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
让流量时代的阅读更有深度
目录:
1.复旦旧书店的 20 年
2.北京书市:线上直播热,线下书香浓
3.熟悉又“陌生”的书店回来了
4.让流量时代的阅读更有深度
5.在“流量”时代如何读书?
正文:
复旦旧书店的 20 年
来源:上观新闻 | 施晨露 2020 年 06 月 12 日 11:20
“当时我不知道,‘小红书’是什么书?”1977 年出生的张强摸了摸脑袋,“大
概是去年开始,有些年轻人拿着手机找上门来。他们告诉我,小红书上有这家
店。”
2002 年起,政肃路 55 号二楼,张强夫妇经营的复旦旧书店驻扎将近 20 年。算
上在复旦大学文科图书馆前摆地摊的日子,江苏盐城人张强与复旦、与书结下的
因缘已经超过 20 年。
在顾客指导下,张强登上了小红书。“宝藏”“天堂”“最美书店”……关于复
旦旧书店的记录扑面而来。最近,网友们说得最多的是,这是一家除了书还是书
的书店。“城市里的书店,越来越追求精致的空间,但这家复旦旧书店,毫不顾
忌地在全部空间里塞满了书,走在其中忍不住担心被书砸到。这里是另一种天堂
的模样。”有人这样留言。“照片拍得比实际好看。”网红,对张强来说有些遥远,就像“复旦旧书店”的
名号,也并非他自己取的名字。
“大家都说,复旦那儿有个旧书店,久而久之,就这么叫起来了。”张强说,这
家店的确“沾了复旦的光”——如果不是紧挨着复旦大学,一定开不下去,尤其
是疫情来袭的这段日子。“20 年下来,希望没给复旦丢脸。”
开在菜场上的旧书店
复旦旧书店的楼下,是菜场。隔壁,是旅馆、网吧。
20 年前,旅馆、网吧的位置,是一家叫“中国科技图书公司”的书店。那个年
代的复旦周边,大大小小书店不少。
1999 年,高中毕业后打了 3 年工的张强从老家盐城来到上海。因为妻子在复旦
周边生活过,夫妇二人把落脚地选在复旦。“开始想找工作,一直没有特别合适
的。”有一天,张强无意中发现,复旦第九宿舍后面的废品站,有不少很不错的
书。当时身上仅剩 30 多元钱,他一咬牙以 2 元一公斤的“高价”收了几斤书,
在国年路上摆起地摊。
“那时,好书多,买书的人也多。每天用自行车驮三个大蛇皮袋的书,还没摆好
就被学生挑走了,晚上回去常常只剩半袋。”张强记得,和他一起摆摊的一个老
先生,孩子是复旦的教授。有一回,一个在写毕业论文的女学生在老先生的书摊
上找到一本苦觅不得的参考用书,连连道谢,“激动得都快哭出来了”。
20 年前的事,张强牢牢记着,“虽说卖书是生意,这些书能帮到别人,好像自
己也有了价值。”
新书生意衰落,中国科技图书公司的经理在书店里辟出一个角落,以租赁书架的
方式转型做旧书生意。张强承包了其中一个。那两年,他常常清早骑上自行车去
文庙淘旧书,7 点多回到复旦开店,直到晚上 9 点书店打烊后,再出去摆地摊。
后来,500 平方米的书店越来越难以负担。关店,被提上了日程。
“最难以接受的就是我。”在张强的说服下,“中国科技图书公司”原来作为书
店办公室的地方被保留,正是如今的“复旦旧书店”。
起初,聘了三位退休阿姨做店员,后来,就剩张强夫妇。“我俩就拿店员的工资。
我想,只要付得起自己工资,这家店就能开下去。”
“没把自己当老板?”听到记者这个问题,张强笑了,“老顾客就叫‘小张’,
年轻的学生叫一声‘张老师’,我最开心。”这一行,不喜欢,干不久
张强从小爱看书,对他来说,开书店是再幸运不过的“把兴趣变成职业”。
“父亲是海员,以前家里有两大木箱的书,我们几兄妹耳濡目染之下,都喜欢书。
刚开始看小人书,小学二年级,完整读了第一本小说《薛刚反唐》,后来是《三
国演义》《水浒传》……囫囵吞枣,并不完全读得懂,但就是如痴如醉。”张强
形容,只要一翻开书就像走入了另一个世界。那时,家里经济条件不算好,“母
亲不反对我看书,但反对我在晚上看书,因为要点煤油灯,费钱。借来的书,有
时间限制,总是想快一点看完。我就用一号电池接了线,串上小灯泡,两头一碰,
灯泡就亮了。”
“结婚以后,老婆也知道我喜欢书。假如没书看,晚上睡觉前哪怕翻翻字典也
好。”让张强遗憾的是,夫妇俩很早来上海打拼,儿子成了留守儿童,上初中才
接到上海。“儿子成绩不太好,也不喜欢书。这件事,不能强逼。有人说,这间
店可以传给儿子。”张强摇摇头,“不喜欢是做不好的。”
为什么复旦旧书店能开 20 年?张强总结了两点原因,一是这儿能淘到不太容易
买到的书,二是书价便宜。但归根结底还是一点——喜欢。“这一行,不喜欢,
干不久。”
来复旦旧书店的人,常问两个问题:书在哪里找?为什么定这个价?张强有自己
的哲学。
不分类,是不想限制读者的视野。刚上架的书,即便知道位置,也不愿意告诉顾
客在哪儿,总是随手一指。漫无目的,或许就能有意外收获。
至于定价,多年下来,张强练就了识书的好眼光。“一本书到我手上,哪怕从来
没看过,翻几下就能定出价。到底怎么定?很难说出理由。比它高,可能不好卖;
比它低,可能埋没了。这就是旧书的市场价。”
做旧书买卖,也是学习的过程。“如今一些新入行的,收到一批书,手机拿出来
扫一扫,看看网上卖什么价。哪怕再做几年、几十年,离开手机,还是两眼一抹
黑。”张强说。
把实体店好好开下去
