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3
加入VIP免费下载

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3

ID:65160

大小:71.69 KB

页数:30页

时间:2009-12-23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二章 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  【学习目标】 1.掌握秦统一的历史条件、过程、意义及影响,秦的疆域。 2.了解秦、西汉、东汉的历史沿革,掌握秦始皇以及东汉光武帝的政绩。 3.正确认识秦、两汉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巩固、发展及其影响。 4.掌握两汉政治经济制度的内容以及对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 5.正确分析两汉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了解其概况;正确认识“文景之治”“光武中兴” 6.掌握两汉时期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的基本概况并分析其影响。 7.认识秦汉文化繁荣的原因、概况及其对中外历史的影响。  【学法指导】 高考分析 本单元在中国古代史上具有特殊地位,故成为高考的重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影响深远的政治经济制度、众多历史人物的文治武略及民族交往的扩大和中外联系的加强,都应在高考中值得浓笔重彩的加以体现。但与隋唐、明清相比,本单元在高考中的地位是相对薄弱的,所考内容主要有重要历史事件和经济活动、秦始皇和汉武帝政绩的比较等。新教材增加的内容较多,考查的空白点很多,很多高考命题的“题眼”尚未涉及。可以预见,本单元将是今后高考命题的焦点之一,秦的统一、秦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西汉东汉初统治政策的调整、两汉的政治经济制度、东汉末年的政局、民族关系、重要帝王等内容应该引起关注。 方法指导 近代历史学家夏曾佑曾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他认为孔子、秦始皇、汉武帝与中国历史关系至大。可以说,秦汉是中国进入封建社会的第一次发展高峰,也是中国封建政治、经济制度奠基的时代,还是中外文化交融、民族关系发展和科技文化辉煌的时代。本单元的重点、难点有:秦统一的历史条件和意义、西汉和东汉初统治政策的调整及成效、秦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两汉政治经济制度、东汉豪强地主和中后期政局、两汉民族关系概况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及巩固、两汉的对外关系、秦汉文化发展的背景及地位等。 要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这条主线索来引导学生把握单元时代特征,概括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方面的变化、特点,提高学生的概括、比较、归纳、认识能力。 秦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秦汉政治史的重要内容。新教材对这一内容的阐述是充分的。教学时,首先应讲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含义、特点,从地方权力集中中央、中央权力集中皇帝这一特征进行把握。要全面、客观地评价这一制度,特别是在封建社会形成时期,其对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方面,积极作用是主要的,负面影响是次要的。 政治上,统治者在寻求统治思想和统治政策方面作了不懈的探讨。汉高祖、汉武帝、汉光武帝等君主,能总结历史经验,及时调整统治政策,从而促进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要引导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分析和评价。 秦汉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一方面封建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另一方面,国内各民族的关系出现了非常复杂的局面。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秦始皇、汉高祖、汉武帝等所采取的巩固国家统一、发展民族关系的举措。要用正确的观点,评价各民族之间的和战关系。各民族之间的战争,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内战”,不应用近现代民族战争的观点予以评价,这种战争是不能分“侵略”和“被侵略”的,只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要克服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等错误观念的影响。 秦始皇、汉高祖、汉武帝、光武帝都是中国历史上有影响的封建帝王。通过对他们政绩的评述,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人物,提高将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要注意通过有关问题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认识的能力。如通过秦暴政而亡和汉初统治政策的调整,提高把握历史现象内在联系和规律的能力。通过比较两汉处理民族关系的相似之处和两汉统治的异同,提高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比较能力,认识封建王朝治乱兴衰的规律。  【基础知识归纳】 本单元包括秦、西汉、新、东汉四个统一的封建王朝,从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 1.阶段特征 总体特征:秦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时代,也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封建社会初步发展。 (1)政治上:①开创了一系列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政治制度。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确立并得以巩固,官僚制度取代世卿制。刺史制度、察举制、郡县制和封国制不断发展;②封建制度的弊端开始显露:外戚宦官专权问题、豪强地主问题、土地兼并问题等;③边疆得到开发,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加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形成并不断发展,国家版图大大开拓;④对外交往初步发展,中国与亚洲和欧洲开始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 (2)经济上:①封建经济初步发展;②秦朝实现国家统一,统一度量衡、货币,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但暴虐统治又破坏了生产力发展;③两汉实行休养生息政策;④经济发展主要是在黄河流域的北方地区;⑤对外贸易频繁、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开通。 (3)文化上:①秦汉文化具有突出的特点;②科技成就突出,出现了许多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③统治者加强了思想控制:秦始皇“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④外来思想文化(佛教和与之相关的文学艺术)开始传入中国;⑤与“君权神授”等封建迷信思想相对,产生了王充的唯物主义思想;⑥史学、文学、雕塑和绘画成就突出。 2.秦汉时期的政治 (1)封建统治思想的确立 秦始皇接受了韩非和李斯的法家理论,以吏为师,将法家思想作为基本统治思想。西汉建立后,吸取了秦二世而亡的教训,顺应汉初社会经济遭到破坏的现实,一度实行了与民休息的黄老思想。汉武帝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将儒家思想作为统治思想。从此,这种改造了的尊儒尚法和杂以阴阳五行学说的儒家思想成为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2)政治制度 作为封建社会的奠基时代秦汉开创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政治制度。 