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
三角镇中心小学 冯建青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P89~P90的例1、“练一练”,练习十七第1题。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替换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转化的能力。
3、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用“替换”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在相差关系的问题中替换后总量发生的变化。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录象!
一、创设问题情景,唤起相关经验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指着题目)
师:从曹冲称象的故事中,大象太重了,没有办法直接称出它的重量,聪明的曹冲是用什么代替了大象的重量?
生:用石头重量代替了大象的重量,称出石头的重量就得到了大象的重量。
师:这种方法其实是我们数学中一种重要的策略,叫做“替换”
第 8 页 共 8 页
(在板书中添上“替换”)
过度:今天,我们也来用替换的策略解决一些问题,先来看这道题目。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曹冲称象》的故事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了解替换的策略不仅能解决数学问题,还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初步感受用策略解决问题的好处,让学生在课的一开始就进入知识的探究中,为学生在在下面的探究指明了方向。]
二、探究新知,初步理解替换的策略 。
师出示边读题: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还告诉我们)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问: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生1:大杯的容量是小杯容量的3倍。
师:你的意思就是说大杯和小杯容量之间存在着倍数关系,是吗?(是)板书:倍数关系。还可以怎么理解?
生:一个大杯可以替换3个小杯,或者是3个小杯也可以替换1个大杯。
师:这道题要解决的问题是:大杯和小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师:请同学们想想,怎样用替换的策略来求出大杯和小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呢?
生思考。
师:你准备怎样替换,把你的想法跟小组里的同学交流交流。
师:下面请同学们在练习纸上画出替换的示意图
第 8 页 共 8 页
,你想把什么杯替换成什么杯就画一条横线再画个箭头,在箭头下面画出换成的杯子,画的时候用大方框表示大杯,小方框表示小杯就可以了,然后列式计算,清楚了吗?(生动手做的同时师在黑板上贴出6个小杯和1个大杯,然后巡视学生做的情况,相机点拨)
师:谁愿意跟大家分享一下你是怎样用替换的策略解决这个问题的?
问:你是把什么杯替换成什么杯的?
方法一:把大杯替换成小杯 。当学生摆出大杯换成3个小杯时问:你是根据什么把1个大杯替换成3个小杯?
生:根据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那么1个大杯替换成3个小杯。
师问:现在就相当于9个小杯装了?毫升的果汁?果汁的总量有变化吗?(没变)板书: 不变,这样就可以先求出什么杯的容量?(小杯)
接着板书:小杯:720÷9=80(毫升)
师问:求到小杯的容量怎样求大杯的容量?
大杯:80×3=240(毫升)
师:你说的真好!有没有同学是把小杯替换成大杯的?(1生说)
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方法二:把小杯换成大杯。当学生摆出6个小杯就替换成3个大杯,时问:你是根据什么把6个小杯替换成3个大杯的?
生:根据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那么3个小杯替换成1个大杯,6个小杯就换3个大杯。
第 8 页 共 8 页
师:现在就相当于3个大杯装?毫升果汁?(720毫升)果汁的总量仍然是多少?( (720毫升)板书: 不变,这样就可以先求出大杯的容量了。
大杯:720÷4=240(毫升) (问:求到大杯的容量怎样求小杯的容量?)
