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高考第一轮总复习哲学常识教案大全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0届高考第一轮总复习哲学常识教案大全

ID:64958

大小:253.16 KB

页数:106页

时间:2009-12-14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0届高考第一轮总复习哲学常识教案大全                        复习要求:(1)巩固所学知识,进一步识记、理解每一个高考知识点;          (2)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3)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当前重大热点问题。 复习重点: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复习方法:自学、讨论法。 复习时间:2009年9月1日—2009年10月15日,共47课时。 课时安排: 第1课时    哲学概述 第2课时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第3课时    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第4课时    意识的能动作用 第5课时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第6课时    唯物主义的根本思想 第7课时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第8课时    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和整体联系 第9课时    事物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 第10课时   坚持用发展观点看问题 第11课时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第12课时   矛盾的普遍性 第13课时   矛盾的特殊性 第14课时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第15课时   矛盾的不平衡性 第16课时   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第17课时   内外因辩证关系 第18课时   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第19课时   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第20课时   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第21课时   人的主观能动性 第22课时   认识的根本任务 第23课时   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第24课时   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 第25课时   科学的思维方法 第26课时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第27课时   坚持正确的价值观 第28课时   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 第29课时   发展市场经济与坚持集体主义 第30课时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第31课时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第32课时   人生价值的实现 第33课时   理想与现实 第34课时   实践的特征、作用 第35课时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第36课时   积极投身于群众的实践之中 第37课时   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                               第1课时    哲学概述   教学内容:1、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的基本活动。            2、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3、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识记:1、哲学的含义;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3、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  难点:哲学含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哲学的基本含义 1、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的基本活动。 人们要有效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离不开人的智慧,离不开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发展。 哲学是智慧之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与其它科学的关系是抽象与具体、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如物质、规律等。可见哲学不涉及到具体科学知识,它的研究对象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看法,即世界观。 2、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的本质、状态等问题的根本观点和看法。它一般不涉及具体的领域或学科。如运动就是指万事万物的运动,而不是讲分子或特定物质的运动。 当用某种理论形式(逻辑地、系统地)将世界观表现出来时,便形成了哲学。可见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了的世界观。零散、自发、缺乏理论论证的世界观,不是哲学。因此哲学上所讲的世界观都是可以进行论证的。 3、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当世界观运用于实际之中去指导观察、分析、处理、解决问题时,它就具有了方法论的意义。所谓方法论就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因此运用哲学观点解决实际问题时便出现了“世界观——方法论——实际问题”的基本模式。其中方法论作为“中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如:矛盾具有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学科应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伟大的认识工具。 其科学性源于:(1)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主要是生物进化论、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物质不灭定律。 (2)实践性,一方面我们要运用它来指导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另一方面它又不断地接受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2、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的基本内容。 主线: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唯物论:解决一个问题——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但物质是可知的,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强调了客观。落脚点是想问题办事情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 辩证法:主要解决的问题是世界的状况怎么样、发展规律如何。强调了事物是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落脚点是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联系、发展、矛盾三大观点。 认识论:主要解决的问题是人自身的属性、能力和需求,即作为认识主体的人是如何认识客观、改造客观的。强调了主观能动性。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又受人生观、价值观的制约,只有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就是人生观、价值观问题。 哲学常识学习的最终归宿和目的是投身社会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改造主客观世界。 三、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1、根本目的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意义: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有助于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助于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助于在观察和分析社会问题时,得出正确的结论;有助于分析人生的重大问题,指导自己在人生道路上前进;有助于搞好学习和指导工作。 3、根本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重地理解、重在应用。 高考范题: 选择: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D ) A、人类哲学体系中惟一正确的哲学理论 B、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总和 C、全部科学的总和 D、科学世界观和科学方法论的统一                             第2课时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教学内容:1、人们利用自然物、改造自然物的活动,要以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为前提。2、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形成与发展是客观的。3、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4、世界的本原是物质。5、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基本要求:识记:物质的概念。     理解:1、用科学研究的成果说明,自然界不是神创的,也不是人的意识的产物;2、从利用自然物,改造自然物两方面,列举实例,说明人们必须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3、结合基本史实,阐释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4、通过阐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客观性,概括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 教学重点与难点:物质概念;论证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主题 情境一:荀子说:“天不为人之恶寒也缀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而缀广。”“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情境二: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人创造物质的这种或那种生产能力,也只是在物质本身预先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科学家采用体细胞核移植这种无性繁殖技术——克隆技术,培育出了克隆羊。但是科学家离开了体细胞核克隆羊无论如何也是培育不出来的。 上述情境共同揭示了什么哲学道理?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二)情境展开,分析主题 分析情境一(荀子语):第一句说明自然界是客观的。 理论论证:一、自然界是客观的 1、三大起源(天体、生命和人)表明:自然界先于人类而产生,自然界是统一的,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第二句说明社会是客观的。 人类产生后,在社会实践中出现了意识,有了意识是否意味着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主观的呢? 2、从人们利用自然物和改造自然物来看:都必须以自然物本身的属性和规律为前提和基础。 结论:第一,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不是人的意识的产物。第二,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如果无视自然界的客观性,自然界就会对人类进行无情的报复。洪水、沙尘暴、荒漠化等。 综上所述,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在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也不依赖于人的意识。所以说,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分析情境二:说明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并不是由主观意识任意支配的。 二、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1、从社会的产生来看,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 古猿在劳动中进化成人——从而产生人类社会。这是客观世界自身力量长期作用的必然结果。 2、从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来看,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客观的。 (1)生产力是客观的。它的发展是由多种客观因素决定的。 (2)生产关系是客观的。它是由生产力决定的,人们不能随心所欲地选择生产关系。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3、从社会的运行来看,支配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 如价值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等等。 可见,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是客观的。 总结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三、正确理解和把握物质的哲学涵义: 1、哲学上的物质概念是对世界上除了意识以外的万事万物的概括和抽象,是最一般的物质概念。 2、撇开各种物质形态的具体特征,经过抽象我们可以知道,万事万物(除意识外)唯一的共性是“客观实在”。 3、物质“客观实在”的特性是能够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现实中的许多物质之谜,不是意识不能反映而是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人们的认识水平没有达到这一高度。即世界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可见,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但又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三)情境反馈,巩固主题 情境三:恩格斯指出:“人类通过改变自然,来使自然为自己服务,来支配自然,但每走一步都要记住:人类统治自然界决不是站在自然界之外,我们对自然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能够正确的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 (1)恩格斯的话主要说明了什么?(人们在改造世界时尊重自然规律) (2)恩格斯的话给我们改造世界有何启示?(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高考范题: 选择:1、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客观性,从根本上说,决定这种客观性的是( D ) A、自然界的客观性                   B、社会生产力的客观性 C、社会生产关系的客观性             D、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客观性 2、哲学的物质概念①是千千万万事物的总和  ②其外延是指除意识以外的万事万物  ③其内涵是指万事万物的“总和”中概括抽象出来共同的唯一特性  ④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C )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第3课时    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教学内容:1、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2、宗教是客观世界在人们头脑中虚幻和歪曲的反映。 识记:宗教观念的本质. 理解:分析意识的不同类型,说明意识根源于物质,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教学重点和难点:意识的本质。    (一)情境导入,揭示主题 情境一:在印度多次发现小孩被母狼叼走并在狼群中长大的现象。这些“狼孩”中有些已八九岁了,但还不会说话,不能思维,其习惯与狼的基本一致。 上述情境材料揭示了什么哲学道理? 物质决定意识 (二)情境展开,分析主题 情境一分析:离开社会客观实际,人的意识无法产生。 理论论证:一、从意识的起源看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自然界进化——人——才可能产生意识。 2、意识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有了人不能说就有了意识,如“狼孩”。只有经过社会实践,当客观存在作用于人脑中,这时才产生了意识。 结论: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二、从意识的器官看, 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意识只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结论:离开人脑这一物质载体,意识无从产生。 三、从意识的本质(内容)看, 1、从意识的性质上,正确的思想意识与错误的思想意识都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正确的思想意识即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本来面目的意识。错误的思想意识即歪曲地反映客观事物本来面目的意识。 两者的区别不在于对客观事物是否作出了反映,而在于对客观事物作出了不同性质的反映。前者如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理论等。后者如错误的决策、宗教中的鬼神观念等。 关于宗教应重点把握宗教的本质:宗教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虚幻的歪曲的反映。分析为什么是虚幻的歪曲的?本来“人——神”,而宗教却是“神——人”。 2、从意识的形式上,无论是人的具体感觉还是人的抽象思维,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具体形象的反映;抽象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与规律的反映。 3、从意识的发展历程上,无论是人们对现实状况的感受与认识,还是人们对过去的思考与总结,以至人们对未来的预测,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如“我们班的同学真好。”这是对与我们学习、生活在一起的同学作出的现实反映。这是对客观存在的同学之间的融洽关系的反映。 如“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这是对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作出的反映。这是对我国历史事实的反映。 如“未来几天,天气会转睛。”这是根据天气的运行规律,对未来几天的天气作出的预测。这是根据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对客观事物作出的超前反映。 结论:任何意识都根源于物质,其内容归根到底来自于客观事物。因此其本质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上述结论表明: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却是客观的,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从而进一步说明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物质决定意识,进一步证明了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而不是意识。那么意识对物质的反映是否是被动、无为的呢? (三)情境反馈,巩固主题 情境二:由于过度垦伐,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入春以后总是要刮几场沙尘暴,而南方地区在夏秋之交人们总担心洪涝灾害。这已经成为了我国的一大隐患。 上述材料警示我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什么? (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正确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 高考范题: 选择: 1、“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这句话在哲学上启示我们( A ) A、思想要适应变化了的情况          B、认识是由浅入深的过程 C、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事实为依据    D、对具体问题要作具体分析                             第4课时   意识的能动作用   教学内容:1、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2、力求使意识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3、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4、不同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着不同的反作用。5、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基本要求:理解:1、列举社会生活中的实例,或联系个人经历,比较不同性质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不同的反作用。2用实例表明,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方法不同,知识构成不同,对同一客观事物的反映会出现正确与错误的差别。3、分析意识的不同类型,说明意识根源于物质,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运用:用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反作用的原理,结合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说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意识的反作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主题 情境一:被誉为“爱因斯坦以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的英国科学家斯蒂芬霍金说,随着电脑技术的不断发展,最终电脑像人的大脑一样发达,甚至能够自行设计出新的“智能”电脑。上述材料表明了什么哲理? (二)情境展开,分析主题 情境二分析:人们可以根据人脑创造出电脑,表明:意识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理论论证:一、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在,而且还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1、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2、人的意识是有差别的。所谓“见仁见智”就是如此。 3、意识有正确的错误之分。正确的意识是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意识,错误意识是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意识。其原因有二:客观原因;主观原因: ①立场不同,即利益立足点不同,阶级立场不同。 站在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是我们获得正确认识的基本前提,是我们应当永远坚持的立足点。 ②世界观不同,人生观不同,思维方法不同。 我们应当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应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去认识客观事物。 ③知识构成不同。 我们应当认识学习掌握先进的文化科学知识,不断提高我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 总之,只要我们端正立场,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来观察事物,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为指导,不断充实我们的科学知识,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我们就一定能够在正确认识世界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二、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意识能动作用的突出表现) 1、意识反作用的含义 在实践活动中,意识总是指挥着人们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去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这就是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 理解:①意识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也就是说单纯的意识无法使客观事物发生改变。否则,就是主观主义。②意识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才能使客观事物发生变化。③自从有了意识,意识的反作用就始终在发挥着。思维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人们不停地通过意识的力量来改造自然和社会。 2、意识反作用的表现 人们在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过程中,由于不同性质意识的指导,因而产生的客观效果是不相同的(促进或阻碍作用)。这就是说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有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①积极表现: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②消极表现:歪曲地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不管是积极的表现还是消极的表现都是意识反作用于客观事物的表现。 三、重视精神的力量 正因为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第一,开发人的精神资料,调动人的精神能量。 精神并非万能,但没有精神却万万不能。 第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它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关系跨世纪宏伟蓝图的全面实现,关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今天,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更加重大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应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 总结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同时意识又具有反作用。这就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三)情境反馈,巩固主题 情境三:江泽民同志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指出:“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江总书记的话说明了什么? (正确与错误的意识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总之意识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高考范题: 选择:(’95高考)“满招损,谦受益。”这说明( C ) A、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B、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有差别的 C、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    D、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               第5课时    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 教学内容:1、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有效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2、从实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基本要求:   理解: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观点,说明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运用:用主观必须符合客观的原理,分析党的基本路线与我国基本国情的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因;怎样坚持从实际出发。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情境一:“入山问樵,入水问渔。” 为什么要“入山问樵,入水问渔”?