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表格教案(沪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3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表格教案(沪教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一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教案 蔡朝晖 一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一(3)班有学生36名,女生18名,男生18名。一(4)班有学生35名,女生18名,男生17名。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有趣,对学校、对环境、对老师、对同学、对课堂、对学习、对学校的要求都充满了新鲜感。同时他们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刚入学时,35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很难。特别是一(4)班的郑文哲很特殊,幼儿园老师上课时基本上不管教他,放任自由,行为习惯很差,上课时根本不会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大部分学生会数10以内的各数,会认这些数,会写这些数;一部分学生已能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大部分学生对课堂学习不太适应,课堂上集中注意力较短,根据这些情况,在教学时,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注意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让学生爱教师、爱数学,并通过以后的学习,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和作用。‎ 开学两个星期来,一(3)、一(4)班的孩子们,大部分很快适应了学校生活,成了遵守纪律、专心听讲的好学生,就开学来学生学习情况作一些分析:‎ ‎1、课堂上专心听讲,回答问题积极,作业书写工整的同学有20人,这些学生课堂上基本上能够按老师要求作,老师讲的知识可以当堂理解。要让这些孩子的优点继续发扬,成为家长放心,老师省心的学生。2、上课坐不住,不够专心,偶尔自己玩,一旦认真听讲,对老师讲的知识就能掌握,每天需要老师提醒的同学有20人,这些学生只要老师在他近前进行指导,他们就能很顺利的完成老师教的知识。要进一步培养这些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3、作业认真完成,课上回答问题不积极的同学有22人,这些同学听课比较认真,但是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不积极,课堂上很少出现表现自己的状态,要多鼓励调动孩子上学学习的积极性。4、还有9个学生,上课不会专心听讲,自己管不住自己,没有上课的意识,对老师讲的知识接受不了,在学习习惯方面和学习成绩方面已经落在了其他同学的后面。希望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工作。‎ 二、全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1、10以内的数;‎ ‎2、10以内数的加减法;‎ ‎3、20以内的数及其加减法;‎ ‎4、物体的形状;‎ ‎5、整理与提高。‎ ‎(二)教学总目标 ‎1、10以内数的计数与表达,能将物体按功能进行分类并给予标记,理解几个和第几个的概念,会进行排序,会比较并填上“》”、“《”、“=”,会认识数射线进行简单的标数。‎ ‎2、掌握10以内数的分拆,了解加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并理解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体验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内在联系,会在数射线上做加减法,掌握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 ‎3、认识11-20各数,并会按规则计数,理解20以内数的组成,熟练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理解算法的多样性。‎ ‎4、认识基本的几何物体形状,会按照形状进行简单的分类。‎ ‎5、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会通过学具的操作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发展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6、继续结合学科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数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 ‎(三)教学重点 1、 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学会表达;‎ ‎2、熟练掌握20以内数的加减法,理解算理;‎ ‎3、对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初步感知,并会分类;‎ ‎4、学生能自主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难点 数射线的认识;在数射线上做加减法。‎ ‎(五)教学准备 教材、教学参考、练习册、学具、多媒体课件。‎ ‎(六)课时安排 章 名 与 课 时 内  容 课 时 一、10以内的数 ‎(11课时)‎ 说一说 ‎1‎ 分一分 ‎1‎ 数一数 ‎5‎ 几个与第几个 ‎1‎ 比一比 ‎2‎ 数射线 ‎1‎ 二、10以内数的加减法 ‎(17课时)‎ 分与合 ‎2‎ 加法 ‎3‎ 讲讲算算(一)‎ ‎1‎ 减法 ‎3‎ 讲讲算算(二)‎ ‎1‎ 加与减 ‎1‎ 看数射线做加减法 ‎1‎ ‎10的游戏 ‎1‎ 连加、连减 ‎2‎ 加减混合 ‎1‎ 三、20以内的数及加减法 ‎(15课时)‎ ‎11—20的数 ‎1‎ 十几就是十和几 ‎1‎ ‎20以内数的排列 ‎1‎ 加减法(一)‎ ‎2‎ 加减法(二)‎ ‎6‎ 讲讲算算(三)‎ ‎1‎ 加进来,减出去 ‎1‎ 数墙 ‎1‎ 四、识别图形 ‎(2课时)‎ 物体的形状 ‎2‎ 五、整理与提高 ‎(9课时)‎ 分彩色图形片 ‎1‎ 推算 ‎1‎ 比较 ‎1‎ 加倍与一半 ‎1‎ 大家来做家加法 ‎1‎ 大家来做家减法 ‎1‎ 组算式 ‎1‎ 数学游乐场 ‎1‎ 三、教学进度 ‎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一年级数学教学进度 ‎(仅供参考)‎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备注 ‎1‎ ‎9/3~9/7‎ 一、10以内的数说一说①p2分一分P3①数一数P4-7①‎ 学习准备期 ‎2‎ ‎9/10~9/14‎ 数一数P8-9①数一数(1—4书写)P10① 数一数(5和10书写)P11-12①‎ ‎3‎ ‎9/17~9/21‎ 数一数(0和6书写)P13①数一数(7—9书写)P14①几个与第几个P15-16①‎ ‎4‎ ‎9/24~9/28‎ 比一比P17-18①数射线P19①机动①‎ ‎5‎ ‎10/1~10/5‎ 庆祝国庆 ‎6‎ ‎10/8~10/12‎ 二、10以内数的加减法 分与合②合并①‎ ‎7‎ ‎10/15~10/19‎ 练习①添加①讲讲算算(一)①‎ ‎8‎ ‎10/22~10/26‎ 练习①减法 求剩余①求部分①‎ ‎9‎ ‎10/29~11/2‎ 减法练习①讲讲算算(二)①练习①‎ ‎10‎ ‎11/5~11/9‎ 加与减①在数射线上做加法与减法①10的游戏①‎ ‎11‎ ‎11/12~11/16‎ 连加、连减①加减混合①三、20以内的数及其加减法 11—20的数①‎ ‎12‎ ‎11/19~11/23‎ 十几就是几和十①20以内数的排列①加减法(一)①‎ ‎13‎ ‎11/26~11/30‎ 加减法(二)进位加法②退位减法①‎ ‎14‎ ‎12/3~12/7‎ 退位减法①讲讲算算(三)乘火车①加进来,减出去①‎ ‎15‎ ‎12/10~12/14‎ 数字的墙①四、几何小实践 物体的形状②‎ ‎16‎ ‎12/17~12/21‎ 五、整理与提高 分彩色图片①推算①‎ 比较①‎ ‎17‎ ‎12/24~12/28‎ 加倍与一半①大家来做加法表①‎ 大家来做减法表①‎ ‎18‎ ‎12/31~1/4‎ 组算式①数学游乐场②‎ 庆祝元旦 ‎19‎ ‎1/7~1/11‎ 期末综合复习、考查 ‎20‎ ‎1/14~1/18‎ 四、教学设想 ‎1、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 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教学时,首先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学生回答得对与错或语言是否完整,老师延缓评价,要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对学生坚持正面评价,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特别注意的是不宜用统一的、程式化的语言来训练学生,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让每个学生首先喜欢上课、喜欢教师,进而喜欢学数学。 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是要求学生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品质。 ‎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 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 ‎ ‎3、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并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 ‎ 教学中,老师要鼓励学生在具体活动中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在思考与交流的过程中,老师应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老师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愿望和习惯,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适当的方式描述自己的想法,学会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 ‎ ‎4、面向全体学生,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认真研究《标准》和教科书,提升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寻找学生熟悉的数学生活,使之进入课堂。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偏、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5、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 教材只是提供了学生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本班同学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 。教师还应适时记录下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 ‎ ‎6、培优补差 培 优 ‎ 补 差 ‎ 简况 ‎ ‎1、(思维发展较好。)‎ ‎2、(学习认真、扎实)‎ ‎3、(学习认真但主动性不强)‎ ‎1、(智力发展水平滞后,学习习惯养 成困难,学习困难。)‎ ‎2、(学习习惯差,智力发展慢)‎ ‎3、(智力发展缓慢)‎ 目标 ‎ 通过一学期的教育引导,使他们不断地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更好的学习习惯,走出课堂,走进生活,不断提高数学能力,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和情感体验方面得到长足的进步。成为 全班学生学习的榜样。‎ 通过一学期的教育引导,使他们增强自信心,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 惯,在原有基础上有明显提高。‎ 措施 ‎ ‎1、经常性的谈心;‎ ‎2、小学生数学思维训练辅导;‎ ‎3、多提供一些开放题目让他们去思考;‎ ‎4、让他们有选择地完成课堂作业,以 便有更多的时间去扩展。‎ ‎1、加强课堂提问;‎ ‎2、建立帮学助学对子;‎ ‎3、注重平时个别补差;‎ ‎4、家校联系,共同教育督促;‎ ‎5、注意情感激励,让他们体验成功,‎ 增强自信心。‎ 第一单元分析 单元名称:10以内的数 单元目标:‎ ‎1、1~10以内的数的印入,计数与表达,通过听来确定声音的次数,声音有先后的次序,将手摸到的物体个数记录下来。‎ ‎2、会按功能分类并给予标记,并会按形状、颜色、大小、形态等进行分类并计数,将分的过程与理由说一说。‎ ‎3、学会数目的各种表达方法,加强数字书写练习。‎ ‎4、描述、搭建、计数与交流,数学交流。‎ ‎5、对5~10的认识,5与10关系的认识,并了解零的意义。‎ ‎6、利用双色片来掌握10以内数的分拆。‎ ‎7、会用1~10各数进行编号,认识和学习使用序数词,掌握序数的书写方法。‎ ‎8、通过两两配对和通过数数指导学生进行集合的比较,并能根据长度和个数进行大小的比较,并会用“》”“《”“=”书写自然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9、认识数射线,会在数射线上标数。‎ 单元重点:‎ ‎1、培养学生积极发散的思维方式,积极交流的学习习惯。‎ 1、 培养学生善于利用学具掌握学习的习惯。‎ 2、 掌握数的大小与多少。‎ 单元难点:‎ ‎1、指导学生进行分类,并会进行不同的分类,将出分类的理由。‎ ‎2、数射线的初步认识。‎ 教学进度:‎ 课时序 ‎ 内容 课本页次 ‎1‎ 说一说 ‎1—2‎ ‎2‎ 分一分 ‎3‎ ‎3—7‎ 数一数 ‎4—14‎ ‎8‎ 几个与第几个 ‎15—16‎ ‎9—10‎ 比一比 ‎17—18‎ ‎11‎ 数射线 ‎19‎ 课题 ‎ 说一说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会根据实物或实物图正确数出1~10物体的个数,并会用学具或数字表示。‎ ‎2、逐步养成对个数进行正确规范的口头表达。‎ 能力目标:‎ 初步建立实物数数与数字符号表示数的关系的模型。‎ 情感目标:‎ 能在愉悦的数数活动中,积极参与数学学习。‎ 教学重点 ‎ 学习数数、读数。‎ 教学难点 ‎ 结合具体场景,能较完整地对个数进行口头表达。‎ 德育渗透 ‎ 爱护教室,爱护公共财物。‎ 教学准备 教室里挂些不同数量的物品,图片。‎ 教与学设计说明 小学生刚进入小学,教室是他们进行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本页展示的是教室的各种教具学具,教室中的小主人在从事各种活动,这一情境可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说一说”这一课是学生进入小学学习数学的第一课,本节课的教学目的主要是让教师初步了解学生数数、读数的情况,并不是正式教学数数、读数。‎ 教与学过程设计 一、信息交流 ‎1、揭示课题 师:小朋友,你们已经是一年级的学生了,从今天起,我将和你们一起在这个教室里学本领,长智慧。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我们的教室”(出示课题)。‎ ‎2、说说教室里的物品 师:在我们的教室里有许多物品,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在表述时,教师要注意倾听并及时加以纠正。)‎ ‎3、说说家庭的物品 师:我们的教室里有许多的物品(举例),那么你家庭有些什么呢?谁愿意向大家介绍?‎ 二、自主探究 ‎(一)1~5的认识 ‎1、认识“‎‎1”‎ ‎(1)说说教室里的“1”‎ 师:看一看,我们教室里那些物品只有一件?‎ ‎(2)用代替物学具表示“1”‎ 师:教室里有一台电视机可以怎样表示出来?(可以用一片双色片、一根小棒、一个三角形……表示)。那么,现在老师手中的一盒粉笔又可以怎样表示?‎ ‎(3)请学生说说一片双色片还可以表示什么?‎ 师:凡是只有一件物品的,我们都可以用一片双色片来表示,也可以用(根据学生的实际举例)表示。‎ ‎(4)用抽象的符号表示“1”‎ 师:一台电视机除了用刚才我们讨论的用学具或图形表示以外,还可以怎样表示?‎ ‎(学生能讲的就让学生讲,学生讲不出的教师告诉学生:可以用中国数词“一”来表示,还可以用阿拉伯数字“1”来表示(板书)。)‎ ‎(5)讨论:数字“1”可以代表什么?‎ ‎(6)讨论:“1”像什么?‎ 教学:像根小棒1、1、1。‎ ‎(7)小结 师:表示一件物品的方法有好几种,(举例),你喜欢哪一种就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表示。‎ ‎2、2~5的认识 ‎(1)以小组为单位,说说桌上、讲台上以及教室里物体的个数。‎ ‎(2)想一想:可以怎样来表示这些物体的个数?用学具怎样表示?用数字又怎样表示?‎ ‎(学生可动手操作)‎ ‎(3)小组交流。‎ ‎(4)讨论:数字“2”可以代表什么?数字“3”可以代表什么?……‎ ‎(5)讨论:2、3、4、5分别像什么?‎ 教学:像只鸭子2、2、2;‎ ‎ 耳朵耳朵3、3、3;‎ ‎ 像面小旗4、4、4;‎ ‎ 秤钩秤钩5、5、5。