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5 以内的加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31~33 页,加法的意义。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 5 以内的加法。
2.发展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学习用加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
教学重点
体会加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发展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具
多媒体课件、圆片。
学具
每个学生 5 个圆片。
教学过程
1.谈话激趣。
师:同学们,看过《西游记》吗?
生:看过。
师:你们喜欢《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吗?
生:喜欢。
师:你们知道孙悟空的老家在哪儿吗?
生:花果山。
师:花果山可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想不想到花果山看一看?
生:想。
师:好,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到孙悟空的老家花果山去看一看。(出示情境。)
【评析:以《西游记》的话题切入,捕捉儿童的兴趣点,从而激发起孩子的探究欲望。】
2.合作学习,探究新知。2
(1)观察情境,整体感知。
师:看,花果山漂亮吗?一群小朋友正在花果山上高高兴兴地游玩呢。我们也来加入他们的队伍好吗?
请小朋友们快来看看图上都有什么。
(学生可能会马上举手。)
师:不要急着说,仔细看,把画面从上到下观察完整,再说好吗?(等一会儿。)师:想说的请举手
(教师做举手示范动作),一个小朋友回答的时候,咱们要认真听,咱比一比,看谁听得认真,眼睛最亮,
他说的你能在画面上找到。现在回答你看到了什么。
生:小鸟。
师:前面几只?后面几只?
生:前面 4 只,后面 1 只。
生:小猴。
师:小猴在哪儿?
生:树上,岩石上。
生:小朋友。
生:小花。
师:这些小花的颜色真鲜艳,黄色小花有几朵?红色小花有几朵?
师:小朋友们有像孙悟空一样的火眼金睛,发现了这么多数学信息。老师也有孙悟空一样的本领,我
可以使花果山的情景发生变化,你们相信吗?有的小朋友不相信,那老师就变给你们看看。请小朋友们瞪
大眼睛看画面,注意,注意——变!
(2)根据图中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师:现在画面上只剩下了什么?小猴都在哪儿?你能告诉小朋友们树上有几只小猴、岩石上有几只小
猴吗?
生:树上有 3 只小猴,岩石上有 2 只小猴。
师:画面上的小猴分为几部分,一部分在树上(课件演示把 3 只小猴圈起来),一部分在岩石上(课件
演示把 2 只小猴圈起来),这就是关于小猴的数学信息。谁看着画面把小猴的数学信息再说一遍?
生:树上有 3 只小猴,岩石上有 2 只小猴。
师:来花果山游玩的小朋友特别爱动脑筋(课件出示一个小朋友),他看到树上有 3 只小猴,岩石上有
2 只小猴,提了一个数学问题。你们猜一猜他提了一个什么问题?
生:一共有几只小猴?
师:老师把它贴到黑板上。3
师:像这样的问题就是一个数学问题。请小朋友们一起把这个数学问题读一遍:“一共有几只小猴?”
(学生读。)
【评析:情境图的学习是青岛版教材的一大特色,如何引导刚上学的小朋友看图读图、发现信息、提
出问题是一年级数学课成败的关键。本环节教师先引导学生在整体观察情境图、欣赏情境图、感受花果山
的美后,将目光聚集到具体的景物,感知数学信息,寻找数学信息。在学生感受到信息的多、乱、杂的时
候,教师巧妙的一个“变”字,将观察重点转移到小猴身上,接下来的学习是让学生感受什么是数学问题,
如何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从而将生活问题顺利地转化为数学问题。】
(3)初步理解加法的意义。
师:(小声而又神秘地,慢慢地还要重重地说)“一共有几只小猴”是什么意思?
生 1:把树上的小猴和岩石上的小猴合在一起。
生 2:把树上的小猴和岩石上的小猴加起来。
生 3:把 3 和 2 加起来。
生 4:把它们合在一起。
师:有的说合起来,有的说加起来,看来,你们明白“一共有几只小猴”的意思。“一共有几只小猴”
的意思就是把“树上的 3 只小猴和岩石上的 2 只小猴合起来是多少”(课件演示把两部分小猴圈起来)。现
在看着图每人给同桌说一说“一共有几只小猴”是什么意思。
(4)学习加法计算。
师:“把 3 和 2 合起来”是多少?(边说边贴板书:把 3 和 2 合起来。)
生:5。
师:你怎样知道是 5?
生:数的。
师:除了数,我们还可以算,可以摆,如果 1 个圆片表示 1 只小猴,树上的 3 只小猴用几个圆片表示?
