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
网课变“网游”,监管需长出牙齿
目录:
1.网课变“网游”?虎牙回应被央视
点名:广告已下线
2.虎牙斗鱼借网课推广网游,法律人
士:许多平台不具备办学许可
3.网课变“网游”?“虎牙”们别“虎”
了
4.人民网评:好想法需要好做法,
“虎牙戏法”非正途5.未来网评:“借网课推网游”,别
让公益变敛财
6.网课变网游:是时候为网游营销划
界了
7.网课变“网游”,需监管长出牙齿
8.借网课推广网游,关键在于捋清平
台的商业模式
正文:
网课变“网游”?虎牙回应被央视点
名:广告已下线
北京日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06-0901:34 北京日报报业集团
想要在虎牙平台进行网络学习,先要浏览大量游戏、交友的信息。
6 月 8 日,央视新闻报道称,在虎牙直播的免费上网课渠道,首先弹出的却是各种网游的兴趣选项。学习栏目被放在最
后,要进行网络学习,先要浏览大量游戏、交友信息;所谓的免费网课页面中,也有大量精心包装的游戏广告。学生在
上网课时却玩起网游,其中一名初中生花三万多元购买了虎牙直播平台上的游戏装备和打赏。对此,6 月 8 日晚,虎牙直播回应称,报道中提及的未成年人消费投诉,平台已核实情况并完成退款。虎牙平台坚决反
对未成年人充值、消费、打赏,为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2019 年 9 月,根据国家网信办的指导,虎牙直播上线了“青
少年模式”。在“青少年模式”下,平台精选了一批适合未成年人观看的优质内容,且无法进行充值打赏、购买兑换、
弹幕评论、视频直播等互动性操作。
据央视新闻报道,在虎牙直播平台中,用户要想点击“一起学”版块,要手动翻页,例如交友、颜值、二次元这样不适
合未成年人观看的内容也不得不浏览,其中不乏涉及性暗示、性诱惑的直播内容。虎牙对此表示,虎牙“一起学”业务
初衷是为疫情期间方便用户学习上网课紧急推出的线上教育板块,并没有任何主动商业性推广的目的。由于上线时间紧
张,部分产品功能也在持续改进中。针对央视报道中提到的品类商业元素,平台也进行了紧急修改,目前“一起学”板
块的广告已下线。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袁璐
编辑: 袁璐
虎牙斗鱼借网课推广网游,法律人士:
许多平台不具备办学许可
新浪财经
发布时间:06-1022:29 新浪财经官方帐号
6 月 8 日,据央视新闻报道,今年 2 月初,虎牙直播(NYSE:HUYA)开通免费上网课渠道。然而,在虎牙直播 App 中,
一打开,首先弹出的却是各种网游的兴趣选项。斗鱼直播也有类似情况。
6 月 10 日,虎牙和斗鱼均已下架网课栏目的此类广告。
对于上述情况,浙江晓德律师事务所主任陈文明律师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首先,通过互联网开
设网络教育,需要具备相应的资质和相应的行政审批。诸如虎牙直播等众多直播平台,并不具备办学许可。开设网上教
育的行为涉嫌违规。”
学网课前先“学网游”,直播平台下线广告并对社会道歉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早在 2 月 9 日,虎牙直播就启动了在线教育项目,并在官网发布公告称:“停课不停学,为广大
师生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与一站式教学服务。”
6 月 8 日,据央视新闻报道,在虎牙直播 App 的免费网课渠道中,一打开,首先弹出的却是各种网游的兴趣选项,学习
栏目被放在最后,要进行网络学习,先要浏览大量游戏、交友信息;所谓的免费网课页面中,也有大量精心包装的游戏
广告。此外,斗鱼直播也有类似情况。6 月 8 日,虎牙直播回应借免费网课向学生推广网游一事称,业务初衷是为疫情期间方便用户学习上网课紧急推出的线