70 平方米不到的复旦旧书店,算上隔层,大约百来平方米。店里的布局,是张
强一手设计的。世纪之交的复旦学子大多记得,复旦南区生活街上有过一家“全场 3 折”的庆云
书店。木梯阁楼、双层书架,还有复旦学生专门为庆云书店做过模型。
提起庆云,张强兴奋起来,“庆云的老板就是到我这儿看了装修的样式。除了刷
的漆颜色不同,都一样。”
一样是经营打折书,复旦旧书店与庆云书店开业时间也差不多。但张强不怕竞争。
相反,要不是复旦浓厚的读书氛围,旧书店或许不会诞生。
新世纪第一个十年的尾巴,复旦周边书店一家接一家闭店。“一个词,落寞。”
2011 年 6 月,庆云书店歇业。闭店前一年,店里开始卖衣服,但仍旧没有挽回
颓势。“走进去,看到那些衣服挂着,心里的失落感无法形容。”张强说。
那两年也是复旦旧书店经营最艰难的时刻。张强在孔夫子旧书网开了网店,“收
入能弥补一部分”。
然而,张强发现,由于夫妻俩照管一家店的精力有限,网店和实体店就像跷跷板,
“一旦更投入网店,实体店就会更差”。
“书店的根本是书,把好书都放到网上,肯定会影响实体店。”经过一番权衡,
张强决定,还是把实体店好好开下去。
“书店的意义之一,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我没上过大学,开书店的这些年,
来买书的老师都是顶尖的,比我年轻的学生也给我很多启发。”常客中,曾经有
位高中生让他印象深刻,“光从挑的书就能看出他的水平,这个孩子不简单。”
令张强颇为骄傲的是,被他“看上”的学生、爱看书的孩子,未来发展全不差。
每年复旦新生中,也总有一批年轻人和旧书店交上朋友。
2012 年,复旦南区生活街落幕。“如果复旦旧书店当初开在那条街上,会不会
一样关门?”
张强想了想,“或许是我名字里有个‘强’字,不到万不得已,一定会坚持下
去。”
书来书往,人来人往
复旦旧书店的书都是张强夫妇四处收来的。“一开始想过发小广告。复旦几个宿
舍,住着那么多教授。转念一想,要是自己的信箱里收到广告,一定挺嫌弃
的。”上门收书,张强常常遇到反向“讨价还价”,“我要加价,对方不要”。
同样地,他在第九宿舍住了 17 年的房子,也是一位老教授租给他的,“我要加
房租,对方不要”。没打广告的复旦旧书店,渐渐打响了名声。张强收过数量最多的一批书,重达 3
吨。不少教授相互介绍,有人把用不上的书出给张强,转头又钻进店里,挑走了
新一批书。
每每上门收书,遇上年暮者亲手卖出自己的藏书,或是书的主人已经谢世,张强
心里总是难受。
有一次,张强到一位老先生家收书。“老先生得了阿尔茨海默症,神志已经不太
清楚,唯独对书的感情还记着。前头,我们把书清点好了,他又偷偷往回抽,一
本、两本……虽然我已经付了书钱,但就当没看见。”
还有一位经济系的老教授,家里藏书太多,夫人勒令不能再买。“买好书,我帮
忙一起运回楼道。趁家人不注意,老先生再分几次偷偷带回家。”
“以前中文系的傅杰老师,办公室的门一打开,书就从里面淌出来。历史地理研
究中心的张伟然老师,是谭其骧的关门弟子,说话很直。周振鹤老师年纪大了,
每个月还是会来一两次。”张强的抽屉里,有一本平时不轻易示人的留言册。封
面上的“复旦旧书店留言册”正是傅杰题写的。
留言册第一页是周振鹤的题词,“为读者找书,为书找读者”。这两句话被张强
印上了店门口的广告和店里的塑料袋。往后翻,是张伟然题写的“旧书店是衡量
文化底蕴的指标”,傅杰的“旧书店是大学周边应有的一道风景线”,历史学系
教授顾云深的“赞赏复旦旧书店之坚守精神”,中文系教授陈尚君的“旧书是个
大学校”……
更多书店的来客,张强并不知其身份。香港来的文化学者郑培凯来书店淘书,过
后在杂志发表文章,直到有人把杂志照片发给张强,张强才记起,“的确有这么
一位先生来过。”
书来书往背后,也是人来人往。复旦中文系已故教授贾植芳住在复旦第九宿舍。
夏天的傍晚,张强常常能见到老先生拄着拐杖,坐在第九宿舍门口。“有人与他
打招呼,他都十分热情,往往几句话交谈,就要请人上门吃饭。”
贾先生人生经历坎坷,早年藏书都已散失,之后的藏书每本都会盖上“贾府藏
书”。后来,但凡在市场上见到熟悉的藏印,张强就会想起第九宿舍门口那个安
静的身影。
最欣慰的时刻铺天盖地的书,是复旦旧书店在“小红书”红起来的原因之一。和时下众多讲究
体验感的书店相比,复旦旧书店的“楼中楼”里,没有书架以外的装饰,没有卖
书以外的功能。甚至,没有空调,只有老式吊扇默默运转着。
张强也想增添“体验感”,“中间可以辟一块展示柜,放上木刻书、石印书、铅
印书,让学生见识一下。”还有少见的各种票证、名人信札、签名书,都是他的
珍藏。“要是能放上几张椅子,让老顾客歇歇脚,就更好了。”
然而眼下,这间小小的复旦旧书店被 5 万多册书占满了,就连楼梯、走道全是书。
这场疫情,让复旦旧书店和其他书店一样,经营受到影响。“收进的书比卖掉的
多”,为此,最近,张强在长兴岛上新租了一个仓库,又多了一笔开支。
实体书店经营不易,但张强认为,最根本的原因并非网络的冲击引致生活、阅读
方式的改变。“社会环境浮躁,学者不踏实做学问,好的作品少;学生只重视成
绩,失去了从阅读中获得知识、学养的欲望;出版社更多地考虑效益……”
“有些书,出版的时候,就没考虑过在市场流通,可能只是为了评个职称,或是
