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共46套新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共46套新人教版)》 共有 46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河流地貌的发育 时间:45分钟 满分:9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地貌模式图,回答1~2题。‎ ‎1.由图可知(  )‎ A.沉积物主要由风力作用形成 B.由扇形地上部到扇缘带,沉积物颗粒逐渐变大 C.扇形地中下部土壤肥沃,排水条件良好,适合农耕 D.扇缘带地下水埋藏深 ‎2.该地貌主要分布于(  )‎ A.河流入海口   B.山间河谷出口 C.大江大河中下游 D.盆地中心 ‎1~2.解析:第1题,图中显示扇形地中下部为绿洲分布区,说明其土壤肥沃,排水条件良好,适合农耕。第2题,冲积扇是河流携带泥沙流出山口后沉积形成的。‎ 答案:1.C 2.B ‎[2019·长春市调研]如图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读图完成3~4题。‎ ‎3.该沙丘位于(  )‎ A.冲积扇    B.洪积平原 C.三角洲    D.河漫滩 ‎4.正确示意沙丘剖面及其外力作用主要方向的是(  )‎ 6‎ A.① B.②‎ C.③ D.④‎ ‎3~4.解析:第3题,题目中的关键信息是“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根据河流堆积地貌的成因和分布可知,宽谷中分布的河流堆积地貌类型只能是河漫滩。冲积扇多位于河流的出山口处,三角洲位于入湖口或入海口处,图中沙丘地势高,坡度大,不属于洪积平原,因此可以排除A、B、C三项。第4题,沙丘是“爬升沙丘”,又是河流的堆积作用形成的,外力作用必然是由河水向河岸一侧作用。从景观图中可以看出沙丘剖面的形状,③的坡度及形状符合景观图的情况。‎ 答案:3.D 4.C ‎[2014·海南卷,18~20]如下图所示,位于湿润区的某河流,穿过平行的背斜山脉,进入平原。读下图,完成5~7题。‎ ‎5.上图所示甲、乙、丙、丁四地中,河流流量最小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6.上图所示甲、乙、丙、丁四地中,适宜修建水坝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7.河流穿过平行的背斜山脉的原因可能是(  )‎ A.河流侵蚀、逐步将山脉切开 B.河流改道,由与山脉平行改为穿行 C.河流先于褶皱形成 D.山脉断裂,断裂处形成河流 ‎5~7.解析:第5题,根据图示地形及河流流向判断:甲位于河流上游,丙和乙位于中游,丁位于下游。因此A正确。第6题,通过图示分析,乙位于地势阶梯的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最适宜建大坝,因此选B项。第7题,若山脉先形成,河流应平行于山脉延伸,即纵列分布,不会将山脉切开,更不会穿行山脉,因此A和B错;只有河流先于褶皱形成的前提下,才会出现河流穿行山脉,C正确。‎ 6‎ 答案:5.A 6.B 7.C ‎[2014·北京卷,6~7]下图示意某河谷断面经历的一次洪水过程。读图,回答8~9题。‎ ‎8.该河谷(  )‎ A.岩层①比岩层②形成年代早 B.岩层②比岩层①易受侵蚀 C.是断层上发育形成的向斜谷 D.呈“V”型,适宜修建水库 ‎9.本次洪水(  )‎ A.水位上升时,河流搬运作用减弱 B.水位下降时,河流含沙量增加 C.流量增大时,河流堆积作用增强 D.河流侵蚀作用使河床加宽变深 ‎8~9.解析:第8题,根据河流两岸岩层①和②的相对位置关系可知,①在②之下,所以①形成的年代较早,故A正确。根据图例可知①为页岩,其硬度比②石灰岩硬度小,更易受侵蚀,故B错误。从图示看,岩层是水平的,没有发生弯曲变形,河流底部有断层,故河流发育在断层上,其河谷是由流水的侵蚀形成的,故C错误。从图示形态看,河谷不是“V”型,在断层上也不宜修建水库,否则会导致断层活动,威胁大坝安全,故D错误。第9题,流水的侵蚀与搬运能力与河流的流速呈正相关,河流的流量大,其流速相应的也大,故当水位上升时,河流的侵蚀能力与搬运能力增强,堆积作用减弱,河水的含沙量会增大,故A、B、C错误。河流的侵蚀有侧蚀和下蚀两种,其作用分别使河床变宽和河谷变深,且由图可知,河床在中后期明显加宽和变深,故D正确。‎ 答案:8.A 9.D ‎[2019·荆州市模拟]流水地貌是由流水塑造而形成的地表形态。据此完成10~11题。‎ ‎10.在右图所示河流的②处,流水作用主要表现为(  )‎ A.搬运    B.堆积 C.侵蚀    D.风化 6‎ ‎11.如果在图示的①、②、③、④四处进行码头选址,比较合适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0~11.解析:第10题,本题考查河流弯曲对河流外力作用的影响。在河流弯曲处,凹岸受河流冲刷严重,主要表现为流水的侵蚀作用;凸岸泥沙淤积,主要表现为流水的沉积作用。