请同学们摆出 3 个圆片表示 3 只小猴。
(学生摆出 3 个圆片。)
师:岩石上的 2 只小猴用几个圆片表示?请同学们再摆 2 个圆片。
(学生摆的同时老师也在黑板上摆。)
师:3 个圆片和 2 个圆片合起来是几个圆片?(老师随手把 5 个圆片圈起来。)
师:请同学们把自己摆的 3 个圆片和 2 个圆片合在一起数一数一共是几个。(教师边说边做手势。)
师:小朋友们一起大声说,把 3 和 2 合起来是几?
生:5。4
师:把 3 和 2 合起来是 5,可以用一个算式表示。
(学生举手。)
师:哦,你说一说。
生:3+2=5。
师:咱们班小朋友知道的事情可真多,把 3 和 2 合起来就用加法算式“3+2=5”表示。
师:前面写 3,后面写 2,合起来,用“+”表示,写在 3 和 2 的中间。(在说的过程中,边说边板书:
3+2。)
师:这个符号,就叫加号(贴板书:加号),伸出你的手指和老师一起写一下,先写一小横,在横上面
再写一小竖。
师:“3+2”得几?后面写上一个等于号,同学们看等于号怎么写(说完就 3+2 后面写上“=”),3
和 2 合起来是 5,就在“=”后面写上“5”。
师:这个加法算式谁会读?你来读。
生:3 加 2 等于 5。
师:读得非常正确。
(板书:读作“3 加 2 等于 5”。)
师:(指板书)小朋友们一起把这个加法算式读一遍。
生:3 加 2 等于 5。
师:(先指面画,再指算式)结合图意,谁来说一说,这个算式中的“3”表示什么意思?
生:树上的 3 只小猴。
师:“2”表示什么意思?
生:岩石上的 2 只小猴。
师:“+”表示什么意思?
生:3 和 2 合起来。
师:“5”表示什么意思?
生:3 和 2 合起来是 5。
师:“5”表示 5 只小猴,在“5”的后面写上单位名称“只”。
师: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知道“求一共有几只小猴”就是把树上的小猴和岩石上的小猴合起来,用
加法计算(贴板书:用加法计算)。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贴课题:加法)。
【评析:加法意义的学习是这节课的重点,这里教师没有硬性灌输,而是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体会
加法的含义。老师不失时机地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究、动手操作的机会,通过语言、手势、集合圈等多种5
形式体现两部分合并的过程。由意义感知到算式表达,再到结果呈现算式解读,经历了数学化的过程,体
现了由“情境一图形一模型”的建模过程。】
(5)学习解决“一共有几只小鸟”。
师:请小朋友再看画面,画面上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请瞪大眼睛。变!
师:画面上多了什么?谁来说一说关于小鸟的数学信息?
生:前面有 4 只小鸟,后面有 1 只小鸟。(集合圈配合。)
师:小鸟也分为两部分,前面有 4 只,后面有 1 只。谁能根据小鸟的数学信息提出这样的数学问题?
(指板书:一共有几只小猴?)
生:一共有几只小鸟?(集合圈配合。)
师:“一共有几只小鸟”什么意思?(贴板书:一共有几只小鸟?)
生:把前面的 4 只小鸟和后面的 1 只小鸟合起来是多少?
师:怎样列算式?(找一名学生黑板写。)
师:(指学生算式问)结合图意,“4”表示什么意思?“1”表示什么意思?“+”表示什么意思?
“5”表示什么意思?
师:“5”表示 5 只小鸟,在“5”的后面写上单位名称“只”。
(6)解决其他数学问题。
师:再看画面,看画面上又变出什么了?(课件分别出示:小朋友、小花。)
师:画面上又多了什么?
生:画面上又多了小朋友、小花。
师:下面请同学们从小朋友、小花中任选一种,仿照“前面有 4 只小鸟,后面有 1 只小鸟,一共有几
只小鸟”这样,用 3 句话说一说它们的信息,并提一个数学问题,然后在老师发给你的纸上用算式表示出
来。听明白了吗?
(教师在下面巡视时,注意观察学生的探究情况。)
师:这里有几个小朋友列的算式,我们来一起看一下。(投影呈现学生算式。)
师:你选择的什么?
生:小朋友。
师:说一说小朋友的信息和你提出的数学问题。
……
师:这么多的数学问题都被我们解决了,咱们班的小朋友真是了不起。下面休息一下,请全体同学起
立。6
【评析:在解决于“一共有几只小猴”后,教师逐步采取开放的策略,由“一共有几只小鸟”中的半
扶半放,到小朋友、小花交给学生自主探究中的完全放开,课堂空间逐渐变大。这期间紧紧围绕加法的意
义,突显“情境一信息一问题一算法一算式”的解决问题思路。】
3.自主练习。
师:今天的问题都是把两个数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下面我们来做几道练习题,比一
比,看谁会有更出色的表现。
(1)课件出示课本 33 页第 1 题。
师:你能看图列出加法算式并计算出结果吗?
