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深圳一模标杆作文及点评
“体育强国:少年何以强”主题论坛发言稿
【原题】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中国早已成为竞技体育强国。与之不相称的是:中小学体育课,经
常被占用;强度稍高的运动项目,被移出了校运会;中国青少年的体质
连续多年下降,力量、速度以及耐力等多项指标下滑……
这引起了人们的热议。
电视台为此举办“体育强国:少年何以强”主题论坛,请嘉宾们各
抒己见。应邀嘉宾有:朱女士(女排队员),林先生(体育专栏记者),
方女士(学生家长),王老师(高中班主任),康同学(高三学生)。观
众席上有学生、家长和其他感兴趣的市民。
请你以其中一位嘉宾的身份,写一篇发言稿。要求:结合材料,切
合身份,贴合情境;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
息;不少于 800 字。
作文标杆卷
1 号文:
以强健之体魄 筑强健之中国
各位嘉宾,台下与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
大家好!非常荣幸受邀参加此次论坛。作为一名高三学生,“青少
年体育话题”的主体,我虽是在此抒发一己之见,也希望能够让更多人
听见高三学生共同的心声。少年何以强?(在)体育强国目标逐步推进的背景之下,至于问题
的答案本是不言而喻(显而易见)的,少年自强离不开体魄之强,青少
年体育是铸就少年强健体魄的重要一环。我认为,体育不仅是对我们身
体素质的锻炼,也是对我们精神品质的锻炼,不仅利于个人的全面发展,
而且利于社会的长足进步。”欲有强健之国格,必先有强健之人格,强
健之体魄”。青少年的体育不能缺席。正(这是)因为青少年体育不仅
关乎个人发展,更是牵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然而,就我的亲身感受而言,当下青少年体育开展情况并不乐观,
进入高三,书山学海的学业任务迫使运动时间“让位靠边”,体育课从
频频被占到最终取消,让回忆中田径场上风驰电掣的身影和成为虽不能
至心向往之的失望,出于安全考虑,强度稍高的运动项目在校园中渐渐
消失,天台球场上没有了扣篮的矫健身姿,绿茵场上没有了射门进球的
欢呼,运动会上再也见不到长跑健儿浸满汗水的笑容……更何况,疫情期
间连续的网课加重了视力负担,居家隔离的缺乏运动空间带来了髀肉复
生的尴尬,在青少年体质连续多年下降的趋势之下,这样的境况只会让
青少年体育的形势日益严峻。
我能够理解并共情(理解)家长、老师的担忧与关切。我也明白学
校面对高三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时的苦衷。但是,青少年体育的重要性不
容忽视。体育强国建设的步调绝不能让青少年落后(让青少年失去锻炼
体魄的时间)。因此,我仍然希望再次发出这一份呼吁畅言,为了青少
年体魄之强、精神之强、人格之强,我们能做些什么?作为学生,我们
应当自觉运动,乐于锻炼,不让电子产品,抢占户外活动的时间,不让学业压力成为不愿运动的借口。对于家长老师与学校,请你们相信我们,
支持我们,让我们在动静兼备、劳逸结合的调和之中更加高效地学习,
而对于社会各界,青少年体育的现状需要大家的共同关注、持续推进,
为青少年强身健体提供更积极的支持和更良好的环境。
方才朱女士的发言让我回想起与同学一同观看女排比赛视频时的时
光。十连胜的消息传来。我们为女排的光荣而欢呼,为女排的付出而感
动,为国家竞技体育的辉煌而心绪激动。我们也盼望着不久之后的将来,
少年体育的步调跟上体育强国的步伐,我们可以同怀体育强国的梦想。
同创体育强国的荣光。以强健体魄,共筑我强健之中国。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
1 号文:评分等级:20+19+19=58
标题“以强健之体魄,筑强健之中国”采用“1+1”的形式,表明
了“少年强”和“强国”之间的关系。
文章开头点明发言背景和发言者身份。第二段阐述了体育锻炼对于
青少年的全面发展的作用,并进一步论述了青少年的强健体魄和人格,
与强健之国格、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的关系,切合“体育强国:少年何
以强”的主题。第三段结合亲身感受分析了学生体育锻炼不如人意的现
状。第四段从学生、学校、家长、社会的角度提出了呼吁与倡议,希望
重视和加强体育锻炼,为之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第五段联系朱女士的
发言,再次强调“以强健之体魄,共筑我强健之中国”的希望与决心。文章结合材料和个人体会,重点分析了“少年何以强”,即如何解
决问题,符合举办此次论坛的主题与目的。分析了“少年强”和“国强”
之间的关系,使文章具备了一定的高度。本次作文存在的共性问题是:
侧重分析为什么要加强体育锻炼,忽视举办论坛的主要目的是提出解决
问题的方法。本文作者审题准确,抓住了命题意图,重点突出,详略得
当。语言生动,有真情实感。书写美观。
文章如果能增加典型的论据,在解决问题的方法上有更具体一点的
措施,则更佳。
2 号文:
强健青春之体,澎湃少年之心
——“体育强国:少年何以强”主题论坛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嘉宾,亲爱的观众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 XX 杂志的体育专栏记者林先生。
听完林女士的演讲,相信大家和我一样,为中国女排取得的辉煌即
自豪,同时也充满了对新一代少年健将的希翼(冀),但我在最近的采