这对我们有何启示? (二)情境展开,分析主题 分析情境一:为什么入山要问樵夫,入水要问渔夫?因为樵夫熟悉山里的情况,渔夫熟悉水里的情况。这从哲学上启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这是物质决定意识这一唯物主义思想的要求。 理论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 分析的逻辑思路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含义 即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并以之决定我们的主观思想和行动。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主观符合客观。 思考: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和重要思想,能否作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本出发点?为什么? (不行。因为它们都是主观的东西,不是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 因此,我们的主观要符合客观,就必须使主观来自于客观,从客观实际出发。 二、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的原因 1、它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 人们只有承认工作的客观性,从它的自身的状况、属性与规律出发,才能真正认识它、改造它,把工作做好。比如制订复习计划。 2、它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左”(主观超前于客观)右(主观落后客观)倾错误在认识论上的共同特点是,主观认识脱离中国社会的实际,主观没有正确地反映客观,这叫做主观与客观相分离。正确路线在认识上的特点是,主观认识符合当时中国社会的实际,并能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主观正确地反映客观,这叫做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可见,是主观与客观分离,还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就成了错误路线与正确路线在认识上的根本区别。 3、它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在人们的活动中表现为客观实际和主观认识的关系。而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说到底都是在处理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既然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那么,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时就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三、坚持从全面、发展的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 1、客观实际是全面的(许多事实的总和),又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这就要求我们应全面把握实际,把握变化发展的实际,不停地探索事物发展的规律,不断地使我们的思想适应变化发展了的实际。 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必须反对主观主义 主观主义就是想问题、办事情从主观出发。其主要表现是:(1)经验主义即从狭隘的、局部的经验出发。(2)教条主义即本本主义,从书本上的某一词句或结论出发。 四、了解国情、立足国情 1、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国情,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而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没有完全搞清楚。 所谓对社会主义没有完全搞清楚,主要是对我国所处的社会主义阶段没有搞清楚。我们说要从实际出发,就必须明确我们当前最大的实际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所谓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没有搞清楚,实质上是对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当采取什么样的路线、方针、政策没有搞清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怎样才能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呢?照搬照抄别国的经验不行,照搬照抄马克思主义著作中的个别论断也不行,唯一的途径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使主观与客观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成功。 2、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国情,是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基础。 (三)情境反馈,巩固主题 情境二:“法轮功”歪理邪说之一就是否定生命起源,鼓吹“神造人”。李洪志对练功者鼓吹说:“其是(人是)怎么造的都有。更大的神只要一想就能把你创造出来……人觉得人体非常复杂,而对大智大觉的神来说就是小事一件。”“你相信练功能把病练好,把药停了,不去治,病就好了。” 从哲学上看,李洪志的歪理邪说错在哪里?从主观出发,主观背离客观。 课堂练习: 选择:(’01文综)要改变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落后状况,地方政府应当因地制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这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 ) A、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源泉和目的 C、发挥意识的主观能动作用          D、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第6课时    唯物主义的根本思想   教学内容:1、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2、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物质决定意识。3、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认为意识决定物质。4、青年学生应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基本要求:   识记:1、哲学的基本问题。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运用:联系个人成长的几个事例,讲述在实际生活中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的体会。 教学重点和难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情境一:近年来,“法轮功”在一些地方发展和蔓延。李洪志编造的“法轮大法”,宣扬一套歪理邪说,严重侵蚀人们的思想。他胡说什么修炼“法轮功”就能够提高“德”修,降低“业”力,净化身体,最终达到“开功、开悟、功成圆满,灵魂不灭”,并将人度到“天国”极乐世界。“法轮功”的编造者李洪志认为“现成的科学不算科学……因为走科学这条路永远也都探测不到宇宙的奥妙。” 中共中央在关于共产党员不准修炼“法轮大法”的通知中,指出“法轮大法”宣扬唯心主义、有神论,否定一切科学真理,因此,共产党员不准修炼“法轮大法”。民政部作出关于取缔“法轮大法”的决定。 从思想上看,我们与“法轮大法”的斗争的实质是什么? 实质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无神论与有神论的斗争。 (二)情境展开,分析主题 分析情境一:李洪志的“法轮大法”是唯心主义思想,背离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思想。中国共产党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思想。 理论分析: 一、唯物主义的发展历史和根本观点 1、历史发展: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元气说”“五行说”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照镜子式”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 根本观点: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二、唯心主义的基本类型和根本观点 1、基本类型:主观唯心主义(“存在即被感知”“心外无物”等);客观唯心主义(“上帝说”“理念世界”等)。 2、根本观点: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三、哲学的基本问题 物质和意识、社会存在与思维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即任何哲学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实际工作中的基本问题,真正承认物质是本原,物质决定意识,那就要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作为辩证唯物主义,既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又辩证地说明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这使它与旧唯物主义有本质的区别。 作为历史唯物主义,不仅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而且承认社会历史的客观性,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不仅科学地解释了世界,解释了人与世界的关系——世界观;更重要的还在于科学地指出了人们应该怎样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方法论。 2、在社会实践发展成熟基础上产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优秀传统思想长期积累基础上形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指导无产阶级的解放运动中显示了自己的科学性,同时又依据实践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丰富和发展自己和理论,以保持自身的活动,保持自身的科学性。 五、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坚持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 1、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论; 2、要把想问题办事情的立足点切实放在中国国情之上; 3、客观地看待周围有人和事,办事情应有认真精神; 4、正确地估量和对待自己。 高考范题: 选择:1、恩格斯说:“每个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驱传给它而它便由此出发的特定的思想材料作为前提。”这说明( B ) A、哲学作为一种思辨活动,与社会生活无涉 B、哲学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已有的思想基础上 C、哲学的发展就是用新观点代替旧观点 D、哲学理论要创新就必须抛开已有的思想材料 2、现实的发展给我们提出了许多新的重大理论问题,所以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应当是( A ) ①自觉把思想认识从教条主义的观念中解放出来 ②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不动摇 ③根据实践的发展,在坚持中发展 ④一切行为和认识都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论述为标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95高考)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A ) A、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B、精神对物质有反作用 C、世界是永恒变化的         D、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4、(’2000高考)下列说法具有无神论意义的是(  C  ) ①子不语怪、力、神         ②天不变,道亦不变 ③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④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A、①      B、①②      C、①④     D、②③④                           第7课时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教学内容:1、联系是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2、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3、必须具体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 基本要求:识记:联系的含义。    理解:1、引用实例,表明每一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每一事物的都是由内部各要素联结而成的整体。2、描述某一事物与周围事物的具体联系。3、用具体事例表明,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去改变事物,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具体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情境一:“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情境二:“乌鸦叫丧,喜鹊报喜”。彗星、地震预示着国家的兴衰,指纹、手相决定着人的命运。 上述情境材料说明了什么哲理?(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 (二)情境展开,分析主题 分析情境一:事物之间存在着普遍联系。 理论分析:一、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1、联系的含义。 联系是事物内部、事物与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联系的观点是现代系统理论的哲学基础和依据,对此我们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2、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普遍性。 论证:1、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是互相联系的。 例:一脉不通,周身不和。 2、任何事物与周围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 3、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总之,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相互联系之中,不存在孤立的、不与周围事物相联系的事物。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分析情境二、: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是有条件的。 理论分析:二、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象。人们不能人为地消灭、创造联系。 三、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有条件的 (1)世界上并不是任何两个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2)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通过改变或创造条件来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有利的联系,避免不利的联系,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 四、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观点。它要求我们必须从客观事物本身的、真实联系去把握事物,去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 在分析具体问题时,必须做到:(1)注意一事物与周围其他事物的联系,具体分析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 (2)注意这一事物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分析该事物的历史发展过程。 (3)注意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做到既着眼整体,顾全大局,又通观全局,重视局部。 (三)情境反馈,巩固主题 情境三:《淮南子》中说:“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林,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 《淮南子》中的这句话揭示了什么哲学道理? (事物之间存在着普遍的、客观的联系。人们可以通过创造条件建立新的联系。) (四)情境创新,升华主题 情境四:《天祸》《巨大灾难降临人类》等书曾预言:2000年9月18日太阳系9大行星将排成大十字!这时地球将会毁灭,世界末日将来临。 为什么上述预言没有实现?(是主观臆造的联系,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 高考范题: 选择:(01’文综合)“瘦西湖是扬州的风景区,它利用自然有地形,加以人工的整理,由很多小园形成一个整体,其中有分有合,有主有从,互相‘因借’,虽范围不大,而景物无穷,尤其是摹仿他处不落因袭,处处显示出自己的面貌,在我国古典园林中别具一格。由此可见造园虽有法而无式,如果我们能够掌握‘因地制宜’与‘借景’等原则,那么高岗低坡,花庭水榭,随意安排,皆有法度可循,而风花雪月自然光景常新了。”据此回答1~2题。 1、瘦西湖之所以“范围不大,而景物无穷”、“处处显示出自己的面貌”,是因为园林艺术家①注意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②注意在处理局部的风景时照顾到园林的整体风格  ③注意系统中不同景点之间的互相呼应  ④注意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 A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造园艺术中的“借景”原则生动地体现了( A )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     B、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     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问答:(’96高考)“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句话正确揭示了两个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注:仓廪是指储藏粮食的仓库) 答案:(1)这种看法有一定道理,“仓廪实”“衣食足”确实是“知礼节”“知荣辱”的基础。但若认为就正确地揭示了两个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则是片面的。(2)这种看法忽视了精神文明是需要建设的,也忽视了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的反作用。(3)精神文明不是随着物质文明建设自然发展起来的,而要经过长期和艰巨的建设过程。(4)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促进两个文明建设。                     第8课时  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和整体联系   教学内容:1、把握因果联系,提高人类活动的自觉性、预见性。2、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内部联系。3、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基本要求:   理解:1、针对若干基本事实,判断何为原因,何为结果,并列举若干互为因果的事例。2、用实例表述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运用:按照整体优化的原理,为办某件比较复杂的事情设计一个方案。  教学重点和难点:正确把握因果联系及其方法论意义。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情境一:“富而思源”是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双思”思想之一。 “富而思源”的思想表明了什么?(事物之间的联系存在着因果联系) (二)情境展开,分析主题 分析情境一:“思源”就是要找到是什么原因引起致富的,或者富裕是被什么引起的。这种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就是因果联系。 理论分析: 一、因果联系含义及相互关系 1、含义:弄清三个概念——因果联系、原因、结果。 理解含义时注意: (1)从外在看,因果联系是一种先行后续的关系。但并不是有这种关系的都是因果联系。 (2)从本质看,因果联系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2、原因和结果的相互关系 第一,两者有严格的区别。千万不可颠倒因果,否则就会形成荒谬的逻辑。 第二,两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转化的情形有两种: 一是在此关系中是原因,在彼关系中是结果。这是因为事物的联系和发展是一个无限的链条。 二是在同一关系中,两种现象互为因果。因为事物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 二、把握因果联系的方法论意义 1、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 寻因究果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探索事物的因果联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使命。如果否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那就会对事物作出随意的解释,当然不可能正确地理解事物,科学本身也就不会存在了。 (这要求我们像爱因斯坦一样有穷根究底的探索精神,不到黄河不死心) 每次月考后,根据考试情况,学会总结,善于总结。这很重要哦! 2、正确把握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因果联系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既然任何结果都是由一定原因引起,那么我们就必须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以便扬长避短,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 既然一定原因必定会引起一定结果,那么我们应当根据某种原因,预见事物发展的结果,以使人们活动能着眼于长远,增强预见性。 (要求我们善于总结,善于反思;同时对事物的发展作出科学的预测和判断) 根据你现在的状况请预测一下你的未来,好吗? 三、整体和部分 1、含义:整体是指由事物的各内在要素相互联系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及其发展的全过程。部分是指组成事物有机统一体的各方面、要素及其发展全过程的某一个阶段。 事物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就是整体联系。 2、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1)相互区别 在于二者的地位和功能不同的。具体有三种情形: 一是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 如果一只手脱离了人体,试想会怎么样?(其功能也就丧失了) 二是整体的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前提是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如一个班集体。 三是整体的功能小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原因是部分以无序、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如一个球队。 (2)相互联系 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二者不可分割,相对应而存在。整体由部分组成,没有部分就无所谓整体;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任何部分离开了整体,它就失去了原来的意义。 二是二者互相影响。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反之,部分也制约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思考:“国破家亡”、“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所蕴涵的哲理) 3、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现实中系统与要素的关系实际上是整体与部分关系的另一种形式。 系统是诸多要素相互联系的整体,要素是组成一个整体的相互作用着的部分。 要素之间、系统与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四、把握整体和部分关系的方法论意义 1、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因为在整体和部分、系统和要素的关系中,整体或系统处于统帅的决定地位。因而我们在一切活动中必须树立整体观念、全局思想。它要求人们从整体出发,在整体和部分的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中综合地考察对象,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以求实现整体或系统的最优目标。 要辩证施治,万万不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2、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任何整体都是由部分组成的,部分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变化,有时甚至还会对全局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在强调局部要服从整体的前提下,必须十分重视局部的作用,只有把局部搞好了,才能达到整体的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的理想结果。 班级管理要善于调动每个同学的积极性哟! (三)情境反馈,巩固主题 情境二:爱因斯坦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穷要究底地追究问题罢了。”这句话揭示了什么哲学道理? (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 高考范题: 选择: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句话蕴涵的哲理是( A ) A、只有把握因果联系,作出科学的预见,才能取得期望的结果 B、要进行科学研究就必须承认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 C、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因果联系 D、把握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能提高科学认识水平和工作水平 2、有人在办事以后说,这件事办得毫无结果。从哲学上看,对“这件事有无结果”的正确观点是( D ) A、无结果,因为办事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 B、无结果,因为原因与结果之间是偶然的联系 C、有结果,因为前后相继的现象都具有因果联系 D、有结果,因为原因和结果不可分,有因必有果 3、(’99高考)假如一只水桶的桶边由长短不一的多块木板拼合而成,其容量只能取决于最低的那块木板。若要增加水桶的容量,首先必须加高最低的那块木板。这说明( D ) A、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B、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C、全局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局部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D、全局和局部的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                                  第9课时  事物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   教学内容:1、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2、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3、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基本要求:  理解:1、用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社会运动的具体实例,概述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2、在分析物质与运动密不可分、静止是相对的基础上,明确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教学过程: 回顾联系知识,指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又是运动变化的。由于事物的普遍联系的相互作用,才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引起事物的变化,推动着事物的发展。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情境一:“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这句话说明了什么哲理? (二)情境展开,分析主题 分析情境一:万事万物都是不停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物质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 理论分析:一、事物是运动的 1、运动的基本形式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之中。其运动的形式主要包括: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社会运动。 