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的加减法综合练习”教学设计与分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1~5的加减法综合练习”教学设计与分析

ID:53605

大小:14.21 KB

页数:5页

时间:2006-05-14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在游戏中拥抱数学──“1~5的加减法综合练习”教学设计与分析 叶琴 [学生情况分析] 据我课前了解,我班的47名学生都已经学会了计算5以内的加减法,也会根据具体情境正确地选择加减法(熟练程度有差异),但是对“为什么用加法计算”“得数‘5’是怎么来的”之类的问题讲不出所以然。 刚入学的孩子上课习惯尚未形成,自控能力差,需要有趣味性的学习方式。 [教材简析] “1~5的加减法的初步认识”教材安排了5课时,包括加法的初步认识和1~5的加法,减法的初步认识和1~5的减法,练习三。根据学生已有基础,本节内容还是比较浅显的。我根据前两课时学生的学习情况,决定把减法含义的学习和减法计算在一课时里完成。根据课堂上学生各方面的反馈,他们接受得蛮可以的,看来这样的尝试还是可行的。但也不能小看这块内容,毕竟是学生第一次在课堂上神圣地触摸了它,系统地理论化地来学习它,来体验加法的“合起来”含义和减法的“去掉”含义,学会用最好的方法来计算。而且直接影响着第六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学习。于是我在第四课时里就安排了本节综合练习课,用游戏的形式带领学生参与练习巩固,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让不同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提高,并获得学习的快乐。 [教学目标] 1.经历各种形式的数学学习活动,明确加法、减法的不同含义,能选择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熟练正确地计算1~5的加减法。 3.培养主角意识,培养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并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活动开始:计算练习 师:(出示火车)再过几天就是国庆节了,节日里很多人去旅游,现在老师也带着小朋友一起乘着火车去祖国大好河山走走瞧瞧。但上车之前老师先要进行一下体验检测,通过的同学才能领到车票。 1.数的组成。  5  4    / \ / \    2 □ □ 2  3  5   5    / \ / \  / \    1 □ 4 □ □ □ 学生伸手指表示。 2.抢答:4-1  5-3  2+3  5-4      2+2  5-2  3+2  4+1  4-3 抽问:你是怎么算的? 3.组长发给每人一张“车票”,进行纸上10道题的口算练习,然后自己统计哪个得数出现次数最多,就上几号车厢。 (说明:每一大组12人一个火车挂图,学生到位后,做开小火车的动作) [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教师的话使学生情绪高涨,感到有趣开心,然后进行前奏“数的组成”和“计算练习”,为后面的练习作铺垫。第3个小内容让学生决定上几号车厢的过程既进行了“多少”的比较,又渗透了“统计”的思想。] 二、活动进行:体验加减法的含义 做第27页第4、5题。 师:火车把我们带到了一片大花园,好美啊!蝴蝶、蜻蜓在唱歌跳舞,羊羔、青蛙在游戏玩耍。(出示四幅主题挂图) 1.集体交流。 师:呱呱呱,小青蛙在招呼我们呢?你看到了小青蛙在干什么?要想知道现在荷叶上还有几只青蛙,可以怎样想?怎样用算式表示? 2.同桌交流。 师:瞧瞧蝴蝶姐姐在忙什么?看到这幅图,你能向同桌提几个问题吗?你觉得自己的哪个问题很好,说出来想让大家回答? [通过看图向别人提问题,促使学生自主地领会图中蕴涵的意图、数学问题,同桌两人一起进行不同形式同种内容的思考,力求人人参与,人人思考。同时培养了他们的主人意识。] 3.小组合作交流。 师:再瞧小蜻蜓和小羊羔在玩什么? 小组内说说图上画了什么?并用算式表示一下他们怎样在玩。(让稍逊色一点的学生回答) [在体验加减法的不同含义时,回答教师的问题──自己提问题──组内交流问题,由扶到放,学生的思维也一步步地深入,通过自己的思考,明确了加减法含义。] 三、活动高潮: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1.观察画面情境列式计算。 (1)师:火车开呀开呀,把我们带到了小朋友最喜爱的海洋公园。 课件演示:4条鱼和1条鱼游到了一块儿。 你能用算式来表示吗? (学生将算式列在纸板上,举起来校对) 现在有几条鱼?课件提示:原来的5条鱼,游走了2条。 学生继续列式。 [利用课件将生动的情节转化为数的运算,通过看图理解,将过程用式子表示出来,这是知识的一个综合应用。同时,利用连续情境,渗透了加减混合计算。] (2)师:野生动物园到啦! 课件演示:4只小猴原来在一块玩3个皮球,后来1只小猴拿着2个球跑开了。 学生列式:4-1或3-2。 2.语言情境列式计算。 师:大家玩得可开心了,哦,到家了,老师开始点人数了。 (1)1号车厢原来有5个小朋友,下车2人,帮老师想想车上还有几个人?(学生直接说出得数) (2)小红看到2号车厢一开始下车4人,后来又下来1个人后车厢里就没有人了。原来2号车厢有几个人?现在2号车厢还有几个人? (3)3号车厢原来有2个女同学,2个女老师,3号车厢原来有几个女性? …… [通过倾听教师所描述的语言直接说出得数,是学生对教师的话的含义理解和计算过程内化为一个快速、简洁、有机的思考历程,是对本节知识的融会贯通。] 四、活动结束:总结及书面练习 1.今天你乘着火车干了些什么? 2.完成书本第27~28页练习三中的习题。 [教学设计说明] 让一年级的新生投入到数学活动中的关键是调动起他们的兴趣,创造一个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情境。我在翻阅书本看到火车时,就想到利用坐火车旅游形式,将练习题串在一起,变枯燥的练习为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问题情境中的问题,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在教学中,我共设计了三个环节,层层深化。 1.练习数的组成与计算,加强基础训练。 2.体验区分加减法的含义。 3.学会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组织教学和设计习题时,我考虑到了以下几点。 1.培养“主角”意识,人人参与,人人提高。 新理念下倡导自主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本节课始终是学生在自主地解决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师的合作下,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积极思维,提高了他们的分析综合能力,帮助他们掌握了解决数学问题的规律。同时,我力求让每个学生都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在练习中,通过用手指表示得数,将式子列在自己的纸板上,小组交流,抢答等形式,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都得到需要的数学知识。 2.知识前后联系,融会贯通。 在习题练习中,我注意多元化、开放化,需要学生将知识进行综合内化,来解决问题,这也是一种数学素养。比如决定上几号车厢,必须进行计算──统计──比较的思维活动;野生动物园情境列式中需选择条件,留有充分的思考空间;“海洋公园”情境中学生又初步有了两步计算的意念。 3.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 小组合作形式给每个学生提供了均等的学习和发展的机会,且有更多的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体验成功。在本节课,当学生的想法需要有人倾听并交流时,当他们学习有障碍时,小组合作都带给了他们更好的学习研究条件。 4.联系生活,感悟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数学源于生活,为的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习题的内容上选择有生活味的、学生熟悉的情景,可大大提高他们的兴趣。比如点点人数,看看动物园,数数小蜜蜂,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注意,去思考,从而让学生亲近数学,喜欢数学,提高数学学习的能力。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柴桥镇中心小学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