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
加入VIP免费下载

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

ID:65218

大小:66.63 KB

页数:27页

时间:2009-12-23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一章 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  【学习目标】 1.掌握夏、商、西周的更替和政治、经济制度。 2.正确认识夏、商、西周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其影响。 3.比较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认识其实质、影响和作用。 4.正确分析春秋战国时期民族融合的实质和影响。 5.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的发展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6.掌握春秋战国时期科技成就、百家争鸣和文学艺术成就。  【学法指导】  【高考分析】 本单元涉及内容多、时间跨度大、考点零散,其内容年年考查。原始社会部分,主要考查代表性原始人类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奴隶社会和战国时期,考查了一些重要历史概念和历史事件。西周、春秋、战国部分,考查的空白点多,这些部分应该成为高考复习的重点。要特别关注春秋战国时期的总体阶段特征、春秋战国的争霸战争,诸子百家和百家争鸣、战国封建制度的确立等重点内容。新教材在断代方面,吸取了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最新成果,要关注综合考试对此的渗透。  【方法指导】 2002年颁发的最新教学大纲已把远古社会和传说时代、夏商西周的文化两部分列入阅读内容,不作为高考考查的内容,故复习时可从略。 本单元复习的重点有王位世袭制与“禅让制”的关系,西周分封制与井田制的内容、关系及影响,春秋战国时期兼并战争的性质及双重性,春秋战国时期改革的背景、作用及影响,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变化及导致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化,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繁荣的原因及表现等。 学习本单元时,首先要理清线索,明确其时代特征。对奴隶社会部分,先从形成、发展、鼎盛、瓦解几方面理清线索;再从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方面进行归纳。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内容应该从诸侯争霸、民族融合、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革、科技文化等方面进行比较归纳。 本单元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史实较多,要引导学生牢固地识记和准确地理解历史概念。 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及社会发展的理论观点,正确认识各种历史现象,分析重点难点问题。如可运用生产力和社会形态的关系等理论,正确理解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封建制取代奴隶制的进步性。运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观点,正确认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运用经济基础和意识形态辩证关系的观点,分析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繁荣和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 要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认识各种历史现象的关系及出现的背景。如春秋时期科技文化成就是当时社会大变革的产物;生产力的发展、封建制度的确立、争霸战争的政局、私学的出现等,都是当时思想文化繁荣的因素。同时,科技文化的繁荣又为新的封建制度的建立创造了条件。要从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民族关系等方面,综合把握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特点。  【基础知识归纳】 本单元从距今170万年前起至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前,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及封建社会初步形成三个历史时期,涉及原始人、氏族公社、夏、商、西周、春秋、战国几个历史阶段。 1.阶段特征 (1)原始社会基本特征(略) (2)奴隶社会的基本特征:①奴隶制社会经历了夏(奴隶制的形成)、商(奴隶制的发展)、西周(奴隶制的鼎盛)、春秋(奴隶制的解体)四个阶段;②政治制度方面,夏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商强化了国家机器、西周实行分封制。春秋的争霸战争和铁器、牛耕的出现,使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基础双双走向瓦解。通过春秋争霸,客观上加快了统一步伐,促进了民族融合;③文化的灿烂表现为商文化的成熟,春秋时期老子、孔子两位思想家、天文历法等方面的成就。 (3)春秋战国时期的基本特征:奴隶制度瓦解和封建制度形成。 政治上:①王室衰微,权力下移,政权逐步掌握在新兴地主阶级手中,他们利用政权力量,进行自上而下的变法、改革,随之各国政治体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逐步建立起来;②大国争霸,战争频繁,社会由分裂走向统一;③民族融合加速华夏族逐步形成。 经济上:①基本特征:井田制逐渐崩溃,封建制生产关系萌生并逐步取代奴隶制生产关系;②生产力:铁器和牛耕的使用;③战国时期,一些国家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文化上:①科技成就主要产生于与人们生活最密切相关的领域,如天文历法、医学、建筑等;②社会大变革突出而集中地反映在思想文化领域中。 2.社会政治的变动和发展 (1)原始社会(略) (2)奴隶社会  整个夏、商、西周和春秋时期,实行的都是君主为核心的王权专制和分封贵族为主的政体。 ①夏  禹以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夏王朝建立了武装、设置了官职、监狱,制定了刑法,国家机构完备,奴隶制国家完全形成。 ②商  商代奴隶制国家机器及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备。炮烙之刑、“人祭”“人殉”,表明了奴隶制度的残酷性。 ③西周  西周奴隶制制度完备,经济上实行井田制,政治上实行分封制,维护着中央与地方、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和秩序。 ④春秋 这一时期,周王室衰微,失去天下共主地位,奴隶制统治秩序受到破坏,“政自天子出”变为“政自诸侯出”,周王室成为大国附庸,出现春秋五霸争雄局面。 (3)封建社会形成时期——战国周王室和诸侯的权威进一步败落,通过各国变法,分封制逐渐被郡县制、世卿世禄制被军功爵制所取代,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得到加强,新的封建制度终于确立起来。 3.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 (1)原始社会经济(略) (2)奴隶社会经济 ①生产力的变化 夏商西周的生产力有了进步,处于金石并用时代,除木、石和骨器外,也有少量青铜工具,西周晚期出现铁器。春秋时,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出现铁器和牛耕,以奴隶集体劳动为主。 ②经济活动状况 商代实行井田制和官营手工业,集中使用奴隶。农作物品种、耕作技术和农田水利有了发展。青铜铸造是商和西周手工业的主要部门。青铜器以礼器和武器为主,后来向生活化、工具化发展。商周时出现原始瓷器和漆器制造技术。与此同时,商业、交通和城市有了发展,日常生活和生活用具体现了社会等级的差别。