图中②处为河流的凸岸,主要表现为流水的堆积作用。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第11题,本题考查影响港口建设的区位因素:水域条件(如航行条件、停泊条件)和陆域条件(如筑港条件、腹地条件)。①④两地位于河流的凹岸,河流侵蚀作用显著,河道较深,有利于航行。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答案:10.B 11.C 二、综合题(共46分)‎ ‎12.[2019·江西检测]下图是新疆和田区位略图。和田是著名的“玉石之都”。和田玉为变质岩,其矿体分布在海拔4 ‎000米以上的昆仑山高山地区,乙处河滩玉石富集,是拾玉的重要地段,秋季又是在此拾玉的最佳季节。读图回答问题。(24分)‎ ‎(1)结合地形条件,说明甲处狭长区域没有冰川分布的原因。(8分)‎ ‎(2)说明乙处河滩玉石富集的外力作用过程。(8分)‎ ‎(3)分析秋季成为乙处最佳拾玉季节的自然原因。(8分)‎ 解析:(1)冰川是由终年积雪形成的,故冰川形成条件是有降水(降雪)、气温低;结合甲地等高线分布从地形入手分析该地气温高、降水少的原因。(2)玉石为变质岩,出露地表必然经过岩体的破坏(风化、侵蚀)过程;源自4 ‎000米以上的昆仑山的玉石,到达乙所在河滩,必然经历了河流的搬运与沉积过程。(3)秋季成为最佳拾玉季节,说明秋季此处玉多且出露河滩;结合河流夏季汛期搬运能力强,但此时河水水位高不易发现河床中的玉石,而秋季水位下降玉石出露分析即可。‎ 答案:(1)地势低,气温偏高;(4分)地形封闭,水汽不足。(4分)‎ ‎(2)(含有玉石的)岩体经过风化(侵蚀或外力破坏),再经过河流搬运(向下游运动),到达地形平缓处(乙处),(玉石)发生沉积。(8分)‎ 6‎ ‎(3)夏季河流(流量大)搬运能力强,玉石沉积的时间相对集中在夏季;(4分)秋季河流水位下降,玉石出露。(4分)‎ ‎13.[2013·全国卷Ⅱ,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富、多风、植被稀疏。下图所示区域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 ‎ ‎ ‎(1)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10分)‎ ‎(2)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12分)‎ 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 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 解析:本题以区域图为背景,考查区域定位能力及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知识,以及综合分析问题能力。‎ 第(1)题,根据题中信息可知,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会带来大量泥沙,枯水季节水位较低河床泥沙裸露,风出风口后,M处附近风力减小会导致风沙沉积。 第(2)题,先表明观点,然后说明支持自己观点的理由。如选择观点A沙丘群规模会扩大,则要根据材料中沙丘群形成的条件说明理由,即风和河流带来泥沙导致沙源丰富,河床裸露、风力减小导致泥沙沉积。如选择观点B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则要说明泥沙来源减少的原因,以及限制沙丘群规模扩大的因素。‎ 答案:(1)(M处附近的)河流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河边、河床沉积;(5分)(河水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季节河床裸露;(3分)风沙在此沉积。(2分)‎ ‎(2)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 论据:该区域西临黄土高原,北临内蒙古高原,大风可将沙尘吹到此处;河流持续搬运泥沙;(6分)人类活动用水量增加,导致河床裸露期增长;风出风口后,在M地速度降低,风沙在此沉积。(6分)‎ 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 论据:位于半湿润区,降水较丰富,风沙发生季节短(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河流源地及流经地区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使河流搬运的泥沙量减少);(6分)沙源集中分布在河床与河边,面积较小,不足以形成面积较大的沙丘群;位于山区,附近有水库,沙丘群难以向周围扩展。(6分)‎ 6‎ ‎ (每名考生选择一种观点作答,所提供的论据应支持所选择的观点,否则不得分。若两种观点都提供了论据,以所答的第一种观点评分。)‎ 6‎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