2、运动的含义: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 理解时应注意:(1)哲学上的运动是最抽象、最高层次的运动,现实生活中人们所讲的运动,只是它的具体形态。(2)运动的范围不仅仅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变化,还包括事物的变化发展的过程。(3)与运动相对应的概念是静止(与变化相对应的概念是凝固,与发展相对应的概念是倒退)。 二、运动与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在不停地内在地或外在地运动着。如人:其内在的运动表现为身躯内部八大系统的运动(心脏不能停止跳动,呼吸也不能停止);其外在运动表现为身躯形态的变化或位置的移动等,尽管表面上看起来没有动,但我们还是在“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可见,当一事物停止了运动时,它就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了。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任何运动都有自己的承担者或载体。 机构运动的主体——宏观物体            物理运动的主体——光子、电荷等 化学运动的主体——原子、离子等        生命运动的主体——生物体 社会运动的主体——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认识运动的主体——人脑 “刻舟求剑”给我们有何启示?(不能离开物质谈运动) 综上所述,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离开物质谈运动或者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 三、运动与静止是辩证统一的 从整个物质世界来看,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之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这说明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绝对的。但对于物质的具体存在形式来说,它又有静止的状态,有某种稳定的形式。 1、静止的含义 哲学上讲的静止指的是两种情形:一是指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保持不变;二是指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质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不变。 2、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静止不是绝对的不运动,不是完全的静止,而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因而静止是相对的。 总之,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二)情境展开,分析课题 情境二:“一切存在物,一切生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存在、生活。”马克思这句话表明了什么?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三)情境反馈,巩固课题 情境三:某日,在一寺庙,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僧人名)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慧能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否认了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是唯心主义世界观。) 高考范题: 选择:毛泽东指出:“世界上就是这样一个辩证法:又动又不动。净是不动没有,净是动也没有。动是绝对的,静是暂时的,有条件的。”据此回答1~2题。 1、之所以说“静是暂时的,有条件的”,是因为( C ) A、静止不是运动,而是完全的静止 B、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C、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不显著的运动 D、静止是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保持不变 2、上述论断的哲学涵义是( A ) A、运动与静止是辩证统一的 B、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C、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D、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第10课时  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教学内容:1、一切都有其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2、发展是指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3、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4、要把事物看作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5、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6、要有创新精神,支持新事物的成长。 基本要求:理解:结合实例,比较新旧事物,揭示事物发展的实质。     运用:1、用发展的观点,比较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和历史地位。2、根据辨别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分析一两个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事物。 教学重点和难点:发展的实质;辨别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要有创新精神。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情境一:近年来,一些地区的农民刊登广告,聘请城里下岗职工到农村去就业,得到一些下岗职工的热烈响应,他们纷纷到农村承包土地,种果树,开鱼塘,开始第二次创业。这表明什么? (二)情境展开,分析课题 分析情境一:材料表明人们的思想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可见,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理论分析:一、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论证:1、自然界是变化发展的。从地球的演化历史,到生命的产生、进化,到人类的产生,都证明了自然界的变化发展。另外四季更替、草木枯荣等。 2、人类社会是变化发展的。从人类社会生产力(生产工具)和生产关系(社会形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足以证明。 3、人的认识是变化发展的。人的认识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由肤浅到深刻的发展过程。 结论: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正是无数具体事物的有限的变化和发展,才构成了整个世界的无限发展。 二、事物的运动变化与发展 1、运动变化不同于发展 事物的运动作为物质存在的方式,是一般的变化。而变化则侧重于强调运动中所发生的状态乃至性质的改变。它表现为两个不同的趋向,一种是上升的、前进的变化,一种是下降的、倒退的变化。如数量的增减、位置的变更、状态的反复、进化和退化、上升和下降等,这些都是运动变化。但却不能说都是发展。只有那种上升的、前进的变化才是发展。 2、发展的实质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不是同一事物的简单重复和反复循环,而是具有前进上升的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的运动变化,其结果必然导致新事物最终代替旧事物。可见发展的过程就是新事物不断产生、旧事物不断灭亡,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 (1)根本标准是: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没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由此可判断何为新事物,何为旧事物。 (2)不能简单地以事物出现时间的先后,或者一时力量的强弱、发展速度快慢、是否成熟和完善,或者名称旗号来作判断。 三、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必须做到: 1、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客观事物都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都有其过去、现在和未来。因此我们要注意考察客观事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正确地把握事物的来龙去脉。 以今天的成熟去否定昨天的幼稚是荒唐可笑的。要了解中国的历史。 2、要弄清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 任何事物都有并行不悖发展和灭亡的过程,而事物在每个阶段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状况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地对待和处理事物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关系,以作为我们解决问题的依据。 明确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要有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整个世界的发展,就是新事物不断战胜旧事物的过程。因此,我们要有创新精神,要站在上升、前进、发展的立场上,去促进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的成长和壮大,实现事物的发展。要破除思想僵化、墨守成规和安于现状的旧观念。 我们要综合运用上述发展的观点看待社会主义:第一,社会主义是一个发展过程;第二,我国社会主义仍处于初级阶段;第三,社会主义是新事物,它一定会战胜资本主义。 四、坚持创造性思维 1、坚持创造性思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知识经济时代的客观要求 2、创造性思维要求人们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从实际出发,敢于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 3、坚持创造性思维,就不能固守书本,受前人现成的结论所制约,而应该勇于打破常规,进行逆向思维或发散性思维。即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统一的,正是由于事物内部、事物与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才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发展。只有正确理解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才能真正把握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三)情境反馈,巩固主题 情境二: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江泽民同志为什么如此重视创新? (发扬创新精神、坚持创造性思维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 (四)情境创新,升华主题 情境三:古希腊有个叫布利德的人,他借了邻居的钱,一个月后,邻居要他还钱,他就赖账说:“一切皆变,一切皆流,现在的我已不是上月借钱的我了。”邻居用木棒把他打了一顿,他便去告官,在法庭上邻居对他说:“你不是说:一切皆变,一切皆流吗,现在的我已不是打你时候的我了。”这则寓言故事蕴涵了什么哲理? 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不能离开静止谈运动。 高考范题: 选择:福格斯在《生存之路》中说:“必须放弃任何‘只顾今天’的哲学。”据此回答1~2题。 1、“只顾今天”的哲学指的是( A ) A、用静止的、僵化的观点来看待哲学 B、理论是发展的,现实是静止的 C、任何理论都处于不断的变化发展之中 D、理论和实际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这句话表明( B ) A、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发展之中 B、任何理论都必须适应变化发展的情况 C、发展就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D、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第11课时    按客观规律办事   教学内容:1、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都是有规律的。2、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3、规律的存在与发生作用是客观的。4、人们应该也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5、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6、“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是统一的。 基本要求:  理解:1、剖析几个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说明规律的概念。2、比较说明规律与规律的表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3、比较说明规律与规则之间的联系与区别。4、列举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事例,表述规律的客观性。5、用正反两方面的事例,说明人们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运用:1、交流个人遵循学习规律搞好学习的体会,并提出今后改进的措施。2、根据坚持“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相统一的道理,分析改革开放中的典型事例。 教学重点与难点: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是统一的。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主题 情境一:寓言故事。狐狸总是昼伏夜出,进行捕获猎物的活动,它总盼望太阳别出来。当公鸡鸣叫时,白天就要降临,狐狸以为是公鸡把太阳叫出来的,就把公鸡咬死了。但是尽管没有公鸡报晓,太阳还是出来了。 情境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科学家通过将大熊猫体细胞植入去核后的兔子卵细胞中,成功地培育出了大熊猫的早期胚胎。这种异种克隆的技术可以使世界级的濒危动物大熊猫走出濒危的困境。 (二)情境展开,分析主题 分析情境一: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 一、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论证:1、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运动都是有规律的。 2、规律的含义:是物质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非外力强加的)本质的(非现象的)必然的(非偶然的)联系。 二、规律是客观的 规律的客观性是指规律的存在和发挥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不能创造规律、消灭规律,也不能改变规律。 这就要求人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就不会取得预期的效果,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如沙尘暴、荒漠化、洪涝灾害等。 那么人们在规律面前是不是无能为力的呢? 三、规律是可以被人们认识和利用的 分析情境二:人们可以认识并利用规律。 客观事物是能被人的意识所反映、人们可以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运动过程的确定联系。可见,规律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 在认识规律的基础上,人们可以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指导实践活动,改造客观世界;同时任何规律的存在和发挥作用是有条件的。人们可以通过改变或创造条件,来限制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使人们少受其害或免受其害,直到变害为利,为人类谋福利。可见,规律不仅可以为人们所认识,而且还可以为人们所利用。 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含义: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 2、意义:它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础、精髓、出发点和根本点,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重要思想保证。 它实现了主观和客观,理论与实际,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 高考范题: 选择:1、(’01文综)要改变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落后状况,地方政府应当因地制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这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A、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源泉和目的 C、发挥意识的主观能动作用          D、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问答:某贫困地区领导认为,脱贫不能仅靠政府救济,要靠自力更生。全心全意根据其他地区“无工不富”的经验,建起了一些小型机械厂,但由于原材料和资金缺乏,结果收效甚微。经过认真分析,他们认识到该地区山场面积大,适宜发展林果业和养殖业,于是因地制宜种起了果树、中药材、饲养起牛、羊、家兔等,经济情况很快有了改观。在此基础上,他们又办起果品和肉类加工厂,几年就摆脱贫困,走上了致富之路。 该地区在脱贫过程中是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分析:此题为高考命题组的得意之作。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归纳综合,把所学理论与实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答案:该地区的做法是: (1)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该地区从脱离本地区实际盲目办工厂,转为根据本地区“山场面积大”的特点发展林果业和养殖业,做到了对自己地区客观实际的真切了解。 (2)辩证地认识和把握实际。该地区即看到自己的不利条件,又看到自己的有利条件,作出真正发挥自己优势的正确决策,这一过程体现了对实际的全面把握;在林果业和养殖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后,办起与之配套的果品和肉类加工厂的过程,则体现了对变化发展的实际的正确把握。 (3)正确对待别人的经验。该地区对“无工不富”的经验,从简单照搬到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制宜作出正确的决策说明了这一点。 (4)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该地区领导认为脱贫不能仅靠政府救济,更要靠自力更生,并抓住时机办起果品和肉类加工厂的决策过程等,说明了这一点。                                   第11课时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教学内容: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叫做矛盾。2、“对立”是指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斗争。3、“统一”是指矛盾双方互相依存,并依据一定的条件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基本要求:识记:1、“对立”的基本含义。2、“统一”的基本含义。 理解:以多种实例阐释矛盾的概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理解矛盾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主题 情境一:在自然界,没有上,就无所谓下;在社会中,没有先进,就无所谓落后,在认识中,没有正确,就无所谓错误。 上述材料揭示了什么哲理?(事物自身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即矛盾。) (二)情境展开,分析主题 分析情境一:上与下、先进与落后、正确与错误是根本对立的,但又是相对应而存在的。这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就是矛盾。 理论分析:一、矛盾的含义 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就叫做矛盾。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1、理解“对立” 矛盾的“对立”,是指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斗争的倾向。 讲“对立”时应注意:“对立”“斗争”并不仅仅是指那种“水火不相容”的关系,它包含的范围较广,相互排斥、相互区别、相互竞争、相互争论等都是“对立”“斗争”的具体表现形式。可见,哲学上的“对立”“斗争”与日常生活中的“对立”“斗争”是不同的,它们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矛盾的对立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离开了对立就无法将事物区别开来。 2、理解“统一” 矛盾的“统一”,指两种情形: (1)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互相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失去一方另一方就不能存在。 (2)矛盾着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各自相反的方向转化。 讲“统一”时应强调“一定条件”的重要性。离开了“一定条件”,就谈不上“统一”了。矛盾的统一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二、正确理解的把握矛盾的含义 1、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是同时存在、不可分割的。没有对立就没有统一,没有统一也没有对立。我们应该在矛盾双方的对立中把握它的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2、对立统一的关系既指事物内部存在的这种关系,也指事物之间存在的这种关系。 这实际上是运用系统论观点,根据不同的系统和系统的大小不同而提出来的问题。因为任何系统都是较大系统中的一个部分。 3、不能把哲学上的辩证矛盾与逻辑矛盾混为一谈。 逻辑矛盾是自语相违的矛盾,辩证矛盾是对立统一 (三)情境反馈,巩固主题 情境二:唐代诗人王维有“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名句,王安石认为“一鸟不鸣山更幽”,黄庭坚认为王安石的修改是“点金成铁”。 黄庭坚对王安石修改的评价是否正确?为什么? (正确。王安石违背了矛盾规律,即事物自身都包含着对立统一的关系。) (四)情境创新,升华主题 情境三:我们在嘲笑别人的缺陷时,却不知道这些缺陷也在我们内心嘲笑自己。 这句话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分析:条件——嘲笑别人的缺陷。转化——由嘲笑别人向嘲笑自己转化。) 高考范题: 选择:1、(’99高考)“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能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这段话表明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B、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 C、要分清主次,善于把握重点           D、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A) 2、面对转基因产品的问世,有人庆幸科学给人类带来福音,也有人担心它将给人类带来不良影响。日本甚至宣布禁止进口美国的转基因大豆产品。这表明(B) ①认识有待于实践的检验               ②人的认识是受主观条件制约的 ③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事物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第12课时  矛盾的普遍性   教学内容:1、矛盾是普遍存在的。2、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是正确对待矛盾的前提。3、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基本要求:理解:分析说明“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运用:1、以切身感受或社会生活中的实例,从正反两方面说明对待矛盾的科学态度。2、用“两分法”分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两手抓”。 教学重点与难点: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坚持“两分法”,正确对待矛盾。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主题 情境一: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基本上解决了吃大锅饭的平均主义分配关系,但在分配关系中,又出现了分配不公,个人收入过分悬殊的现象。 情境二:蔡桓公讳疾忌医,一误再误,以至病入膏肓,一命归西;围棋老将陈祖德身患癌症,但他勇于同疾病做斗争,结果恢复了健康。 上述材料揭示了什么哲理?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的存在具有客观性。) (二)情境展开,分析主题 分析情境一: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旧的矛盾一解决,新的矛盾又产生。 理论分析:一、矛盾普遍性 1、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任何事物无不包含矛盾——即事事有矛盾 论证: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矛盾,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没有的。 2、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事物发展的任何阶段无不贯穿着矛盾——即时时有矛盾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旧的矛盾一解决,新的矛盾就会产生,又开始新的矛盾运动。在新旧矛盾之间绝不存在哪怕是一刹那的无矛盾的状态。 可见,矛盾就是事物,就是世界,就是过程。 分析情境二:矛盾上客观存在的,人们必须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 理论分析:二、矛盾是客观性 矛盾的客观性的指矛盾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可见,矛盾不仅是普遍的,而且是客观的。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正确对待矛盾的前提。 三、矛盾普遍性和客观性的方法论要求 1、正确对待矛盾——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 既然矛盾是普遍的、客观的,那么我们首先就必须敢于实事求是地承认矛盾、揭露矛盾,而不能害怕矛盾、回避矛盾和掩盖矛盾。否则就会象蔡桓公那样,最终导致病入膏肓。 2、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一分为二、两分法、两点论,反对片面性 事物内部的两个方面互相排斥、互相斗争,同时又互相依赖、互相统一的关系,哲学上称为矛盾。既看到事物内部对立的一面,又看到统一的一面,这种方法通俗地讲就是一分为二。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也就是说,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因此,我们在具体实际中必须坚持用两分法、两点论的观点看待事物,既看到对立的一面又看到统一的一面,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地把握事物。 (三)情境反馈,巩固主题 情境三:网络技术为信息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自由空间,但网上黑客大破坏活动也日益猖獗,敌对势力利用网络散步谣言,扰乱社会秩序,外国情报机构可能利用网络技术窃取国家机密,对经济秩序、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试用所学哲学观点对网络技术进行评价。 (运用矛盾的观点,一分为二地评价网络技术。) (四)情境创新,升华主题 情境四:骏马能历险,耕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 这句话蕴涵了什么哲学道理? (矛盾是普遍地、客观地存在的;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 高考范题: 选择:1、(’96高考)1995年春节晚会上,有一个《看看母亲河》的节目,把黄河不同河段取来的99瓶水排成一幅黄河走向示意图,描绘了黄河水的颜色由清——灰——淡黄——酱黄——灰——蓝的变化。示意图生动地表明(B) ①事物都有前后相继的变化发展过程    ②事物内部矛盾着的两个方面既互相对立,又互相依赖    ③事物都是与其周围的事物相联系的   ④事物是由它的各个局部构成的有机整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99高考)蚕蛹蜕茧时,要经过艰苦的挣扎,才能生出强有力的翅膀,变成蛾。如果人们把茧剪开,它虽然可以毫不费力地爬出来,但身体十分臃肿,翅膀很小,并很快死去。这一现象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B) ①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②生命运动的过程是同化和异化的统一   ③外因对事物发展也起决定作用    ④促进事物的发展必须尊重规律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第13课时  矛盾的特殊性 教学内容:1、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2、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事物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3、对事物的具体特点要进行具体分析;不同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基本要求:识记:矛盾特殊性的含义。 