其他什么目的。”有一回,张强去废品回收站收书,“一整包一千册书,都是一
个作者的,只拆走了两三百册,剩下原封不动。”这批书张强一本都没要。
复旦旧书店能活下来,在张强看来,恰恰因为这里的书是经过筛选的,因而质量
有所保证。“旧书,是时间沉淀下来的。能留下来的书,先要经过原来书的主人
的一番选择,再经过我这道关的挑选。”
这几年,复旦旧书店经营进入稳定阶段,疫情前,每年卖出的书在 5 万册以上。
也就是说,一年下来,整个书店的书可以换一遍。
3 月 1 日,因疫情暂时闭店后重新开店的第一天,旧书店的老客人就回来了。记
者在书店采访的一个工作日下午,顾客络绎不绝,有人安静选书,也有人乐意和
张强聊上几句。
“专程来拍照的人的确有,但还是看书、买书的人更多。”张强的微信号就贴在
店堂里,微信好友已有 4000 多人。但即便是疫情期间,张强也没有采用时下流
行的直播或社群营销,“我的朋友圈从来不卖书”。老老实实开好实体店,是他
的坚持。
“市场需要竞争,开书店的人要想方设法把自己的店开好、开下去。对小书店而
言,最实在的扶持可能是房租。如果房租可以降一点,我立马把书价往下降。省
下的租金让利给读者,绝不吹牛。”在张强看来,书店存在的意义就在于书的辐射力。“如果不卖书,卖咖啡有什么意义?”他直言,平时自己也喜欢喝咖啡,
“如果有地方,我也想提供咖啡、茶饮,但不卖钱。”
“条件允许的话,还愿意摆地摊吗?”记者问。
张强的回答很肯定:“很怀念白天守着书店,晚上打包出去摆地摊的日子。店里
周转得慢的书,2 元一本摆到地摊,很快就被抢光了。”
当旧书找到新的归宿,发挥新的价值,是这个旧书经营者、爱书人最欣慰的时刻。
北京书市:线上直播热,线下书香浓
来源:光明日报
“北京书市回来了。”戴着口罩和手套,北京的阮先生挑了一本宿白的《中国石
窟寺研究》,与出版社编辑闲聊两句书里书外的故事,扫码五折支付,他转过头
对记者说,“很多书虽然网上也能买到,但到北京书市来是不一样的。”拎着几
本书,他又朝着商务印书馆的展位走去了。
6 月 5 日至 6 月 15 日,2020 年北京书市在北京朝阳公园举办,今年的北京书市
承载了不一样的意义,对许多北京读者来说,这是他们在这一年参加的第一场公
共文化活动。今年的北京书市有旧书香,有新探索。
近百场书店直播,探索文化“线”场
6 月 12 日,是许多爱书人的不眠之夜。深夜 12 点,北京布衣书局的创办人胡同,
开心地记录下了这个以书为名的夜晚:“二十分钟前,我才从朝阳公园赶回来,
拎着三个袋子,背着一个大包,手里还拿着那个直播设备。”“全场累计观看人
数超过 3000 人,累积成交最终应该是超过了 30000 元,都是历史新纪录。”
胡同参加的是北京书市发起的“2020 北京书市·书店之夜”直播系列活动,6
月 12 日有近 100 场书店直播活动在全城举行。
12 日晚,记者在现场看到,疫情防控常态化之下的朝阳公园并没有多少人,但
每个展位里都支起了直播的设备。
晚上 6 点钟,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局长王野霏、作家祝勇
和徐则臣、主持人敬一丹走进直播间,发起了“经典与温暖”“大家的故宫”
“叙事与时间”三场主题直播活动,拉开了“北京实体书店守望计划”的启动大幕。敬一丹说:“现在都流行直播带货,我更愿意说直播带书、直播带店。因为
实体书店是一个城市的精神灯塔,我们有责任守护它。”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整个实体书店产业遭受了重创,北京市委宣传部组织调
研了解到,疫情导致八成线下书店没法开业迎客,即便是在疫情缓解后,实体书
店的客流也大打折扣,很多原有线下文化活动无法开展。基于调研走访,北京市
委宣传部决定以 2020 北京书市开市为契机,将“北京书店之夜”打造为直播不
停的“文化夜宴”,为书店直播带货营造新生态,探讨更多可能性。
从文化现场,到文化“线”场,这是许多书店第一次直播带货。分会场之一的外
研书店请来了从事英语教育研究三十余年的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曹文,直播介绍
家庭教育和外语学习的经验,当晚销售码洋近 10 万元。
“下个月,我们要在北京开一个专门销售古籍的书店,叫作布衣古书局。”直播
里,胡同喜气洋洋地向读者们介绍了这件“读书小事”,无意中,给观者传递了
许多带着暖意的文化信心。
多措并举,安全重启
参与本届北京书市的出版机构共 70 余家,展出图书超 30 万种。事实上,读者
与书业人的这次相遇并没有那么简单,北京书市组委会按北京市防疫防控要求,
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障书市防疫安全。
“广泛应用互联网直播,倡导读者不聚集、不扎堆,参加一个安全便利、内容丰
富的阅读盛宴。”据组委会介绍,书市期间,进入朝阳公园主会场,读者需提前
一天通过“京城之约”小程序进行实名预约,每天分上下午,各发放 3 万张预约
码,全天共 6 万张,超过人流量即采取限流措施。展棚根据面积按照 1 平方米