(学生说后,课件出示答案,让学生看看和他们想的一样吗。)
师:看来这两题对同学们来说太简单了。
(2)课件出示课本 33 页第 2 题。
师:快看,小兔子来了,你能看图说说图的意思吗?
生:草地上原来有 3 只小兔子,又跑来了 1 只小兔子。
师:根据他说的信息谁来提一个数学问题?
生:一共有几只小兔子?
师:怎样列算式解决这个问题?
生:3+1=4。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算式:3+1=4。)
(3)升华认识,建立模型。
师:你还能想一个事情也用“3+1=4”表示吗?(如不会,教师提示:如果把兔子换成小狗怎样
说?)
生:有 3 个小朋友,又来了 1 个,现在有 4 个。
生:花园里有 3 朵红花、1 朵白花,一共有 4 朵花。
师:为什么这些完全不一样的事却能用同一个算式表示呢?7
生:虽然事情不一样,但它们所表示的意思都是一样的,都是把 3 和 1 合起来,所以都用“3+1=4”
表示。
师:“3+1=4”可以表示的事情多不多?
生:那太多了,算式太神奇了。
师:是的,算式太神奇了,数学太神奇了。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加法,知道了把两个数合起来用加
法计算。回家后,找一找生活中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向爸爸妈妈作个汇报,介绍一下数学的神奇。谢谢小
朋友,这节课上到这里,小朋友再见。
【评析:练习设计针对性强,寓意深刻。针对生成的资源“3+1=4”,教师把握住了数学的本质所在,
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睛发现生活中哪些事例还可以用“3+1=4”表示;这是一个反数学化的过程,学生在
举例中理解和升华,对于算式的高度概括性(模型思想)对于数学的本质感受深刻,认识到位,其知识、
能力、经验、情感得到了全方位的发展和提升。课的结束语既抓住了要点,又唤起了学生对数学的遐想,
这也正是数学教学的本意所在。】
板书设计:
设计说明:
1.读懂教材,活用教材。
教学时充分利用青岛版教材的特点,以学生感兴趣的童话故事——“走进花果山”构成“情境串”,情
境里又包含生动活泼的现实活动,学生产生了身临其境的喜悦,激发起学习的欲望。
在此基础上,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用活了教材,把具体生活情境划分为几个情节,巧妙地用多媒
体逐一出示动态的画面,为学生提供生动、直观的素材。学生有序地观察、感悟,发现了花果山上的数学
信息,发现图中提出的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在获得新知的同时,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8
得到发展,对教材做了灵活、创造性的处理。
2.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培养应用意识。
本节课是一节起始课,理解加法的含义是重点,教师注重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数学活动,使学生
在具体的操作中体验“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用加法计算”,从中渗透了“实物——图形——模型”的数
学化思想,加深了对加法含义的理解。
再如“自主练习”的第三环节,老师启动问题:生活中哪些事件还可以用“3+1=4”表示?使学生用
数学的眼睛观察生活,解决问题,体现了“物——数——物”的数学思想,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
3.创设自主学习的空间,培养积极情感。
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多次自主探索、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中去探索、发现知识,
了解加法的含义。教师始终把自己放在一个合作者、组织者、引导者的位置上,学生的学习是有趣的、主
动的,使教与学融为一体,从而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课堂上教师适时地使用
准确的语言及时评价学生,肯定学生,使学生有成就感。
教学过程始终围绕教学目标有序地展开,把握了重点,尊重了学生实际,符合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使学生体验到合作探究的成功与快乐。
【总评】
“2~6 的加法”是在学生认识了 10 以内数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它是学习 20 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也是
今后学习更复杂计算的重要基础。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教材选取了充满童趣,学生非常
熟悉和喜爱的著名古典小说《西游记》为素材,通过创设一群小朋友来到花果山游玩的情境,提出“一共
有几只小猴”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探索和是 2~5 的加法计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在具
体的情境中初步理解加法的意义用加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发展初步的观察、理解和
语言表达能力。教师根据教材的特点,围绕教学目标,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取得了
良好的教学效果。
1.围绕重点逐步展开,经历知识的生成和建模过程。
青岛版教材是按照“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基本叙述方式编排的。加法意义的学
习是这节课的重点,这里教师没有硬性灌输,而是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体会加法的含义。先让学生根据
情境图提出“一共有几只小猴”的问题;再引导学生理解“一共有几只小猴”的意思就是把树上的 3 只小
