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委2019年经济工作报告过去一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我市实施“与杭同城”三年行动计划的第一年,也是开发区“一核一廊五园”建设的开局之年,全市目光再次聚焦城西。面对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和错综复杂的困难挑战,我们始终以“桥头堡”、“排头兵”的姿态迎难而上,奋力拼搏,开拓进取,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开创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全市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开发委、陶朱街道、暨阳街道三家单位连续三年蝉联一等奖,开发委、陶朱街道分别位列部门和街道乡镇第一名。一年来,我们围绕市委“一、四、十”决策部署,紧扣“融杭新城、创新产城”这一目标定位,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与杭同城”步伐,集中力量抓好双招双引、项目建设、营商环境优化等重点工作,产业发展实现重大突破,城市建设迈出重要步伐,全区经济社会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显好的势头。全年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300.1亿元,同比增长18.2%;完成500万元以上工业性投入40.9亿元(陶朱+暨阳),同比增长28.45%;千万元以上服务业投入4.3亿元,同比增长41.55%;政府性投入6.1亿元;自营出口66.2亿元,同比增长17.28%。回顾2019年,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工作:一、着力体制机制改革,工作体系逐步健全。抓好巡察整改成果转化,修订和完善各类制度43项,进一步完善规范内部管理。重新调整三定方案,以产业发展服务为导向,优化内设机构设置:削减原11个内设机构为5个,新设营商环境建设处,强化服务企业项目职能;把原有2个下属事业单位增加为5个,设立招商投资、人才科技、新兴产业发展、智造产业发展、服务业发展等5个服务中心,强化专业化招商职能;从体制上加强队伍的专业化培养,使工作人员相对固定,工作内容相对聚焦,招商服务相对专业。推进新城集团重组,统一解聘企业用工人员,优配强队伍;合并大唐袜业城及安顺保安公司,不断做大做强平台。二、着力抓好双招双引,项目质量明显提升。坚持一把手带头招商,保证不少于三分之一时间走出去招商,全面带动双招双引工作。全年新增招商签约项目50余只,其中50亿元项目1只,10亿元以上项目8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及5000万元以上的服务业项目22只,科技型项目15只,生产性服务业项目10只,总投资超150亿元;新引进国千人才2名,省千人才1名,江苏省双创人才1名,申报通过绍兴330人才9人、暨阳533人才7人。一年来,招大引新实现历史性突破,引进总投资约76亿元的清华启迪项目,完成数字安防产业园一期10个项目集中签约,落户龙芯中科、江苏胶原蛋白、大壹供应链等一批重大特色园区项目。三、着力打造产业集群,新旧动能加快转换。在精准招商的基础上,聚力“一核一廊五园”建设,加快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全年共有在建项目118只,其中新建34只,续建84只,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4只,10亿元以上项目3只。坚持向创新要动力,推进园区循环化和数字化改造,开发区顺利通过省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验收(全省共7家),被认定为省美丽园区示范园区(绍兴地区共3家)。紧抓“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加快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改造,新认定数字化车间10个,新增工业机器人150台,企业上云569家以上。加大新兴产业培育力度,全年区内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135.7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利润总额10亿元,同比增长47.1%,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6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35家;新认定省级小微企业园4个、省级企业研发(技术)中心 6 家、绍兴市级众创空间2家。四、着力优化发展环境,配套服务日渐完善。始终坚持产城一体化融合发展,加快“与杭同城”步伐,从全面融杭的高度科学规划中心商务区,全力抓好七大“城市客厅”建设。一年来,启动千禧路至三环线联结工程,促成跨湖幼儿园开学、温德姆酒店开业、南华大学长三角研究生分院开班、温医大生物医药研究院投运,推进宝龙广场、明德小学加快建设进程,推动运动中心、社交新零售等项目开工建设,不断改善城西交通、教育、医疗、科技、商业、文化、运动等功能配套。同时,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要求,投运开发区行政服务中心,建成企业集成服务平台,基本实现企业办事不出区,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深入开展“三服务”活动,完善干部项目结对服务机制,先后走访企业300多家、村(社区)20多家、农户30多户,累计为企业、群众、基层解决发展问题、平安问题60多个。五、着力做好要素保障,发展空间持续拓展。聚焦开发区主职主业,重点做好资金、土地空间等保障,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虽然面临银行融资渠道受阻、15亿元中小企业债归集等不利因素,但在各方协调努力下,完成融资60.7亿元,新出让土地1200亩,收取土地出让金19亿元,顺利度过难关。针对土地紧张但楼宇闲置等矛盾问题,创新举措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店面置换的形式盘活红门村、唐山村等村级留用地167亩、闲置商铺近10万方;先后拍卖收储永洁环保、祥生中翔置业等大宗不良资产近10亿元,累计盘活存量土地500多亩,余缺对接厂房、楼宇13余万方。启动对核心商务区诸三路沿线13家企业近550亩土地实施征收,拓展发展空间,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回顾过去一年,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开发区的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和短板,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对此,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进一步改进工作、优化服务、提高效能,努力推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只争朝夕加油干,不负韶华再向前!2020年对于开发区来说,挑战与机遇并存,城市形象已到了不得不提升的时候,产业经济已到了不得不突破的关口,营商环境已到了不得不优化的地步。重任在肩,时不我待。当前正处于“两手硬、两战赢”的关键阶段,全体干部将自我加压,抢抓机遇,以奔跑的姿态,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推动重点工作有速度、有效率、见变化、见成效,为开发区再创新业绩,争做全市高质量发展的领跑者、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