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国”征文:初心不忘 静水深流祖国是一个温暖而又伟大的词语,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人对于祖国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说祖国是养育我们的土地,是960万平方的总和;有人说祖国是上下五千年的路漫漫而上下求索;有人说祖国是春天的杏花春雨,陌头烟柳,是冬日的黄河冰塞川,太行雪满山;有人说祖国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也是那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我,一个普普通通从教17年的特殊教育教师,我说祖国是这一切一切的总和,祖国是我吐纳时的每一丝空气,是我成长时的每一个脚印,是我每日的奔波之处,是指尖划过,岁月流逝如河。如那首歌里唱的,我和我的祖国从未分开过。一、 儿时,祖国是亲人眼中的温暖与期盼。童年的大部分时光,我是跟着祖父祖母生活的。祖父是一名老知识分子,毕生都从事着油田的技术工作,在他们身边,我慢慢长大,慢慢知道了我的祖国是什么。祖国是祖父口中“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响起时的隐隐泪光;是八月十五时,窗外的天上一个月亮,水里一个月亮;祖国是他口中的五岳三川;也是窗外磕头机的默默又默默。祖父祖母为了祖国的石油事业兢兢业业,直到离世之后,骨灰才回到远在南部的故土,祖国啊,那是一个怎样的词语,让二人为了她付出了一生的时间。至今,耳中还会回荡祖父的声音。他说,我们有一个伟大的祖国,虽然曾经贫瘠,但也曾荣光万里;祖父说祖国在不断发展,要用科学的眼睛看待我们的党,看待我们的祖国;祖父说我们要听党的话,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做事要踏实,要爱党敬党,作党的好儿女。祖父用油田的发展告诉我:今天的幸福生活多么来之不易,一定要珍惜。使我深深体会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二、长大后,祖国是恩师口中几千年的文明与思索。后来,我成为一名大学生,在中文系那充满了文化底蕴的氛围中,我开始了一个青年学子的逐梦之旅。在这个校园,遇到了一位位德高望重的老师,他们用自已的学识、用自已的涵养濡染着我们这群渴求真理却又追逐个性的年青人。让我们知道祖国是我们祖先几千年的浪漫心灵、睿智思想、高尚情感、灵动才智,是几千年的根深叶茂。这一切都在告诉我们热爱祖国是一件多么理所应当的事情,同时他们用这几十年的变化告诉我们是我们的党让我们拥有了一次为祖国的再一次崛起而付出努力的大好机遇。三、后来,祖国是一片金黄的水仙花。后来,大学毕业,我就来到这里——石家庄市特殊教育学校。没有与往昔工作的比较,没有面对聋哑孩子的慌张无措,跟着学校指派给我的师傅,我雄心满腹地开始了自已的特殊教育职业生涯。(一)年少不识愁。开学第一天,成为了班主任,面对着22个聋哑孩子,拥着满心的激情,却只能手足无措。因为我们无法用言语交流。那节课,我们写了满满三大黑板。虽然如此,我却依然兴奋,因为他们的肢体与眼神传给了我快乐。后来的日子里,学习手语与备课上课成为了生命中的重点。因为住在学校的集体宿舍,班里的大部分孩子也在学校住宿。与孩子们一起玩耍、一起学习、成为了我生活中重要组成部分。那时,偶然间读到了这样一首诗:我是一片独自飘动的云飘浮在高高的山谷我蓦地看到人群金黄的水仙花在湖边的树下在风中摇曳舞蹈 星星在不断眨眼闪烁在银河它们拉起没有尽头的长线沿着湖湾千万人看到我在云边抬起他们的头欢快地舞蹈 波浪在旁边跳跃人们展现出波浪闪光般的欢乐诗人不能不高兴与你快乐地同行我看了又看什么也不想这就是我带来的显出的东西 常常,我躺在长椅上带着空白或者沉思的心情它们的眼睛在闪光那是孤独的祝福然后我的心被愉快填满和金黄的水仙花一起舞蹈 这首诗是被称作美国聋人祥云的卢·范特先生的最爱。那年,刚刚踏入特殊教育这块土地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了这首诗,当时并没有完全读懂,但是不知为何就是喜欢它,喜欢那独自飘动的云,喜欢风中摇曳的水仙,喜欢星星闪烁在银河,喜欢这些意像。把它认真地抄在了我的读书笔记的第一页。现在想来,原来那些孩子就是我心中的水仙花,而我想做一片云,与他们共欢乐,同成长。(二)夜深篱落一灯明。虽然快乐,但是我的上路课却以失败告终。于是秉持着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心态,我不停地学习着。听课、学习、探访、阅读走入我的生活。那时师傅给我讲了一个故事:当一个孩子问你“明天是什么意思”时你应该怎么回答?她告诉了我她的方式,用手指指太阳,告诉她,等它落下去,然后再一次升起的时候这就是明天了。这时的自已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手语无法涵盖汉语言的绚烂与深邃是其一; 其二,我的语言体系中的某些词语根本就找不到恰当的手语,或者即使把这些词语写在黑板上,他们依然不懂那是什么意思。因为他们的认知积累没有达到你所要求的程度。于是俯下身来,用孩子能听懂的语言与他们对话成为了我们的交流方式。抛开了曾经的阳春白雪,变身化作下里巴人。学着用夸张的口形、朴素的手语、丰富的表情传达我的情感。在这一个阶断,专业的阅读让我受益匪浅。