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加入VIP免费下载

第四节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ID:65226

大小:10.54 KB

页数:5页

时间:2009-12-23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六章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 第四节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教案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一条鞭法;更名田;摊丁入亩与地丁银;农业生产的发展;手工业的进步;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的发展;商贸城市和市镇的蓬勃兴起;闭关政策。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比较方法,获得历史知识的能力和比较分析的能力。   2.通过商品经济发展的学习,了解与认识农业、手工业与商业发展的内在联系,以及商品经济发展在推动社会发展与社会进步方面的作用。   3.通过对闭关政策的了解,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明清时期统治者调整政策,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促进的作用。   2.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缓慢发展。明清专制主义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而衰。   3.清朝时期的闭关政策,阻碍了生产的发展和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导致了中国的落后。   教学要点   一、明清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   二、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  1.一条鞭法  2.更名田  3.摊丁入亩与地丁银   三、农业生产的发展   四、手工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  1.手工业的进步  2.资本主义萌芽   五、商业的繁荣和对外贸易的状况  1.商业的繁荣  2.清朝的闭关政策   实行闭关政策的原因  闭关政策的内容  闭关政策的影响   教学要求和建议   一、本课重点: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的作用;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闭关政策的内容。   本课难点:摊丁入亩对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和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而衰。   二、讲述本课具体内容之前,教师可引导学生归纳明清时期的政治特征,回忆世界近代史教材有关“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时对资本主义萌芽的阐述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状况,让学生对比15、16世纪中国与世界发展的异同点,分析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而衰、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   三、“明清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一目,需要讲明两个问题:   1.从我国封建社会整体的发展趋势上看,明清时期处于衰落阶段。   2.明清封建统治者调整生产关系,鼓励生产,使封建经济还在继续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四、“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一目,需要讲明四个问题:   1.关于一条鞭法。首先,要向学生交待一条鞭法并不是从1581年才开始有的,实际上在嘉靖八年即1529年在局部地区已开始实行。1581年张居正改革,将一条鞭法在全国推行。其次,要讲明一条鞭法是赋役制度方面的调整。第三,在讲清楚一条鞭法的具体内容后,向学生讲明一条鞭法主要有三点进步意义:①将部分力役摊入田赋,把户丁银的一部分摊入田赋征收,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②纳银代役的规定,使农民摆脱了一部分封建国家的徭役束缚,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③赋役征银的办法,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了货币地租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总之,一条鞭法是我国赋役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2.1669年,康熙帝宣布的“更名田”,是清初恢复农业经济的一项重要政策。“更名田”的实行,对于鼓励农民从事生产及开垦荒地,具有积极作用。   3.摊丁入亩与地丁银的推行,是赋税制度的重大变革。1712年,清政府规定以康熙五十年(1711)的丁税额数作为定额,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元年(1723)开始,在全国逐渐推行摊丁入亩的办法,征收统一的地丁银。丁随地起,把固定下来的丁税摊到地亩上,使得汉唐以来长期实行的人头税废除。摊丁入亩与地丁银的实施,顺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隐蔽人口的现象逐渐减少,有利于人口统计和人口增长。   4.封建统治者调整生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康乾盛世因此出现。   五、“农业生产的发展”一目,需要讲明三个问题:   1.明清时期农业生产的发展与统治者调整生产关系、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密不可分。   2.农业生产的发展情况应着重突出:第一,经济作物品种的增加和种植面积的扩大;第二,从国外引进了高产作物和粮食总产量大幅度增加;第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促进了农业生产商品化,还形成了一些农业专业生产区域。课本中的阅读材料,可引导学生归纳分析,增强感性认识。   3.农业生产的发展为促进手工业的进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农业商品化趋势增强。   六、“手工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一目,需要讲明四个问题:   1.手工业进步的表现,按照课本归纳的五个方面介绍,不必展开。在五个方面中,突出讲明:第一,生产力发展对手工业进步的推动;第二,手工业商品化的发展;第三,在手工业行业中首先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2.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纺织业兴起,是手工业商品化发展的集中体现。男耕女织是封建自然经济制度下中国农村生产的基本形式。明朝以来,由于植棉面积的扩大和产量的提高,纺织业生产工具的改进,棉纺织业成为农村的副业,在江南一些地区棉纺织业成了农家的主业。手工业产品不再是仅仅为了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而是作为商品大量出售。   3.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发展,是在农业、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商品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在封建社会内部孕育的新的生产关系。首先应阐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的基本条件:一方面有较大的作坊主或商人,另一方面有人身比较自由的雇佣劳动力。这样才有可能把劳动力作为商品,才会出现与封建生产关系不相同的、带有雇佣性质的生产关系。其次应讲明出现的时间、行业。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于明朝中后期的棉纺织业。再次,通过“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所得报酬是按照“计日受值”的方式付给的,说明机户与机工之间的雇佣关系,实质是商品货币关系。再次,明朝中后期,仅在江南一些地区、一些生产部门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清朝前期,在遭受战争严重破坏的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后,资本主义萌芽有所发展,表现在:①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的部门和地区增多;②手工工场规模扩大;③一些大商人向手工业生产投资。④伴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发展,也诞生了早期的资本家和雇佣工人。   4.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后,在中国和欧洲的情况有很大的不同。14、15世纪资本主义萌芽在欧洲出现后,蓬勃发展,16世纪英国资本主义兴起,尼德兰革命成功后出现了荷兰共和国——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较欧洲出现的时间相差不大,但发展极其缓慢。从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到清朝前期,经历了两个世纪,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始终还处于萌芽状态。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根本原因是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地阻碍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教师可引导学生归纳其主要表现:第一,封建土地所有制下的小农经济束缚着新的生产力发展。具体表现可列举两方面,其一是农民受到残酷的封建剥削,极端贫困,无力从市场上购买商品。其二是场主和商人将赚来的钱盖房买田,严重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第二,封建政府实行重农抑商等政策,约束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具体表现也可列举两方面:其一是封建国家设立众多关卡,对商品征重税,并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其二是封建国家实行闭关政策,禁止海外贸易,影响手工业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使中国逐步落后于世界发展。   七、“商业的繁荣和对外贸易的状况”一目,需要讲明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商业的繁荣。它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国内市场扩大了,大量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投放市场。   2.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3.北京和南京成为全国市商贸城市,全国还出现较大的商贸城市几十座。   4.商品经济延伸到农村,特别是江浙地区,工商业市镇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   第二个问题是对外贸易状况,需要讲清以下几点:   1.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政策。所谓闭关政策,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方面禁止国人出海贸易;另一方面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2.那时候,中国出口商品,仅占市场商品总量的3%左右,在整个经济中所占份额极小。这样,中国的对外贸易难以促进本国工商业的发展。   3.闭关锁国的结果是使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逐渐在世界上落伍。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