‎ ‎(6)小结 师:不管有几件物品,我们都可以用几个学具表示,还可以用中国数词或阿拉伯数字“几”来表示。‎ ‎(二)6~10的认识 ‎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动物园”情景图中的信息。(天空中有6只小鸟,河里有7只小鸭,山上有8只小猴,两边有9棵大树,草地上有10个小朋友在跳绳)‎ ‎2、每个小朋友挑选自己喜欢的物品,用学具表示它的数量。‎ ‎3、小组交流。‎ ‎4、以8只小猴为例,讨论:如何摆学具让别人一看就知道它的数量?‎ ‎ 小结:要充分运用“‎5”‎的作用。‎ ‎5、学生用这种方法重新摆学具。‎ ‎6、讨论:你喜欢的物品的个数还可以怎样表示?‎ ‎7、小组交流:数字“6、7、8、9、‎10”‎分别可以代表什么?‎ ‎8、讨论:6、7、8、9、10分别像什么?‎ ‎ 教学:像个哨子6、6、6;‎ ‎ 像把镰刀7、7、7;‎ ‎ 像个葫芦8、8、8;‎ ‎ 6字倒写9,9,9;‎ ‎1加0,10、10、10。‎ ‎4、交流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 业 设 计 ‎ 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数家里的物品的个数,看谁数得多?‎ 板 书 设 计 ‎ 说一说 一 二 三 四 五 ‎1 2 3 4 5‎ 六 七 八 九 十 ‎6 7 8 9 10‎ 教学反思 ‎ ‎ 课题 ‎ 分一分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能按形状、颜色、大小、状态等将熟悉的物体进行分类并计数。‎ ‎2、初步体会到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从而体验分类标准的多样性。‎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 情感目标:‎ 能在愉悦的数数活动中,积极参与数学学习。‎ 教学重点 ‎ 按一种标准(颜色、大小、形状等)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 ‎ 能说明分类的依据。‎ 德育渗透 ‎ 按类整理好自己的书包,玩具等。‎ 教学准备 彩色图形片 教与学设计说明 从思维角度讲,类概念形成早于数概念,所以分类的学习应早于数概念的学习或与数概念学习同时进行。‎ 教与学过程设计 ‎ ‎ 一、情境引入:‎ 1、 出示小胖的书桌(堆满书、本子、铅笔、玩具……)。‎ 师:明天就要开学了,小胖的书桌乱七八糟,书包还没整理好,谁来帮助他?‎ 生:(铅笔、尺、橡皮放入铅笔盒,本子,书、垫板、铅笔盒放入书包)‎ 师:剩下的玩具汽车盒足球怎么办?‎ 生:(放到玩具棚里)‎ 2、 师小结:把具有相同特征的物品放在一起就是分类,我们要把自己的物品分类摆放,不能像小胖那样随便乱放。‎ ‎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养成自己的物品要分类整理,不随便乱放的良好生活习惯)‎ 二、探究学习 ‎1、观察图1‎ 左边的菊花图,理解图意后问:图上是怎样分的?分的结果怎样?‎ 教师先示范说,然后学生跟着说。‎ ‎(引导学生注意倾听老师的表述,并尽可能完整回答:按颜色分,分为4盆橘红色的花和2盆黄色的花。)‎ ‎2、右边的球图,请学生观察后思考:按什么分?分的结果怎样?‎ ‎(强调先观察,找出分类的标准后再分一分:按功能分,4只篮球,4只足球。)‎ 1、 集体说图2。‎ 按性别分:4个男生,3个女生;‎ 按大小分:3本大的练习本,5本小的练习本。‎ ‎(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同学的发言,可大胆举手发表不同的意见)‎ 2、 任选图3中的一幅图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按状态分:3只关上的铅笔盒,2只打开的铅笔盒;‎ 按颜色分:1只黄色书包,4只红色书包 ‎(引导学生在同桌交流时要互相尊重,声音要轻。)‎ 3、 观察图4‎ 两副图怎么是一样的?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后先试做后汇报,得出:同一幅图,分的标准不同,分的结果也不同。‎ ‎(前后左右四人小组讨论时,每位组员的发言要有序,允许有不同意见。)‎ 三、拓展巩固:‎ 我们全班有多少小朋友?你可以按一种标准说说分的结果?‎ 生:按性别分,按高矮分,按穿衣服的颜色分……‎ 作 业 设 计 ‎  分一分小卷子 板 书 设 计 ‎ 分一分 ‎ 颜色 ‎ 按 功能 分 状态 大小 教学反思 ‎ ‎ 课题 ‎ 数一数(1)‎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通过圈一圈、数一数,连一连,初步认识10以内的数,初步感知对应的思想。 ‎ 2、 能“指着数”物体的个数,“听着数”听到的声音的次数,并记录下来。‎ 能力目标:‎ 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 初步认识10以内的数,初步感知对应的思想。 ‎ 教学难点 ‎ 能用不同方式记录数字。‎ 德育渗透 ‎ 让学生养成认真听讲的习惯。‎ 教学准备 多媒体,鼓,三角铃,快板,笛子 教与学设计说明 ‎1.数一数,连一连。‎ 这里要求学生使用对应的思想进行计数并领会个数、数字(阿拉伯数字与中国数词)之间的关系。‎ ‎ 这里的第二个任务是数的多种表达,这里有用阿拉伯数字的、用中国数词的、用小圆片的。‎ ‎2.指着数 这里强调在数数过程中要注意手指所指的物体与口中所念的数词要一一对应,即上文所说的“手口一致”。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强调这一点,帮助学生正确地进行数数。‎ ‎3.听着数 听觉是人的本能,听觉的训练有利于发展多元智能,听着数也是数概念形成的一个部分。 ‎ 教与学过程设计 一、 数一数,连一连 ‎1、观察,书有几本?铅笔有几支?‎ ‎2、你是怎样数的?‎ ‎3、数好后怎样和上面的数字连起来?‎ 生:数出来是几,先把这些相同的铅笔圈在一起,再和数字连起来。‎ 小组讨论 汇报交流 一起来认识阿拉伯数字,中国数词,小圆片。‎ ‎4、学生自主完成其他物品的数一数,连一连。‎ 反馈交流。师板书1~10的数字。‎ 二、 指着数 1、 观察铅笔图,我们可以怎样数?‎ 师示范指着一个一个数。学生模仿。‎ 2、 书本指着数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从左往右,或从上往下依次指着数,不容易漏数。‎ 3、 防止漏数你还有什么好办法?‎ 数过的物体上做记号 ‎4、学生完成下面六张图的数数,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数的结果。‎ 三、 听着数 ‎(一)引入 师:我们来比一比,谁的耳朵最灵敏。‎ 我来击掌,请你说出你听到了几次掌声。‎ 教师击掌,学生回答。‎ 师:再来一次。‎ 教师击掌,学生回答。‎ 师:小朋友们都听的很仔细,接下来我们学习听着数。‎ 板书:听着数。‎ ‎(二)游戏 1、 击鼓:教师击鼓,学生记录,学生汇报 2、 敲三角铃:(小组代表敲)其余学生记录 3、 吹笛:一生吹,其余记录,一生板书,核对 4、 拍桌子:一生拍,其余记录,学生板书,核对 5、 玻璃弹子丢入玻璃缸内:一个学生丢,汇报,讨论 讨论:到底是5下还是3下?为什么?‎ 6、 拍手:一生拍手,其余学生汇报,全班核对 ‎(三)生生互动,做练习 以小组形式或者同桌之间自己相互练习“听着数”。‎ 三、总结:‎ 今天我们不仅进一步掌握了用记号计数的方法,还学会了如何来指着数,听着数。‎ 作 业 ‎ 练习册P‎2.3.4‎ 回家找家里能敲打的物体,和父母互相听着数。‎ 板 书 教学反思 ‎ ‎ 课题 ‎ 数一数(2)‎ 教学目标 1. ‎ 熟练掌握集合与数的对应关系。‎ 2. ‎ 能用“小圆片、数字”来表达各个数。‎ ‎3. 指导学生会正确书写“1、‎2”‎ 。‎ 教学重点 ‎ 数字的书写。‎ 教学难点 ‎ 指导正确书写“‎2”‎。‎ 德育渗透 ‎ 培养正确的书写习惯。 ‎ 教学准备 田字格、双色片、投影、学具(数字卡片1—10、汉字卡片一—十)‎ 教与学设计说明 写数字时注意书写格式,学生初次写字,握笔不熟练,经常写错,教师要教会学生正确地使用橡皮。如书写前先想好后再认真落笔,尽量减少橡皮的使用次数;使用时,一手轻压纸张,一手来回轻擦至干净,擦完后将橡皮屑轻弹至一边。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与学过程设计 ‎ ‎ 一. 小游戏引入(激发兴趣)‎ 师:(出示图片)小朋友,你们看黑板上有许多的东西,有些什么呢?‎ 生:略 师:老师想知道香蕉有几个?你能从卡片中找出数吗?‎ 生(有的举数字3、有的举汉字三、有的双手同时举出。)‎ 师:哦!这些都表示3。大家做的很好!(同理把其他的物品说出数量)‎ 小练习 师:请大家把书打开,翻到第8、9页,看看书上第1题,你看懂些什么?说说看!‎ 生:我看到2本书用圈圈起来了,然后连到了数字2上。‎ 师:找一找其他相同的东西,然后把它们圈起来。数一数它们的个数,然后与下面的数字连起来。‎ 全班操练,教师巡视,分别纠错,然后核对。‎ 二. 数的各种表达方式 1. 投影出示3个米老鼠以及它的记数方法 师:你看懂了什么?‎ 生:3个红圆点,数字3,都能表示米老鼠有3个。‎ 2. 师:根据这个表格的形式,请你把其它的空格填完整。‎ 学生小组交流 师:哪副图你有困难请告诉老师。‎ 3. 认识3~5 ,我们来比一比第8页上看谁做的又快又对。‎ ‎(师当场巡视面批)‎ 三. 指导写数 1. 认识“田”字格 师:在写数字时,要写在“田”字格的右半部分。‎ 2. 数字1,要稍斜一点,笔道要直。‎ 师:1象什么?‎ 生:1象小棒,有点斜。(让全班学生跟着一起说)‎ 师:那么2又象什么呢?‎ 生:2象鸭子。(师补充,脖子长,全班跟读)‎ 老师示范书写 1. 让学生书空,做书上的练习。‎ 一. 巩固练习(可以用练习册P8~9)‎ 1. 圈一圈,连一连(练习册第4、5页的 第1题),老师面批。‎ 2. 填表(练习册第4、5页第2题),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辅导。‎ 总结:这节课你又学到些什么本领呢?‎ 作 业 设 计 ‎ 课课练 练习册 ‎1、2书写各三行 板 书 设 计 教学反思 ‎ ‎ 课题 ‎ 数一数(3)‎ 教学目标 ‎1、会描述、搭建各种建筑模型,培养动手和语言表达能力 ‎ 2、在相互的合作交流中掌握计数与表达 ‎3、指导学生会正确的书写“3、‎4”‎。‎ 教学重点 ‎ 利用已有的分类知识,正确的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 ‎ 正确的分类及统计数。‎ 德育渗透 ‎ 互相帮助,互相合作。‎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三色积木块、统计表格 教与学设计说明 ‎《数一数,记一记,写一写》这一内容设计是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用彩色积木搭建各种建筑造型,促进空间智能、提升美的欣赏。而且让学生在自己的实践操作过程中,体验各种形状的积木在搭建过程中有摆放的次序,进一步渗透分类的知识,知道初步的统计。通过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材为教师组织数学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因而整堂课的设计分为“动手感知——合作交流——尝试探究——巩固练习——规范书写”五个层次。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体验着各种实践性的学习(包括认知、能力、情感、态度等)体验着成功的喜悦。‎ 教与学过程设计 一. ‎ 动手感知(激发兴趣,引起求知欲望)‎ ‎(投影出示)‎ 师:小朋友,你们看,图片上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呀?‎ 生:在玩积木。‎ 师:今天我们也来玩搭积木,好吗?(出示课题)‎ 师:你们会用积木来搭哪些建筑物呢?‎ 生:会搭很多东西。‎ 师:现在老师请小朋友们自己来动手搭建各种建筑物,然后再告诉我你们是怎样搭的,好吗?‎ 二. 合作交流(学会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 ‎(分组随意搭建积木)‎ 师:你们都搭了什么?‎ 生:房子、亭子、花园……‎ 师:你们是如何搭建的呢?‎ 生:我是一块一块搭的。‎ 生:我是把一块长方的积木先放在最底下,上面放两块圆的积木……‎ 生:我是先把两块长的方的积木放在底下,然后放两小块三角形的积木……‎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 ‎ 一. 尝试探究(根据学生们搭建的建筑物进行初步探究)‎ 师: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你们在搭建这些建筑物的时候,用到了那些颜色的积木?小组讨论。‎ ‎ (请学生按颜色统计)‎ 师:我们在搭积木的时候,还用到了很多形状的积木,观察你们搭的建筑物都用到了那些形状的积木了呢?小组讨论。‎ ‎ (请学生按形状统计)‎ 生互相交流。(形状的具体名字不作要求,但师生交流、学生交流可用语言来描述。)‎ 师:小朋友们说的真好,那你们能不能把刚刚统计的结果用竖杠“∣”的方法来计数,把它填在表格里好吗?‎ 二. 巩固练习 ‎(投影出示)‎ 师:小朋友们看,老师也搭了一个建筑物,请小朋友们帮老师来统计一下,老师搭的这个房子里有哪些颜色?哪些形状?用竖杠“∣”计数,填在表格里,独立完成。‎ 三. 规范书写(提高审美情趣)‎ 师:有些小朋友写得数字又快又漂亮,真是太棒了!现在我们来比一比看谁写“3、4”写得好,写得漂亮,和书上的小花比比美,大家准备好了吗?‎ ‎ 总结:师:今天这节课,大家玩的开心吗?‎ ‎ 生:开心。‎ ‎ 师:我们通过完积木学会了什么?(学会按颜色和形状的不同来分类并统计数字)你们真是聪明的孩子。‎ 教学反思 ‎ ‎ 课题 ‎ 数一数(4)‎ 教学目标 1、 ‎ 建立5和10的概念。‎ 2、 ‎ 知道5与10的关系,发展学生的数感。‎ ‎ 3、学会书写5与10,并注意书写工整。‎ 教学重点 ‎ 掌握2个5是10,知道5与10的关系。‎ 教学难点 ‎ 5与10的写法。‎ 德育渗透 ‎ 规范书写,认真作业的习惯 教学准备 指偶若干(每人5个)‎ 教与学设计说明 这一课帮助学生建立5和10的概念,知道5和10的关系。现代教育心理学主张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兴趣、需要、情感、体验。因此以低年级学生喜欢的方式——猜谜语的形式引入课题,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维持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 学生对于数字5和10有了初步的认识,通过自己的双手和双脚的引用,让学生进一步明确“2个5是‎10”‎的关系,同时由于引入的例子来源于每个人的自身,因此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易于掌握。‎ 整堂课的设计分为“感知-操作-练习-点评”四个环节,以教材为基础,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背景,以游戏加强概念的掌握,引导学生发现5和10之间的关系。‎ 教与学过程设计 一、 ‎ 感知,揭示课题(谜语引入,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我们已经认识了1~10各数,现在老师让大家猜个谜语:“说它小,它不小,说它大,又不大,要问它是几?伸出你双手。”(“双手”两字在念时读重音)‎ 师:谁知道这个数是几呢?‎ 生:这个数是10。‎ 师:真聪明!这个数是10。刚才有很多小朋友,都伸出了自己的小手。(让学生举起自己的双手)‎ 师:伸出你的一只小手,数一数有几根手指?‎ 生:5根。(板书:5)‎ 师:看到1只手,想到1个几呢?‎ 生:想到1个5。‎ 师:对!我们每个人有2只手,那么2个5是几?(教师可以伸出自己的双手加以演示)‎ 生:是10。(板书:10)‎ 师:说得真好,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两个5是‎10”‎。(将课题板书完整 板书:两个 是)‎ 师:除了我们的两只手放在一起有10个手指,大家再想一想,我们身上还有什么放在一起是10呢?‎ 生:两只脚放在一起也是10。‎ 师:对!伸出1只脚,看见1个5,伸出2只脚,2个5是10。‎ 生齐读:两个5是10。‎ 二、实际操作,掌握关系。‎ ‎1、掌握5和10的关系 a. 师:让我们闭上眼睛想一想,1只手和1只脚,可以用哪个数字表示呢?(5)一双手和一双脚,可以用哪个数字表示呢?(10)‎ ‎(出示指偶图 书P12)‎ 师:这里共有多少个指偶呢?你是怎么知道的?(讨论,反馈)‎ b. 小结:1只手是1个5,2只手是2个5,2个5是10。‎ ‎2、同伴游戏,加强运用。(用指偶打招呼)‎ a. 师:小朋友,你们看。老师今天带来好多小指偶,我们可以把它套在手 上,和大家打招呼(教师演示),你们想不想来试一试?‎ b. 教师请2位小朋友上台演示:‎ 生1:左手一个5 生2:右手一个5(左右次序由学生自己决定)‎ 合:大家见面点点头,10个朋友一起走。两个5是10。‎ 三、练习 1、 圈一圈(完成P12题3)‎ a. 先请小朋友观察一下,这道题该怎么做?(5个指偶圈一圈)‎ a. 独立完成,交流(圈的方式可以横着圈,也可以竖着圈。)‎ c. 可让完成快的同学上台再做演示游戏。‎ 2、 涂色练习(完成P13题4 题5)‎ a. 先让学生观察题4左边一组气球来判断题意:2组不同颜色的气球合在 一起是10,然后将右边的气球每5个一组涂一种颜色,两组扎在一起。‎ b. 完成题5。‎ b. 小组合作开展活动,教师参与合作,并给予适当地指导纠正。‎ c. 可将优秀作业当场展示。(教师评价)‎ 3、 看图说话练习(完成P13 跷跷板图)‎ a. 你从图上看到了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b. 示范说:左边有5个小朋友,右边也有5个小朋友,两个5是10。一共 有10个小朋友。‎ c. 2人一组在小组内说给大家听。(组内评价)‎ ‎4、书写练习(书写数字5和10)‎ a. 教师板书示范 ‎(1)5的书写(注意笔顺,写得圆润些。)‎ ‎(2)10的书写:引导学生观察10的字形,并说一说10的结构:10是由“1”和“0”两个数字组成的,左边是“1”,右边是“0”。