理解:1、各举一例,说明矛盾的特殊性是区别不同事物、区分事物发展不同阶段的根据。2、以正反两方面的实例,说明对具体问题要进行具体分析。 教学重点与难点:理解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主题 情境一:“量体裁衣”、“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情境二:中国的事情要按中国的情况办,照搬照抄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获得成功。 上述情境材料表明了什么哲理? (矛盾具有特殊性,我们对具体问题要进行具体分析。) (二)情境展开,分析主题 分析情境一:世界充满矛盾,但每个事物的具体矛盾是不相同的,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即矛盾的特殊性。 一、矛盾特殊性的含义及表现 1、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2、具体表现在: (1)不同事物的矛盾都各不相同,具有不同的特点。千人各面。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2)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高中阶段学生的特点) (3)事物矛盾的双方也各有其特点。(教与学各有不同的特点,教师要了解学情) 总之,任何矛盾都有自己的特点。这个特点不是外表的而是内在的;它是一事物的内在本质,也是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相区别的内在原因或根据。不仅所有的矛盾都各有其特点;就是同一矛盾,在其不同的发展阶段也有不同的特点。不了解矛盾的特点,就不能认识事物,就无法解决矛盾。 分析情境二:对中国的事情要进行具体分析,不能照搬照抄别国经验和模式。 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含义。具体分析矛盾的特点,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这就叫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它的哲学依据是矛盾特殊性的原理,因为不同的事物包含着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在其发展不同阶段上的矛盾也有其不同的特点,这就是要求我们在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时,必须从实际出发,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点,寻找解决特殊矛盾的办法。 2、方法论意义。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就在于它们各有其特殊矛盾,这种特殊矛盾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把不同质的事物区别开来,是一切认识的起点。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我们不可能用一种模式去解决不同的矛盾。所以,我们必须反对脱离实际、不顾矛盾特殊性的“一刀切”、“一风吹”。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列宁称之为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三)情境反馈,巩固主题 情境三:列宁说:“如果开一张包治百病的药方,或者议定一个适应一切情况的一般准则……那是很荒谬的。” 列宁这句话给我们有何哲学启示?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对脱离实际、不顾矛盾特殊性的“一刀切”、“一风吹”。) (四)情境创新,升华主题 情境四:王安石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的诗句,题咏秋菊。苏东坡则认为秋菊不可能像春花那样落英满地,以“秋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的诗句加以嘲讽。后来,苏东坡在黄州果见秋菊落英,方知自己错了。 从哲学上看苏东坡错在哪里? (1、没有正确把握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没有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2、没有把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统一起来。) 高考范题: 选择:1、(’97高考)《孙子兵法》曰:“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而取胜者,谓之神。”从哲学上看,这段话表明( C ) ①事物变化无常,人的认识能力有限 ②尊重客观事物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统一的 ③事物发展不同阶段上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 ④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是客观的,认识了前者也就认识了后者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③④ 2、(同上)某地苹果喜获丰收后,直至来年初仍然有一大半卖不出去,果农起初认为果树种植太多,超出了市场需求,但后来发现其它地区的优质苹果却以高价畅销。这一事实使他们认识到:“市场上不是不需要苹果,而是不需要品种和质量差的苹果。” 一认识过程表明( C ) A、直接经验是肤浅的,间接经验是深刻的 B、认识了事物的现象,就把握了事物的本质 C、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点,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D、成功的实践检验正确的认识,失败的实践检验错误的认识                第14课时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教学内容:1、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2、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基本要求:  运用:1、根据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统一的原理,说明个人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几个问题。2、根据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统一原理,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谈谈自己的认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理解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运用这一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主题 情境一:邓小平同志指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的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这条历史经验蕴涵了什么哲学道理?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不可分割、辩证统一的。) (二)情境展开,分析主题 分析情境一: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来说,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是矛盾的普遍性,中国的具体实际是矛盾的特殊性,实现两者的结合是我们总结长期的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一、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1、两者相互联结 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理解时注意两个问题:(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都是指事物矛盾的性质或本质。不要将两者的关系误解为多数和少数的关系、整体和部分的关系(量或要素的关系)。 (2)不能说普遍性包含了特殊性,因为普遍性抛开了事物各自特殊的东西,概括抽象了事物的共同本质。 (3)特殊性离开了普遍性,就失去了作为某一“类”存在的依据。因而自身也无法存在和发展下去。 2、两者相互转化 一方面,当空间范围(系统、场合)发生变化,两者可以转化;另一方面,当时间范围发生变化时,两者可以相互转化。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1、它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本规律 人们要正确认识事物就必须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统一起来,要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又要在普遍性的指导下去研究特殊性,也就是要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人们总是在由“特殊——普遍——特殊”的循环往复中使认识一次比一次更提高,一步比一步更深入。 2、它是一种科学的工作方法 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创造出来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解剖麻雀、抓好典型”等一系列工作方法,都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的具体运用。 学习知识一样要遵循和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这是我们搞好学习的根本方法。 3、它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原则的哲学基础,也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哲学依据。 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三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三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它的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我们党把它称为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它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我们党把它称为邓小平理论。第三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它的创立者是江泽民。 这两大理论成果鲜明地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三)情境反馈,巩固主题 情境二:医生让一病人多吃水果,可病人拒绝吃苹果、香蕉、桔子,并喊道“我要吃水果”。 材料中病人犯了什么错误? (割裂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只知普遍性,不知特殊性。) (四)情境创新,升华主题 情境三:一切外国的东西,如同我们对于食物一样,必须经过自己的口腔咀嚼和肠胃运动,送进唾液、胃液、肠液,把它分解为精华和糟粕两部分,然后,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华,才能对我们的身体有益,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 试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 分析:外国的东西是矛盾的普遍性,我们自己的实际是矛盾的特殊性。“经过自己的口腔咀嚼和肠胃运动,送进唾液、胃液、肠液,把它分解为精华和糟粕两部分”的过程是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过程。“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华”即实现了两者的辩证统一。 高考范题: 选择:(’2000文综)中医讲求辩证施治、对症下药,有时对同一类疾病根据不同病因施以不同疗法,称为“同病异治”;有时又对不同疾病根据相同的病理表现,施以同一类疗法,称为“异病同治”。据此回答1~2题。 1、“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突出的共同点是重视(A)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B、意识的能动作用 C、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            D、从整体上把握现象之间的联系 2、“异病同治”是有条件的,而某些江湖“神医”声称可以用一种药包治百病。这违背了(B) A、意识具有能动作用的原则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C、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则    D、对立统一的原则                                        第15课时  矛盾的不平衡性   教学内容:1、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走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主要矛盾。2、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走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主要方面。3、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4、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5、做事情要抓住重点、统筹兼顾。6、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认清事物的本质和主流。 基本要求:   识记: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含义。2、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含义。     理解:结合实例,分析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转化的道理。2、以正反两方面的实例,阐释抓住重点、统筹兼顾的工作方法。 运用:根据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清主流和支流的观点,对当前某一领域发表见解。     教学重点与难点:掌握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转化;抓住重点、统筹兼顾;分清主流和支流。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主题 情境一:“集中优势兵力”,“好钢用在刀刃上”。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情境二:实践证明,我国现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不会改变我国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 材料中蕴涵了什么哲学道理? (抓主要矛盾,主次矛盾是辩证统一的,事物的性质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二)情境展开,分析主题 分析情境一:兵力部署的优劣、力量的敌我对比、情况的真假等等,刀的刀背有厚簿、刀面有粗细、刀刃有快钝等等。这表明复杂事物不只包含一种矛盾,而是一个由多种矛盾构成的矛盾体系。这些矛盾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其中必定有一种矛盾是主要矛盾,其他的矛盾是次要矛盾。 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1、含义: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次要矛盾。 2、两者关系 (1)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2)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方法论要求: (1)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否则就会“眉毛胡子一把抓”。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什么?这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2)统筹兼顾,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学会“弹钢琴”的工作方法,否则就会陷入形而上学的一点论。 分析情境二:现阶段我国的所有制结构是一个矛盾体,它包含着公有制和非公有制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公有制居于主体地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非公有制是次要方面。 二、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1、含义: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次要方面。 2、两者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它们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 (1)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次要方面,但又不能离开次要方面。离开矛盾的次要方面就不能构成事物,且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是事物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 (2)在一定条件下,矛盾的主次方面可以相互转化。这种转化是矛盾双方力量此消彼长,不断变化运动的结果。矛盾的主次方面转化了,事物的性质也就改变了。 3、方法论要求:看问题时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学会评价人和事。 一要抓住本质和主流,以辨明方向,把握大局;二要不忽视支流,支流也会影响主流的发展,并通过转化使事物的性质发生改变。 (三)情境反馈,巩固主题 情境三:张某只知道木棒是“绝缘体”,天晴时,他用木绑拨电线没事;下雨天,他又拿那跟被雨淋了的木绑去拨电线,结果触电身亡。 材料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矛盾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高考范题: 选择:1、(’95高考)毛泽东说:“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看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来决定。有日本侵略者和希特勒的爱国主义,有我们的爱国主义。”从哲学上理解,这段话主要是说( B ) A、复杂的事物不只包含一个矛盾    B、任何事物的矛盾都有特殊性 C、任何事物的矛盾都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D、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2(’97高考)你在接受别人服务时,如果想到自己也是服务者,也是为别人服务的,那么你就会尊重为你服务的人,因为尊重别人也就是尊重自己。这其中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A )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B、矛盾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 C、主次矛盾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 D、不同性质的矛盾应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问答:(’01文综)从哲学角度说明如何认识当前的反腐败斗争?(10分) 答案:分析事物应分清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抓住事物的本质和主流,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4分)反腐败斗争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和完善自身的重要措施。(2分)清醒地认识到腐败现象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大力开展反腐败斗争。(4分)                      第16课时  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教学内容: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基本要求:   运用:试用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分析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说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教学重点与难点: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矛盾分析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主题 情境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既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又要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 这一做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道理?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二)情境展开,分析主题 分析情境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包括两点: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其中重点是经济建设。这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一、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唯物辩证法关于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理论,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哲学依据。所谓两点论,就是在认识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分析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也要看到矛盾 的次要方面,所谓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它的主要矛盾;在分析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两点论和重点论是密切联系的。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在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时,只有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才能做到既全面,又善于抓重点和主流。 二、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 1、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2、掌握矛盾的分析方法,就是要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点论、两分法,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高考范题: 选择:1、(’99广东)下列判断体现唯物论和辩证法统一的是( A ) A、要命令自然就得服从自然        B、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C、近朱者赤,近默者黑            D、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2、(’99广东)下列选项中,符合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道理的有 ①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②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③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避之 ④一叶障目,不见泰山(A) A、①②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第17课时    内外因辩证关系  教学内容:事物的内部矛盾叫做内因。2、事物的外部矛盾叫做外因。3、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4、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5、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6、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基本要求:识记:1、内因的含义。2、外因的含义。 理解:列举实例,分别说明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运用:1、用内因与外因相结合的观点,分析在个人成长中应如何正确对待顺境和逆境。2、用内因与外因相结合的观点,谈谈对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认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及基运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主题 情境一:1960年,中苏对抗升级,赫鲁晓夫曾微笑着对世界说:“离开苏联的帮助,中国的原子弹响不了。”毛泽东也嘲笑说:“中国的原子弹响了,要奖给赫鲁晓夫一吨重的奖章。”1964年10月15日,即赫鲁晓夫下台的前一天,中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情境二:氢化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缓慢放出氧气,而加入催化剂二氧化锰后,在同等条件下氧气大量产生。据研究,催化剂在化学反映中能起到削弱反映物化学键的作用。 上述材料揭示了什么哲学道理? (内因和外因的辩证统一关系。) (二)情境展开,分析主题 分析情境一:中国制造原子弹,苏联是外因,我们自己才是内因。赫鲁晓夫片面地夸大了外因的作用,否定了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事物内部的矛盾。 理论分析:一、事物发展的原因——内因和外因 1、含义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原因,它包括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部原因,外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外部原因。 2、两者的辩证统一关系 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两者同时存在,缺一不可。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但内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是同等的。其中内因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是事物发展的第一位的、根本的原因;外因则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它只有通过内因,促进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才能对事物的发展发生作用和影响。 归纳起来:(1)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2)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3)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这就是内外因辩证关系。 二、坚持内外因相结合——方法论要求 1、在个人成长过程中,要学会正确对待内外因。 (1)高度重视内因的作用——个人成长首先要靠自己的主观努力。 如何面对机遇? 为什么说机遇只会垂青那些有准备的头脑?(充分发挥了内因的决定性作用。) 如何面对顺逆境? (2)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对外因作“一分为二”的分析。 “近朱者一定赤,近默者一定黑”吗? 2、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把内外因结合起来。 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城依靠自己的发展(内因);同时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外因);对外开放的最终目的是提高自己自力更生的能力(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思考:运用本课时所学的哲学观点谈谈对中国入世的看法。 [要点:(1)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内因和外因是辩证统一的,这要求我们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把内外因结合起来。 (2)内因的根据,能否抓住入世的机遇,迎接挑战,关键靠我们自己;外因是条件,入世将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新的契机和更广阔的天地,同时也会带来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入世后我们应不断地学会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充分利用国外资源和市场,以提高自己的国际竞争力和经济发展水平。] (三)情境反馈,巩固主题 情境三:明代庄元臣有一句诗写道:“松柏日不溉而寻丈,蘑芙日溉而不盈尺”说的是松柏不用天天浇水也能长成大树,蘑芙即使每天都浇灌,其高也不足一尺。 