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测试题(带解析共20套新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9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测试题(带解析共20套新人教版)》 共有 20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十单元《酸和碱》单元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 A.用硫酸除铁锈:FeO+H2SO4═FeSO4+H2O B.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的原因:CO2+H2O═H2CO3‎ C.医疗上用碱性物质中和过多胃酸:NaOH+HCl═NaCl+H2O D.除去铜粉中少量的铁粉:2Fe+6HCl═2FeCl3+3H2↑‎ ‎2.右图中甲、乙、丙是3种不同类别的物质,且均能与X发生化学反应。若X为稀盐酸,则甲、乙、丙3种物质可能为( )‎ A.Fe、CuO、Cu(OH)2B.Fe、CaCO3、Na2CO3‎ C.Na2SO4、Zn、Fe2O3D.Cu、Ca(OH)2、CaCO3‎ ‎3.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CaCO3→H2O B.H2SO4 →HCl C.Cu→Cu(NO3)2 D.Fe(OH)3→Fe ‎4.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只知道它们是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中的各一种。下列四种试剂中,能将上述两种无色溶液一次鉴别出来的是(  )‎ A.稀盐酸 B.二氧化碳 C.无色酚酞试液 D.氯化铜溶液 ‎5.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方法的设计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氧气 B.探究铁钉锈蚀是否需要水 C.探究MnO2对H2O2分解的催化作用 D.比较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A.A B.B C.C D.D ‎6.由H2、CO、CO2、N2组成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下列物质,澄清石灰水、灼热的氧化铜、浓硫酸(吸水),最后剩余的气体是( )‎ 5‎ A.H2、N2 B.N2 C.CO2、N2 D.CO、N2‎ ‎7.下列变化,能通过加盐酸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①AgNO3→HNO3 ②Fe2O3→FeCl2 ③Cu→CuCl2 ④Cu(OH)2→CuCl2 ⑤Fe→FeCl3‎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⑤‎ ‎8.下列与人的生理有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剧烈运动时人体代谢加快,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血液的pH增大 B.脂肪(由碳、氢、氧元素组成)在人体内代谢的最终产物是CO2和H2O C.人的胃液中含有少量盐酸,可以帮助消化 D.煤气中毒主要是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牢固结合,使血红蛋白失去输氧能力 ‎9.猪肉的新鲜度可以通过测试pH来判断,有资料显示,pH与肉类新鲜度的关系为:‎ 名称 ‎ 新鲜肉 ‎ 次鲜肉 ‎ 变质肉 ‎ pH ‎ ‎5.8~6.2 ‎ ‎6.3~6.6 ‎ ‎>6.7 ‎ 根据上表判断,肉类变质过程中酸碱性的变化趋势是( )‎ A.酸性变弱 B.酸性变强 C.酸性不变 D.碱性变弱 ‎10.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下列实验操作步骤中正确的是(  )‎ A.量取液体体积 B.过滤 C.点燃酒精灯 D.稀释浓硫酸 ‎11.尿素[CO(NH2)2]是一种常用的化肥,工业上生产尿素的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D三种物质都是氧化物 B.反应中A、B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17∶22‎ 5‎ C.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D.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 ‎12.下列生产活动中的做法或安排,正确的是( )‎ A、在熟石灰改良后的土壤中,立即施用碳酸氢铵增加土壤的含氮量 B、野外勘察在山谷内突降大雨,进入无名山洞避雨,应先做灯火试验 C、除铁锈时需要配制稀硫酸,先将浓硫酸倒入容器中,再添加适量的水 D、利用废弃的铁制容器,放入熟石灰和硫酸铜溶液配制波尔多液 二、填空题 ‎13.下表是Ca(OH)2和NaOH的溶解度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Ca(OH)2‎ ‎0.19‎ ‎0.17‎ ‎0.14‎ ‎0.12‎ ‎0.09‎ ‎0.08‎ NaOH ‎31‎ ‎91‎ ‎111‎ ‎129‎ ‎313‎ ‎336‎ ‎(1)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Ca(OH) 2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具体措施有①加入氢氧化钙、②升高温度、③降低温度、④加入水、⑤蒸发水后再恢复到原温度、⑥加入生石灰。其中措施正确的是(填字母)。‎ A.②④⑥ B.③④ C.①③⑤⑥ D.①②⑤⑥‎ ‎(2)20℃时,欲测定NaOH溶液的pH,若先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再进行测定,则所测溶液的pH (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14.