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农业政策史
加入VIP免费下载

古今中外农业政策史

ID:65172

大小:62.9 KB

页数:18页

时间:2009-12-23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古今中外农业政策史 囊括大纲版和新课标版。知识归纳全面、规律小结简炼、热点冷点实用、高考题例映证、新题预测演练。 一.知识归纳 (一)中国古代史: 1.大纲版: (1)先秦:西周实行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是一种土地国有制(实际上是周天子土地私有),它规定:一切土地周王所有;受田诸侯世代享用,不得转让买卖;要向周王交纳贡赋;奴隶在井田上集体耕种。春秋时期,齐国的“相地而衰征”指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好坏征收赋税,鲁国的“初税亩”实行按亩收税,它们不再区分公田、私田,都促使土地由国有制向私有制转化。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变法,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 (2)秦汉:秦朝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当时土地兼并严重,农民承担的徭役繁重、赋税沉重。西汉实行编户制度,正式编入政府户籍的百姓(编户齐民)依据资产多少承担赋税、徭役、兵役;汉代农民的负担,主要有田租(较轻)、人口税(较重,含算赋、口赋)、更赋(代役钱)、杂税、杂役。 (3)隋唐:实行均田制(仅按人口分配国家掌握的土地),它是府兵制和租庸调制的经济基础。隋和唐朝前期实行租庸调制。隋朝农民年满五十,可纳绢代役。唐朝时,“租”指成年男子向官府交谷物,“庸”指纳绢或布代役,“调”指每年缴纳定量的绢或布。实行租庸调制的意义是利国(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巩固了国家统一)利民(保证了农民劳动时间,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由于土地兼并盛行,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无法维持,国家财政收大为减少,唐德宗时实行两税法,即两种征税标准(资产、田亩)和两个交税时间(夏、秋两季)。其意义在于:税制得到统一,保证国家财政;改变人丁为主,放松人身控制;扩大税源,增加收入,减轻负担;是封建赋税制度的重大改革。缺陷是:土地兼并日益严重;赋税转嫁农民身上;加派许多苛捐杂税。 (4)宋元:北宋初在各路设转运使,规定地方赋税大部分转运中央,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中央设三司使管理财政收入。北宋“不抑兼并”,土地兼并严重;王安石变法的理财措施包括:青苗法、募役法(纳钱代役)、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和市易法。 (5)明清:明初,地方设布政司,统管地方民政和财政。明神宗时推行“一条鞭法”:多税合一,折成银两,役银分摊,人田分担。意义:减轻农民负担,松驰依附关系;适应商品经济,有利农商资萌。清初,康熙帝实行“更名田”并固定人丁数,雍正帝推行“摊丁入亩”,征收统一的地丁银。意义:人头税已全废除,人身控制更松驰;促进农业发展,激化人地矛盾。 2.新课标版: (1)土地和赋税制度的演变 在原始社会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在。夏、商、西周的土地国有制被称为“井田制”,特点是:层层分封;世代享用;不得转让和买卖;要向国王交纳贡赋;庶民和奴隶集体耕作,遭受残酷的剥削和奴役;耕地十分规整,成方块状。春秋时期,井田以外的荒地被大量开垦为私田。土地转让关系进一步发展,井田制遭到破坏。公元前594年,鲁国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纳税。这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战国时期,为了禁止农民弃农经商,商鞅在秦国实行变法时,首倡“重农抑商”。他提出:农业生产粮食布帛,是本业;国家要鼓励男耕女织的农业生产,限制工商业的发展。此后的封建统治者大多继承重农抑商政策,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以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秦国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成确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在封建土地私有制下,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的土地,造成了社会的两极分化。面对土地高度集中,历朝政府都采取措施抑制兼并,维护小农经济,巩固统治。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均田制,制定官民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限制土地买卖。明朝政府丈量全国土地(明朝政府多次在全国丈量土地并绘制图册,因所绘田亩图册很像鱼鳞,称“鱼鳞图册”,它是确定土地所有权和征收赋税的依据),按照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收取赋税。这些措施起到鼓励农民垦荒的作用,但不能真正阻止土地兼并。 (2)商鞅变法时的农业政策:废井田、开阡陌——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正式废除了井田制,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推动了地主经济的发展。重农抑商、奖励耕织——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秦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但也奠定了中国此后一千多年对商业发展抑制的总体趋势,成为以后商品经济发展的阻力。 (3)北魏孝文帝改革时的农业政策:推行均田制,租调制:颁布均田令,把国家掌握的荒地分给农民,由农民承担一定的租税、徭役和兵役——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得到土地,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恢复和发展了北方经济。 (4)王安石变法时理财措施中的农业政策:青苗法针对大地主和高利贷高息盘剥百姓的社会现象。农田水利法针对战乱土地荒芜、水利失修的社会问题。免役法针对官僚地主享有免徭役特权的社会现象。方田均税法针对官僚和地主隐瞒土地、逃避赋税的社会问题。  (二)中国近现代史:     1.大纲版: (1)半殖半封开始时期: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在土地方面,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以户为单位,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土地私有制);在产品方面,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产品分配公有制)。 (2)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同盟会政治纲领(三民主义)中包含“平均地权”(民生主义)规定现有地价归原主,增涨地价归国家(卖主变为资本家,买主就是资本家,国家财政有保障)。这是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 (3)国共十年对峙时期:革命根据地的土地革命路线规定: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意义:调动了一切反封建因素,保证了土地革命的胜利。 (4)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根据地的土地政策: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意义:减轻封建剥削,提高农民抗日和生产积极性;保障地主利益,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在沦陷区,日本侵略者强占大量耕地,用于修建公路、封锁沟和飞机场等,或者分配给日本移民使用;极低价收购农产品,甚至无代价征收;对上海、北平等沦陷区城市居民,实行标准极低的配给制。在国统区,国民政府采取“粮食征购”(低价向农民强制征购粮食)、“征借”(强行向农民“借粮”,不付现金和利息)等手段,加重对农民的剥削。 (5)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土地改革,按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实行耕者有田,农村人口平分。贯彻解放区土地改革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消灭封建剥削,发展农业生产。意义:使解放区一亿多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成为解放战争迅速取胜的可靠保证。 (6)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建国初土地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特征: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意义: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土地改革以后,引导农民开展互助合作运动,大规模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涌现的农业劳模是耿长锁。1953至1956年开展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合作化),其原因有:国家对商品粮和工业原料的需要急剧增加;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束缚了农村生产力发展,难以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采取“积极发展稳定前进”的方针,实行“自愿互利”原则,方法是“典型示范逐步推进”,主要步骤有:互助组—社会主义萌芽;初级社—半社会主义性质;高级社—完全社会主义性质。到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 (7)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是一大二公(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和一平二调(绝对平均分配、无偿调用公私财产),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结果: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影响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8)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安徽、四川试点,试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最后形成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使农村改革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结果: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9)本世纪初: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发展优质高效农业,进行退耕还林还草和退田还湖等生态工程,废除农业税、实行农村低保和农村合作医疗等方面工作陆续展开,农村经济正向更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2.新课标版: (1)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鸦片战争后,洋纱首先涌入中国东南沿海的市场,因其质优价廉,取代土纱,使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洋布输入,取代土布,使中国农家的“织”与“耕”分离,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但在中国大部分农村,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列强对中国原料的收购,使中国的丝、茶生产服从于国际市场的需求,日趋商品化。丝、茶等农产品大量出口,减少了它们在农业经济上自给自足的成分,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同时瓦解着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 (2)国共对峙时期中共的土地政策:在革命根据地,毛泽东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开展土地革命。广大贫苦农民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了土地,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 (3)解放战争时期中共的土地政策:1947年,中国共产党制定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土地改革使解放区一亿多无地和少地农民分到了土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支援前线。人民解放军的兵源、粮源和战争勤务,主要来自翻身农民。 (4)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根据第一个五年计划,在发展重工业的同时,国家对农业进行改造。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 (5)探索与失误: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会后,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大跃进”片面要求大办工业、大办农业,农业上对粮食产量的估计越来越高。