只能承载 1 个参观人员的标准,设置进入人员数量。
据了解,朝阳公园开设的 6 个入园门区,均设立测温区,并专设隔离区,如遇体
温异常者,第一时间送入隔离区,由现场的 120 急救中心驻场工作人员进行处
理。记者在现场看到,本届北京书市展棚较往年有所减少,展区内通过一些安全
标识,提醒读者保持安全参观距离。
今年北京书市的文化活动也紧紧围绕抗疫展开,中国出版协会发布了以生命教育
为主题的“儿童阅读好书榜”,推选出了《查医生援鄂日记》《春天不会迟到
——抗疫童诗集》等 47 本童书。儿童文学作家、接力出版社总编辑白冰说,今
天,我们更要提倡好书阅读,通过传播好书榜原创内容,向全国青少年传递对生
命的关爱,对知识的热爱。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邬书林说:“从古至今,出版业都在用知识支撑经济、
科技、文化的发展。今后,中国出版业要更好地运用知识的力量,让‘尊重科学、
敬畏自然、珍爱生命’成为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挥
应有的作用。”
王野霏表示,在这个时间点举办北京书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新
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优化营商环境,释放市场需求潜力的一项具体举措,
不仅有利于塑造良好的产业环境,重启出版物市场,增加经营者的正面预期提振
行业信心,同时还可以通过精品出版物的投放和文化消费服务的增加,进一步提
振消费信心、促进消费市场复苏,缓解出版发行企业由于疫情导致的经营困难。
今年的北京书市不仅是一场文化活动,更是一场来之不易的文化盛宴。“出版业
是‘文化中心的文化地标’,是提振信心的高扬旗帜和慰藉心灵的不灭灯塔。”
王野霏说。
(本报北京 6 月 14 日电 本报记者 陈雪 张景华)
熟悉又“陌生”的书店回来了
疫情“突袭”,一度令实体书店手足无措。冲击之下,越来越多的书店管
理者意识到,“求变”刻不容缓。
6 月 7 日,周末,北方图书城天地店内人头攒动,座椅上、学习区、水吧区,
三五成群的读者随处可见。在经理赵建新看来,虽然现在的客流量还只是恢复到
去年同期的八成,但销售额一直在稳步提升。
疫情之下,大部分实体书店再遇“寒冬”,但以北方图书城为代表的辽宁实
体书店却在危机中育新机,全面向线上迁徙,开拓以直播带货、社群营销为主的
新零售渠道,实现了店面经营业态的全面线上推广。
疫情对人们的购书消费习惯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倒逼实体书店探索新的
经营模式,“转战线上”似乎是唯一的生存之道。“我们每天会安排专人进行直
播售书,同时邀约多位作家、编辑及社会各界的专业人士参与,其中,少儿作家
常兰兰、黄宇的几场直播活动共吸引近千万粉丝在线浏览,销售额达十余万
元。”赵建新说。
在发力直播带货的同时,书城还开展了有针对性的社群营销。“把书店搬到
‘云端’,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市场。”赵建新说,“以往传统书店更注重线下场景的运营,但现实情况倒逼书店必须开拓新的营销渠道,以往不太重视的社群被
我们激活了。”
“没有人来买书”,这是疫情以来最现实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书城组织
员工通过调取系统内会员加好友、建群,实现了会员激活,然后再利用社群进行
线上阅读、线上教育产品、畅销图书、健康防护产品等线上销售。“未来,我们
将进一步深耕社群,使之创造更大的经营业绩。”赵建新说。
对于单店而言,运营上的特色业态也是有力抓手。“作为北方图书城的一个
教育品牌——“阅美书房”在疫情期间开启了线上招募和预约课程、线上授课的
运营模式,在吸引学员了解阅读、学会阅读的过程中,实现了粉丝沉淀和销售转
化。”赵建新说,“我们在为读者提供文化社群服务的同时,也为宅在家的读者
提供了社交的窗口,同时也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全新运营模式。”
转型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回顾疫情以来进行的全新尝试,赵建新感慨万
千:“从最初的朋友圈转发到短视频推荐,再到现在的直播销售、社群营销,未
来我们还会全面参与集团的‘直播网红基地’项目,抢抓线上销售。”
在赵建新看来,书店的转型发展不是空间的“重新装修”,而是自身对运营
模式的再认识和重新架构,以及对产品、用户、渠道、内容、营销、传播等的重
新定位。“这次疫情给实体书店上了一堂线上经营的‘选修课’,但这也是实体
书店寻求健康长久发展的‘必修课’。”
面对新零售时代,实体书店开展线上业务还有“文章”可做。“我们书店正
在从单一的图书商品向文创商品、教育培训、餐饮等其他业务板块拓展,逐步实