清楚记得我读的第一本教育书籍是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那本书里点点滴滴的细节让我受益太多太多,后来的教学生活中我一直以这许多建议为原则教育我的孩子们。此外,阅读了大量特殊教育方面的专业书籍,由于资源的匮乏,我甚至跑到国家图书馆复印了一整本的《特殊教育概论》,跑到北京师范大学买书未果却无意得到本学界老专家的倾情赠送,那时的自已如夜航中遇到灯光的指引,让我知道星空也不是那么遥远,它就在我的身边。就是在这个阶段,我为自已的职业生涯制定了理想,如著名的美国聋人教育专家路·凡特先生一样做一片聋人们的祥云,因为那一片金黄的水仙值得我倾其所有。(三)春雨润无声。作为特殊教育语文教师,传授相关的语文知识是首要之责。听障儿童语文教学与普校的语文教学存在许多差异。大部分孩子自小言语缺失,思维的发展也相对健全孩子迟滞,初一的孩子语言发展程度只相当于三四年级的孩子,而这还是最好的情况。手语的美丽不能涵盖汉语言的多彩多姿,所以就需要广泛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触动孩子们的最近认知点,启发思维。所以精心雕琢每一节课成为必须。为了达到普校授课1/2的教学目标,要花费较普校3或4倍的时间与精力。为了满足孩子们视觉优势的特点,为了讲解一首五言绝句,会花上一天的时间去上网搜索、筛选照片、视频作品。为了弥补孩子们因语言障碍导致的知识基础薄弱,会在讲《采薇》的四句节选时花三节课的时间讲授相关的历史知识、文学常识。为了让他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有时需要勇敢地打散文本、重新编排教材。我曾精雕细琢过许多节课,这个过程有时也会觉得很累,但是那一天读到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中的一个故事,苏霍姆林斯基在校园里,探访老师们的情况,看到一个满头白发的老者在书写,问他写什么?他说在备课,苏霍姆林斯基就很奇怪,您都这么大年纪了,教授的内容也已经讲过若干遍了,不是手到擒来吗?那位老师却很郑重的告诉了他这句话“我的每一节课都要用一生的时间去准备。”这一句话深深打动了我,也我加了加油。再后来,在一次语文教学的交流中,听到一个还有一年时间就要退休的老教师为了给孩子们讲解一首短短的《跳水板》费了两天的时间做出了一个他一般满意的课件,有人问他,为什么,有什么必要?他用一种沉静的口吻回答“这么美好的东西随随便便的给孩子们多可惜呀!”这一句话同样深深的植入了我的内心,所以我想如果我马马虎虎,似乎就太对不起这些美好的文字了,同时更对不起这些孩子们,那一群灿烂的水仙。时光如梭,不知不觉,孩子们会在不经意间用“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阳春白雪似的语言来回答问题了。不知不觉,我们也踏上了晨诵之旅、开始了整本书阅读;不知不觉,孩子们也一批批考上大学,进入到那神圣的象牙塔;不知不觉,孩子们工作了,以自已的意志和智慧同健全人一起创造着这社会的美好。这个过程给予我们无尽的快乐,促进我们不断成长,也让我重新认识了生命平等的意义,认识到起初的怜爱是多么多余!反而是这些孩子给予了我人生最大的动力,那就是实践自已理想的勇气——做一片漂浮的云,过一种幸福而又完整的教育生活。 四、现在,祖国是中年岁月里的初心不改,静水深流。我还是那个我。依然会努力上好每一节课,依然会对新事物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这些年我尝试过智慧课堂的使用,我会将思维导图运用到我的教学,我试着自已去做微课……只不过我需要面对更多的人生复杂问题了。许多词语会不断地、不时地涌上心头:故乡与远方,明天与过往,自由与死亡,善良与成长,平凡与迷惘、人生苦短、山高水长……但是我依然想如那首歌所唱“可以不回头地逆风飞翔,不怕心头有雨、眼底有霜”。于是为了提升自已的专业水平,那年我考取了北京师范大学在职教育硕士,本来我是想学习特殊教育专业的,但那时学校却没有设置这个专业,没办法就上了语文教育专业。在那个40人的集体里, 我如同回到了中文专业的老家,快乐却又自卑。因为我发现了自已的语言退化严重,已经将曾经的优势抛下很远很远。我的语言体系已经融入到孩子们中间反而忘却了原先的自已了。而普校孩子们的水平简直就是我的学生无法启及的。听着同学们诉说着自已学生的成长,我内心羡慕不已。作为特殊教育教师,也在一遍遍询问自已,你的价值在哪里?在我们的学校里,有些孩子甚至于在离开你时,连你的名字都不知道。“桃李满天下”那简直就是天方夜谭。我们希望世界是美好的,苦难是暂时的,残疾是片面的,但是现实却往往不是如此。我们的孩子们,他们那么努力,不过是想做一个普通人。对于这一群孩子,特殊教育就是困境和“普通”的唯一的捷径。做一朵聋人的祥云,这曾是我初入特教的梦想!这曾是我的初衷,但是有时我忘却了。2017年学校搬家了,所有的人从熟悉的世界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曾经习惯的生活有些被打乱,每天奔波于市中心与正定新区之间,工作、生活变得更加紧张,但我们以梦为马、我们纵剑天涯。罗曼罗兰曾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爱它。”那好吧,真相已然在眼前,就让我们怀拥理想,让我们初心不改,让我们静水深流!让祖国融入血脉,铭刻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