完成下列问题:从C、H、O、Na、S五种元素中选择适当元素,组成下列物质,请用化学式填空:‎ ‎(1)易吸水潮解的固体是___________; ‎ ‎(2)浓溶液常用作气体干燥剂的是___________;‎ ‎(3)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 ‎ ‎(4)过量排放到大气中易形成酸雨的氧化物是__________。‎ ‎15.实验员老师整理药品时,发现一瓶失去标签的白色固体,可能为NaCl、Na2CO3中的一种。取少量白色固体放入水中配成溶液,通过以下操作即可判断:‎ ‎(1)若向配制溶液中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只出现白色沉淀,则是, ‎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若向配制溶液中加稀盐酸,如有产生,则是。‎ 三、实验题 ‎16.为了探究分子的运动性,小强进行下面的实验:‎ 5‎ 步骤一:如下图所示:‎ 问题:Ⅰ:实验(3)中,滤纸条的变化情况是:。‎ Ⅱ:分析上面三个实验的现象,简单解释滤纸变红的原因?。‎ 步骤二:小强用剪刀在滤纸上剪取一条长滤纸,并在滤纸条上间隔地滴入酚酞溶液,然后放进试管里。最后用蘸有浓氨水的棉花团塞住试管(如右图所示),观察现象。‎ 问题:Ⅰ:上面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说明分子。‎ Ⅱ:该实验还说明浓氨水的物理性质有。‎ 反思与交流:‎ ‎(1)步骤一在整个探究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三个实验中没必要做的实验是。‎ ‎(2)有人说:“在实验步骤一中,要获得‘酚酞遇氨水变红’这个结论不是很严密,因为滤纸变红,有可能跟滤纸中某种化学成分有关。具体地说,有可能是酚酞跟氨水作用,生成的某种物质再跟滤纸中的该种化学成分发生作用而使滤纸变红。”‎ 你同意上面说法吗?答:。为了验证他(她)的说法,你补做的实验是(请简单写出实验过程)。‎ ‎17.小组同学将铁粉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现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同时有较多的气泡放出。生成的是什么气体呢?同学们决定进行探究。探究前老师提示,该反应生成的气体只有一种。‎ ‎【提出猜想】放出的气体可能是SO2、O2、H2,提出猜想的依据是。‎ ‎【查阅资料】SO2易溶于水,化学性质与二氧化碳有相似之处,它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生成CaSO3。‎ ‎【方案设计】依据上述猜想,实验小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 ‎(1)甲同学认为是O2,则检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认为是SO2,则只需将放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看澄清石灰水是否变 5‎ 浑浊。写出SO2与Ca(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小组同学合作设计了如下组合实验方案,排除和验证猜想的气体。‎ 若拆去B装置,直接连接A和C装置进行实验,可能导致后果发生。‎ ‎【实验探究】实验开始时,先将收集到的气体从a通入一段时间后,再点燃C处酒精灯;‎ 这样操作的目的是。‎ 实验过程中发现A装置中溶液不变浑浊,C装置中表面含CuO的铜网由黑色变为光亮的红色;‎ 结论:铁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 ‎【思维拓展】由上述实验可以推出,硫酸铜溶液中可能含有____________。‎ 四、推断题 ‎18.A、B、C、D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A属于氧化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为56,A与水化合得B,C是白色难溶固体,D是一种可溶性的盐。则A的化学式为________;B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试写出一种由C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19.已知A-F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几种物质,其中A、B、C、D为化合物,E、F为单质,E→C的反应过程比较复杂,D是胃酸的主要成分;各种物质间的反应和转化关系如图所示。(用“—”表示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用“→”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请写出:‎ ‎(1)D的化学式__________;‎ 5‎ ‎(2)A→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 ‎20.如图是实验室所用硫酸试剂瓶上标签的部分内容,据标签内容计算:‎ ‎(1)用这种硫酸配制100g 20%的稀硫酸,需要98%的浓硫酸多少毫升(精确到0.1);‎ ‎(2)向49g 20%的稀硫酸中滴加10%的氯化钡溶液,直到恰好完全反应。求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21.把10g含杂质的锌片(杂质不与硫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放在100g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得到的混合物总质量是109.8g。‎ ‎(1)反应后生成的氢气质量是_____g;‎ ‎(2)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 5‎ 参考答案 ‎1.B ‎【解析】A、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H2SO4═Fe2(SO4)3+3H2O.