‎ ‎(3)教师示范,边写边讲解:写10要占两个“日”字格,左边格子里写“1”,右边格子里写“0”;先写“1”再写“0”,两个数字不能离得太远。‎ b. 学生在书上格子里独立书写5和10,教师作指导,优秀作业当场展示。‎ 四、总结 ‎1、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你能说说吗? ‎ ‎2、套上指偶,游戏小结:左手一个5,右手一个5。大家见面点点头,10个朋友一起走。两个5是10。‎ ‎ ‎ 作 业 设 计 ‎ 练习册P44‎ 写数5.10各写三行 补充小卷子 板 书 设 计 ‎ ‎ ‎2个5是10‎ ‎10里有2个5‎ 教学反思 ‎ ‎ 课题 ‎ 数一数(5)‎ 教学目标 ‎ 1.通过学习,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零的意义。‎ ‎ 2. 正确掌握6与0的书写方法和格式。‎ ‎ 3. 提高和增强学生对生态和环保的认识。‎ 教学重点 ‎ 理解0表示的不同含义 教学难点 ‎ 掌握6与0的正确书写。‎ 德育渗透 ‎ 提高和增强学生对生态和环保的认识。‎ 教学准备 幻灯片,温度表,尺,田字格黑板 教与学设计说明 ‎《零》是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选取现实的,有意义的,贴近学生生活经历为情景的教学活动。其内容都是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出发,从直观和动手操作为基本手段,引导学生把生活中对零的感受与有关知识建立联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孩子们已在生活中有意无意地积累了大量关于零的经验,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已有知识,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猜想、操作、交流等活动。因此,整堂课的设计分为“创设情境,认识0——探究0表示的不同含义——6与0的书写”三个层次完成,使学生在这些有效的学习活动中获取知识,积累学习方法,充实学习情趣。‎ 教与学过程设计 ‎ 一、创设情境,认识0‎ ‎1.数数(出示幻灯)‎ ‎(1)师:(讲故事) 星期天,小丁丁和小胖一起去公园玩,公园里的空气真新鲜。他们看到树上有一些鸟在叽叽喳喳唱个不停,小丁丁说:“我们一起来数数,一共有几只鸟》看谁数得又对又快。”小胖说:“行!”‎ ‎(2)(小丁丁顺着数)女生齐数:1、2、3、4、5、6、7、8、9、10‎ ‎(3)(小胖倒着数)男生齐数:10、9、8、7、6、5、4、3、2、1‎ ‎2.认识0‎ ‎(1)师: 小胖数着数着,于是就顺手捡起了一块石头瞄准其中一只鸟“嗖”的一下扔了过去。还好那只小鸟逃得快,没被小胖瞄中。小丁丁看到小胖的举动非常生气,批评了他后还把小胖带到了自己家的平台上。‎ 师:请小朋友猜一猜,小丁丁把小胖带到平台上去干什么呢?‎ ‎(2)同学两人互相交流, (然后指名口答)。‎ ‎3.看书P14/图(1).(2)‎ ‎(1)师: 对, 讲得很好!请小朋友把书翻到第14页,(同时出示幻灯):看, 这位小朋友就是小丁丁,小丁丁是一个爱护动物的好孩子。现在我请一位小朋友来扮演小丁丁。‎ ‎(2)请一位学生上台表演 小丁丁:鸟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爱护它们。你们看,我还为小鸟搭建了一个鸟台,好让小鸟能在上面觅食。我已在上面放了一些麦粒给小鸟吃呢。‎ ‎(3)师: 请小朋友们看P14/图(1), 数一数,一共有几只鸟在上面吃东西?‎ 生: 一共有6只鸟在吃东西。‎ ‎(4)师:小鸟吃饱了,它们叽叽喳喳地和小丁丁告别,全都飞走了。‎ ‎(5)师: 请看P14/图(2), 现在鸟台上还有鸟吗?‎ 生:没有鸟了。‎ ‎4.学生表演书P14/图(1).(2)情节。‎ ‎(1)师: 我请6位小朋友来扮演小鸟, 一位小朋友扮演小丁丁。‎ 请你们把刚才图片中的情节来表演一下。‎ ‎(2)师: 挑选6人上台表演。‎ ‎(3)师: 请你们根据老师说的情节来表演。‎ ‎(师说故事情节)有6只小鸟在鸟台上吃食, 它们吃得可香啦,(生表演动作)。‎ ‎(4)师: 我们可以怎样表示6只小鸟呢?‎ 生:同桌两人互相交流。(然后指名口答)‎ 生:可以用6个小圆点表示;‎ ‎ 可以用阿拉伯数字6表示;‎ 可以用中国数学六表示……‎ 师:板书:6‎ ‎(5)师: (继续说故事情节)小鸟吃饱了, 它们叽叽喳喳地叫了几声和小丁丁告别后, 全都飞走了。‎ 师问:现在鸟台上没有鸟了,我们应该怎样表示呢?‎ 生:可以用数字0来表示。‎ 师:讲得非常正确!同时板书:0‎ ‎5.小结: 刚才同学们表演得很精彩, 讲得也很好, 在有小鸟的情况下, 我们可以用数的各种表达方式来表示数; 在没有小鸟的情况下, 我们就可以用数字0来表示了。‎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本领:零(出示课题:零)‎ 二、探究0表示的不同含义:‎ ‎1.0表示没有 ‎(1)师: 现在我们上数学课, 教室里有许多小朋友, 下一节课要上体育课了, 同学们都到操场上去了,教室里还有人吗?‎ 生: 没有人了。‎ 师:这时教室里一个人也没有了,可以用什么来表示呢?‎ 生:可以用0来表示。‎ ‎(2)师: 请同桌两人互相交流一下, 0表示什么?(然后指名回答)‎ 生:0表示没有。‎ ‎(3)师: 请同学们自己去设想一下, 在哪些情况下0表示没有? (举例说明)‎ 生: 分小组交流,(然后派代表汇报)。‎ ‎(4)小结: 刚才同学们举了很多例子说明,零在表示个数的时候, 表示“没有”。‎ ‎2.零还可以表示什么?‎ ‎(1)师: 小兔欢欢对我们提了个问题: 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上有0?‎ ‎ 这上面的0表示什么?‎ 生: 分小组交流,(举例)(然后指名回答)‎ ‎(2)学生举例:温度计有0,表示结冰时候的度数。‎ ‎ 直尺上有0,表示起点。‎ ‎ 在序数中,表示起点。‎ ‎3.师: 请小朋友们看P14/图,在温度计上面0摄氏度正好是水结冰时候的度数。如果温度到了0摄氏度,表明天气非常寒冷,小朋友们就要注意保暖。‎ ‎4.(板贴一把尺)‎ ‎(1)师:这是每个同学都有的一把尺, 上面有什么?0在那里?(请一位同学上来指出)‎ 师: 0在这里表示什么? 请大家拿出自己的尺, 同桌两人交流。‎ 生:尺上的0表示起点。‎ ‎(2)师小结: 对!用尺量东西时, 从0开始量, 所以0还可以表示起点。‎ 三、正确书写6与0‎ ‎1.书写数字6‎ 师: 前面我们已经知道了6与0分别表示的意思, 现在我们还要知道它们正确书写的方法和格式。‎ ‎(1)(出示田字格黑板)‎ 师:我们一般写数字是在田字格的哪边开始写的?‎ 生:在田字格右边半个格子里开始写。‎ ‎(2)(师示范写6)‎ 师:看清楚老师是怎么写6的?从右上角不到一点开始写, 稍微斜一点, 6下面的圆正好占下半格子, 圆在碰以左边的线,底线、右边的线和横中线。‎ ‎(3)师边示范书写, 生边书空写6‎ ‎(4)在书上写6‎ ‎2.书写数字0‎ ‎(1) 0这个数字较难写好, 先仔细看看老师是怎么写的?(师示范写0)‎ ‎(2)讲解写数字0的要领, 强调写0的格式,哪里该碰线, 哪里不该碰线。‎ ‎(3)师示范写0,生书空写0。‎ ‎(4)在书上写0。‎ 四、总结:‎ 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知道了0可以表示哪些不同的含义呢?‎ 作 业 ‎ 练习册P45 P8‎ ‎0和6各写三行 板 书 ‎ 0表示:起点 ‎ 什么也没有 ‎ 温度 教学反思 ‎ ‎ 课题 ‎ 数一数(6)‎ 教学目标 ‎ 1、能用红蓝双色片摆出数的各种分拆,并能根据摆的结果用数字进行记录 ‎ 2、让学生在掷双色片并记录结果这活动中培养对可能性的猜测,并对随即结果有初步的认识 ‎ 3、正确书写7、8、9。‎ 教学重点 ‎ 通过掷双色片的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数的分拆,使学生能正确统计出红蓝圆形片的个数 教学难点 ‎ 学生对可能性的有序猜测 德育渗透 ‎ 爱护学具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投影片、双色片等 教与学设计说明 ‎《掷双色片》这一内容主要是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个数的认识、个数的表达。它借助于双色片,让学生经历从具体的(实物)到半抽象的(双色片)再到抽象的(数字)这一认知的过程。让学生初步了解数的分拆,同时又开始对随机结果有认识。‎ ‎ ‎ 整堂课的设计都围绕学生自己掷双色片这一活动展开,引导学生自己在实践中体验,在活动中发现数学问题,寻找数学知识,使学生的思维可以得到尽情的发展,真正成为课堂的小主人。‎ 教与学过程设计 一、 ‎ 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师:小朋友,我们先来做一个猜一猜的游戏好吗?‎ 这里有两个双色片,它们的一面是蓝色,一面是红色,现在把这两个双色片放到杯子里去掷一下,你们猜猜看,掷出的结果会是怎样的?‎ 生:(两个都是红色;两个都是蓝色;一个红色、一个蓝色)‎ 师:那么请你们自己拿出两个双色片放在杯子里掷一掷,看看结果是不是这样。‎ ‎(出示课题:掷双色片)‎ 一、 动手操作,实践感知 ‎(一)知道数的分拆,并能用数字记录;‎ ‎ 学生汇报掷的结果,教师板书:‎ ‎(1) ○● (2) ○○ (3) ●●‎ 问:还有其他的情况吗?‎ 师:我们还可以把这几种情况用数字记录下来。‎ (1) 红片是1个,就在红色的旁边写1,蓝片1个,就在蓝色的旁边写1;‎ (2) 红片没有,红色的旁边该怎样写呢?(写0)蓝色的旁边呢?‎ (3) 这一中情况你会写吗?‎ 指着黑板问:那么2可以分成几和几呢?(1和1;0和2;2和0)‎ ‎ 师:通过双色片我们知道了把2分拆有三种不同的情况。那么你能用双色片摆一摆3的分拆吗?‎ ‎ ( 学生操作,汇报结果。师板书,生模仿记录。)‎ ‎ 师:你们真了不起,不仅会用双色片摆出3的分拆,还能自己进行记录。现在书上有6种数的分拆,你能根据红蓝片的个数进行记录吗?‎ ‎ (学生完成练习,汇报红片几个,蓝片几个,几可以分成几和几)‎ ‎(二)掷双色片,对随机结果进行感知 ‎ 师:刚才我们通过掷双色片和双色片的摆放知道了数的不同分拆。现在每个人拿出5个双色片,放在杯子里掷一掷,看看会出现哪些情况。‎ ‎ (学生动手操作)‎ ‎ 汇报:几个红片,几个蓝片 ‎ 板书:○○○○○ (1)‎ ‎ ○○○○● (2)‎ ‎ ○○○●● (3)‎ ‎ ○○●●● (4)‎ ‎ ○●●●● (5)‎ ‎ ●●●●● (6)‎ ‎ 师:我们已经学过用竖杠来记录物体的个数,那么怎样用竖杠来表示双色片的个数呢?‎ ‎(生:红片就画红色的竖杠,蓝片就画蓝色的竖杠)‎ 问:如:第三种情况怎样用竖杠表示呢?‎ ‎ (生:三根红色的竖杠,两根蓝色的竖杠)‎ 生完成书上的练习2。‎ 师:刚才我们自己动手掷了5个双色片,知道可以掷出6种不同的结果,‎ 那么哪些结果经常出现,那些结果很少出现呢?请你们自己再掷几 次,然后把掷的结果记在练习纸上。‎ 练习纸:‎ 出现结果 出现次数(划“│”表示)‎ ‎1、○○○○○‎ ‎2、○○○○● ‎ ‎3、○○○●● ‎ ‎4、○○●●●‎ ‎5、○●●●●‎ ‎6、●●●●●‎ 问:你发现了什么?‎ ‎(生:1和6出现的情况较少等)‎ 问:那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个问题等你们以后长大就会知道,如果你 有兴趣,也可以回去后和爸爸、妈妈一起讨论。‎ ‎(三)写数7、8、9‎ 一、 总结交流 问: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作 业 设 计 ‎ 练习册P9‎ 练习册P46‎ ‎7、8、9各写三行 板 书 设 计 ‎ 5‎ 5 ‎0‎ 4 ‎1‎ 3 ‎2‎ 教学反思 ‎ ‎ 课题 ‎ 几个和第几个 教学目标 ‎1.学会用“第几个”表示某些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会区分几个与第几个,学会序数的书写。‎ ‎3.能根据图意,正确说出“几个与第几个”。‎ 教学重点 学会用“第几个”表示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教学难点 正确区分几个与第几个 德育渗透 能遵守公共次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双色片等 教与学设计说明 对于几个和第几个,大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交际中,能够用语言表达数的关系(基数和序数),如:3个,第3个 。‎ 在教学中,创设了小朋友买冰淇淋这一情景,把数学知识的学习贯穿于故事之中。这样,既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又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看图编故事,学生理解了几个和第几个的不同意义。‎ 教与学过程设计 一、停车场 ‎ ‎(1)师:公路上排列了五辆车,小兔先提问:一共有几辆车?‎ 学生可以通过数一数得出结论:一共有五辆车。‎ 师:从左往右数第2辆是什么车?‎ 从右往左数第2辆是什么车? ‎ 学生指着数,老师演示。‎ 师:从左往右数,小汽车是第几辆?‎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几个和第几个。‎ 板书:几个和第几个 师:你能不能对停车场提些几个和第几个的问题呢?‎ 二、出示情景图,揭示意义:‎ 1、 出示图1:看,小朋友们在干什么?(排队买冰淇淋) 板书:买冰淇淋 2、 共有几个小朋友在排队?小巧排在第几个?小丁丁呢?小亚呢?‎ ‎ ‎ ‎3、还有4个小朋友,他们分别排在第几个? ‎ ‎4、出示图2:‎ ‎ 师:小巧买了冰淇淋,边吃边走,啊,真好吃!这时小胖踏着滑板车也来了,他一看:呀,这么多人,我得想个办法。于是,他踏着滑板,悄悄地滑到了小亚的前面。‎ 现在排队的一共有个?‎ 谁排在第一个?‎ 小胖插在第几个? ‎ 还有几个小朋友呢?‎ 请你像我一样来写一写。(生写,汇报)‎ 你认为小胖这样做对吗?‎ 他后面的小朋友满意吗?‎ 如果你是排队的小朋友,你会对小胖说什么?‎ 小朋友们也是这样说的,小胖被小朋友们说的不好意思了,他红着脸排到了队伍的最后。‎ ‎5、出示图3: ‎ ‎ 师:这时,小丁丁也买到了冰淇淋。现在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在排队?小胖排在第几个?请你给他们写一写。(生写)‎ ‎6摆一摆,继续几个和第几个:‎ a) 摆5个红色圆片排成一排或一列,把第2个翻成蓝色。‎ A ○ B ○ C ‎ ○ ○ ○ ○ ○ ○ ○‎ ‎ ○ ○‎ ‎ ○ ○ D ‎ ○ ○ ○ ○ ○ ○ ○‎ a) 摆8个红色圆片排成一排或一列,把第3个翻成蓝色。‎ b) 同桌两人,一人说要求,一人摆一摆。‎ c) 师摆(7个,从左边起第4个翻成蓝色)生说过程。‎ d) 小结:(略)‎ 三、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想对大家说?‎ 作 业 设 计 ‎ 课课练 练习册 补充小卷子 板 书 设 计 教学反思 ‎ ‎ 课题 ‎ 比一比(1)‎ 教学目标 ‎ 1.初步知道“一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两两配对(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 2. 对“比较”的结果能够说理,并能够说出多、少、一样多,多了几个,少了几个。‎ ‎ 3、提高学生动手操作与口头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 用两两配对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 教学难点 ‎ 对“比较”的结果能够说理,并能够说出多、少、一样多,多了几个,少了几个。‎ 德育渗透 ‎ 培养学生互相关心的良好品质。‎ 教学准备 学生:各种比较的物体(铅笔与笔套、瓶子与瓶盖、语文本与数学本)‎ 教师:手套若干只 教与学设计说明 ‎《比一比》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解决生活中比较物体多少的问题。其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地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 首先通过情景导入引出问题,利用学生已有的20以内数数的基础比较物体多少,比较过程中引发出新的解决方法——一一对应,从而揭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及解决问题的方法。随后通过动手操作感知一一对应的思想并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 通过完成课本上的练习巩固方法,运用方法来解决问题。最后呈现生活中的特殊问题,灵活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与学过程设计 一、 创设情景 引入课题 师:星期天的早上,我们的小伙伴约好去公园玩碰碰车。他们来到了碰碰车的场地(出示主题图)‎ 问: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图,说说他们会遇到什么问题?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观察主题图后交流 ‎(车不够:又6个小朋友,只有5辆车;已经4个小朋友有坐在车子里了,还有一辆车空着,可是有2个小朋友从后面跑来;……)‎ 师:刚才有的小朋友用数数的方法知道了车比人少,也有的小朋友用一个小朋友对一辆车 的方法比较知道了车比人少,这种方法称为一一对应。‎ 问:生活中我们外出活动经常会出现类似的问题,如果你遇到了会怎么办呢?‎ 生:(略)‎ 师:今天我们就要用数数或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物体的多少 板书:比 较 ‎ ‎ 二、 动手实践 体验方法 师:在你们的桌上分别有铅笔与笔套、瓶子与瓶盖、语文本与数学本,现在请你们同桌一起来比一比哪样物体多,哪样物体少?‎ 生:同桌合作进行比较 师:请你们来汇报一下比较结果 ‎ (要求说三句话:说说比的是哪两样物体?用什么方法比的?比的结果怎样?)