上教育板块,并没有任何主动商业性推广的目的。由于上线时间紧张,部分产品功能也在持续改进中。针对央视报道中
提到的品类商业元素,平台也进行了紧急修改,目前“一起学”板块的广告已下线。
不过,6 月 10 日,记者登录虎牙平台发现,涉及 K12 教育(学前至高中教育)的相关内容也均已下架。
虎牙相关负责人称,疫情期间虎牙平台响应政策号召,上线包含 K12 教育内容在内的“一起学”品类,初衷是满足网上
学习的需求,并无主动商业推广的目的,对于部分广告内容伴随教育内容出现而造成的不良影响,平台再次向社会道歉。
同样地,记者注意到,6 月 10 日,在斗鱼直播 APP 的“教育”、“成长守护”栏目已无游戏类广告。
法律人士:直播平台
开设网上教育的行为涉嫌违规
北京市法学会电子商务法治研究会会长邱宝昌律师指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爱和保护,像这种
运用未成年人去通过他们因为疫情期间的网课,这种网课的精准的去发布一些网游广告,我认为,这实际上是违反了广
告法的相关规定。”
“虽然虎牙和斗鱼的网课不是教辅材料,但它是一种学生的视频上课,他实际上就是利用学生的一种教学现场教学的这
种场景去做广告,它比在教辅教材上做广告更有直观性,更有危害性。”
浙江晓德律师事务所主任陈文明律师告诉澎湃新闻记者:“首先,通过互联网开设网络教育,需要具备相应的资质和相
应的行政审批。诸如虎牙直播等众多直播平台,并不具备办学许可。开设网上教育的行为涉嫌违规。”
陈文明进一步指出:“对于网络直播平台、在线教育平台国家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如《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修订
草案)》第 16 条:利用互联网技术在线实施学历教育的民办学校,应当取得同级同类学历教育的办学许可和互联网经
营许可。但是由于平台众多、内容繁杂、监管力度难免不足,导致很多不法平台为了逐利,铤而走险。”
值得注意的是,从目前针对在线教育的规范来看,国家正着重于规范面向中小学生利用互联网技术实施的学科类校外线
上培训活动。此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过《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8〕80 号),教育部办公
厅也发布了《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应急管理部办公厅关于健全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整改若干工作机制的通知》
(教基厅〔2018〕10 号)、《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教基函〔2019〕8 号),教育部基
础教育司也在 2019 年 9 月 24 日发布了《关于应用“全国校外线上培训管理服务平台”开展学科类校外线上培训机构备
案工作的公告》。
陈文明律师进一步分析道:“尽管国家出台了相关规定,目前很多直播平台仍将网课教育做成吸引流量的幌子,开放直
播教学功能,可谓‘醉翁之意不在酒’。某些直播平台铤而走险,打着提供网课教学场所的幌子,诱导学生进入色情与
游戏的暗室,通过引诱打赏等方式导致学生非理性消费,一来即时获利,二来培养黏合度。如此一来,以‘教育’之名
引流而来的未成年人接触不良信息的潜在风险被放大。这种行为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网络保护’专章,其
中对网络沉迷防治和网络游戏管理等作出规范。同时也与国家积极倡导的绿色网络、健康教育初衷相违背。”
疫情期间游戏直播平台利润激增
值得注意的是,疫情期间,线上直播平台的业绩均有所提振。作为国内游戏直播头部平台,虎牙与斗鱼一季度的业绩都