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A.秦始皇建立了皇帝制度;在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制,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建立了一整套官制和地方行政制度。 B.西汉初,“汉承秦制”,沿袭了秦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但有因有革,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和郡国并行制,汉武帝解决了王国问题,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C.东汉初,扩大尚书台权力,加强监察制度,集军权于中央,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D.中央集权的一度被破坏:由于封建经济的分散性,地方割据势力仍然存在,西汉初年的郡国并行导致了七国之乱;东汉时期豪强地主势力膨胀;这些因素曾导致了统一局面的破坏和中央集权的削弱。但从整体上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已确定并开始完善。实践证明,这一制度是符合中国古代国情的合理的行政管理体制。 ②秦汉时期其他开创性制度。 A.为加强对地方的监察,汉武帝时创立刺史制度;东汉时,刺史制度进一步发展,州成为最高地方行政区域。 B.汉朝实行的察举制,是重要的选官制度。 C.两汉实行的编户制度,既是封建国家管理百姓的制度,又是赋役制度。 (3)秦汉时期的农民起义 秦汉时期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黄巾大起义。这些大起义爆发的原因,一是封建徭役繁重,土地兼并严重,二是封建统治残暴,三是政治黑暗。陈胜、吴广起义以反对秦的暴政为号召,黄巾大起义的斗争目标是封建皇帝。这些大起义,都直接打击了封建统治,迫使封建统治者在新王朝建立后对封建生产关系作某些调整。 3.秦汉时期的社会经济 (1)封建统治阶级发展经济的措施 秦汉“大一统”局面的出现和巩固统一的措施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也有利于经济发展。秦统一度量衡、货币、车轨,重视水利事业等,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汉初“反秦之弊,与民休息”,实行轻徭薄赋、慎刑和重农抑商政策,东汉初释放奴婢、恢复三十税一、整顿吏治、提倡节俭等政策,汉朝实行的编户制度等,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封建生产关系,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2)生产力的变化 秦广泛推广牛耕和改进铁农具。两汉时,牛耕、铁农具在全国范围内得以推广。铁铧的出现、耧车的发明,耦耕法和犁耕法的使用,使农业生产力大大提高。大规模的兴修水利,使农业进一步得到开发。淬火技术、水排、低温炼钢技术的发明大大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 (3)经济发展概况 两汉时农具得到改进,牛耕广泛推广,水利事业发展,农耕区域扩大,稻麦种植推广、耕作、管理技术进步,农学研究取得可喜成就,农业备受重视,发展迅速。手工业方面,规模大、分工细、工艺精,纺织业、冶铸业、制漆业、煮盐业、造船业成就突出。商业和城市繁荣。 4.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1)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有了新发展,通过战争与和好、开拓与发展,解决了中原王朝与周边民族的关系,加强了民族融合。 (2)秦朝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统一六国后秦又取得东南和南方越族地区,击退匈奴后取得河套地区,并修筑了长城。秦重视边疆地区开发。秦与周边国家已经有了交往。 (3)两汉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时期,北方的匈奴、南方的越族、西部少数民族和西域诸国等与中原有不同形式的交往和联系。两汉采取了多种措施来对付匈奴:在实力不强时,通过和亲和联络其他民族的办法;在军事实力强大时,又派兵反击匈奴。张骞、班超通西域和和亲,使中原与西域联系日益密切。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此外还在西南地区设置郡县,加强管理。 (4)汉朝开始了积极的对外交往,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日益扩展,并突破了东亚范围,开始走向世界,远及欧洲和非洲。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沟通了东西外交圈之间的关系。 5.秦汉文化 (1)秦汉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大发展时期。这种发展,是先秦文化成就的总结和升华,为后世封建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2)秦汉文化特点:①统一和多样化有机结合;②中外文化交流频繁;③水平居世界先进行列;④气势恢宏。 (3)科学成就突出。天文历法方面,汉武帝时制订的“太初历”是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西汉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被世界公认是最早记录。东汉张衡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他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九章算术》中许多重要成就在当时世界上是最先进的;出现了《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等大批医著和张仲景、华佗等名扬千古的名医;两汉时,造纸术发明,是我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之一。 (4)哲学与宗教发展。西汉时董仲舒的新儒学取得统治地位,东汉时唯物思想得以弘扬,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斗争尖锐。佛教传入,中国土生的宗教道教产生,古代宗教基本形成新格局。 (5)史学、文学、艺术的巨大成就:《史记》《汉书》等奠定了中国古代史书编写的典范。赋和乐府诗成就突出。雕塑成就辉煌,绘画艺术丰富多彩,秦始皇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典型例题精讲】 [例1](2000年全国高考)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 ①中央集权的强化②思想控制的强③大一统局面的形成④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 A.②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 【剖析】 本题综合考查战国、西汉的思想、政治演变和再认历史特征、归纳历史原因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出现的历史背景,即西汉武帝时,解除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大一统局面形成;为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加强思想控制,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备选项中①②③都符合题意,至于备选项中第④项,结合中国思想史发展也容易排除。 【答案】 D [例2](2000年全国高考)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主要目的是(  ) A.恢复和西域各国的交往                 B.加强对西域各国的控制 C.联络大月氏夹攻匈奴                   D.打通“丝绸之路” 【剖析】 思考本题有两种思路。一是从出使的背景入手分析,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正值受匈奴抢劫之时,故选C项的可能性最大。另一种是从选项入手分析,既然是第一次出使西域,绝不会以恢复交往、加强控制为目的,至于“丝绸之路”的开通更是建立交往以后的事,故均排除之。两种思路均以再现历史事实为基础,以分析思考来决断,体现加强能力考查的总趋势。 【答案】 C [例3](2001年全国高考)导致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分裂割据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A.豪强地主势力膨胀                     B.