‎ 生:交流(老师对学生语言组织进行指导)‎ 问:你们都会比较物体的多少了吗?谁能说说比较物体的多少可以用什么方法?‎ 生:交流 ‎ ‎ 一、 巩固练习 方法运用 师:刚才我们小朋友动手用不同的方法比较了物体的多少,接下来老师想请你们用今天学到的方法为书上的小伙伴来解决困难,你们愿意吗?‎ 生:愿意 1、 P20题2(左图)‎ 问:图上是谁?她要比什么?‎ 生:是小巧,要比较布丁和盘子哪个多,哪个少?‎ 师:请你比一比并将你比较的方法和结果告诉同桌 生:进行比较 反馈 注:学生如果用一一对应方法比的请学生交流怎样做是一一对应(用线连一连)‎ 2、 P20题2(右图)‎ 问:这幅图画的是谁?他在干什么?‎ 生:是小丁丁,他在比较瓶子和塞子哪个多,哪个少?‎ 师:请你自己比一比 生:交流 3、 P20题3‎ 生:独立完成比较后在小组内交流方法汇报结果 全班交流 小结:你们真了不起用今天学到的本领为小伙伴解决的困难。‎ 二、 联系实际 拓展提高 ‎1、出示7只手套和4个小朋友的图片 问:看看谁来了?老师要给他们发手套,请你们看看老师准备的手套够不够? ‎ 生:四人一组讨论 ‎ ‎ 上黑板演示怎么分?(注意:1人分一副手套,同时还要注意左右手的搭配)‎ 问:黑板上的小朋友分的合理吗?为什么?‎ 生:自由交流(每人有两只手必须是两只手套对一个小朋友,两只手套要一只左手一只右手)‎ ‎2、联系生活实际 问: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也和手套一样是2对应1的呢?‎ 生:举例 ‎3、总结 ‎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比较物体多少可以用什么方法呢?还知道了些什么?‎ 作 业 设 计 ‎ 课课练 练习册 板 书 设 计 教学反思 ‎ ‎ 课题 ‎ 比一比(2)‎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认识“>”“”“”“‎ 小于 等于 大于 教学反思 ‎ ‎ 课题 ‎ 数射线 教学目标 ‎1.认识“数射线”, 在“数射线”上标数、比较数的大小。‎ ‎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数射线”。‎ 教学难点 在“数射线”上标数、比较数的大小。‎ 德育渗透 ‎ 培养学生公平竞争的能力。‎ 教学准备 一条带有圆扣的绳子、0~10数字卡片、实物投影仪 教与学设计说明 ‎《数射线》这一概念对学生来说相对比较陌生,但对后面的学习却非常重要。整堂课的设计分为“直观感知——三次探究——发展新知”三个层次。力求以教材为基础,通过为学生提供形象、具体、有趣的素材,帮助学生理解有关的数学知识,在实践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发展数学能力。‎ 教与学过程设计 一、 ‎ 直观感知 ‎1、出示一根带有圆扣的绳子。‎ 师:这是一根有刻度的绳子。在这根绳子上,每个间隔的距离都是相等的。‎ 教师在起点处标上“ 0”,然后将数字卡片①②按刻度有序地贴在黑板上。‎ 请学生甲和乙合作按此规律将剩下的8张数字卡片贴完。‎ 师:最后还要加上箭头。‎ 它就是我们今天交的新朋友:数射线。‎ 板书: 数射线 ‎0 1 2 3 4 5 6 7 8 9 10 ‎ ‎2、判断,哪些是完整的数射线?用手势表示。‎ ‎ (1)‎ ‎0 1 2 3 4 5 6 7 8 9 10 ‎ ‎ (2)‎ ‎ 0 1 2 3 4 5 6 7 8 ‎ ‎ (3)‎ ‎ 1 2 3 4 5 6 7 8 9 10 ‎ ‎ (4)‎ ‎ 0 2 4 6 8 10‎ 小结: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数射线上每一个间隔都是相等的,数射线上不但要有起点“0”,还要有正方向(用箭头表示)。‎ 一、 初次探究(书本第22页第2 题)‎ 先说说,然后为数射线标数。‎ ‎1、小熊猫在数射线上是怎么跳的?‎ ‎(小熊猫从起点起向前跳,一格一跳。)‎ ‎2、小兔和小袋鼠是怎么跳的?‎ ‎(小兔从起点起向前跳,2格一跳。小袋鼠也是从起点起向前跳,3格一跳。)‎ ‎3、完成书本第22页第2 题 三、再次探究(书本第 22页第3 题)‎ 1、 看图编故事。‎ 同桌相互交流。‎ 如:3只小老鼠沿着数射线往前走,他们想到“10 ”哪里去吃甜饼。没想到“10 那里蹲着一只猫,老鼠回头就跑。老鼠甲离猫最近,一回头就跳了3格。老鼠乙……‎ 2、 在数射线上标数。(完成书本第 22页第3 题)‎ 四、深入探究(书本第 22页第4题)‎ ‎1、引导儿童看图讲故事。‎ ‎ 如::小老鼠、小兔、小袋鼠比赛谁跳得远。它们都从起点起跳,小老鼠跳了1格,小兔跳了2格,小袋鼠跳了4格。小兔比小老鼠跳得远,小袋鼠比小老鼠跳得远,也比小兔跳得远。‎ ‎2、在数射线上比较数的大小。‎ 师:谁能将刚才比较的结果用数和符号来表示?‎ ‎(两只小动物比:‎ 小老鼠与小兔比,小老鼠比小兔跳得近,所以1〈 2,小兔比小老鼠跳得远,所以是2 〉1;‎ 小老鼠与小袋鼠比……‎ 三只一起比:‎ 小老鼠跳得比小兔、小袋鼠近,所以是1〈 2,1〈 4;‎ 小兔跳得比小老鼠远,比小袋鼠……‎ 也可以这样表示:‎ 小老鼠跳得比小兔近,小兔跳得比小袋鼠近,所以1〈 2〈 4;‎ 小袋鼠跳得比小兔远,小兔跳得比小老鼠远,所以4 〉2 〉1。‎ 五、发展新知 小组合作学习。‎ 师:分组学习,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 比一比,谁跳得最远。‎ ‎(1)‎ 小兔: 0 1 2 3 4 5 6 7 8 9 10 ‎ 小老鼠:0 1 2 3 4 5 6 7 8 9 10‎ 小袋鼠:0 1 2 3 4 5 6 7 8 9 10‎ ‎ 〉 〉   ‎ ‎ ( )跳得最远 小结:本题在比较时,要注意小动物们的起跳点不同,所以不能光从跳到哪一点来判断。可以通过数格数的方法进行比较。‎ ‎(2) ‎ 小老鼠:0 1 2 3 4 5‎ 小兔: 0 2 4 6 8 10 ‎ 小袋鼠:0 5 10 15 20 25‎ ‎ 〈  〈 ‎ ‎ ‎ ‎ ( )跳得最远 ‎ 小结:本题在比较时,虽然这三条数射线每格所表示的大小各不相同,但是小动物们的起跳点是相同的,因此只要根据它们终点落在的那点进行比较。而不能直接根据格数进行比较。‎ 六、小结 小朋友,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 ‎ 作 业 设 计 课课练 练习册 板 书 设 计 ‎ 数射线 ‎ 方向 起点 ‎ 单位长度 教学反思 ‎ ‎ 第二单元分析 单元名称:10以内数的加减法 单元目标:‎ ‎1、有规律地掌握10以内数的一切分拆的可能性,并理解加法的含义(组合)。指导学生用个数上的变换来表示添加的行为,理解加法的含义(添加)。‎ ‎2、通过两个数的差别,指导学生通过子集到所要求的母集以一个数量上的补充而得到,也可以通过计算条片对所要求的总长的补充而得到。‎ ‎3、指导学生理解减法运算的实际含义(取走和去掉),加强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4、帮助学生理解求和与求差的关系,了解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进一步在、、数射线上建构加法运算和减法运算,切实理解其内在的真实含义。‎ ‎5、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练习。‎ 单元重点:‎ ‎1、10以内加减法的含义。‎ ‎2、利用已经建立的数射线上做加减法的模式指导学生练习。‎ ‎3、运用学具协作学习的能力。‎ 单元难点:‎ ‎1、如何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交流和表达能力。‎ ‎2、两个数的差别和添加的教学。‎ ‎3、在数射线上做加减法的练习。‎ 教学进度:‎ 课时序 ‎ 内容 课本页次 ‎1—2‎ 分与合 ‎21—22‎ ‎3—5‎ 加法 ‎23—25‎ ‎6‎ 讲讲算算(一)‎ ‎26—17‎ ‎7—9‎ 减法 ‎28—29‎ ‎10‎ 讲讲算算(二)‎ ‎30—31‎ ‎11‎ 加与减 ‎32‎ ‎12‎ 看数射线做加减法 ‎33‎ ‎13‎ ‎10的游戏 ‎34‎ ‎14—15‎ 连加、连减 ‎35‎ ‎16‎ 加减混合 ‎36‎ 课题 数楼---分成几和几 教学目标 ‎1、理解数的分拆,按有序的思考进行10以内数的分拆。‎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小组交流能力。培养学生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 ‎3、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用数学思想解决生活问题。‎ 教学重点 能按有序的思考进行10以内数的分拆。‎ 教学难点 能按有序的思考进行10以内数的分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圆片。‎ 教与学设计说明 分与合是小学数学加减法的基础,学好分与合、熟练运用分与合对学生有很大帮助,我们不光让学生分,更要他们在分的基础上理解原理,掌握规律,体会运算的奥秘。‎ 教与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 ‎1、师:上海的建设越来越快,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到处都是,尤其美丽的是上海的夜景,灯光闪烁,看这幢大楼谁来介绍一下。(出示图片)‎ ‎(学生介绍)大楼有11层,每层有10间。(贴楼层数)‎ ‎ 有几间屋灯是亮的,有几间灯是暗的。‎ ‎2、师:丁丁和小巧来到这儿,他们发现这幢大楼里有许多数学知识呢!就用数来表示这幢楼。(出示数楼10)‎ 谁能看懂其中的意思?(小组讨论)‎ 生:10表示每层有10间屋;‎ 第11层楼有4间是亮的,6间是暗的;左边表示灯亮的间数,右边表示灯暗的间数。‎ ‎3、师:像这样用数来表示的大楼称为数楼。‎ 揭示课题:《数楼》 ‎ 师:今天我们来一起揭示数楼里的奥秘。‎ 师:那么这里填几?你是怎么知道的?(同桌说说悄悄话)‎ ‎(可以用数的方法或计算的方法)‎ ‎4、师:仔细观察,4和6 、7和3和起来都是10,这是巧合吗?为什么?‎ 师:10可以分成4和6,10还可以分成7和3。根据亮和暗10还有其他分法吗?‎ 边看图边填写数楼。汇报(抽2~3个说说)‎ 师:10有那么多分法,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小组讨论)‎ ‎ 随机出示:A:以组为单位:移动答案 数数共有11种。‎ ‎ B:按数的顺序排一排:0~10。‎ 现在不用数,谁知道10有几种不同的方法?‎ 小结:这11种方法,我们可以分成几组,也可以按从大到小或者从小到大顺序来排,这样记起来就不会遗漏和重复。‎ 二、动手操作 ‎1、(出示数楼5数楼2)‎ 师:你能按规律来填一填吗?小组合作先讨论再填。有困难的小组可用小圆片摆摆再填。汇报 小结:按一定规律来填,这样才不会遗漏和重复。‎ 三、练习 1、 师:下面我们来运用你的好方法挑战自我,在3分钟内任选2题完成。‎ 2、 师:在填写时你发现数楼里还有什么奥秘吗?‎ ‎ 生: 数越大,分得方法就越多,数楼也越高。‎ 3、 游戏:丁丁和小巧要到数楼9去找好朋友小亚,呀,这可糟了楼上的数给大树遮住了,你能帮帮他们吗?‎ 4、 如果你是设计师,要造数楼1,该造几层楼?‎ 四、总结 ‎ 今天我们认识数楼,你觉得自己学得怎样?‎ 作 课课练 业 分与合练习卷 设 计 板 ‎ 书 设 计 ‎ ‎ 教学反思 ‎ ‎ 课题 ‎ 加法( 一)‎ 教学目标 ‎1、能用比较简洁的数学语言来表述图意。‎ ‎2、知道求两部分的和,用加法。‎ ‎3、能说出加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加数、加数、和。‎ ‎4、初步感知“两个加数交换位置,结果不变”。‎ 教学重点 ‎1、能用比较简洁的数学语言来表述图意。‎ ‎2、知道求两部分的和,用加法。‎ ‎3、能说出加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加数、加数、和。‎ 教学难点 初步感知“两个加数交换位置,结果不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 教与学设计说明 学生对加法有一定的认知,本节课是在分与合的基础上引出加法中的一种情况----合并,学生的理解不会有太大偏差,关键在于要让孩子会看图讲讲题目意义,知道每个数字代表的含义,因此本节课的设计围绕看图说图意。‎ 教与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阶段:‎ 1、 启发谈话,创设情境。‎ 小朋友你们喜欢秋游吗?以前你们去过哪些地方秋游?有一个学校的小朋友他们上个星期去动物园秋游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游玩了哪些地方好吗?(出示课本第25页第1题)‎ ‎2、你看到了什么?四人小组交流,集体汇报。‎ 学生1:有2只大老虎,有4只小老虎。‎ 学生2:我看见了4只小老虎,2只大老虎。‎ 大老虎和小老虎合起来一共有几只老虎?‎ 学生:有6只老虎。‎ 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我是看着图数出来的。‎ 学生:我是用手指显示出来的。‎ 学生:我在每只老虎的身上放一片小圆片,根据小圆片的片数,就可以知道有多少只了。‎ 学生:我是用计算条来得出数目的。‎ 我们可以知道2只大老虎加上4只小老虎,一共有6只老虎。算式:2+4=6。有的小朋友是先数小老虎再数大老虎的,那么谁知道这加法算式应该是什么?4+2=6‎ 这2个算式是什么算式?你会读这个加法算式吗?‎ 生:2加4等于6;4加2等于6。‎ 在这个加法算式中,“+”叫做——加号;在加号前面的数我们叫做——加数;在加号后面的数我们叫做——加数;最后算出来的结果我们叫做——和。‎ ‎(二)探究阶段:‎ 观察、比较加法算式。‎ ‎(1)小朋友真聪明,能在动物园里发现我们的数学问题,并想办法解决了这个问题。仔细观察刚才故事中的两个加法算式,你发现其中有什么秘密吗?‎ ‎ ①都使用了2、4、6这3个数。‎ ‎②2、4在加法算式中的位置不一样,而和6没有改变。‎ ‎2、4的位置怎么不一样?(交换了)你数的先后顺序不同,你会得到不同的加法算式 ‎③在算小老虎和大老虎合起来一共有几只老虎时我们可以用加法来算。‎ ‎(2)小结:在算小的动物和大的动物合起来一共有几只动物时我们可以用加法来算。 ‎ ‎ (三)应用阶段:‎ ‎(1)出示三幅图讲故事、写算式。‎ ‎(2)看着三个加法算式,6+1=7,2+5=7,4+3=7编出三个小故事 ‎(3)你能看着上面的加法算式写出这些加法算式的交换题吗? ‎ ‎(四)拓展阶段:‎ 你能不能用4、7、11这三个数字写出两个加法算式,并说说它的小故事?‎ 学生开展想象力可以自编自画;也可以组成小组,写好后请别的小朋友编。‎ 作 课课练 业 加法练习纸 设 计 板 加法(合并)‎ 书 4 + 2 = 6‎ 设 加数 加数 和 计 2 + 4 = 6‎ 教学反思 ‎ ‎ ‎ ‎ 课题 ‎ 加法(二)‎ 教学目标 ‎1、在情境故事中感受数字的变换,知道用个数上的变换(算子)来表示添加。‎ ‎2、用加号表示添加,变换符号“+1”表示数量上增加了1个,而“添加”就是继续向前数。‎ ‎3、会根据图意列出加法算式。‎ ‎4、培养学生看图表述的能力,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知道“添加”是“组合”之后加法的另一个实际含义 教学难点 能明白“添加”就是继续向前数 教学准备 小圆片 教与学过程设计 一、 导入新课 师:星期天小丁丁、小巧和小亚来到儿童乐园玩电动车,仔细看看这副图,发生了什么故事,你会说吗?‎ 二、 传授新课 ‎ 1、看图说故事 师:你能不能把三副图用“原来有几人,发生了什么变化,现在有几人?”这几句话吗?‎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原来有3人,后来又了小胖1人,现在车上有4人)‎ 板书3 +1 4 ‎ ‎ 原来 现在 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有困难的小朋友可以摆摆小圆片。‎ ‎○ ○○○ ‎ ‎ (3和1合起来是4;3往前数1就是4,所以3+1=4)‎ 师:我们把这三副图写成这样的表达式,可以清楚的看到原来有3人,中间又添1人,现在是4人(在上面式子里补充板书)‎ 师:谁能把这几副图的意思完整的说一说?(生回答后师板书)‎ 板书:原来3 +1 4‎ ‎ 3加1等于4‎ ‎ 3 + 1 = 4‎ ‎2、练一练(课本第27页/1)‎ 师:每人挑选1个表达式,说不同的故事,让其他同学猜结果。‎ 一、 游戏 师:现在我们一起做一个乘车游戏。(教师组织一组同学演示课本第27页的场景,其他同学编故事,猜结果,写表达式。)‎ ‎(小结:通过同学们的表演和解说,让我们更了解这是以前,现在是这个,中间发生的是什么。‎ 四、总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你懂得了什么?‎ 作业布置 课课练 练习册 板 书 设 计 加法 (添加)‎ 原来 3 +1 4 现在 ‎ 3加1等于4‎ ‎ 3 + 1 = 4‎ 教学反思 课题 ‎ 讲讲算算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按一定的方位观察情景图,说故事。‎ ‎2、理解加法运算(添加、合并)在实际生活中的含义。‎ ‎3、能根据图意,列出算式,正确计算。‎ ‎4、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习惯。教育学生养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看绿地中的情景图说故事,提问题,将情节化为加式。‎ 教学难点 按一定的方位看情景图说故事,提问题,列式计算,并将答案回到实际情景中去。‎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与学设计说明 在这节课中,将加法的2‎ 种含义:合并与添加放在一起,进行综合性讲讲算算,主要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对加法的掌握,还有口头表达能力。‎ 教与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 出示(书28页绿地情景图题1)‎ 师:小朋友,你能看着这幅图来说个故事,并列式求和吗?‎ 反馈:(1)、说故事 (2)、列算式求和 (3)、检验答案 生:原来有3只箱子,又运来2只箱子,现在有几箱?算式:3+2=5‎ 师:请大家数一数:现在有几只箱子?