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
加入VIP免费下载

第五节 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

ID:65223

大小:10.61 KB

页数:6页

时间:2009-12-23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二章 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 第五节  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西汉时期的边疆各族;匈奴的兴衰;汉初对匈奴“和亲”;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呼韩邪单于降汉和昭君出塞;东汉初年的南匈奴与北匈奴;东汉对北匈奴的战争。西域的“城郭诸国”;张骞通西域;西汉与乌孙的和亲;西汉设西域都护;班超经营西域。西南夷;两汉与西南夷的关系;西汉对西南夷地区的管辖方式。百越;西汉与南越的关系;汉武帝在南越地区设置郡县。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本节有关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正确的有关理论,全面、科学地分析较为复杂的民族关系史问题的能力,并初步掌握辩证地分析及研究历史问题的方法。 2.两汉时期,边疆民族分布广泛,通过指导学生读史识图,并与地理学科相互配合,提高学生对历史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空间想像能力,逐渐养成跨学科知识融会贯通的良好习惯。 三、思想教育目标 1.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虽然中原地区与边疆地区的社会发展极不平衡,但中华文明具有非常强大的凝聚力。尽管各民族之间时战时和,但宇内一统,境宁和睦,却始终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西汉封建经济的繁荣,国家的统一强盛,是各族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2.祖国境内各族人民共同发展了中华文明,共同创造了中国的历史。两汉时期,加强对边疆一些地方的管辖,密切与少数民族的联系,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中国古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与进步。 3.张骞、班超、王昭君等杰出历史人物所具有的坚毅精神,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两汉与匈奴的关系;张骞通西域。 教学难点:汉朝政权与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 教学过程 一、边疆各族 1.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 ①秦朝的统一,使中国开始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②西汉的强盛,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 ③两汉经济文化的发展,促使边疆与中原的联系日趋密切; ④由于各族经济发展状况和交通条件的差异,他们与中原地区的联系也有所不同。 2.边疆各族及其分布 ①读图识图:《西汉边疆各族》、《东汉边疆各族》,了解两汉时期边疆少数民族的名称以及他们生活的不同地区。 ②北部边疆有匈奴、乌桓和鲜卑等民族,其中,匈奴的势力最为强大。 ③南部边疆,出现了南越等较大的少数民族政权。 ④西部边疆有氐、羌、西域“三十六国”和乌孙。 ⑤东北边疆,包括夫佘、高句丽、挹娄等民族。  二、匈奴的兴衰 1.匈奴的社会状况与匈奴的强大。 ①匈奴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少数民族,以游牧为生,但农业、手工业也有所发展。 ②秦汉之际,冒顿单于统一了北方草原,占领河套地区,形成强盛的奴隶制国家。 ③我国北部第一次出现了农牧政权分立的局面,并时常发生两种文明的碰撞。 2.汉与匈奴的相处。 ⑴汉初对匈奴“和亲”: ①汉初,匈奴贵族经常率骑兵掠夺我北部边郡。 ②公元前200年,汉高祖带军队迎战匈奴,结果在白登山被围。 ③西汉鉴于国力有限,不得不与匈奴“和亲”,并进行贸易往来。 ④文景一面与匈奴“和亲”,一面积蓄力量。 ⑵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 ①汉武帝时,西汉国力强盛起来.反击的准备已经完成; ②西汉对匈奴展开了长达十年的军事反攻。