春秋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3)战国时期社会经济 战国时进入铁器时代,牛耕普及,标志着生产力水平的显著提高,封建制的确立,新的剥削方式和新的土地所有制的出现,劳动者人身地位的提高,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利灌溉事业的进步,促进了农业的发展,铸铁柔化处理技术、金银错新技术和夹伫技术等,标志着手工业技术的发展。一批政治、商业中心进一步发展,社会生活也体现了显明的时代特色。 4.民族融合的加强 先秦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的奠基时期。原始社会后期,通过战争、结盟等形式,逐步形成了后来的华夏族主体。夏商西周都是由华夏族的不同部族建立的,中原华夏族与国内各民族的联系和交往加强。春秋战国时期,中原王朝同周边地区、各少数民族的关系都有了发展,在频繁的战争和经济文化交往中,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快,经济文化联系加强。这些为后来秦朝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5.文化成就 (1)原始社会(略) (2)夏商西周(略) (3)春秋战国时期 ①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剧变,人们观念的变革,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大解放和文化发展高峰。②思想领域出现诸子百家,形成了前所未有的百家争鸣新气象。③出现了一系列的开创性文学成就。《诗经》和诸子散文,屈原及《离骚》是其代表。④绘画和音乐成为独立艺术。⑤科技取得突出成就,天文学、物理学、医学尤其引人注目。  【典型例题精讲】 [例1](1999年上海高考)史学家认为,公元前645年晋国“作爰田”是一次重大变革,因为它的实质是(  ) A.承认了私田的合法                     B.扩大了作战的兵源 C.争取了民众的支持                     D.提高了野人的地位 【剖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解题时,要立足题目要求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前645年应属春秋后期,“作爰田”即“易田”,赏赐、分配土地,由以上可知,土地已私有化,这是对春秋时期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的变革。 【答案】 A [例2](2000年春季高考)下列关于春秋争霸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打击奴隶制,推广封建制               B.“尊王攘夷”,维护周王室统治 C.春秋无义战,阻碍社会进步             D.争夺土地人口的兼并战争 【剖析】 此题考查了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实的能力。就历史事实而言,春秋争霸主要是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争夺控制权的战争,而非“尊王攘夷”,打击奴隶制之类;就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而言,分析战争的性质主要从战争双方的目的着眼,而不是关注其“维护周王室统治”“阻碍社会进步”“推广封建制”之类的作用,此题分析历史事实的能力就体现在,能够用分析战争性质的方法去正确看待春秋争霸的性质。 【答案】 D [例3](2000年春季高考)下列各项,作为中国奴隶制开始瓦解标志的是(  ) A.使用铁器和牛耕                       B.鲁国实行按亩收税 C.商业繁荣,城市兴起                   D.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 【剖析】 此题对再认历史事实和分析历史事实的能力作了综合考查。所谓奴隶制瓦解是社会性质的变化,其主要标志在于生产关系的变革,以此来分析,符合这一标准的只有B和D,这就是“分析历史事实的能力”;所谓开始瓦解的标志,就B和D而言,需要确定孰早孰晚,谁是开始,这就是“再现历史事实”。题目看似平淡,但要求的能力层次却很高。 【答案】 B [例4](2002年全国文综)“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 A.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           B.抑制统治者的暴政 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               D.奠定“非攻”主张的思想基础 【剖析】 本题实际考查“仁”在先秦时的历史地位。作为孔子思想体系核心的“仁”,其主要主张是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这对抑制统治阶级的暴政是有一定作用的。 【答案】 B [例5](1999年广东高考)商鞅以“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精神推行变法。请论述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历史作用。 【剖析】 服务于广东“3+X”高考改革的试点,高考试题大大降低了难度,本题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命制的。商鞅变法是教材的重点内容,教材叙述明确,题目考查能力要求低。但从实际上看,该题的得分率并不高。此题的启示是:高考复习中不能忽视史实,不能人为拔高难度,要重视基础和史实,力求知识与能力并重。 【参考答案】 改变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和买卖;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按军功爵赐田宅,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奖励耕织,禁止弃农经商,促进了封建经济发展;改革行政制度,建立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秦国逐渐成为强国。  【知识拓展】 1.为什么说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原始社会的公有制是当时社会生产力极端低下的产物。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私有制发展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此曾论述说:“在当时的条件下,采用奴隶制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只有在公社瓦解的地方,人民才靠自身的力量继续向前迈进,他们最初的经济进步就在于利用奴隶劳动来提高和进一步发展生产。……甚至对奴隶来说,这也是一种进步,因为成为大批奴隶来源的战俘以前都被杀掉,而在更早的时候甚至被吃掉,现在至少能保全生命了。” 2.正确认识西周的分封制和井田制问题 (1)分封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奴隶主国家政权,分封的对象和做法是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去做诸侯,建立诸侯国;被封诸侯的义务是:要服从国王的命令,要向周王贡献财物,要派兵随从周王作战;周王先后分封的重要诸侯国有:鲁、齐、燕、卫、宋、晋等;分封的作用是:巩固了西周的统治,拓展了疆域。春秋时期,分封制崩溃。崩溃的原因是周王室日益衰微,大诸侯国为争夺土地、人口及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不断进行兼并战争,形成了诸侯争霸的局面。葵丘会盟,齐桓公的霸主地位得到正式承认,标志着分封制崩溃。秦朝统一后,建立郡县制,分封制结束。 (2)井田制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开始实行于商朝,盛行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国。井田的土地所有权属于周王,周王把土地分赐给诸侯臣下,但臣下只能世代享用,不得转让和自由买卖,还要交纳一定的贡赋。从生产方式上,奴隶主贵族强迫奴隶集体耕种,剥夺奴隶的劳动成果。