上述材料表明:内因的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四)情境创新,升华主题 情境四: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任何时候都不能依靠别人搞建设,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扩大国内需求,开拓国内市场,必须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能关起门来搞。必须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扩大内需方针揭示了什么哲学道理? (内因是根据,必须高度重视内因的作用。) 高考范题: 选择:(’97高考)“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请指出蒲松龄的这幅落第自勉联所蕴涵的哲学道理( D ) A、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B、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相同的 C、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      D、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第18课时  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教学内容:1、事物在数量和程度上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叫做量变。2、事物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叫做质变。3、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4、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办事情。5、坚持适度原则。6、青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要坚持从小事做起。 基本要求:识记:1、量变的含义。2、质变的含义。 理解:列举实例,表明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2、列举正反两种实例,说明必须坚持适度原则。 运用:用量变引起质变的原理,阐释“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教学重点与难点:量变引起质变原理及其应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主题 情境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情境二:中国象棋红黑双方各执十六子,由于排列布阵、子力搭配,不同组合会产生不同的胜负局。 (二)情境展开,分析主题 分析情境一:千里之行、三尺之冰、大恶大善都始于足下、始于数日之寒、始于小恶小善。数日之寒、小恶小善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千里之行、三尺之冰、大恶大善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质变。可见,事物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 理论分析:一、量变和质变关系原理 1、含义:量变是事物在数量和程度上的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显著、根本性质的变化。量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事物的性质,质变则使事物从根本上改变了性质,这时一种性质的事物就转变为另一种性质的事物。 2、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 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 (1)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事物的发展变化从量变开始,由量变逐渐过渡到质变,没有量变,质变不可能发生。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理解时注意四个问题: (1)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也能引起质变。分析情境二:中国象棋排列布阵、子力搭配不同——量变,会产生不同的胜负局——质变。 (2)事物的发展最终要通过质变来实现,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只只有质变、飞跃才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才能使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3)量变引起质变是由事物内部矛盾引起的。当矛盾比方在斗争中力量的增减还没有引起双方依存关系的破裂时,事物处于量变状态。而当矛盾双方在力量上的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引起矛盾双方地位的变化,从而使依存关系破裂,事物的性质就会发生根本的变化。 (4)一次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并不等于事物变化发展的终结,新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事物就是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这样两种状态的循环往复,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的。这就是量变质变规律。 二、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 1、要坚持适度原则。注意分寸,掌握火候。 2、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不能贻误战机。 3、要重视量的积累。现代化建设要分阶段、分步走。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细小做起。 (三)情境反馈,巩固主题 情境三:“学习如春日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似磨刀之石,不见其损,年有所亏。” 这句话蕴涵了什么哲学道理? (量变是事物在数量和程度上的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事物的发展变化从量变开始,由量变逐渐过渡到质变,没有量变,质变不可能发生。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四)情境创新,升华主题 情境四: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对绿化事业的认识,使绿化成为公民的自觉行动。要一年一年的干,一辈子一辈子地干,给子孙后代留下山清水秀的美丽环境,为中华民族开辟生存和发展的广阔空间。 这段情境材料揭示了什么哲学道理? (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事物的发展是前进的向上的变化。) 高考范题: 选择:“十五”计划提出,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主线,要坚持在发展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在经济结构调整中保持快速发展。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之所以能促进快速发展,从哲学上看是因为( C ) A、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B、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对实践起反作用 C、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的变化能引起质变 D、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第19课时  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教学内容:1、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2、正确对待个人成长中经历的曲折。3、正确对待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遇到的困难。 基本要求:理解:采用多种事例,表述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     运用:用事物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并结合具体事例论证:应当如何正确对待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的困难。 教学重点与难点: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关系及其运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主题 情境一:“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情境二:从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来说,改革会使人受益……改革不是一首田园诗,它伴随着眼泪和痛苦。 (二)情境展开,分析主题 分析情境一:芳林新叶、流水后波是新事物。陈叶、前波是旧事物。这句话正确地揭示了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必然趋势。 理论分析:一、新事物必定能够战胜旧事物 1、新事物是符合客观发展规律的、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前途的东西,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止它的成长。 2、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它在旧事物基础上产生,吸取了旧事物的精华,并增添了旧事物根本没有的富有生命力的新内容。 3、在社会领域里,新事物从根本上符合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因而必然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可见,新事物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但新事物的发展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 分析情境二:尽管从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来说,改革会使人受益。但改革不是一首田园诗,它伴随着眼泪和痛苦。这说明改革作为新事物要经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二、新事物的成长一般都要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 1、新事物的成长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其间必然经历艰难曲折,甚至遭受失败。 2、旧事物为了维护自身的地位,总是竭力地扼杀和摧残新事物,阻止新事物成长壮大。在某种条件下,旧事物还有可能重新压倒新事物,发生暂时的复辟和倒退。 3、在社会历史领域中,人民群众对新事物的认识、理解和接受,需要有一个过程。 可见,新事物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三、方法论意义: 1、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曲折。 2、正确对待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遇到的困难。 一方面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未来充满信心;另一方面准备走曲折的路。 (三)情境反馈,巩固主题 情境三:鲁迅先生说过:“我独不解中国何以于旧现状那么心平气和,于较新的事物这么疾首蹙额,于已成之局那么委曲求全,于初兴之事那么求全责备?” 从哲学上看,鲁迅先生这段话揭示了中国人的什么“劣根”? (维护旧事物,不积极支持新事物,不积极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四)情境创新,升华主题 情境四:江泽民同志在《2000年贺词》中指出:一千年来,人类社会发生了沧桑巨变,人类文明从古代文明发展到现代文明,人类社会经过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并且在一些国家诞生了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人类的经济活动进入了工业经济时代,并正在转入高新技术迅速发展的时期。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突破一个又一个必然王国而不断向着自由王国飞跃。 上述材料说明:新事物的不断成长、壮大。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高考范题: 选择:(’99高考)90年代以来,信息产业迅速发展。以美国为例,1990年信息产业给美国增加了5070亿美元的产值。目前,信息产业已占美国GDP的1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0%。专家预测。未来10年,美国信息产业的产值将增加一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超过50%。 1、上述材料从哲学上表明( C ) A、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B、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C、新事物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D、新事物的成长要经历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 2、上述材料从经济常识上表明( A ) ①高新技术对经济增长起重要作用 ②高新技术产品有着潜在的巨大市场需求 ③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必然会增加就业 ④凡是高新技术产品就必然有广阔的市场需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第20课时  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教学内容:1、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2、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否认矛盾,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3、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与表现。4、逐步学会运用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基本要求:识记: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 理解:选择实际生活中的事例,对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不同表现做出判断。 教学重点与难点: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及现实表现。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主题 情境一:“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战国韩非),“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西汉董仲舒)。 (二)情境展开,分析主题 分析情境一:这是对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它揭示了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和分歧。 理论分析:一、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认为一切事物、整个世界都有处于普遍联系之中;形而上学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主张一切事物都是彼此孤立、互不相干的从而否认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第二,唯物辩证法主张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认为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形而上学则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静止不变的,如有变化也仅是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 第三,唯物辩证法主张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认为任何事物内部都存在着矛盾,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形而上学则用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它否认事物内部的矛盾性,认为外力的推动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 总之,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二、在实际生活中必须坚持唯物辩证法 1、防止和克服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和绝对化 2、正确对待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3、正确观察和分析当前的形势,学习和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三、坚持辩证法与坚持唯物主义是统一的 我们所学的辩证法是唯物的辩证法; 我们所学的唯物论是辩证的唯物论。 本书小结: 唯物论——第一课,主要解决的是“世界是什么”的问题,强调了一个问题:世界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主观和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辩证法——第二、三、四课,主要是在客观的基础上解决“世界的状况怎么样”的问题,即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变化发展的客观世界,是充满矛盾的世界,并深刻地揭示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三)情境反馈,巩固知识 情境二:分析下列观点: 1、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孤立的观点) 2、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片面的观点) 3、“只顾今天”的哲学(静止的观点) 4、共产党执政是腐败之源(否认了事物的历史联系,党执政和腐败的没本质联系) 5、堡垒从内部攻破(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高考范题: 辨析题: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和“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正确地揭示了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 答案:(1)题中观点正确地揭示了发展观点与静止观点的对立。 (2)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还表现在联系观点与孤立观点的对立,全面观点与片面观点的对立。其中最根本的分歧是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第21课时    人的主观能动性   教学内容:1、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特点。2、主观能动性表现为“想”和“做”。3、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4、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因素的制约。5、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观因素的制约。 基本要求:  理解:1、列举事实,说明人类主观能动性在不同情况下的表现。2、通过实例,说明人类要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中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3、分别说明人类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物质条件、客观规律和自身素质的制约。    运用:列举社会生活中正反两方面实例,比较说明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否认或夸大主观能动性都是错误的。 教学重点与难点: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主观因素的制约。 教学过程:哲学常识上册主要讲的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基本知识,着重强调了客观世界的本质、状况和发展规律。从本课时开始我们主要学习认识论知识,着重要把握人自身的属性、能力和需求。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和重视认识论哲学的研究。 (一)情境导入,揭示主题 情境一:最蹩脚的建筑师比最聪明的蜜蜂的高明之处在于,建筑师在建造房子之前就已经设计好了房子的建筑蓝图,并且能够按图纸进行施工建筑。 蜜蜂筑巢与建筑师建房的区别表明了什么? (二)情境展开,分析主题 分析情境一: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不仅能认识建筑规律(想),而且还能在认识的指导下进行建筑活动(做)。 理论分析:一、主观能动性的含义 人类特有的能力与活动,它包括互相联系着的三个方面。 1、想。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的活动。 表现在:在实践基础上,正确认识事物,把握本质和规律;预见性、创造性、目的性和计划性。以指导人们的活动。 2、做。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认识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活动。 表现在:创造自然和社会中原来没有的东西(人造世界);利用规律,改变或创造条件,化害为利。 3、决心、意志、干劲等。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 对人们的认识和改造活动具有导向与选择、激发与抑制、控制与调节作用。 二、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原因 根本原因是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有所建树。 1、要想。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隐藏在现象之中。 2、要做。通过人们的行动,利用规律和条件才能改造世界,创造美好生活。 3、要精神状态。人们的认识和改造活动必然会遇到困难、挫折和失败。 三、主观能动性发挥的制约因素 客观因素:1、客观规律。人们是否按规律办事,决定着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否收到积极效果。两者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另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也离不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原因见前第二点) 因此,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否认或夸大主观能动性都是错误的。 2、客观条件。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就是以规律为指导,以条件为基础,认识和改造客观对象的过程。一方面,一定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另一方面,客观条件给人发挥主观能动性提供了广阔的余地。(如篮球比赛的规则) 主观因素:包括观念、能力、方法和身心健康的程度等。特别是利益出发点问题,我们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使我们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益于人类,有益于国家,有益于集体;起码不应当损害集体、国家、人类的利益。 (三)情境反馈,巩固主题 情境三:据《人民日报》报道,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产物——基因芯片已在我国研制成功并在我国一些行业得到应用。这种DNA芯片的诞生,表明我国在这项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及应用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这一事实说明了什么?(①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有效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②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为人类造福。) (四)情境创新,升华主题 高考范题: 1、选择:(’95高考)经过长期观测,科学家成功地预测了苏梅克——列维九号彗星与木星相撞。这一事实表明( C ) A、自然现象与人的活动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B、人的意识能够对客观事物产生重大影响 C、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      D、成功的预测取决事物本身 2、问答:(’99高考)1998年抗洪和防洪的材料(略)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怎样才能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 答案:(1)按客观规律办事就要尊重客观规律。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治理江河、兴修水利就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体现;而破坏生态环境,导致灾情加重,则是违背客观规律的结果。 (2)按规律办事,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国家兴修水利、保护生态环境等就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具体体现。                                  第22课时    认识的根本任务  教学内容:1、对事物现象的认识属于感性认识,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属于理性认识。2、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3、占有大量可靠的感性材料是认识事物本质的基础和前提。4、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是分析事物本质的关键。 基本要求:  理解:1、结合切身体验,通过对比,表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基本含义。2、列举实例表明,要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占有大量可靠的感性材料。采用实例说明,分析事物本质的关键,是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 运用:剖析对某一事物的认识过程,说明认识的根本任务,进而分析“只看现象不见本质”的危害。 教学重点与难点: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主题 情境一:我国有“两小儿辩日”的故事:小儿甲认识早晨的太阳离人近,因为早晨的太阳比中午的太阳大,近大远小。小儿乙认识中午的太阳离人近,因为中午的太阳比早晨热,近热远凉。 两小儿的辩论给我们有何哲学启示? (二)情境展开,分析主题 分析情境一:到底早晨还是中午的太阳离人近?两小儿的辩论都停留在感性认识上。因此两人谁也说服不了谁。如果把这一问题上升到地理学“地日运行的规律”上去认识即理性的层面上,那么这个问题就能解决了。可见两小儿的辩论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理论分析:一、现象和本质 1、含义:现象是指事物外在的、个别的、多变的、能为人的感觉器官直接感知的东西。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是内在的、一般的、相对稳定的、只能由人的理性思维才能把握的东西。 2、两者的关系:(1)区别:现象是个别,本质是一般;现象是易逝的,本质是稳定的;现象是表面的,本质是内在的。(2)联系:两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现象是本质的表现,本质总要表现为现象。 3、区分真象和假象。两者都是事物本质的表现。 真象是从正面表现本质,假象是从反面表现本质。如“声东击西”。 二、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1、含义: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 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1)两者的区别:①感性认识只认识了事物的现象,其表现形式是感觉和印象,依靠的是感觉器官,它相对来说往往不够正确、真实、可靠。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其表现形式是理解和抽象,依靠的是理性思维,它相对来说更正确、真实、可靠。②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认识的起点。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2)两者的联系: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深化和发展。 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三、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的必备条件: 1、前提条件:占有大量可靠的感性材料。 要具备这一条件,根本途径是参加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掌握大量真实可靠的感性材料。 2、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 要具备这一条件就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动脑筋,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行分析与综合。具体来说就是要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维过程。 (三)情境反馈,巩固主题 情境二:弗兰西斯·培根曾说过,经验主义哲学家好比蚂蚁,只会盲目地收集材料,不会进行加工;理性主义哲学家好比蜘蛛,只会从自己肚子里吐丝编成神秘之网,而不和实际联系;真正的哲学家应当像蜜蜂一样,从花园里采集原料,然后酿成香甜的蜜。 这段话的哲学寓意是什么?