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C.黄巾起义                             D.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剖析】 本题所说的军阀混战、分裂割据局面是由地方上的地主武装形成的。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是中央政权范畴。黄巾起义属农民战争。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更像是一个统一的举措,而不是一个分裂的因素。因此正确答案只有A。 【答案】 A [例4](2002年天津、山西、江西卷)汉武帝“独尊儒术”,主要是利用儒家的(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主张          B.“民贵君轻”的思想 C.“性善论”                            D.“大一统”思想 【剖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其解题关键是明确四个备选项中思想主张的真正含义,再结合汉武帝在国家实力相当雄厚的条件下,加强中央集权的社会背景,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答案】 D [例5](2000年广东高考)材料1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自保)也,则众力不足也。故诸侯挠其弱,乘其衰。……圣人知治国之要,故令民归心于农。归心于农则民朴而可正(治理)也,纷纷则易使也,信可以守战也。 ——《商君书·农战》 材料2(晁错对汉文帝说)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依附土地),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腹肌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家桑,薄赋敛,广蓄积,以实仓廪,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 ——《汉书·食货志》 回答: 根据材料,结合商鞅、晁错所处时代背景,从目的和结果方面评述两人的重农主张。 【剖析】 本题提供了商鞅、晁错两段有关重农主张的材料,要求联系战国和西汉初的时代背景,从目的和结果方面评述二人的主张。回答时,先联系教材内容,分别说明战国时兼并战争激烈和西汉初汉文帝时经济凋敝的状况。再根据材料,分别说明二人关于农业和农民问题的主张。可从农业与国势的关系、重农和维持统治的关系方面,概括商鞅的主张。可从农业与人民生活的关系和封建统治的关系等方面评述晁错的主张。要联系两人所处的时代及影响方面评述各自的后果。 【参考答案】 商鞅处于战国兼并战争时代,认为只有发展农业,国家才能强大;百姓从事农业,则易于治理和驱使。这是赢得兼并战争的保证。这种主张的实行,为日后秦统一奠定了基础。晁错处于西汉初年经济凋敝时期,主张通过发展农业生产满足人民基本生活要求,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统治秩序,恢复社会经济。这种主张的实行,为“文景之治”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知识拓展】 1.秦能统一中国的原因 应从客观上的需要和可能性两方面探索秦统一的原因。 (1)结束诸侯割据局面,完成封建国家的统一,是春秋战国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一,从经济方面看,由于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各地联系加强,这为统一提供了物质条件。 第二,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大多废除了分封制而实行郡县制,局部实行了中央集权制,从而为大一统的封建国家奠定了政治基础。 第三,在民族关系方面,各族间联系日益加强,以华夏族为中心,形成相当巩固的民族共同体。 第四,广大劳动人民渴望统一。 第五,长期的争霸战争,形成了局部统一。 (2)从秦国来说,具有完成统一的实力。 第一,秦国社会改革比较彻底,建立了比较巩固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第二,秦国新兴地主阶级力量强大,经济发展迅速,军队战斗力强。 第三,秦国实行了远交近攻等正确策略。 第四,秦王嬴政本人的雄才大略。秦具备完成统一的主客观条件。 2.秦汉的统治思想问题 任何统治阶级为维持统治,都会根据政治、经济的形势和政治需要,确立自己的统治思想。作为封建大一统开始形成时的秦汉统治者,在确立统治思想方面进行了种种探索。战国时期的秦国,有实行法治的传统,商鞅就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之一。秦国的丞相李斯与韩非是同学。战国时的法家集大成者韩非,更是受到秦王嬴政的赏识,嬴政在看到韩非的书后说:“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后韩非在秦国因被李斯嫉妒而遇害,但他的思想被嬴政采纳,法家思想成为秦的统治思想。秦始皇以吏为师、崇尚法治,实行严刑峻法,将法家思想定为一尊地位。法家思想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建立的需要。 西汉王朝是在农民大起义摧毁了暴秦统治基础上建立的,汉高祖及臣下,多数是秦末大起义中出现的下层人物,他们能比较认真的思考秦亡的教训。汉初统治者面临经济凋敝的局势,为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统治秩序,确立了以道家“无为”思想为特征的黄老政治为统治思想。刘邦实行的恢复经济、轻徭薄赋、约法省禁就是黄老政治的具体体现。在刘邦、孝惠、高后、文、景统治的五六十年间,一直实行黄老政治。黄老政治的实行,恢复了经济、稳定了统治。 到汉武帝时这种情况有了变化。黄老政治的实行,诸子百家学说的流行,不适应思想统一和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进而在太学和地方学校中,讲授儒家经典,通过考试合格者可入仕。从此,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封建社会历代的统治思想。但是,董仲舒兼采百家之长,融儒法为一家。汉武帝虽尊崇儒术,但实际上是“霸王道杂之”,儒法并用,是经过改造的儒家思想。 3.秦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发展及其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影响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制度。封建皇帝个人专断独裁,控制一切军国大事,地方一切权力集中于中央,中央一切权力集中于皇帝。 (2)战国时的韩非提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理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践了韩非的理论,通过创行皇帝制度、中央官制和郡县制,采取了一系列经济和文化措施,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3)汉承秦制,刘邦承袭了秦始皇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历经惠、文、景帝,到汉武帝时,通过解决王国问题,进一步控制了地方政权;又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确立了封建君主专制主义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两汉时设立尚书台,实行刺史制度,从而完善了这一制度。到东汉初,这一制度进一步加强并定型。 (4)这一制度对封建社会的影响有其双重性,一方面它是建立在封建生产方式基础之上的,适应了封建地主阶级政治、经济的需要,在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抵御外来侵略、发展社会经济、防止分裂割据、加强民族交流和对外交往等方面起过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它在思想文化控制、兵役徭役无度、容易产生和延续腐败和专权现象等方面起了消极作用,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到了封建社会末期,其积极意义日益减少,弊端日益加重。 4.关于秦亡汉兴问题 秦与西汉都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王朝。秦仅存在15年,二世而亡;西汉存在了200多年,在汉武帝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强盛局面。要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分析。 