不错。财报显示,2020 年第一季度,虎牙总收入同比(较上年同期)增长 47.8%至 24.12 亿元人民币。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
归属于虎牙的净利润为 2.63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100.7%,连续十个季度实现盈利。
一季度虎牙 MAU(月均活跃用户数)和移动端 MAU(移动端月均活跃用户数)分别为 1.51 亿和 7470 万,同比增幅分别
达 22.2%和 38.6%,其中移动端 MAU 创历史新高。
疫情下,一季度斗鱼直播的净利同比激增 7 倍。游戏直播显然是斗鱼在疫情期间观看时长的最大来源。斗鱼在发布一季
度财报时称,一季度营收的增加,主要还是由于电竞内容的变现。在本季度的营收中,平台直播收入 21.13 亿元,同比
增长 56.0%。
网课变“网游”?“虎牙”们别“虎”
了
中国经济网
发布时间:06-1110:08 中国经济网官方帐号
在过去的这段时间里,上网课是学生们学习的主要方式,但也出现了不少未成年人在网课期间沉迷网游,甚至是高额网
络消费的情况。记者调查发现,虎牙、斗鱼等网络平台利用免费提供的上网课渠道,向未成年人推广网络游戏。近日,
虎牙等涉事平台回应,已下架相关广告。
打开直播网课,猛然发现课程周围充斥着各种网游、小说、交友信息,人们不敢相信看到了“网课”变“网游”的“虎
牙戏法”。事实就是事实,责任就是责任。虎牙、斗鱼等在内的直播平台及时下架了相关版块的广告。虽是亡羊补牢,
看似为时未晚,但是造成的恶劣影响却是短时间内难以消弥的。敲响警钟、严格整改是第一步,痛定思痛、是非反思是
更重要的一步。
疫情期间,不少直播平台进入在线教育领域,开设学习版块、网课模块,为广大学生提供学习资源的初衷值得肯定。然
而,好想法需要好做法,让在线学习的园地夹着“游戏风味”、透着“商业气息”、混着“诱惑味道”,无论是法律法
规还是公序良俗,任谁都无法接受。这样的“化危为机”不要也罢,这样的“危中寻机”只会弄巧成拙。
相关直播平台弄巧成拙的案例,还少吗?一段时间以来,从低俗污秽的“擦边球”到侵犯他人隐私的“摄像头”,从兜
售假冒伪劣的“卖货场”到网络欺诈的“小团伙”……直播平台或有意为之刷热度,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精心包装、
故意引导,对直播内容的种种乱象管不住、管不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再一次暴露了直播平台发展中的短板,亟
待补上,刻不容缓。
此次“网课”变“网游”、“虎牙”长“獠牙”,泥沙俱下的背后,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直播平台发展过程中的流量焦虑、
平台焦虑,那就是“谁能抢占先机谁就是赢家”。争一时得失、逞一时英雄,摒弃“把关人”的责任、抛弃“守门人”
的身份,纵使能短期获益,但那些小伎俩、小心思终会如泡沫般散灭。
直播是互联网的一个“风口”,错过了它,必定会错过精彩与机会。但是应该认清,直播形态瞬息万变,直播平台快递
迭代,生存与发展的问题必须兼顾,重要的是不为眼前利益所惑,只有看长远、看大势、看未来,才能在迎接“风口”
时胸有大局、下好大棋。包括直播平台在内的互联网行业,早已告别了“野蛮生长”,应该拥抱“优雅成长”,更要追求“高质量发展”。有发展困局也好,有转型焦虑也罢,亦或是有突围迷思,都要明白“风口”永远都在这儿,要站住,
也要站稳,更要站好。
拥抱未来,就要拥抱一个更好的自己。开放是互联网的特点,但不意味着一切放开。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自毁前程,
悔之晚矣!虎牙千万别再“虎”了,斗鱼切莫再乱“逗”了,扛起社会责任、守住法律底线、护好公共利益,方能行稳
且致远。
孩子上网课玩游戏花了 3 万多元
疫情期间,网课成为孩子的学习主要途径。如果上网课的同时,旁边放着大大的网络游戏广告,孩子们能抵挡住诱惑吗?