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这种生产方式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出现了私田。春秋后期,鲁国实行初税亩,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随之而来的是新的剥削方式的出现。封建地主对农民的剥削方式的出现,导致了井田制的崩溃。 (3)分封制和井田制的关系:①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井田制是其经济制度,分封制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之上,没有井田制就没有分封制。②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分封制是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③两种制度都适应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使西周走向强盛。 (4)分封制、井田制与奴隶制国家的盛衰:分封制和井田制是西周时期完善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分封制起到维系、调整奴隶主阶级内部关系,保证奴隶制国家对奴隶和平民进行统治的作用,是西周奴隶制国家强盛的政治保证。井田制规定了奴隶制生产关系的主要内容,是决定奴隶制经济形态存在、发展和西周政治统治的经济基础。分封制和井田制相互影响,二者的存在成为西周奴隶制国家兴盛的支柱。西周末年以后,王室衰微和大国争霸局面的出现表明分封制的瓦解。在丧失政治保证和生产力发展的影响下,井田制在春秋后期逐渐被封建土地私有制取代,奴隶制度存在的经济基础最终瓦解,新的封建经济基础随之产生。井田制的瓦解标志着奴隶制度的崩溃。 3.春秋争霸战争及其评价 春秋时期的大国争霸战争,都以“尊王攘夷”为号召,其实质在于相互兼并,扩张领土,掠夺财富,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灾难,是奴隶主之间的掠夺战争。传统所说的,“春秋无义战”并不能概括此时期战争的实质。 争霸战争也有其积极意义,第一,对于结束分裂割据状态,实现区域统一有积极作用。第二,虽以“攘夷”为号召,但对于阻止夷狄等游牧民族的掳掠,保护华夏进步文化,增强各族间的融合有一定作用。第三,争霸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各霸主都曾进行过改革用以增强国力,其统治下的社会环境相对安定,使经济得以发展。第四,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势力,便利了新兴地主势力的增长,加速了分封制的崩溃。第五,争霸战争加速了新旧制度的交替,促进了奴隶制的瓦解和封建制度的产生。总之,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是中国奴隶制瓦解的反映,它促进了奴隶制的衰亡,也为社会的进步、阶级关系的变化、新制度的产生、民族融合的加强等创造了条件。 4.如何正确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统一趋势 春秋战国时期与西周时期相比,表面上看是诸侯割据纷争、统一局面破坏,但实际上却孕育着统一的必然趋势。其原因如下:第一,西周末年,周天子权威已受到破坏。东周初,周天子实际上已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统一局面已不存在。第二,从经济上来说,由于春秋以来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各地社会经济联系加强,各诸侯国经济交往频繁,这就为统一创造了经济基础。第三,从形势上来说,逐步实现着局部统一。春秋战国时期与西周时的“八百诸侯”相比,显然是大大进步了,更大范围的局部统一和区域统一已经出现。第四,从人们的要求来看,统一成为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共同愿望和人心所向。第五,从民族关系上来说,民族凝聚力增强,“华夷之辩”观念相对淡薄,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这些因素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统一趋势明显加强了。同时为秦汉时期的大一统局面奠定了基础。 5.春秋战国时期出现思想文化繁荣的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文化高峰,出现了文化繁荣的局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大解放。其原因如下:第一,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思想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第二,阶级关系的变革、奴隶制的崩溃、封建制度的建立等一系列社会变革,为思想文化的繁荣提供了政治前提。第三,激烈动荡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变革,使得思想异常活跃,迫使人们去思索,众多思想家从不同角度发表见解,从而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第四,各国统治者基于争霸战争的需要和政治要求,纷纷网罗人才,优待知识分子,让其为争霸战争和社会变革出谋划策。这种宽松的环境和优裕的地位,有利于文化繁荣。第五,私学的兴起和讲学之风的出现,造就了一批有知识有才干和敢于表达自己政治观点的思想家。第六,民族融合的加强,各民族文化交流的扩大,丰富了华夏文化,有利于思想文化的繁荣。 6.运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辩证关系,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的变化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的大变革时期,其表现是: (1)经济方面,由于铁器、牛耕推广,生产力迅速提高,井田制瓦解,出现了封建制的生产方式,形成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出现了独立经营的手工业者和商人。 (2)政治方面,周王室衰微,“征伐自诸侯出”,世卿世禄制被军功爵制取代,以分封制、宗法制为主要内容的奴隶社会政治制度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取代。 (3)思想文化方面,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上的大解放。旧的思想观念受到冲击,对人的重视在社会上普及开来,“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私人讲学开始,个人著书立说成为风气。适应各种政治派别的需要,出现了各种学派,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4)民族关系方面,“华夷”对立现象削弱,华夏族与周边的少数民族在征伐和生产中逐渐开始融合。 7.关于春秋时期“弭兵”运动问题 “弭兵”运动就是指要求停止战争的活动,其出现的背景是:第一,春秋中期后,晋楚之间争霸不休,许多国家卷入战争,中原小国痛苦不堪。第二,晋楚经过长期战争的消耗,精疲力竭,国内矛盾激烈,也希望暂时休兵。在休兵止战成为人们普遍心理的情况下,出现了弭兵运动。 春秋时共有两次大的弭兵运动,第一次是在公元前579年,由宋国执政华元倡导进行的。第二次也是由宋国大臣向戌倡导的,在公元前546年进行的,有14个国家参加。弭兵运动,暂时停止了战事,对各国发展社会经济提供了较安定的环境,有一定进步性。但小国要向大国贡献礼物,奔走于晋楚之间,小国人民仍不堪供求之苦。 8.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改革问题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适应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出现,为进一步改革残存的奴隶制,运用政权的力量,进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和经济改革。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春秋初齐国和鲁国的税制改革;战国时的李悝变法、吴起变法、邹忌改革和商鞅变法。其中最典型、成效最大的是秦国商鞅变法。 