小杯:240÷3=80(毫升)或者 240×1/3=80(毫升)
师:解决完问题以后,要养成检验的好习惯。这道题应该怎样检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呢?想想,看谁有检验的办法?(学生口头检验)
小结:总之,检验时要看所求出来的结果是否符合题目中的两个已知条件。
师:刚才我们初次用替换的策略解决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要进行替换呢?问什么要把小杯替换成大杯或者把大杯替换成小杯呢?(小组交流)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明确:不替换又有大杯又有小杯,但一替换之后怎样?(统一了)原来是两种量与总量之间的关系,替换后要么变成?(小杯)要么变成?(大杯)也就是变成一种量与总量之间的关系就可以直接求了,对不对?(对)
练习:书本93页第一题。
(1) 读题,理解替换的依据。
(2) 生独立完成,个别汇报。
师:还记得这道题目替换的依据是什么吗?(出示: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
第 8 页 共 8 页
[设计意图:在本环节的教学中,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操作、演示、归纳等数学活动中经历了用替换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替换策略的妙出,学生在活动中不但让思维活跃了起来,在交流中把各自的想法表达出来相互学习、相互补充,提高了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本课教学任务较重,检验虽然不是教学重点,但教材把检验安排在写答句的前面,有两层意思:一是先经过检验确认结果再写答句是解决问题的程序,也是学生应养成的良好习惯。二是一种新的方法是否可行、是否可信是需要检验的,这是严谨的态度与科学的精神,是教学中应该倡导和培养的。考虑到本环节要检验的有两个等量关系,在此花一点时间和学生共同完成检验是非常必要的。]
三、拓展应用,巩固策略
师:如果我把替换的依据改一改,改为:“大杯的容量比小杯多20毫升”,(出示题目: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大杯的容量比小杯多20毫升。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学生齐读:“大杯的容量比小杯多20毫升”。
师:大杯的容量比小杯多20毫升,现在替换的依据还是倍数关系吗?(不是)那是什么关系?(板书:相差关系)
师问:如果把大杯换成小杯,替换之后,果汁的总量还像刚才那样不变吗?请同学们4人小组讨论一下。(师贴出6个小杯和1个大杯,学生讨论,师到学生中倾听)
师:谁愿意谈谈你的看法。
第 8 页 共 8 页
估计学生说到:
生:应该可以替换,但替换后720毫升的果汁会少了。
接着学生的话,师问:果汁的总量怎么就少了呢?
师帮助学生分析完成大杯替换小杯的计算过程。
师:下面请同学们试试把小杯全部替换成大杯,这样果汁的总量又是变多了还是变少了?试试看。
学生尝试替换示意图,列式计算。
师:谁愿意把你的想法跟我们一起分享一下?
生汇报的同时帮助学生明确:
(2)把小杯换成大杯,果汁总量就变为720+6×20=840毫升,
大杯:840÷7=120毫升, 小杯:120-20=100毫升
师:替换的依据有时候是倍数关系,有时候是相差关系,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请同学们比较比较看看。(同时出示两到题目)
生思考。
汇报分析得出:
1、 替换的依据不一样。
2、 第1次的替换总量不变,第2次的替换总量变了。
师:还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第1次的替换的依据是倍数关系,第2次的替换的依据是相差关系。
师:但,我们都可以用替换的策略来解决。
师:替换后的总量有的变了,有的不变,那替换后
第 8 页 共 8 页
杯子的个数是怎样的?
明确:倍数关系替换后杯子的总个数变了,相差关系替换后杯子的总个数没变。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数学就是这么奇妙,在变与不变中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设计意图:在两个相差关系的量之间进行替换时,学生比较难理解为什么替换以后总量变化了、总量是怎样变化的。这样的处理能引起学生关注替换后总容量的变化,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并较好地解决问题。]
四、迁移延伸,应用替换策略(这部份是机动部分)
师:下面我们就来用替换的策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2、在2个同样的大盒和5个同样的小盒里装满球,正好是100个。每个大盒比每个小盒多装8个球,每个大盒和每个小盒各装多少个球?
问:这是一种什么关系的替换?(相差关系)
想:如果把( )个( )盒换成( )个( )盒,装球的总个数比原来( )(填“多”或“少”)( )个。
先指名填一填,然后学生用两种方法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核对答案,共同订正。
3、看书质疑。
四、总结全课。
1.今天学习了一种新策略是什么?运用替换这一策略解决实际问题,你觉得需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总结反思)
第 8 页 共 8 页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
倍数关系 果汁总量 相差关系
6+3=9(个) -20毫升
小杯:720÷9=80(毫升)
大杯:80×3=240(毫升)
答:
2+1=3(个)
大杯:720÷3=240(毫升)
小杯:240÷3=80(毫升)
答:
第 8 页 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