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和促进就业工作情况调研报告为做好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政府关于本市稳定和促进就业工作情况报告的准备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和《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关于贯彻实施监督法的若干意见》的规定,市人大常委会专门成立了稳定和促进就业工作情况监督领导小组(以下简称监督领导小组)。监督领导小组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定华任组长,市人大财经委、内司委、教科文卫委、城建环保委、常委会预算工委以及部分市人大代表共同组成。本次监督调研的主要目标是推进政策制定出台和提高全社会对就业工作的关注度。市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结束后,监督领导小组立即抓紧启动各项工作。从2月份开始,监督领导小组协助市人大常委会先后4次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和部分市人大代表进行视察,分别对本市国有企业稳定就业岗位、农民工就业、青年大学生就业和社区吸纳就业等情况开展调研。为更全面、更广泛地了解本市稳定和促进就业工作情况,监督领导小组通过委托调研、联动调研、课题研究等多种方式,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一是委托有关部门开展专项调研。监督领导小组分别委托市国资委、市总工会、市工商业联合会、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和上海对外贸易学院等部门,从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稳定就业岗位、青年大学生创业和完善青年大学生职业见习制度、以及农民工就业等多角度开展调研。二是邀请区县人大开展联动调研。监督领导小组邀请浦东新区等11个区人大财经工委,就社区吸纳就业、完善青年职业见习制度、区政府贯彻落实就业政策等情况开展调研。三是会同研究机构开展课题研究。监督领导小组会同上海社科院人力资源研究中心开展了“本市现行稳定就业促进就业政策评估”的课题研究,对本市现行就业政策进行比较分析,并提出修改完善的意见和建议。一、本市稳定和促进就业工作的推进情况(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稳定和促进就业工作2008年,市委就专门将“促进创业带动就业”作为重点调研课题。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下基层调研,强调要把促进就业作为当前确保民生改善的首要任务。根据市委提出“四个确保”的总体要求,市政府将“新增就业岗位50万个”列为2009年要完成的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十件实事之首,并及时制定出台了“一个专项计划”和“三个特别计划”。1月份,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本市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沪府发〔2009〕1号)(以下简称关于促进创业带动就业若干意见);3月份,经市政府同意,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先后出台了《关于2009年加强就业援助稳定就业局势的若干意见》(沪人社就〔2009〕13号)、《关于2009年实施职业培训特别计划稳定就业局势的通知》(沪人社技发〔2009〕13号)、《关于2009年帮助困难企业减轻负担稳定就业岗位有关事项的通知》(沪人社就发〔2009〕16号),为本市稳定和促进就业工作提供了政策保证。(二)全社会共同参与做好本市就业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号召下,全社会方方面面行动起来,共同做好本市就业工作。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建立了就业统计监测制度,及时掌握就业动态,把握就业趋势,并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抓紧推进落实“一个专项计划”和“三个特别计划”。市国资委一手推进本市国资国企改革,一手坚持把“帮企业、保民生、稳岗位、促和谐”作为当前工作的首要任务,积极发挥国有企业稳定和促进就业的领头羊作用。市教委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了25场招聘会,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招聘岗位信息5.6万个。市民政局通过开发大学生社区公共服务见习岗位、倡导大学生参加居(村)委员会工作等方式,想方设法促进大学生就业。市总工会通过开展“百企千岗进社区”、“百万农民工援助行动”等活动,积极推进农民工就业援助。(三)突出重点,确保本市就业工作平稳推进市政府在深入分析就业形势的基础上,积极研究应对措施,突出三个重点,确保本市就业工作平稳推进。一是以创业带动就业作为重点导向加以推进。根据市政府关于促进创业带动就业若干意见的要求,针对大学生创业以及其他初创小企业普遍面临的“融资难、场地缺、能力差、服务弱”等瓶颈问题,有关委办局配套出台了《关于鼓励创业促进就业的若干意见》(沪工商注〔2009〕49号)、《关于完善小额贷款担保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沪人社就发〔2009〕14号)、《关于加强创业培训提升创业者能力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沪人社就〔2009〕14号)和《关于对初创期创业组织实施社会保险费补贴和创业场地房租补贴的意见的通知》(沪人社就发〔2009〕20号)等四个政策文件,对相关政策进行整合衔接。二是把青年大学生就业作为重点对象加以推进。市教委与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2009年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沪教委学〔2009〕2号),全面落实各项政策,组织实施引导升学计划、教育卫生人才计划、就业项目拓展计划、职业技能培训计划、职业见习计划和就业援助计划等六个专项计划,加大高校毕业生创业教育、培训和见习的力度。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提升就业服务力度,调动各方力量积极为高校毕业生寻找就业岗位。三是将稳定困难企业就业岗位和援助困难群体就业作为重点领域加以推进。按照“帮企业、保就业、促稳定”的总体思路,一方面,努力稳定困难企业就业岗位。通过对困难企业实行灵活工时制度、鼓励轮班工作、岗位共享、培训过渡、允许在一定期限内缓缴医疗、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费等临时性措施,帮助困难企业稳定就业岗位;另一方面,积极援助困难群体就业。