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古代史经济专题复习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三历史古代史经济专题复习

ID:65164

大小:37.23 KB

页数:13页

时间:2009-12-23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09年新教材专题复习 一、中国古代经济专题知识网络互联 历史分期 发达的农业 手工业的进步 资本主义萌芽 商业、城市 和对外贸易 古代的经济政策 奴隶社会 夏商 刀耕火种、耒耜锄犁、灌溉施肥、南稻北粟 集体劳作、 青铜铸造、官府垄断;西周晚期已有铁器;商原始瓷器、织机;西周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商人”出现 井田制、 西周 春秋 铁农具、牛耕 个体劳动、小农经济、垄作法、都江堰 民营手工业不断发展 商业繁荣 鲁国初税亩 商鞅变法废井田,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重农抑商” 封建社会 战国 秦朝 耦犁、犁壁、耧车;代田法、耕耙耱;漕渠、白渠、龙首渠、翻车灌溉、 西汉政府的东西织室;汉武帝官营盐铁两汉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东汉杜诗水排冶铁;东汉青瓷;南北朝的灌钢法。北朝白瓷 商人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西汉开通陆地海上两条丝绸之路。 汉武帝: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对商业收重税 北魏均田制 汉魏 隋唐 曲辕犁、犁评 筒车灌溉 唐朝形成南青北白制瓷系统,越窑名贵的秘色瓷。丝织吸收波斯风格。 商业繁荣,农村集市贸易发展,柜坊、飞钱问世,“扬一益二”成为最繁荣的大都会,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 沿用均田制,限制土地买卖。政府设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 宋元 经济重心南移 稻麦轮作、高转筒车 五大瓷窑,织锦吸收花鸟画的写实风格。元朝黄道婆棉纺织能手。 宋朝城市打破市、坊界限,出现纸币“交子”,“早市”、“夜市”和四大商业名镇。元朝大都成为国际性大都会,泉州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   明清 风力水车 青花瓷、秘色瓷、彩瓷、珐琅彩;景德镇瓷都。明清官府在苏杭等地设织造局,民营手工业的花楼机。明中后期江南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城镇商业繁荣,区域间长途贩运发展较快,出现“商帮” 明清:鼓励垦荒;农本商末;专卖制度;加征商税;海禁、闭关锁国,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特许“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二、专题归纳升华 (一)专题提示 学习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史,主要从: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手段和生产形式的变化;社会经济结构、经济运行方式的发展变化三个方面掌握。其中“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是高考的重点。 (二)主体线索梳理 Ⅰ.中国古代发达的农业 农业是古代中国社会最重要的生产部门。在农业生产中,精耕细作是我国传统农业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主要耕作方式是使用铁农具和牛耕;主要生产资料是土地。要抓住“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这两点,来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伴随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成为中国各代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其中农具的改进、生产技术的进步、水利灌溉的工程、土地制度等等,都可以作为小专题进行归纳整理。农业史是中国古代史复习的重点,“三农”问题始终是高考的热点问题。 ①早期农业生产的起源:世界三个中心:西亚、东亚和中南美洲,其中东亚的起源是中国。距今七八千年时,中国原始农业已经相当发达。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地域差异:黄河、长江流域形成南稻北粟的生产格局;生产工具:刀耕火种;家畜饲养:“狗、猪、鸡、水牛”农畜并存发展。 ②奴隶社会:生产工具:商周时期使用的农具,主要使用木制耒耜和石制锄犁,出现少量青铜农具。西周晚期开始使用铁器。春秋战国:铁农具和牛耕开始出现,并逐渐推广,它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耕作技术:春秋战国时期的垄作法是当时世界上先进的耕作方法;水利灌溉:秦国的都江堰;耕作方式:从集体劳动到个体劳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③封建社会:生产工具: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西汉赵过推广耦犁、发明耧车、后来出现犁壁、东汉牛耕推广到珠江流域;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安装了可以调节犁耕深浅的犁评。耕作技术:汉代赵过推行代田法;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耕耙耱技术;宋朝以后江南逐渐形成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极大的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水利灌溉:汉朝的漕渠、白渠和龙首渠;灌溉工具:曹魏改制的翻车、唐代创制的筒车;宋朝出现高转筒车;明清出现风力水车。 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①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为辅;②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生产模式;③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2.中国古代的土地政策 中国的土地可以分为可耕地和非耕地。土地制度的演变主要集中在可耕地部分。 ①原始社会的公有制。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 ②奴隶社会的井田制。形成:商周时期。