访中却发现孩子们的身体素质并不乐观,许多学校也存在一些轻视体育
锻炼的现象,(。)对此,我的观点是:强健青春之体,澎湃少年之心。
近期,我采访了一些中学的体育老师,他们反映有时考试、拖堂或
讲座常常占用体育课的时间,孩子们的运动也不多(。因此,体育锻炼
就)十分被动,家长与校方也总因过度担心不让学生们接触强度稍高的
运动项目。这些现象显示体育锻炼的不受重视。教育部门一直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人生学习的黄金时段,少年们也不应忘记强身
健体。校方也应保障学生的额定运育时长,家长需多配合鼓励学生运动。
青春之体强健,成长之路顺畅。
(毛)主席曾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学习与成长也需要一副强壮
的体格,在座的同学们,有没有在学校晕倒、呕吐过的?这么多呀。
(!)对你们来说,生病不仅意味着身体不适,还意味着学业受影响。
运动不仅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更能放松心情,,缓解压力,比如晨跑,
就能让人精神充沛,思维敏捷。
少年之心澎湃,精神之力刚毅。
毋容置疑,运动能够锻炼人的意志力,老实说,学生时代的我也不
热爱体育锻炼,但成人后,我发现运动有太多太多好处,我开始接触马
拉松、高尔夫、网球,甚至成为了一名体育专栏的记者。我想告诉大家,
运动不仅能改变一个人的体质,更能改变一个人的精神面貌。马拉松的
坚持,篮球的团队协作,台球的耐心等等,都是我们在手足伸展,头脑
运转中对心灵的塑造。
当然,培养青少年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并不能一蹴而就(,更)需要
多方的努力,例如校方开展更好(有)趣、参与度更好的运动项目;家
长老师共同参加、谋划;学生们自组小组,在彼此的陪伴中健身等。近
期疫情中的网络体育课就是非常棒的例子。
体育强国,少年以强健体魄强,以刚毅之心强,在此,希望所有的
中国孩子,强健青春之体,澎湃少年之心!
我的演讲到处结束,谢谢大家!2 号文:评分等级:18+19+19=56
本文的题目采用对称式结构,有韵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有形式
上的美感;关键词“强健”“少年”贴合论坛的主题,表明了写作内容
与体育、少年、健康有关,内容上与写作的大方向保持一致。
文章主体分三个层次进行论述。首先从记者视角阐述了学校和家长
在观念和行为上对学生体育运动的轻视,并针对此现状提出了改进建议:
学校要保障运动时间,家长要配合和鼓励学生运动。接着从学生的身体
状态并结合自身体验,分析了体育运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鼓励学生参
加各项运动,提高身体素质,改善精神面貌。最后向校方、家长、学生
提出加强体育运动的建议,并升华主旨:体育强国,少年以强健体魄强,
以刚毅之心强。
本文的写作身份明确,符合记者的职业特征。有较强的场景感和对
话感,如开头表明自己的发言是在朱女士的讲话之后有感而发,讲话时
和学生有互动,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和学生交流等。语言有对话的亲切
感,表达流畅,书写美观。
不足:一是对“何以强国”的论述不够丰富,对“少年强”和“国
强”之间的内在联系只点到为止,缺少深入分析;二是“青春之体强健,
成长之路顺畅”“少年之心澎湃,精神之心刚毅”,这两句话单独成段,
显得突兀,不如去掉,文章更流畅。
3 号文:
年强体育 各方当助力
尊敬的主持人、各位嘉宾、观众朋友们:
大家好,(!)作为一名资深体育专栏记者,我非常荣幸能在此
发言。
今天的主题是:体育强国,少年何以强。
为何有此疑问?众所周知,中国早已摆脱“东亚病夫”之名,这
与国家和政府高度重视是分不开的。毛主席多次批示青年要注重身体锻
炼,小平同志时期更是提出“体育强国”的口号。但如今我们遗憾的看
到,与政府的努力相背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注重体育的年轻人(越来越)
少了,人们体育素质也在持续下滑。
这是一个可怕的事情,须知体育强,国家(则)强。张伯苓先生
作为北洋水师覆亡的见证者,余生都在宣扬奥运精神和体育强国。他深
切的认识到身体素质不如别人,可能带来一个民族的堕落和灾祸,而少
年的体育素质更是重中之重,少年是一个国家的脊梁和未来的希望。梁
启超先生作《少年中国说》指出:少年强,则国强。五四的星星之火,
也正因青年人而点燃。这个问题不得不重视,少年必须强。
少年何以强,即凭着什么强,我认为从原因入手,据我多年的经
验,应当号召各方助力。
亲爱的教育者和市民朋友们,请收起你们的功利之心,为了孩子
和国家长远发展,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吧,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教
诲一直流传世间,却鲜有人重视。文化固然重要,但身体是文化之支撑,若是本末倒置,没有强健的体魄,恐难以支撑高强度的学习。没有这些
基石,想成就学术的高楼大厦,恐也不那么容易吧?
亲爱的家长们,请收起你们的溺爱,让孩子无忧无虑的玩耍吧。
我深知,一孩政策曾经推行多年,人们都将唯一的孩子视为掌上明珠,
容不得半点风雨侵扰。恰当的监管爱护是必须的,不能让孩子涉险,但
过度的溺爱会适得其反,温室的花朵一旦离开庇护便受不住自然社会的
风吹日晒而枯萎,而生长在室外只是防止重大危险的花儿却不那么娇嫩,
能坚持到最后。请让孩子强身健体,体育固然有危险,但不锻炼并非长
久之计,纵使护得一时,亦不一定能护一世,切记!