中央政治局又通过在农村建立人民社会的决议。人民公社初期,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许多地方的公社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1959—1961年,我国出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面对严重的经济困难,中央开始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6)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1978年,安徽、四川一些农村,开始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不久,在全国普遍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的责任制。仅几年时间,全国农业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了历史性的变革。1983年,中央决定,撤销国家政权在农村的基层单位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作为村行政机构的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世界历史     1.大纲版 (1)英国:为了满足制呢业对羊毛的需求,“圈地运动”出现。本质:英国资本主义农业改造运动。结果:英国农村出现了资本主义牧场和农场;产生了新贵族(农牧场主)和农业工人;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宗教改革以来,没收天主教会的土地,新贵族通过廉价购买或受赠获得天主教会的土地。 (2)法国:大革命前,教士和贵族占有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却不缴纳赋税;围绕征税问题而召开的三级会议成为大革命的导火线;君主立宪派规定废除什一税、赎回永久地租、一切公民和一切财产均应纳税;吉伦特派按户分配公有土地,废除“没有领主土地”上的封建权利;雅各宾派规定土地小块出售、分期付款,公有土地按人口分配,无条件废除一切封建权利;拿破仑法典使新建立的小农土地所有制得到法律上的保障。 (3)美国:西进运动促进了西部领土开发。《宅地法》规定美国公民交10美元手续费,得64公顷土地,连种5年以上,成为私有财产。罗斯福新政调整农业政策,要求农民减产,政府补偿损失,从而稳定农产品价格,保护农业资本家利益。 (4)日本:明治维新承认土地私有,废除禁止土地买卖的法令,从法律上保障新兴地主的土地所有权,统一征收地税。 (5)俄国:1861年改革规定农奴必须以高价赎买才能得到一块份地;苏维埃政府成立后,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新经济政策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纳税后剩下的余粮归农民自己支配,有限度地允许农民租佃土地和雇佣劳工;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确立农业集体化方针,规定把个体小农经济联合改造为大规模集体经济;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从农业开始,实行减税提价卖机械、大量垦荒种玉米,很快以失败告终。 2.新课标版 (1)埃及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农业政策: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包税制,确立土地私有制度;兴修水利,推广改良农具,引种农作物新品种; (2)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时期的农业政策:宣布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地主再也不能把他们当成私有财产任意买卖、赠送和抵押。规定土地仍属地主所有,但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农民除了要交付赎金,还要承担各种临时义务。加强了村社制度,加强对农民的管理。农民在很大程度上仍被束缚在土地上,保留了大量农奴制残余。 (3)日本明治维新的农业政策:实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4)罗斯福新政的农业政策:在农业方面,为摆脱危机,政府成立农业调整署,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调控市场,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以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防止农产品过剩。 (5)苏俄和前苏联的农业政策变化 在攻打冬宫的炮声中,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开幕。会议制订的《土地法令》规定,没收地主的土地,实现土地国有化,将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制定这一法令的目的,是消灭俄国的封建土地制度和地主阶级,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 1919年初,苏维埃政权颁布了有关余粮收集制的法令,规定农民除保留口粮、种子粮和饲料粮外,全部余粮按国家的规定价格交售给国家。因卢布迅速贬值,农民实际上是将粮食无偿地借给国家。政府还派遣征粮队携带武器下乡征粮,连农民的部分口粮也被征走。余粮收集制在短期内取得了明显效果,缓解了城市的饥荒,保证了对前线红军的粮食供应,成为扭转战局的一个重要因素。但这一政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会议通过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决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规定农民在交纳粮食税后,剩下的粮食由自己支配。 苏联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由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资金。为了加强对农业的管理,摆脱粮食供应困难,苏联政府推行了农业集体化运动,把分散的农民组织到集体农庄里。到1937年,超过90%的农户加入集体农庄。斯大林执政时期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被称为“斯大林模式”。它使苏联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也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但这种模式也存在严重弊端: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国家从农民那里拿走的东西过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 针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赫鲁晓夫把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方面。