秦亡汉盛的原因如下: (1)从两个王朝的建立看,秦朝由春秋战国时的秦国发展而来,没有经过农民战争对政权改造这个环节。而西汉是秦末农民战争推翻秦朝后建立的,刘邦是秦末农民战争的亲历者,农民战争对封建政权的改造作用很大。 (2)从统治政策看,秦崇尚法家思想,统治残酷,实行严刑峻法,徭役繁重,人民赋税负担沉重,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力,致使社会矛盾激化。而西汉初的几代皇帝,面对社会经济凋敝的状况,实行无为而治,与民休息,减轻农民负担,爱惜民力,从而缓和了社会矛盾,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3)从国家进行的重大工程看,秦朝征调大量劳力用于长城和陵墓、宫室的修建。而西汉则多利用国家力量进行水利工程的修建,前者破坏生产,后者有利于生产。 (4)在对待王国贵族和割据势力方面,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及思想文化政策方面秦汉也有差异。 (5)秦始皇、秦二世与西汉前期几位皇帝的个人性格和秉性也有不同。以上原因导致了秦汉两种不同的结局。 5.监察制度和刺史制度 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它起源于西周,形成于秦,确立于西汉,东汉时有了新发展,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 (1)秦朝设御史台,御史大夫是副丞相,供内廷差遣,又握有监察行政官吏之权。 (2)西汉初期,“汉承秦制”。至汉武帝时,建立了一套比秦朝更为严密的监察制度。主要表现在:①分全国为十三郡,置刺史巡视以监察郡县长官;②采用“以小驭大”的原则,位卑而权重;③制定对地方监察的“六条”标准,包括违法乱纪、以权谋私、以权代法、制造冤狱、任人惟亲、纵容子弟为非作歹、收受贿赂等内容。这对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后代统治者所借鉴。 (3)东汉时期,刺史监察权进一步加强,并增加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后成为州的最高长官。 (4)中国封建社会各朝代,都设置了完备的监察制度。 (5)封建社会的监察机构本身是官僚机构的组成部分,它不可能自外于官僚主义的种种恶习,也不可能摆脱官僚制度弊病的制约,从而导致监察部门的腐败,这是必然的。 6.两汉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化 (1)刘邦对秦朝的地方行政制度,既有继承,又有改造,除继续采用郡县制外,也实行分封诸侯王制度,即郡国并行制。 (2)由于诸侯王势力的膨胀威胁了皇权,景帝采取削藩政策,还用武力平定了七国之乱。汉武帝进一步削夺王侯权势,通过实行“推恩令”等措施,基本上解决了王国问题。汉武帝以后直到东汉,虽一直保留封国,但国家对王国权势限制很严,王国封地也越来越小,势力越来越小,诸侯王实际成了只有爵位而无实权的封建贵族。 (3)汉武帝时为监察地方,全国分13州,设置刺史。后来,刺史权渐重,积久成制,成为行政长官。西汉末到东汉,刺史改称州牧,级别提高,成为最高地方行政长官。州也成了最高地方行政区划了。 7.对“焚书坑儒”的评价 “焚书坑儒”的实质是文化专制,它表明秦朝不仅要取缔与当局政策相抵触的不同政见,在政治上不准“以古非今”,而且要求在学术上严禁产生不同政见的思想渊源“私学”——以儒家为主的诸子学说在民间的流行,进一步确立法学学说的官学地位,实现学术思想的统一,以巩固秦朝统治。 “焚书坑儒”虽对巩固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整体上看却适得其反,因为不同学派、学术观点不是单靠行政高压手段所能统一的。焚书坑儒这种野蛮做法造成了当权者和知识阶层的严重对立,加深了社会矛盾,开创了封建皇权摧残文化、迫害知识阶层的先例,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了巨大损失。同时用来巩固统一的法家思想也有很大的局限性。秦始皇没有认识到守成与进取不同,应变换指导思想,采用不同的统治手段,反而日益迷信法家学说,一味强调法治,结果更是加强了对人民的压迫剥削,促成阶段矛盾激化。 8.关于西汉的“和亲”问题 “和亲”是西汉统治者处理少数民族关系的一种特殊形式。在经济实力和军事力量相对薄弱的情况下,中原王朝无力用军事手段抵御外族的入侵,被迫采用了带有屈辱性的“和亲”政策。公元前201年,在“白登山之围”中,刘邦被围七天。此后,汉政府感到实力差距,乃用刘敬建议,与匈奴结“和亲之约”,规定汉把宗室女作为公主嫁给匈奴最高统治者为阏氏(皇后),并每年奉送匈奴大量物资,同时进行贸易。这种政策一直实行到汉武帝统治初期。 后来汉武帝依靠强大的军事实力,对匈奴反击,放弃了“和亲”政策。汉武帝以后,随着匈奴族的内部矛盾、对汉战争失败,特别是汉族文化的影响,不少匈奴人倾向与汉族恢复和亲。汉元帝时,呼韩邪率部归附汉朝,汉匈结束了长期的战争状态,转入和平、友好的关系。呼韩邪单于提出要求当汉家女婿,以便进一步亲汉时,宫女王昭君毅然应召,自愿扮演一个“和平使者”角色,于公元前33年出塞,嫁给呼韩邪。这是汉匈之间再次和亲行动。但这次和亲不像汉初那样有屈辱性,而是在匈奴归附中原后发生的,是汉匈之间和平友好的重要表现,昭君及其后代对汉匈两族之间和平友好做出了重要贡献。 除汉匈之间有和亲关系之外,为联络西域各族,共同抗击匈奴,西汉皇帝也曾与西域各族实行过“和亲”,如武帝时,曾将江都王刘建之女细君下嫁给乌孙王。这种和亲实际上成为一种外交策略了。 9.东汉的外戚与宦官专权及朋党之争 外戚与宦官专权是东汉中后期政治的一大特色,它是东汉专制皇权加强的产物。东汉是豪强地主势力膨胀时期,外戚是其代表。宦官专权则是皇权的寄生物或畸形演化。所以外戚与宦官的斗争,实质是皇权和豪强地主斗争的反映。无论是外戚还是宦官,他们一旦得势,便党同伐异,诛灭异己,互相残杀。外戚与宦官集团,都是极端腐朽的政治势力的代表,他们的专权,造成了东汉政治的极端腐朽和黑暗。 与宦官外戚专权相联系,还同时出现了朋党之争,这是皇权与豪强斗争的另一表现。一部分正直官僚、士大夫为反对宦官专权,他们与外戚联合起来,一方面利用舆论力量,抨击宦官专权;同时还利用控制的权力,打击宦官势力。宦官则利用皇帝的权势,进行反击,大批官僚被逮捕和禁锢、迁徙,受到残酷镇压。这种宦官与朋党之争虽属于统治阶级内部斗争,但正直官僚揭露宦官罪恶并与之展开斗争,在客观上是符合人民利益的。他们标榜的气节和斗争精神也是应该肯定的。  【能力提升】 1.学科内综合提示 (1)秦汉政治制度对后世的影响。秦汉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奠基时期,所建立的一系列政治制度和采取的举措,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刻影响。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是贯穿整个封建社会始终的重要政治制度,要搞清这一制度的沿革、发展。在封建社会初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 (2)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秦汉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联系春秋战国以来的局势和秦汉以后的发展,正确认识统一和发展是主流,而分裂和争斗是暂时的,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是强大的。 (3)中原王朝与边疆民族的关系。在民族关系方面,要注意各个时期的联系,如匈奴与中原王朝的关系,上联春秋,下联后来的“五胡内迁”。对中原王朝与边疆各少数民族关系,中原王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也应形成线索。 (4)生产工具和史学传统对后世的影响。生产工具的改进、水利工程的兴建等,对后世影响深远。《史记》《汉书》修史传统的形成,成为后世编写正史的典范,也应注意与后来相关内容的联系。 2.跨学科综合提示 (1)秦灭六国统一中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注意联系地理因素、政治策略等有关知识进行辨析论证。 (2)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制度的奠基时期,以《秦律》等成文法律为切入点,联系政治常识中的法律问题进行综合论证,分析其意义及其影响。 (3)以秦汉时期创立且影响深远的政治、经济制度为切入点,联系政治学科的有关内容进行综合辨析。 (4)两汉时期,统治阶级进行重大政策调整,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联系政治学科中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的理论进行论证。 (5)两汉时期在经营西北方面取得的系列成就,联系当今西部大开发及相关地理知识,进行综合分析。  【达标训练】 一、选择题 秦始皇创立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据此回答1~5题。 1.秦始皇建立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 A.