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紧密相联的,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 高考范题: 选择:1、(’96高考)爱迪生试制白炽灯,失败了1200次,有人讥讽他一事无成。爱迪生说:“我已经有了很大的成就,证明了1200种材料不适合做灯丝。”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讥讽爱迪生的人( B ) A、不尊重事实,不懂得主观要符合客观  B、不懂得失败与成功相反相成 C、不懂得内因与外因的辩证法    D、不懂得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2、根据上述材料,从爱迪生的回答可以看出( D ) ①人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深化     ②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深刻 ③认识的真理性要靠实践来证明       ④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的活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99高考)人的头脑不是一间装知识的仓库,而是一座生产知识的工厂。从哲学是看,这一说法强调了( B ) 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B、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能动的 C、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       D、主观同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第23课时    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教学内容:真理是人们对事物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 基本要求:理解:列举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实例,说明真理的确切含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主题 情境一: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郑重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党的七大又郑重地把毛泽东思想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党的十五大又郑重地把邓小平理论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党的十六大又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进了党章。 从哲学上看,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在自己的旗帜上?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理论。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二)情境展开,分析主题 分析情境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被实践检验和证明了的科学的、正确的理论。它们对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理论分析:一、认识和真理 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无论是感性认识还是理性认识都有正确和错误之分。认识的目的在于实践。从认识的作用来看,只有正确的理性认识,即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 真理就是人们对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 二、科学理论及其指导作用 1、什么是科学理论? 一切真理性的认识都力求正确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如果把真理性的认识系统化,按其内在逻辑构成一定的体系,就形成了科学理论。 可见:科学理论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按其内在逻辑组成的一定体系。 2、科学理论对于人们的实践活动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 原因有三:(1)科学理论能够揭示自然和社会发展的规律,预见未来,帮助人们把握社会发展的方向和历史进程;(2)能够提供正确认识事物和有效行动的方法,帮助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3)能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3、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科学理论 运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实现其指导作用,也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科学理论。 (三)情境反馈,巩固主题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不能丢,丢了就丧失了根本。同时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离开本国实际和时代发展来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同它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动发展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没有出路。” 上述论断给我们有何哲学启示? (1)根据客观实际的变化发展不断丰富和发展科学理论。(2)理论联系实际,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 (四)情境创新,升华主题 情境三:《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指出:“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开动脑筋,以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和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的运用,着眼于对现实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发展,切实解决本地区、本部门存在的实际问题。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的工作部署,要坚决贯彻执行,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具体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材料表明:我们要在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科学理论,并使之不断完善丰富和发展。这是一个没有止境的过程。体现了认识的辩证运动规律。 高考范题: 选择:(’99高考)苏轼在《石钟山记》中就士大夫和渔工水师没有正确认识到“钟声”产生的原因时指出:“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停泊绝壁之下,故不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这句话蕴含的哲学道理包括( C ) 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③认识正确与否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       ④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问答:(’96高考)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中共中央反复强调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干部和人民。 结合上述文字,从哲学上说明以科学理论武装人的道理。 答案:(1)人的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错误的认识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正确的认识则能推动实践活动顺利进行。 (2)科学理论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按内在逻辑组成一定体系的真理性认识。只有用科学理论武装人们的头脑,才能提高人的自觉性,使实践活动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3)邓小平理论是已被实践证明的科学理论,对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有重大的指导作用。只有用这一理论武装全党和全国人民,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                                    第24课时    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  教学内容:1、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是一个艰苦的、反复的过程。2、认识要不断地深化。3、认识要不断扩展。4、认识要不断地向前推移。 基本要求:  理解:通过人类认识史上的几个事例,说明认识要不断深化、不断扩展、不断向前推移。 运用:针对某一社会问题,拟定调查提纲,进行实地调查,写一份调查分析报告。 教学重点与难点:在实践基础上认识不断发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主题 情境一:DDT杀虫剂曾以它高效的杀虫威力荣获诺贝尔化学奖。但人们在大量使用DDT杀虫的同时,却看到了它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因此有些国家已经明确禁止使用DDT作为杀虫剂。就人们对DDT的认识来说,这一事例说明什么? (二)情境展开,分析主题 分析情境一:用矛盾的观点看,任何事物都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用认识论的观点看,人们对DDT的认识有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理论分析:一、由理性认识到实践 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并没有终结对事物的认识。人们还必须把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接受实践的检验,并使之得以修正和完善。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过程是人们认识的第二次飞跃。 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若干次反复和提高,当认识被证明是正确的时候,人们对某一事物的认识过程才算结束。可见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一个艰苦的探索过程,需要不断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得以完成。 但是认识了某一具体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不是整个认识运动的结束。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无限的,因此就对整个世界的认识而言,人的认识没有也不可能结束。 二、认识的深化和发展 认识应当在实践基础上继续向深度开掘,向广度扩展,不断向前推移。 1、从深度上,认识要不断深化。 世界深度无限,层次无限,人们的认识就必定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比较深刻到更为深刻的无限过程。 2、从广度上,认识要不断扩展。 世界广度无限人们就必须不断扩展认识,以便在更广阔的领域内掌握不同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以更抽象的形式反映更广阔领域各种事物的共同本质与规律。 3、从进程上,认识要不断向前推移。 事物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整个世界是无限发展的,人们的认识必须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发展而向前推移,不断研究新情况,提出能够解决新问题的理论。 由此可见,认识是无止境的,认识总是发展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就是认识辩证运动的规律。 三、学习知识的过程是理解知识,不断深化认识、扩展认识、把认识向前推移的过程 1、要有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切忌浅尝辄止。 2、多问几个“为什么”,力求全面准确地把握知识。 (三)情境反馈,巩固主题 情境二:有人说:“产品质量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人的认识没有最深刻,只有更深刻。”这蕴涵了什么哲学道理? (第一句体现了事物不断变化发展的;第二句体现了认识是无止境的,是不断深化的、发展的) (四)情境创新,升华主题 情境三:中共中央十五届六中全会指出,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党所处的国内外环境和党的队伍状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党要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就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围绕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个历史性课题,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哲学启示:客观形势发生了变化,人的主观认识也应随之而发展。 高考范题: 选择:1、(’97高考)“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德国诗人莱辛的这一著名诗句所包含的哲理是( C ) A、认识经历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B、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和规律 C、认识不能停滞,而应该不断扩展和深化 D、改造世界比认识世界更重要 2、(’99高考)据专家介绍,消费4000张贺卡就等于毁掉一棵大树。为了保护环境,今年元旦前后,一些中小学开展了“减卡救树”活动,倡议“少寄一张贺卡,多留一片绿色”。这件事说明( B ) A、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B、科学的预见离不开对客观规律的认识 C、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不断深化和提高的 D、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认识的根本任务 3、(’2001文综)传统理论认为水稻、小麦等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交优势,而袁隆平等科学家在实践中观察到的现象与此不符,于是大胆创新,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三系杂交水稻。这说明( B ) A、正确理论对实践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B、理论必须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 C、原来正确的理论随着时间的发展会逐渐丧失合理性 D、通过实践,总会发现以往认识中的错误                     第25课时    科学的思维方法  教学内容:1、认识事物要把分析与综合结合起来。2、创造性思维、合理想象在认识中的作用 基本要求:识记:创造性思维、合理想象在认识中起积极作用的一些事例。 理解:列举人类认识史的基本事实,表明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分析和综合的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认识事物要把分析与综合结合起来。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主题 情境一:有过江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 从思维形式上看,这个结论的错误在哪里?(推理的前提不正确) 二、情境展开,分析主题 分析情境一:那人之所以“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其推理过程是:父亲善游其子女必定善游,“此其父善游”,所以其婴儿也应善游,故“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 这一推理的大前提是错误的。为了避免类似错误发生,我们在认识事物时,必须学习和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要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必须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 理论分析: 一、科学思维方法 人们思考问题的过程,是形成概念、作出判断、进行推理的过程,是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过程。在思维过程中要明确概念、正确使用判断和进行推理,善于把分析与综合结合起来。人们认识事物时,既要对事物及其过程的有关要素进行分析,又要对事物从整体和全过程上进行综合把握。 1、含义:分析是把对象分解为各个要素(对象的各部分或其特征、性质和关系),并将它们分别加以界定,阐释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综合是把分析过程中被分割的对象的各个部分、各个方法、各种因素连结起来加以考虑,把对象作为统一的整体加以认识的思维方法和思考过程。 2、分析与综合的统一是科学的思维方法 (1)分析是综合的基础。只有对各要素首先作出周密的分析,才可能从整体上进行正确的综合,从而真正地认识事物。 (2)分析离不开综合。只有对事物各种要素从内在联系上加以综合,才能正确地认识整个客观对象。 可见,我们既要注意在综合指导下的深入分析,又要注意在分析基础上的综合。 3、注意的几个问题: (1)正确运用分析方法,“只分不联”就会导致孤立、片面地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2)要注意系统综合。对当今复杂的社会问题的思考与解决,离开系统综合,是不能得出正确结论和提出有效方案的。 (3)综合不是简单、机械相加,而是通过抓住事物的内在联系,从中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得出全新的整体性认识。 (4)矛盾分析法是贯穿于分析与综合的核心。分析与综合即是对矛盾各方面及其关系的分析与综合。 二、合理想象和创造性思维 在分析与思维中要有合理的想象与创造性思维。知识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我们应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从政治学科教学和考试的具体要求出发,分析方法和综合方法针对不同的问题还是有主次之分的。一般说来,倘若问题属于收敛性思维,多以分析方法为主,综合方法为辅。如“该地区在脱贫致富过程中是怎样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而倘若问题属于扩展性思维,则多以综合方法为主,分析方法为辅。如“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竞争,假如你是该企业的经理,你该怎么办?” 高考范题: 高考对此知识点一般不单独命题,而是把科学的思维方法贯穿于整个考卷之中。                              第26课时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教学内容:1、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2、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基本要求:识记:1、社会存在的含义。2、社会意识的含义。 理解:1、通过具体事例,说明社会存在的性质与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与变化。2、举出正反两方面的事例,比较说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促进或阻碍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主题 情境一: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百科书”的《红楼梦》,在描述刘姥姥进大观园,就餐时,写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于牛,吃只老母猪不抬头。” 能否将情境中的“老刘”改为“黛玉”? (二)情境展开,分析主题 分析情境一:不能改,为什么?这样一改就不符合林黛玉的生活实际。可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理论分析: 一、社会存在 社会现象从总体上可划分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两个基本方面。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社会存在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以及环境、人口等因素。 二、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社会意识主要是指一定社会的政治法律思想、艺术、道德、宗教、科学等因素以及风俗习惯。 三、两者的辩证统一关系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1)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 (2)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只有坚持这一根本观点,才能正确把握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反对“天命观”、“杰出人物决定观”。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社会意识作为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对社会存在或起促进作用,或起阻碍作用。 注意发挥科学的社会意识(如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促进作用。 正确认识并理解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情境反馈,巩固主题 情境二:在井冈山时期,中国社会的客观情况是农村中反革命的力量比较薄弱,而城市中反革命的力量比较强大。当时中共中央出现了两种路线的斗争:一是以王明为代表的坚持走以城市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路线;一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坚持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路线。 试运用上述观点,评价上述两条路线。(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四)情境创新,升华主题 情境三:马克思说:“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美丽的景色都无动于衷;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性,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 这表明了什么?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2、由于不同人的出发点、立场等不同,对同事物的反映不同;3、不同人对待同一事物往往具有不同的价值观。) 高考范题: 选择:1、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人们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意识和开拓进取精神在不断增强。这表明( D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C、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2、江泽民指出:“我们的宣传思想工作的任务就是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这说明( B ) A、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意识对现代化建设具有决定作用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C、社会主义观念的产生是由政党和领袖的意识决定的 D、社会意识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第27课时  坚持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内容:1、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2、价值观的多样性。3、价值观的导向作用。4、正确价值观要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性,要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 基本要求:  理解:1、通过事例分析,价值观是一定经济关系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2、比较几种不同的价值观。3、列举事例阐释,不同价值观对个人与社会的不同导向作用。4、结合具体事例说明,正确的价值观必须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必须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 教学重点与难点:坚持以正确的价值观为指导。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主题 情境一:在近代文学史中,周氏兄弟(周作文、周树文——鲁迅)都是灿烂的明星。但在革命文化阵营的分化过程中,鲁迅把文学当作是“匕首”、“投枪”直指反动派,被誉为中华民族的灵魂,而周作文却面对敌人的枪口退缩了,并在抗日期间还参加了日伪组织“民主建国会”,沦为汉奸。 (二)情境展开,分析主题 分析情境一:同是革命文化阵营灿烂明星的周氏兄弟之所以出现了不同的结局,是因为他们在革命文化阵营的分化过程中,面对敌人的枪口作出了不同的选择。可见,不同人对待同一事物往往具有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价值观具有不同的导向作用。 理论分析: 一、价值和价值观 从哲学上讲,价值是指人的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特定关系,即对人的积极意义。人们认为某一事物有没有价值,取决于人们认为该事物对自己是否有积极意义。如果自己认为有积极意义就会去想、去做,反之就不会去想、去做。 人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思想意识指导下进行的。而在指导人们行为活动中,最根本的指导思想就是世界观、价值观。人们的价值观不同,追求的具体目标、对待客观事物的态度和评价必然不同,行为的动力和效果也不一样。 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去认识事物,利用事物,并在自己的思想意识中形成了判断它们有无价值或价值大小的观点。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如何断定客观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根本观点和评价标准,即所谓价值观。 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它在一定的社会存在的基础上产生,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如:进入工业社会——科学主义的生态价值观——过度开发、掠夺自然资源,割裂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受到了惩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人文主义的生态价值观。 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 2、价值观对人生选择、人生道路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人们进行什么样的人生选择(如生活方式、生存方式等),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实际上都是在一定的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的,实际上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观,将自己的价值观转化为现实。价值观不同,人们努力的方向、行为的态度、方式和结果也就不同。 因此我们一定要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三、坚持正确的价值观 1、什么是正确的价值观:“两个符合”的价值观。 (1)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评价事物价值时要遵循事物本身的属性、规律,尊重客观存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根据自己的主观好恶或欲望来评价事物的价值。 (2)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对事物价值的认识具有较强的主观色彩。正确评价事物价值时必须对人的需求、利益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人的需求方面来说,判断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的大小的最高标准就是同事物发展规律相一致、同社会发展规律相一致的人类的根本利益。 2、现阶段衡量我国人民价值观正确与否的标准 (1)党在社会主义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三个有利于”。 总之,一个科学合理的价值评价,既要合乎事物的属性、规律,又要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实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三)情境反馈,巩固主题 情境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不能只考虑自然资源转化为工业产品的价值,还要考虑资源保护和再生的需要,重视经济增长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综合价值。 上述内容表明了什么?(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导向作用。2、这是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即做到了“两个符合”。) (四)情境创新,升华主题 情境三:现在我们已经进入紧张的高考复习阶段,绝大多数同学能全身心投入到紧张的复习之中,想方设法解决知识疑难,培养学科能力。