亲爱的孩子们,请收起你们的电子设备在体育中获得快乐吧,沉
湎娱乐令人麻木,不仅失去上进之心,还会将你们身体拖垮,过度娱乐
代价太大,不值得。请听叔叔一言,体育中的快乐更真实、更美好,为
了你们的身体健康和将来能有美好前途,叔叔希望你们增强体质,在力
量、速度、耐力提升中收获快乐。
少年强,国才强。少年体育强,国家民族才有伟大复兴的希望,
很高兴看到政府”强基计划“对青年体育的推动,也更希望看到更多主
体关注并参与到体育强国上来,只有汇集各方力量,形成合力,才能助
推少年体育强,少年何以强体育,各方当助力。
谢谢大家的聆听!
3 号文:
评分等级:19+18+18=55本文紧扣作文材料,能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正确地解读材料,
有效地分析“体育强国:少年何以强”这一核心问题。
本文中心突出,说理逻辑清晰。考生针对“少年何以强”这一中心
问题展开论述,从多维度说理论证。文章主体部分首先以本次论坛的主
题切入,引出作文材料中涉及的目前青少年体育存在的问题,让后文的
分析论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然后简要阐明少年之身体素质对于国家的
重要意义。紧接着从教育者、学生家长、学生本人三个层面重点分析了
目前体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及解决办法,呼吁各方“助力”让少年强起来。
最后再次强调少年强国才强,少年强各方当助力。文章较好的体现了考
生的思维广度,也有一定的思维深度。
本文能够出色地完成所有的任务指令。写作者身份明确,“作为一
名资深体育专栏记者”“据我多年的经验”等很好的体现了写作者的身
份特点。主体部分以面对面交流的形式与教育者、家长、学生沟通,写
作对象感强,写作情境真实。文章既能言及考生个人对材料的认识和思
考,又能提出希望和具体可行的建议,内容丰富充实,语言简洁流畅。
不足:“一名资深体育专栏记者”的身份特征在关键内容中体现不
够,身份具有可替代性;“少年何以强”这一关键问题中“何以”的分
析还不够突出;个别语句表达不够准确。
4 号文:
以运动之我,助体育强国——在“体育强国”主题论坛上的发言
敬爱的观众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很荣幸作为学生代表与诸位分享感想。
请大家跟我一起来回忆一番:北京奥运会上金牌榜榜首的辉煌,中
国乒乓球队在领奖台上扬起三面五星红旗;世界杯上女排姑娘们战无不
胜,无往不利,以全胜战绩捧回冠军奖杯……我们的中国在竞技体育的最
高舞台上已经有逐鹿争锋之力,是实打实的竞技体育强国。
然而,倘若把眼光放宽放远呢?当我们将关切的目光投向中国的未
来,花朵们——我们青少年们,一则一则令人无奈的新闻占据了我们的
视线;比之昔日,中国青少年的体质持续下降,多项指标与十年、二十年
前对比产生明显下滑;学习的压力与负担,挤占了体育课堂的时间,电
子产品的应用让孩子们少有欣喜于自然运动的机会,美食、饮料的丰富
造就了更多的“小胖墩”,家长的呵护使高强度体育项目锻炼日益减
少……作为高三学子,我也亲身领会到,想要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中挤出大
块时间进行纯粹的锻炼,的确是很有难度的一件事。
即使我们面临着这样多的困难和外界条件的干扰,体育仍然应该排
除诸多困难而进行。“体育强国”是中国自建国以来七十年不改的国策,
无论是五十年代摘掉“东亚病夫”的帽子。提升人民体魄的需要,还是
二十一世纪推动“全民健身”,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的要求。更重
要的是,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是麦田里新冒芽的麦穗,是奔涌着的“后
浪”。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唯有我们见过体体育强校,
强社会,才能建设体育强国。以我,一名高三学子而言,体育运动挥汗如雨,带来的是纯粹的快
乐,解放的是肩上的重压。就我及我的同学们的经历而言,体育运动不
必与高端的运动场馆,精巧的运动器械紧密挂钩,它可以是很简单的——
一只键球的传递可以带来欢声笑语,一双跑鞋和公园绿道的搭配便可以
激发内心深处对运动的热爱,一对乒乓球拍、一条跳绳、一个排球……推
进体育运动阻碍虽多,但跑、跳、动本是孩子们的天性,只要加以引导,
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我相信阳光下会有更多享受着的、跃动的步
伐。
希望在成长过程中的青少年朋友们,都能领略到流下汗水的单纯的
快乐,拥有强壮而健康的体魄。希望我们的新一代能共同铸就全民的体
育强国!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4 号文:评分等级:18+17+17=52
本文思路清晰,详略得当。文章先写“体育强国”,再写“青少年
体质下降”,最后写“何以强”——为何要提高青少年体质和如何提高
青少年体质。这是一个紧贴命题的思路,最容易构思成文,也最容易切
合题意。
文章用一个文段略写“体育强国”,明确了讨论问题的背景,之后
立刻进入“青少年体质下降”的写作。这两部分都是相对略写的内容。
“何以强”是本文详写的部分。考生把“体育强国”和“提高青少年体质”联系起来,谈二者之间的关系,首先解决了“为何要提高青少年体
质”的问题,然后解决“如何提高青少年体质”的问题。“为何要提高
青少年体质”部分谈“青少年与国家”的关系,体现了文章的高度,是
文章的增分点。
本文以学生身份写作,身份感清晰。“作为高三学生,我也亲身领
会到……”“以我,一名高三学生而言……”这些内容清晰地体现了行文
的身份感。
文章具有一定的现场感。除格式语言之外,在行文中也有所体现。
如“请大家跟我来回忆一番”“当我们将关切的目光投向中国的未来,
花朵们”等等。
本文内容丰富,排比手法突出,语言有个性特点,有文采。如“青
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是麦田里新冒芽的麦穗,是奔涌着的‘后浪’”。
