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单元试卷卷(共13套华东师大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8年秋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单元试卷卷(共13套华东师大版)》 共有 13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勾股定理 本章中考演练 一、选择题 1.2016·台州如图 14-Y-1,数轴上点 A,B 分别对应 1,2,过点 B 作 PQ⊥AB,以点 B 为圆心,AB 长为半径画弧,交 PQ 于点 C,以原点 O 为圆心,OC 长为半径画弧,交数轴于 点 M,则点 M 对应的数是(  ) A. 3 B. 5 C. 6 D. 7 图 14-Y-1 2.2017·绍兴如图 14-Y-2,小巷左右两侧是竖直的墙,一架梯子斜靠在左墙时,梯 子底端到左墙角的距离为 0.7 米,顶端距离地面 2.4 米.如果保持梯子底端位置不动,将梯 子斜靠在右墙时,顶端距离地面 2 米,那么小巷的宽度为(  )    2 图 14-Y-2 A.0.7 米 B.1.5 米 C.2.2 米 D.2.4 米 3.2016·株洲如图 14-Y-3,以直角三角形三边 a,b,c 为边向外作等边三角形、半 圆、等腰直角三角形和正方形,上述四种情况的面积关系满足 S1+S2=S3 的图形个数是(  ) 图 14-Y-3 A.1 B.2 C.3 D.4 4.2016·东营在△ABC 中,AB=10,AC= 40,BC 边上的高 AD=6,则另一边 BC 等于 (  ) A.10 B.8 C.6 或 10 D.8 或 10 5.2016·杭州已知直角三角形纸片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 m 和 n(m<n),过锐角顶点 把该纸片剪成两个三角形,若这两个三角形都为等腰三角形,则(  ) A.m2+2mn+n2=0 B.m2-2mn+n2=0 C.m2+2mn-n2=0 D.m2-2mn-n2=0 6.2016·青海如图 14-Y-4,正方形 ABCD 的边长为 2,其面积标记为 S1,以 CD 为斜 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以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边向外作正方形,其面积标记为 S2……按照此规律继续下去,则 S9 的值为(  ) 图 14-Y-4 A.( 1 2)6 B.( 1 2)7 C.( 1 2)8 D.( 1 2)93 二、填空题 7.2016·哈尔滨在等腰直角三角形 ABC 中,∠ACB=90°,AC=3,P 为边 BC 的三等分 点,连结 AP,则 AP 的长为________. 图 14-Y-5 8.2015·庆阳在底面直径为 2 cm,高为 3 cm 的圆柱体侧面上,用一条无弹性的丝带从 A 至 C 按如图 14-Y-5 所示的圈数缠绕,则丝带的最短长度为________cm.(结果保留π) 9.2017·庆阳如图 14-Y-6,一张三角形纸片 ABC,∠C=90°,AC=8 cm,BC=6 cm,现将纸片折叠,使点 A 与点 B 重合,那么折痕长等于________ cm. 图 14-Y-6 10.2016·江西如图 14-Y-7 是一张长方形纸片 ABCD,已知 AB=8,AD=7,E 为 AB 上一点,AE=5,现要剪下一张等腰三角形纸片(△AEP),使点 P 落在长方形 ABCD 的某一条 边上,则等腰三角形 AEP 的底边长是________.     图 14-Y-7 三、解答题 11.2016·益阳如图 14-Y-8,在△ABC 中,AB=15,BC=14,AC=13,求△ABC 的面 积. 某学习小组经过合作交流,给出了下面的解题思路,请你按照他们的解题思路完成解答 过程.4 作AD ⊥ BC于点D,设BD=x,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CD的长→ 根据勾股定理,利用AD作为“桥梁”,建立方程模型求出x→ 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D的长,再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图 14-Y-8 12.2015·柳州如图 14-Y-9,在△ABC 中,D 为 AC 边的中点,且 DB⊥BC,BC=4,CD =5. (1)求 DB 的长; (2)在△ABC 中,求 BC 边上高. 图 14-Y-9 13.2016·绍兴如果将四根木条首尾相连,在相连处用螺钉连接,就能构成一个平面图 形. (1)若固定三根木条 AB,BC,AD 不动,AB=AD=2 cm,BC=5 cm,量得第四根木条 CD= 5 cm,判断此时∠B 与∠D 是否相等,并说明理由. (2)若固定两根木条 AB,BC 不动,AB=2 cm,BC=5 cm,量得木条 CD=5 cm,∠B=90 °,写出木条 AD 的长度可能取得的一个值(写出一个即可). (3)若固定一根木条 AB 不动,AB=2 cm,量得木条 CD=5 cm,如果木条 AD,BC 的长度 不变,当点 D 移到 BA 的延长线上时,点 C 也在 BA 的延长线上;当点 C 移到 AB 的延长线上 时,点 A,C,D 能构成周长为 30 cm 的三角形,求出木条 AD,BC 的长度.5 详解详析 本章中考演练 1.B 2.[解析] C 如图,在 Rt△ACB 中,∵∠ACB=90°,BC=0.7 米,AC=2.4 米, ∴AB2=0.72+2.42=6.25. 在 Rt△A′BD 中, ∵∠A′DB=90°,A′D=2 米,BD2+A′D2=A′B2=AB2, ∴BD2+22=6.25, ∴BD2=2.25. ∵BD>0, ∴BD=1.5 米, ∴CD=BC+BD=0.7+1.5=2.2(米). 3.