特点:一切土地属于国家;国王把土地和人民逐层分封,受田者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只能世代享用,不得转让与买卖,并向国王缴纳贡赋;耕地阡陌纵横,形同井字;庶民和奴隶集体耕种,遭受残酷的剥削和奴役。实质: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瓦解原因:铁制农具的使用;私田增多;战争的频繁;各国的税制改革,鲁国的初税亩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③封建社会地主阶级的土地私有制。鲁国改革税制承认土地私有;战国商鞅变法从法律上确认土地私有;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自耕农土地私有、地主土地私有制(土地兼并是其最主要的来源)君主控制的国有土地等。 ④北魏至唐前期政府实行均田制。前提:是建立在国家掌握大量荒田的基础上,不改变封建土地私有制;目的:抑制土地兼并,维护小农经济;措施:制定官民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限制土地买卖。 3.土地兼并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 政治上:土地兼并直接导致国家财政财政收入的减少,加剧了社会的的贫富悬殊,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爆发,使一些王朝走向灭亡。 经济上:对农民来讲,造成农民的贫困无力购买手工业品;对地主来讲,封建地租较重,买田置地,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当时的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对土地兼并采取了不同的态度。由于国家占有小农的多少,直接决定着国力的强弱,而土地兼并与封建政府的矛盾恰恰在于同国家争夺财源。因此历代王朝为了巩固自己的长久统治都曾实行过一系列抑制兼并的政策。例如北魏至隋唐实行均田制,王安石变法实行方田均税法,明朝政府丈量全国土地,按照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收取赋税等。这些措施对于抑制土地兼并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起过一定的作用,但损害了大官僚和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不可能真正阻止土地兼并。 土地兼并之所以贯穿于封建社会的始终,国家的任何抵抗政策都不可使之逆转,其根本原因在于土地私有制和土地自由买卖制度的存在。在这种制度下,人们可以自由购买土地,而人们所以热衷于购买土地,又是由于在封建时代只有土地才是“不忧水火,不忧盗贼”的财富之本,只有土地才是各种形式财富的最后归宿。而封建国家往往是在不触动地主土地所有权的条件下,去争取延缓土地兼并的形势,因此它只能缓和这种形势,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的。 被统治阶级农民在起义过程中提出过“均田免粮”,触及了封建土地所有制,近代太平天国农民起义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是农民阶级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革命纲领,但是由于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这种阶级的局限性,使他们也不能解决土地兼并问题,完成废除封建制度的任务,实现劳动人民的解放。 4.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 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 ②统治阶级注意调整统治政策,鼓励发展生产。 ③重视水利的兴修,改革生产工具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 ④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⑤注意分裂时期还要考虑民族融合和民族间的交流。 (三)重点问题延展 1.中国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原因:生产力的提高,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目的:为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而进行生产。特点:以家庭为生产单位,自己自足;经营规模小,精耕细作;承担沉重的徭役和赋税,难扩大再生产,土地兼并严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特征,而且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2.如何看待中国古代以农立国的思想及重农抑商政策     农业是古代决定性的生产部门,由于农业生产的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民之生计和国家的兴衰存亡,因此历代统治者都把发展农业当作大事来抓,努力督促和组织农业生产。 对“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重农抑商政策实质上是维护封建的经济基础。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当时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起到了积极作用。如商鞅变法积极推行农战方针,鼓励发展农业生产,从而促进了秦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西汉初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汉初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但是到了明清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的活跃,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而在这时统治阶级依然坚持重农抑商的政策,把商与农的发展对立起来,并在重农抑商思想的指导下推行一系列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从而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违反了经济发展规律,这样就失去了其产生之初的进步性。 注意教材上提到的“抑商”措施:西汉时汉武帝推行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对工商业者加重征税,对私营工商业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唐朝政府设置官员管理物价、税收,并对市的买卖规模和时间都有限定。明清时期明太祖依然固守重农抑商“厚本抑末”;雍正帝也强调“农本商末”。明清两代继续实行专卖制度,垄断盐、茶,对民营商业征收重税。