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S_AUTOADD_1209110224115 {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
}
#TRS_AUTOADD_1209110224115 P {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
}
#TRS_AUTOADD_1209110224115 TD {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
}
#TRS_AUTOADD_1209110224115 DIV {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
}
#TRS_AUTOADD_1209110224115 LI {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
}
/**---JSON--
{"":{"margin-top":"0","margin-bottom":"0"},"p":{"margin-top":"0","margin-bottom":"0"},"td":{"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0"},"li":{"margin-top":"0","margin-bottom":"0"}}
--**/
DIV.MyFav_1209110084713 P.MsoNormal{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0.5pt; MARGIN: 0cm 0cm 0pt; COLOR: windowtex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209110084713 LI.MsoNormal{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0.5pt; MARGIN: 0cm 0cm 0pt; COLOR: windowtex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209110084713 DIV.MsoNormal{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0.5pt; MARGIN: 0cm 0cm 0pt; COLOR: windowtex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209110084713 P.MsoHeader{BORDER-RIGHT: medium none; PADDING-RIGHT: 0cm; BORDER-TOP: medium none; PADDING-LEFT: 0cm; FONT-SIZE: 9pt; PADDING-BOTTOM: 0cm; MARGIN: 0cm 0cm 0pt; BORDER-LEFT: medium none; LAYOUT-GRID-MODE: char; COLOR: windowtext; PADDING-TOP: 0cm; BORDER-BOTTOM: medium non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center}DIV.MyFav_1209110084713 LI.MsoHeader{BORDER-RIGHT: medium none; PADDING-RIGHT: 0cm; BORDER-TOP: medium none; PADDING-LEFT: 0cm; FONT-SIZE: 9pt; PADDING-BOTTOM: 0cm; MARGIN: 0cm 0cm 0pt; BORDER-LEFT: medium none; LAYOUT-GRID-MODE: char; COLOR: windowtext; PADDING-TOP: 0cm; BORDER-BOTTOM: medium non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center}DIV.MyFav_1209110084713 DIV.MsoHeader{BORDER-RIGHT: medium none; PADDING-RIGHT: 0cm; BORDER-TOP: medium none; PADDING-LEFT: 0cm; FONT-SIZE: 9pt; PADDING-BOTTOM: 0cm; MARGIN: 0cm 0cm 0pt; BORDER-LEFT: medium none; LAYOUT-GRID-MODE: char; COLOR: windowtext; PADDING-TOP: 0cm; BORDER-BOTTOM: medium non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center}DIV.MyFav_1209110084713 P.MsoFooter{FONT-SIZE: 9pt; MARGIN: 0cm 0cm 0pt; LAYOUT-GRID-MODE: char; COLOR: windowtex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DIV.MyFav_1209110084713 LI.MsoFooter{FONT-SIZE: 9pt; MARGIN: 0cm 0cm 0pt; LAYOUT-GRID-MODE: char; COLOR: windowtex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DIV.MyFav_1209110084713 DIV.MsoFooter{FONT-SIZE: 9pt; MARGIN: 0cm 0cm 0pt; LAYOUT-GRID-MODE: char; COLOR: windowtex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DIV.MyFav_1209110084713 A:link{COLOR: blue;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DIV.MyFav_1209110084713 SPAN.MsoHyperlink{COLOR: blue;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DIV.MyFav_1209110084713 A:visited{COLOR: purple;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DIV.MyFav_1209110084713 SPAN.MsoHyperlinkFollowed{COLOR: purple;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DIV.MyFav_1209110084713 P{FONT-SIZE: 12pt; MARGIN-LEFT: 0cm; COLOR: black; MARGIN-RIGHT: 0cm; FONT-FAMILY: 宋体}DIV.MyFav_1209110084713 DIV.Section1{page: Section1}DIV.MyFav_1209110084713 OL{MARGIN-BOTTOM: 0cm}DIV.MyFav_1209110084713 UL{MARGIN-BOTTOM: 0cm}一、学习目标分析(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课程标准》《模块学习要求》《补充说明》认识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知道它们的转化关系。4.1认识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4.2知道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化学性质及其用途4.3知道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之间的相互转化。 4.4能正确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二)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醇、酚的结构特点。(2)、掌握醇的取代反应、消去反应、氧化反应原理。(3)、掌握酚结构的特点,取代反应。(4)、学习根据物质结构推断化学性质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来验证物质性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实验操作技能以及运用实验探索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从官能团的结构特点入手来分析物质性质的“思路教学”,使学生学会研究有机化学的科学方法。 