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师:3+2=5这道加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叫什么?‎ ‎ 3、2、5分别表示什么?为什么用加法算?(合并、添加)‎ ‎ 算式还可以怎么列?为什么?(2+3=5 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出示书29页题2、3、的图,请学生看图说故事,列式求和,再数一数情景图结果是否正确。反馈:(同上)‎ 生1:马路边原来有2个人在等车,又来了1个人,一共有几个人?‎ ‎     算式:2+1=3‎ 生2:马路边的红绿灯路口,先开来3辆小汽车,又开来1辆,一共有几辆?算式:3+1=4‎ ‎3、小结:(略)‎ 二、探究 ‎1、引入,出示课题 师: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到绿地上去玩,你们高兴吗?(板书:绿地)不过,老师要向你们提一个小小的建议,在草地上,既要呼吸新鲜的空气、欣赏美丽的风景,又要做个有心人,把看到的编个故事说给小朋友听,列式求和,并请小朋友按从上往下、从左往右的顺序说,好吗?(先小组讨论,然后小组比赛:看哪组说的故事多?再列式求和、检验。)‎ ‎2、反馈(同上)‎ 生1:小花园里有5个小朋友在玩黄沙,又跑来了5个小朋友,一共有几个小朋友?5+5=10‎ 生2:草地上有5个大皮球,4个小皮球,一共有几个皮球?5+4=9‎ 生3:树林旁边原来停了4辆自行车,小朋友又骑来了2辆,一共有几辆?4+2=6‎ 生4:小河里有1只大鸭,3只小鸭,一共有几只鸭?1+3=4‎ 生5:绿地里有2个小朋友坐在椅子上休息,又来了2个小朋友要在亭子里休息,一共有几个小朋友要休息?2+2=4‎ 生6:草地上有3只大的鸟,4只小的鸟,一共有几只鸟?3+4=7‎ 生7:草地上有5鸟在找虫子吃,2只没有找,一共有几只鸟?5+2=7‎ 生8:有4人在等89路的车,又来了4人,一共有几人?4+4=8‎ 生9:89路路牌旁,有3人手里拿了蛋筒,有5人没有拿,一共有几人?3+5=8‎ 生10:89路路牌旁,有2个男同学,6个女同学,一共有几个同学?‎ ‎     2+6=8‎ 生11:背书包的有2人,不背书包的有6人,一共有几人?‎ 生12:穿裙子的有3人,不穿裙子的有 5人,一共有几人?‎ 生13:戴帽子的有1人,不戴帽子的有7人,一共有几人?……‎ ‎3、小结:‎ 刚才,我们看了“绿地”的情景图来说故事,能运用“组合、添加”的方法编加法题,并列式求和,最后在图中数一数,答案是否正确。‎ 三、 拓展 ‎1、根据算式,编故事,写答案。‎ ‎ (1)、 4+4=     5+5=     3+2=‎ ‎3+3=     5+4=     5+3=‎ ‎(2)、 2+6=     4+1=     2+2=‎ ‎6+2=     4+5=     7+3=‎ ‎2、同桌互编生活中的故事并列式计算,再4人小组交流,最后反馈并让学生及时评价编得怎么样?‎ 四、 课堂总结(略)‎ 作业设计 练习册 课课练 板 书 设 计 讲讲算算(一)‎ 算式:3+2=5(只)‎ ‎2+1=3(个) 5+5=10(个)‎ ‎5+4=9(个) 4+2=6(辆)‎ 教学反思 ‎ ‎ 课题 ‎ 减法(一)‎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之一:求剩余,如“走掉”“吃掉”。‎ ‎2、学生能够看图说故事,并解答。‎ ‎3、能说出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重点 看图说故事,并理解减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 初始状态的探索,初步感知加、减法关系。‎ 教学准备 投影片、题板 教与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今天,学校组织同学们去秋游,你们看,小胖和同学们开着什么过来了?(媒体展示)‎ 师:他们玩的好高兴啊?‎ 二、 探索新知:‎ (一) 小胖下车 1、 教师操作多媒体,让学生叙述故事情节。‎ 原来车上有4位小朋友在玩碰碰车,中间小胖下车了,后来车上剩下3个人在玩碰碰车。‎ 2、 教师对学生的叙述进行逐一演示。‎ ‎4‎ ‎1‎ ‎-‎ ‎3‎ 原来 后来 ‎ ‎ ‎ ‎ 1、 减法算式的读法和各部分的名称。‎ 师:刚才我们看到的小胖下车的整个过程,原来有4位小朋友,中间小胖下车,后来剩下3位小朋友,我们可以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媒体演示)‎ ‎4 - 1 = 3‎ ‎ 减号 ‎ 被减数 减数 差 ‎ 读作:4减1等于3‎ 2、 出示课题:小胖下车。‎ 3、 故事情节的深入。(小练习)‎ 请学生根据媒体的演示,叙述故事情节,让其他小朋友进行列算式并求答案。‎ ‎①原来4个小朋友玩,中间有3个人下车,后来剩下几个小朋友? ‎ ‎②原来4个小朋友玩,中间有2个人下车,后来剩下几个小朋友?‎ ‎③原来4个小朋友玩,中间有4个人下车,后来剩下几个小朋友?‎ ‎④原来4个小朋友玩,中间没有人下车,后来剩下几个小朋友?‎ ‎-3‎ ‎-2‎ ‎-4‎ ‎-0‎ ‎4 4 4 4 ‎ ‎4 - 3 = 4 - 2 = 4 - 4 = 4 - 0 = ‎ 4、 小结:‎ (一) 乘车游戏――下车 1、 师:刚才小朋友们学的非常认真,现在让我们玩个游戏,好吗?‎ 2、 请一个小组的7位学生坐在椅子上,然后让3位小朋友离开,问剩下多少个小朋友?(请学生实际操作,请其他小朋友叙述情景并列式解答)‎ ‎ 原来是7。7 - 3 = 4‎ 1、 请学生根据多媒体的演示,通过小组交流合作,完成书上的2、3、4题。‎ 2、 小结。‎ 一、 巩固和探究:‎ (一) 他们吃了几只面包?‎ 1、 教师操作多媒体,学生叙述情节。‎ 今天上午,母亲准备好了早饭,在餐桌上放了4个面包;小丁丁与小胖吃早饭;小丁丁与小胖吃饱了,走了,桌子上剩下了一个面包。问几个面包被吃了?‎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摆一摆双色片,了解到:吃了多少个面包?是求中间的减数,可以通过摆放双色片求出答案。‎ ‎-3‎ ‎ ‎ ‎ 4 1 ‎ 3、 小练习:‎ 通过媒体演示,面包原来的个数和最后的个数有变化,求吃了多少个面包?‎ ‎①原来是6个,后来剩下3个,吃了多少个? 6 = 3‎ ‎②原来是4个,后来剩下2个,吃了多少个? 4 = 2‎ ‎③原来是6个,后来剩下1个,吃了多少个? 6 = 1‎ (二) 小胖买了几个平苹果?‎ 1、 教师操作多媒体,学生叙述情节。‎ 刚才小胖先离开碰碰车是有原因的,他想去买几个大苹果带回家,你看,他不正买好了。但是,小胖路上禁不住苹果香的引诱,吃了1只苹果;回到家交给母亲时还有5只苹果。‎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摆一摆双色片,了解到:小胖买了多少个苹果?是求原来的被减数,可以通过摆放双色片求出答案。‎ ‎ -1‎ ‎ 6 5‎ 1、 小练习:(通过小组摆放双色片)‎ ‎2‎ ‎4‎ ‎0‎ ‎ - 2 - 3 - 2‎ 一、 拓展和应用:‎ 1、 根据图片列式解答:‎ ‎ ① 原来 开走2辆 现在?‎ ‎2‎ ‎6‎ ‎ ‎ ‎②‎ 原来 运走?只 现在 ‎2‎ ‎7‎ ‎③‎ ‎ 原来有?人 走了1人 现在 ‎1‎ ‎3‎ ‎2、填空:‎ ‎8 - 6 = 7 - = 2 - 4 = 4‎ ‎ 9 - 3 = 6 - = 0 - 3 = 5‎ ‎3、请学生同组根据双色片的个数,自由编题进行列式解答。‎ 一、 总结:‎ 师:今天我们和小胖一起做了什么游戏?你有什么收获吗?对于你今天的表现怎样评价?对你的同组的同学呢?‎ 作业设计 练习册16页 课课练 板 书 设 计 减法(求剩余)‎ ‎ □1‎ ‎ 4 3‎ ‎4 — 1 = 3‎ 减号 被减数 减数 差 ‎ 读作:4减1等于3。‎ 教学反思 课题 ‎ 减法(二)‎ 教学目标 ‎ 1. 能看懂图意,列出有括号的加法算式。‎ ‎ 2.会正确填写括号里的加数。‎ ‎ 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及逆向思维能力,将具体的上升为抽象的概念。‎ ‎ 4.经历学习过程,注重思考过程和方法,提高观察及解题能力。‎ 教学重点 ‎1.能正确理解图意并填写加数。‎ ‎ 2.让学生充分的思考,说出各种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1.能正确表述自己的思维过程。‎ ‎2.从不同的方法中提练出最快最简单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室里挂些不同数量的物品,图片 教与学设计说明 新教材十分注重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过程,经历学习数学的过程,在本堂课的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己动脑筋看图写出各种算式,通过小组讨论、大组交流得出最佳解题方案,其中教师只是起到指导者的作用,让学生充分体验,从而培养灵活多变的思维能力。‎ 教与学过程设计 一 情景引入:‎ ‎ 1、师:小朋友,你们看,今天谁来了?(出示:小猫的头像)。今天是小猫的生日,它想请5个好朋友来庆祝,已经来了2个好朋友小狗和小鸡,你们猜猜看,还有几个小动物会来?‎ ‎ 2、师;你们真聪明,猜对了,还有3个小动物会来,你们是怎么知道的?你能用算式来表示吗?你们都说得很好,老师用这个算式来表示。‎ ‎ 3、 2+( )=5 (出示) 谁能说说这个算式中2和5分别表示什么?‎ ‎(生:2表示已经请的小狗和小鸡,5表示小猫一共想请5个好朋友来庆祝)‎ ‎ 4、谁能来告诉我这个( )里填几?你是怎么想的?‎ ‎ 5、估计学生回答的几种情况:‎ ‎ (1)生:我是这样想的:5-2=3,所以2+(3)=5‎ ‎ 师:你真行,已经会用减法来求( )里的加数了。‎ ‎ (2)生:我是这样想的:我用小圆片求出的。‎ ‎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放一放小圆片,根据你说的,我们一起来摆。‎ ‎ 生:先放2个小圆片,表示已经来了2个,再放3个,我发现就有5个了,所以( )里填3。‎ ‎ 师:你真棒,老师也来放一放,你们看我放的对不对,我先放5个红色小圆片,表示一共要来5个,已经来了2个,我翻转2个小圆片使它们成为蓝色,这样我发现还应该再来3个,就使5个全变成蓝色了,所以( )里填3,我放的对不对?请你们用掌声来告诉我。‎ ‎(3)生:我是这样想的:已经来了2个,再往前数3个,就是5个,所以( )里填3。‎ ‎6、师:你们真聪明,会用那么多的方法来填这个( )里的加数。 ‎ 二 尝试练习:‎ ‎1、出示:P30第一题 ‎ (1)师:谁能来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 (生:小丁丁说我应该有5本练习本,现在只有2本,还缺几本?)‎ ‎ (2)谁能列出一个带有( )的加法算式?出示:2+( )=5‎ ‎2、出示:P30第二题:‎ ‎ (1)师:这幅图的意思谁能说出来?‎ ‎ (生:妈妈要烘蛋糕,根据烹调书上的配方需要4个蛋,但盆里只有3个蛋,还缺几个?)‎ ‎ (2)师:谁能列出带( )的加法算式?出示:3+( )=4‎ ‎3、师:同桌两人,一人解一题,说出你是怎么填( )里的数的?‎ ‎ 4、生汇报:‎ ‎ 2 +(3)= 5 3 +(1)= 4‎ ‎ 5 – 2 = 3 4 – 1 = 3‎ ‎ ●●○○○ ●●●○‎ ‎ 在2的基础上往前数3就是5 在3的基础上往前数1就是4‎ ‎5、师:你们都用了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做这些题目,那么,你们认为就目前我们所学的知识,我们应该用哪种方法能更快地算出( )里的加数,说出你的理由。(学生个别说)‎ ‎ 6、师小结:用小圆片来做比较费时;用减法算,有的小朋友还十分不熟练。那么用往前数的方法最简单,我们可以用手指帮忙。‎ 三 小组合作 , 交流方法:‎ ‎ 1、小组合作:‎ 看书:P30第3,4题,要求是小组4人,一人说一题,说出图的意思,列出带( )的加法算式,并填出( )里的数,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填数的?‎ ‎2、汇报:(个别同学回答,方法不唯一)‎ ‎(1)顾客想买5朵花,营业员已经拿出1朵,还缺几朵?‎ ‎ 1+(4)=5 在1的基础往前数4就是5‎ ‎(2)妈妈想买4只苹果,营业员拿出2只,还要拿几只?‎ ‎ 2+(2)=4 在2的基础往前数2就是4‎ ‎(3)小胖有6只兔子,吃午饭时,他放2只兔子出来吃萝卜,还有几只兔子也要从笼子里出来?‎ ‎ 2+(4)=6 在2的基础往前数4就是6‎ ‎(4)鱼缸里有4条鱼,现在已经有一条从水草里钻出来,还有几条也要从水草里钻出来? 1+(3)=4 在1的基础往前数3就是4‎ ‎ 四、小结并出示课题:‎ ‎ 小朋友,刚才我们做的题目都是求( )里的加数,你们想出了好多方法来求出这个数,还找到了最快最方便的一种方法——往前数。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内容,出示课题。‎ 五 巩固练习:‎ ‎ 师:下面老师请你们完成书上P31第3题和第4题,填□里的数。‎ ‎ 生开火车汇报答案。‎ 六.总结:小朋友,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本领?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作业设计 练习册 ‎ 课课练 板 书 设 计 ‎ 减法(求部分)‎ ‎8 — 3 = 5‎ ‎ 读作:8减3等于5。‎ 教学反思 课题 ‎ 讲讲算算(二)‎ 教学目标 ‎1、将“过生日”中一些情节解释成减的应用情节,能够熟练的做减法题。‎ ‎2、培养儿童数学化的能力,进一步构建减法。‎ ‎3、情境创设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数学问题的欲望。‎ 教学重点 能在生活实际中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把数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教学难点 能在生活实际中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把数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教学准备 教具:主题图、算式卡片等 ‎ 学具:算式卡片 教与学设计说明 创设生活情境,让儿童在“做——探——说”中学数学。以小胖过生日为素材,让孩子们独立去思索,以小组为形式进行合作、交流,探究并解决问题。‎ 教与学过程设计 (一) 引入(创设过生日的情境,进入氛围)‎ 师:你知道今天是个什么特殊日子吗?今天是我们的好朋友小胖的生日。‎ 我们一起来和他过生日吧。‎ ‎1、揭示课题:小胖过生日。师:过生日的时候要唱什么歌?(生日快乐歌)‎ 齐唱: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放生日快乐的音乐)‎ ‎2、(出示主题图)‎ 师:看!小胖家真热闹呀!好多小朋友都来了。‎ 找一找,小胖在生日宴会上准备了些什么?邀请了哪些好朋友?‎ ‎(可乐、蛋糕、香蕉、气球……)(小亚、小巧、小丁丁……)‎ (二) 探究(小组合作,在过生日的情境中找数学算式)‎ ‎1、砰!师: 哎呀!发生了什么事情?(气球爆了)‎ ‎ 数一数,有几个气球爆掉了? (3个)‎ ‎(1)你能来讲个数学小故事吗?‎ ‎(原来有8只气球,3只破了,还剩下5只。)‎ ‎(2)列出算式:8-3=5‎ ‎2、师:大家吃饱了东西,开始做游戏了。‎ ‎(1)独立思考,找找算式。‎ 师:现在生日宴会上又发生了许多变化,你能找到哪些数学故事?‎ ‎(2)小组合作,写出算式。‎ 师:把你想的数学故事和小组的小朋友交流一下,并把算式记录下来。‎ ‎(3)讲讲故事,全班交流。‎ 原来有6杯冰激凌,吃掉了3杯,还剩下3杯。 6-3=3‎ 原来有6根棒棒糖,吃掉了1根,还剩下5根。 6-1=5‎ 有7个杯子,倒下了1个,还有6个。 7-1=6‎ 原来有6个小朋友,走了5个,还剩下小胖1个人。 6-5=1……‎ ‎3、小结。‎ ‎(三)综合练习。‎ ‎1、师:小胖的生日过得真热闹呀!‎ 天色已晚,小伙伴们都回家了。小胖的数学作业还没有完成呢,他赶紧拿出来做作业。我们也来试一试,和小胖比一比,谁做得又快又好?‎ ‎5-1= 7-3= 7-1=‎ ‎6-2= 8-3= 7-2=‎ ‎9-2= 5-4= 6-1=‎ ‎9-9= 8-3= 7-2=‎ ‎2、看算式讲故事。‎ 师:拿出你的算式卡片,正确的填上答案,并看着算式说一个数学小故事。‎ (1) 小组交流。‎ (2) 全班交流。‎ ‎3、找一找教室里的数学。‎ ‎(四)全课总结。‎ 师:今天我们和小胖一起过了生日,还在他的生日宴会上发现了许多数学问题,其实我们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只要小朋友们处处做个有心人,就会发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作业 练习册 课课练 板 书 教学反思 课题: 在数射线上做加减法 教学内容: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新教材一年级第一学期P33‎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进一步在数射线上建构加减法运算,并进一步体会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及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看数射线做加、减法。‎ 教学难点:看数射线做加、减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 课前2分钟:复习10以内数的分与合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 ‎1. ‎ ‎ 0 1 2 3 4 5‎ 师:谁能说说图意?(小兔子跳远,从零点起跳,1格一跳,跳了3格)‎ ‎2.‎ ‎ 3只小鹿 又跑来2只 现在有5只 ‎ ‎ ‎ ‎ 原来 + 现在 师:谁来试试?‎ 二. 新授 ‎1揭示课题 师:这是我们前几节学习的有关数射线和添加数的知识。今天我们要“在数射线上做加减法”(出示课题)‎ ‎2.出示图1/1。(只有数射线,大的弧线和青蛙,以及方框)‎ 师:看看这幅图你能说说图意吗?