明太祖实行“海禁”,清政府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禁止或限制海外贸易。不仅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3.古代的经济重心南移 中国古代人口的迁移,促使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从战国到两汉,这里一直比南方发达,经济重心在北方。 ①经济重心转移的原因:历史原因:北方长期战乱,破坏了北方经济的发展,南方则相对和平稳定;北方农民大批南迁,给南方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统治者从维护自身统治出发,重视发展生产。此外,经济重心转移的原因还可以从地理角度来认识:①气候影响:宋代以前粮食主要以旱地作物小麦、粟为主,这类作物适宜生长的环境是北方的温带大陆气候。宋时占城稻传入后成为主要农作物,明朝时产量提高、面积扩大,水稻不适宜在温带大陆性气候下种植,而适宜在江南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种植,这里光热条件好,雨热同期,水资源丰富,水利工程开发好。②自然环境:江南多以平原丘陵区为主,土层深厚,易于开垦和操作。茶树、甘蔗、柑橘这些经济作物更是适宜在江南种植。北方水土流失严重,自然资源遭到破坏,环境恶化,影响了农业生产。③交通运输及对外贸易也促进了江南的发展。 ②经济重心转移的过程:古代对南方的开发比较早,但直到三国时期,都处于初步开发阶段,从魏晋开始,北方处于战乱状态,南方相对安定,北方移民的涌入,统治者的重视,相对优越的地理环境,大大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发展迅速,南北经济趋向平衡。隋朝统一后,随着北方经济的恢复,北方仍是全国经济的重心,但北方的某些方面也依赖于南方的补充,大运河的开凿就是这一形势的体现。唐中期安史之乱后,北方经济受到严重破坏,经济重心开始南移。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相对安定,全国的经济重心继续南移。北宋灭亡之后,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南宋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江浙地区长期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南方经济领先北方的格局最终形成。当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正是经济重心南移的印证。 ③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明显特征:一是北方人民南迁,带去先进的技术和经验,体现了当时生产力的最高水平;二是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封建割据或封建战乱时突出;三是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重心的南移有一定的影响。 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完成的标准:人口数、农产品的产量超过北方;南方持久、稳定地占据优势;新的经济重心取代旧的经济重心,成为新的财税支柱来源。 Ⅱ。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一)专题提示 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是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生产部门不断增多,分工日益细化,技术不断进步;经济重心起初在北方,随着经济重心南移,逐渐转移到南方;明朝中后期在私营手工业中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专题复习应重点从官营与民营两大类型,冶金、陶瓷和纺织三大行业,了解手工业的地位、成就和特点;掌握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与发展的概况,以及发展缓慢的原因。 (二)主体线索梳理 1.官营手工业: (1)冶金业:原始社会晚期中国人已经掌握了冶铜技术,商西周时期青铜器制造进入繁荣时期,由官府垄断。司母戊大方鼎最大,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是精品。西周晚期,中国已有铁器。西汉武帝以后,冶铁、铸钱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收归官办,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两汉:出现了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东汉:杜诗发明利用水力推拉风箱,鼓风冶铁工具。南北朝出现灌钢法。铁器在工业、手工业领域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的水平。16世纪以前中国在钢铁冶炼技术和产量上,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2)陶瓷业:中国是瓷器的故乡,商潮时以烧制出原始瓷器;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越窑的秘色瓷极为名贵,唐朝起瓷器大量输出国外远达欧、非;宋朝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出现五大名都,定窑的白瓷、汝窑的青瓷享有盛名;明清瓷器种类丰富,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江西景德镇是著名的瓷都。明清时期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瓷器对外销量更大,明代烧制了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清代还根据欧洲商人的订单专门烧制西餐用具和鱼缸等,中国被西方国家称之为“瓷器大国”。 (3)纺织业: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原始社会:距今四五千年,我国已有丝织品。奴隶社会:商朝已有织机,西周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封建社会:汉朝:已使用提花机,政府设在长安的东西织室有数千工人,丝织技术已相当成熟,中国的丝和丝织品经“丝稠之路”运往亚、欧,为中国获得“丝国”的誉称。唐朝:丝织技术高,以轻盈精湛著称,还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唐末伴随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丝织品的数量与质量逐渐超过北方。宋朝:丝织品品种繁多。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明清中央或地方官府在苏杭等地的织造局生产的丝织品超过前代,细密精致的缎成为清朝丝织品的代表,苏州、杭州和南京成为著名的丝织中心,南方丝织业进入鼎盛时期。 