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大联考七作文解析+例文
原题呈现
试题评价
(1)命题着眼于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融合,体现"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素养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引导考生将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现实生活的运用相结合。
(2)融入情景设计,要求考生以“疫情”之下的“中国与世界各
国相互援助”为背景,思考“诗文”的文化价值、情感价值等精神层面
的意义,符合高考作文“情境化”命题趋向。
备考建议
鉴于本次考试“偏离题意”的作文较多,向各位老师提出以下建议: (1)命题角度,可以在展示诗句之后,加入更加明确的限制语,
把考生思维引向思考“诗文”的文化价值、情感价值等精神层面意义上
来。
(2)教学角度,让考生适当提高作文的题意意识,如这个作文题,
思考的重点是“诗文”在疫情之下的文化价值、情感价值,而不是脱离
“诗句”的“抗疫””合作抗疫“等。
审题,引导学生把句、段,简化为关键词,十分重要。
立意角度
(1)典雅的诗句,深切的情谊;
(2)文化寄情,饱含温情;
(3)暖心文字,深情交流;
(4)诗句寄深情,相守克时艰;
(5)山川不同域,诗句联情丝;
(6)诗句慰心灵,风雨共相守。
高分标题
(1)文化河流奔突,世界精神长存
(2)诗情满青山,文意溢碧海
(3)守望互助,诗句连心
(4)诵命运共同之诗,歌互帮互助之章
(5)诗句传真情,协同抗疫病
(6)患难见真情,诗意照古今
(7)诗文似甘露,浸润世人心(8)借文明之火,暧苦难灵魂
高分作文
相关链接
01 / 捐赠“寄语”为何钟爱传统诗词
席 卷 全 球 的 疫 情 ,给 我 们 带 来 苦 难 的 同 时 也 催 生 了 一 些 新 的
文 化 现 象 。 其 中 你 来 我 往 在 捐 赠 物 资 上 贴 “ 寄 语 ” , 甚 至 成 为
一 些 国 家 展 示 文 化 内 涵 的 一 种 有 趣 方 式 。 今年 2 月初我国疫情暴发时日本捐赠物资上所贴的“山川异域,风
月同天”(捐武汉),“岂曰无衣,与子同裳”(捐湖北),“青山一
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捐大连)等诗词名句,当时暖哭了无数
中国网友。
日韩等国暴发疫情后,中国无论是中央或地方政府,还是各大企业、
民间组织,都不约而同地在援外物资包装上贴上颇为精当的中国古诗词
或者受捐国诗词名句,准确地传递我们的一片真情。比如中国向日本提
供病毒试剂盒等抗疫物资,贴有“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中国向
韩国大邱市紧急捐赠口罩,贴有“道不远人,人无异国”;中国援助法
国的医疗物资贴有“千里同好,坚于金石”,这些都在各国民众中引起
广泛共鸣。再比如,中国企业给意大利的捐赠物资上,写着:“消失吧,
黑夜!黎明时我们将获胜!”此句出自意大利歌剧《图兰朵》,其讲述
的中国公主的故事,让人感动于文化的关联和爱的回赠。
诗词或类似诗词的偶句在中国文化中的特殊性在哪里呢?笔者认为最
主要有三点:一是精炼雅致的语言,二是真挚深厚的情感,三是和
谐优美的节奏。在疫情封城封区的压抑中,这些要素构成了很大的精神
安慰,或者说精神能量。
以诗词为核心的“寄语文化”说明我们对传统优秀诗词的活学活用,
能让它们在新时代发出新的光与热。这些“寄语”让所赠物资增加美感,
更具温度,以文化的软实力把双方的心拉得更近。
捐赠“寄语文化”再一次让诗词走向世界,以一种富有温情的形式与
世界进行交流,也让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未来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