不足:1.“如何提高青少年体质”强调的是个人的体育锻炼,偏离
了题目中的“校园体育”。2.现场感不够强。如原文第三段首句“倘若
把目光放宽方远些”,可以改为“倘若我们把目光放宽放远些”。这样
就和上一段首句“请大家跟我来回忆一番”呼应,强化现场感。
5 号文:
从体育强国到体育大国
各位观众:
大家好!很高兴能与大家一同交流关于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的相关
问题,我是体育专栏的林记者。近年来,中国的体育事业发展迅猛,一跃成为体育强国。但令人痛
心的是,中国青少年的体育发展情况并不乐观,体育课被占用的情况屡
有发生,中小学生的体质有所下降。我们都知道——“青年强,则国
强,”青少年的体育发展值得社会关注,从“体育强国”到全民积极参
与的“体育大国”,我们依然任重道远。
首先,我呼吁所有人都能转变一下旧有的思想。
体育运动并非无意义的消遣,它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运动
并非成绩的敌人,而是与其相伴而行的挚友。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体育
在青年人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中国要想成为体育大
国,绝非是少数人的拔尖而能完成的,它需要全民的参与,而这第一步
要完成的便是思想的转变。
其次,要切实促进青年人的体育发展,需要政府、学校与家长的协
力配合。
长久以来,选择人才唯成绩,学校因此促使学生一心学习,家长成
为“帮凶”的恶性循环一直上演着,学生的运动时间并不由自己掌控,
被剥夺殆尽,这使得体质下降几乎沦为必然。雅斯贝尔斯曾说:“教育
的本质是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若无家校政府配合之下的
“体育之魂”,又何谈青少年体育强国的心呢?这诚应引起政府、学校、
家长的深思,打破恶性循环,为青少年提供良好的体育环境。
最后,我想对本次讲话针对的主体——青年学生们说,希望你们负
压前行,热爱体育,担起建设“体育强国”“体育大国”的重担。“在自己的身上克服这个时代”,这是伟大哲人尼采的呐喊,也是
每个时代、每个人共同的呐喊。纵使你们身处在一个不那么注重体育的
环境中,也要努力去克服它。你们身上有着最珍贵的东西,那便是生力。
也许就是抓紧课后的半个小时去跑跑步,利用体育课去打打球,“知其
善而孜孜求之”,便是所谓生力。
这是我作为一名体育专栏记者的社会视角,我衷心希望能见到青少
年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但正如上面开头所说的,要想从体育强国迈向
“体育大国”,我们依旧任重道远。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让我们共同
努力,从青年人、中小学生开始,打造一个运动、体育大国吧!
谢谢大家。
林先生
某月某
5 号文:评分等级:18+17+17=52
本文做到“三合”:结合材料,切合身份,贴合情境。
首先标题扣住“体育强国”题眼。开头点明记者身份和发言主题。
第二段指出竞技强国和中国青少年体育现状的冲突,引发“中国由体育
强国到体育大国任重道远”的思考。接着考生从三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
办法:一是转变旧有思想,体育运动很重要,需要全民参与运动;二是
需要政府、学校、家长等协同合作;三是青少年要负压前行,热爱体育。
最后以一个体育栏目记者身份再次强调青年运动的重要性,并提出希望。全文结合材料,中心突出,重心在写如何做才能“少年强”,扣住少年
和体育强国的关系,符合记者身份,代入感强,有情境意识。
不足:命题者强调的是“体育强国”,不要自己再生造一个“体育
大国”的概念;要认识到现在我们已经是竞技体育强国,但是不是体育
强国;三种解决问题的角度可以再落实具体些,更有说服力;记者身份
体现再明显一些;结尾不需要落款和日期,格式扣 1 分。
6 号文:
强健体魄助少年精神
——“体育强国:少年何以强”主题发言
亲爱的各位来宾:
大家好,我是林先生,是一名体育专栏记者,私以为我的职业与经
历十分符合今日“体育强国”的主题,故我想在此结合我之所见浅谈我
的观点,正如我今日发言的题目《强健体魄助少年精神》。
自去年以来,体育专栏热点层出不穷,我有幸亲见这些事件中的感
人一瞬:2019 年 12 月 29 日,中国女排在排球锦标赛中勇夺第 11 冠,
成功奏响国歌。与此同时,我犹记起家中最下面的一沓报纸上印着郎平
教练的十年前的宣言:“我们每一场比赛的目标都是升国旗。”2019 年
底,中国登山极限挑战队再攀高峰时期,17 人联手共创世界极限登山记
录。最忘不了还是中国女篮赛前的鼓励呐喊:“当一个人站出来时是勇
敢,当一群人站出来时是担当,出现在赛场上就是最大的意义……”于是,我将女排场上奋力救球中的家国情怀刻入心底,将山峰顶端
的苍白脸庞与汗水里的攻坚克难铸进脑海,将存在体温的那个篮球珍藏
在记忆的深处,写上“团结合作,勇于担当”。这都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名为“体育”的有力载体上熠熠生辉,展现出惊心动魄的力量与难以
想像的价值,我们人人都要学习其中的品质,更何况承载中国希望的各
位少年?我想体育是助铸少年精神的强大力量。
或许有人觉得这些离我太远了,我不需要体育,也有相当一部分人
不注重体育锻炼,在我国体育课更是不足为奇,体育项目因高强度被移
除也是习以为常,可是你们大错特错。
中国早已成为体育大国,体育的发展与中国少年的进步有莫大的关
系,疫情尚未大捷,其中著名的院士钟南山在多年前的报道中曾评价体
育给人的三大财富:培养团结合作能力,培养竞争精神,培养高效率。
可见,抛开高攀的品质,强健体魄也对少年人成长有莫大的促进作用,
有助于培养竞争力。而早在上世纪,毛泽东就表示,在拥有精明的头脑
前,必先野蛮其体魄,可见我们不能对体育稍有轻视,还更要加以看重,
像抢占体育课,移除本合理的运动项目更是万万不可取!
