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20年4月高三调研考试作文讲评:疫情之下,世界开了一场的诗词大会;疫情援助寄语中的诗句,如何审题立意,写得深刻?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湖北省 4 月调考作文讲评:疫情之下,世界开了一场的 诗词大会;疫情援助寄语中的诗句,如何审题立意,写 得深刻? 2020年湖北省高三(4月)线上调研考试作文 □命题官方指导□一线老师审题立意 官方指导很全面,这里以一线老师的视角做一些补充。(文章较长,但深入 阅读可能给你带来不一样的写作收获。) 一、由任务要求来定行文思路 站在学生角度上,如何来构思行文呢? 写这道题目作文,考生肯定要抓住题目任务要求——“日本人士在援助箱上写 的那些诗句,为什么打动人?它们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 “诗句为什么打动人?”这一提示语,对考生有很强的立意方向指导作用。考 生会这样思考:先讲讲诗句为什么打动人?动人的地方在哪里。 “诗句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接提示语,递进一层,由打动人的诗句 引发深入思考和感悟。 动人的真情+引发的思考,是最稳妥、最得当的行文思路。 二、由题目材料和要求来定主题 主要立意有: 1.从患难见真情看:顺应时代潮流,合作共发展,构建命运共同体。 2.从患难见真情看:古代诗歌的情感魅力、文化内涵,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 (1)诗句打动人,患难见真情。 剖析诗句背后所表达的真情,是作文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中国面对疫情的 困难时刻,作为邻居,日本及时伸出援手,这份情是能打动人的。东京第一时间 从东京防灾储备中拿出十二万套防护服送到湖北,东京都知事向湖北省接受中国 记者采访时,特意说了四个中文字“雪中送炭”,她说“在有困难的时候,大家要 互相帮助”。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山川异域, 风月同天。”“辽河雪融,富山花开。同气连枝,共盼春来。”诗句所表达的是邻 居有难、送中送碳,是兄弟情谊、支持鼓励,是携手同行、共盼春来。诗句背后 传递的真情、散发的温度,最为动人。 (2)合作共发展,命运共同体。由诗句背后动人的情,引发思考和感悟。 这是文章写得有深度,主题表达得深刻关键之处,是重点,也是难点,更是 看点。不是就诗论诗,更不是就事论事,得发散开来,深入思考。 比如命题人提供的“日本作为邻国,帮助中国,也是在帮助自己,在合力防 控新冠肺炎的过程中凸显了合作双赢的意识”观点,就是一个很好的思考感悟点; 还有“众志成城,守望相助,共渡难关,体现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内涵”(个人 不赞同“众志成城”这个词在这里出现),也是一个很好的思考感悟点。其实“合 作双赢”和“命运共同体”本质上是一致的。 (3)古代诗歌的情感魅力,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在写作指导上,命题官方指出:“汉语之美,竟被外国人用的如此贴切、如 此极致。我们确实有电视上充满声光电的“诗词大会”,为了表演而背诗,为了考 试而背诗,唯独生活里缺乏诗。这折射出我们在生活中缺乏文化传承的自觉意识, 故可以谈怎样传承优秀文化。”这个观点是从一个方面来立意,观点本身也值得 商榷。个人认为,不能因为日本人寄语我们几句诗,就说我们自己生活不懂诗意, 这也太武断了。我们欣赏日本人的这种做法,但也不能由此妄自菲薄。 其实,日本援助标语的诗句一出现,便上热搜,网络上的报道和评论也纷纷 跟进。有网友评论:中国文化特色的标语,体现出很强的文化气质,带有明显的 古诗词韵味,每一句都超越了文句自身的意义并延续到慷慨的语境中去,无不升 华了援助的意义,可谓中国文化一次有温度的远行。 还有,诗词可以说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日本人向我们寄语诗意 真情,也是向我们学来的。中国人在向世界援助时,不是很好地“露了一手”么。 以下是“九连发”: 谁又能说我们是“为了表演而背诗,为了考试而背诗,唯独生活里缺乏诗”呢? 