现店面经营业态的全面线上推广。”后疫情时代实体书店如何转型破局,赵建新
信心满满。
来源:辽宁日报《北国》新闻客户端
让流量时代的阅读更有深度
发布时间:2020-06-16 16:09 来源:人民日报
张涛甫
最近,“复旦旧书店”在网上走红。“宝藏”“最美书店”……网友不吝溢美之词,探店
爱好者纷纷慕名前往。其实,这家书店已驻扎存续将近 20 年时间,复旦师生广
为知晓。它与复旦大学另一知识地标“鹿鸣书店”一样,成为校园文化景观的一部
分。互联网大潮中,这样的实体书店散发着独特魅力。处身流量时代,知识和资讯仿若湍急河流。有的人难以自控,不由自主地随波逐
流,被眼花缭乱的信息推着走,迷失于虚拟场景。长时间接触网络,让一些人习
惯于追逐信息片段或思想边角料,导致注意力碎片化。走马观花式的网上阅读,
少有思维的深潜。在这样的过程中,读者的感觉似乎很丰盈,但实质上多是视觉
层面的愉悦,停留于浏览或浅阅读。长此以往,无益于深度思考能力的培养。
追逐流量效应的人,注定行之不远。的确,互联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可
及性,创设了目力驰骋的出口和自由选择的路口,但最终的选择权和控制权在人
们自己手上。网络纵有千般好,也不能因此放任思想惰性。面对纷乱的信息流,
绝不能一味“下沉”,窝在思维的“舒适区”,拒绝深度、躲避思考,追逐简易、刺
激、戏剧化、图像化的内容,甚至把阅读目标全盘托付给“知识带货商”。在流量
化的内容产品面前,必须有所思考,有所选择。保持理性与定力,抵制低俗、拒
绝庸俗,才能成为清醒的阅读者,做阅读真正的主人。
流量时代,究竟该怎样成就更好的阅读?一方面,离不开读者的坚守;另一方面,
也要建构良好的阅读环境。因此,尽管时代在快速发展,网络阅读越来越普及、
便利,我们的城乡社区依然需要一批优质的实体书店。实体书店的存在,仿佛一
盏盏明亮的路灯,可以照亮人们的精神文化世界,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一些人阅
读模式化现象。
近年来,在多方努力下,实体书店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但也存在一些隐忧。如今,
书店单一的卖书模式难以为继,实体书店只能错位竞争、强化体验功能,通过拓
展业务单元、增强附属功能,寻找市场支点。但如果千篇一律地复制类似模式,
过度放大书店的延伸功能,也容易偏离开办书店的初心。归根结底,还是要依托
内容上的优质经营,让读者体验以书为中心。否则,过度开发读者的在场体验,
可能会导致审美疲劳,甚至本末倒置。
流量时代,我们还应思考:面对过载的信息,如何作出选择?什么才是阅读的正
确打开方式?这既需要让传统书店在互联网场景中有存在感,也应当让流量化知
识有价值依归和精神向度。“复旦旧书店”引发关注,彰显了互联网连接的力量。
因此,不妨给予实体书店更多的网络能见度。与此同时,加强规范和引导,提升
网络流量知识的品质。前不久,有网络平台与文化机构合作,联合启动“都来读
书”全民阅读计划,借力智能推荐、智能搜索等技术,为大众化阅读提供精准导
航,就不失为一种有益尝试。
让传统阅读更有时代感,让流量阅读更有深度,在二者之间达致某种平衡。这不
仅关乎智慧,更关乎价值。
《 人民日报 》( 2020 年 06 月 16 日 04 版)在“流量”时代如何读书?
来源:澎湃新闻 | 张涛甫 2020 年 04 月 23 日 09:10
作为一位以读书为业的职业“书生”,在当今数字化阅读环境下,似乎都不敢贸
然谈读书了,老马不一定识途,职业老司机也会迷路,面对漫山遍野的资讯、知
识,任何一位具有海量吞吐能力的读者,都只能是望洋兴叹!如今,展示在我们
面前的是由多媒介承载、呈现的“书山”、“学海”,是信息、资讯、知识混搭
的内容瀚海。面对如此辽阔的知识天际线,哪怕是“百科全书”式的超人,也无
法穿越我们眼下的内容汪洋。即便马克思、钱钟书在世,也难以攀越或穿越今日
这等体量的“书山”“学海”。
纵使把阅读海岸线收窄到纸质书范围内,现今纸质书的年产量和总体量已远远超
出我们的阅读极限。著名学者陈寅恪曾说过这样的经历,他年轻时去见父亲的老
友夏曾佑,夏曾佑是“诗界革命”倡导者之一,早年与汪康年、梁启超办过《时
务报》,与严复办过《国闻报》的中国近代史上知名人物对陈寅恪说:“我很高
兴你懂得很多种文字,有很多书可看。我只能看中国书,但可惜都看完了,现已
无书可看了。”陈寅恪当时心想,此老真是荒唐,竟敢夸如此海口。如今,谁能
放胆说,你有本事能把中国书看完?谁还敢说,你有本事“横扫清华图书
馆”?!
再说,纸质书生产规模与数字出版物比较起来,就如渺远大海中的陆地,随着数
字出版物海域的拓展和海平面的上升,纸质出版物的版图呈收缩之势,甚至有陆
沉之虞,即便在纸质出版物的绝对量还在扩张,但纸质出版物的涨势远远赶不上
数字出版物的扩张。数字出版是以几何级数增长的,我们这些赶海的读者,谁有
超级能力能够穿越数字出版的汪洋大海?互联网技术刺激了知识的激增和信息
的无序扩张,而人的认知能力并没有匹配性的增长。这是人类的宿命。知识生产
在数字化轨道上失控疯长,绝尘而去,而我们只能望尘莫及!
