诚诗直到退休还是中级职称,这在市级中学领导中极为少见。 每当有人为此抱不平时,于诚诗总是两手一伸说:“现在钱够花,房够住,日子过得也好,还争那些做什么?”说到房子,也是哈密市二中的一个矛盾焦点,当时市二中建了一栋住宅楼,分配时一直纷争不断,今天这人找教育局领导诉苦,明天那人找市领导提出要求。楼房盖好了,却分配不下去,对老师工作情绪影响很大。于诚诗一如既往,召开职工大会,宣布自己不参与楼房分配,公开分房方案,倾听教师们的意见。公开的过程中,容不下一点儿猫腻。而于诚诗的住房直到继任领导主持工作时才得以解决。他用秉公垂范的行动,换来了哈密市二中的稳定和腾飞。 不论在担任校办工厂厂长期间,还是担任市六中、市二中校长期间,于诚诗一直坚持在教学一线,坚持代班讲课,他桃李满天下,逢年过节,总有一些学生怀着崇敬的心情来看望他,尊敬地叫他“于老师”,回忆在校时的点点滴滴。 于诚诗,将一生心血挥洒在瓜乡校园的三尺讲台上,用“心血谱写着自己的风雨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