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学案导学
加入VIP免费下载

《赤壁赋》学案导学

ID:69554

大小:10.6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2-10-09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赤壁赋》学案导学 一、学习要点(一)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六年(1061)通过制科考试后,步入仕途,由于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先后出任杭州通判,密州、徐州、湖州知州。元丰二年(1079),被政敌以讪谤新政罪下狱,史称“乌台诗案”。案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神宗死后,旧党执政,苏轼奉召回京,官至起居舍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又因反对司马光等人尽废新法,开罪旧党,先后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哲宗亲政后,新党复起,又先后被贬到惠州(广东惠州市)、儋州(今海南省)。建中靖国元年(1101)徽宗即位,内迁,病死于常州。     苏轼为人耿直敢言,才华超众,豪放旷达,随缘自适,善谐谑,极富个性。他的思想以儒家为主,但老庄哲学和释道思想在遭迫害后相当浓重。政治上主张“渐变”和“人治”,虽与王安石政见不合,但始终关心国计民生,在各地方任上政绩斐然。     苏轼是北宋成就最高的文学家、艺术家。他的诗、文、词、书法、绘画都成就卓著,堪称名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重才气、重议论、善谐谑、善修辞,是北宋诗歌创作的高峰。他的论说文立意新颖,论证精辟,纵横驰骋,波澜层出;抒情散文如行云流水,充满诗情画意,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集大成者。他的词开拓题材,创新风格,别开豪放旷达派,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著有《苏东坡集》、《东坡乐府》等。(二)写作背景   1080年,苏轼被贬黄州,在这里,他经常来赤壁矶头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1082年,苏轼又来到赤壁。这时他已年迈半百,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抱负也付之流水,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这年七月十六日和十月十五日,苏轼又两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前后《赤壁赋》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为以后的戏曲、绘画、雕塑等提供了创作题材。宋代画家李火麟、明代画家唐寅都画过苏轼舟游赤壁的画。   二、能力检测练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壬戌之秋(  )(  )   歌窈窕之章(  )(  )   扣舷而歌之 (  ) 苏子愀然  (  )舳舻千里(  )(  )   酾酒临江(  ) 举匏樽以相属(  )挟飞仙以遨游(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七月既望    举酒属客             白露横江         纵一苇之所如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渺渺兮予怀          倚歌而和之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正襟危坐      固一世之雄也         哀吾生之须臾    知不可乎骤得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相与枕藉乎舟中   山川相缪3.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⑴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         扣舷而歌之       倚歌而和之  哀吾生之须臾         苟非吾之所有⑵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月出于东山之上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托遗响于悲风。⑶而不知其所止   其声呜呜然        何为其然也      方其破荆州⑷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侣鱼虾而友糜鹿耳得之而为声          下江陵,顺流而东也4.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加以解释⑴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⑵西望夏口,东望武昌⑶下江陵,顺流而东也⑷侣鱼虾而友糜鹿 5.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⑴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⑵ 凌万顷之茫然⑶ 渺渺兮予怀                                  ⑷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⑸ 而今安在哉                                  ⑹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6.翻译下列句子⑴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⑵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⑶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⑷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7.默写课文:①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少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纵一苇之所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②方其破荆州,下江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③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④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三、课外拓展阅读:《后赤壁赋》苏轼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求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 是岁十月之望   望——农历每月十五日B. 顾而乐之       顾——看C. 履巉岩         履——踏,攀D. 攀栖鹘之危巢    危——危险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有不相同的一组是(4分)A.①归而谋诸妇。 ②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B. ①适有孤鹤,横江东来  ②不能兴风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C.①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  ②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禄升斗之禄  D. ①听其所止而休   ②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 顾安所得酒乎 (2) 归而谋诸妇。(3)如此良夜何 (4)江山不可复识矣 (5)听其所止而休矣4.此文是作者在写了《前赤壁赋》数月以后写的。简析这两篇文章的不同(3分) 答: 四、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全国卷1) 望江南    超然台①作   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针。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术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休时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趋年华。[注]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 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1)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2)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2.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重庆卷)海棠 (宋)苏轼                 惜牡丹花 (唐)白居易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釉伦廊。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注]崇光:美艳的光彩。 (1)苏轼《海棠》诗的前二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后二句抒写情感时使用了什么手法?(4分) (2)苏轼的《海棠》与白居易的《惜牡丹花》同样写夜里赏花,二者所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 (2分)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