(同桌讨论)(汇报)‎ 师:小青蛙现在跳到哪儿了,用一道算式来表示?为什么?(同桌讨论)‎ 生汇报并讲理由,共同归纳出一个正确的。‎ 师:(小结)0是原点,另一个加数就是起始点,+4就是往前跳4格,跳落点7就是加法运算3+4的结果,也就是3+4=7‎ 原来在3前进了4来到了7,算式:3+4=7‎ ‎3.出示1/2。‎ 师:这幅图的图意你明白吗?小青蛙现在跳到几,你是怎样列式的?(同桌互说)生:生汇报,师补充板书 原来在4,前进了5,所以是+5,最后来到了9;算式是:4+5=9‎ ‎4.试一试(独立完成)题2(选两题 巩固下)‎ ‎5.师:从小青蛙跳的方向可以看出该用什么方法来做?它往前跳,说明增加了用“+”。那它往后跳呢?‎ ‎ 往后说明是倒退了 应该用“-”‎ ‎6、出示青蛙往回跳的例题:‎ 青蛙 出示 ‎1‎ ‎2‎ ‎3‎ ‎4‎ ‎5‎ ‎6‎ ‎7‎ ‎9‎ ‎8‎ ‎10‎ ‎0‎ ‎○ =‎ ‎①小组互相探讨,小青蛙是怎么跳的?‎ ‎②比较:小青蛙两次在数射线上跳,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学生观察、讨论。‎ 独立完成3/2 反馈。‎ 小结:小青蛙在数射线上跳的箭头方向不同,所以表示的意义也不同,它们的列式也是不同的。小青蛙往前跳,越跳越大,所以用加法。小青蛙往回跳,越跳越小,所以应该用减法。‎ ‎7、试一试,独立完成4 挑两题 画一画 算一算。‎ 一. 练习1.出示图2/1‎ 师:比较一下,这幅数射线图与刚才的这几幅有什么不同?‎ 生:它是不完整的,下标只有0、3、4、9,其他的是要我们自己补充的。‎ 师:那你能试一试吗?请你先在数射线上标数,然后根据图意列出并计算。‎ 生:汇报:2+3=5,起始点是2,因为第一个加数是2,弧线跨了3格,所以“+3”。落点在5,2+3=5,弧线是从数字小的方向往大的方向跨的,说明增加了,所以用“+”计算。‎ ‎2.师:在数射线上做加法很容易。 ‎ ‎3、师:小老鼠和小青蛙还在争论不休,他们要请小朋友来帮他们解决,愿意吗?出示:‎ ‎1‎ ‎2‎ ‎3‎ ‎4‎ ‎5‎ ‎6‎ ‎7‎ ‎9‎ ‎8‎ ‎10‎ ‎0‎ 小老鼠 ‎1‎ ‎2‎ ‎3‎ ‎4‎ ‎5‎ ‎6‎ ‎7‎ ‎9‎ ‎8‎ ‎10‎ ‎0‎ 小青蛙 ‎4+6=10 他们都说这个算式是自己跳的,到底是谁跳的?还是请小朋友来作裁判。‎ 一. 总结 师:今天我们在小青蛙的帮助下,在数射线上做了加减法。‎ 教学反思:‎ ‎ ‘‎ ‎10的游戏 教学内容: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新教材一年级第一学期P34‎ 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与10有关的加减法。‎ ‎2.会从实例出发,建立□+a=10的模型,并求加数;会从实例出发建立10-□=b的模型,并求缺少的减数。‎ ‎3.‎ 通过自主探究,发现规律,进行推算,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4.通过愉悦的游戏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是10的加法;被减数是10的减法。‎ 教学难点:和是10的加法;被减数是10的减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双色片、计算条。‎ 课前2分钟:复习10的分与合。‎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玩一个“今天谁会赢”的游戏,好吗?请你们在课中开动小脑筋,成为这节课的大赢家!‎ 一、 过关游戏一:破译密码 ‎1、(媒体出示一扇门)师:看,我们到了智慧迷宫的门口,门上画了这样一幅图,你们能破解这幅图的奥秘,获得开门的密码吗?(提示:10片双色片)‎ ‎5+□ □+1‎ ‎2+□ 4+□‎ ‎6+□ □+7‎ ‎□+9 □+3‎ ‎□+0 8+□‎ ‎ ‎ ‎2、生可以利用手中的提示物小圆片摆一摆,算一算。(小组活动)‎ 反馈汇报。密码是:5、8、4、1、10、9、6、3、7、2。‎ ‎3、问:你是怎么知道的?这些密码和谁有关?‎ ‎4、芝麻开门:(揭示课题:10的游戏)‎ 二、 过关游戏二:巧解数字谜 1、 师:10的迷宫里蕴藏着许多10的秘密。看!迷宫的四面墙上各有一组题包。东墙上是这样一组题:10=2+□‎ ‎ 10=4+□‎ ‎ 10=6+□‎ ‎ 10=8+□‎ ‎□里该填几呢?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反馈:你是怎么做的?为什么你能做得这么快?把好方法介绍给大家吗?‎ 小结:这一组题是按一定的规律排列的。他们的和都是10。已知的一个加数从上往下一个比一个大2。在和不变的情况下,一个加数大了多少,另一个加数就要少多少。按照这个规律,□里所填的这个未知的另一个加数就要根据从上往下的顺序一个比一个小2。在解答这些数字谜的时候,我们要仔细观察,试着先找到规律,再进行推算。‎ 板书: 10 = 2 + □‎ 大2 小2‎ ‎ 10 = 4 + □‎ 大2 小2‎ ‎ 10 = 6 + □‎ 大2 小2‎ ‎ 10 = 8 +□‎ 1、 学生分小组活动:找规律,巧解10的迷宫里另外三面墙上的数字谜。‎ ‎(1)1+□=10 (2)10=□+0 (3)□+1=10‎ ‎ 3+□=10 10=□+3 □+4=10 ‎ ‎ 5+□=10 10=□+6 □+7=10‎ ‎ 7+□=10 10=□+9 □+10=10‎ 反馈: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3、小结:迷宫里四面墙上有四个题包,每一组题包里已知加数之间都有一定的关系。我们可以根据数的规律,进行和是10的加法推算。‎ 一、 过关游戏三:智力大冲浪 ‎1、跳格子:从10开始,往后退7格。到了哪里?说说你是怎么退的。(出示书上p36/3)(多媒体教学平台)‎ 小结:起点是10,往后跳7格,着落点是在3。‎ 问:用算式怎样表示?‎ 生:退7格就是“-7”,10-7= 3‎ ‎2、小侦探:(出示书上P36/4)‎ 师:迷宫里10个小矮人的饮料,现在还剩下了8瓶,少了几瓶?‎ 列式。‎ 生:(1)10-□=8 (2)8+□=10 (3)10-8=□‎ 师:10-□=8中□指的是什么?对,是空瓶的个数。‎ 那么该怎样来解这道题呢?看谁想的办法又多又好。(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反馈:(1)、数一数的方法。‎ ‎(2)、用数的分拆的方法。‎ ‎(3)、借用双色片、计算条摆一摆。‎ ‎(4)、画数射线 ……‎ 小结:空瓶的个数就是10-8=2个。‎ 1、 巧做题包:‎ 师:同学们真聪明,淘气的小猴看你们帮小矮人算出了缺少的瓶子,很不服气,存心要考考小朋友,你们看,它藏起了这些算式中的一些数,你们知道它藏起的这些数分别是多少吗?‎ ‎10-□=6‎ ‎10-□=7‎ ‎10-□=8‎ ‎10-□=9‎ 问:你是怎么想的?这一组题包里有着什么小秘密?‎ 小结:题包里的被减数都是10,差一个比一个大1,减数一个比一个小1。 ‎ ‎4、你能再自己编几道这样的题吗? 10-□= 3,10-□= 4,10-□= 5等。‎ ‎5、冲刺:(看谁做得又对有快)‎ ‎10-4=□ 10-1=□ 10-□=2‎ ‎ 10-5=□ 10-8=□ 10-□=10‎ ‎10-6=□ 10-3=□ 10-□=4‎ ‎10-7=□ 10-0=□ 10-□=0‎ 按学生能力,自己选择方法。(可先做,再借助10个翻转片验证。也可以先借助10个翻转片摆一摆,再计算。)‎ 一、 拓展游戏:砰砰响(翻牌游戏)‎ ‎□□□□□□□□□□‎ ‎□□□□□□□□□□‎ 游戏规则:上下两排数字各为1~10,班中每位孩子上来翻一次牌,能配对成10的两位孩子结对,成为赢家。‎ 五、小结 今天我们玩了10的游戏, 你们玩得高兴吗?在游戏中你有哪些收获?‎ 课题: 连加、连减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新教材一年级第一学期第35页 教学目标:‎ ‎1.能通过实际生活中连续行为,建立连加、连减的数学模型,会进行10以内连加、连减的计算。‎ ‎2.会交流生活中具有连续行为的情景。‎ 教学重点:正确进行10以内连加、连减的计算。 ‎ 教学难点:正确进行10以内连加、连减的计算。 ‎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图片等。‎ 课前2分钟:10以内的口算练习。‎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出示动物情境图 师提问:小朋友,你们喜欢小动物吗?(欣赏图片)‎ 你想和谁成为好朋友呢?(任选喜欢的小动物)你有几个好朋友了?‎ 交流:①选猫的,2只白猫与3只黑猫 2+3=5只 ‎ ②选兔的,4只白兔与3只灰兔4+3=7只 ‎③选狗的,1只黑狗、2只黄狗与3只灰狗,合起来一共是6只狗。‎ ‎ ……‎ ‎2、引入师:象第③种情况,我们怎样列式计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方面的数学知识。‎ 二、探究新知 ‎(一)连加1、例图1‎ 师:看谁来了?(出示图1)小鸟也是我们的好朋友。‎ ‎(再出示图2)现在你看到什么?(有2只小鸟,又飞来了3只。)‎ 问:谁会列式?(2+3=5只)‎ ‎(再出示图3)你又看到什么?(又飞来了1只)‎ 现在有几只小鸟了?(5+1=6只)‎ 问:谁能完整说说你看到的三张图?(有2只小鸟,又飞来了3只,又飞来了1只。)‎ 问: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鸟?谁会列式?(根据生回答板书:2+3+1)‎ 师:该怎么运算呢?(试算—组内交流—全班反馈—根据生回答板书 师:像这样把三个数合起来的算式叫连加。‎ ‎1、从动物情境图中找一找,列连加式题。‎ ‎2、独立列式—全班交流、反馈—小结算法(在计算时,要先把前两个数相加,算出的得数再加第三个数。)‎ ‎(二)连减 ‎1、出示例图,明确图意。(原来有6只小鸟,飞走了2只,又飞走了1只。)‎ ‎(1)学生观察、交流图意。‎ ‎(2)问:你能用小圆片表示这幅图的意思?学生操作 自愿板演 ‎(3)怎样列式?说说算式中每个数含义。‎ ‎(4)算式读法?怎样运算?同桌交流 全班交流 ‎(5)全班小结:什么是连减?怎样进行连减计算?‎ ‎2. 情景图中选一张能列连减算式独立列式—全班交流、反馈。‎ ‎(三)连加、连减对比:自由交流、补充小结。‎ 三、巩固新知 ‎1、课本P39试一试 ‎2、小组练习(组内算式卡片)‎ 四、拓展思维 填数:使每行3个数相加的和等于图下方框里的数。‎ ‎22‎ ‎ ‎ 加减混合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新教材一年级第一学期第36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有时间顺序的“先加后减”或“先减后加”的连贯情节,建立加减混合的数学模型,会进行10以内加减混合计算。‎ ‎2.会交流生活中具有混合行为的情景。‎ 教学重点:正确进行10以内加减混合的计算。‎ 教学难点:正确进行10以内加减混合的计算。‎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 课前2分钟:3+4= 5+2= 7+1= 10-8= 5-3=‎ ‎2+3+3= 10-3-2= 5+2+1= 9-4-2=‎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引入。‎ ‎(播放音乐)蓝天里有白云,树林里有花香,小鸟、小鸟你自由地飞翔……‎ 师:听了这段优美动听的歌曲你想到了什么?(学生畅所欲言)‎ 小鸟是我们的好朋友 ,我们应该爱护它。今天我们就继续与小鸟一起来学习新本领。‎ 二、新授 ‎1、投影出示故事1。‎ ‎(1)仔细观察前2幅图,然后说图意并列出算式。(同桌交流)‎ 生:原来有2只小鸟,飞来了4只,现在有6只。2+4=6‎ 师:仔细看,又发生了什么?你能说一说吗?(同桌交流)‎ 生:6只小鸟,飞走了3只,现在还剩3只。6-3=3‎ ‎(2)师:这3幅图连起来说说图意行吗?自己试试。‎ 生:原来有2只小鸟,飞来了4只,又飞走了3只,现在还剩3只。(在说的过程中多媒体加以配合演示)‎ 师:那怎样列式呢? 2+4-3=3‎ ‎(3)在一道算式中既有加法,又有减法,这样的算式叫做加减混合。‎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加减混合”。(板书课题)‎ 在计算时应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2 + 4 - 3 = 3 ‎ ‎ 6‎ ‎2、投影出示故事2。‎ 师:仔细观察3幅图,请连起来说图意,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中交流)‎ 请学生汇报,并用多媒体加以展示。‎ ‎6 - 4 + 1 = 3 ‎ ‎ 2‎ 三、练习 书上练习(投影出示)‎ ‎5+2-3= 7-2+3= 4+4-5= 8-3+4=‎ ‎1、学生独立完成。‎ ‎2、讲故事比赛:任选1题根据算式编故事。‎ 四、总结 师: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新本领?‎ 生:我学会了加减混合,知道了在计算加减混合的题目时一定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时还要看清符号。‎ 师:你觉得今天自己得表现如何?谁的表现最棒呢?‎ ‎(学生畅所欲言)‎ ‎ ‎ 第三单元分析 单元名称:20以内的数及其加减法 单元目标:‎ ‎1、认识11~20各数,并会按规则计数,将数名与数位配起来快速计数。‎ ‎2、分析11~20各数与10之间的关系,并会利用20数板摆出10~20的分拆并进行记录。用圆片摆图案,按颜色计数,写出个数。‎ ‎3、将一个合适的集合,分拆成两个等势的集合,并会用一个数的分拆对半来表示集合的等势分拆,学会表达一半、一半之长、对半平分。将20以内的数字进行分类:能对半平分:不能对半平分。‎ ‎4、对给出的一个集合,另外构造一个元素个数加倍的集合,通过相同加数的集合语句来描述加倍,熟记10以内的加倍语句。‎ ‎5、在20数图上摆题、涂色、计算,注重算法思维和凑十法,培养学生算法多样化。在数射线上演示凑十算法,并通过做题包探索加法与和之间的内在关系。‎ ‎6、能在20数板和数射线上进行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并注重算法多样化,探索不同的摆法和题包之间的内在联系。‎ ‎7、会把一个数分拆成2个或3个加数,培养判断和分析综合能力。‎ 单元重点:‎ ‎1、20以内的认数,用20数板理解11~20各数的分拆和组成。‎ ‎2、20以内数的加减法,并会说出多种的具体思维算法。‎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单元难点:‎ ‎1、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数学解题思维过程的能力。‎ ‎2、20以内数的加减法熟练运算。‎ 教具准备:20数板,数点块,计算条 海底世界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新教材一年级第一学期第38、39页 教学目标:‎ 1、 认识数11~20、会计数与表达11~20各数、会比较20以内各数的大小。‎ ‎2、知道两个5是10,两个10是20。‎ ‎3、在课堂中渗透综合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小组合作的能力。‎ ‎4、通过对于海洋动物的了解,提高学生对保护海洋环境的环保意识。 ‎ 教学重点:‎ 会进行11~20各数的计数与表达。‎ 教学难点:‎ 会进行11~20各数的计数与表达。‎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双色片、20数板。‎ 课前2分钟:‎ ‎10以内数数,一个一个从小到大的数,从大到小的数。‎ ‎ 两个两个从小到大的数,从大到小的数。‎ ‎ 五个五个从小到大的数,从大到小的数。‎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创设情景。‎ 师:小朋友,你们看到过大海吗?(出示海洋的图片)大海非常美丽,在海底生活着许许多多漂亮的生物,大海还蕴藏着丰富的宝藏,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穷的生机。你们想不想了解海底世界是怎样的吗?(观看一段海底世界的影片)‎ 二、探究新知:‎ ‎(一)复习1-10的数。‎ 师:同学们,你们看,远处游来了一群什么鱼?(出示多媒体)‎ 这是一种热带珊瑚礁鱼的一种,名称是帝王神仙鱼。谁能告诉老师,一共有多少条? 生:一共有5条。 师:请你们用小圆片表示一下。‎ 师:这种也是神仙鱼,它是皇后神仙鱼,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条?也用小圆片表示一下。 生:一共有有8条。‎ 师:这种是蓝带神仙鱼,数一数有几条?用小圆片摆一下。‎ 生:一共有10条。‎ 师:这里有几个5?小圆片为什么这样摆放?‎ 生:2个5是10,这样摆放一眼就能看出5个一组,2个5是10。‎ ‎(二)引入11-20数的认识 ‎1、师:这种是什么鱼呢?这也是热带珊瑚礁鱼的一种,因为身上有中央有一滴大的黑色泪珠状斑块,所以称它为泪珠蝴蝶鱼。这里一共有几条?请你数一数告诉旁边的好朋友,并用小圆片表示一下。‎ 生:这里一共有11条。 师:你是怎么数的?‎ 师:这里的两个“1”的意思一样吗?‎ 生:左边的1表示一个十,右边的1表示一个1。‎ ‎2、师:又出现了一种鱼,它叫头巾鲽鱼,一共有多少条?用小圆片表示。‎ 师:15里面一共有几个五?它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3、请学生拿出信封,自学一种生物,说出它的名称,并能数出数目,用小圆片表示。并说一说这个数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螃蟹13只,狐面鱼14条,海星16只,镊口鱼17条,公子小丑鱼19条。‎ ‎4、师:这种生物名称叫作海马,这种生物非常有趣,在世界上,只有海马是爸爸“生孩子”。这里有几只海马呢?用小圆片摆一下。‎ 师:20里有几个十?几个五?‎ ‎5、师:还没有学的数是哪几个?生:12和18。‎ 师:好朋友之间说一说它们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6、把学的数念一遍,倒过来念一遍(站起来读),还能怎样念?‎ ‎(三)小结 三、巩固和练习:‎ ‎1、看图填数:‎ ‎ ‎ ‎2、连线成图。