“流量”时代的阅读
在传统阅读时代,阅读被赋予了神圣感和仪式感,读书不是所有人的日常,多为
精英们所垄断,也时常被圣化。宋人黄庭坚曾说:“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浇灌之。
则俗尘生其间,照镜觉面目可憎,对人亦语言无味也。”加拿大学者曼古埃尔
《阅读史》开篇引用了法国作家福楼拜在 1857 年的一句话:“阅读是为了活
着”。做过 18 年阿根廷国立图书馆馆长的博尔赫斯有过这样诗意的表达:“我
心里一直都在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黄庭坚、福楼拜和博尔赫斯对于读书的理解是典型精英主义的、精神性的。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阅读门
槛的拉低,这种精英化的阅读姿势遭到大面积的解构和颠覆。
当前,对“阅读”可以作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阅读仅指读纸质书;广义
的阅读泛指我们目力所及的所有信息摄入,信息载体既可为纸质书,还包括电子
书、网络等数字化出版物。狭义阅读的边界相对明确,而广义阅读的边界线模糊、
渺远。从当前的阅读现状来看,几乎不存在纯粹的只读纸质书,除此之外,与数
字媒介和数字出版物绝缘的读者。死忠于纸质书的读者应该很少了。因此,大多
数读者可能是两种阅读方式兼顾。但总体的趋势是数字化阅读越来越流行。在数
字化阅读中,从“数人头”的角度看,精英式的阅读肯定是小众的。而随大流的
公众阅读绝对值肯定是最大的。我把这种阅读场景称之为“流量”式阅读。
学者唐小兵把我们当下的阅读分为两种:一种是严肃阅读,这种阅读追求严肃阅
读、倡导回归经典性和思想性的阅读,认为阅读不是一种消遣,而是通往心智成
熟的有效方式,一种艰难却值得为之努力的精神长成;另外一种阅读即是网络阅
读,伴随各种新媒体空间的崛起(包括各种论坛、博客、人人网、微博、微信
等),中国人的阅读发生巨大却未必深刻的转向,越来越多的阅读指向了对信息
的追赶与抓取,强调“信息抓取能力”的体现,这类阅读追求一种即时的、显著
的效果,就像注射肾上腺激素一样强调立竿见影的结果。
以上所述纸质阅读和数字阅读,或严肃阅读和网络阅读,都关乎当下我们阅读存
在的分殊差异。纸质阅读和数字阅读的差异主要是从媒介角度区分的,而严肃阅
读和网络阅读,是从阅读姿态、旨趣上区隔的。在此,我把数字阅读或网络阅读
称为“流量”式阅读。这种阅读因深陷于互联网语境,被信息巨流裹挟,难以沉
潜、深入、系统,视觉很忙碌,思维很潦草,心灵很焦虑。马克·鲍尔莱恩发现:
在网络中可以养成一种识读能力,它能加快沟通的速度,同时促使每个人的措辞
和风格趋于同质化。但这些能力无益于习得知识;无益于形成别具一格的语言特
征和行文方式;无益于获取持久连续的推理能力;无益于培养洞若观火的解读能
力。
在网上浸淫日久,人们的注意力被严重碎片化,喜欢追逐一个个信息碎片以及思
想的边角料,体验的是点点滴滴短暂的快感。在阅读过程中,读者感觉似乎是丰
盈的,但这种阅读多是视觉层面上的愉悦,仅仅是刺激大脑皮层的浅性观赏。网
上阅读是典型的走马观花,少有思维的深度潜入。正如学者陈志武所言,电子媒
介决定性地、不可逆转地改变了符号环境的性质。如果不适当控制自己的时间,
互联网会让你浪费很多时间,毕竟,碎片信息、碎片思考还是有其局限性,它不
能提供系统性思想。人生短暂,我们的时间和注意力都是稀缺资源,在网上投注
过多的时间和注意力,必然会挤占我们总的阅读时间。习惯于网络阅读的人,其
思维方式也被碎片化、颗粒化、浅表化了,长此以往,人们应有的深度观照和思考能力会慢慢退化。“流量”阅读很难深潜,作思想的“深呼吸”和文本细读,
即便是文字阅读,也难以沉浸在文字的肌理和逻辑中,也难有纯粹的“个人性”
体验,“我思”“我在”的纯粹性不足。如今,传统阅读呈衰微之势,人们被深
广地卷入在互联网的汪洋大海中。著名文艺理论家布鲁姆作出这样的忧患:“我
们正处在阅读史上最糟糕的时刻。”
波兹曼式的忧思
尼尔·波兹曼认为,媒介的形式偏好某种特殊的内容,从而能最终控制文化。某
个文化中交流的媒介对于这个文化精神重心和物质重心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影
响。和语言一样,每一种媒介都为思考、表达思想和抒发情感的方式提供了新的
定位,从而创造出独特的话语符号。在波兹曼看来,任何认识论都是某个媒介发
展阶段的认识论。真理和时间一样,都是人通过他们自己发明的交流手段同自己
进行对话的产物。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它拓展了我们感知世界的边界,但同时也
限制了我们的感知,规定了我们思考世界和表达自我的方式。从印刷媒介到电子
媒介到今天的网络媒介,媒介技术的进化并不必然带来我们思考与表达方式的进
步,甚至会造成原有优势的流失。
波兹曼认为,随着印刷术退至我们文化的边缘以及电视占据了文化的中心,公共
话语的严肃性、明确性和价值都出现了危险的退步。他甚至顽固地认为,400 年
来占据绝对统治地位的印刷术利大于弊。我们现代人对于智力的理解大多数来自
于印刷文字,我们对于教育、知识、真理和信息的看法也是一样的。印刷时代成