其中,卫青、霍去病率兵与匈奴进行了三次大战,基本解除了匈奴对北方边郡的威胁。 ③匈奴则失去了水草丰美宜于六畜蕃息的河西走廊。 ⑶呼韩邪单于降汉和昭君出塞。 ①后来,匈奴贵族发生内讧,出现五单于并立的局面,其中一部的呼韩邪单于降汉。 ②公元前33年,汉元帝将宫女王昭君作为公主,远嫁呼韩邪单于。 ③昭君出塞,密切了汉匈关系,有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流。 3.东汉时期匈奴的分裂,东汉与匈奴的关系。 ①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 ②南匈奴内迁到河套地区同汉族杂居,并开始向农耕定居生活过渡; ③北匈奴进攻东汉,威胁着中原及河西、西域。 ④公元73年和89年,东汉先后派大将窦固、窦宪出击,大败北匈奴,解除了北匈奴对东汉和西域的威胁。 ⑤北匈奴政权瓦解后,鲜卑族逐步西进,占据匈奴故地。逐渐发展成为又一个北方的强大游牧民族。  三、西域各族 1.西域的“城郭诸国” ①西汉时西域有乌孙、车师、鄯善等三十六国,绝大多数分布在塔里木盆地边缘的绿 洲地区。 ②西域诸国多以城郭为中心,史称“城郭诸国”。 2.西域的社会经济 ①西域各国大都以农业立国,也有一些以牧业为主,少数专门从事游牧。有的能自铸 兵器。 ②诸国人口多少不一,各国语言也不同,翻译官在西域官职中占有重要地位。  四、张骞通西域 1.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目  的 时间 意  义 第一次 为了联络西迁的大月氏共击匈奴 公元前138年 张骞是西汉政府开辟西域道路的第一人,促成了欧亚几个文明的汇聚,司马迁将此行称为“凿空”,他的勇敢坚毅精神为后世景仰。 第二次 扩大西汉的影响,加强西域各地和中原的政治经济联系 公元前119年 汉朝与西域各国建立起友好关系。 2.西域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一些西域农作物引入中原栽培,西域的乐曲、乐器也传入内地,而井渠法等则由屯田汉军传到西域,丝绸、冶铁术还由西域西传中亚其他地区。 ①西域交通畅通以后,天山南北地区第一次与内地联成一体。 ②西域的葡萄、石榴、苜蓿、胡豆、胡麻、胡瓜、胡桃等陆续移植内地;西域的良马、骆驼以及各种奇禽异兽、皮毛制品,源源东来。 ③中原大量的丝织品和金属工具向西输送,铸铁技术、井渠法也传到西域。 ④中原同西域乃至更远地区之间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促进了西域社会的进步,也丰富了中原的物质生活。 3.西汉与乌孙和亲 ①公元前105年开始,汉先后以宗室女细君、解忧嫁与乌孙王,同乌孙和亲。 ②解忧的女侍者冯嫽,具有政治才能,擅长外交,到乌孙后嫁给了乌孙右大将,人们称她为冯夫人。 ③鸟孙王死后,其匈奴夫人所生之子乌就屠聚众作乱。冯夫人受命前往,劝乌就屠罢兵。乌就屠于是接受了汉朝的封号。一场即将爆发的战争被化解。 4.西域都护的设置 ①公元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管理西域军事、政治,保护商旅往来。 ②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5.班超经营西域 ①王莽统治时期,西域与内地的联系中断,匈奴势力乘虚而入。 ②公元73年,窦固击败北匈奴之后,汉明帝派班超经营西域,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 ③班超在西域活动了30年,帮助西域各族摆脱了匈奴的束缚和奴役,密切了西域和内地的联系。  五、西南夷 1.西南夷的基本情况 汉朝时,我国西南地区分布着数十个语言不同、风俗各异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夜郎、滇等许多少数民族,“西南夷”是秦汉时中原人们对他们的总称。 2.西汉对西南夷的统治 ①汉武帝时,先后在西南夷地区设置了犍为、牂牁(zāngkē)等郡。 ②西汉末年,夷人起兵反抗,汉兵连战不克。 ③东汉初,西南夷重新并入汉朝版图。 ④两汉在西南夷地区实行双轨统治,既任命郡太守、县令,又封当地部族君长为王侯、 邑长,改变了西南夷各自为政的弊端,有利于促进当地社会的发展。  六、百越 1.百越及其分布 ①汉朝时,华东、华南地区的越人,部族众多,总称“百越”。 ②温州一带的越人称东越; ③两广地区的越人称南越。 2.西汉与南越的关系 ①秦末农民起义时,南海郡尉赵佗割据南海、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王,都番禺。汉高祖承认了其称王的现实。 ②南越始终与西汉保持着关市贸易,促进了南越社会经济的发展,汉高祖也承认南越的治理成绩。 ③南越后来称帝并进攻长沙郡,成为大一统局面巩固的障碍。 ④公元前112年,汉武帝派兵进攻南越。第二年,番禺城破,南越灭亡。汉朝在南越设南海等九郡,进行有效的管辖。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