5 月初,江苏南通的陈女士在消费时发现自己的账户余额不足。原来,这段时间,她把自己的手机给读七年级的孩子上
网课,没想到孩子借机在直播平台上消费,购买了“虎牙直播”平台上的游戏装备和打赏,总金额达 3 万多元。
陈女士说,尽管“虎牙直播”平台的客服人员表示可以进行核实是否为未成年人消费,但最终想要拿回退费,还需要她
答应不通过法律手段、不向媒体曝光……
部分平台借“免费网课”推广网游
据梳理,近期安徽、吉林、河北、广东等地都出现了类似的案例。一些网络平台利用免费提供的上网课渠道,向未成年
人推广网络游戏。
以游戏类、社交类服务为主的“虎牙直播”,在今年 2 月初发布公告称:“停课不停学,为广大师生提供坚实的技术支
持与一站式教学服务。”
今年 4 月初,记者在没有注册的情况下登录“虎牙直播”平台的手机 App,进入页面的第一步便弹出了各种网游的兴趣
选项。该平台页面上方,是网游、二次元、颜值、交友版块,而名为“一起学”的栏目被放置在了最后。也就是说,想
要在“虎牙直播”平台进行网络学习,先要浏览大量游戏、交友的信息。
记者进入“一起学”栏目中“在线课堂”子栏目,找到其免费提供的网络课堂,却发现其中有大量被精心包装的游戏广
告。在一个名为“学而思网校二年级”直播间的网友互动界面,网游广告十分醒目,点击页面就被跳转到游戏的界面。
该游戏直接使用微信、QQ 等方式便可快速登录,页面还提供了大量游戏道具的消费选项。
在同样是以游戏直播为主的“斗鱼直播”平台,记者也发现了几乎一致的情况。疫情期间,在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
要求下,全国约有 2.7 亿学生需要通过网络平台上学。面对突然增多的用户量,很多直播平台也积极布局在线教育领域。
但在面向未成年人提供的网络课堂中,网游广告、网络小说、社交等仍被放置在页面中醒目的位置。
直播平台的在线教育亟待监管
为治理在线教育的发展,自 2018 年以来,教育部联合多部门先后印发《关于严禁有害 App 进入中小学校园的通知》《关
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明确学习类 App 中严禁色情暴力、网络游戏等行为。而在相关的规定中,对诸如社
交类直播平台,开设在线教育的版块是否属于“学习类 App”尚没有明确定义,对其监管也处于真空地带。
调查中记者发现,在“虎牙直播”平台中,用户要想点击“一起学”版块,要手动翻页,例如交友、颜值、二次元这样
不适合未成年人观看的内容也不得不浏览,其中不乏涉及性暗示、性诱惑的直播内容。针对媒体报道,8 日晚,涉事的“虎牙直播”平台回应称,报道中提及的未成年人消费投诉,平台已核实情况并已做退
款处理,目前退款已经完成。此外,目前“一起学”版块的广告已下线。平台方面还表示,业务初衷是为疫情期间方便
用户学习上网课紧急推出的线上教育板块,并没有任何主动商业性推广的目的。由于上线时间紧张,部分产品功能也在
持续改进中。
教育专家表示,近年来,直播平台屡屡因内容涉及不良信息或是广告等相关问题而被点名,平台在考虑商业价值的同时,
也要注重自身的社会责任,毕竟平台上会有大量青少年用户,平台需要承担起自身的责任,避免用户受到不良信息的影
响,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莫把网课网络教育作为给平台增加流量的土壤。
来源:哈尔滨日报
人民网评:好想法需要好做法,“虎
牙戏法”非正途
理观
2020 年 06 月 10 日 15:24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打开直播网课,猛然发现课程周围充斥着各种网游、小说、交友信息,人们不敢相信看到了“网课”变“网游”的“虎
牙戏法”。事实就是事实,责任就是责任。虎牙、斗鱼等在内的直播平台及时下架了相关版块的广告。虽是亡羊补牢,
看似为时未晚,但是造成的恶劣影响却是短时间内难以消弥的。敲响警钟、严格整改是第一步,痛定思痛、是非反思是
更重要的一步。