如果从诗歌的传统文化角度来立意,以下或许更全面、更准确、更有正能量: 诗歌中的情意表达言简意丰,意蕴绵长,魅力无穷;汉语言中的诗文化就是我们 的文化自信;传承和发扬中华诗文化,最美的诗,最美的情,走出国门,让世界 了解最美的东方文化。(李七柒的文化传播意义也在于这一点。) 当然,也可以有其他立意,考场作文允许考生有多样化表达,我们命题人不 能把自己的观点作为阅卷评分标准的唯一。 比如在阅卷过程中,我就发现有不少学生写到中日关系,摒弃前嫌,共同进 步。从患难见真情角度思考中日睦邻友好关系发展,我觉得这也是个好立意,话 题取向得好。只要论述得当,也能写出好文章。 三、疫情作文满天飞,如何写得深刻在阅卷过程中,老师发现实在是难找到几篇好文章。联考作文蹭疫情热度, 网上疫情作文满天飞,学生七拼八凑,能体现出自己的思考与感悟的东西不多。 破解这种困局我觉得重要解决两个问题: 一是作文备考要精选试题 高三备考,时间紧迫,作文训练要精练精评。疫情材料千千万万,话题角度 各不相同。典型的材料,独特的角度,具体化情境,防宿构和套作,与向考命题 大方向同轨,具有务实的检测效度,这样的考题才有价值。好的疫情作文题目, 总会从疫情中找到合适的材料,选取考查意义的话题。形在疫情内,而意在疫情 外。 同是疫情标语,下面这道作文题也出得精巧: 湖南省炎德大联考·雅礼中学 2020 届高三月考 6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大疫之时,很多标语引发了网民的关注和热议。 乡间标语:口罩还是呼吸机,您老看着二选一。 老实在家防感染,丈人来了也得撵。 街头标语:武汉人,不服输,疫情面前不低头。 你加油,我加油,战胜病毒有盼头。 众志成城齐努力,誓把病毒全抗击。 日本援华物资标语: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盛唐•王昌龄) 山川异域,日月同天。(盛唐•日本大臣赠中国僧人语)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先秦《诗经•无衣》) 这些语言承自先民,馈自邻邦,萌于热土,其中蕴含着人们的情感和智慧,给与大疫抗 争的中国人以鼓舞和力量。乡间百姓富有生活气息的标语和日本人对传统中国诗文的运用, 更给我们对于如何传承、创造和运用民族语言带来诸多思考。请你选择一个角度,就此谈谈 你的感触和思考。自拟标题,不少于 800 字。 题目材料典型,俗雅并存,由抗疫标语的不同风格,引出“如何传承、创造 和运用民族语言带来诸多思考?”就十分有新意。民族语言,传统文化,传承与 创造,话题选取角度与高考弘扬传统文化主基调一致,且这些内容学生无法套作。 同是疫情标语,话题指向有别。湖北、湖南两道作文题都由疫情的标语来引 出写作话题,但所引标语内容范围有别,话题角度不同,各有千秋。湖北省的线 上调考,取日本援华物资标语,从“为什么打动人?”角度引发考生思考和感悟。 湖南省炎德大联考标语更丰富,从国内的乡间、街头到日本援华物资标语,俗雅 并存,视野更宽,从“传承、创造和运用民族语言”角度引发考生思考,寄意颇深。 二是考生要在深刻上下功夫 提高高考作文的分数,主要在三个方面:第一是审题的准确性,看看题目是 从哪个角度来设置任务要求的;第二是思维的深度与广度,也就是围绕话题怎样 体现出自己认识、思考与感悟;第三个是语言篇章的表现力。(引自《语文月刊》主编胡家骏老师观点)其中第二点思维的深度与广度是硬核。“写起来容易,写 好了难”,这是因为你写不深刻。 例如这次习作,如何把“合作共发展,命运共同体”写得深刻呢?不少学照搬 网上材料,脱离写信语境,没有自己的思考和观点表达。疫情作文这样写,是很 危险的。 笔者试着想了一下,如果是自己在考场,如何结合这次作文材料中的“诗言 情”,来把“合作共发展,命运共同体”这一话题写深刻呢?笔者想到了以下内容, 当与不当,仅供参考: 疫情没有国界,真情也更无国界。日本等国家对中国的物质援助和真情支持, 我们中国人民感谢;在日美联盟背景下,这次日本没有跟在美国背后走,是明智 的选择,因为帮助他人,也在帮助自己。日本为世界其他国家共战疫情做出了榜 样。当中国走出疫情阴霾时,我们知恩图报,主动向各国施以援手。就是对那些 戴着中国口罩却说中国坏话的某些国家,我们还是出于人道主义,以德报怨,帮 助他们国家那些受病毒折磨的人们。日本有真情,中国更有真情。疫情之后,中 国的世界影响力会更大、更深远。大国担当的背后,是大国的大爱情怀。在疫情 机前,真情动人的背后,是共同战疫的实际需要,是合作实务的迫切所需。 