‎ B、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 C、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用于中和过多胃酸,故选项错误.‎ D、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 ‎2.A ‎【解析】‎ 试题分析:A、Fe、CuO、Cu(OH)2分别是单质,碱性化合物,碱且均能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正确;B CaCO3、Na2CO3是同类别的物质,故错误C、Na2SO4不与稀盐酸发生化学反应,故错误;D、Cu不与稀盐酸发生化学反应,故错误,故选A 考点:酸的性质 ‎3.D ‎【解析】A、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能一步实现,故A错;B、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盐酸,能一步反应实现,故B错;C、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能一步反应实现,故C错;D、氢氧化铁属于沉淀,需要与酸反应才能被溶解,再转化为亚铁盐,再用活泼的金属进行置换反应,才能生成铁,也可以加热分解氢氧化铁得到氧化铁,氧化铁还原得到铁,故D不能一步反应实现,故D正确。故选D。‎ 点睛:根据题意,一步反应实现即源物质只发生一个反应即可转化为目标物质,根据物质的性质及变化规律,分析变化能否只通过一个反应而实现。‎ ‎4.B ‎【解析】‎ ‎【详解】‎ A、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均与稀盐酸发生反应,但是现象不明显,无法鉴别,故错误;B、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发生,氢氧化钙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 7‎ 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两个反应的反应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正确;C、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都显碱性,都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现象相同,无法鉴别,故错误;D、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均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现象相同,无法鉴别,故错误。故选B。‎ ‎【点睛】‎ 根据两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它们,若两种物质与同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则无法鉴别它们。‎ ‎5.C ‎【解析】‎ ‎【详解】‎ A、铜片上的白磷能够燃烧,热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说明白磷燃烧除了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外,还需要与氧气接触,故A正确;‎ B、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能够生锈,在干燥的空气中不能生锈,说明铁钉锈蚀需要水,故B正确;‎ C、因为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同,无法探究MnO2对H2O2能否起到催化作用,故C错误;‎ D、铁能和稀硫酸反应,铜不能和稀硫酸反应,说明铁比铜活泼,故D正确。故选C。‎ ‎【点睛】‎ 对比实验时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 ‎6.C ‎【解析】将N2、CO2、H2、CO等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石灰水,二氧化碳会与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CO2被吸收;再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后,一氧化碳和氢气具有还原性,会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分别生成铜和二氧化碳、铜和水,一氧化碳和氢气被吸收,但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再通过干燥剂除去水蒸气,最后剩余的气体为二氧化碳和氮气.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熟练掌握常见气体的性质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解题时要注意在反应中是否生成了新的气体,从而准确判断最后得到的气体.‎ ‎7.C ‎【解析】‎ ‎【详解】‎ 7‎ AgNO3加盐酸可变为硝酸①正确;三价铁无法通过加盐酸变为二价铁②错误;单质铜不和盐酸反应,③错误;Cu(OH)2加盐酸可转化为CuCl2,④正确;单质铁加盐酸变为二价铁,⑤错误;故选择①④;选择C项。‎ ‎8.A ‎【解析】‎ 试题分析:人运动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的是碳酸,碳酸呈酸性,故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血液的pH会变小,A错误;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知脂肪(由碳、氢、氧元素组成)在人体内代谢的最终产物是CO2和H2O,B正确;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C正确;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易与血红蛋白结合从而阻止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D正确。