猴和岩石上 2 只小猴合起来是多少;再通过“摆圆片(物模)一一用算式表示(数模)一一算式‘3+2=
5’各部分表示的意义(解释)——算式‘3+2=5’还可以表示那两种东西合起来(应用与理解)”这一过
程,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究、动手操作的机会,通过语言、手势、集合圈等多种形式体现两部分合并的过程。9
由意义感知到算式表达,再到结果呈现算式解读,经历了数学化的过程,体现了“情境——图形——模型”
的建模过程。这样既有利于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解和应用
数学,还能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观察、操作、实验、思考与交流的机会。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
内涵,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的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良好的体验。
2.领会编写意图,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来到花果山》是一个综合情境图,上课一开始,教师寥寥数语,简洁生动形象地引出“来到花果山”
情境图,然后引导学生用生活的眼光有序地读图,感受图中的故事,即要知道图中说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在此基础上,教师利用孙悟空“善变”的特点,把“花果山”情境划分为几个情节,巧妙地用多媒体逐一
出示动态的画面,排除其他多余的信息对学生造成的干扰,先把小猴的信息单独呈现,然后依次呈现小朋
友、小花,为学生提供生动、直观的素材。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在解决问题
时不受其他多余信息的干扰,让学生有序地观察、感悟,逐个发现花果山上的数学信息,进而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3.适时评价,注重引领,有效调控课堂教学。
当今,在张扬个性、鼓励创新的教育观念影响下,很多教师变得谨慎起来,在课堂上,不敢多讲,也
不敢多问,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使得教学低效。而本节课教师大胆地对学生提出上课要求:要会听、
会说、会想,这也是新课标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基本要求,对刚入学没多久的一年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例
如,当学生观察情境图后,一个小朋友发言时,教师说:“一个小朋友说的时候,其他小朋友要比一比看
谁听得仔细,眼睛亮,他说的你能在画面上找到。”在注重学生课堂习惯养成的同时,教师还非常重视给学
生作示范和引领。例如,在观察小猴的数学信息时,老师说:“画面上的小猴分成了两部分,请你数一数,
树上有几只小猴?岩石上有几只小猴?谁愿意大声告诉小朋友们树上有几只小猴?岩石上有几只小猴?”
当一个学生完整地说出时,老师说:“你是小朋友们学习的榜样。”这样既鼓励了发言的学生,同时也给其
他发言的学生一个很好的示范。再如,在引导学生提问题时,老师说:“来花果山游玩的这个小朋友特别
爱动脑筋(课件出示一个小朋友),他看到树上有 3 只小猴、岩石上有 2 只小猴,提了一个数学问题。你们
猜一猜他提了一个什么数学问题?”先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然后在课件上出示“一共有几只小猴”的问
题,并指出像这样的问题就是一个数学问题,同时让学生一起把这个数学问题读一遍。这个过程既有学生
的尝试,也有老师的引领,很好地体现了“主体”与“主导”的关系,教学过程扎实有效。
4.关注课堂细节,把握数学本色。
课堂教学是由许多教学环节组成的,每个教学环节又是由一些教学细节组成的,一堂课最能体现教学
效果的莫过于课堂中那些闪光的细节。教师如果能在课前有意识地、创造性地预设好每一个教学细节,在
课堂中对教学细节之处加以具体、有效的指导,并运用自身积累的教学经验、教学机智处理好每一个生成10
的教学细节,把新的教学理念落实到数学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中,那么我们的教学将会更加有效。例如,
老师在引导学生读图时,问学生“图上都有什么”,学生马上把手举起来,老师提醒说:“不要急着说,仔
细看,把画面从上到下观察完整,想好了再说。”这个过程看似简单,但对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养成
都是十分有必要的。类似的关注细节的例子还有很多,如板书时需要引起学生注意的重点内容用红色粉笔
书写,在学生读图感受到信息的多、乱、杂的时候,教师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巧妙的一个“变”字,将观
察重点转移到小猴身上等,都有利于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数学课要突显数学味方面,本节课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如,巩固练习环节中针对算式“3+1=
4”,让学生举例说明“3+1=4”还可以表示哪些事情时,学生说:“有 3 个小朋友,又来了 1 个,现在有
4 个小朋友。花园里有 3 朵红花、1 朵白花,一共有 4 朵花。”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睛发现生活中哪些事例
还可以用“3+1=4”表示,这是一个反数学化的过程,学生在举例中理解和升华,对于算式的高度概括性
(模型思想)、对于数学的本质感受深刻,认识到位,其知识、能力、经验、情感得到了全方位的发展和提
升。课的结束语既抓住了要点,又唤起了学生对数学的遐想,这也正是数学教学的本意所在。
当然,本课也有一些值得研讨的地方,像回答问题不准确时,如何客观地对学生评价,如何把错误当
成生成资源,如何和学生艺术地交流,如何在课堂上读懂学生等问题,还要作进一步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