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化和液化
快乐套餐
1.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慢的是( )
A.用衣架将湿衣服展开晾晒 B.用热风干手器吹湿手
C.用保鲜膜把蔬菜包好放入冰箱 D.喝开水为烫口,向水吹气
2.(2004·陕西省)用一块棉布手帕浸泡在盛有质量分数为70%酒精的溶液中,待均匀湿透后取出,将浸透的手帕舒展开,用镊子夹住两角,用火点燃,如图1.4-17所示,当手帕上的火焰熄灭后,手帕完好无损,对于这一现象,下面解释正确的是( )
图 1.4-17
A.这是魔术,你所看到的是一种假象
B.火焰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
C.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
D.酒精燃烧后使棉布的着火点升高
3.医生给病人检查牙齿时,拿一把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烧一烧,然后再放入病人口腔中,这样做的目的是( )
A.给小镜子消毒
B.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腔中空气液化
C.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中水蒸气液化
D.给牙齿消毒
4.(2004·万州区)为了防止疾病,有时需要打预防针.打预防针前要对皮肤进行消毒,当在皮肤上擦酒精后,会有一种凉的感觉,这是由于酒精( )
A.蒸发吸热 B.蒸发放热 C.液化吸热 D.液化放热
5.我国新疆的吐鲁番地区气候炎热,干旱少雨,年平均蒸发量很大,自古就有“火洲”之称.为了减少输水过程中水的 和 ,当地人民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修建了庞大的地下灌溉工程——坎儿井(图1.4-18).
图1.4-18
6.夏天在打开电冰箱的门时,常会看到“白气”,这是因为 而成的.而水沸腾时在壶口形成的“白气”又是 形成的.夏天潮湿的天气里,会发现自来水管的四周在“冒汗”,这是因为 .而从冰箱里取出的“雪碧”瓶放在桌上一会儿,会发现瓶壁的四周附着许多小水珠,这是由于 而成的.
7.滚烫的油锅不小心滴入了水珠,你会发现油花四溅,这是因为 的结果.在医院里病人发热时,高烧不退,可以用酒精擦拭病人的身体,这是因为酒精在 过程中要
5
而带走病人身体的热量,起到暂时降低温度的效果.而我国古代铁匠师傅锻造兵器时,常将烧得发红的铁器放入冷水中“淬火”时,会听到“嗤嗤”声,同时看到水面上冒出一股“白汽”,在这个过程中水先后发生了 和 物态变化.
8.宋朝著名文学家范成大到海拔3700m的峨嵋山旅游,发现在山上“煮米不成饭”,他认为是因为山上的泉水太冷,故有“万古冰雪之汁”造成之说.实际上,这是由于高山上的 较低,导致水的沸点 的缘故.
9.据传,有一夏天,洋人宴请林则徐.其中一道甜点为冰淇淋,因其上白气不断,林则徐以为必烫故以嘴吹之,谁知入口却冷,洋人笑以为柄,林则徐声色不动.过得几日,回宴洋人.其中一道热汤刚刚煮沸,浮有厚油,无一白气冒出,林则徐热情请之,洋人一口吞下一匙,顿时龇牙咧嘴,哈哈有声,不停乱弹,出尽洋相.试分析,冷冷的冰淇淋上方的白气是由于 形成的,而滚滚的热汤反而无白气,是由于 ,据生活经验,浮有厚油的沸汤比普通开水还要烫的原因是 .
10.海南岛夏日的天气真奇妙:白天烈日当空时,地表温度急剧上升,人们普遍感到酷热难忍.傍晚前后,常会有一场不小的阵雨.下雨时及雨停后的一段时间,人们感到空气湿热,但过一阵子,特别是一阵风刮过之后,大地和空气便清凉了,人们也感觉到凉爽了.
请根据你学过的物理知识指出其中包含的至少两种物理现象和原理.
(1) ;
(2) .
11.(2004·昆明市)图1.4-19的甲、乙、丙三幅图都是加快蒸发的实例.其中 图表示的主要是通过加快液体表面的气体流动来加快蒸发; 图表示的是通过提高液体温度来加快蒸发.
图 1.4-19
12.如图1.4-20,甲杯是热水,乙杯是常温的凉水,我们会看到甲杯中的水“冒热气”,而乙杯中的水“不冒热气”.请你回答“冒热气”是什么物理现象.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热水“冒热气”和凉水“不冒热气”的原因.
图1.4-20
13.减慢水分的蒸发是盆栽花卉管理的关键.请你想一想采用哪些方法能减慢水分的蒸发.并设计给如图 1.4-21花卉浇水的巧妙方案.