人常说危中有机,关键是抓准时机、用好时机,而不是任性投机。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线上平台收获了满满“红利”,
网课就是其中的代表。本着“停课不停学”的原则,不少直播平台进入在线教育领域,开设学习版块、网课模块,为广
大学生提供学习资源的初衷值得肯定。然而,好想法需要好做法,让在线学习的园地夹着“游戏风味”、透着“商业气
息”、混着“诱惑味道”,无论是法律法规还是公序良俗,任谁都无法接受。这样的“化危为机”不要也罢,这样的“危
中寻机”只会弄巧成拙。
相关直播平台弄巧成拙的案例,还少吗?一段时间以来,从低俗污秽的“擦边球”到侵犯他人隐私的“摄像头”,从兜
售假冒伪劣的“卖货场”到网络欺诈的“小团伙”……直播平台或有意为之刷热度,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精心包装、
故意引导,对直播内容的种种乱象管不住、管不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再一次暴露了直播平台发展中的短板,亟
待补上,刻不容缓。
其实,补短板容易,祛浮躁不易。纵观活跃着的直播平台,抢眼球、蹭热点、挤头部、争流量,伴随快速发展节奏的是
平台大战、竞争加剧,不免形成浮躁、焦虑之气。此次“网课”变“网游”、“虎牙”长“獠牙”,泥沙俱下的背后,
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直播平台发展过程中的流量焦虑、平台焦虑,那就是“谁能抢占先机谁就是赢家”。争一时得失、逞
一时英雄,摒弃“把关人”的责任、抛弃“守门人”的身份,纵使能短期获益,但那些小伎俩、小心思终会如泡沫般散
灭。直播是互联网的一个“风口”,错过了它,必定会错过精彩与机会。但是应该认清,直播形态瞬息万变,直播平台快递
迭代,生存与发展的问题必须兼顾,重要的是不为眼前利益所惑,只有看长远、看大势、看未来,才能在迎接“风口”
时胸有大局、下好大棋。包括直播平台在内的互联网行业,早已告别了“野蛮生长”,应该拥抱“优雅成长”,更要追
求“高质量发展”。有发展困局也好,有转型焦虑也罢,亦或是有突围迷思,都要明白“风口”永远都在这儿,要站住,
也要站稳,更要站好。只有用好产品赢得用户、用好服务留住用户,只有矢志守正创新、在大道走正道,才能脱颖而出,
立于不败之地。
拥抱未来,就要拥抱一个更好的自己。开放是互联网的特点,但不意味着一切放开。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自毁前程,
悔之晚矣!虎牙千万别再“虎”了,斗鱼切莫再乱“逗”了,扛起社会责任、守住法律底线、护好公共利益,方能行稳
且致远。
(责编:朱一梵、王倩)
未来网评:“借网课推网游”,别让
公益变敛财
2020-06-10 09:55:04 来源: 未来网
6 月 8 号,央视新闻报道了虎牙、斗鱼等直播平台,通过提供免费网课向学生推广网游的现象,并对涉事平台进行
了点名批评。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学生们的线下学习不得不转为线上学习。一时之间,上网课成为了各年级学生的必需品。
抓住这个机会,多个直播平台纷纷开通免费上网课渠道,为在家学习的孩子们提供了新的学习机会。然而打开直播 APP,
映入眼帘的却是各种网游和网络小说广告,需要找许久才能找到免费网课。在学生学习网课的同时,各种精心包装的广
告也时不时弹出,让人避无可避。无处不在的游戏广告是对学生赤裸裸的引诱和误导,给要上网课的学生带来了极大的
不良影响。
直播平台顺势推出免费网课,不管是一心想做公益,还是想借助公益之名来推广游戏,都必须意识到所面向的对象
是未成年人。未成年人自制力差,心智不成熟,极易被网络上的纷杂信息所影响。在推出免费网课时,直播平台有责任
对投放的广告进行审核和过滤。合理健康的广告无伤大雅,但若假借教育之名,实则是向学生推广网游,则是失了企业
的良心。未成年人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以公益之名行敛财之举,损害孩子的未来,于心何忍?