而也有一些同学一心想的还是玩耍,或者其他的事情。 试运用价值观的有关知识,对两类不同的行为进行分析。 提示:从价值观的形成、正确与否及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三方面进行分析。 高考范题: 选择:由于受“以粮为纲”思想的影响,解放以来洞庭湖经历过三次大的围湖造田,致使湖区面积迅速萎缩,其后果是水灾频繁。这表明( D ) ①违背客观规律必然遭到规律的惩罚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   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    ④价值观对人们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第28课时  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  教学内容:1、现阶段我国存在各种价值观。2、集体主义是新时期我国人民的正确价值取向。3、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统一关系。4、坚持集体主义,必须正确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5、坚持集体主义,必须顾全大局,反对小团体主义。6、坚持集体主义,必须反对极端个人主义。 基本要求:  理解:1、归纳集体主义的主要内容,阐释集体主义是我国人民处理个人与国家、个人与集体关系的正确价值取向。2、列举小团体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表现,指出其危害性。 运用:1、用正确的价值标准,对我国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各种价值观进行比较,并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2、根据个人与集体相互关系的原理,谈谈如何正确处理好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反对个人主义价值观。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主题 情境一:为了实现我国扶贫攻坚计划既定目标,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全面实行了对口扶贫工作,较发达、富裕的地区从物质、资金、技术等方面对口支援较落后、贫困的地区。 (二)情境展开,分析主题 分析情境一:通过对口扶贫能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异,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这是一种集体主义的价值观。集体主义是一种正确的价值观。 理论分析: 一、集体主义的含义 不同历史时期其含义不同。它的产生是与一定的生产关系状况相适应的。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1)既是一种价值观,属于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2)又是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的政治原则和道德原则。这是我们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 (3)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P49。 二、集体主义是新时期我国人民的正确的价值取向 论证:1、从正确价值观的内涵看,集体主义反映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关系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2、从集体主义的内涵来看,集体主义能正确地解决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P51。其中集体利益更具有根本性。 当两者矛盾时更应该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 3、从社会意识的反作用看,集体主义是我国人民实现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力量源泉。 坚持集体主义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在坚持集体主义原则的前提下,允许个人可以作出不同的价值选择;2、个人正当利益应该得到维护;3、集体应为个人利益实现创造条件。 三、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反对个人主义 1、要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1)要尊重人;(2)要主动关心人;(3)要尊重他人的正当利益。 2、要顾全大局,反对小团体主义 3、反对个人主义:个人主义的发展、、内容、涵义、危害。 (三)情境反馈,巩固主题 情境二:为了兴建三峡工程,重庆、湖北两省市进行了百万大移民。面对大局,移民们毫无怨言,弃小家为大家,毅然离开祖祖辈辈居住的家园迁移外地。 材料表明了什么?(移民们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当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自觉牺牲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 (四)情境创新,升华主题 情境三:当一个人的精神和灵魂陷入和束缚在狭小的自我利益之中时,就会只顾自己而不顾社会,甚至会损害社会的利益,破坏社会的稳定。 这一论断表明了什么? (个人主义对个人、社会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必须坚决反对。) 高考范题 选择: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这就要求我们( D ) ①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关系    ②要把集体利益和他人利益放在首位    ③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④热爱和关心集体,反对损人利己的个人主义 A、②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我国体育界有一句名言:“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无名也有名;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有名也无名。”这表明( D ) A、集体和个人相互影响、不可分割 B、集体和个人是并列的,不能片面强调一方而忽视另一方 C、要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的正当利益 D、必须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                               第29课时  发展市场经济与坚持集体主义  教学内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 基本要求:理解:列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事例,说明发挥集体主义调节作用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坚持集体主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主题 情境一:市场经济越发达,市场就应越畅通。然而近年来,在经济相对富裕的某省却出现了以“红头文件”或行政手段分割封锁、垄断本地消费市场的咄咄怪事,代表政府部门的一个大红印章变成了地方保护“围城”的一块块城砖。 (二)情境展开,分析主题 分析情境一:上述某地的做法是地方保护主义,是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它的蔓延将对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起极大的破坏作用。可见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 理论分析: 一、正确认识、处理发展市场经济与坚持集体主义的关系,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我们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处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立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条件下,我们的改革开放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开放,我们确立的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紧密结合的市场经济,它客观上要求有以坚持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与之相适应。坚持集体主义同发展市场经济不但不矛盾,而且还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因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等价交换本身就包含了相互服务的关系,这就决定了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只能通过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良好服务去实现。那种损公肥私、损人利已的行为,不仅不符合社会主义道德,同样也违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发挥集体主义的重要调节作用。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目的,要求在经济活动中坚持集体主义。 我国市场经济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共同富裕。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建立,需要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 市场经济是文明有序的经济形式,要遵循价值规律和市场规则。必须用集体主义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产生的矛盾,需要集体主义进行调节。 利益主体多元化,市场有弱点和缺陷,常产生矛盾和冲突。对此集体主义发挥的作用是:它一方面促进各种经济法律和法规的贯彻,使国家整体利益得以保障,使个人和集体的合法利益得到实现;另一方面,它要求各市场主体必须从国家大局、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去处理相互之间的矛盾,以便实现各自的利益,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和个人主义,保护国家和集体的利益。 (三)情境反馈,巩固主题 情境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人把个人利益当作发展经济的唯一动力,把个人的享乐当成人生的目的,把金钱视为最重要的价值,他们无限地放大了个人利益,并把它突出和强调到不适当的程度。 上述观点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发展市场经济必须反对个人主义,要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 (四)情境创新,升华主题 情境三:观点一:“个人依赖集体,没有集体就没有个人。因此只能有集体利益,不能有个人利益,允许个人利益存在必然影响集体利益。” 观点二:“我国现阶段实行市场经济,提倡自由竞争,允许个人先富起来。因此集体主义已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试对上述两种观点进行评价。 评价:观点一肯定了个人对集体的依赖性,强调了集体利益的重要性,这是正确的。但片面强调集体利益,否认个人利益是错误的。个人与集体是互相依赖、互相促进、不可分割的。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不能强调一方,否认另一方。 观点二指出了在我国现阶段实行市场经济,为发展个人利益提供了有利条件,国家提倡公平自由竞争,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是客观事实,但因此认为集体主义已失去了存在的基础是错误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从根本上是一致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发挥集体主义的重要调节作用。在当前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主义精神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高考范题: 选择: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产生的矛盾,需要    D     进行调节。 A、上级主管部门或人民法院               B、同事之间自行协商 C、本着互谅互让,尽可能牺牲自己         D、集体主义 2、之所以得出上题结论是因为发扬集体主义可以( B ) ①克服个人主义和小团体主义     ②使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不发生任何矛盾 ③克服地方本位主义             ④使国家的整体利益得到保障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第30课时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教学内容:1、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2、自私不是人的本性。3、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作用。3、正确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正确进行人生选择的基础和前提。 基本要求:理解:1、分析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说明“人性自私论”是错误的。2、列举事实,说明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社会发展对个人活动的制约。 教学重点与难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主题 情境一:马克思说:“人即使不像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那样,天生是政治动物,无论如何也天生是社会动物。” (二)情境展开,分析主题 分析情境一:马克思这句话表明: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理论分析: 一、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人具有两重属性:自然性和社会性 1、人的自然性表现在: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要在自然界生存和发展,总要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人与动物一样,也有自然欲求。 2、人的社会性表现在:人是社会的产物;人的生产活动具有社会性;人的生活具有社会性。 3、社会性是人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属性:第一,社会性揭示了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殊本质,是人类特有的属性;第二,人的社会性制约着自然性。人具有鲜明的社会色彩。 4、“人性自私论”是错误的:它违反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它错误地把动物的“自保性”混同于“人性自私”;它错误地把个人正当利益与“自私”混为一谈;它不符合历史现实。 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的基本观点,反对“人性自私论”,对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何正确认识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情境二:到底是“英雄造时势”,还是“时势造英雄”?(讨论) (英雄离不开时势,时势离不开英雄。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是辩证统一的) 二、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1、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产生能动的影响。(英雄造时势) 在性质上,产生促进或阻碍作用;在大小上,产生的作用有大小之分。 2、个人活动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时势造英雄) 受社会环境影响;受社会发展规律制约。 可见,个人活动既是一个生命的自然过程,又是社会实践的历史过程。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既是进行个人正常活动的重要条件,又是进行人生选择的基础和前提。 三、个人与社会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1、两者相互区别,不能等同。比较个人,社会更为根本。人类结成社会而生活、存在和发展。 2、个人与社会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个人是社会的个人,社会是个人组成的社会。无论是人的生存还是发展都离不开社会;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也是个人及其集体努力的结果,一切个人活动的总和构成社会的整体运动及其发展。 因此我们不能把个人与社会对立起来,把个人凌驾于社会之上。而应自觉地把个人与社会统一起来。 (三)情境反馈,巩固主题 情境三:南宋爱国主义诗人陆游在临终前写了一道《示儿》诗。“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 试从人生价值观上对上述诗句进行评价。(诗句表达作者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把个人情怀与社会、国家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 (四)情境创新,升华主题 情境四:曾被誉为中国首富的华西村的致富观是:“天下皆贫我独富,我富也贫;天下皆富我亦富,此为真富。” 华西村的致富观表明了什么? (个人活动离开社会发展是没有意义的,两者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离开社会就不能很好地实现个人的价值。) 高考范题: 问答:(’99高考)“将自己辛勤劳、合法经营的收入,用于自己的合理消费和社会公益事业,既能显示生活的潇洒,又能体现人生的意义。” 简述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答案: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 (1)主张在人与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实现人生价值,体现了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2)主张将自己的劳动收入用于社会的公益事业和个人合理消费,体现了人和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第31课时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教学内容:1、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两个方面。2、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3、人生价值中的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 基本要求:识记:人生价值的含义。 理解:列举先进谷物的事迹,阐释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2、分析说明人生价值中的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的关系。 运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密不可分的原理,谈谈自己对人生价值目标的设想。 教学重点与难点: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主题 情境一:爱因斯坦在评价居里夫人时说:“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品德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 (二)情境展开,分析主题 分析情境一:爱因斯坦在对居里夫人的上述评价中,对居里夫人的“品德”大加赞赏。这里的“品德”是指思想品德、精神财富、人生价值。 理论分析: 一、人生价值 1、含义:是指人生的意义、目的,人具有什么价值和多大价值。 2、产生:人作为“事物”所具有的属性;人自身的需要。 3、内容: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索取)。 二、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1、原因分析: (1)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要求; (2)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 (3)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先进人物的主要特色。 2、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的内容: (1)物质贡献。对此要予以重视。它是社会存在与发展、进步的基础。 (2)精神贡献。也很重要。在一定条件下精神贡献可以转化为物质贡献。如情境材料中爱因斯坦评价居里夫人的“品德”,实际上就是居里夫人的精神贡献。 (三)情境反馈,巩固主题 情境二:科学发明者王俞波信奉的格言是:“一个人活得最有意义的是在于发展、创造,对民族、国家和人类社会做出贡献。” 这一信条表明了什么?(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四)情境创新,升华主题 情境三:在我国社会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孔繁森、吴天祥、徐虎、李国安、高建成、李素丽等20世纪90年代的英雄模范人物,与历史上的焦裕禄、雷锋、王进喜、时传祥、蒋筑英等人一起,构成了社会主义的一个光辉灿烂的星群,他们用自己的杰出贡献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生机勃勃…… (1)上述模范英雄人物身上反映了什么人生哲理?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先进人物的主要特色) (2)我们青年学生应如何像上述人物那样去创造自己光辉的人生? 在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下节课内容) 高考范题: 选择: 1、(’2000高考)曾是共和国伐木功臣的马永顺,面对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的情况,以七十多负的高龄上山植树,决心不让“红松的故乡”失去诗情画意。经过多年努力,终于在小兴安岭造就了和片片郁郁葱葱的“永顺林”,成为造林英雄。他的行为表明:个人对社会的贡献( D ) ①是社会存在的发展的要求    ②是先进谷物的主要特色 ③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      ④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2000春招)某校学生自发组成的“爱心社”指出:“不要问别人能为自己做些什么,而要问自己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不要问国家能为我们做些什么,而要问我们能为国家做些什么。”这表明( B ) ①人生价值的实现必须有一定的客观条件    ②人生价值必须通过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来实现    ③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④人生价值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为前提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第32课时  人生价值的实现  教学内容:1、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2、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一定的主观条件。3、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不断地发挥主观能动性。4、走出人生价值的误区。5、反对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 基本要求:  理解:1、列举人们熟悉的实例,说明在人生价值实现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2、用具体事例,说明只讲索取不讲贡献是片面的、错误的认识。3、通过事实,指出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危害性。 运用:根据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原理,结合个人的切身体验,分析实现人生价值需要的主观条件。 教学重点与难点:人生价值实现的主客观条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主题 情境一: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水稻杂交育种专家袁隆平,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以及广大群众的支持下,经过反复试验,在实践、研究居于世界领先水平的优质、高产、抗病性强的杂交水稻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为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二)情境展开,分析主题 分析情境一:袁隆平在实践、研究居于世界领先水平的优质、高产、抗病性强的杂交水稻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使个人潜在的创造力发挥出来为社会作出贡献,很好地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袁隆平人生价值的实现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以及广大群众的支持下,并经过反复试验,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的结果。可见,实现人生价值离不开一定的条件。 理论分析:一、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 人生价值的实现是需要一定条件的。这些条件既包括作为人生环境的社会历史条件,又包括个人自身的条件,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1、需要社会提供一定的客观条件 实现人生价值要以一定的生产力为基础。 人所特有的劳动创造力是人生价值的源泉,而这种创造力的形成和培养依赖于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状况、科学和文化发展水平;人的创造力的利用和发挥也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 2、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必要的主观条件: (1)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心理、身体等方面的素质。 (2)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埋头实干,发挥聪明才智 人生价值终究要通过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展现出来。 (3)要有百折不挠、不怕失败的顽强奋斗精神 客观事物的复杂性以及主观认识水平的的局限,就难免出现各种干扰,遇到困难挫折。因此在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要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迎接挑战。 现阶段,我们应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把有限的生命投入以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为此我们必须: 二、走出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误区 1、贡献与索取是相辅相成的。片面强调索取,只讲索取、权利,不讲贡献、义务,这是十分错误的。 2、反对拜金主义,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拜金主义是一种金钱至上的思想道德观念,认为金钱不仅万能,而且是衡量一切行为的标准。 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拜金主义 (1)应该承认金钱与人生有密切的关系。(2)获得金钱的手段应该是正当、合法的。(3)应该看到金钱不是人生的全部内容,不是人生价值的决定因素。 3、反对享乐主义的人生价值观 享乐主义人生价值观认为,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在于追求物质享乐。其错误和危害性表现在: (1)它从人的自然本性出发,把吃喝玩乐作为人生的唯一目的和最大乐趣,把人与动物完全等同起来;(2)它只讲生活享乐,不讲财富创造,把享乐与创造对立起来;(3)它把一己的快乐建立在他人受苦的基础上。 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是社会主义的腐蚀剂。 (三)情境反馈,巩固主题 情境二:《家》中和觉慧,《红楼梦》中的宝玉,《玩偶之家》的娜拉……他们都生活在富有之家,物质生活十分丰富,但由于他们的理想、自由受到窒息,因而极为苦闷和烦恼。这表明了什么?(表明人不仅要有充裕物质生活,还必须有丰富的精神生活。金钱不是人生的全部内容,不是人生价值的决定性因素。) 高考范题: 选择:1、(97’高考)易卜生在给朋友兰戴的信中说:“你要想有益于社会,最好的办法莫如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这表明( B ) ①人生价值的实现有良好的社会条件    ②人生价值的实现有赖于人的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    ③要实现社会价值最好先实现自我价值    ④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统一的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④ 2、马克思说:“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这意味着( C ) ①人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是统一的   ②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之间不存在矛盾 ③为人类造福能够实现人的自我价值   ④为人类造福需要提高人的自身素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第33课时  理想和现实  教学内容:1、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属于社会意识,也是社会存在的反映。