就了思维的系统性和深度,而电视媒介则把娱乐本身变成了表现一切的形式,娱
乐是电视上所有话语的超意识形态。波兹曼担心,电视媒介造成的娱乐化风潮,
会大大降低美国人的思维水平。这种忧患绝不是杞人忧天。印刷媒介成就了思想
的深度以及公共话语的严肃性、明确性和系统性,阅读和写作成熟于印刷时代。
波兹曼的这一观点,无不偏激,但有一定道理。后来,电子媒介的兴起稀释了成
熟于印刷媒介时代的读写深度和浓度,图像、影像挤走了文字,占据大众的注意
力中心之后,视觉弱化了我们的思维能力,搁浅了我们对世界、人生的深度思考。
互联网创造了知识的奇迹,同时也产生很多知识“废气”。鱼龙混杂的信息汇聚
在一起,形成海量的“大数据”,这远远超出人们的消化极限。在这种情况下,
人们只能流于形式,以浮皮潦草的“浅阅读”来应对生生不息的信息之流。戴
维·温伯格在《知识的边界》一书中提出,“互联网本身并不拥有创造知识实体
的要件……知识不存在于书籍之中,也不存在于头脑之中,而是存在于网络本
身。”一般人认为,由于可以便捷地从网上取得信息,个人学习的记忆工作不再
必须,或者至少不那么必须了。内容复杂的大部头著作已经成为“乏味的老
书”,古老经典著作与读者的那种单向、静态联系已经过时了,不适用于互联网
时代的知识互动与共构。对此,维基百科的创建人之一、网上大众百科创始人桑格坚持认为:第一,互联网时代记忆仍然重要;第二,合作学习不能代替个人学
习;第三,“老书”还是要读,并没有过时。我们不能因有互联网的便捷和强大
记忆功能,就把我们此前几千年的阅读基因清空,把人的记忆、沉思、逻辑、深
潜能力撤退下来,交付给技术或机器。“机器越来越像人,人则越来越像机
器。”这并不是黑色幽默,而可能成为残酷的现实。
阅读的正确打开方式
在“流量”时代,面对知识和资讯的“巨流河”,多数人都被不自觉地卷入其中,
被资讯的海浪裹挟、劫持,不能自控,难以自持,不由自主地随大流,被丰裕的
资讯推着走,被乱花迷眼的知识风景所惑,也被形形色色的知识诱饵捕获。但又
不能像少数知识“遗民”那样,把自己宅在传统阅读的城堡里,与数字化的世界
隔离。眼下,真的到了阅读的“临界时刻”。在这个时刻,需要我们共同来反思,
面对“流量”时代的资讯洪流,我们需要一种集体的自觉,需要考虑,面对超载
的信息,我们如何作出选择?每个读者,应以怎样的姿态去应对眼前喧嚣的信息
和芜杂的知识?能不能把自己的知识选择权全权委托给罗振宇们?
什么才是阅读正确的打开方式?我的观点是:有迎也有拒。就是说,既要善于利
用网络时代的利好,也要有所抗拒。
1.在多选项中作艰难选择
在互联网语境下,要做到断然与数字阅读绝缘,也不是很明智的,就像在机械化、
电气化、智能化时代,再回到刀耕火种的生产状态是不智的一样。深处互联网时
代,把自己隔离成“孤岛”,几乎不可能。眼下海量的知识、讯息,并非都要与
你我有关,知识的海量并不意味着我们都得拥有,“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在互联网语境下,媒介技术以及由其建构的社会复杂性激增,英特网上信息过多
过滥,出现“信息过载”(information overload),并且信息的质量无法检验,
也无法控制,经常是值得怀疑的。我们不可能拥有观察世界的“上帝之眼”——
可以全知而且无偏地去进行观察。社会心理学家苏珊·菲斯克(Susan Fiske)
和谢莉·泰勒(Shelley Taylor)研究发现,人类是认知“吝啬鬼”,人们总会
尽力保存自己的认知能量。考虑到我们处理信息的有限能力,我们会试图采用复
杂问题简单化的策略。在采用这一策略时,我们或者忽略掉一些信息,以减轻我
们的认知负担;或者“过分利用”一些信息,以便不再去寻找更多的信息,或者
因为感到几乎已经足够好,而情愿接受一种不太完美的选择。认知吝啬鬼策略可
以很好地利用我们有限的认知能力,去处理几乎无限多的信息。在这种情境下,
人们对信息的接受必然是选择性的。我们明智的做法是,善于利用网络优势,把
阅读触角延伸到知识网络中,利用网络技术提供的便捷的可及性,可将选择的靶
向对准自己的知识目标地。如今,网络的知识格局呈现出岛状分布状态,每个知识岛屿的风景是不一样的。我们没有能力和时间拥有所有的风景,那就只能选择
有限的目标,把自己的注意力和兴致停靠在确定的知识岛礁上。
现今,很多人在网上阅读多是漫游式的,“日理万机”,“机不择食”。目光与
拇指合谋,致使理智和意志经常被前者劫持。眼睛很忙碌,内心很焦虑。到头来,
时间被大把大把地流失于指缝,自己也时常迷失于网上风景。特别是在网络阅读
接管了我们几乎所有的闲暇时间的今天,如果不能有选择地规划自己的阅读生活,
极有可能,我们整个阅读生活都被碎品化,所有的日常闲暇时间就被“无主题”
阅读透支了。
阅读是个人化的事件,它与我们自己的精神生活旨趣、偏好密切关联。因此,即
便在数字化时代,海量的内容和便捷的技术可及性为我们打开了无限的选择可能,
但我们不可能同时占有所有的跑道,我们只能选择其中有限的入口进去,寻找有
“我”之境,寻找自己的风景。
2.有拒绝,有抵抗
一个仅靠眼球追逐信息的共同体是走不远的。不能信马由缰,任由注意力漫游,
目力所及处,即是阅读的取景框。这种不自觉的、跟着感觉走的阅读方式,可以
时而有之,但不能是常态。游牧式的阅读,在前互联网时代就有,但于今尤甚。
互联网给了我们无限多的选择路口,也是我们放纵眼球的理由,但互联网技术只
是给我们提供了可能性和可及性,给我们目力驰骋的出口和自由选择的路口,选