改革的内容包括: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大规模开垦荒地,提高粮食产量,提倡种植玉米。戈尔巴乔夫改革时,一些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开始实行租赁制或建立家庭农场。    二.规律小结 1.在中国古代史上,土地制度可分为三个阶段:(1)原始社会:土地氏族公社所有制,土地归氏族公社所有,氏族成员共同劳动,共同享用劳动成果;(2)奴隶社会:奴隶主贵族土地国有制——井田制,实际是国王所有,即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3)封建社会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和自耕农土地所有制三重形式)。 中国古代的所有制关系主要是指土地所有制,其产生、发展、衰落均与生产力发展变化密切相关。我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从本质上讲,都是私有制。 2.中国古代赋税制度沿革的五大趋势(演变特点):(1)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步向以土地财产为主转变(以两税法为标志),直至取消人头税(以摊丁入亩为标志),反映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驰;(2)农民由必须服徭役逐渐发展为纳绢代役(以“庸”为标志);(3)赋税由实物为主到货币为主转变(以一条鞭法为标志);反映了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4)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以两税法为标志);(5)税种由繁杂多项逐渐演变为简化单一(以一条鞭法为标志)。这种趋势说明,随着历史的进步,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用银两收税则是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活跃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相应反映;赋税制度的沿革取决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水平状况,实质体现了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规律;赋税是封建国家生存的经济基础;赋税的合理与否关系到社会进步与倒退,是评价历史人物和封建统治的依据之一;赋税制度的变化主观上取决于统治者的素质,客观上取决于生产力的进步。 3.中国近现代史上土地赋税制度的变化,既是阶级利益的反映,又是时代发展的折射。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变化,主要是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而作出的调整。 4.世界近现代史上土地赋税制度的变化,既是顺应生产力发展所作的生产关系调整,也是不同时期社会矛盾发展变化的反映,对这些土地赋税政策也要辩证地、分清主次地看待其影响。      三.热点冷点 1.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上的土地赋税制度的具体内容和影响的考查,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因为它们是文综考试的长期热点“三农问题”的必考部分。 2.对某一时期土地赋税制度的历史背景和这些制度的深入理解,是历年高考的相对冷点。 3.既要强调对具体土地赋税制度的准确归纳记忆,也要理清它们的阶级实质、演变规律,还应贯彻一些基本的哲学观如生产力的决定因素、主次矛盾、辩证观和普遍联系等观点来分析这些土地赋税制度的变化原因及影响。 4.应突出在新材料、新视角的条件下,把对材料的的理解与课本的基本考点联系起来的方法。如2007年四川文综第7题“布票、粮票题”和2007年全国文综二卷第40题(1)、(2)、(3)小题“玉米题”。      四.高考题例 01.(2005天津文综14)春秋时期,鲁国实行税亩制的目的是    A.增加国家赋税收入              B.确立贵族土地私有制 C.增加地主租税收入              D.确立国家土地所有制 02.(2005江苏历史8)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    A.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要求与愿望         B.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具有资本主义性质                   D.是太平天国的反帝革命纲领 03.(2005广东历史15)下列各项中属于“大跃进”运动中泛滥的“左”倾错误的主要标志是  A.高指标      B.高投资      C.高积累      D.高能耗 04.(2005北京春季文综12)唐初规定:“凡水、旱、虫、霜灾害,……十分损四以上,免租;损六以上,免租、调。”该项规定出自   A.均田制      B.屯田制        C.租庸调制            D.地丁银制 05.(2006广东历史3)中国古代与均田制相应的赋税制度是    A.租调制   B.摊丁入亩   C.一条鞭法     D.两税法 06.(2007重庆文综16)在抗日根据地建设措施中,适应现实要求的经济内容是  A.打土豪分田地      B.废除封建债务    C.限制富农经济    D.减轻封建剥削 07.(2007天津文综21)“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的主张由孙中山最先提出,但在民主革命时期卓有成效付诸实施的是中国共产党。这主要取决于后者   A.同情农民疾苦           B.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C.抑制贫富不均           D.制定了可行的土地纲领 08.(2007四川文综17)图5所示票证曾是百姓购买生活物资的凭证,但现在已失去了它原本的作用。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经济改革体制深化         B.农业产量稳步增加 C.生活物资日益丰富         D.粮棉物资统一管理 09.(2008上海历史分叉部分A组5)均田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土地制度,推行该制度的朝代有    ①西周              ②北魏               ③唐朝            ④明朝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2008天津文综14)王安石变法解决“积贫”的指导思想是,“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为此制定的新法是   ①青苗法    ②募役法     ③免役收庸法     ④方田均税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2008四川延考区文综13)表1所示为清代人口增长状况。