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自然科学
一、近代数学的建立
项 目
基 本 概 况
点 评
解析几
何学
创立
法国笛卡尔
①使数学进入高等数学阶段(以变数为主要研究对象) ②17世纪实现了从常量数学到变量数学的转折
成
就
①实现了几何和代数的数与形的结合
②成为研究和解决某些运动变化问题的有力工具
③把变量引进数学,实现了数学的转折
微
机分
创立
英国牛顿、德国莱布尼茨分别独立建立
意义
使精密的测量和变量计算有了可能※ 注 :初等数学 :建立在常量计算基础上的数学 ; 高等数学 :以变数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数学 ; 二、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
项 目
基 本 概 况
巨著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成就
提出机械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
意
义
① 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是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 ;
② 是人类认识史上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理论性的概括和综合 ;
应用
根据牛顿力学理论的推测发现了海王星和冥王星 ;三、电磁学的成就 1、19世纪以前的磁学研究 (1)时间 :1600年 ; (2)成果 :英国人吉尔伯特发表《论磁学》,研究天然磁石的性质 ; 2、19世纪电学的重大成果 :发现电和磁可以转化 ;
国家
人物
成 就
点评
丹
麦
奥斯特
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通电的导线附近发生磁针转动的现象 ;
电流磁效应和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为人类开辟生活的新时代(电的时代)创造了条件
英
国
法拉第
证明
电磁
感应
现象
时间
1831年 ;
现象
导体有磁场中运动时可产生电流 ;
意
义
使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电能,为制造发电机提供了可能 ;
英
国
麦克
斯韦
时间
19世纪60年代 ;
成就
建立了系统的电磁学理论,并预言电磁波的存在 ;
德国
赫兹
1888年,发现了电磁波,证明了麦克斯韦的理论 ;四、近代化学的进步 1、化学的起源 :化学作为一门科学是从炼金术和化学工艺中发展而来的 ; 2、近代化学的出现 (1)时间 :17世纪 ; (2)创始人 :英国科学家波义耳把严密的实验方法引入化学 ; (3)燃素说的出现 : ① 时间 :17世纪末 ; ② 观点 :燃素是化合物燃烧时析出的一种特殊的物质 ; ③ 影响 :统治化学界近一百年 ; 3、近代化学步入正轨 (1)时间 :18世纪末 ; (2)科学家 :拉瓦锡 ; ① 认为燃烧是燃烧的物质和空气中的氧进行化合的过程 ,推翻了“燃素说” ; ② 提出质量守恒定律的第一人 ; ③ 意义 :拉瓦锡的理论使化学的发展步入正轨 ; 4、近代化学的发展时期
项 目
基 本 概 况
时 间
19世纪 ;
道尔顿原子论
时 间
19世纪初 ;英国科学家的创立 ;
观 点
①各种物质的原子具有不同的质量 ;
②化合物是由以一定数量关系结合起来的原子组成的 ;
③同一元素的原子,其形状、质量及性质都一样;
意 义
标志着近代化学发展时期的开始 ;
分子论
创 立
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提出分子的概念 ;
提 示
19世纪中期,分子—原子结构学说确立,推动了化学的飞速发展 ;
元素周期律
发现时间
19世纪60年代末 ;
发现人物
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发现并制定了元素周期表 ;
周期现象
元素的化学性质随相对原子量的增加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现象 ;
发现意义
元素周期律的发现是无机化学的系统化和大综合 ;五、生物学的巨大进步 1、背景 :生物学受中世纪神学的影响最大 ; 2、突出成就
时 间
基 本 概 况
17世纪早期
血液循环学说
建立
英国科学家哈维 ;
意
义
对人体生理机能有了正确的基本了解 ;
奠定了近代生理学的基础 ;
18世纪
瑞典生物学家林奈制定了植物分类法 ;
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生物科学的重大转折
细胞学说
植物
细胞
学说
创立
1838年,德意志植物学家施莱登 ;
细胞学说的确立推动了现代生物学和医学的发展 ;
观
点
①细胞是一要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 ;
②植物发育的基本过程就是细胞形成的过程
动物细胞学说
创立
1839年,德意志动物学家施旺 ;
成
就
发现动物组织也是由细胞组成 ;
形成了适用整个生物学界的细胞学说 ;
进化论
提
出
人物
19世纪早期,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 ;
观点
动物器官的构造和机能因环境引起的变异可遗传给后代;
确立
人物
19世纪中期,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 ;
成
就
①提出生物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原理 ;
②1859年发表《物种起源》,提出“优胜劣汰”原则 ;
作
用
①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使生物学确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
②进化论从根本上推翻了长期统治生物学的“神创论”思想 ;
19世纪
19世纪60年代,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奠定了微生物学的基础 ;
六、物理学的新时代 1、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的总体成就 : (1)电子和元素放射性的发现,打开了原子的大门,使人们的认识深入到原子内部 ; (2)对电磁效应和时空关系的研究中产生了相对论 ; (3)量子论和相对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是促成20世纪科技飞跃发展的理论基础 ; 2、具体体现 : (1)物理学的革命性变化 :
项目
基 本 概 况
意 义
时间
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早期
Χ射线和放射线的发现动摇了“经典”力学,为以相对论和量子理论为基础的现代物理学开辟了道路
表现
Χ射线
发 现
德国物理学家伦琴首先发现 ;
性 能
能穿透金属板使底片感光 ;
作 用
被广泛应用于医疗 ;
放射性
① 居里夫妇发现钋、镭的放射性 ;
② 居里夫妇提炼镭成功 ;
③ 1903年,居里夫妇与另一位科学家共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2)物理学相对论 ; ① 提出 :20世纪初,德国科学家爱因斯坦 ;
2
② 提示了时空的可变性,使人们能进一步去研究微观高速运动 ; ③ 质能关系式 :E = mc ;是利用原子能的理论基础 ; ④ 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论,是物理学思想的一次重大革命 ;
七、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1、发展之因 (1)在资本主义创造的物质文明的基础上发展的,经济上的需要是科学发展的主要动力 ; (2)科学家们对前人成果的继承与发展 ; (3)科学家本人勤奋踏实,及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 2、发展影响 (1)推动了生产的发展,用科学指导技术改革、开发自然资源,为社会创造出大量的物质财富,表明科学是一种潜在的、巨大的社会生产力 ; (2)科学在反封建迷信斗争中是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