择权和控制权在我们自己。固然有千般的利好,但也不能放纵人类的思想惰性。
如今,在眼花缭乱的资讯面前,我们反而选择了“下沉”的姿势,顺着舒服的滑
梯下滑,不愿意“引体向上”,甚至自甘堕落,窝在自己的“舒适区”里,躲避
崇高和深沉,绕开“烧脑”资讯,追逐那些简易、刺激、戏剧化、图像化的知识,
甚至把自己的阅读需求整体打包托付给“罗振宇”们。在互联网“流量”逻辑和
资本力量的驱动之下,人性喜欢“葛优躺”,集体下沉,公众的阅读趣味被大流
量地导入消费主义和感官主义的“百慕大三角”。
因此,必须有所拒绝,有所抵抗。虽然不能让所有的读者都保持定力,拒绝流俗,
抵抗庸俗,成为阅读的主人,开启主体性的阅读。但是,至少在茫茫人流中,有
一批清醒的阅读者,能自持,拒从众,截断众流,成为浊流的净化剂,对公众阅
读进行导流,从而托举整个阅读海平面的上浮。
3.深与慢
阅读必须回归人的大脑,只有充分调动人类的深度思维能力,才能超越新媒体技
术带来的负面影响。为此,我们要提倡一种更有利于增进人类智慧的“慢阅
读”。“慢阅读”不仅表现为阅读速度之慢,更重要的是强调阅读质量之精。在大数据主宰的流量时代,夸父逐日般的追逐信息流量是徒劳无益的,仅凭我们有
限的接受能力,无法消化海量信息。我们只有在海量信息中寻求有价值的信息,
并用我们的大脑机器对其进行深加工,产生一种高附加值的知识,才能有利于人
类社会向上发展。拒绝“浅阅读”,走向“慢阅读”与“深阅读”,并不是一件
容易的事情。人都有思维的惰性,在眼花缭乱的视觉诱惑面前,人们的思维能力
是容易走失的。“浅阅读”顺着人性的滑梯一路下来,轻松快意,不需要耗费太
多的脑细胞。而“慢阅读”和“深阅读”犹如逆水行舟,不是人人都能习惯、做
得到的。在互联网时代,“浅阅读”已经成为一种流行阅读方式,大家都这么做,
反而让“慢阅读”和“深阅读”变得不合时宜。这种偏颇的阅读方式若不予以遏
制和纠正,将会引致国人阅读质量的大面积下滑,其后果不堪设想。“慢阅读”
放缓了阅读的速度,追求阅读的深度、高度和浓度,同时也追求阅读的温度。阅
读吞吐的不仅仅是信息,还有思想和智慧,而思想和智慧的操练是急不得的,只
能慢慢来。“浅阅读”是在跑步机上的竞走,虽然跑动得厉害,但没有实际距离。
“慢阅读”则是一种徒步旅行,走一步,就是一步,实实在在地前行,虽然慢了
点,但那是脚踏实地地行进。
4.回归“经典”
经典是那些经历前人无数次选择而“笑在最后”的硬核知识,是打败时间和拒绝
遗忘的胜利者,也是拒绝流俗的清流。阅读经典,对于族群,抑或个体,都是明
智的选择。人生有涯,书海无涯,我们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峡谷中进行优选。经典
是“浓缩铀”,哪怕只是一个细节,都有巨大的能量。比如,荷马在《伊利亚特》
中描写海伦的美貌,没有直接写海伦长得如何如何,而是写的:特洛伊战争已持
续了十年,特洛伊和希腊的军队都付出了惨重的伤亡,当厌战的双方士兵终于在
海伦登上城墙时看到芳容的那一刻,士兵们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为这样一个妇人
长期遭受苦难,无可抱怨!“无可抱怨”——没有比这四个字更有表现力了。经
典更激活读者想象力,给读者丰富的“留白”,赋予文本以丰润的内涵和汁液。
经典阅读可以把阅读场景立体地展示出来。阅读不再是文字与受众之间单调的互
动,而是一场个性化、立体化的浑然一体的体验场景。博尔赫斯一直有这样的美
好记忆:“倘若有人问我一生中的主要东西是什么,我会回答说是我父亲的藏书
室。有时我认为,我从来也没离开过父亲的藏书室。”英国作家乔治·吉辛
(George Gissing)就有这样的刻骨铭心的阅读体验:“我对自己每一本书的气
味都很熟悉,我只要把鼻子凑近这些书,它们那散发出来的书味就立刻勾起我对
往事的种种回忆。就说我的那些吉朋的著作吧,那是八卷精致难得的梅尔曼本。
我曾经连续不断地读啊,读啊,读了三十多年。我丝毫无需翻动它,只要闻闻那
质地精美的纸张香味,就能回想起当年我把它作为奖品来接受的幸福情境。还有
我的那些莎士比亚著作,它们是剑桥版本,也有一种能惹起我们追忆往事的香味。
这套书是属于我父亲的,当我还不能够读懂它们的时候,常常有幸被允许从书架上抽出一本来看看。这时我总是怀着虔敬的心情,将它一页一页地翻弄着。那些
书散发着一股古老而奇特的幽香。每当我将它们捧在手中的时候,总有那么一种
莫可名状的感觉。由于这缘故,我很少读这一套莎士比亚著作。而我捧读另一套
吉朋的书时,眼里总是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这种阅读体验也只有经典阅读才有
可能。
经典具有强大的召唤力量,可以将迷途的羔羊引出迷阵,给处于精神迷茫中的人
引领方向。《伟大的书》作者大卫·丹比就是靠走进经典而走出人生迷茫的。大
卫·丹比人到中年,遭遇世事的喧嚣、人际的纷扰,感觉人生迷失了方向,他决
定重回母校哥伦比亚大学,用整整一年时间认认真真地研读在西方历史上占据伟
大地位的经典著作。这本书就是他这一年的思想“历险”记,感受西方大学经典
教育的无尽魅力,它启示读者从庸俗中解放出来,去感受美好和高贵,倾听那些
静谧的、低语而永恒的声音,引领读者寻找走出人生“洞穴”的光。
(作者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