一场疫情让在线教育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但相关的监管机制还未来得及完善。2018 年以来,教育部联合多部门
先后印发了《关于严禁有害 App 进入中小学校园的通知》《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加强学习类
APP 的日常监管和审核,禁止含有色情暴力、网络游戏、商业广告及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等内容的 APP 进入中小学校园。
但目前已有的相关规定针对的对象都是学习类 APP,而直播平台并不在这个范畴之类,因此直播平台开设的免费网课就
面临着无人监管的尴尬境地。为解决这种困境,必须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让监管部门的步伐跟上在线教育的发展,
保护未成年人远离不良诱惑,健康成长。 目前,涉事的虎牙直播和斗鱼直播将投放在相关教育板块的网游广告进行了下架处理,这是一个好的现象。任何平
台都应当承担起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感,依法自觉履行责任,在面向未成年人时,做好广告筛选和内容审核,让免费网
课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为未成年人提供积极向上正能量。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花朵,也是建设祖国美好未来的主力军、生力军,社会各界都有责任和义务为未成年的成长发展
营造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强监管,让未成年人网络学习环境的治理逐步完善,不要再让免费网
课成为营销敛财的乌烟瘴气之地。
作者: 孔雪静 编辑: 姚凌
网课变网游:是时候为网游营销划界
了
2020-06-11 08:48:31 来源: 羊城晚报
在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的大背景下,虎牙、斗鱼等直播平台也趁机杀入在线教育领域。据央视报道,今年 2
月初,虎牙直播开通免费上网课渠道。然而,在虎牙直播 App 中,一打开,首先弹出的却是各种网游的兴趣选项,其所
谓的免费网课页面中,也有大量精心包装的游戏广告,类似的情况同样出现在斗鱼平台。6 月 8 日,@央视新闻 点名批
评,虎牙、斗鱼两大平台借免费网课向学生推广网游。目前,两款直播软件相关板块的网游广告均已下架。
两大平台教育板块的网游广告已经下架,但此事确实有必要进一步掰扯清楚。客观说,直播平台利用自己的平台优
势,在疫情期间抢占在线教育市场,也无可厚非。但是,网课就是网课,网游就是网游,试图以免费网课的方式推广网
游,这无疑是“剑走偏锋”,既与平台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相关规定不符,也注定难以走远。
根据教育部等部委自 2018 年起下发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严禁有害 App 进入中小学校园的通知》等文件,各级学
校“凡发现包含色情暴力、网络游戏、商业广告等内容及链接,要立即停止使用”。换言之,在规定层面,网游必须与
学生学习产品“脱钩”是早就明确的。虽然说直播平台搞免费网课,与一般的学习 App 有差别,但在这个事上显然不能
“抠字眼”,在网游与网课之间,直播平台只能“二选一”,这个是起码的底线。
在免费网课页面做网游广告,说到底就是借网课之名实现对未成年人网游用户的精准“收割”。这一点相关平台不
应该“装糊涂”。但如此赤裸裸的操作能够堂而皇之地上演,说到底还是与整个社会对待未成年人接触网游的态度的暧
昧,有着分不开的关系。
一方面,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已是基础设施,未成年人从小就必然要与网络打交道;但另一方面,该有的规则和
“防火墙”却迟迟无法建立。比如,我们至今依然没有游戏分级制度,虽然说近几年也在推广游戏防沉迷系统,但现实
中未成年人接触网游的门槛仍非常低。比如同样在最近,有媒体报道,葫芦岛市一名 14 岁女孩因被家长发现在《龙族
幻想》中充值超 6 万元而自杀;今年 4 月,河北邯郸一对兄妹因为“游戏里能重生,我想试一试”而跳楼。最近几年,
类似的“天价充值”和因游戏引发的悲剧一再发生,但是我们发现,未成年人接触网游却似乎变得越来越防不胜防。
当然,这里面肯定有家长的教育责任。但家长和孩子面临的大环境是,网游营销似乎无处不在。不管是各色层出不
穷的游戏弹窗,还是电梯里的网游广告,抑或是如虎牙、斗鱼借网课“搭载”网游广告,都说明网游的传播环境极其宽松,不夸张地说,网游已经在线上线下实现了对每个人的“包围”,这对未成年人的引诱可想而知。而虎牙、斗鱼这次
的做法,不过是因为显得过于“反差”鲜明而引发关注。由此更应该得到正视的是,到底如何为“无远弗届”的网游营
销传播划定边界,如何为未成年人接触网游建立真正科学有效的“防火墙”?