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B.中央政府设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 C.地方实行郡县制度 D.确立皇权至高无上 【导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理解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明确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含义:即地方上的一切权利归中央,中央的一切权利归皇帝。据此可判断D项正确。 【答案】 D 2.秦朝地方上实行郡县制,适应了封建专制集权政治的需要,最主要在于(  ) A.郡县官吏必须对上一级负责 B.郡县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 C.郡县官吏与皇帝是君臣关系 D.郡县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官吏不能世袭 【导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分析问题的能力。郡县制之所以适应封建集权政治的需要,是因为这一措施的实行体现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即皇权至高无上。D项反映了这一点。 【答案】 D 3.封建社会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由下列哪一因素决定的(  ) A.统治者的权欲                         B.地主阶级的要求 C.封建经济的分散性                     D.法家思想的启示 【导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正确分析问题的能力。秦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既是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也是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封建的个体小农经济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安定,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封建的地主经济,也需要建立中央集权制来保护他们的土地所有制,镇压农民的反抗。据此分析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4.秦朝实行“焚书坑儒”,西汉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二者的根本着眼点是(  ) A.压制知识分子                         B.区别对待古文化 C.完善法律机制                         D.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导析】 本题考查分析能力。这是秦汉两朝加强思想统治分别实行的措施。二者的根本着眼点,也就是二者的根本目的。儒生反对郡县制,非议秦始皇独断专行,因而有焚书坑儒;汉初各种思想流行,不利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因而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可见二者根本目的均在于加强君主专制统治。压迫知识分子是其客观效果而非目的;区别对待古文化说明二者都有此特征,而不是目的。至于C则无从谈起。 【答案】 D 5.刘邦建立的政治制度与秦朝相比,主要的不同是(  ) A.中央机构不同                         B.地方制度不同 C.皇帝权利不同                         D.根本目的不同 【导析】 本题主要考查比较问题的能力。其关键是明确刘邦建立的政治制度和秦朝建立的政治制度各是什么,通过比较找出其不同点。A、C、D三项是相同点,B项是不同点,因为秦朝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同时又兼有封国制。故B项符合题意。 【答案】 B 6.儒家思想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但在封建制度确立和发展之初,秦始皇却采取了焚书坑儒的措施,它所针对的是(  ) A.儒家仁政学说                         B.诸子百家纷争局面 C.六国旧贵族                           D.分封割据的思想 【导析】 解题关键是明确焚书坑儒的背景。公元前213年针对博士淳于越攻击郡县制度而引发了“焚书”;公元前212年,针对一些方士和儒生背后议论秦始皇贪权专断、滥施刑罚而引发了“坑儒”。据此分析D项正确。 【答案】 D 7.战国秦汉时期,思想界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所反映的根本性问题是(  ) A.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                 B.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C.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 【导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思想上的统一巩固政治上的大一统,其本质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答案】 D 8.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开始确立于西汉武帝时,儒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其主要目的是(  ) A.向汉武帝索要高官厚禄                 B.接受秦朝速亡的历史教训 C.确立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D.维护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 【答案】 D 9.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开始确立于西汉武帝时期,下列与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有关的社会背景是(  ) A.经济发展使综合国力加强               B.西汉中央地方教育系统的建立 C.君主集权取得对割据势力的胜利         D.佛教冲击了我国的传统文化 【导析】 要注意题干的答题项是“社会背景”。 【答案】 C 10.封建教育以儒学为主。由此产生的最重要影响是(  ) A.许多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了大官 B.用思想统一巩固了政治统一 C.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D.儒家思想禁锢人们的头脑,阻碍社会进步 【导析】 B项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直接作用;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A、C两项都是封建教育以儒学为主而产生的影响,相比而言,C项应是最重要的影响。 【答案】 C 秦汉时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初步发展时期,据此回答11~15题。 11.秦灭六国实现统一的根本原因是(  ) A.商鞅变法比较彻底,秦在七国中实力最强 B.秦在统一过程中采取了远交近攻的正确策略 C.统一条件成熟,秦顺应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 D.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和将领的英勇善战 【导析】 本题为最佳选择题,社会经济的发展、各民族各地区联系的加强,人民对统一的渴望等,都属于统一的条件,这是统一的前提和基础。而其他条件,只有建立于基本前提条件下才能实现。 【答案】 C 12.秦征服越族地区和张骞出使西域所产生的最深远的进步影响都是(  ) A.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B.扩大了中央政府的管辖范围 C.促进了民族融合                       D.扩大了铁器的使用范围 【导析】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主体内容。