故选A。‎ 考点:化学与健康 ‎9.A ‎【解析】‎ 试题分析:稀溶液的酸碱性常用pH表示,pH=7,溶液显中性;pH<7,溶液显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pH>7,溶液显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从表中可以看出,肉类在变质过程中,其pH始终<7,故始终为酸性,且其pH不断变大,故酸性不断减弱。故选A 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点评:熟练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pH的关系,解题时要注意pH的范围是0~14,中性是7,酸性小于7,碱性大于7,越大碱性越强,越小酸性越强。‎ ‎10.C ‎【解析】A、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不能俯视或仰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过滤时要遵循“一贴两低三靠”的原则,漏斗的下端要紧靠烧杯内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用火柴去引燃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点睛:‎ 量筒是用来量度液体体积的一种测量仪器,其使用注意事项有:‎ ‎1.不能加热和量取热的液体,不能作反应容器,不能在量筒里稀释溶液;‎ 7‎ ‎2.量液时,可将量筒倾斜,用倾倒的方法把所量液体倒入,边倒边看液面与刻度线,当液面接近所需刻度线时,应将量筒放平,换用胶头滴管向里滴加,边滴边看,直到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与所需刻度线保持水平为止;‎ ‎3.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体。‎ ‎11.B ‎【解析】由图示中相关的物质的结构判断可知A为氨气(NH3)、B为二氧化碳(CO2)、C为尿素[CO(NH2)2]、D为水(H2O),其相关的方程式为:2NH3+CO2CO(NH2)2+H2O。‎ A、氨气和尿素不属于氧化物,错误;B、反应中A、B物质的质量比为[2×(14+1×3)]:(12+16×2)=17:22,正确;C、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两种化合物没有相互交换成分,不属于复分解反应,错误;D、由图示可知,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原子种类均没有改变,错误;故选B。‎ 点睛:根据变化微观示意图及粒子构成模拟图,根据分子由原子构成等特点,正确判断变化中的物质构成与粒子个数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基本方法。‎ ‎12.B ‎【解析】‎ 试题分析:A、碳酸氢铵属于铵态氮肥,会与碱反应生成氨气,使肥效降低,故在熟石灰改良后的土壤中,不能立即施用碳酸氢铵增加土壤的含氮量,错误,B、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同时不能供给呼吸,故野外勘察在山谷内突降大雨,进入无名山洞避雨,应先做灯火试验,防止二氧化碳浓度过大,使人窒息,正确,C、稀释浓硫酸时:应把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切不可把水直接倒入浓硫酸中,错误,D、铁的活动性比铜强,故不能利用废弃的铁制容器配制农药波尔多液,错误,故选B 考点:铵态氮肥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性质,浓硫酸的稀释以及金属的活动性 ‎ ‎13.(1)D ‎(2)偏小 ‎【解析】‎ 试题分析:接近饱和的Ca(OH)2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具体措施有:加入氢氧化钙、升高温度,‎ 7‎ 因为温度降低其溶解度变大、⑤蒸发水后再恢复到原温度、加入生石灰,会反应得到氢氧化钙。20℃时,欲测定NaOH溶液的pH,若先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再进行测定,则所测溶液的pH偏小,相当于将溶液稀释,碱性变弱。‎ 考点:溶解度及其物质的PH ‎14. NaOHH2SO4CO2SO2‎ ‎【解析】(1)易吸水潮解的固体是NaOH;(2)浓溶液常用作气体干燥剂的是H2SO4;(3)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CO2;(4)SO2过量排放到大气中易形成酸雨。‎ ‎15.(1)NaCl ; NaCl + AgNO3 === AgCl↓ +NaNO3‎ ‎(2)无色气体; Na2CO3‎ ‎【解析】分析:(1)鉴别氯化钠溶液常利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 (2)鉴别碳酸钠常用和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解答:解: (1)氯化钠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NaCl+AgNO3 ═AgCl↓+NaNO3,生成的沉淀不溶于稀硝酸,常用此方法鉴别氯离子. (2)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氯化钠、水,Na2CO3+2HCl=2NaCl+CO2↑+H2O 故答案为:(1)NaCl;NaCl+AgNO3 ═AgCl↓+NaNO3 (2)无色气体;Na2CO3‎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氯离子和碳酸根的检验方法的掌握情况,但重点知识是化学用语的掌握 ‎16.步骤一Ⅰ:滴加酚酞溶液时,滤纸条不变色,滴加浓氨水后,滤纸条变红色 Ⅱ:酚酞遇氨水后变色 步骤二Ⅰ:滤纸条上滴有酚酞溶液的地方从左到右依次变为红色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Ⅱ:液态,具有刺激性气味,有强烈的挥发性 反思与交流:(1)对比,实验(1)(2)不同意。