这一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表1  清代人口状况 年代 1741 1762 1790 1834 人口(亿) 1.43 2.00 3.01 4.01 A.疆域的扩大                   B.赋税制度的改革 C.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城市的发展 12.(2008海南历史17)列宁在辛亥革命后指出,孙中山的思想首先是同“防止资本主义的愿望结合在一起的”。列宁具体指的是孙中山的    A.民族主义思想    B.民权主义思想 C.民生主义思想    D.国民革命思想 13.(2008四川Ⅰ卷文综18)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的基本原则是  A.没收地主和富农的土地分给农民,允许土地买卖 B.没收地主和富农的土地分给农民,不允许土地买卖 C.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农民获得土地使用权 D.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 14.(2008天津文综15)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地土地政策。这一政策的特点是   A.限制封建剥削    B.解放广大农民    C.保护封建剥削    D.废除封建剥削 15.(2008四川Ⅰ卷文综20)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是   A.继续实行减租减息         B.实行土地公有制 C.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     D.保留富农土地 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1953年4月出版16.(2008江苏历史9)右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书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的故事,图中的“社”指的是     A.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 B.公私合营的生产组织 C.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 D.包产到组的生产组织 17.(2009年辽宁宁夏文综26)北魏首创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均田制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      A.众人集体生产        B.田庄规模生产 C.个体农户耕作        D.官府募民耕作 18.(2009年广东历史4)中国古代,朝廷有时将不在户口册内且因此不纳税的人称为“盗贼”。这反映当时朝廷 明朝的“鱼鳞图册” A.要求民众纳税            B.只要求部分民众纳税我 C.不要求民众纳税          D.只要求部分“盗贼”纳税 19.(2009天津文综历史2)对右图所示内容认识正确的是 A.政府奖励垦荒耕地数量增加的情况 B.地主兼并农民土地的记录 C.农村土地专业化经营的情况 D.国家确定土地所有权和征收赋税的依据  20.(2009年福建文综15)1873—1910年,我国农产品出口总值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促成这种趋势的因素不包括 A.列强对华经济掠夺加强         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C.自然经济进一步发展           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1.(2009年江苏历史10)在江苏省常熟白茆乡,时人传唱着一首山歌:“小农经济独木桥,合作社是康庄道,人民公社办起来,天堂哪有人间好!”此首山歌     A.最早传唱于上个世纪60年代               B.富有地域特色    C.表明集体化完全是农民自觉、自发的行为    D.反映了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22.(2009年北京文综21)在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各国实行了不同的土地政策,其中属于法国的是    A.通过立法确立小农土地所有制        B.允许农奴通过赎买获得“份地” C.圈占土地建立资本主义农牧场        D.承认土地私有,实行地税改革  23.(2007广东历史30)(17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8年苏联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的目的是使国蒙富强,在军事上和工业上自给自足。工业化,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是计划的核心。在没有外国贷款的情况下进行工业化,农业部门成为重要的资金来源。集体化使大规模的农庄代替了以往的小块田地,这就使资本(机器、拖拉机等)应用于土地成为可能,这有利于提高人均产量。集体化又使上级机关更容易通过管理手段来控制集体农庄的剩余产品。                              ——据(美)帕尔默、科尔顿:《世界近现代史》 (1)1928年后苏联农业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3分) (2)从工业与农业关系的角度,评价斯大林时期形成的经济体制。(6分)     【材料二】中国的工业化是在农业生产力水平很低的状况下启动的,落后的传统农业对工业化造成极大制约,这种制约突出表现在农产品供给短缺的制约和农村市场需求不足的制约两种形式。因此随着中国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全面推行,对农业发展的要求就变得十分强烈。          ——据孙代尧:{20世纪50年代中国急速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工业化背景分析》 (3)新中国“一五”和“二五”计划期间,在农业方面开展了哪些运动?(2分) (4)1978年后中国的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对斯大林经济体制有何突破?(6分)  24.(2008天津文综39第(3)小题)问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我国粮食产量1959年为3400亿斤,1961年为2950亿斤(人均约440斤),1978年为6000亿斤,1984年为8000亿斤(人均约800斤)。 (3)指出材料三中反映的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我国粮食生产的不同状况(2分),并从经济体制角度说明其原因(4分)。    