从改革的内容来说,主要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政治上,主要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加强封建君主专制。经济上,消除奴隶制土地制度,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发展生产。军事上,奖励军功,提高军队战斗力。 从改革的作用和效果来看,因为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内部阶级力量的差异,其效果是不同的。齐国等国虽较早地过渡到封建社会,但由于旧贵族势力较大,变法受到很大阻力,所以变法不彻底。有的国家出现了内乱,政权不稳定。只有秦国借鉴了各国变法的经验,改革比较彻底.功效最大。总起来看,这些改革,都不同程度地打击了奴隶主贵族,废除了奴隶制政治经济制度,巩固和发展了封建性质的政治经济制度,大大促进了封建制的建立和发展。 9.综合分析儒家、法家、道家思想 在春秋战国这一历史巨变时期,代表社会各个阶级和阶层的人们从各自经济、政治利益出发,形成了各种学派,儒、法、道是其中最重要的学派。 儒家提倡德政、礼治和人治,强调道德感化;法家提倡“一断于法”,实行法治,强调暴力统治;道家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三者具有很大的互补性。经过秦、西汉初年的治国实践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在动荡年代,军阀割据,难以用儒家路线实行全国大一统,而法家路线却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在动荡结束之初,经济凋敝,生产破坏,应该实行道家无为政治,与民休息,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当国家稳定,走上正常运行轨道之后,不能再实行严刑峻法的暴力统治,而以儒家路线为宜。三者之间表现出了互相融合趋势。到了汉武帝时期,董仲舒以儒家路线为基础,以法家路线为辅助,兼采道家的合理思想,基本上形成了外儒内法,而剂之以道,即以儒家文饰政治,以法家支持政治,以道家调剂政治的治国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基本格局。其中,儒家思想,构筑了传统文化中的人道主义精神;道家思想,构成了封建正统思想中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改革图强的理论武器。三者的综合,共同构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10.关于先秦思想的人文精神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魅力无穷,“天人合一”的高远境界,以和为贵的价值观念,“仁者爱人”的博大胸怀,“克己复礼”的谦恭自牧,自强不息的阳刚之美,厚德载物的阴柔之德,日新其德、生生不息的变异思维……无不闪耀着往圣前贤的睿智之光,成为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例如先秦哲学,思想宏富,内涵深邃。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强调人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控制自然,改造自然,使之为人所用。庄子则主张“天人合一”,强调人应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对于我们今天反思现代文明的负面作用具有警钟长鸣的意义。 个人总是生活在群体之中,正确处理个人与群体关系在任何时候都很重要。先秦儒家提出“仁爱”、墨家提出“兼爱”,都肯定我与他人同类,主张人与人之间应当相爱,闪耀着古代人道主义思想的光辉。当然两家的学说也是有区别的:儒家的“仁”是推己及人,由亲及疏,由近及远,是有差别的爱;墨家则强调爱一切人。墨家这种“兼爱”主张虽然胸怀更为博大,含有打破本族本位的倾向,但是与后来封建社会结构不相协调,因此反倒不如儒家的“仁爱”更易实行。 先秦哲学中“以和为贵”“自强不息”的思想,对今人有更多的启示意义。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强调“人和”是取得成功的首要因素。荀子则倡言“人生不能无群”,而要使群居生活免于纷争,趋于强胜,人们就必须各守职分而彼此和睦。“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只要社会各阶层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就能够实现国家富强、社会进步。“和”的思想极富辩证意味,它积极地看待自然和社会中的差异、分歧和矛盾,提倡发挥不同个体各自的积极作用,使得每一个体都得到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整体的和谐与发展。这种以和为贵的思想,历来是中华民族核心的价值理念。在历代儒家学者的大力提倡下,在社会各阶层的共同实践下,它深入到每一个社会细胞——家庭当中,最终融化成为全体国民的国民性,孕育了我国民族热爱和平、宽容、博大的胸襟。正是凭借这种智慧,中华民族成功地化解一次次社会危机、民族矛盾和战争创伤,始终以一种健朗、豁达的态度正视过去的苦难教训,立足现在的实际需要,开创美好的未来。中国古代哲人非常重视个人情操的培养,劝导人们追求真、善、美,提倡求真、行善、祟美。如孔子说:“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也。”《周易》中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孔子“杀身成仁”之说,孟子“舍生取义”之语,充分表达了古代哲人为了保全仁义道德价值不惜牺牲生命的伟大志向。  【能力提升】 1.学科内综合提示 (1)对分封制的认识 分封制是奴隶社会实行的重要政治制度,这一制度影响深远。后来不少封建王朝,在分封制和郡县制方面曾产生过争论,也一度实行过分封。从整个封建社会的发展来看,分封制不适应中央集权的需要,其消极作用是主要的。这就提示我们,要历史地、发展地评价一项制度。 (2)儒家、法家和道家思想对中国政治统治发展趋势的影响 战国时期,在奴隶制进一步崩溃,封建制逐步形成,历史经历着划时代变革的背景下,出现了儒家、法家、道家等不同派别,形成“百家争鸣”局面。儒家提倡德政、礼治和人治,强调道德感化;法家提倡法治;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在动荡年代,难以用儒家思想实行大一统,而法家路线却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在动荡之后,生产破坏,应该实行道家的无为而治,休养生息,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当国家稳定,走上正常运行轨道后,不能再实行严刑酷法,而以儒家思想为宜。在其影响下,自秦皇汉武至清末,逐步形成了外儒内法而济之以道,即以儒家文饰政治,以法家支持政治,以道家调剂政治的治国模式。 (3)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方面的特征及其内在联系 春秋战国时期,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在中国社会大变革中,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制度的变革和进步,促成了思想领域“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促进了科学文化发展的第一次高峰;社会制度的进步又进一步促进了经济、思想文化和科技的发展。 2.跨学科综合提示 (1)夏商周断代工程是多学科协同研究的结果,运用考古学、天文学、历史学、历史传说等跨学科知识进行论证。 (2)黄河流域、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等,是文明古国的发源地,运用历史、地理、国家起源等学说进行阐释。 (3)春秋战国时期是历史剧变时期,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理论进行说明。 4.根据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的关系,分析百家争鸣及其他文化现象产生的原因。  【达标训练】 一、选择题 1.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主要是因为王位世袭制(  ) A.代表了先进阶级的利益                 B.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和进步的要求 C.是文明时代开始的标志                 D.