学生们,家长们,看到多年来连续下降的青少年体质指标,是时候
将潜在的担忧化为迫切的行动。广大市民们,是时候反思我们对待体育
的态度和强健体魄的重要性,唯有大家的重视,才能让中国青少年的体
质发展得到实际的帮助。
强健体魄助少年精神。故,少年何以强?比以其精气神儿强,精气
神由何而来,必先强健其体魄。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发言人:林先生
6 号文:评分等级:16+18+16=50
本文思路清晰。主体部分的第二段、第三段从一名体育专栏记者的
角度列举了当下中国作为“体育强国”的种种现象,阐述了体育在当下
中国的重大意义,很好的的照应了作文材料中“中国早已成为竞技体育
强国”,为后问的论述提供了背景。接着话题一转,联系当下体育教育
存在的问题,结合现实论述体育之于青少年的重要意义,最后提出希望,
提及解决问题的办法。
写作任务完成好。文章结合材料中涉及的谈话背景和核心问题展开
论述,有说服力。对话性感召力兼具,作者始终具有强烈的身份意识,
能够契合体育专栏记者的身份与论坛发言的文体特征,与预设的听众进
行平和、得体而深入的思想交流,语言有文采,有温度,感染力强。
不足:前文关于体育强国的内容分析多,后文针对当下体育存在的
问题的论述,尤其是“少年何以强”的分析不够,重点不突出。
7 号文:
体(校园体育):青少年,强中国
亲爱的观众朋友们:你们好!作为一名高三学生,我很高兴能在这个论坛里作为青少年
体育现状的亲历者,与大家分享我对青少年体育的感受与思考。
体育对青少年成长与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似乎无需多言。体育课上
的适量运动中,我们舒缓积累的课业压力,好让自己为复习备考调整状
态;在一年一度的校运动会上,我们尽情展示自己的体育素养和技能,
在竞争与合作中体味课桌之外的另一种生活滋味,在日常的锻炼之中,
我们学会了忍耐与坚持,更强健了体魄,让身心得到了全面发展。美国
一项研究展示了从小做家务、跑兼职的孩子能够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体育活动也是一样,我们在田赛和径赛间,在个人与团队的平衡中培养
了更优秀的自己。
同时,作为未来的国之栋梁,青少年的体育状况更能深刻地影响社
会的发展,被戏称为“五道口体校”的清华大学的体育精神深刻影响了
一代代师生,他们在争取为国家工作 50 年的口号下全面发展,以强健的
体魄,作为为国家和社会服务的基础,将自己最绚烂的青春年华献上。
这些老当益壮的各界优秀人物,是我们青少年学习的榜样,激励着我们
用青春助力家国。
然而,这些无需多言的意义竟被社会无视和遗忘了。学生的身份似
乎让我们变成了捆绑在课桌前的书呆子,体育课成了最常被占用的“副
课”,校运会中再难再见到强度高的运动项目。同学们的体力、耐力也
远不及健康的水平,这些变化让我们学生无奈、更痛心。
亲爱的爸爸妈妈和老师,各位关怀青少年的叔叔阿姨们,我们想要
的,是在劳累的学业中也能用阳光下的汗水排解压力;是在校运会上能尽情地挑战和拼搏。我们想拥抱更多元、更精彩的生活,更想保有健康
的体魄,用自己的青春奋斗筑梦中国。体育,并不与学业相对立,它是
生活的润滑剂,更是逐梦的助力器。我们希望学生也能有更多投入体育
运动的时间和精力,希望体育作为“德智体美劳”中不被忽视的,与其
他各方面素质同等重要(的部分)。
今天论坛的主题是“体育强国,少年何以强”,我的答案是,体
育强国绝不仅是竞技赛事上的名次,更重要的是形成全民体育的氛围,
让体育成为每个人热爱和自豪的品质,这,正当以少年抓起!让我们以
体育育少年;用行动,圆中国梦。
我的发言结束,谢谢大家。
7 号文:评分等级:16+16+16=48
本文以“青少年体育”为中心写作,中心明确,符合题意。第二段
以自己的切身体验写校园体育,真切可感。第三段把“青少年的体育状
况”与国家未来、社会发展联系起来,确立了写作的思想高度。第五段
“亲爱的爸妈和老师,各位关怀青少年的叔叔阿姨们”,既突出了发言
者的身份,也与现场进行了互动。写作中,“校园体育”比较突出。
不足:1.竞技体育、大众体育、校园体育,三个概念还比较模糊。
本文的重点应该是“校园体育”,而在第六段发言结尾却说,“更重要
的是形成全民体育的氛围”,“这,正当从少年抓起”,“校园”被抛
弃了。2.一些素材论述不够清楚。如第二段“美国一项研究”,第三段“清华大学的体育精神”。这些素材与“青少年何以强”之间的关系还
不够清楚。
8 号文:
我把孩子放心地交给你
亲爱的同学、老师,家长和市民朋友们:
大家好!