与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坐视、侮辱、甩锅中国相比,日本、韩国、俄罗期等 国家的这份友情尤其可贵。灾难面前,失去温情,就会失去人心。冷漠的背后, 是对生命的轻贱视,是对人性的践踏。看看美国就知道,中国疫情严重时,美国 政府兴灾乐祸,口头捐赠一个亿,面对虚情假意,我们表示“不需要”。等到中国 成功控制疫情,美国疫情几何级大爆发,真正成为“世界第一”时,美国政府急得 焦头烂额,还不忘甩锅中国,并举兵围委内瑞拉。国内民众水深火热,国外还要 挑起战端,背离人性,连盟友都看不下去。合作发展是世界主流。“日本选择在 这个时候无条件支持中国,不仅体现出了灾难时刻两国人民之间的友情,还在合 作中共同进退,这一切都印证了中国极力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正确和现 实意义的重大。” 中国战疫上半场,世界战疫下半场。面对疫情,团结合作是王道,互帮互助, 携手同行,战胜疫情才有可能。疫情当前,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体现得尤为 充分。“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无穷的远方,无尽的人们,都和我有关”。不只是 中国要共克时艰,世界各国都要共克时艰。地球就是一个村落,人类共呼吸,命 运连一体。同呼吸,共命运,同心战疫,共克时艰,各国政府首先要有团结互助 的真情真意。 再比如,如何把“从患难见真情角度思考中日睦邻友好关系发展”写得深刻呢? 笔者阅卷时看到不少学生写这一话题,但论述也不是很到位。笔者也想到了 以下内容,当与不当,供参考: 如何理性地看待这次日本对中国疫情的援助?疫情之时,日本前首相鸠山由 纪夫发视频中为武汉加油,并再度提到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他还表示,不 会忘记 2011 年日本地震时,中国对日本的帮助。中国疫情爆发之时,日本伸出援手;中国疫情控制取得阶段性胜后,日本疫情爆发,我们加倍报恩。你有难处 我来帮,我有难处你来帮,这就是睦邻友好。 那么,除了面对重大灾难,中日关系是不是达到称兄道弟的密切程度呢?这 次疫情就给两国人民带来深思。作为中国人,首先我们要感谢。但是感谢之后, 我们可以深入思考,理性分析。姑且不说日本的援助有出于自身利益需要的成份, 我们记住这份真情,但我们也不能因几句动人的诗而忘记历史,忘记国耻,不能 忘记钓鱼岛之争,不能忽视美日联盟。记住历史,是告诫我们自己一定要强大; 记住别人的真情,是告诉我们,历史的脚步向前,由敌到友,睦邻友好才是正道, 才是两国人民的福祉,才符合历史潮流,时代大势。睦邻友好,真情相待,这也 是我们经历惨痛历史后的教训。日本政府这次对中国的友善,让中日关系向前跨 越了一大步。日本人民友好,中国人民会记住的,也懂得感恩。在战疫上同心同 圆,推而广之,在许多问题上如果日本也能转换思维,有这样的思想态度 ,中 日发展必将有美好的未来。 疫情之下的爱国主义教育有更深的思想内涵。个人认为,因为一次疫情援助 就感激涕零,是思想不够深刻的表现。“打动人”背后的思考,如果只盯着真情, 远远不够。所以表象的背后,要想得够深,够广,够远。站得高,看得广,想得 深,这就是文章的”三度“:高度,广度和深度。就如同“合作共发展,命运共同 体”,这一思考也是打动人心、真情背后的理性表达。对于高三考生而言,后段 时间的作文备考,如何在切入分上再提高,高分冲刺还得要在深刻上下功夫! 其实任何一个话题,考生都会面临一个深刻思考的过程。深刻是思维的理性、 缜密表现,也是心智成熟的体现。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学会运用自己语言进行 表达,是学好语文的关键能力之一。时评作文一样要我手写我心。疫情作文满天 飞,天下文章 一大抄,那是因为你没有自己的思考。从另外一层意义上思考, 高考作文在疫情大热度下,是不可能出一个”千人同面、万人同谱“的考题内容的。 甚至疫情作文考与不考,还是个悬念。但面对话题,考生写出自己的深刻思考, 这一点可以说是以不变应万变。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

推荐资源
天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