5
图1.4-21 图1.4-22
14.如图1.4-22所示,看漫画,读信息,回答问题;
茶叶,要求在避光、干燥的条件下储存.常温下保质期一般为18个月.为延长茶叶的保质期,储存少量茶叶的方法是:将茶叶包装好后放人冰箱中,用低温的方法储存茶叶,这样可将茶叶的保质期延长(达两年之多)问:
(1)请解释图中小朋友提出的问题;
(2)在炎热的夏天,把茶叶从冰箱中取出来后,能否马上打开茶叶的包装?为什么?
15.(2004·南宁市)如图1.4-23甲所示,是小明同学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装置.
图1.4-23
(1)本实验的目的是:观察沸腾现象:探究水沸腾时 的变化规律;
(2)图中所示的温度是 ℃;
(3)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根据表格里记录的数据,请你在下面的小方格纸图1.4-23乙上画出水的沸腾图像;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85
87
89
92
94
96
97
98
98
98
98
(4)从水的沸腾图像可以看出,此时水的沸点是 ℃,水在沸腾的过程中温度 .
16.(2003·扬州市)“大树底下好乘凉”,这是一个众人皆知的俗语.小峰却不以为然,为此与小芳发生激烈的争辩.小峰认为,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有了遮阳伞,人在遮阳伞下与大树下同样没有阳光的直接照射,所以一样凉爽;小芳认为,遮阳伞下比树下炎热.根据你所学的物理知识,对上述两人的观点,你支持 的观点.请帮助他俩设计一个实验,以解决他们之间的争辩.
(1)实验器材: ;
(2)实验方法: ;
(3)通过这次活动,你有什么感想?(简要回答) .
17.小强是一个爱好体育运动的同学,身体很强壮,一天放学时遇上下雨又没有带伞,只好淋着雨回家了,到家后感觉身体一阵发冷.妈妈提醒他:夏天的雨淋不得,容易着凉而生病!小强猜想这可能是身体上的水蒸发使自己着凉的.现在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验证小强的猜想.要求写出实验器材和实验方法.—
5
18.阅读材料
不烫手的“开水”
“开水”常常与“烫手”联系在一起,这是由于在通常情况下开水的温度高达100℃,远比皮肤的温度高.
但是,当你在高山上烧水时,明明看到水沸腾了,却不一定烫手.在海拔3km的高原,水的沸点为91℃;在海拔6km的山上,水的沸点为80℃;而在海拔8848m的珠穆朗玛峰,水的沸点只有72℃.在几万米的高空,水的沸点居然会低到11~18℃,那里“开水”的温度,比地面上冷水的温度还要低.因此,在高山会出现许多怪现象:“开水”不烫手、鸡蛋煮不熟、“开水”不消毒.
请回答:
(1)水的沸点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请你针对这一变化情况,提出一种猜想。
(2)按你的猜想推理,在比地面低得多的矿井底部,水的沸点将会怎样变化?
(3)想一想,生活中什么餐具利用了这一道理.
参考答案
[探究体验] 升高;停止沸腾;吸热;重新沸腾 停止沸腾;有关;升高;降低
[快乐套餐] 1.C 2.C 3.C 4.A
图1
5.蒸发;渗透
6.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液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液化
7.水的沸点比油低;蒸发;吸热;汽化;液化
8.气压;降低
9.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的冰棒液化;油不易蒸发;油的沸点比水高
10.(1)空气湿热的原因:地面上水蒸发,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增加,人体汗液不易蒸发,人感觉热 (2)大风后,人感觉凉爽:加快空气流动,蒸发加快,蒸发吸热人感觉凉爽
11.乙;甲
12.甲杯热水所以“冒热气”是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温度低的空气液化成小水珠.乙杯凉水“不冒热气”是冷水蒸发的水蒸气温度较低,跟空气温度相当,水蒸气不液化,所以看见不冒热气
13.减慢的方法:①用黑色塑料网在花卉上方架着;②放在避风的地方;③给花卉根部充足的水;浇水方案略
14.(1)从冰箱中取出的物体温度比空气的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物体液化成小水珠 (2)不能,因为取出的茶叶马上打开,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茶叶内,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造成茶叶受潮,导致变质
15.(1)温度;78;98;保持不变
5
16.小芳;(1)温度计 (2)分别用温度计同时测量大树下和遮阳伞下的温度,并加以比较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17.器材:温度计一支、适量的水或酒精.实验方法:把蘸有水或酒精的棉花包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在水或酒精蒸发的过程中是否发生变化.如果温度计的示数降低则能证明小强的猜测是正确的,如果温度计的示数不变或升高,则证明小强的猜想是错误的(本实验也可用其他方法)
18.(1)沸点随气压减小而降低、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 (2)水的沸点升高 (3)高压锅就是利用增大气压提高沸点的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