作为一名学生家长,中国青少年体质连年下降的数据令我做目惊心。
我们总说德智体美
劳全面发展,中国也早已成为竞技体育强国,我们未来的希望却日渐
瘦弱,这令我时常自我疑问——少年何以强?我祈盼我的孩子可以在阳
光下姿意奔跑,可以在摔倒后爬起来大步向前,于是我要向学校与社会
说——我把孩子放心地交给你们,请你们还我一个健出(康)阳光的青
年。
我把孩子放心地交给你们,我希望他能从每一节体育课的汗水中得
到成长与快乐。请你们不必担心孩子会受伤,身为一名家长,我与各位
同样为我们的孩子担忧。但我们不能过度保护,因噎废食,我们的孩子
需要一些剧烈运动,需要淌着汗水的身体对抗,需要学会在摔倒后爬起
——而不是在温室中变得娇贵。我们总说经历风雨才能见彩虹。同样,
体育强国的梦离不开一次次高强度运动,离不开我们各位家长与学校与
运动风险的理解。当我们的孩子为受伤而哭泣时,我希望我们送上的不只有怜情,还有支持、鼓励, 以及对他日渐增强体质的骄傲。克服担忧
与畏惧是强用之梦的必由之路。
我把孩子放心地交给你们,我希望学习不只是他们一切。近年来,
重视知识的风气日渐浓厚,我们却忽视了每个人应有的体质与勇气。我
希望在切的各位同学们,包括高三的孩子们,可以适时放下手中的笔,
去呼吸一下阳光下汗水的气味;也希望学校可以给我们的孩子更多活动
机会,不要占用体育课;还希望各位家长可以鼓励自己的孩子出门运动。
学习固然重要,但并不是人生的唯一。我渴盼我们的孩子可以德智体美
劳全品发展,而不是成为一介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也希望社会的许价
体系中不只有学习这一个部分
我把孩子放心地交给你们,希望你们还我一个健康的青年。实现
体育强国,需要我们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大胆运动,恣意欢笑的环境,需
要我们对体育的认同。
谢谢大家!
8 号文:
评分等级:17+16+15=48
本文“三合”做的比较好,尤其是家长身份贴合,以一个殷切希望
的家长身份,嘱咐学校“我把孩子放心地交给你们”,希望培养出一个
阳光健壮的青年,感情深沉。同时结合材料情境,谈孩子体育健康的重
要性,更重要的是主要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一是嘱咐学校重视体育课,让孩子们多运动;二是嘱咐孩子们重视学习的同时多参与体育锻炼。
最后提出希望,强化少年和体育强国的关系。全文符合家长身份,代入
感强,有情境意识,突出“怎么做”。
不足:“你们”所指不太明确,如果是指学校,那第二个主体段解
决问题的办法中嘱咐孩子们重视学习的同时多参与体育锻炼,就不符合
对象。没有兼顾到现场其他嘉宾和电视机前的观众,全文带着“嘱托”
写,但是忽略的家长自己可以做些什么,现场把控的分寸感还要加强。
9 号文:
请归还我们的“体育课”
尊敬的主持人,嘉宾,观众朋友们,你们好!我是一位高三学生。之
前主持人所提出的问题我是深有体会,身为一名即将参与高考的学生,我
每天的课程几乎都是主课,两天才能有一节(体育)课,还会常常被老
师“霸占”,真的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啊!