是华夏族开始形成的标志 【导析】 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终极动力,也是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同时还是认识和评价历史的根本标准,这是史学界的共识。据此可判断 B项符合题意。 【答案】 B 2.(2003年上海高考)北京人遗址中发现许多石片、石块,考古界认为有些是北京人创造的工具,最有力的依据是(  ) A.数量很大,约有10多万件              B.出土集中,可能有意堆放 C.形状多样,有些还有锋刃               D.便于使用,留有打制痕迹 【导析】 从“旧石器”的概念入手。所谓旧石器,就是经过敲打而成的石器,是迄今发现的最原始的劳动工具。 【答案】 D 3.下列表述最能体现分封制结束的是(  ) A.周王室衰微                           B.兼并战争频繁 C.推行郡县制                           D.齐桓公称霸 【导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郡县制的实行标志着分封制的崩溃。 【答案】 C 4.(2003年上海高考)据史书记载,奄国(今山东曲阜)曾随武庚叛周。平叛后,成王封周公长子伯禽于奄国称鲁,并辖“殷民六族”。“殷民”指(  ) A.夏人后裔                             B.商代遗民 C.周朝百姓                             D.少数民族 【导析】 从商、周王朝的历史知识中可知,商朝曾定都于殷,故又称为殷朝,其人民自然称为殷民。 【答案】 B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统治者纷纷进行变法,在历史上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据此回答5~11题。 5.管仲改革和商鞅变法(  ) A.内容相同,性质相反                   B.都废除奴隶制度而确立了封建制度 C.都壮大了本国的实力                   D.都改变了所在国家的社会性质 【导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比较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明确管仲改革和商鞅变法的内容、作用及影响。二者的内容显然不同,故可排除A。B、D两项只适合商鞅变法而不适合管仲改革,也应该排除。 【答案】 C 6.认为商鞅变法是社会制度根本变革的最主要的依据是(  ) A.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         B.废除奴隶主特权,奖励军功 C.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                 D.抑商末,奖励耕织 【导析】 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是封建制经济基础的根本要素,故A项是封建制确立的主要依据。 【答案】 A 7.造成春秋战国变法或改革局面的根本因素是(  ) A.奴隶已经缺乏劳动兴趣                 B.铁制工具出现 C.地主阶级迫切要求上升为统治者         D.社会环境优越 【导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明确根本因素的含义:即导致历史现象出现的决定性因素。从生产力的决定作用去分析,B项符合题意。 【答案】 B 8.春秋战国改革、变法的最大作用和产生的最主要的社会后果是(  ) A.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B.出现了新的阶级,形成了新的阶级关系 C.改变了国家的落后面貌 D.使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导析】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时期,这一过渡主要是由变法改革而实现的,故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 9.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开展变法运动,但商鞅、吴起等许多著名改革者被旧贵族杀死,这种情况最能说明(  ) A.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 B.新生事物总会遭到一些挫折,但前途是光明的 C.矛盾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 D.应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导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相关哲学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战国时期经过一百多年的变法运动,最终确立了封建制,这是历史的进步,是值得肯定的新生事物。但是,必然遭到旧势力的阻挠和破坏,故B项符合题意。 【答案】 B 10.在商鞅变法法令中,禁止弃农经商的规定主要是为了(  ) A.保证战争兵源                         B.废除旧贵族的特权 C.奖励军功                             D.建立县制 【导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小农经济不仅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而且也是我国古代兵员的主要来源。当时军队士兵必须自备武器甚至鞍马,只有大量自耕农的存在,兵源才能保证。 【答案】 A 11.“商君死,秦法未败”。造成这种现象的最根本因素是(  ) A.变法得到新兴地主阶级的支持和拥护 B.变法顺应了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历史潮流 C.变法顺应了从诸侯割据走向全国统一的需要 D.变法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导析】 商鞅变法确立的封建制,在当时是最进步的社会制度,商鞅死,秦法之所以未败的根本原因是变法顺应了当时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历史发展趋势。 【答案】 B 列宁说:“历史上常常有这样的战争,它们虽然像一切战争一样不可避免地带来种种惨祸、暴行、灾难,但它们仍然是进步的战争。”据此回答12~14题。 12.商汤灭夏、武王伐纣被称为正义战争,其依据是(  ) A.两首领建立了新的朝代                 B.两首领都是有作为的君主 C.讨伐暴政,顺应民心                   D.诸侯间争霸战争 【导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明确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的背景及性质,据此分析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13.之所以说“春秋无义战”,最主要的是这一时期的战争实质上(  ) A.是为了满足奴隶主扩张领土和掠夺财富的私欲 B.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C.不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融合 D.是封建地主阶级政权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 【导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B项是春秋争霸战争的直接后果。C、D两项不符合事实。A项是春秋争霸战争的目的,正好反映了这一时期战争的实质。 【答案】 A 14.有人认为:春秋战国时期虽战争频繁,但为结束分裂混乱局面,走向统一准备了条件。其条件有(  ) ①实现了区域性统一②促进了民族融合③变法中秦国强大④人民渴望统一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导析】 本题为组合式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理解和认识问题的能力,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分析分裂中孕育着哪些统一的因素。据此可判断D项正确。 