‎ 让学生根据图上的1-20的数字,将它们连起来,可以形成一幅美丽的生物图片。有海豚、鲸鱼、海马、螃蟹、大海龟。比大小。‎ 例;海底图中,蟹多还是海螺多?‎ 蟹:11只 海螺:15只 蟹比海螺少,‎ 海螺比蟹多。‎ ‎11 < 15‎ 或15 > 11‎ 按照生物身上的数字将它们从小到大连起来。‎ 例如:海豚的身上是11,鲸鱼的身上是13,海马的身上是15等,将这些连线成图中的动物在小黑板上排列一下。‎ 接龙游戏。‎ 将老师给的11-20数字的数字按照一定的规律填在生物的身上。‎ 例如,大鲨鱼的身上有13,接下的是空格,后面是15,请学生填中间的数;有的图片较难,例如大章鱼身上的数字是有跳跃的,第一格是12,中间是空格,后面是16,请学生填写。‎ 四、总结:‎ 师:这节课上,我们不仅认识了美丽的海底世界,认识了很多生物,而且认识了11-20的这些数字小朋友。希望大家做一个环保小卫士,保护我们现在美丽的大海。‎ ‎20以内的数列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新教材一年级第一学期第41页 教学目标:‎ 1. 知道20以内数的排序,并能在数射线上一一标出。‎ 2. 在20数列图学具或数射线上2个一数、5个一数。‎ ‎3、找出数列中数与数的关系,继续数列。‎ ‎4、从数列的变化,感受到数学的美在不断变化中显现。‎ 教学重点:知道20以内数的排序。‎ 教学难点:找出数列规律,数列继续。‎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数字卡片、数板。‎ 课前2分钟:‎ ‎ 20以内数数,一个一个从小到大的数,从大到小的数。‎ ‎ 两个两个从小到大的数,从大到小的数。‎ ‎ 五个五个从小到大的数,从大到小的数。‎ 教学过程:‎ 一、数一数,学会20以内数的排序。‎ ‎1、出示5、3、1、2、4,请小朋友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 ‎2、请小朋友按此顺序再接着数5个数。‎ ‎3、师:这些数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相邻的两个数之间差几呢?‎ ‎4、师:按这样的顺序,接着往下数出10个数,想一想,小圆圈里填几?‎ ‎11 12 ○ 14 ○ 16 17 ○ ○ 20‎ 请小朋友分小组说一说理由。(可以用各种方法说出○里的数应填几)‎ ‎5、汇报。并请小组同学接力赛,一起数一数。(从大到小数,从小到大数)‎ ‎6、引出课题:20以内的数列 二、摆一摆,将数名和数位配起来。‎ ‎1、小组学习 ‎⑴ 从8往后数,数到15,从13往前数,数到7,从6往后数数到20。‎ ‎⑵ 从10往前数有哪些数,从10往后数又有哪些数呢?‎ ‎⑶ 15相邻两数是几?6后面是几?18前面是几?11和13中间是几?‎ ‎⑷问答:第1个数是几?第5个数是几?16是第几个数?20是第几个数?‎ ‎2、小游戏 ‎1 ○○○○ 6 ○○9○ 11 ○○○○ 16 17 ○○○‎ 猜一猜小圆片下面是几?(○上面是各种图样,说说数字哪个图案下面。)‎ ‎3、摆一摆:每个小朋友拿出数列板和双色片,在数列板上摆。‎ 三、认识单数和双数 ‎1、出示1、3、5,请你接着数一数,学生边数。(教师演示教学平台)‎ 出示2、4、6,请你接着数一数,学生边数。(教师演示教学平台) ‎ ‎2、师:我们把1 3 5 7 9 11 13 15 17 19叫做单数。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叫做双数。说一说你知道的单数和双数。‎ ‎3、在生活中,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可以2个2个数,也可以5个5个数。‎ ‎4、小组活动:拿出一些小棒、小木块,大家可以数一数。‎ ‎5、师: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 ‎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这两列数,你能找一找相邻的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吗?‎ ‎5 10 ○ ○ 请你接着数一数,并说说数与数之间的关系。‎ ‎6、象这样把一些数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我们可以称之为数列。‎ 四、发现规律,数列继续。‎ ‎1、小组活动:拿出数字9,请你在9的前面或者后面添上一些数,使它们组成一个数列。‎ ‎2、交换两个数的位置,使它按一定的规律排列。‎ ‎20 19 18 17 15 16‎ ‎3 6 5 4 7‎ ‎4 12 8 16 20‎ ‎3、找出下列一列数中不符合规律的数,并说说理由。‎ ‎2 4 6 8 9‎ ‎18 17 15 13 11‎ ‎3 6 9 13 15 18‎ ‎4、小组活动找规律,并完成数列。‎ ‎1 2 4 7 11 ( ) ( ) ( )‎ ‎3 5 8 10 13 ( ) ( ) ( )‎ ‎1 20 2 19 3 18 ( ) ( ) ( )‎ 师:我们通过找规律发现数列的奥妙是无穷的,按照不同的规律,可以组成许多数列,只要我们肯动脑筋,就一定能发现它的奥秘。‎ ‎5、练习 ‎20 15 10 ( ) ( )‎ ‎18 17 16 ( ) ( )‎ ‎4 5 7 10 ( ) ( )‎ ‎1 5 2 10 3 ( ) ( )‎ ‎9 11 13 ( ) ( )‎ ‎2 5 8 ( ) ( )‎ 一、 总结: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呢?‎ 十几就是十和几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新教材一年级第一学期第40页。‎ 教学目标:‎ ‎1.会把11~20各数分拆成“十和几”,初步感知以“‎10”‎作计数单位,知道十和几组成十几。‎ ‎2、发展学生清晰地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问题的能力。‎ ‎3、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相互合作学习的能力和探究数学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十几就是十和几。‎ 教学难点:‎ ‎1、会利用十几的数与10的关系解决一些逆向的题。‎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计算条片、20数板、双色片等。‎ 课前2分钟:‎ 数数练习:20以内数的正数、倒数;‎ ‎ 20以内单数的正数、倒数;‎ ‎ 20以内双数的正数、倒数。‎ 教学过程:‎ 一、引入(创设情景,初步感知)‎ 出示题头图。‎ 师:小丁丁和小胖在搭积木,你能猜一猜出他们用了多少块积木吗?‎ 师:请你再准确地数一数?你是怎么数的?‎ 二、探究(1)十一到二十的数与10 的关系(操作感知,数词语言分析)‎ ‎1、计算条片操作 师:老师请你拿出一个10,再拿出一个1,你知道现在一共拿出了几?‎ 师:你怎么知道的?生:十和一就是十一。十一就是一个十和一个一。‎ 师:也就是10加上几等于11?(板书)10+1=11‎ 师:你会说一个十几的数吗?和你的同组小朋友一起说一说,摆一摆?‎ ‎2、学生合作操作交流 ‎11——20 的数数词语言分析整理(投影演示)‎ 生:12就是10和2。十加二就是十二。10+2=12‎ ‎13就是10和3。十加三就是十三。10+3=13‎ ‎14就是10和4。十加四就是十四。10+4=14‎ ‎15就是10和5。十加五就是十五。10+5=15‎ ‎16就是10和6。十加六就是十六。10+6=16‎ ‎17就是10和7。十加七就是十七。10+7=17‎ ‎18就是10和8。十加八就是十八。10+8=18‎ ‎19就是10和9。十加九就是十九。10+9=19‎ ‎20就是2个10。十加十就是二十。10+10=20‎ 师:你发现十几的数有什么规律吗?‎ 生:十几的数就是10和几,就是十加几。‎ 出示计数器,计数器下面有什么?‎ ‎(个位和十位)右起第一位是个位,右起第二位是十位。像这样的表我们称它叫位值图。个位上的1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 ‎3、操作练习(认识规律,逐步过渡)‎ ‎(1)师:请小朋友拿出双色片,自己来试一试书本的第2题。怎么算的?‎ 生:先放上10,再放上几,合起来就是十几。‎ ‎(2)交流核对。‎ ‎4、从具体到抽象,巩固练习 ‎(1)师:刚才小朋友用计算条和双色片又快又准确的算出了答案,接下来就要比一比谁的本领大,能在脑子里就算出答案。练习书本的第3题。‎ 师:你是怎么想的?生:14就是一个10和一个4,减掉4就剩下10。‎ ‎(2)比一比,谁算得快?练习书本的第4、5题。‎ 三、探究(2)以各种方式摆出10—20的数的分拆(操作感知,掌握策略)‎ ‎1、拿出一箱蛋,装有红壳蛋和白壳蛋。‎ 师:这个箱子里有些蛋,你能很快看出有多少个蛋吗?‎ ‎(很难确定;大约有几个,估计有几个……)‎ 出示蛋盒,生观察:每个蛋盒里可以放几个蛋?(十个)‎ 师:如果把蛋放在这样的盒子里,你能很快知道有几个吗?‎ 请一生把蛋放入蛋盒中。)生:放满了一个蛋盒,就是10个,另一个蛋盒里有4个,合起来就是14个。(列式: 10+4=14)‎ 师:这样的盒子可以帮助我们较快地计数。‎ 师:再看看这14个蛋中有几个白壳蛋,几个红壳蛋?(算式:14=8+6)‎ ‎2、学生尝试操作师:这14个蛋你还有其它的摆法吗?‎ ‎(1)学生操作交流。‎ ‎(2)根据颜色列成算式:14=10+4 14=11+3 14=7+7 14=6+8……‎ ‎3、在数板上进行数的摆放练习 ‎20数板就像这两个蛋盒,可以用双色片在上面摆出不同的数,不同的样子。‎ ‎(1)师:用双色片在20数板上摆出一个10—20之间你最喜欢的数。‎ 把学生摆的各种形式的数展示在实物投影仪上。‎ 师:看看你的同学摆的是几片红,几片蓝,一共是几?‎ 同桌合作练习:一人摆数,一人说;一人说数,一人摆。‎ ‎(2)一个数的不同摆放形式试一试:用双色片在数板上摆出“17”。‎ j学生自由摆。‎ k生在小组内交流各自不同的摆法并用算式记录下来。(几蓝几红)‎ l全班交流。17=10+7 17=9+8 17=5+12 17=15+2 …… ‎ ‎3、练一练:‎ j学生独立完成:用双色片在数板上摆出“‎12”‎,并用算式记录下你有多少种摆法。‎ k交流:你是怎么摆的?怎么记录的?‎ ‎(摆出一个样子之后,可以翻动其中的一片或几片双色片,就能够组成另外一个算式了)‎ 四、综合练习 ‎1、根据红蓝片的个数,完成数的分拆 师:请小朋友打开书本,自己来试一试书上题目。‎ 师:你是怎么计数和记录的?‎ 生: 先看10个和几个,合起来就是十几。再看红色几个,蓝色几个。‎ 交流核对。‎ ‎2、用圆片摆出图案,巧妙计数。‎ ‎(1)巧妙计数 师:刚才小朋友通过摆一摆,记一记,发现了一个数可以分拆成很多种组合。接下来就要比一比谁更会动脑筋,巧妙地来计数。‎ j练习书本的第5题。‎ k交流核对。师:你是怎么想的?‎ ‎(一共是20个圆片,红的和蓝的都是一半,所以都是10)‎ ‎(2)用圆片摆图案 师:用20片双色片,你还能摆出其它的图案吗?‎ j学生自由摆,并记录下20的各种分拆。‎ k交流展示学生摆出的各种图案。‎ 五、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有问题要和大家一起讨论吗?‎ ‎ ‎ 加减法(一)‎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新教材一年级第一学期第42页。‎ 教学目标:‎ ‎1、20以内不进退位的加减法。 ‎ ‎2、会根据10以内数的加减法,推算出十几加减几的结果,初步培养学生的类比能力。‎ ‎3、经历主动分类、尝试探究、实践应用的过程,体会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 1、 重点培养学生推算能力,如4+3=7推出14+3=17;‎ 2、 会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 会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小圆片、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感受新知 游戏引入。‎ ‎(1)媒体出示胸口带有算式3+1、2+4、4+5、6+3、12+4、16+3、13+1、4+15的小动物。‎ 师:小朋友,这些小动物都在找自己的好朋友。我们一起来帮帮他们。‎ ‎(2)根据学生汇报,整理成:‎ ‎3+1 6+3 2+4 4+5‎ ‎13+1 16+3 12+4 4+15‎ 二、尝试探究 构建新知 ‎1、观察比较、提炼计算方法。‎ ‎(1)议一议 师:你们为什么这么分,能说说理由吗?(根据整理提问)‎ 生1:竖着看,前面三组第二个加数是相同的,最后一组第一个加数相同。‎ 生2:另外一个加数的个位上的数字也相同。 ‎ 生3:每一组的下面一个算式都比上面一个算式多了十。‎ ‎(2)算一算 师:3+1我们都会算,可是13+1你会算吗?请大家算一算。‎ ‎(3)说一说 师:先请同桌说说你是怎样算的,再集体交流。‎ 生1:3+1=4,13+1就是先算3+1=4,再算10+4=14‎ 生2:我是摆小圆片算的,3+1就是先摆3个圆片,再添上1个圆片,所以是4个圆片;13+1就是先摆13个圆片,再添上1个就是14个圆片。‎ 师根据学生汇报出示点子图:‎ ‎○○○● 3+1=4 ○○○○○ 13+1=14‎ ‎ ○○○○○ ‎ ‎ ○○○●‎ 生3:我是在数射线上做的,3+1就是从3往前跳1格,跳到4的位置,13+1就是从13往前跳1格,跳到14的位置。‎ ‎(4)练一练 师:小朋友想出了许多计算的方法,下面就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 算一算另外三组算式的和。‎ 核对答案。(指16+3、4+15再次说说计算方法)‎ ‎(5)归纳 ‎ 师:从刚才的四组算式中我们发现,每组算式的两道题中都有许多相同的地方,可是它们又不完全相同。因此我们把它们称为“相像的题”。‎ ‎2、自我探究,尝试编减法题 ‎(1)引一引 师:那么你们能不能编几组减法中相像的题呢?(指名说一组减法题)‎ ‎(2)试一试 师:请每人编出一组减法题。(教师巡视,发现有困难生及时帮助。)‎ ‎(3)讲一讲 师:哪位小朋友来讲一讲你编的减法题,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师:根据学生回答一一板书:‎ ‎4-3 8-2 9-4 7-3 10-9‎ ‎14-3 18-2 19-4 17-3 20-9‎ ‎(4)算一算 师:请小朋友试着独立完成这些题。(小组里的同学可以互相帮助)‎ ‎(5)说一说 师:请小朋友交流计算方法:‎ 小圆片进行推算:数射线上做减法:先个位相减,再加上10。‎ ‎(6)归纳 三、实践应用 内化新知 ‎1、游戏激趣、巩固新知 同桌两人各持0——9十张卡片。游戏时,两人各任意出一张卡片,口算出两数的和或差及它的相像题,比一比谁算得既对又快。算得快又正确的一方可得到对方的一张卡片,算错的则输给对方一张卡片。在规定的时间看谁的牌多谁就是大赢家。‎ ‎2、加减综合、强化新知 ‎ ‎(1) 填一填 ‎ 6+□=9 9-□=6 4+□=9 8-□=2‎ ‎16+□=19 19-□=16 14+□=19 18-□=12‎ ‎(2)心算 ‎13+5= 18+7= 11+6= 17-5=‎ ‎14+3= 14-4= 12+7= 20-9=‎ ‎16+2= 19-3= 14+5= 16-4=‎ ‎﹡3、想想算算,拓展新知 ‎21+7= 3+35= 27-6= 49-7=‎ ‎38-5= 16+4= 2+48= 30-5=‎ 三、 总结评价。今天你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加减法(二)‎ ‎(进位加法)‎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新教材一年级第一学期第42页。‎ 教学目标:‎ 1. 会在20数板、数射线上进行20以内进位加法、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 1. 掌握“凑十”算法。‎ 2. 知道被减数、减数、差之间的关系。‎ 3. 培养算法思维,鼓励算法个性化。‎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20以内进位加法、20以内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算法思维,凑十,算法多样化。‎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20数板 课前2分种:‎ ‎ 复习10的分与合。‎ 教学过程:‎ 一、 儿歌引入 师生共同背诵儿歌:‎ 小圆片,真伟大,帮我学习加减法。‎ 小朋友,真聪明,动手动脑爱数学。‎ 今天我们继续请小圆片来帮我们学习加法。(出示20数板和小圆片)‎ 二、 在20数板上摆圆片 ‎9个蓝色的小圆片与5个红色的小圆片合起来一共有几个小圆片?请你摆一摆,并说说你是怎样摆的,结果是多少?‎ ‎(小巧是先摆9个蓝色的小圆片,然后将5个红色的小圆片一个一个接着摆出来,结果第一行10个摆满了,第二行有4个,一共有14个。)‎ ‎●●●●● ●●●●○‎ ‎○○○○‎ 板书:把5分成1和4 9+1=10 10+4=14‎ ‎(小胖是先摆9个蓝色的小圆片,然后将5个红色的小圆片摆在第二行,结果左边10个摆满了,右边有4个,一共有14个。)‎ ‎●●●●● ●●●●‎ ‎○○○○○‎ 板书:把9分成5和4 5+5=10 10+4=14‎ 谁有与小巧、小胖不同的做法?‎ ‎(先把9个蓝色的小圆片摆在左边,然后将5个红色的小圆片摆在右边。)‎ ‎●●●●● ○○○○○‎ ‎●●●●‎ ‎(先把9个蓝色的小圆片摆在第一行,然后将5个红色的小圆片一个一个放在后面和右下方。)‎ ‎●●●●● ●●●●○‎ ‎○○○○‎ 每种算法都请学生用手指绕着1个十和4个一,说:这是10,那里还有4,合起来是14。‎ 小结:做这样的加法题,什么最重要?(凑十)你是怎样凑十的?‎ ‎ 我们通常看大数,拆小数。‎ ‎ 9+5= 口诀:看到9,想到1,5可以分成1和4,9+1=10,10+4=14,所以9+5=14.‎ 一、 在20数板上涂色并计算 没有小圆片的帮助你们会计算吗?让我们在20数板上先涂色再计算。‎ ‎9+6 8+5‎ ‎○○○○○ ○○○○○ ○○○○○ ○○○○○‎ ‎○○○○○ ○○○○○ ○○○○○ ○○○○○‎ 你是怎么涂的?和是多少?小组互相说一说。‎ 今天我们做的这些题目有什么共同点?(都是加法,凑成10)‎ 象这样的题目就是进位加法。