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认识》教学案例分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圆的认识》教学案例分析

ID:299118

大小:6.3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01-04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本人上了一节《圆的认识》研究课。在实际课堂教学场景中,学生生成各种新问题、新情况,面对这些情况,我因势利导,作出了一些处理,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一、           画龙点睛 教学片段: 师:下面请大家用圆规尝试画一个圆。 (学生画,师巡视,发现很多学生拿圆规画圆的方法不对) 师:我发现有些同学画得不够理想,有的还没有画好,哪儿出问题了呢? 生1:圆规的针尖移动了,圆就画不圆。 生2:我的圆规镙丝比较松,两脚之间的距离变化,没法画圆。 生3:旋转时要抓住圆规的顶部,力用在有针尖的脚上。 师:其实,刚才同学们所说的就是画圆时的什么? 生:画圆的注意点。 师:我们要用正确的方法画圆,针尖要固定,两脚之间的长度也要固定。 分析: 课堂教学是动态生成的,不同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的生成,这时就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画龙点睛。以上片段是让学生自己尝试画圆。学生在画圆过程中出现了问题,有的针尖移动,有的两脚距离变化了,根据这一情况,教师画龙点睛,提出问题:问题出在哪儿呢?引导学生说出了自己出现的问题,归纳出画圆的注意点,使学生加深了对圆的认识,体会到圆是平面 二、           欲擒故纵 教学片段: 师:你能想个办法使我们大家用圆规画的圆都一样大吗? 生1:把圆规两腿的角度叉得一样大。 生2:用量角器量两腿之间的角度。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我们同意他们的方法。 内与一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师:好,那我们就把圆规两角之间的角度定为60度,大家画一个同样大的圆。 (学生活动) 生3:我发现量圆规两脚叉开的角度不方便,到现在我还没量出来。 生4:老师,不行,他的圆规比我的大,角度一样,可画的圆比我的大。 生5:这种方法不行。 师:那怎么办呢?想一想,圆规两脚叉开的角度越大,两脚之间的距离就怎样? 生6:圆规两脚叉开的角度越大,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就越大。 生7:我知道了,只要把圆规两脚的距离定得一样长,大家画的圆就一样大。 师:怎样定呢?你能示范一下吗?(学生示范) 师:好,大家把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定为3厘米,画一个同样大的圆。 分析: 以上案例中,教师采用了欲擒故纵的方法,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把圆规两脚叉开的角度定为60度画一个圆,学生在自己的实践中,发现了量角操作不方便,不同的圆规画的圆不一样大等问题,从而否定了自己的想法。这时教师再因势利导,提出:圆规两脚叉开的角度越大,两脚之间的距离就怎样?学生很快地想到了:只要把圆规两脚的距离定得一样长,大家画的圆就一样大。从而为后面发现同一个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作了铺垫。 三、           顺水推舟 教学片段: 教师让学生把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定为3厘米,画一个圆,并且剪下来。 师:如果有人问你这个圆有多大,该怎样说呢? 生1:没法说, 生2:这是一个半径3厘米的圆。 生3:这是一个直径6厘米的圆。 师:这两位同学真了不起,提到了半径与直径,我们把它写下来好吗? (板书:半径 直径) 师:那大家想知道什么是半径,什么是直径吗?请打开课本自学。 分析: 当课堂生成与教学预设基本吻合时,教师可按照教学预设顺水推舟。以上片段中,教师的预设是学生不知怎么介绍自己圆的大小,从而引入到自学半径和直径。但是有的学生课前或平时接触过半径和直径,提前说了出来,这时教师显然不能不顾,便顺水推舟,把半径和直径写下来,这时很多学生会产生疑问,到底什么是半径,什么是直径呢?学生的思维活跃了,再让学生自学半径和直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四、           临时转舵 教学片段: 师:什么是半径? 生1:连结圆心与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 师:你能找出圆上任意一点吗? (学生到黑板上找,并且用A标出。) 师:你能画出一条半径吗?(请一名学生画) 师:线段OA就是圆的一条半径。 生2:A点不一定在这儿,我还能找到。 师:请你上黑板找一找。(学生找) 师:大家有什么发现吗? 生3:老师我发现圆上任意一点有无数个。 生4:我发现圆的半径也有无数条。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5:因为圆上任意一点有无数个,所以连结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有无数条,也就是圆的半径有无数条。 分析: 动态生成的课堂是开放的,是充满生命活力、充满智慧的,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前预设,要根据课堂情况,随机应变,灵活调整。以上片段,教者原来的教学设计是让学生通过自学,认识半径,至于“圆的半径有无数条”由下一环节探索圆的半径特征时揭示。但是课堂上学生2的“A点不一定在这儿,我还能找到。”引起了教者的注意,并且及时调整了自己的教学方案,临时转舵,根据这句话,顺势引导,让学生发现圆上任意一点有无数个,从而进一步发现和理解了圆的半径有无数条。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