【答案】 D 夏商周三代社会经济有了较快发展,春秋战国时期虽然各诸侯割据纷争,但社会经济仍发展迅速。据此回答15~20题。 15.三代农业有较大发展的原因是(  ) ①统治者重视农业②井田制的推行③采取集体耕作方式④青铜农具的大量使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②④ 【导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三代时期青铜器还没有大量应用于农业生产,故可排除带④的选项。 【答案】 B 16.商朝的奴隶主常常驱使奴隶在田野里集体耕作,其根本原因是(  ) A.当时的牲畜较少                       B.奴隶主极其残忍 C.当时的工具和技术落后                 D.青铜器广泛应用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 【导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现象的能力,解题时应结合所学知识和基本理论去分析。题目所述现象即井田制是生产关系,它应由生产力决定,故本题选C。 【答案】 C 17.春秋时期,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是指(  ) A.铁器的使用                           B.牛耕的运用 C.铁锄的使用                           D.水利工程兴修 【导析】 注意“农用动力”的限制条件。 【答案】 B 18.战国时期战争连绵不断,但社会经济却得到发展,其根本原因是(  ) A.农民对地主的依附关系减弱             B.各国变法中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C.为增加争霸实力,各国普遍注重生产     D.封建制的确立适应了生产力发展 【导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应该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辩证关系去分析。四个备选项都是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但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应该是D。 【答案】 D 19.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都城发展成为新兴城市,主要由于(  ) A.人口的增长和工商业的发展             B.都城处于政治中心的有利地位 C.封建经济得到较快发展                 D.诸侯国摆脱了周王室的控制 【导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辨析问题的能力。新兴封建城市是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基础上兴起的,故C项正确。 【答案】 C 20.战国时期,手工业工艺专著《考工记》出现的最基本条件是(  ) A.手工业技术的发展                     B.农业生产的发展 C.政府对手工业管理经验的总结           D.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导析】 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角度去分析,显然B、D两项不符合题意,C项不符合史实,故可排除B、C、D三项。 【答案】 A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期。据此回答21~24题。 21.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实质是(  ) A.满足新兴地主扩张领土和掠夺财富的私欲 B.大国兼并小国,促进民族融合 C.满足奴隶主扩张领土和掠夺财富的私欲   D.给人民带来灾难,是历史的倒退 【导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春秋时期争霸战争的双方都是奴隶主贵族(诸侯),故A项可排除。B项是诸侯争霸战争的积极影响而不是战争的实质。D项表述不确切。C项是争霸战争双方的目的,体现了战争的实质。 【答案】 C 22.《吕氏春秋》载:“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此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春秋时期使用铁器和牛耕               B.私田的开垦越来越多 C.封建制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D.井田制遭到破坏 【导析】 本题为材料式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阅读和理解材料的能力,以及依据从材料中提取的有效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明确材料的含义。依据“公作则迟”和“分地则速”来分析,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23.这一历史时期发展的阶段特征中,最本质的是(  ) A.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               B.侯国林立,兼并战争频繁 C.由分裂走向统一                       D.由学派出现到“百家争鸣” 【导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辨析问题的能力。最能体现本质阶段特征的应该是社会性质的转变。 【答案】 A 24.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下列哪些观点体现了这一历史特征(  ) ①公作则迟,分地则速②公室将卑,大夫皆富③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④天不变,道亦不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导析】 本题是材料式组合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正确理解材料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首先应该明确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时期,再正确辨析四个组合项的内容,找出那些能体现上述历史特征的选项。 【答案】 A 先秦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春秋战国的文化科技异常活跃繁荣。据此回答25~30题。 25.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科技、文学、艺术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出现这种状况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政治经济状况决定着文化的发展         B.诸侯割据使各国文化都得到发展 C.对夏商周三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D.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导析】 依据“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的理论去分析,A项符合题意。 【答案】 A 26.法家思想在战国时期之所以备受推崇,是因为它(  ) ①适应了当时社会政治改革的需要②符合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③有利于统治者加强对人民的控制④强调树立君主个人权威以加强中央集权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导析】 法家思想在战国时期之所以备受推崇,其主要原因是法家理论适应了战国时期社会发展的总趋势,①②③④项均能反映这一社会发展的总趋势。由此可判断B项符合题意。 【答案】 B 27.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A.频繁的兼并战争                       B.井田制的瓦解 C.新兴地主阶级的产生                   D.