需要厘清的一个误区是,主张对网游的推广传播确立边界,为未成年人参与网游设置门槛,并不等于压制网游行业
的发展,而是说任何行业都应该平衡好其行业利益与社会效益。支持网游业健康发展,也并不能与毫无节制的推广营销,
以及不加区别的“收割”用户画等号。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确实急需建立新的游戏行业发展规范,让网游与未成年人真
正保持一个安全距离。否则,就很难避免下一个虎牙、斗鱼。
在这个方面,社会的态度,不管是限制网游的营销推广,还是为未成年人建立更有效的防沉迷系统,都应该更明晰、
更坚决,从而助推相关立法的跟进。(朱昌俊)
网课变“网游”,需监管长出牙齿
中国经济网
发布时间:06-1017:02 中国经济网官方帐号
想要在网课平台进行网络学习,先要浏览大量游戏、交友的信息?央视新闻报道称,在某直播平台的免费上网课渠道,
首先弹出的是各种网游的兴趣选项,学习栏目被放在最后。所谓的免费网课页面中,也有大量精心包装的游戏广告。学
生在上网课时却玩起网游,其中一名初中生花三万多元购买了平台上的游戏装备和打赏。(6 月 9 日央视新闻)
明明前台打开着网课,后台却运行起网络游戏、娱乐直播等,疫情期间,一些以游戏、社交为主打的直播平台,纷纷试
水线上教育,声称为广大师生免费提供上网课渠道,但暗地里却大肆营销,向未成年人推广不宜内容。在提供的网课栏
目的页面中,网游广告比比皆是,不适合未成年人观看的视频也充斥其间,其中不乏涉及性暗示、性诱惑的直播内容。
记者调查发现,此类现象并非孤例,在其他推出网课服务的直播平台,也出现了几乎一致的情况。
如果直播平台诚心实意借助技术优势,服务于线上教育,助益师生教学,当然值得支持和赞赏。可时至今日,其野蛮生
长、良莠不齐的一面尽显,不仅内藏游戏成分,助推孩子成为“氪金”玩家,甚至打擦边球,用软色情来吸引孩子的注
意。
直播平台在网课板块中“夹带私货”,目的自然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借此争夺流量和利益。作为市场化的互联网
产品,设法吸引用户无可厚非,但这不能背弃基本的市场伦理。既然主动提供网课渠道,推送的课程、学习的内容也是
面向未成年人群体,那么直播平台就应主动履行主体责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通过人工审核、智能算法等技术手段,
对不良信息进行有效屏蔽。倘若仍出现网游推广,或是不适合青少年接触的信息内容,诱导其点击浏览,甚至充值打赏,
暴露出的则是平台审核和过滤责任的缺失。
6 月 8 日晚,涉事直播平台作出回应,报道中提及的未成年人消费投诉,已核实情况并完成退款,针对报道中提到的品
类商业元素,也进行了紧急修改,并下架网课板块的广告。但说到底,要想根治直播平台网课乱象,莫让免费网课成为
不良内容推广的土壤,亟待相关部门负起对相关平台的审核、管理职责,做到有针对性的监管。
应该看到,目前对于什么样的平台可以开网课,什么样的平台不可以,在法律上还没有明确界定。对于开设在线教育版
块的直播平台,相关监管也尚是一片空白。有关部门尽快行动起来,建立投诉举报通道,定期开展专项整治,加强对网
课页面和内容的监管,对违规平台责令整改并给予罚款,实乃当务之急。网课变“网游”,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贻害无穷。长远来看,还应推进涉网课平台审核备案工作,设置“凡进必审”
制度,建立“谁运营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原则下的“双审查”责任制。如此一来,不仅给“坑娃”的网课平台亮
红灯、敲警钟,留给孩子网络学习一片净土,还将相关“互联网+”形态纳入法治轨道,对行业良性发展有所裨益。