我认为老师们应该归还我们的“体育课”。
首先,我想澄清的是并非我不理解老师们为我们学生补课的良苦用
心,而是我们学生运动量严重不足。每天早上十分钟的早操基本达不到
“出汗”的效果,而放学后的时间也因大量的作业不敢用于跑步,倘若
两天一节的体育课再被占用,可能我们一周的运动量不超过一小时。我
身边就有许多同学因运动量不足再加之熬夜学习,身体日益衰弱,有的
因此生病而住院。虽然临近高考,我们应当“捂起袖子加油于(干)”
但毕竞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啊! 其 次 , 我 想 请 老 师 归 还 的 是 “ 体 育 课 , 而 非 放 松 身 心 的 “ 体 闲 时
光”。在体育课上,老师一般让我们跑两圈再自由活动,有些同学跑完两
圈后去打篮球;可有些同学跑完两圈后坐在草地上聊天甚至打牌;可还有
同学连两圈都没跑完就“溜之大吉”。这严重违背了“体育课”的意义,
我希望老师们可以稍梢加强对学生们的管理,让“体育课”的时间重归
体育(成为正真的体育课)。
最后,我认为“体育课”重新回到“课程”的范围之内。据我所知,
有些学校再在上体育课时,只是安排学生跑步。而我们学校会在夏季组积
(织)(学)生在学校游泳池中学习游泳,让我们学会一种运动。我认为
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开展体育教学。这可能可以让我们自发地爱上体
育,并在课余时间强健我们的体魄。
总之,我认为“体育课”的正常开展是极其重要的,占用体育课确
实可以提高我们的成绩,但也可能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让“体育课”
回归到“体育”和“课程”也是当务之急。
因此,我想代表我们学生发出口号一请归还我们的“体育课(”)
吧!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9 号文:
评分等级:16+15+14=45本文以“请归还我们的‘体育课’”为标题,旗帜鲜明,中心突出。
在众多没有自身特点的考场作文中,这种小切口,鲜明而朴实的写作让
人眼前一亮。
文章行为思路清晰。以“首先”“其次”“最后”“总之”引领行
文,文章思路清晰,具有层次感。这种用词也符合电视台谈话类节目的
语境。
本文以自己的切身经历与体验写作,能够很好地体现学生的身份特
点。
不足:1.没有顾及“体育强国”这个前提。2.虽然以“校园体育”为
中心,但是对“少年何以强”的“强”理解停留在表层。3.文章主要以
“老师”为对象要求“归还体育课”,解决问题的路径过于狭窄。思路
没有打开,缺少格局。
10 号文:
以体魄强魂魄
在座的各位来宾:
大家好!
近日,中小学体育课被占用,强度稍高的项目被移出校运会。中国
青少年的体质连续多年来下降等事件被人们所热议。身为一名荣幸在此
发言的高三学生,我认为,这等事件有碍于青少年的身体发展。才(长)
此以往,必将造成不可逆的恶性循环,唯有以体魄强来强魂魄,方能使
青少年的青春涌动,生生不息。究其根源,之所以会产生体育课被占等现象,是由于体育所带来的
直接效益过低。在其它文化教育面对的应试前,时间等资源的分配不免
有所偏差。因此,多地的体育中考分数大幅度提高,将体育带入应式(试)
的大门。诚然,应试本身的方式一直以来被人们所诟病,但体育的应式,
不失为强制身体提升的好方式。
也许有人会问:体育在未来终究不是自己职业或人生的方向,不像文
化课知识在未来被自己所用,为何要如此重视?我认为,体育的作用分
为以下两点。
首先,体育铸就一副好体魄,而一副好体魄,是我们面对高强度工
作所需的基石。你可知在今年疫情面前冷静指择(挥)的钟南山先生曾
是全国运动会 400 米栏运动记录的保持者。你与我也许曾感慨:是什么让
一位 84 岁的老人在危及人类命运的疫情前挺技毅立。我想,那一副硬朗
的身华是一个必要条件。因此,身为一位终生奋斗的我(们),不应着
眼于体育所带来的直接效益,更应使身件充满活力充满精神气地奋斗。
再者,体育的益处决不停留于身体的层面,更给我们的精神留下不
可磨灭的烙印。竞技的渴望,便是其中一层。当女排在世界杯中取得连
胜时,她们说,只希望国旗一次次的升起。当兵乓球队在世锦赛包揽 5
枚金牌时,他们说,想保持中国在乒乓界的绝对统治力。对于生活中处
处充满竞技的我们,何尝不是如此!我们要赢,我们要赢得热血,我们要
赢得气血方刚。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一次次竞技中提升自我。
在座的各位同学,家长和来自社会各处的市民,不妨好好感受体育
所带来的力量吧。 我坚信,当我们把运动当作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时,我们便能消除
出现的种种现象,使体魄强魂魄,使青春涌动,使生命生生不息!
谢谢大家。
10 号文:
评分等级:15+15+15-1=44
文章符合题意,提出了用提高体育应试分数的方法来强制进行体育
运动,提升身体素质。重点分析了重视体育锻炼的原因和意义,并向学
生、家长和其他市民提出了希望。有明确的写作身份和写作背景、交际
对象和内容。
文章针对“少年何以强”,提出了用提高体育应试分数的方法来强
制进行体育运动,比较实在,但方法单一,格局不高。后面的原因分析
没有针对“为什么要用提高体育应试分数的方法来强制进行体育运动”,
而是转而分析重视体育锻炼的原因,结构不严谨,重点不突出。全文谈
原因,忽视了“怎么做”,缺乏主题情境意识。
语言平淡,书写良好,卷面整洁。
“才此以往”应该是“长此以往”,错别字扣 1 分。
11 号文:
外强于体,方能内健于魄
尊敬的各位来宾:
大家好!非常荣幸能借助这个平台发表(一已)拙见。我发言的主题
是:外强于体,方能内健于魄。奥运赛场,五星红旗频频升起,国歌铿锵有力的旋律萦绕耳畔。每
个项目的赛场,都不缺少中国的足迹,中国女排,(、)跳水“梦三队”
更是声名远扬,威震八方。中国于世界赛场上,早已成为当之天愧的竟
技体育强国。
然而,在我们为体育健儿振臂高呼时,中国青少年的体质却是连年
低走。本是为身体素质奠基的义务教育阶段,学业成绩的迫切追求掠夺
了体质强化塑造必需的运动时间。中小学体育课常被顶占,强度稍高的
运动项目也不在校运会上出现。处于人生之春,人生之华的莘莘学子,
却将坚实的肌肉融为纸上笔墨,柔韧的筋骨搭成分数的砖瓦。舍弃身体
素质换取成绩似已成为师生与家卡一致认为的不二法门,身体强健、运
动能力强的学生反例会被认为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傻学生”。
身为体育强国,其未来的接班人竟以瓶底厚的镜片、赢(羸)弱的四肢
与低下的运动能力为常态,如此可悲、可叹!