2.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 在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古代社会,民营手工业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经历春秋战国和秦汉的发展后,魏晋南北朝时曾遭受摧残,到隋唐才得以恢复和发展,两宋后民间手工业在曲折中继续艰难发展,明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机户出资,机工出力”形成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即资本主义萌芽,清朝时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 (1)纺织业 古代社会家庭手工业以纺织业为代表,主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剩余的小部分作为商品出卖。唐朝赋税户调的布、绢、锦等,多数出自农夫织妇之手。元朝民间棉纺织能手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棉纺织品产量增多,改变了丝、麻、棉的纺织比例。明中后期,江南地区的丝织业出现手工工场,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棉纺织业的中心松江,也出现了由商业资本转化为工业资本的早期资本家。 (2)制瓷业 两宋以后,城乡所需的日常用品主要出自民营手工业;明朝中叶制瓷行业中,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清朝时景德镇得制瓷业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3)矿冶:明朝中叶矿冶行业中,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清朝时云南的采铜业、北京的采煤业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三)重点问题延展 1.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 ①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前提条件:明朝中后期,农业、手工业的新发展,为资本主义萌芽创造了条件;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刺激了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使生产规模大,分工细;全国出现30多座较大的工商业城市,产品有了更多的销售市场。 时间地点:明朝中后期(15世纪末)、江南一些地区。 产生部门: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纺织业。 出现过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手工业者不断分化,少数善于经营者富裕起来,多数手工业者贫困破产,丧失生产资料,不得不去当雇佣工人,于是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拥与被雇佣的关系。富有的机户依靠雇佣工人进行生产,这就是早期的资本家,靠出卖劳动力为生、计日领取工资的生产者就是工人。 主要特征:⑴微弱、稀疏;⑵出现在个别地区、个别部门;⑶发展水平低;⑷最初多表现为分散的手工工场形式。 ②清朝前期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发展表现:⑴范围广大;⑵部门增多;⑶手工工场规模广大。云南的采铜业、四川井盐业、台湾的制糖业、陕西的伐木业、北京的采煤业、景德镇得制瓷业以及许多地方的造纸业等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缓慢原因:⑴封建剥削沉重,农民极端贫困,无力购买手工业品;⑵地主、商人剥削所得钱财,多购置田产,影响手工业扩大再生产;⑶政府在国内设立许多关卡,对商品征收重税;⑷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几次下令禁止海外贸易;⑸封建行会严格控制手工业生产的规模。总之,最根本原因是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2.明清时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①有利条件:⑴发达的农业。明朝中后期,农作物产量提高,经济作物普遍种植,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⑵发达的手工业生产。明中期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规模大、水平高,培养了一批熟练工人。⑶发达的商业。30多座大中城市的兴建,农产品、手工业产品广泛投入市场,对外贸易的繁荣都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空前活跃。⑷充足的货币条件。大量货币流通,到明朝中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⑸科技优势。四大发明的传播,科技巨著的问世。 ②不利条件:⑴自然经济的顽固性、封闭性。造成国内市场狭窄。⑵缺乏资本积累,手工业难以扩大再生产。⑶封建制度的束缚。重重关卡,征收重税,抑制工商业的发展。⑷对外转向闭关自守,未能形成海外商品市场。⑸传统观念习俗的影响,自然科学和技术没有转化为生产力。 3.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①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就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持续不断地发展。②多种经营模式长期并存。春秋战国以前,手工业由官府经营,即所谓“工商食官”。春秋战国以后,“工商食官” 制度瓦解,形成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等多种经营模式长期并存的格局。③官营手工业规模庞大、行业众多、分工细致、组织形式严密、管理制度完善,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官营手工业主要生产武器装备等军用品和供皇室贵族消费的日用品。它利用国家权力征调最优秀的工匠,控制最上等的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十分精美。④私营手工业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由于市场的激烈竞争,其中某些部门在明清时期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⑤家庭手工业是农户的一种副业,产品主要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剩余部分才拿到市场上出售。