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共46套新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共46套新人教版)》 共有 46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时间:45分钟 满分:9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1.从水循环的过程和地理意义看,伏尔加河(  )‎ ‎①流域内总体上蒸发旺盛 ②流域的部分降水源自西风带 ③河水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 ④使东欧平原总体趋于高低不平 ⑤促进里海的水分和热量平衡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 解析:由图可知,伏尔加河流经地区纬度较高,气温相对较低,因此蒸发相对较弱;伏尔加河流域主要位于40°N~60°N之间,受西风带的影响,因此部分降水源自西风带来的大西洋水汽;伏尔加河流入里海,里海为内陆湖泊,因此河水主要参与了陆地内循环;内力作用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而伏尔加河及其支流的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主要为外力作用,可使东欧平原总体趋于平坦。夏季,大量的积雪融水流入伏尔加河,最终注入里海,对里海湖水的水分和热量平衡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答案:C ‎[2016·全国卷Ⅲ,7~9]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2~4题。‎ 6‎ ‎2.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C.降水变率增大 D.河道淤积 ‎3.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 ‎①降水量增加 ②坡面径流增加 ③蒸发(腾)量增加 ④地下径流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 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 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 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 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 ‎2~4.解析:第2题,森林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有利于地表水下渗。森林植被遭破坏后,降水下渗量减少,A项错误;下渗量减少,降水更多地转化为坡面径流,导致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B项正确;森林对降水变率影响不大,C项错误;河道淤积不会导致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D项错误。第3题,森林植被对降水量影响不大,①错误;森林植被恢复后,下渗增加,坡面径流减少,②错误;森林植被恢复后,蒸发(腾)量增加,③正确;森林植被恢复后,下渗增多,地下径流增加,④正确。选择C项。第4题,由“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可知,忽略蒸发,降水全部转化为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森林植被恢复后,下渗作用增强,地下径流增多,故两河流径流量总量减少。读图可知,透水岩层向乙河流域倾斜,导致部分甲河流域坡面径流渗到乙河流域从而汇入乙河,故甲河径流减少,乙河径流增加。‎ 答案:2.B 3.C 4.D ‎[2019·山东潍坊模拟]下图为某次长江洪水过程洞庭湖入、出湖径流量的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5~7题。‎ 6‎ ‎5.洞庭湖补给长江的时段是(  )‎ ‎①乙之前 ②乙到丙 ③丙到丁 ④丁之后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6.洞庭湖水位上涨变慢的时段是(  )‎ A.甲之前 B.甲→乙 C.乙→丙 D.丙→丁 ‎7.随着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同样一次洪水过程,洞庭湖入湖径流(  )‎ A.高峰值提前 B.高峰值增大 C.总量变大 D.高峰值减小 ‎5~7.解析:第5题,洞庭湖补给长江的时段应当是出湖径流量大于入湖径流量时段。第6题,上涨变慢应当出现在入湖水量大于出湖水量,且入湖水量在下降的时段,结合选项可知B正确。第7题,防护林具有涵养水源、削峰补枯的作用,因此入湖径流的高峰值可能会推迟,总量可能会减少。‎ 答案:5.D 6.B 7.D ‎[2016·天津卷,10,11]黄河入海水量1951年大约为500亿立方米,2010年大约为140亿立方米,总体呈下降趋势。据材料回答8~9题。‎ ‎8.导致黄河入海水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上游水电站增多 B.中游水土流失加剧 C.下游降水量减少 D.流域内用水量增多 ‎9.黄河入海水量减少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A.三角洲土壤盐渍化减轻 B.三角洲扩展速度减慢 C.入海口河水含沙量增加 D.河口地区的气候变干 ‎8~9.解析:‎ 6‎ 第8题,河流上游水电站的增多,只是改变了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入海水量不变,故A项错误;中游水土流失加剧,会使河流含沙量增多,不影响河流入海水量,故B项错误;黄河下游多为地上河,流域面积小,支流少,降水量对黄河入海水量影响极小,故C项错误;从1951年到2010年,黄河流域内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用水量增多,使入海水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故D项正确。第9题,黄河入海水量减少,会导致海水入侵量增加,三角洲土壤盐渍化加重,故A项错误;河流水量减少,其搬运能力下降,从而使入海泥沙量减少,三角洲扩展速度减慢,故B项正确;入海口河水含沙量主要取决于流域内水土流失的状况,故C项错误;河口地区的水汽主要来自海洋的蒸发,河流的影响极小,故D项错误。