2、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理想。3、崇高理想对人生、对社会的作用。4、把实现最高理想与现阶段我国人民的共同理想结合起来。5、在奋斗是实现理想。6、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 基本要求:识记:1、理想的含义。2、理想的类型。 理解:1、比较不同时代的不同社会理想,说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最进步、最科学的理想。2、从对人生、对社会两方面,说明崇高理想的指导作用和推动作用。3、比较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的联系与区别。     运用:联系现实,谈谈自己准备如何把实现个人理想与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结合起来。 教学重点与难点:崇高理想的选择及实现。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主题 情境一:白春兰是毛乌素沙漠南缘一棵树村的普通妇女,为了实现把沙漠变成绿洲的理想,从20世纪80年代起,她带领全家奋战沙海,种草挡沙,栽柳固沙,植树防沙,20多年治沙1350亩,植树2.3万棵,成林800亩。 (二)情境展开,分析主题 分析情境一:白春兰的行为表明:崇高的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我们必须树立崇高的理想;并在艰苦奋斗中实现自己的理想。 理论分析: 一、理想的一般知识 1、含义:理想就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是人们对于未来的一种追求一种希望、一种向往。 2、类型:按性质分有科学与非科学、崇高与庸俗之别;按内容分,有社会理想、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等(社会理想是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等不同层次的理想中的核心);按奋斗时间长短分,有长期远大理想和近期具体理想等。 3、产生、变化与发展 任何理想都是一定的社会的历史条件和经济关系的产物,都要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而发展。 二、崇高理想的作用 理想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并对人们的社会存在有着巨大的影响。崇高理想对人生、对社会有着重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1、它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2、是我国民族团结、共同奋斗的精神力量;3、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可见我们青年学生必须树立崇高的远大的理想。现阶段主要是:把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结合起来。 最高理想是:共产主义理想。共同理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共同理想是基础和必经阶段,最高理想是方向和根本目标。 三、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1、理想源于现实,高于现实 理想是现实的发展方向,理想是比现实更高远、更美好的目标。它对人们的行动产生巨大的鼓舞作用。 2、理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现实 这里的“一定条件”是多方面的,从主观上来说,特别需要艰苦奋斗。 (1)艰苦奋斗不仅是一种生活作风,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风貌和道德品质。 因此我们必须全面理解的把握艰苦奋斗的含义。目前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更加强调艰苦奋斗的精神。即迎难而上、坚忍不拔、克勤克俭、顽强拼搏、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风貌和道德品质。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革命的光荣传统。 (2)艰苦奋斗是有志者应有的精神境界 (3)提倡艰苦奋斗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即使将来我国真正富强了艰苦奋斗的精神也不能丢,它永远也不会“过时”。 (三)情境反馈,巩固主题 情境二:俄国寓言大师克雷洛夫说:“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 这句话给我们什么启示?(要把理想变成现实,必须艰苦奋斗、克服困难。) (四)情境创新,升华主题 情境三:人生只有“三天”:今天、昨天、明天。只爱今天,他不属于未来;只爱明天,他永远悬在空间;只爱昨天,无异地生命停止不前。 这段诗句揭示的人生哲理是什么? (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 高考范题: 选择: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辛苦沿着陡峭的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这段话表明( C ) A、理想是人生的精神动力 B、科学的理想就是现实 C、理想的实现要靠艰苦奋斗,要付出辛勤的劳动 D、我们应不择手段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第34课时    实践的特征、作用  教学内容:1、实践是指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2、实践的基本特征。3、变革自然的生产活动及其作用。4、处理社会关系的活动用其作用。5、科学实验及其作用。 基本要求:  理解:1、用具体实例,阐释实践的含义及其特征。2、比较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及它们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实践的特征及作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主题 情境一:一位科学家说:“我们今天生活的世界,与其说是自然世界还不如说是人造的或人为的世界,在我们的周围,几乎每样东西都刻有人的技能的痕迹。” 对此正确的理解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反作用)。人们通过实践活动在不断改变我们生活的环境。 (二)情境展开,分析主题 分析情境一:之所以说我们今天生活的世界成为了人造的或人为的世界,是因为人们对自然世界进行了改造。这种改造自然世界的活动就是实践。 理论分析:一、实践的特征 1、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理解时注意:(1)实践是改造活动不是认识活动;(2)是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不是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3)是人类能动的活动不是动物的本能活动。 2、特征:(1)实践是客观物质性活动。论证:构成实践的要素:实践主体——人、实践对象——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实践手段——物质工具都是客观的。坚持了实践的客观性,就在实践问题上坚持了唯物论。 (2)实践是人的能动的活动。实践是在意识指导下的有目的的活动。实践是一种创造性活动,离不开意识的指导。正因为如此,“我们今天生活的世界才成了人造的或人为的世界。” 第一、二个特征是统一的。因为意识根源于物质,只有人的意识符合客观的要求,人们才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实践的创造性才能发挥出来。 (3)实践是同特定的社会关系相联系的,变化发展的。 实践不是孤立的个人活动,而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所进行的活动。 具有社会性的实践是历史地发展着的。人类社会实践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而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无止境地发展着。 结论:教材P106页第三自然段。 二、实践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1、实践的基本形式 实践的具体形式无限多样。其基本形式有三种:变革自然的生产实践活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和科学实验活动。 2、生产实践对社会存在和发展起决定作用 生产实践是人们改造自然的活动,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活动。 (1)它决定着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和发展。 (2)它决定着各种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3)它是人们从事政治、科学、艺术等实践活动的基础。 结论: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它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决定作用。由此可见,人类的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我们必须树立劳动的观点,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3、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 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是人们改造社会的活动,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活动。 (1)社会关系的调整和变革能够反作用于生产活动,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2)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理解: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即在不改变社会主义根本经济、政治制度的前提下,改变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具体形式,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维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 4、科学实验是历史前进的有力杠杆 科学实验是科学工作者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按照一定的目的、运用特殊的设施和手段,去探索事物规律性的活动。 它既包括改造自然的实验,也包括改造社会关系的实验。 其作用集中表现在提高物质生产和改造社会活动的水平上,使人类能够更合理地从自然界获取物质生活资料,使社会获得全面进步。这种作用大体表现为两种方式:一是通过科学实验建立科学理论,进而指导人们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二是由科学实验中获得应用型成果,直接用于物质生产活动中。 (三)情境反馈,巩固主题 情境二:恩格斯说:“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 这句话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它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决定作用。由此可见,人类的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 高考范题: 选择题:传统理论认为水稻、小麦等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交优势,而袁隆平等科学家在实践中观察到的现象与此不符,于是大胆创新,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三系杂交水稻。这说明( B ) A、正确理论对实践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B、理论必须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 C、原来正确的理论随着时间的发展会逐渐丧失合理性 D、通过实践,总会发现以往认识中的错误   第35课时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教学内容:1、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基本要求:理解:从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的目的和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等方面,列举事例,说明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主题 情境一:据医学记载,17世纪20年代英国有个医生给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奇迹般地挽救了青年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仿效,结果造成大量受血者死亡,输血医疗手段被禁止使用。19世纪80年代,北美洲的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的产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治疗热,却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1901年维也纳医生莱因茨坦发现了人的血型系统,才打开科学输血的大门。 (二)情境展开,分析主题 分析情境一:从认识论角度看,情境材料主要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认识论观点。具体来说:(1)第一次输羊血成功,从而发现输血可以救治病人,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从输羊血到输人血直到终于解决输血问题,表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输羊血的成功及大量受血者死亡和输人血的再次成功及又一次输血医疗带来惊人死亡,直到终因发现血型系统而使输血问题得以成功解决,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4)为救人而输血,并探寻输血失败的原因,直至发现人的血型系统,从而最终解决输血问题,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总之,实践对认识起决定作用。 理论分析: 一、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这一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1)认识的对象由实践的需要确定; (2)认识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产生。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认识的课题在实践中不断解决又不断产生; (2)认识的工具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提高。 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认识的根本目的则是把理性认识应用于实践,去指导实践。不为实践服务的认识毫无意义。 4、实践又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因为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联系主观和客观的桥梁。 人的认识是否同客观实际相符合,只能由实践的客观效果来检验。 可见,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决定作用,离开实践认识无从产生,更谈不上发展。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二、认识也影响实践,反作用于实践 1、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2、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 结论:实践决定认识,认识依赖于实践,对实践有反作用。这就是实践和认识的辩证统一关系。 三、正确处理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学习书本知识与实践中成才的关系 应注意:1、间接经验、书本知识也来源于实践(是前人的实践)。 2、认识学习书本知识的重要性。 (三)情境反馈,巩固主题 情境二:下列成语或俗语蕴涵了什么哲学道理? 1、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认识来源于实践) 2、实践是认识的母亲,知识是生活的灯塔。(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3、按图索骥。(要重视实践,不能思想僵化) 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既要重视读书,更要重视实践) 5、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把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结合起来) (四)情境创新,升华主题 情境三:几年前,我国北方棉区大面积棉铃虫成灾,当年发生量为常年的20倍以上,在重灾区棉花减产达五成,有的地方几乎绝收。针对这一情况,我国有关专家精心研究,终于培育出转基因抗虫棉。目前,转基因抗虫棉正在得到推广,棉铃虫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上述材料主要说明:认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活动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高考范题: 选择:恩格斯说:“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 B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问答:据医学记载,17世纪20年代英国有个医生给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奇迹般地挽救了青年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仿效,结果造成大量受血者死亡,输血医疗手段被禁止使用。19世纪80年代,北美洲的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的产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治疗热,却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1901年维也纳医生莱因茨坦发现了人的血型系统,才打开科学输血的大门。 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个道理的? 答案:(见情境一分析)                             第36课时    积极投身于群众的实践之中  教学内容:1、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2、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4、依靠群众,相信群众,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5、与实践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是知识青年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 基本要求:理解:结合实例,分析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 运用:1、列举人民群众创造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表现,说明知识青年在各行各业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为社会作贡献。2、综合运用有关理论,说明知识青年要健康成长,必须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 教学重点与难点:坚持实践观点;坚持群众观点。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主题 情境一:河北农业大学自1979年以来,参与综合开发太行山,师生们20多年如一日,把科学技术送到山区人民手中,把论文写在太行山上,为山区人民脱贫致富建立了功勋,逐步探索出一条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送科技进山,振兴山区经济的路子,被誉为“太行山道路”。在为山区农业服务的同时,他们也取得了许多高水平成果。今天脊背农大新一代知识分子,正沿着这一条“太行山道路”阔步前进。 (二)情境展开,分析主题 分析情境一:什么是“太行山道路”?它实际上就是知识分子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知识分子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为什么要与人民群众相结合呢?怎样与人民群众相结合呢? 理论分析:一、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1、人民群众的概念 它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理解概念注意: (1)人民群众是个历史概念。不同历史时期人民群众的具体内涵不同; (2)只有对社会历史发展、进步起推动作用的才是人民群众。 2、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对历史的创造作用主要表现在: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因而从根本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 论证:人民群众创造的物质财富为人们从事精神生产提供了物质条件;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产生的源泉;人民群众还在实践过程中直接创造了精神财富。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 历史上一切解决社会矛盾的革命运动,实质上都是人民群众起来推翻旧的社会制度的斗争。人民群众对历史的推动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变革时期。今天我国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他们所起的作用是通过改革,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来实现的。(结论:教材P119第三自然段。) 二、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 这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世界观的方法论要求。 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具体来说应做到: 1、相信群众——这是前提,即相信群众的力量,相信群众自己能够解放自己。 2、依靠群众——这是手段,即依靠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依靠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依靠群众的辛勤劳动。 3、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这是目的,即把它作为自己一切言论和运动和最高准则。注意: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的内容要求和表现形式不同。 三、坚定地走与群众的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1、这是由青年学生的特点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改革开放的实践需要所决定的。 2、把理论和实践、读书和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尽快促成自己成长。 3、在“情——感情、理——道理、行——实践”三方面来一个彻底的转变。 (三)情境反馈,巩固主题 情境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有三个伟大创造:一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二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三是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实行村民自治。 这三个伟大创造说明了什么?(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是起主体作用) (四)情境创新,升华主题 情境三:江泽民在中纪委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强调,领导干部一定要正确理解和执行党的富民政策,千方百计地帮助群众特别是贫困地区的群众富裕起来,自己则应该带头吃苦,甘于奉献。 从认识论的角度,谈谈对上述论断的理解。 (领导干部要树立群众观点,坚持走群众路线。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的内容要求和表现形式不同。在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帮助群众富裕起来,是为人民群众利益奋斗的具体体现。) 高考范题: 选择:《人民日报》曾载文指出:“越是革命、建设和改革面临重要关头,实施重大举措时,就越需要全党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到丰富多彩的群众创造性实践中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这是因为( A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 D、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客观标准                        第37课时    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  教学内容:1、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2、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基本要求:理解:综合所学观点,阐释必须坚持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教学重点与难点: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主题 情境一:在河南南阳市内乡县,有5名大专毕业生先后离开原来的工作岗位,到农村创业。他们分别创办了万头猪场、肉兔研究所和种羊繁殖场,不仅事业获得了成功,为乡邻架起了能向富裕的桥梁,而且丰富了相关专业知识,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加深了与乡邻之间的感情。 (二)情境展开,分析主题 分析情境一:内乡县的5名大专毕业生到农村去创业。他们创办了万头猪场、肉兔研究所和种羊繁殖场,使自己的事业获得了成功,为乡邻架起了能向富裕的桥梁,有效地改造了客观世界。同时在实践中还丰富了相关专业知识,加深了与乡邻之间的感情,也有效地改造了自己的主观世界。 理论分析: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改造世界包括:改造客观世界,即改造自然界与社会;也改造主观世界,即改善和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我们必须:(1)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不断调整主观与客观的关系;(2)在为社会服务中积极贡献,实现人生价值,不断调整个人与社会的关系;(3)既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主观世界,做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一、改造客观世界 1、改造自然界 2、改造人类社会 3、两者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改造自然的活动推动着生产和科学文化的发展,从而也推动着社会制度的变革和发展;正确改造社会的活动调整和改变了经济、政治、思想等各个领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必然推动科学文化的进步和社会生产的发展,从而也就推动着改造自然的活动越来越向纵深发展。 二、改造主观世界 1、改造自己的思想:主要是改造“三观”。 原因、途径。 2、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和思维方法。 途径。 3、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 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1)改造主观世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 (2)通过自觉改造主观世界,又能提高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 (3)在这种相互作用中,人们不断地改善着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实现着促进客观世界的发展和人自身的不断完善这样双重的目的。 三、在社会实践中追求两种境界 1、世界观境界——正确的价值取向,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人生观境界——实现个人与社会的正确统一,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基本结论:P128第二自然段。 上述认识论的原理和观点是相互联系的,认识论同唯物论、辩证法也是相互联系的。 (三)情境反馈,巩固主题 情境二:“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这是至理名言。对其中“改造”二字应如何理解? (“改造”是指改造主观世界,是一种提高和进步,意味着摒弃错误认识,能够以更高的水平从事新的实践活动。) 高考范题: 选择:1、我们学习和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提高文化素质、科学水平和劳动技能。这是( D ) A、改造客观世界的要求 B、改造主客观世界的要求 C、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要求 D、改进思维方法,提高认识能力的要求 2、实践是主观和客观、个人与社会统一的基础。这是因为( C ) A、改造主观世界可以提高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 B、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C、实践是主观见之客观的活动,也是个人在社会中进行的活动 D、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