自秦汉时期开始,“男耕女织”这种个体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的形式已趋向典型化,成为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的基础。它是古代中国社会经济的根本特征。 Ⅲ。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一)专题提示 本专题是近几年高考复习的重点和热点之一,也是和政治学科渗透综合点之一。从宏观上看,商品经济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前提条件,资本主义萌芽是商品经济的必然结果。二者紧密联系、相互促进。从微观上看,国内外商贸城市的发展,货币演变和资本主义萌芽是本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 首先要了解中国古代的商品经济的概念,主要是指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下的小商品经济(也叫一般的商品经济),它既不等于资本主义经济,又与自然经济在本质上相互对立,在自然经济下,商品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受到封建专制统治的限制,另一方面导致资本主义萌芽,并不断地瓦解自然经济,促使封建制度逐渐解体。资本主义萌芽是封建社会内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最初形态,是从封建经济向资本主义方式过渡的生产关系。它的实质是资本主义性质的雇拥关系的形成。 (二)主体线索梳理 1.国内贸易的发展 ①商朝:商民善于经商,出现了专门从事商业活动的“商人”。 ②春秋战国:商业繁荣,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③秦汉至魏晋南北朝:统治者多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业发展比较艰难,商业总体水平还不高。但“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商业还是得到了发展。 ④隋唐:这一时期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以运河、长江为主的水运也很方便,商船往来不绝,商业盛极一时。交通要道上有接待商客的私家店肆;在各大商业城市里,有固定的交易场所“市”,市中出现了为商业服务的邸店、柜坊和飞钱。但官府设市令或市长,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管理。初都市商业外,农村集市贸易也发展起来。丝绸之路使长安成为国际性大都市,南方经济的发展,使扬州、益州(成都)等南方城市成为最繁荣的大都会,出现了“扬一益二”的说法。 ⑤两宋: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商业最繁荣的城市,已突出了“市”、“坊”界限;打破了早市、夜市的时间;并且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城郊和乡村的“草市”更加普遍;交易活动也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全国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市镇。其中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是最著名的四大商业名镇。 ⑥元朝:大都(北京)是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从海道、运河和陆路有各种商品汇集于此。(注意天津当时的直沽是漕运和海运的交会处)。 ⑦明清:尽管政府对商人征收沉重的商税,城镇商业依然呈现繁荣景象。北京、南京是全国性商贸城市。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出现了“商帮”,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但封建政府设立众多关卡,清政府闭关政策,禁止或限制海外贸易,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2.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①西汉:丝绸之路开通后,(注意路线图:经过和西走廊,出玉门关或阳关,后分为南北两道,至疏勒会合。自疏勒越葱岭往西南先后可达大月氏、安息、大秦,往贝可达大宛、康居。)大量的丝帛锦绣沿着通道不断西运。汉武帝以后还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 ②唐朝:由于唐朝政府鼓励外商来中国,允许外商在境内自由贸易,以及交通运输的发达,海路、陆路“丝绸之路”并行,交流广泛。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设有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 ③两宋:以海外贸易为主,中国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至非洲的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 ④元朝:泉州是重要的外贸港口,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元朝政府在主要港口设市舶司,还制定了市舶法则。 ⑤明朝:郑和下西洋(1405-1433)与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直接贸易,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地区。但在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是一种朝贡贸易,目的不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⑥清朝: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政策,只留广州一地对外通商,由政府特许的“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鸦片战争前在正当的中外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但对外贸易在整个经济中的份额极小(3%),难以促进工商业发展。 3.古代货币的演变 ①商朝:以贝作为货币。 ②秦朝:秦政府规定把黄金(上币)和圆形方孔铜钱(下币“半两钱”),作为统一的货币,通行全国。这对促进各民族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后来历朝的铜钱都依照秦朝的样式。 ③西汉:汉承秦制,以黄金和铜钱为主币,汉武帝改革币制,铸五铢钱,作为通行全国的法定货币,使用长达700多年。 ④唐朝:唐高祖下令“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开辟新纪元,不再用年号,不是唐玄宗的年号),以后历代的货币都以它为范式。唐朝还出现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的“柜坊”,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这比欧洲地中海的金融机构要早六七百年。 ⑤两宋:北宋时在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纸币的推广,反映了商业的高度发展。金代后期,银币已成为流通的货币。 (三)重点问题延展 1.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作用和评价。 在封建社会的不同时期,商品经济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统治起着不同的作用,具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①封建社会初期,商品经济发展促进封建地主阶级的形成和封建统治的加强。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中很大一部分人就来自于拥有雄厚资产的商人。一些商业繁荣的城市,成为封建政权的中心,如:战国时期的临淄、邯郸、郢等。 ②封建社会中期,商品经济发展,有利封建政权的巩固,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如:隋、唐、北宋的都城长安、洛阳、开封都是当时的商业中心。商业税收在国家财政中的比重逐步增大。高.考.资.源.网 ③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封建制度起了瓦解作用。如:明朝,大量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投入市场成为商品;出现了一批专业性的工商业城市;对外贸易发达。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工场手工业。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缓慢发展,经济上瓦解着封建制度,政治上动摇着封建统治秩序,思想上冲击着封建统治思想基础。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导致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的产生。 2.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①商业起源很早,并且在不断的发展。 ②古代中国的市场交换比中世纪的西欧发达。因为中世纪的西欧实行庄园制,其经济单位远远大于中国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大部分生产和生活用品可以在庄园内解决,无须通过市场交换获得,而中国农民家庭仍然需要以自己生产的部分产品去换那些自己不能生产的东西,尤其是再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 ③一般说,商品流通是资本的起点。商品生产和市场交换的发达,是资本主义的前提。然而,在古代中国,不管其市场交换怎样发达,却不能动摇封建经济制度,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这是由古代中国传统的市场模式造成的。古代中国的商品市场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城市市场;另一类是乡村墟集市场。城市市场上主要进行的不是生产者之间的交换,其主要功能是满足皇室、贵族、官僚、绅士的享受消费,城市手工业品与乡村农产品交换很少。只有城市手工业品与乡村农产品的交换,才能为近代机器工业的发展创造条件。乡村墟集市狭小、分散、处于相当封闭的状态,它只是作为自然经济的补充而存在。 ④在古代中国市场上最有势力的商业资本都是享有特权的官商。古代中国商业发展始终处于封建政府的压抑和控制之下,大商人必须同封建势力相结合,大商人、大官僚、大地主三位一体,自由、独立的大商人是占不住脚的。 3.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 ①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连,相辅相成。 ②阶段性特征明显,各个时期发展极不平衡。 ③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少,城市逐渐增多,城市的商业性和经济功能逐步加强。 ④在明前期之前对外贸易兴盛,特别是以陆路、海上丝绸之路为主渠道的对外贸易发达,并促进了沿途商业城市兴盛。但实行海禁和闭关政策后衰落。 ⑤商人群体活跃,到明清时期出现实力雄厚的大商帮。 ⑥商业始终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未能占据中国古代经济的主导地位。官方对外贸易不以营利为目的,而着力加强友好往来。 4.古代中国商业都市发展的主要规律 ①从兴起的原因看,战国到汉代都是政治中心而兴起为商业城市,唐宋以后,因工商业的发展而兴起的城市增多,表明商品经济日趋活跃。 ②从功能看,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经济重心的南移,催生的商业城市,政治功能逐渐减弱,经济功能逐渐增强。 ③从地域分布看,唐朝之前主要分布在北方,唐朝以后南方的都市数量明显多于北方。 ④从数量和规模上看,宋朝以后农村人口不断涌向城市,城市人口增多,城市规模扩大。全国出现数十座较大的市镇。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繁荣的江南某些城市,还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⑤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也逐渐发生变化。 注意天津城市的兴起和发展,天津从金入主中原后,开始在河东区大直沽兴建直沽寨,元朝在三岔河口扩建成直沽镇,成为“漕运”和“海运”的交汇处,明朝1404年扩建天津卫,成为南粮北调、拱卫北京的重要大都市,天津历史上的重要大事,应放在中国近现代史中作专题复习。 5.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和影响 明清时期封建统治者实行"海禁"政策,闭关锁国,主要出于政治原因。这种政策虽然有防范西方殖民主义入侵的自卫作用,但更主要的是要防范人民反抗,巩固封建统治秩序。闭关锁国,丢掉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导致了对外贸易的逆转,丧失了促进商品经济发展和手工业技术进步的外部动力。同时,由于长期与世隔绝,使中国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不能同外国进行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交流,落在了世界潮流的后面。这是中国由先进变为落后的历史的转折点。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