25.(2009年全国Ⅰ卷文综37题)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材料一 从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开始,控制自耕小农,据以征收赋税、调发力役,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公元780年,唐朝推行“以资产为宗”的两税法。在此之前,历代赋税征收,或据田亩,或按人口,或按户头,收取粮食、丝绢等实物,有时亦收取钱币,名目与内容时有变化,税额也各有不同,但无不以个体农户为基础。清查户口、人丁,尽可能抑制豪强兼并土地,防止自耕小农破产,均是历代一以贯之的政策。两税法实施后的一千多年中,按资产收税,收取货币,成为赋税变化的主流。这也是明代“一条鞭法”、清代“摊丁入亩”等制度的主要内容。土地占有量是核定资产,征收赋税的首要依据,土地兼收并不再是政府关注的主要问题,对土地实际占有状况的清查与登记成为政府经济管理的重要活动。                                     ——据李剑农《中国经济史稿》等 材料二          表4  1950-1965年中国农业税征收情况表(税额单位:细粮亿公斤) 时间 农业实产量 实征农业税 农业税占实产量% 合计 正税 附加 合计 其中:正税 经济恢复时期 3806.50 494.54 433.88 50.66 13.00 11.70 “一五”时期 8017.80 933.21 847.45 85.76 11.60 10.60 “二五”时期 6983.20 833.32 745.66 87.66 11.90 10.70 1963-1965年 5004.50 374.02 333.42 40.60 7.50 6.70                                               ——摘编自《中国统计年鉴》 材料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今年在全国彻底取消农业税,标志着在我国实行了长达2600年的这个古老税种从此退出历史舞台,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变革。 ——摘自温家宝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2006年3月5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税法实施前后中国古代赋税征收的特点及变化的原因。(1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50-1965年我国农业税占农业实产量比例的变化趋势及主要原因。(10分) (3)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取消农业税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变革”的认识。(8分)    高考题例答案及解析: 01.A  B项是实质,C、D表述不符合“春秋时期鲁国实行初税亩”这一主题。 02.A  其余三项表述均有错误。 03.A  识记“探索时期”中国经济建设上“左”倾错误泛滥的标志。 04.C  从题中的时间和引文内容角度判断。 05.A  中国古代与均田制相适应的赋税制度是租调制和租庸调制。 06.D  理解“抗战时的现实要求”是团结尽可能多的力量抗日。 07.D  土地革命纲领是否切实可行,是二者的最主要区别,其余三项是共同点。 08.D  D项是“票证”起作用时的物资管理体制。 09.B  理由同05题。 10.D  ③项并非王安石变法的“理财”措施。 11.B  清朝前期中国人口激增主要是由于“地丁银”制度完全废除了人头税。 12.C  “防止资本主义愿望”是指防止贫富悬殊,这正是民生主义的“共富”目的。 13.D  准确把握土地革命时期的土地所有制变化。 14.A  准确把握“两减两交”土地政策的实质。 15.C  识记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土地政策的主要内容。 16.A  思考1953年中国的土地赋税制度。 17.C  准确理解“均田制”的含义,政府掌握的无主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18.A  强调农民纳税义务。 19.D  准确理解明初“鱼鳞图册”的历史作用。 20.C  C项错在“进一步发展”,应为“逐步解体”才符合实际。 21.D  理解题中“小农经济”到“合作社”再到“人民公社”所反映的土地所有权变化。 22.A  其余三项分别是俄、英、日三国的土地政策。 23.答案要点: (1)(思考1928年苏联的农业政策及原因)实施农业集体化政策。为了满足国内工业化的需要。 (2)(从农、轻、重结构及影响角度思考)短期内使苏联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和军事工业飞速发展,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业强国;但不利农业的发展;从长远来看对工业的发展也不利;造成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比例严重失调,影响了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3)(在中国“一五”、“二五”计划的时间范围内思考)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4)(从体制与经济结构方面思考)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改变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使农业和工业协调发展;兼顾了国家、集体和农民三者的利益,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4.答案要点: (总结数字现象,透过现象思考体制原因)状况: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粮食产量降低;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体制原因:人民公社化运动削弱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25.答案要点: (1)(从征收标准和征收方式角度看特点;从生产资料占有、商品经济、政府政策等角度思考变化原因)特点:两税法实施以前,以自耕小农、人丁为主要征收对象,以征收实物为主;两税法实施以后,逐渐以土地为主要征收依据,以征收货币为主(8分)。原因:土地兼并趋势难以遏止,小农破产,租佃关系成为普遍现象;生产区域性特征日益显著,商品经济不断发展;政府适时调整税收政策,保证财政收入(6分)。 (2)(从表中数据看大趋势是下降趋势,但中间略有上升是因为国际形势变化、国家建设需要和国家政策调整导致的)变化趋势:总体呈下降趋势,中间略有反复(2分)。主要原因: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加上抗美援朝等需要;随后,国家采取重点发展工业的政策,需要农业的支持;“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受高指标和浮夸风等因素影响,农业税比例略有上升;此后,国民经济进入调整阶段,农业生产以恢复和稳定为主,农业税比例明显降低(8分)。 (3)(从改革结果、经济转型和国家政策转变等角度归纳认识,言之成理即可)认识:取消农业税是党和政府长期努力,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经济结构改善、综合国力增强的结果;长达2600年的农业税的取消,意味着中华文明从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标志着国家政策的重大转变:由农业支持工业到工业反哺农业,由重视积累、优先发展到关注民生、共享改革成果,由重视城市建设到强调城乡统筹发展;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8分)    五.新题预测 01.公元前594年,鲁国某贵族拥有封地500亩,另辟新荒地200亩,按照当时的规定,他应该向国家交税的亩数是:   D A.500亩        B.200亩            C.300亩        D.700亩 02.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从本质上反映了    C A.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重要地位                    B.农民生活富裕安逸 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                    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03.观察下列图片,图一到图三的变化反映出的最准确的信息是    C A.铁农具的使用范围日益扩大                             B.铁农具在农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 C.工具改良是古代农业的重要特点               D.生产工具改进经历了三个阶段 04.唐代陆贽在谈到租庸调时说:“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这说明租庸调制    A ①基本特点是以丁计税                                         ②实物租和劳役租相结合 ③是一种商品经济不发达状况下的赋税方式     ④反映了国家对农民人身的严格控制 A.①②③④都正确                                                B.①②③正确,④错误 C.②④正确,①③错误                                       D.①②正确,③④错误 05.与“农为天下之本,而工贾皆其末也” 观点不一致的是           C A.“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 … … 皆莫如被服” B.“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C.“士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D.“舍本逐末,贤者所非” 0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在制度创新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主要有    A 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创办乡镇企业    ③村民自治制度    ④农民进城务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07.苏维埃政权颁布的法令规定:“必须实行国家的粮食垄断,即绝对禁止任何人的粮食贸易……绝对禁止任何人保存和隐藏粮食”。这一措施实行于    B A.1917年十月革命时期            B.三年国内战争时期 C.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             D.苏联农业集体化时期 08.下列表述最能揭示下图本质的是        D          A.铁器使用,使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增强    B.人口激增,人们迫切需要扩大耕地面积 C.为提高效率,秦以集体耕作取代个体劳动  D.奴隶制经济基础崩溃,秦向封建国家迈进 09.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是中国古代赋役制度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其最重大的意义在于:   C A.取消了人头税,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B.增加了封建政府的财政收入 C.改变了长期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        D.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10.明朝万历年间,福建泉州府“佃农所获,朝登垅亩,夕贸市廛”;而浙江秀水县佃农居然“上米贸银,别以下中者抵租”。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         A A.人身依附的削弱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B.工匠服役制度的改革和农业的丰收 C.一条鞭法的推行和封建地租的降低          D.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市场的开放 11.据《清朝通典》记载:“我朝削除故明宗室禄田,令与民田—例起科(征税)。其废藩田产号为更名地者,皆给于民,而薄其征敛。”清朝的这一政策实际上是      B A.否定明末农民起义”均田免粮”的成果   B.承认耕种明朝藩王土地的农民拥有所有权    C.加重对耕种明朝藩王土地农民的剥削     D.优待归降清朝的明朝残存藩王 12.文物是历史文字记载的重要补充。下列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都: C 太平天国发给农民的田凭            民报               苏维埃政府分田证明 A.采用暴力手段推翻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B.因革命道路脱离中国国情而最终失利 C.以反封建统治为革命的斗争目标之一   D.以调动农民积极性为革命的重要内容 13.下表为我国l957—1960年间城乡居民人均年消费量(公斤),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年份 粮食 植物油 猪肉 1957年 203 2.4 5.1 1960 163.5 1.85 1.55 A.“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破坏了农业生产  B.互助合作运动影响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C.1957至1960年我国出现严重自然灾害     D.“文革”的“左”倾错误扩展到经济领域 14.建国后我国农村政策归纳起来有三个步骤:给农民土地——给农民经营权——给农民补贴。