我们需要认识到,“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学习不只是脑力活,更
是体力活,高强度的学习更需稳固坚实的身体基础作为支撑,牺牲体质
寻求成绩,只能是南辕北辙、缘木求鱼的荒诞之举。十年寒窗,是一场
精神层面的长征。没有充沛的体质条件,只得止于泥沼、隐于冰雪,坚守
不到胜利会师的激昂时刻。
改善当下文体发展极度不均的状况,须得各方协助,戮力同心。于
个人,要克服怕苦怕累的精神抵触,提高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与积极性;于
学校,应组织学生定期开展体育活动,在日常规划中为体育运动留存一
席之位,利用体育课程教授体育专项技能,为体育的汗水增添活力光彩;于社会,我们应当弘扬健康锻炼的积极风气,呼吁全民运动不断推进,
使中国不止于“竟技体育强国”,而更是“全民体育强国”,“全民体
质强国,名扬于世。
外强于体,方能内健于魄。愿中华少年体魄康健,平衡学业与锻炼
的时间,文可舌战群席,体能驰骋赛场,向世界展示蕴藏于青春岁日的
鲜活力量。
我的发言结束,感谢各位的倾听。
11 号文:
评分等级:13+15+14=42
从具体的写作内容看,本文中心明确,层次分明,逻辑清晰。首先
结合材料提及了竞技体育强国这一背景,然后针对当前青少年体育存在
的问题分析了原因、阐述了青少年体育的重要意义,最后给出了合理化
建议。应该说本文较好的完成了关于“体育强国:少年何以强”这一主
题的分析。
但本文最大的问题在于无身份认同感,发言人及听众身份均未明确,
全文也缺乏交流情境,几乎只在自说自话,不符合本次真实情景交际写
作的要求。
12 号文:
料得明日花更红
尊敬的各位来宾、在座的各位朋友们:你们好!我姓方,是一位普通学生家长。今天我有幸能够在这里发言,
我发言的题目是《料得明日花更红》。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中国从枪杆子里打天下到打开国门迎天下;从
以前的任人宰割到现在的引领世界,我们正一步步朝着实现伟大复兴的
中国梦迈进。经济高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乃至体育方面都早已成为
强国。但与“体育强国”这个名号不相符合的是中国青少年体质连续多
年下降,力量、速度等各项指标都呈现出下滑。作为一名家长,我也从
孩子抱怨体育课又被占用、校运会取消部分运动项目中感受出:体育似乎
真的不被重视。
(二零)零八年的奥运会世界瞩目、中国乒乓球连续夺取多枚世界
金牌,中国女排卫冕成功……那么多耳熟能评的,令我们无比自豪的例子
却仿佛离我们的生话越来越远——远到我为明天的中国体育感到担忧。
那些辉煌都已是过往,既为过住,皆为序章,未来是属于年轻人、青年
人的。
我想对青年的你们说:我羡慕这样的你们,有选择的权利,可以选择
自己所热爱的东西,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体育课上,你们可以选择自
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可以自己报名感兴趣学习的运动;可以在互联网上搜
索到大量的相关资科,包括各种学习经验、总结;用具可以在淘宝上直接
下单,不过多久便到。现代的各种知识、技术、智慧像是专门为你们准
备的礼物。你们正在把传统的变为现代的,经典的变为流行的,民族的
变为世界的。如果还要我说什么,那便是“青年人们,运动起来吧!”其次,我也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加强对中小学生体育方面的重视。成
绩固然重要,但身体才是本钱。成绩上去了身体却拖垮了岂不是捡了芝
麻丢了西瓜吗?祖国的未来是属于青年人的,为他们铺好路,便是我们
该的。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相信在各方共同
的努力下,中国体育强国的名号能够一直响彻世界!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12 号文:
评分等级:10+14+11=35
1.本文缺少“三合”:(1)没有明显体现家长身份,如第三段讲中
国体育辉煌是过往,看当下青年等,模糊身份;(2)没有围绕“体育强
国,少年何以强”主题行文。表现为:标题《料得明日花更红》拟题不
能体现材料关键词;部分段落严重偏题,如第二段写中国历史和经济发
展等,第四段写羡慕青年有选择的权利,有套作五四视频《奔涌吧,后
浪》之嫌;(3)没有时代格局。对于青少年体育强和国家强的关系阐释
不清。
2.思维混乱。如第五段写解决问题,希望有关部分重视青少年的体
育,但是后面却强调身体和学习的关系,是谈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