二、教材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乙醇、苯酚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教学难点:醇和酚结构的差别及其对化学性质的影响。 三、教学内容的安排(一)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本章是在必修课中学习含氧衍生物的基础上,结合烃的含氧衍生物的结构特点和性质,进一步加深认识有机化合物的加成、取代、氧化和消去反应。通过烃、卤代烃及烃的含氧衍生物等有机物间的相互转化,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应用。通过学习有机合成与逆合成分析法巩固烃、卤代烃、烃的含氧衍生物的性质和转化关系,并认识到有机合成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意义,体会新化合物的不断合成使有机化学具有特殊的科学魅力。该章内容是烃的衍变产物,因而上章知识是学习本章的基础。如:有机物的分类、有机物中碳碳键、同分异构体及烃的命名、取代、加成、聚合等有机反应等等,这些知识对学习本章都是非常重要的。同时本章介绍的酯的水解、银镜反应和酯化反应又是学习后续两章内容的基础。如:第四章中的油脂的水解、葡萄糖和麦芽糖的银镜反应及第五章中的聚酯等都是本章内容的拓展和应用。本章将促进学生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了解烃的含氧衍生物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讨论烃的含氧衍生物的安全使用,关注烃的含氧衍生物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通过对有机合成的学习,认识到有机合成在人类生活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意义。(二)教学内容分析本章在内容选择上重视类别的概念引入。本章教材共分为两大部分,烃的含氧衍生物(醇、酚、醛、酸、酯)和有机合成。醇与酚 本节关于醇,仍以乙醇为典型代表物,结合醇的结构特点,介绍了醇的消去反应、取代反应和氧化反应,在一元醇的基础上简单介绍了乙二醇、丙三醇,并以图片的形式列举了它们的应用;通过“思考与交流”和“学与问”的方式以表格的形式列举了部分醇的沸点,介绍了醇分子间的氢键。苯酚是酚类化合物中最典型的一元酚,本节介绍了苯酚的酸性和取代反应,在呈现方式上主要是归纳推理式,通过实验现象归纳苯酚的性质;教材中通过“学与问”比较苯、苯酚和乙醇的性质,注意醇和酚是重要的烃的含氧衍生物,它们共同特点是都含有羟基(—OH)官能团。教学时,要根据“结构决定性质”的基本思想,研究羟基官能团的结构特点及其化学性质,对比醇和酚的结构和性质;并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从乙醇的结构和性质迁移到醇类的结构和性质,从苯酚的结构和性质迁移到酚类的结构和性质;以此要求学生自主说明有机分子中基团之间存在相互影响。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潜力,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三)学时安排 具体学时分配,可以结合教学设计的特点将两大部分内容合理地分为两学时完成。在课时分配上,建议“醇的结构和性质”“酚的结构和性质”各1课时。 四、教学过程简述:第一节:醇 酚醇和酚是重要的烃的含氧衍生物,它们共同特点是都含有羟基官能团。在教学时,要注意要根据“结构决定性质”的基本思想方法,研究羟基官能团的结构特点及其化学性质,对比醇和酚的结构和性质;要注意从乙醇的结构和性质迁移到醇类的结构和性质,如根据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规律,推测甲醇、正丙醇、乙二醇、丙三醇与金属钠反应的产物;根据乙醇与浓硫酸加热反应可能生成乙烯或乙醚的反应规律,推测2-丙醇可能的反应产物;根据乙醇与氢溴酸反应规律,推测1-丙醇与氢溴酸反应的产物;根据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规律,推测1-丙醇和2-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的产物。对于苯酚的教学,可先由学生分组开展实验探究,实验探究的内容包括苯酚在水中和NaOH溶液中的溶解性,苯酚钠溶液与稀盐酸、碳酸的反应,苯酚溶液与浓溴水和FeCl3溶液的反应。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了苯酚的性质后,让学生比较苯酚与苯、苯酚与醇的性质,得出有机物分子中基团之间是相互影响的。 五、教学资源建议⑴完成的醇和酚教学时,建议展示生活中醇、苯酚的样品,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⑵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醇和酚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⑶在完成醇和酚学过程中,建议教师提前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教材内容,收集有关的资料(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将本组的收获在全班进行展示、交流。此类题目不宜过大、过深。⑷结合当地或其他地方污染或污染治理情况,组织学生走访当地环保部门展开调查,开展相关的研究性学习。⑸在收集有关醇和酚的资料的过程中,教师为便于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可提供有关化学网站地址。如:中学化学教学资源网http://www.yeschool.net/phd 中国科普网站 http://www.kepu.gov.cn 等。 六、教学方法与学习指导策略建议⑴所选的实践活动一定要学生亲自动手完成,重视学生实验结果,并加以分析、论证, 可以以演讲形式进行交流.活动的宗旨是使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因此在教学中要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和启发,环保意识也得到提高。⑵活动的教学要求不要太高,难度也不要太大,关键是让学生体验实践的过程。⑶在活动前应做好充分准备,如要求学生做好课前调查、查阅资料、发言准备等。教师应准备好活动必备的用品,如白酒、木质地板、报刊资料、复印资料、图片、投影片或录像片等。⑷教学时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如某些活动可以采取收集资料——调查——阅读——讨论的方式进行。⑸教学时应注意尽量结合生活的实际情况,让学生随时都感受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⑹应该注意的是,其中有些活动并没有固定的答案,活动中也不要强求统一。活动的目的主要在于学生的参与,在参与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追求一丝不苟严谨治学的态度。 七、课堂评价建议(一)对于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落实,建议用纸笔作业评价。例如,1.居室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是人们使用的装饰材料、胶合板、内墙涂料会释放出一种刺激性气味气体。该气体是【 】A.甲烷 B.氨气 C.甲醛 D.二氧化硫 2. 苯酚沾在皮肤上,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酒精洗涤 B.水洗 C.氢氧化钠溶液洗涤 D.溴水处理 (二)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度,可以通过活动的表现评价表的方式进行。小组成员: 。小组分工: 。自学题目: 。 评价的内容评价细目评价结果备注ABC主题选择1、 为什么选择此主题?是否进行讨论?2、 能否完成好此主题是否进行论证?3、 主题选择是否合理?能力所及? 活动设计1、 是否进行明确分工?2、 活动步骤是否清晰?3、 每一步活动目的是否明确?能否达到预期要求4、 收集资料对所学知识的学习、理解是否有恰当的帮助? 资料收集与整理1、 小组成员能否按分工,通过多种手段搜集相关资料?2、 能否对所收集资料进行有序的分类整理?3、 收集的资料是否充分并能围绕主题? 交流与表达1、 能否对所选主题作准备、有条理的表达?2、 能否对他人观点做准备、恰当的补充?3、 能否对他人的观点提出合理的质疑并能正确回答他人的质疑? 整体评价1、 参与意识2、 合作意识3、 知识的理解与应用4、 交流表达能力5、 查阅和整理资料能力6、 处理现场提问的应变能力 整体表现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