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6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
加入VIP免费下载

教学反思2.docx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部编版6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

共有 114 个子文件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部编版6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 共有 114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有的人》教学反思 ‎《有的人》是一篇略读课文。本文是1949年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而写的,因此副标题是“纪念鲁迅有感”。但是这首诗不只是单纯写对鲁迅的怀念,而是通过与鲁迅截然相反的“有的人”的对比,批判了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统治者和压迫者,热情歌颂了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号召人们做真正的有价值的人。‎ 一、 教学效果 本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效果:‎ ‎1.了解鲁迅,温故而知新,加深对诗歌内涵的理解。最近,我班掀起了“鲁迅热”。同学们响应我的号召,纷纷收集了鲁迅的相关资料和故事,有两位同学甚至将资料结集打印,出了书。我引导学生联系已学的鲁迅的作品和有关鲁迅的文章,如《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等文章,做到了温故知新。‎ ‎2.以读代教,让学生在读中品味。这是一篇训练朗读的好材料,课堂上,我运用了不同的朗读方式,并设计了朗读层次,从初读诗歌,读准字音;再读诗歌,同桌互读,读得流畅;听读诗歌,评价;到精读1、2、3、5节,理解诗意;再到小组共读,共品。最后,出示毛泽东主席对鲁迅的评价,升华感情后齐读。突出了层层深入的教学理念。‎ ‎3.善于启发思考,学生学有所思。在两次读后,请学生说说自己对诗歌的发现,能启发学生说出对比的运用、诗歌小节之间的关系、作者的感情。‎ 二、成功之处 ‎1.情境导入。一开始我用深沉的语调叙述臧克家写诗的情景,并故意背诵了《有的人》开头两句。然后提问:这首诗的题目是?……这个问题学生是心领神会的。充满激情的朗诵导入,一上来就奠定了诗歌中对鲁迅的那种景仰、崇敬的基调,下面讲臧克家如何赞颂鲁迅时就自然多了,学生一下子就进入了情境。‎ ‎2.迁移学习。本课的学习是在学生对鲁迅先生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本课,我注意结合学过的课文以及相关的阅读链接。如:“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使你联想到什么?(想到了鲁迅先生救助车夫的情景;不让女佣阿三干重活的情景;让卖票的青年一元钱给他两本书的情景……)这样加深对诗句意思的理解和体会。‎ ‎3.感悟方法。对比是这首诗的主要写法,教学时注重对比朗读的训练。诗的每一小节都用对比写,每一节都是先反后正,这样,使正反两方面的形象更加鲜明,主题更突出。因此,我在朗读指导中采取多种对比朗读的形式,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悟自然也提升了。‎ 三、不足之处 虽然这一课的学习中,有成功的地方,但教学永远都是有缺憾的。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略读课文的教学特点没有得到充分体现。牵着学生的地方还多了点,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不够。教学过程中对小环节与细节的时间缺乏基本的预设,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由于时间设计的失误,写的训练也就没有时间给予落实。‎ 四、改进措施 如果重上这节课的话,我会放开手脚,把学生当成课堂的主人,我只简单引导,不牵制学生过多,相信教学效果会更好。‎

资料: 455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