来源:东方网
借网课推广网游,关键在于捋清平台
的商业模式
中国经营报
发布时间:06-1110:26 中国经营报官方帐号
文/子兮
据央视新闻报道,虎牙等网络平台利用免费提供的上网课渠道,向未成年人推广网络游戏。虎牙等平台已下架教育板块
的网游广告。虎牙在回应中还表示,只是因为线上教育板块“紧急推出”,并无主动商业性推广的目的。
疫情以来,上网课从边缘需求变成了主流需求。各大平台都争相涌入这个市场,使得原本就火热的在线教育更加火热起
来。这暴露了相关领域的监管空白。
相关报道指出,2018 年以来,教育部联合多部门先后印发《关于严禁有害 APP 进入中小学校园的通知》《关于规范校外
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明确学习类 APP 中严禁色情暴力、网络游戏等内容。而在相关规定中,对诸如社交类直播平台,
开设在线教育的板块是否属于“学习类 APP”尚没有明确定义,对其监管也处于真空地带。
但是稍有常识的人都会同意,不管是专门的学习类 APP 还是社交类直播平台开设在线教育板块,只要受众是中小学生群
体,就要遵循同样的规范。归根结底,公众的要求是,在教育和娱乐之间必须有一条明确的边界,决不允许学习的领地
沦为娱乐蚕食的对象。
据报道,想要在“虎牙直播”平台进行网络学习,先要浏览大量游戏、交友的信息。在子栏目中,还有大量被精心包装
的游戏广告混在网络课堂之中。很难使人相信,这样的设计都是“无意”的。虽然相关平台在媒体报道的压力之下已经
整改,但将来会不会死灰复燃需要持续观察。
最使人困惑的是“无商业目的”的回应。众所周知,这些平台都是商业性的,难道推出教育板块只是为了做公益吗?如
果真的是做公益,那也要遵循公益领域的规范,接受相关的社会监督。
最怕的是“两不靠”。你跟他谈商业伦理,他说“我做公益的”;你跟他谈公益规范,他说“我是商业网站”。非驴非
马,中间就留下了巨大的可以操作的灰色地带。
这些商业平台当然有权利涉足网课,但是不可以将所谓的“免费”模式直接搬过来。因为互联网公司用惯了的“免费”
模式,实质是免费获得用户再进行精准收割,最后羊毛还是会出在羊身上。这种模式不适合教育领域,因为这一次它们的“客户”是缺乏辨别能力的未成年人,而不是能够为自己的钱包与时间负责的成年人。所以商业平台为了赢得公众的
信赖,有义务主动说明线上教育板块的商业模式。
如果是商业,那么请明码标价,让家长和学生自主选择;如果是公益,那么就坦坦荡荡做公益,不要总想着导流、变现。
资本逐利无可厚非,但要挣钱就得规规矩矩、明明白白地挣,而不能说一套做一套。
值得注意的是,广告法规定:“不得在中小学校、幼儿园内开展广告活动,不得利用中小学生和幼儿的教材、教辅材料、
练习册、文具、教具、校服、校车等发布或者变相发布广告”。网课平台虽然不是传统的校园,但是广告法这条规定所
体现的保护青少年的精神在网课时代也是适用的。网课是新生事物,法律调整尚需要时间,但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保护
是不能等的。
如果教育与娱乐、商业与公益傻傻分不清楚,那么受害的会是最需要帮助的家庭和孩子。比如那些年龄偏大、受教育程
度偏低的家长,就更容易分辨不清那些套路,他们的孩子就更容易在网上学习的时候误入歧途,最终损失掉时间、精力
与金钱。
这又提醒我们,在网课平台和学生之间应该有一个“把关人”的角色。“把关人”可以由学校老师担任,负责辨别网课
质量以及识别相关平台中可能存在的陷阱。总之,网课虽然加了个网,但依然是课堂,依然是教育。我们不能接受有人
在现实课堂上进行商业推销,同样不能容忍借网课推广网游之类的操作。
作者系媒体评论员
(校对:彭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