‎ 取少量浓氨水于一支试管中,向其中滴入2—3滴酚酞溶液,振荡试管,如果仍变为红色,则说明整个探究活动中滤纸变红色与滤纸本身无关。‎ ‎【解析】‎ 试题分析:步骤一问题Ⅰ:滴加酚酞溶液时,滤纸条不变色,滴加浓氨水后,滤纸条变红色;‎ Ⅱ:由实验1可知酚酞不能使滤纸条变色,由实验2可知氨水不能滤纸条变色,由实验3可知氨水能使酚酞变成红色;‎ 7‎ 步骤二问题Ⅰ:滤纸条上滴有酚酞溶液的地方从左到右依次变为红色;该现象说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Ⅱ:该实验还说明浓氨水是液态的,有强烈的挥发性;‎ 反思与交流:(1)步骤一在整个探究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对比说明氨水能使无色的酚酞变成红色;由于实验3中先把酚酞滴在滤纸上,滤纸没有变色就说明了酚酞不能使滤纸条变色,故实验1没有必要;‎ ‎(2)为了证明不是酚酞跟氨水作用,生成的某种物质再跟滤纸中的该种化学成分发生作用而使滤纸变红,可取少量浓氨水于一支试管中,向其中滴入2—3滴酚酞溶液,振荡试管,如果仍变为红色,则说明整个探究活动中滤纸变红色与滤纸本身无关。‎ 考点:分子性质实验 ‎17.‎ ‎【提出猜想】质量守恒定律;‎ ‎【方案设计】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SO2+Ca(OH)2== CaSO3+ H2O;实验结论错误;‎ ‎【实验探究】将玻璃管内的空气排尽;氢气;‎ ‎【思维拓展】硫酸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生成的气体可能是SO2、O2、H2;氧气能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钙的反应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相似;A装置用于检验二氧化硫的存在,浓硫酸用于干燥;氢气具有还原性,能把氧化铜还原成铜;由A装置中溶液不变浑浊,说明没有生成二氧化硫,C装置中表面含CuO的铜网由黑色变为光亮的红色,说明生成了氢气;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说明硫酸铜溶液中可能含有酸。‎ 考点:实验探究、气体的检验 ‎18. CaO中和酸性土壤(或其他合理答案)CaCO3+2HClCaCl2+H2O+CO2↑‎ ‎【解析】根据“A属于氧化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为56”,所以A为氧化钙;根据“A与水化合得B”,所以B是氢氧化钙;C是“白色难溶固体”,所以C是碳酸钙;D和碳酸钙能相互转化,且是一种可溶性的盐,所以D可以是氯化钙。经过验证推出的各种物质均满足题中的转化关系。A为氧化钙,化学式为CaO;氢氧化钙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由C转化为D的反应可能是碳酸钙和盐酸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7‎ ‎19.HCl;2H2O2H2↑+ O2↑‎ ‎【解析】‎ ‎【分析】‎ D是胃酸的主要成分,则D是盐酸。E是单质,且能与盐酸反应,E→C的反应过程比较复杂,E、C之间能相互转化,又C能与D反应,所以E是铁,C是氧化铁。F是单质,能转化为铁,且A、D均能转化为F,则F是氢气;C、D均能转化为B,B可以是二氧化碳;B、D都能转化为A,A可以是水。‎ ‎【详解】‎ ‎(1)由分析知D是盐酸,故D的化学式为:HCl;‎ ‎(2)由分析知,A是水,F是氢气。故A→F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 O2↑。‎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0.11.1ml 3.1%‎ ‎【解析】‎ ‎【分析】‎ ‎(1)使用98%的浓硫酸配制20%的稀硫酸需要进行加水稀释,加水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可计算配制时所需要浓硫酸的质量,再根据密度公式计算出浓硫酸的体积;(2)由49g20%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氯化氢的质量,进一步计算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即可。‎ ‎【详解】‎ 解:(1)设需要98%的硫酸的质量为x,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可得: 100g×20%=x×98% ,解得:x=20.4 g;需要浓硫酸的体积为:20.4 g÷1.84g/cm3=11.1mL;‎ ‎(2)设参加反应的氯化钡溶液的质量为x,生成的氯化氢的质量为z,生成硫酸钡的质量为m,‎ 7‎ ‎208‎‎10%·x‎=‎98‎‎49g×20%‎=‎233‎m=‎‎73‎z x=208g,m=23.3g,z=7.3g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g‎49g+208g-23.3g ×100%≈3.1%。‎ 答:(1)需要98%的浓硫酸11.1mL;(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3.1%。‎ ‎21.0.29.8%‎ ‎【解析】‎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解生成氢气的质量,再根据生成氢气的质量结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求解硫酸的质量,从而计算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详解】‎ ‎(1)反应后生成的氢气质量=10g+100g-109.8g=0.2g;‎ ‎(2)设硫酸的质量为x。‎ ‎98‎x‎=‎‎2‎‎0.2g ‎ x=9.8g 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9.8g‎100g×100%=9.8%‎ 答:(1)反应后生成的氢气质量是0.2g;(2)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9.8%。‎ 7‎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