通过适当降低就业困难人员认定标准、提高用人单位吸纳就业困难人员补贴等途径,帮助困难人员就业,特别是确保零就业家庭人员实现就业。二、当前本市就业状况基本判断和有关建议经过调研,监督领导小组认为,从总体上看,当前本市就业状况好于预期。一是农民工就业状况基本稳定。其原因为,一方面,本市积极开展“春风送岗位”、农民工专场招聘会等活动,集中帮助了一批求职农民工实现就业;另一方面,农民工市场化就业意识比较强,“不找市长,找市场”,滞留本市的求职农民工逐步减少。截至3月26日,滞留本市的求职农民工约16.6万人,比2月底减少了约36%。二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总体平稳。当前,社会舆论普遍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一方面,市政府针对高校毕业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社会各方面也积极推动;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高峰还未到来。从目前情况来看,总体上本市高校毕业生思想情绪比较平稳。据有关部门反映,截至4月3日上海高校毕业生签约率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三是企业用工情况未继续恶化。3月份全市企业招退工数量均有所回升,且招工人数增长幅度大于退工人数增长幅度,实际增加就业人数10985人,比2月份7050人增加3935人。监督领导小组认为,尽管本市目前的就业状况好于预期,但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高度关注。一是经济下滑对就业带来较大压力。受外部经济环境复杂变化和自身发展转型的双重考验,本市经济运行困难明显增加,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经济下滑对就业带来较大压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是人力资源市场供需矛盾依然存在。截至3月底,全市人力资源市场招聘岗位数12.78万个,求职人数18.56万人,供需矛盾依然存在;第二方面是实际就业人员增加数明显减少。今年一季度,全市招工人数25万人,退工人数23.27万人,招退工相抵后实际增加就业人数仅1.73万人,与去年同期实际增加就业人数9.56万人相比,下降比例达81.9%;第三方面是登记失业人数有所上升。按目前的统计办法和统计口径,全市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从2008年12月底的26.55万人增加到2009年3月底的27.06万人,增加了0.51万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已增加了1.22万人,实际人数可能还要多。二是政策实施效果有待实践检验。市政府已制定出台的三项特别计划是本市在特殊时期制定的特殊政策,其中相当一部分政策属于为帮助企业渡过困难的临时性措施。据市国资委介绍,受金融危机影响,当前国资委系统有178家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或非正常生产状态。这些企业大多通过轮班工作、岗位共享、培训过渡等措施暂时稳定就业岗位,究竟能够支撑多久还无法预计。特别是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深度还没有完全见底,下一阶段的经济走势还难以预测,已经出台的政策措施能在多长时间内帮助企业稳定就业岗位还有待实践检验,需要市政府有关部门做好应对更严峻挑战的思想准备。三是政策贯彻落实力度有待加强。调研中,基层普遍希望“政策解释口径不要太散,操作办法不要太繁,享受实惠不要太难”。因此,要让政策真正落到实处,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政策的操作性有待增强。例如一些区县反映,目前本市对困难企业认定标准、补贴资金来源渠道等问题尚未出台实施细则,部分政策实际难以操作。有的单位反映,个别政策是“外有政策,内有门槛”,实施起来不符合初衷。政策的宣传力度有待加大。例如一些基层部门反映,虽然媒体对本市已经出台的一批政策措施进行了报道,但不少企业和群众仍然不清楚政策的具体内容。政策的系统性有待完善。例如一些高校反映,针对青年大学生就业出台了大量政策,但缺少一个综合牵头部门对政策进行梳理整合提供统一的咨询解答,有的政策出台前缺乏深入、周详的调研。监督领导小组结合当前经济形势,对进一步做好本市稳定和促进就业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要把发展经济作为稳定和促进就业工作的根本途径。经济发展是稳定和促进就业的根本途径。要把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各项帮扶企业的政策细化落实,主动服务企业,提高工作效率。要充分发挥世博效应,实现本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树立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与扶持就业创业相协调的理念,在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中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竞争优势,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要大力促进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着力帮助中小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突出困难,切实发挥中小企业吸纳就业的主体作用。二是要把政策宣传贯彻和提高政策效应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稳定和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目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加大对政策的宣传贯彻力度,努力提高政策知晓度。同时,要注意把握政策宣传的时机和节奏,兼顾平衡和全面,为全社会推动就业营造良好氛围。要细分政策适用对象,加强分类指导,提高政策的针对性。要尽快细化有关政策措施,完善实施办法,增强政策的操作性,提高政策效应。三是要把解决就业体制机制性问题作为工作的长远之计。要处理好应对当前危机和谋划未来先机之间的关系,探求解决本市就业工作中的体制机制性问题。要处理好“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促进就业的积极作用。要善于将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及时转化为长效机制。同时,要从体制机制上研究完善青年职业见习制度、拓展社会组织吸纳就业渠道、推行失业登记与社会保障制度衔接等问题,并作为本市稳定和促进就业的长远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