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中的重大事件,所产生的最深远的进步影响应该是促进了民族融合,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答案】 C 13.对两汉政府与匈奴战争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两汉政府反对匈奴南下掠夺的反侵略战争 B.两汉政府反击匈奴保持边境安全是正义之举 C.两汉政府和匈奴争夺对西域控制权的斗争 D.少数民族政权与中原政权争夺统治权的斗争 【导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中国古代民族之间战争性质的正确认识。依据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两汉政府对匈奴的战争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而无侵略与反侵略之说。故B项正确 【答案】 B 14.班超出使西域与张骞出使西域所起作用的不同之处是(  ) A.促进西域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B.促进中国同西亚、欧洲的友好往来 C.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作出了贡献 D.直接帮助西域各民族摆脱匈奴的控制 【导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比较问题的能力。A、B、C三项是班超出使西域与张骞出使西域的相同作用。D项是其不同点,因为直接帮助西域各族摆脱匈奴的控制是班超出使西域的直接作用,而张骞出使西域并没有达到此目的。 【答案】 D 15.一位古代诗人在《题昭君出塞图》中写到:“草黄沙白马如云,落日悲笳处处闻。此去妾心终许国,不劳辛苦汉三军。”从诗中可看出作者肯定昭君主要是因为昭君出塞(  ) A.是为了个人幸福                       B.不畏艰险 C.是为了国家利益                       D.加强了汉与匈奴的关系 【导析】 本题为材料式选择题,解题关键是读懂材料,在此基础上依据材料中“此去妾心终许国”等有效信息去分析,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16.(2003年上海高考)观察下图,图中的犁耕方式开始于(  ) A.春秋战国                             B.西汉末年 C.三国两晋                             D.隋唐时期 【导析】 从犁耕法的本义来考虑。犁耕法始于西汉,其基本特征就是二牛一人,二牛拉犁,一人扶犁,表明农业生产的发展。 【答案】 B 两汉时期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为后世封建经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据此回答17~19题。 17.汉高祖和汉文帝统治时期,都曾大规模的减免田租,其主要意图是(  ) A.放松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B.鼓励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C.提倡节俭的需要                       D.扼制兼并,缓和阶级矛盾 【导析】 结合西汉初期推行的休养生息政策的社会背景去分析。汉高祖和汉文帝都大规模减免田租的主要意图是鼓励农民积极从事农业生产,以改变社会经济困窘的局面。 【答案】 B 18.汉朝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农业倍受重视,发展迅速,其主要表现不包括…(  ) A.西汉农学家赵过发明播种机械耧车 B.东汉时出现操作灵活方便的一牛挽犁牛耕法 C.汉朝推广代田法和区种法 D.东汉杜诗发明水排 【导析】 本题主要考查准确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解答否定式选择题时注意打破思维定式。A、B、C三项表述符合史实。D项杜诗发明的水排是汉朝手工业发展的成就,而非农业发展的表现。 【答案】 D 19.使中国冶铁水平长期领先世界的手工业技术是(  ) A.东汉杜诗发明水排                     B.低温炼钢技术 C.淬火技术                             D.造船航海技术 【导析】 该题旨在考查对汉代手工业技术的认识。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使中国冶铁技术长期领先于世界。 【答案】 A 秦汉时期,中国已开始走向世界。据此回答20~22题。 20.西汉与西亚、欧洲通商关系发展起来的主要条件不包括(  ) A.西汉丝织业的发展                     B.张骞沟通了西汉与西域的关系 C.西域都护的设置                       D.甘英对西亚的地理和风俗人情的了解 【导析】 本题为否定式选择题,解题时应该注意打破思维定势。A、B、C三项符合史实,D项是东汉时中外交流中的大事,故不是西汉与西亚、欧洲通商关系发展起来的主要条件。 【答案】 D 21.汉代在中外文化交流中输出的主要是(  ) A.应用性技术                           B.农作物良种 C.手工业产品                           D.书画艺术品 【导析】 汉代在中外交往中输出的主要是应用性技术,例如中国的铁制生产工具输出到朝鲜,铁犁牛耕技术、水利工程技术传到越南并推广,铁器、丝绸和养蚕技术,以及铸铁术、井渠法、造纸术先后西传等。 【答案】 A 22.秦汉时期,中国已走向世界,其主要表现不包括(  ) A.大秦王安敦派使臣从海道来中国 B.丝绸等技术传播到中亚和欧洲地区 C.甘英出使大秦,为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 D.中国与欧亚非许多国家开始了直接的贸易往来 【导析】 本题为否定式选择题,旨在考查准确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A、B、C三项符合史实,D项表述有误,因为秦汉时期中国只与欧亚许多国家开始了直接的贸易往来,并没有与非洲国家开始贸易交往。 【答案】 D 在政治经济制度方面,“汉承秦制”,但又有所损益变化。据此回答23~26题。 23.下列有关秦汉监察制度的表述不确切的是(  ) A.秦朝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B.西汉刺史级别不高,但巡察时代表中央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 C.东汉末刺史执掌州的军政大权,失去监察官的作用 D.汉高祖实行了一套比秦朝更为严密的监察制度 【导析】 本题旨在考查准确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A、B、C三项表述正确,D项表述不确切,因为西汉的监察制度是汉武帝以后实行的,而非汉高祖实行的。 【答案】 D 24.西汉初年的王国分封制与西周的分封制都是(  ) A.中央集权                             B.封建专制的产物 C.为巩固其统治而实行                   D.随社会经济基础变化而瓦解 【导析】 本题主要考查西汉分封制和西周分封制的理解和比较。西周的分封制是为了巩固奴隶制统治而分封诸侯的制度,不是中央集权和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故可排除A、B两项;西汉初年的王国分封制的瓦解是统治者一系列措施的结果,并非因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西汉的社会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自始至终都未发生变化,所以D项也不正确。两个时期分封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 【答案】 C 25.下列对汉朝察举制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为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统治而建立的选官制度 B.内容包括察举、皇帝征召等 C.察举是两汉选官的最重要途径之一 D.西汉选举的主要依据是门第族望 【导析】 本题旨在考查准确掌握知识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明确汉朝监察制度建立的目的、内容及实行的概况。A、B、C三项叙述正确,D项表述有误,因为,门第望族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是在东汉而非西汉。 【答案】 D 26.对汉朝编户齐民制度性质的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是一种行政管理制度                   B.是一种赋税制度 C.是一种地方行政机构                   D.既是行政管理制度,又是赋税制度 【导析】 该题主要考查对两汉编户制度的正确认识,两汉对百姓的管理实行编户制度,在编平民百姓称为编户齐民,编户齐民有独立身份,依据资产多少承担国家的赋税和徭役、兵役。