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解释作品,谁就是创造者
———解读苏教版国标本五下《古诗两首》
南京市东山中心小学 周首霞
解读文本:
苏教版国标本五下第一单元第四课是两首古诗,分别是:《游园不值》和《宿新市徐公店》。
《游园不值》和《宿新市徐公店》都是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
《游园不值》是对盛春的描写,此时正值春意盎然,要体会这首诗中描绘的春色,要抓住“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进行想象。
《宿新市徐公店》是对暮春的描写,给读者呈现的是一派田园风光,有满眼的黄,那是金灿灿的油菜花;有清新淡雅的绿,那是繁花褪去之后嫩叶的酝酿;有稀疏的篱笆;有弯弯曲曲,一直伸向远方的羊肠小路……这就是农村的风光,看着舒适、惬意。更吸引人的是在油菜花丛中捕蝶的欢乐儿童,那份童真童趣令人忍俊不止。
在教学过程中,应把这两首诗作个对比,让学生感受虽都是描写春天,但却是两种景致。如果说《游》是浓妆艳抹的春天,那么《宿》则是纯净疏淡的春天。《游》带给人的是视觉冲击,《宿》则让人细细品味。《游》对春的描绘未着一字,但其文字背后涌动的是春意盎然。《宿》则是简单的勾勒,是一幅田园风光的山水画。如果《游》的春意盎然是人工的雕琢,那么《宿》则完全是大自然的写真。欣赏《游》时,我们是啧啧赞叹,欣赏《宿》时,我们可以安静地坐在那儿远观。《游》是春景图,《宿》不仅有春色,更重要的是有儿童的加入,儿童天真活泼好奇,他们有时小心翼翼地走到蝴蝶旁;有时见蝴蝶飞走了,又急着追赶;有时蝴蝶飞入菜花丛中,因为是金黄色的菜花,金黄色的蝴蝶,眼前一片金黄色,急得他们抓耳挠腮,心想:去哪儿了呢?蝴蝶呢?怎么不见了?远处见蝴蝶又飞出来,急忙兴奋得去追赶,还招呼着同伴:“快看,在那儿呢!”接下来大家一齐又去追了。
教学预设:
播放友善用脑的音乐,师生问候。
一、谈话导入
在你学过的描写春天的古诗中,你最喜欢哪首呢?为什么?
二、揭题
1、今天,我们要学习两首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请同学告诉我它们的题目。并板:游园不值 宿新市徐公店
2、释题。
三、预习成果汇报
1、需要注意的字音有:
2、需要特别注意的生字有:
3、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游园不值》《宿新市徐公店》诗句的意思,再读懂全诗的大概内容。
轻松一分:做健脑操。
四、精读感悟
1、虽然这两首古诗都是描写了春天的景色,那么它们分别描写了怎样的春色呢?请再读读这两首诗,看看插图,并作上批注。
(1)学生自主学习,播放适合的音乐。
(2)小组内交流讨论。
(3)组际交流讨论。
(师的引导主要依据“文本解读”)
五、朗读升华,品味古诗。
冥想,并播放音乐:聪明的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呢?
画思维导图:画下你印象最深刻的内容。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是开学以来上得最轻松的一篇课文,我以为轻松是来自以下原因:
首先对文本的解读,教师对文本解读的透彻,那么必定为上好课打下基础。对于这篇课文,我写下了解读,这对于调控课堂,引导学生起到了很大帮助。我想上课之前若能坚持写下解读,上课之中的困惑必定能减少许多。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学生的发挥,这种发挥是学生自主性的体现。有时学生不是体会不出,更过的时候是懒得表现。这种懒一是心理原因,怕出错;二是思维懒惰,怕思考,只想听老师,其他同学讲;三是思维混乱,这种混乱不是糊涂,而是“愤悱”状态,不激发就消失了,激发就能使思维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