这体现了我国党和政府农村政策的基本出发点是 A ①把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作为调整农村政策的出发点 ②改革和调整农村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③依据国家经济的发展逐步减轻农民的负担,增加农民的收入 ④农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5.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胡锦涛总书记在安徽凤阳小岗村考察期间发表谈话指出:将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历史事实证明,规模经营有利于农业现代化,也有利于农业与工业等其他产业的协调发展。近代史上,下列哪些国家通过农业的规模经营,促进了社会经济总体发展     B A.英国、日本    B.英国、美国    C.德国、俄国    D.美国、法国 16.20世纪20年代初,苏俄农民喊出了“打倒列宁和马肉,恢复沙皇统治和猪肉”的口号,为了改变这一状况,苏俄政府实行的政策是   A A.实行粮食税                      B.废除农奴制 C.兴办集体农庄                    D.收集余粮统一分配 17.1928年初,苏联发生了粮食收购危机……斯大林认为,粮食收不上来是富农反抗造成的。于是,斯大林一方面采取强制措施,强迫富裕农民把多余粮食按固定价格卖给国家。苏联采取这种粮食政策的影响不包括    C A.为实现工业化提供了条件                  B.使农业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C.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D.导致农民的积极性受挫 18.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反映赫鲁晓夫是“蛮干家”的是   C A.在苏共“二十大”上揭露斯大林的错误        B.在工业企业中实行物质利益原则  C.开展强行推广大面积种植玉米的运动          D.废弃工业领域的部门管理体制 19.在2008年初的抗击冰雪救灾斗争中,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以实际行动,模范实践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做出了生动的诠释。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清朝前期,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有利于改善民生的经济政策?(6分) (2)在法国大革命中,雅各宾派是如何解决民生问题的(4分)?给法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什么影响(2分)? (3)党和政府始终心系民生。列举在1957—1976年,党和政府围绕民生问题做出的举措。(8分) 答案要点: (1)政策:推行“更名田”;“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摊丁入亩”。(6分) (2)措施:把逃亡贵族的土地分成小块卖给农民;农村公有土地按当地人口分配。(4分)影响: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小农经济的大量存在,造成农业的落后和国内市场的狭窄,阻滞了法国工业化的进程。(2分) (3)举措:1957年,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改善;1960年冬,党开始纠正工作中的“左”倾错误;1961年初,开始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1962年初,中共召开七千人大会,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中的经验教训,经济逐渐恢复发展;“九一三事件”后,周恩来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解放干部,经济出现复苏局面;1975年,邓小平进行全面整顿,国民经济迅速回升;粉碎“四人帮”,结束动乱。(答出四点即可,8分)  20.(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清史稿•食货志》和王戎笙著《清代前期历史中的几个问题》中记载,顺治十八年全国人口约1920万,康熙五十年约10000万,乾隆二十七年约20000万,乾隆五十九年约31000万。 材料二  (1709年)康熙帝说:“本朝自统一区宇以来,于今六十七八年矣,百姓俱安享太平,生育日以繁庶。户口虽增,而土田并无所增。分一人之产,供数家之用,共谋生焉能给足?”                                             ——《清圣祖实录》卷240、卷259     材料三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直隶永定河边蓄水防洪的淀泊,“水退一尺,则占耕地一尺”,“每遇潮涨,水无所容,甚至漫溢为患”。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黄河“河滩地亩,尽皆耕种麦苗,并多居民村落……筑围打坝,填塞日多”。这时,南北各地湖泊大多出现类似情况。                                             ——《清高宗实录》卷910、卷1147 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其形成原因是什么?(3分) (2)材料二中康熙帝的言论反映了什么问题?(2分)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其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4)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我国传统农业、人口、生态环境三者相互关系的认识。(2分) (5)当前我国的人口状况如何? 为此党和政府实行什么政策?(2分) (6)上述我国的政策有什么意义?(2分) 答案要点: (1)现象:从顺治时期,到康熙、乾隆时期,我国的人口迅速增长。(1分)原因:由于摊丁人亩的实行,隐瞒人口现象大大减少。(2分) (2)问题:人口增长大大超过了耕地的增长,人地矛盾尖锐。(2分) (3)现象:反映了乾隆时期普遍出现了“人与水争地”的现象。(1分)根本原因:由于人口增长,大量人口无地可耕,盲目开荒。(1分) (4)三者关系:我国传统的农业生产依靠投入大量劳动力来取得较高的收入,造成人口高速增长;大量人口过剩必然导致对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2分) (5)状况:每年人口净增数量很大,年均约1500万人。(1分)政策:政府实行“优生优育,控制人口增长”的计划生育政策。(1分) (6)意义:有利于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利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2分)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