社会大变革 【答案】 D 28.孔子曰:“仁者,爱人,爱有差等。”墨子曰:“兼相爱,交相利”“爱无差等。”造成这种分歧的根源是(  ) A.二人所处的时代不同                   B.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C.学术思想不同                         D.谈论的问题不同 【导析】 本题是材料式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他代表奴隶主贵族的利益,主张以德治民,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墨子是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代表了平民的利益,主张“兼爱”“非攻”。正因为他们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其思想主张也就不同。 【答案】 B 29.春秋战国时期领先于世界的科技成就有(  ) ①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②《甘石星经》③四诊法④《墨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导析】 本题为组合式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准确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关键是弄清组合项中四项科技成就出现的时间以及在世界科技史上的地位。 【答案】 A 30.用鱼与熊掌“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来说明舍生取义道理的是(  ) A.老子            B.孟子              C.庄子             D.韩非子 【导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再认再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其解题关键是明确先秦诸子散文的特色。 【答案】 B  二、材料解析题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商鞅)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居五年,秦人为强。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2 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余常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原注:开谓刑严峻则政化开,塞谓布恩赏则政化塞,其意本于严刑少恩)。卒受恶于秦,有以也夫! ——《史记·商君列传》 回答: (1)据材料1所述改革的内容,试总结商鞅变法在秦国的效果。 (2)材料2如何评价商鞅?怎样全面客观地评价商鞅? 【导析】 本题旨在考查正确理解材料,灵活运用材料分析问题和归纳问题的能力。解题时,首先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提取有效信息。其次,确定问题是什么。经审题辨析可知第(1)问要求结合材料1所给内容回答变法效果。因此,答题应从材料限定的设郡县、开阡陌、统一度量衡、赋税等问题加以回答。第(2)问可在材料提供的有效信息的基础上,结合所学知识一分为二地全面评价。 【参考答案】 (1)效果:①设县制,加强了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②开阡陌,废井田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度。③统一度量衡和赋税制度,便于国家对赋税征收,保证财政来源,促进封建经济发展。总之,为秦富国强兵奠定了基础。 (2)材料2从道德角度和个人性格上评价商鞅,有失偏颇。在当时社会大变革环境下,要达到打击奴隶主贵族特权的目的,采用严刑峻法是法家的必然选择,也反映了当时阶级斗争的激烈。当然,商鞅的严刑峻法对后来的秦朝也有消极影响。  三、问答题 32.公元前8世纪中期到公元前3世纪末,中国历史呈现出哪两种突出的发展趋势?请结合史实简要分析说明其主要表现和原因。 【导析】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公元前8世纪中期到公元前3世纪末是指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的两种突出发展趋势是国家由割据分裂走向统一,中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答案要高度概括,并结合史实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 (1)国家由诸侯割据逐步走向统一。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结果大国兼并小国,诸侯国数目逐渐减少,至战国较大的诸侯国只剩下齐、楚等七国;华夏族和其他各民族接触频繁,民族融合得到促进。战国七雄仍不断进行战争,人民灾难更加沉重,渴望统一。秦国自商鞅变法后逐渐富强起来,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者,奠定了统一全国的物质基础;之后又通过十年兼并战争先后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2)社会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纷争,奴隶制度的上层建筑已坍塌,而且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私田开垦日益增多;鲁国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由国家按照田亩的实有数目收税,实际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一些贵族把公田转化为私田后,采取了新的剥削方式,即让种田者交出大部分产品,自己保留一小部分产品,奴隶主贵族转变为封建地主,种田的奴隶则转变为农民。这种新的剥削方式就是封建地主对农民的剥削方式。奴隶制经济基础在各国崩溃,它标志着奴隶社会的逐步瓦解。战国时期,在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下,各诸侯国先后开展变法运动,如商鞅变法废除了井田制和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各诸侯国变法运动经历了一百多年,新的封建制度终于确立起来。  四、综合题 33.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据《人民日报》报道:备受世人瞩目的国家“九五”重大科研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目前阶段性成果已初步完成。这一阶段性成果,把我国历史纪年由公元前841年向前延伸了1200多年,这意味着我国历史准确的公元纪年将有4200多年,为我们讨论三代历史并进而往前追寻中华文明的源头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这一工程实施过程中,科研人员根据古文献《竹书纪年》中有关日食的记载,结合对考古遗址的分期测定以及文献所载夏代总积年的数据,最终对夏代始年得以估定。 (1)关于日食的发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日食是地球的影子落到月亮上发生的 B.日食是月亮的影子落到地球上发生的 C.日食是由太阳黑子的活动引起的 D.日食是由太阳耀斑的活动引起的 (2)公元前841年,我国历史上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有何意义? (3)科研人员通过分析历史上发生的日食现象来确定历史纪年的事实,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 【导析】 本题综合考查历史、地理、政治三科的有关知识。其中(1)(2)题属于再现地理、历史知识;(3)题要求说明哲学启示,首先要从题目提供的材料出发确定相关的哲学理论,其次要注意把哲学理论与具体史实相结合,即先讲理论、后述史实的格式回答。 【参考答案】 (1)B (2)国人暴动。