据此分析可判断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 27.王充的唯物主义思想和荀况的唯物主义思想的相似之处是(  ) A.认为精神随肉体死亡而死亡 B.人能够战胜自然并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服务 C.特异的自然现象并不是人间祸福的征兆 D.人们必须通过实践活动才能形成正确的认识 【导析】 本题主要考查比较问题的能力。其关键是弄清王充和荀况两位唯物主义思想家的主要思想主张,通过比较找出其相似点。A项是王充的观点,B项是荀况的思想,D项是明末清初王夫之的主张,故可排除A、B、D三项。 【答案】 C 28.下列科技成就中,深刻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是(  ) A.蔡伦改进造纸术                       B.张衡制造地动仪 C.华佗发明麻沸散                       D.《甘石星经》的问世 【导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首先应弄清备选项中四项科技成就在中外科技史上的地位,据此去分析。 【答案】 A 29.张仲景之所以被后人称为“医圣”主要是因为他(  ) A.开创了中医“望、闻、问、切”的传统四诊法 B.最早提出了病理学说 C.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A.是世界上第一位采用麻醉法的医生 【导析】 张仲景的主要医学成就是《伤寒杂病论》,这是一部中医学的经典著作,它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为此他被后人誉为“医圣”。 【答案】 C 30.下列能体现秦汉人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和统一王朝恢弘气势的是(  ) ①巨龙般的万里长城②再现横扫六国壮观场面的秦陵兵马俑③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④世界最早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导析】 本题为组合式选择题,旨在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①②③三项均能体现秦汉人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和统一王朝的恢弘气势,④项是战国时期的著名天文学专著,故不符合题意,可排除带④的选项。 【答案】 C  二、材料解析题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长信少府(夏侯)胜曰:(汉)武帝虽有攘夷狄、广土斥境之功,然多杀士众,竭民财力,奢侈无度,天下虚耗,百姓流离,物故者半,蝗虫大起,赤地数千里,或人民相食,蓄积至今未复。无德泽于民,不宜为立庙。 ——《前汉书·卷75夏侯胜传》 材料2 太仆王舜、中垒校尉刘歆议曰:“……孝武皇帝(汉武帝)愍中国罢劳,无安宁之时,乃遣大将军,骠骑(将军)……北攘匈奴,降昆邪十万之众置藩属国,起朔方以夺其肥饶之地……功业既定,乃封丞相为富民侯,以大安天下富实百姓……至今,累世赖之。” ——《前汉书》 材料3 汉承百王之弊,高祖拨乱反正,文、景务在养民,至于稽古礼文之事,犹多阙焉。孝武(武帝)初定,卓然,罢黜百家,表彰六经。遂畴咨海内,举俊茂,与之立功。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定历数;协音律,作诗乐:建封禅,礼百神;绍周后,号令文章,焕焉可述!后嗣得遵洪业,而有三代之风。如武帝之雄才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 ——《前汉书》 请回答: (1)材料1和材料2对汉武帝的评价有何原则不同?你认为哪种观点正确?为什么? (2)材料2和材料3根本相同之处是什么?材料3主要从什么角度来肯定汉武帝? (3)材料3认为汉武帝的缺憾是什么?对此你有何认识?据此应得出什么结论? 【导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阅读理解材料和依据从材料中提取的有效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评价有何原则不同”在材料1、2中有明确的信息。材料1、2中都对汉武帝从功过两方面进行了评价,但对其功过的认识显然是不同的。根据材料和教材的相关内容不难判断材料2的观点较符合史实,再列举出理由即可。第(2)问中的“相同之处”和“角度”在材料2、3中有明确信息。第(3)问中的“缺憾”可依据材料3中的信息“如武帝……,不改文景之恭俭……”去分析归纳。其中的“认识”,应结合教材中关于汉武帝的相关史实去正确认识。“结论”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关于评价历史人物的理论去总结。 【参考答案】 (1)材料1认为汉武帝过大于功,材料2认为功大于过。同意材料2的观点。 理由:①匈奴兴起后不断强大,从战国后始终是中原地区的一大威胁,不解除这一威胁,汉政权不能巩固,先进的生产方式必遭严重破坏。②武帝时国家空前强盛,具备了打匈奴的条件,应该抓住时机,不是滥用民力。③打匈奴虽耗费巨大,但成功之后,既改变政策,又使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汉朝仍然强盛。 (2)都对汉武帝大力肯定。汉武帝一系列开创性措施,为后世确立统治规范。 (3)改变了文景时期休养生息政策。作者观点不对。因为文景时期社会仍然贫困,采取休养生息政策,恢复发展经济是正确的。汉武帝时国力富足,解除匈奴的威胁便成为十分必要和可能的,只有如此,才能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结论:评价历史人物,必须把他们放在各自特定的历史环境中,看其能否解决当时的主要社会矛盾,而不能用一成不变的标准来衡量。  三、问答题 32.简要归纳儒家、道家和法家的主要思想主张。这些思想主张对秦汉两朝统治者决策产生过什么影响? 【导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归纳问题的能力。第1问“主要思想主张”,可联系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代表孔子、孟子,道家代表老子、庄子,法家代表韩非子的主要思想主张去归纳。第2问“影响”,应联系秦始皇是如何采纳和实践韩非子的主张;西汉统治者又是怎样先用道家无为而治休养生息,后又尊儒尚法的内容去分析。 【参考答案】 主张:(1)儒家:“仁政”学说及“民为贵、君为轻”的重民思想,主张以德治民,缓和阶级矛盾。认为剥削压迫与被剥削压迫是合理的。(2)法家:以韩非子为代表,他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主张建立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主张法制。(3)道家:以老子庄子为代表人物,主张无为及退让。思想核心为“无为”。 影响:(1)秦朝政治上采取了韩非子的主张,建立及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①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地方推行郡县制度,符合当时巩固国家统一这一政治需要。②焚书坑儒虽在当时也起到了巩固统一的作用,但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③秦的法律严酷,法制过严,导致秦亡。(2)汉朝:①西汉初年,高祖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及文景之治,基本体现了道家的老子庄子的无为思想。而其中有关“减租……减刑罚”等措施,又部分体现了儒家的“仁政”思想。②汉武帝时儒家思想抬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董仲舒的新儒学居统治地位,以至于使儒家思想历经发展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四、综合题 33.1998年7月11日,江泽民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指出:新疆是我国西北一个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省区,加快新疆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一件关系全局的大事,对我们实现跨世纪发展的目标,保障国家安全和边防巩固具有重要的意义。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新疆的地形特点是“三山夹两盆”,请按由南向北的顺序将这五大地形名称写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国地势最低洼部分是________。