‎ 答案:8.D 9.B ‎[2014·全国卷Ⅱ,6~7]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蓝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绿水是被蒸发(腾)的部分,其中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发的部分称为非生产性绿水。据此完成10~11题。‎ ‎10.下列流域中,绿水比例最大的是(  )‎ A.塔里木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雅鲁藏布江流域 D.黑龙江流域 ‎11.在干旱和半干旱区,下列措施中,使绿水中生产性绿水比例提高最多的是(  )‎ A.水田改旱地 B.植树造林 C.覆膜种植农作物 D.修建梯田 ‎10~11.解析:第10题,本题通过水循环特点考查区域特征。绿水比例大表明该地主要以蒸发(腾)为主,形成的径流较少。选项中塔里木河流域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蒸发旺盛,形成的径流少,故A项正确。第11题,本题考查人为因素对水循环的影响。生产性绿水比例是指植物蒸腾除以(植物蒸腾+蒸发)的值。覆膜种植农作物可以减少水分蒸发,增加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蒸腾,增加生产性绿水比例,故C项正确。水田改旱地不会增加植物蒸腾作用,故A项错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不适宜发展植树造林,故B项错误;修建梯田可以减少水土流失,但对植物的蒸腾作用影响不大,故D项错误。‎ 答案:10.A 11.C 二、综合题(共46分)‎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0分)‎ 材料一  洞庭湖位置图。‎ 材料二 洞庭湖湖面多年平均日降水量距平值变化图。‎ 6‎ ‎(1)说出图示地区主要的水循环类型,并简述其过程。(6分)‎ ‎(2)据材料二,说出洞庭湖湖面降水的日变化规律,并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其原因。(6分)‎ ‎(3)分析洞庭湖面积减小对环境的不利影响。(8分)‎ 解析:第(1)题,该区域位于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参与海陆间的大循环。太平洋水汽蒸发,随东南季风输送到该区域形成降水,再以径流的形式流回太平洋。第(2)题,白天湖泊气温低,气流下沉,降水少;夜间湖泊气温高,气流上升,易形成降水。第(3)题,湖泊面积缩小,调蓄洪水的功能减弱,面积缩小,自净能力减弱,生物多样性减少。‎ 答案:(1)海陆间循环。太平洋海面蒸发的水汽,随东南季风被输送到该地区,在适当的条件下凝结,形成降水,降水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汇入长江,最后流回太平洋。(6分)‎ ‎(2)夜晚降水量大于白天。原因:夜晚湖面气温高于陆地,空气上升,易形成降水;白天湖面气温低于陆地,空气下沉,降水少。(6分)‎ ‎(3)①湖泊调蓄水量能力减弱(或湖泊对河流径流量的调节作用减弱),洪涝(旱涝)灾害频繁;②湖泊水量减少,自净能力减弱,水质下降(水污染加剧);③水生生物生存环境破坏,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④湖泊减小,调节气候能力下降。(8分)‎ ‎13.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它滋润了八百里秦川。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26分)‎ 材料 横贯关中平原的渭河全长‎787千米。关中平原是中国历史上农业最富庶地区之一,也是目前陕西省城市最多、人口密度最大、经济最发达的地带。‎ ‎(1)概括渭河干流的主要水文特征。(6分)‎ ‎(2)目前渭河河道淤积严重。根据南、北两侧支流的特征,分析该问题产生的原因。(10分)‎ ‎(3)近年来,渭河流域水资源紧缺问题日益严重。从人类活动的角度,分析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并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合理的对策。(10分)‎ 解析:‎ 6‎ ‎(1)水文特征是要描述河流的流量、汛期、含沙量、结冰期等;渭河干流主要流经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在7、8月,年降水较少,河流径流量较小,汛期一般出现在7、8月;主要流经渭河平原,流速较稳定;其支流多来自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河水含沙量较大;冬季寒冷,有结冰期。(2)渭河北侧:支流多而长,主要流经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带来大量泥沙,尤其是每年7、8月暴雨多,水土流失更加严重,带来的泥沙更多。北侧支流来沙是渭河主要的沙源。渭河南侧:多发源于秦岭山区,支流短,水流急,易于带来泥沙。支流较北侧少,南侧支流不是渭河泥沙的主要来源。(3)原因:渭河沿岸城市多大量抽水截留,河流水量减少;沿河地区人口增加,生产、生活用水量激增,水量减少;沿河城市污染排放,导致水质下降。对策:河流水资源利用上,都要加强上、中、下游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调配;地处北方,气候较为干旱,要发展节水型农业;防止水资源污染、治理水污染;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率;制定有关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政策等。‎ 答案:(1)河流径流量较小;流速较稳定;汛期一般出现在7、8月;河水含沙量较大;有结冰期。(“汛期”必答;其余任答一点即可)(6分)‎ ‎(2)渭河北侧:支流多而长,流经黄土高原,带来大量泥沙,尤其是每年7、8月暴雨多,水土流失更加严重,带来的泥沙更多。(6分)‎ 渭河南侧:多发源于秦岭山区,支流短,水流急,易于带来泥沙。(4分)‎ ‎(3)原因:沿河城市大量抽水截留;人口增加,生产、生活用水量激增;沿河城市污染排放,导致水质下降。(“抽水截留”必答;其余任答一点即可。)(4分)‎ 对策:加强上、中、下游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调配;发展节水型农业;防止水资源污染;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率;制定有关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政策等。(“统一管理与调配”必答;其余任答一点即可。)(6分)‎ 6‎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