“国人暴动”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群众暴动,有力地打击了西周奴隶制王朝,动摇了西周王朝的统治基础,加速了它的崩溃,成为西周王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3)这一事实告诉我们,事物的变化、发展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着确定不移的基本秩序,都有其无法违背的客观规律。面对客观规律,人们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能够利用对事物的认识,对事物发展趋势和方向作出科学的判断和预见,从而指导实践活动。 科研人员通过分析历史上发生的日食现象来确定历史纪年,正是认识和利用天体运行规律的结果。  【课外知识补充】 1.关于中国文明的一元论与多元论的问题 史学界所说的“文明”是指一个社会由氏族解体而进入奴隶制阶段。文明起源即国家起源,也是原始社会与奴隶社会的分界。 对中国文明的起源,历史上曾有“西来说”。众多的考古发现,使这一谬论不攻自破。中国文明是产生于中国本土的,但就中华本土来说,文明起源的中心是一个还是多个呢?传统看法是把黄河流域视为我国文明发展的中心,并以此为中心再向周边地区扩展。这一传统看法受到挑战。不少学者指出,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样也是我国文明的摇篮。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根据全国考古新发现,更形象地概括说:“中国文明的起源,不似一根蜡烛,而像满高考资源网斗。”但有的学者仍坚持“一元说”,认为“中原地区首先进入文明,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核心。中国古代文明区域以中原这个核心为中心像滚雪球一样逐渐扩大,将周围地区不断地汇入中国古代文明区域之中”。 2.“夏商周断代工程”及其成就简介 夏商周断代工程是我国“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之一。经过我国多学科众多专家五年多的努力,这一科研项目第一阶段的成果已经公布。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目标,是把我们所不清楚的夏、商、西周每朝每代帝王的年代断清楚。我们知道,公元前841年是我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在此年代以前的一切纪年都不能确定,只是推断而已。 参与这一断代工程的学科和专业有历史文献学、考古学、古文字学、天文学、年代测定学等,把以往互不往来、缺乏共同语言的大批学科,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结合到一起,共同进行三代年代学这一历史课题的探讨。在2000年11月,正式公布了《夏商周年表》。其中夏王朝从约公元前2070年至约公元前1600年。商王朝从约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046年,其中汤建国至盘庚迁殷为约从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300年。武王伐纣、灭商建国在公元前1046年。 3.对西周分封制的评价问题 对西周分封制的作用问题,史学界分歧较大。主要有两种意见。第一,进步作用说。有人提出:“西周分封制的实行,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其作用,远远超出了原预期的“以藩屏国”与“以亲屏国”的作用。其作用:①在边陲地区建立了地方政权机关,实现了周王室及诸侯国对其所占领地区的有效统治。②加强了诸侯对周王室的隶属关系。③使诸侯国社会历史迅速发展。有人集中概括说“分封制的作用”:第一,建立藩屏、卫护王室;第二,稳定政局,镇抚各族;第三,抵御外侮,巩固边防。有人对学术界长期流行的“分封制是中国奴隶制政治制度特征”的观点提出质疑,认为:“分封制出现甚早,殷代已有,至魏晋之际一度沉渣泛起,西周推行分封制,同郡县制一样,都是巩固王朝统治的一种政体。” 第二,有消极作用说。有人提出,分封制的实行,适应了当时生产力低下、交通不便的现实,对有效稳定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统治,无疑有积极作用。但也有难以克服的弊端。①分封制以宗法血缘关系为纽带,在一定时期内可以维持亲亲尊尊的局面,但随着时间推移,这种作用必定被减弱、破坏。②分封制形成的国家结构形式,是一种局部(诸侯等的封地)可以脱离整体(王室)而独立存在的国家结构形式。当局部与整体利益一致时,局部会依附整体,而局部力量增强且与整体有矛盾后,则发生抗衡而会脱离整体。西周末年历史就是如此,“诸侯不朝,相伐,天子不能制”。春秋战国时,诸侯强大,王室地位一落千丈,形成多“中央”的局面,成为诸侯的附庸。总之,史学界对西周分封制作用的探讨,应进一步从正反两方面深入探讨。 4.春秋战国时期的选官制度 在长期的奴隶社会中,选拔官员的标准是血缘关系的亲疏,而进入春秋战国时期有了变化。其变化如下:第一,世卿制的被废除,适应争霸战争的需要,打破世卿世禄制,而采用任人唯贤、量能授官的制度。第二,这时期出现了新的选官方式,主要有“以功仕进”,即据实际经验和政绩。此外,还有“献策仕进”和“荐举仕进”。第三,选官的标准发生了变化,周“完全凭借着宗法和血统关系,世代霸占了全国的高官显职”的做法被否定了。开始推行“因功授禄、功大禄高、无功无禄”的原则,把政绩作为考查和奖惩、选拔官员的标准。 5.关于战国变法运动的性质问题 对此问题的探讨,直接涉及各国社会性质及阶级关系等问题的研究。史学界对此问题有两种观点。杨宽等人主张,是新兴地主阶级夺取政权后变革说。杨宽说:“在三晋、齐、楚、秦等国新兴地主阶级取得政权后,都需利用政权力量,先后不同程度地实行变法。”还有人认为这是新兴地主阶级在武装夺取国家政权后所进行的社会改革,是中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飞跃。另一部分人主张变革后地主阶级掌权说。变法不是地主阶级在夺权后才开始改革社会的变法运动,而是改革社会的变法运动方使地主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从而从本质上改变了上层建筑的性质,自上而下的完成了中国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飞跃。有人详细论述了这一进程,认为春秋时代奴隶制进入衰落阶段,井田制破坏,封建生产关系萌生,各诸侯国上层建筑已无法同新的封建生产关系相适应,各国变法针对解决以上问题而进行了变法。赵国推行“食有劳而禄有功”,否定了世卿世禄制度。有的国家推行“因能而授官”,将奴隶主贵族势力从政权中消除。秦国设立县制和建立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国家政体,使国家从地方到中央的军政大权集中于国君一人手中。还有的国家“燔诗书而明法令”,在意识形态进行变革。以上改革,不仅从政治上使地主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而且还建立了适应封建主义生产关系的中央集权制国家政体,在意识形态领域内主张以法为教。这些说明,只有变法运动才改革了中国社会上层建筑的性质,完成了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飞跃。 6.关于“初税亩”的探讨问题 “初税亩”是春秋时期经济制度变革的集中体现,史学界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但分歧较大。郭沫若认为,“初税亩”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它表明鲁国正式宣布废除井田制,承认公田和私田所有权的合法,并一同收税。这表明地主阶级正式出现。近年来有人对郭说提出异议,认为“初税亩”只是增收一部分实物地租,既没有出现地主阶级,更未发生社会变革。也有人认为,“初税亩”不是承认土地私有,并没有废除井田制,只不过是一次税收的增加,不是一次土地改革。 7.关于对孔子的评价 孔子对中国历史发展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但二者孰多孰少,学术界对此却存在着较大分歧。一般认为,孔子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基本上是积极的,其形象和言论在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中,起了相当大的积极作用。孔子的思想可以使未来的华人社会,避免在一个异性化的世界里失去人的本性。中华民族性格中那种重视现实、经世致用的理性态度,那种乐观进取、舍我其谁的实践精神,都可以追溯到“仁学”的影响。但是旧中国国民身上的麻木不仁,闭关自守,息事宁人,奴隶主义等等弊病也与“仁学”有关。孔子思想始终是中国走向工业化、现代化的严重障碍。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