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是____________。 (2)我国自古对新疆地区就进行了有效的管辖。西汉时于________年设立____________,管辖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以东,天山南北的辽阔地区。73年,东汉派____________打败北匈奴后,重建___________。唐朝时又设立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对之进行有效管辖。 (3)江泽民总书记讲话表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实现(  )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各民族共同繁荣                       D.民族区域自治 【导析】 本题考查了地理、历史、政治三科知识。知识点有新疆区域地理、中国古代边疆史和我国的民族等。主要检验学生的识图记忆能力和分析能力。第(1)问要注意顺序千万不能打乱;第(2)问在于记忆准确,避免张冠李戴;第(3)问从加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可以看出强调的是各民族共同繁荣。 【答案】 (1)昆仑山—阿尔金山  塔里木盆地  天山  准噶尔盆地  阿尔泰山  吐鲁番盆地  塔克拉玛干沙漠 (2)公元前60  西域都护  窦固  西域都护  安西都护府  北庭都护府 (3)C  【课外知识补充】 1.关于汉民族的形成 汉族,是与汉朝密切相联的。对汉民族的形成,史学界长期存有争论。在“文革”前,对民族理论和汉民族的形成,都未摆脱斯大林理论模式的影响,无大的进展。 “文革”后,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研究再度兴起。大家首先对斯大林关于民族的定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共同的文化)进行了分析。其实,苏联学术界早已突破了斯大林的框架,形成了新的理论体系,民族是各种历史形态的民族共同体。 经过讨论,大家形成了共识:中国古代历史上“民族”的存在,是毫无疑义的。汉民族形成于秦汉的观点,已广泛地被人们所接受。 对汉民族形成与发展的具体历史过程,史学界也有争论。有人主张四阶段说。第一阶段,春秋战国,是汉民族形成的准备阶段。经第一次民族大融合,到秦汉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主体,即汉民族。第二阶段,魏晋南北朝,是第二次民族大融合。经过氏族迁徙与对流,到隋唐出现了面貌焕然一新的汉民族。第三阶段,宋辽夏金元,是第三次民族大融合。主要在边疆地区进行。第四阶段是清代,第四次民族大融合,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疆域和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基础。 有人提出了三段说,,即有先秦的“夷”“夏”之辨而后有秦的民族统一,汉继之;有魏晋南北朝的“胡”“汉”之别而后有隋的民族统一,唐继之;有辽金西夏的三朝鼎立而后有元的民族统一,明清继之。 2.关于秦郡县制与汉初郡国并行制的评价 秦汉都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但在行政设置方面有差异。对这种差异的评价,史学界有两种观点。第一,肯定说。有人认为,秦的郡县制是政治上维系中央集权统一王朝的一个重大贡献,但没有配合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政策和制度,便在数年间就天下离心了。汉初无为政策和分封子弟,恰恰解决了这些社会问题,使汉朝得到了巩固。也有人说,西汉前期实行郡国并行制,把政治、经济的大部分权力下放到地方王国,由其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是非常明显的。第二,否定说。有人认为,以秦始皇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改革派,抛弃了以宗法原则构成的政治体制的传统思想,以天下为郡县,在封建国家的体制改革上达到了变革的顶峰。西汉初年,以分封制为补充的中央集权制,是皇权与贵族阶层相妥协的状态。也有人认为,由于刘邦错误总结了秦亡的历史经验,分封诸子为王,这是一种倒退。 3.关于汉代儒法关系问题 汉代儒法关系,实则是这两种思想在汉代统治思想中的关系。史学界有两种观点:第一,儒法合流说。董仲舒将儒家的经义附会到汉代的刑法中,使二者合流了。也有人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独尊儒术建议,以儒家思想糅合法家和道家及阴阳五行学说,构成了一套外儒内法的新的统治思想体系。第二,儒家取代法家说。有人认为,从汉高祖到景帝时,主要采取了法家的思想和主张,同时以儒术补充。汉武帝后,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两种观点都强调了法家和儒家思想在汉代都是统治思想体系的组成部分。 4.关于王莽改制的评价问题 在20世纪20年代前,对王莽改制是一致否定的。此后,有了三种观点。第一,基本肯定说。认为王莽是一位有胆识的改革家和理想主义者,他实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无疑是具有进步意义的。第二,基本否定说。郭沫若认为:王莽实行的一系列倒行逆施的政策和措施,不但未使动荡不定的封建统治秩序稳定下来,相反给人民增添了更多新的灾难,阶级矛盾更加尖锐了。第三,主观与客观说。作为改革家的王莽,清醒地看到了西汉后期危机的深刻根源,首先是土地兼并和奴婢数量的膨胀,其次是豪民富商的高利贷掠夺和财货垄断。他的改革是针对大地主阶层的,本意是想干一番事业的,但结果竟变成了一场对人民的浩劫,这是他根本没有料到的,他成了西汉腐朽统治的替罪羊。 5.汉匈和亲政策评价 史学界对此政策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肯定说。这种政策,不论是当时统治者的主观愿望,还是一种策略手段,其结果都导致了汉朝和匈奴间、汉民族与匈奴间的和好关系,有利于两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也有人说,当时中原农业和草原牧业两种经济交往,战争与和亲的方式进行;与战争政策相比,和亲政策更有利于两种经济的交流和发展。第二,否定说。认为和亲政策,企图换取边境暂时的安静,使匈奴愈益骄横,连年入侵边郡,两汉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也有人说,这是一种应急、权宜、妥协的消极政策。第三,具体分析说。两汉和亲的效果和作用,主要是取决于两汉国力的强弱,因此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国古代的民族间的交往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不是甜美和谐的。 6.汉对匈奴战争政策的评价 自西汉中期后,开始对匈奴进行了大规模的进攻,对此的评价主要有两种意见。第一,肯定说。认为西汉对匈奴的战争,主观动机是为了卫国护境,以维护西汉王朝的利益不受侵害。战争的结果,超出了狭隘的阶级范围,使和亲的政策产生了转变,对汉匈的民族融合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标志着汉匈民族融合条件的出现和产生。第二,否定说。认为汉匈在景帝和武帝前期,关系处于平和,出现了和平交往的局面。从武帝开始对匈奴用兵,这是非正义的,违反了当时人民的利益和要求,对当时的经济发展起了破坏作用。也有人认为,武帝改变“和亲”政策,对匈奴大举进攻,虽经过几十年的残酷战争,带给双方的只是两败俱伤的结果。 7.关于秦始皇的评价问题 被称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在,一直是争议较大的历史人物。建国以来,史学界对其评价有四种观点。第一,功大于过说。这派观点认为,秦始皇对当时的人民,对整个民族的发展,文化的发展,都是有很大贡献的,一方面他一生的政治活动与实现统一、巩固统一分不开,另一方面他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和官僚政治体制为历代王朝沿袭,并在我国封建社会前期起了积极作用,把其称为暴君是不当的。第二,前功后过说。秦始皇一生活动应分三个时期,完成统一大业时期,统一后的几年为中期,后来的焚书坑儒、修造阿房宫、骊山墓为后期。其前期是丰功,后期是显过,中期是功过相兼。可以说,他是一位“前功后过,功过并重的一代君主”。第三,功过参半说。在秦始皇身上就同时存在极端相反的两个方面——光明和黑暗,伟大和残暴。他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有巨大贡献的历史人物,同时也是一个残酷的暴君。第四,功大过亦大说。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功大过亦大的人物,集中在他身上的矛盾重重交错。综合史学界对秦始皇的评价,一般都肯定其在统一中国历史进程中的历史作用,同时指出其残暴、严苛压迫和剥削人民的一面。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