[解析] D 根据直角三角形三边 a,b,c,应用勾股定理,可得 a2+b2=c2. (1)中 S1= 3 4 a2,S2= 3 4 b2,S3= 3 4 c2, ∵a2+b2=c2,∴ 3 4 a2+ 3 4 b2= 3 4 c2, ∴S1+S2=S3. (2)中 S1= π 8 a2,S2= π 8 b2,S3= π 8 c2, ∵a2+b2=c2,6 ∴ π 8 a2+ π 8 b2= π 8 c2, ∴S1+S2=S3. (3)中 S1= 1 4a2,S2= 1 4b2,S3= 1 4c2, ∵a2+b2=c2, ∴ 1 4a2+ 1 4b2= 1 4c2, ∴S1+S2=S3. (4)中 S1=a2,S2=b2,S3=c2, ∵a2+b2=c2, ∴S1+S2=S3. 综上,可得面积关系满足 S1+S2=S3 的图形有 4 个.故选 D. 4.[解析] C 根据已知有两种符合题意的图形,如图所示. 如图①所示,AB=10,AC= 40,AD=6, 在 Rt△ABD 和 Rt△ACD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 BD= AB2-AD2=8,CD= AC2-AD2=2, 此时 BC=BD+CD=8+2=10; 如图②所示,AB=10,AC= 40,AD=6, 在 Rt△ABD 和 Rt△ACD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 BD= AB2-AD2=8,CD= AC2-AD2=2,此时 BC=BD-CD=8-2=6. 综上所述,BC 的长为 6 或 10.故选 C.7 5.[解析] C 如图, m2+m2=(n-m)2,2m2=n2-2mn+m2, 即 m2+2mn-n2=0.故选 C. 6.[解析] A 在图中标上字母 E,如图所示. ∵正方形 ABCD 的边长为 2,△CDE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DE2+CE2=CD2,DE=CE, ∴S2+S2=S1. 观察,发现规律:S1=22=4,S2= 1 2S1=2,S3= 1 2S2=1,S4= 1 2S3= 1 2,…, ∴Sn=( 1 2)n-3. 当 n=9 时,S9=( 1 2)9-3=( 1 2)6,故选 A. 7.[答案] 13或 10 [解析] 如图①,∵∠ACB=90°,AC=BC=3,P 为边 BC 的三等分点, ∴PB= 1 3BC=1, ∴CP=2, ∴根据勾股定理得 AP= AC2+PC2= 32+22= 13; 如图②,∵∠ACB=90°,AC=BC=3, ∴PC= 1 3BC=1,8 ∴AP= AC2+PC2= 32+12= 10. 综上所述,AP 的长为 13或 10. 8. 9π2+9 9.[答案] 15 4 [解析] 在 Rt△ABC 中,因为 AC=8 cm,BC=6 cm,根据勾股定理,得 AB=10 cm.设折 痕与 AB,AC 分别交于点 D,E,设 CE=x cm,由折叠的性质,得 BD=AD=5 cm,BE=AE=(8 -x)cm.在 Rt△BCE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 62+x2=(8-x)2,解得 x= 7 4,则 AE=AC-CE= 25 4 . 在 Rt△ADE 中,DE= AE2-AD2= 15 4 . 故答案为 15 4 . 10.[答案] 50或 80或 5 [解析] 如图所示,分情况讨论: ①当 AP=AE=5 时, ∵∠BAD=90°, ∴△AEP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底边 PE= 50; ②当 PE=AE=5 时, ∵BE=AB-AE=8-5=3,∠B=90°, ∴PB= PE2-BE2=4, ∴底边 AP= AB2+PB2= 82+42= 80; ③当 PA=PE 时,底边 AE=5. 综上所述,等腰三角形 AEP 的底边长为 50或 80或 5.9 11.解:设 BD=x,∴CD=14-x. 由勾股定理,得 AD2=AB2-BD2=152-x2, AD2=AC2-CD2=132-(14-x)2, ∴152-x2=132-(14-x)2, 解得 x=9, ∴AD=12, ∴S△ABC= 1 2BC·AD= 1 2×14×12=84. 12.解:(1)∵DB⊥BC,BC=4,CD=5, ∴DB= 52-42=3. (2)如图,延长 BD,过点 A 作 AE⊥BD 交 BD 的延长线于点 E. ∵DB⊥BC,AE⊥BE, ∴∠DBC=∠E=90°. ∵D 为 AC 边的中点, ∴AD=CD. 在△DBC 和△DEA 中,∠DBC=∠E,∠BDC=∠EDA,CD=AD, ∴△DBC≌△DEA,∴BC=EA=4. 设 BC 边上的高为 x, 则 S△ABC=S△ABD+S△BCD= 1 2DB·EA+ 1 2DB·BC= 1 2BC·x, 即 1 2×3×4+ 1 2×3×4= 1 2×4×x, 解得 x=6,即 BC 边上的高为 6.10 13.解:(1)相等.理由:如图,连结 AC, 在△ACD 和△ACB 中, ∵AC=AC,AD=AB,CD=CB, ∴△ACD≌△ACB, ∴∠B=∠D. (2)∵AB=2 cm,BC=5 cm,且∠B=90°, ∴AC= AB2+BC2= 22+52= 29(cm), 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可知 29-5<AD< 29+5, ∴AD 的长可以为 5 cm(答案合理即可). (3)设 AD=x cm,BC=y cm, 当点 C 在点 D 右侧时,由已知得 x+2=y+5,x+(y+2)+5=30, 解得 x=13,y=10, 当点 C 在点 D 左侧时,由已知得 y=x+5+2,x+(y+2)+5=30, 解得 x=8,y=15, 此时 AC=17 cm,CD=5 cm,AD=8 cm,5+8<17, ∴不合题意. 综上,AD=13 cm,BC=10 cm.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