(出示课题)‎ 二、 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8+6= 5+8=‎ ‎9+7= 8+9=(书上第46页第4题)‎ 你是怎样拆的?和是多少?同桌互相说一说。‎ 三、 总结。‎ 课题: 加减法(二)‎ ‎(退位减法)‎ 教学内容:‎ 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一年级第一学期(试用本)P44‎ 教学目标:‎ 1、 会在20数板、数射线上进行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 2、 掌握“连减”算法。‎ 3、 知道被减数、减数、差之间的关系。‎ 4、 培养算法思维,鼓励算法个性化。‎ 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 会用连减法正确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20数板,双色片。‎ 课前2分钟:‎ 口算: 14+3= 3+8= 12+6= 4+9= ‎ ‎ 5+5= 8-( )=5 10=( )-8‎ ‎ 3-3= 13-3= ‎16-6-3‎=‎ ‎ ‎13-3-1‎= ‎18-8-1‎=‎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出示:‎ 看图列式:‎ ‎⑴说说图意,列算式:15-4=11 。 ‎ ‎⑵说一说: 15、4和11分别表示什么含义。‎ ‎⑶复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被减数-减数=差(齐读)‎ ‎⑷说说计算过程:先算个位5-4=1‎ ‎ 再算十位 ‎ 2、出示:‎ ‎ ‎ ‎ ⑴说说图意,列算式:14-5=‎ ‎ ⑵说一说和刚才的15-4= 算法有什么不一样?‎ ‎ (个位上4减5不够减了)‎ ‎ 不够减了怎么办?谁来算?‎ ‎ ⑶学生讲各种计算方法。‎ 二、新授:‎ ‎ 1、动手操作:‎ ‎ ⑴用小圆片摆一摆,分两次拿。‎ ‎ ⑵演示正确的拿法,先拿4片,再拿走1片。‎ ‎2、算法 ‎ ⑴14-5 ‎ ‎ 先算个位4-5不够减,怎么办?‎ ‎ 把5分成4和1,先算14-4=10,再算10-1=9‎ ‎ ⑵复习口诀:‎ ‎ 14-5 先算个位 ‎ 4-5 不够减 ‎ 把5分成4和1‎ ‎ 先算14-4=10‎ ‎ 再算10-1=9‎ ‎ 所以14-5=9‎ ‎ ⑶像这种个位上不够减的算式,我们叫它退位减法,(区别15-4 不退位减法)‎ ‎ 做退位减法时,由于个位不够减,我们把减数分成两个数,减了再减,所以叫做连减法。‎ 三、初步尝试:‎ ‎14-7= 15-7=‎ ‎ ‎ ‎ ‎ 为什么同样减数是7,拆分的方法不一样?‎ 总结:减数怎么拆,关键看被减数的个位,要让被减数的个位正好减完,回到10。‎ 四、巩固练习:‎ ‎ 数学书P44/3、4‎ ‎13-5= 17-9= *20-3= ‎ ‎20-3=不能用连减法 怎么办?这个问题我们将在下一节课上来解决。‎ 五、独立练习反馈:‎ ‎12-1= 15-3= 19-5= ‎ ‎ 先算: 先算: 先算: ‎ 再算: 再算: 再算: ‎ ‎11-2= 13-5= 15-9=‎ 先算: 先算: 先算: ‎ 再算: 再算: 再算: ‎ 六、课堂总结:你今天学到了什么?‎ ‎ ‎ 乘火车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新教材一年级第一学期第45页。‎ 教学目标 1. 会根据生活情景编加法题和减法题,并列式解答。‎ 2. 能阅读和理解描述情节的文字,会口头编应用题并列式解答(包括口答结果)。‎ ‎3.初步学会根据情节口头编加减混合应用题,并列式解答。‎ 教学重点:从口头编加减法应用题转化为编加减法应用题,并列式解答。‎ 教学难点:逆向思维题。‎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20数板和双色片。‎ 课前2分钟:‎ 口算:12+4= 8+0= 8+9= 12-9= 3+9= ‎ ‎ 10-5= 17-9= 12-7= 13-6= 7+8=‎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将第64页1、2 设计为下列游戏)‎ 师:小朋友,你们乘过火车吗?今天我们就来做一个乘火车的游戏,我当火车头走在前面,8个小朋友跟在后面。‎ 师生:唱起儿歌:小朋友,请站稳,我们的火车就要开,“呜——”‎ 师:火车到站了。师:又有小朋友上车,火车继续开。‎ 师生:再唱起儿歌:小朋友,请站稳,我们的火车又要开,“呜——”‎ 师:火车又到站了。‎ 师:到站的小朋友请下车,又有小朋友上车了。‎ 师:呜——我们的火车又要出发了……(游戏结束)‎ 师:其实在这乘火车的游戏情节中,有许多数学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并解决这些问题。(揭示课题:乘火车)‎ 二、主动探究,学习新知。‎ ‎1、在具体情境中探究,说情节,提问题并解决。‎ 媒体分步演示书上1、2情节,学生在20数板上再现这一情节,并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该情节,教师将学生说的情节用文字展示在黑板上,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第一个情节(展示在黑板上):火车上有8个小朋友,又上来了4个。‎ 师:你想提一个什么问题?(生:火车上现在有几个小朋友?)‎ 师:谁来列出算式?(生:8+4=12)‎ 师:为什么用加计算?(生:求火车上有几个小朋友就是要我们把火车上原来有的8个小朋友和后来上来的小朋友合起来,所以用加法。)‎ 第二个情节(展示在黑板上):火车上有12个小朋友,现在有3个下车了。‎ 师:你想提一个什么问题?(生:火车上还剩下几个小朋友?)‎ 师:算式怎么列?(生:12-3=9)‎ 师:为什么用减法计算?(生:求剩下的几个小朋友就是要把火车上的12个小朋友去掉下车的3个小朋友,所以用减法计算。)‎ 第三个情节(展示在黑板上):火车上有9个小朋友,又上来了5个。‎ 师:根据情节请你提一个问题?(生:火车上现在有几个小朋友?)‎ 师:你能列出算式吗?(生:9+5=14)‎ 师:这里的“9、5、14”各表示什么?(生:“9”表示火车上原来有小朋友,“5”表示又上来的小朋友,“14”表示火车上现在有的小朋友。)‎ ‎2、在已有经验支撑下探究,读文字,提问题,写式子。‎ 题3(先同桌交流,再请生汇报,相互评价和纠错。)‎ 题4(学生独立练习,师巡视检查,再请生汇报,生互相评价和纠错。)‎ 小结:“乘火车”中的数学问题可真多!小朋友们会说情节,提问题,也能读文字提问题,并能解决提出的问题,真了不起!‎ ‎3、由结论推断变化过程,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 逆向思维题 师:(黑板出示)火车上有5个儿童,又有几个上了车,现在是11个。‎ ‎(1)师:请四人小组讨论,如有困难的借助小圆片在20数板上摆一摆。‎ ‎(2)请生汇报 师:你是怎样想的?(生:我是想“‎ 原来有5个,再加上几个就等于11个,因为5加6等于11,所以又有6个上了车。”)师板书:5+(6)=11‎ ‎(生:我是想“原来有5个,现在有11个,11个里去掉原来的5个就是上来的几个。”因为11-5=6,所以又有6个上了车。)师板书:11-5=6‎ 三、拓宽延伸,发展新知。‎ 师:刚才我们解决了乘火车中的许多数学问题,象这样的数学问题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你能说一些吗?‎ 例:树上有5只鸟,又飞来了8只。问题:共有几只鸟?请生解决问题。‎ 又例:储蓄罐里有6元钱,再放几元,现在是14元。请生解决问题。……‎ 师生共同总结: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加进来,减出去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新教材一年级第一学期第46页。‎ 教学目标 ‎1、能根据2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知道加法与减法之间的关系。‎ ‎2、通过做加法和减法的逆问题,了解加减法的内在联系。‎ ‎3、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归纳能力以及相互合作学习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数学思维的乐趣。‎ 教学重点: ‎ ‎1、通过在20序列图上做加减法,知道加减法是逆运算关系。‎ ‎2、通过加减法的逆问题,了解加减法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 探索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20数列、双色片等。‎ 课前2分钟:‎ ‎7+8= 5+7= 8+5= 12-6= 6+0= 20-10=‎ ‎6+12= 2+8+5= 10-7+6= ‎19-8-4‎=‎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 ‎1、情景引入 讲台上放11只苹果,请一个小朋友上来任意拿走几只。‎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能不能说一段话?‎ 生:讲台上原来有11只苹果,XX拿走了3只,还剩8只苹果。‎ 师:从11只苹果中拿走3只,我们可以用哪个式子表示?生:11-3‎ 师:那如果是11+3,我们又该如何操作?‎ 生:11只苹果中再放入3只苹果。(师操作)‎ ‎2、学生尝试 现在请同桌两个小朋友合作,一个小朋友讲算式,另一个小朋友将算式摆在20数列图上。‎ ‎(如果第一个小朋友的算式无法在20数列图上摆出,就换另一个小朋友。)‎ 摆好后,出示一组 师:哪个小朋友能看了这个20数列图,说出一个减法(加法)算式?‎ 如:7 + 6 =13 —— 13 – 6 =7 或15 – 6 =9 —— 9 + 6 =15‎ 二、探索新知 ‎1、看20数列图填数:(媒体出示P66/1里的上面两个)‎ ‎ 5 10 15 20 8 + 5= ‎ ‎ 13 – 5= ‎ 师:看了这幅图,请你说一段话。‎ 生1:我有13粒糖,吃掉了5粒,还剩几粒?‎ 生2:家里来了8位客人,又来了5位客人,一共来了几位客人?……‎ ‎ 5 10 15 20 7 + 5 = ‎ ‎ 12 – = ‎ ‎2、独立练习:(媒体出示P66/1剩下的三个)‎ ‎6 + = 8 + = + = ‎ ‎11 – = – = – = ‎ 教师巡视,完成后讲评。 ‎ ‎3、小结:‎ 师:观察上下两个式子,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1:上面一个是加法算式,下面一个是减法算式。‎ 生2:上面加法里的和在减法中是被减数,加法里的一个加数在减法里是差。……‎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我们说加法和减法是一对好朋友,加法是减法的逆运算,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被减数就是和,2个加数分别是减数和差。‎ 他们是兄弟姐妹中的两个。‎ 三、运用新知 ‎1、同桌合作运用加减法的逆运算关系来完成下列练习。(P66/2)‎ ‎(2)9+3= 5+6= 8+4= 6+7= ‎ ‎12-3= -6= -4= -7= ‎ ‎2、独立完成第66页的第3题。(有困难的学生可以摆翻转片)‎ ‎(3)11-6= 12-5= 14-7= 17-8= ‎ ‎5+6= + = + = + = ‎ ‎3、比一比,赛一赛:‎ 师:刚才大家做的都很好,现在我们来一次比赛谁做得既快又正确。(P66/4)‎ ‎(4)15-7= 6+8= 16-8= 9+9= ‎ ‎8+7= 14- = + = - = ‎ 四、拓展新知 算一算,想一想,发现了什么?(练习册P28/3)‎ ‎12 – 4 = 15 – 8 = 20 – 9 =‎ ‎12 – 5 = 14 – 7 = 19 – 9 =‎ ‎12 – 6 = 13 – 6 = 18 – 9 =‎ ‎12 – 7 = 12 – 5 = 17 – 9 =‎ ‎12 – 8 = 11 – 4 = 16 – 9 =‎ 师:你们做了这些题目,发现了什么?(小组讨论)‎ 生1:被减数不变,减数一个比一个大1,差就一个比一个小1。‎ 生2:被减数和减数都一个比一个小1,它们的差不变。‎ 生3:被减数一个比一个小1,减数不变,它们的差也一个比一个小1。……‎ 五、总结: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掌握了哪些本领?‎ 数 砖 墙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新教材一年级第一学期第47页。‎ 教学目标:‎ ‎1、探索数砖墙的构造以及数砖墙的规则。‎ ‎ 2、正确、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 ‎ 3‎ ‎、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创造能力以及相互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发现数砖墙的规律。‎ ‎2、运用规则将数砖墙填完整。‎ 教学难点:‎ 按照规律自创数砖墙。‎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可粘贴的纸片、空白数砖墙。‎ 课前2分钟:‎ ‎ 14-8= 4+8= 5+7= 8+5= 20-10= 5-0=‎ ‎ 6+7= 3+6+7= ‎18-9-3‎= 6+5-7= 12-8+9=‎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师:很久以前,有一座城堡,城堡里面有一堵墙。(媒体边演示边叙述)小朋友,你们看到了什么?(砖上有数字)对呀,我们把有数字的砖称作“数砖”,像这样数砖砌成的墙叫做“数砖墙”。(揭示课题)城堡的主人说:谁能破译出这面数砖墙的秘密,谁就能得到智慧的力量。试一试,你行吗?‎ ‎ 7‎ ‎ 3 4‎ ‎ 1 2 2‎ 二、观察数墙,发现规则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提示:要想破译数砖墙的秘密,首先要仔细观察数砖上的数字有什么特点?可以4人小组讨论一下。(反馈)‎ 生:这堵数砖墙上的数字是从小到大,底层的数较小,越往上越大。‎ 生1:第二层的3等于底层的1和2加起来的和,4等于2加2的和。‎ 生2:我发现:第三层的7等于第二层的3和4加起来的和。‎ 生3:我发现:7-3=4 7-4=3‎ 生4:我发现:3-1=2 3-2=1……‎ 师:刚才我们观察得很仔细,秘密也给发现了。下面再来看一堵数墙。‎ ‎ 19‎ ‎ 8 11 ‎ ‎ 3 5 6‎ 师:谁再能来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底层的3加5等于第二层的8,底层的5加6等于第二层的11;第二层的8加11等于第三层的19。……‎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这两堵数砖墙是怎么筑上去的?‎ 归纳:上面每一块数砖的数字是它底下2块数砖上的数字的和;还可以说:‎ 底下相邻的2块数砖上的数字加起来等于它们上面数砖上的数字。‎ 师:小朋友总结得很好,希望大家以后继续努力,相信你们会学得更好。‎ ‎ 总结:从下往上做加法 ,从上往下做减法。‎ 三、运用规则,计算数墙 ‎1、基础题:将下列数砖墙填完整 ‎ ‎ ‎ 5 ‎ ‎2 3 1 2 4 1‎ ‎ 12‎ ‎ ‎ ‎0 1 1 2 2 2 1 1‎ ‎2、提高题:将下列数砖墙填完整 ‎ 19‎ ‎ 9 ‎ ‎ 6 ‎ ‎ 2 3 ‎ 四、拼造数墙,启迪思维 ‎1、四人小组合作,用0到20的数字卡片造数墙。看谁造得又高又稳。‎ ‎2、拿出空白数墙,自己造数墙。在规定的时间里,看谁造得又对又多?‎ ‎(展示交流学生的数墙进行评价)‎ ‎ ‎ 五、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本领?你学会了什么?‎ ‎ ‎ 第四单元分析 单元名称:物体的形状 单元目标:‎ ‎1、能对几何形体进行观察,按形状进行分类。‎ ‎2、认识物体表面的形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 ‎3、知道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是从哪个形体上画下来的。‎ 单元重点:‎ ‎1、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积累对几何形体的经验。‎ ‎2、会用简单的物体拼搭形体。‎ 单元难点:对简单的物体形体的认识和感悟 教具准备:配套学具、多媒体课件 物体的形状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新教材一年级第一学期第49页。‎ 教学目标:‎ ‎1. 通过行为(触摸、滚动等行为)直观认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能够识别这些图形,准确地说出它们的名称。‎ ‎2. 能通过行为区分平面与曲面。‎ ‎3. 通过画一画,描下物体的表面,初步认识圆、正方形、长方形,体验“面在体上”,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4. 培养观察能力,感受到几何图形的美。‎ 教学重点:‎ 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以及圆、正方形、长方形的初步认识。‎ 教学难点:‎ 区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教学媒体:‎ ‎1、多媒体课件、几何图片,标准的形状物体。‎ ‎2、学生准备各种形状的物体,学具袋中的物体形状。‎ 课前2分钟:‎ ‎5+9= 10-3= 8+4= 3+9= 12-8= 12-7=‎ ‎4+9+3= ‎15-6-2‎= 6+9-4= 8-6+12=‎ 教学流程:‎ 一、谈话并揭题 师:小朋友,这些物体都是小熊乐乐带来的,看了这些物体,你想说什么?‎ ‎(学生:物体很多,物体的形状很多……)‎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物体的形状。(板书:物体的形状)‎ 二、物体的展示 师:小朋友,今天你们也带来了许多的物体,愿意向大家展示一下你的物体吗?(学生:愿意)‎ 师:每一个学习小组展示两件物体,先在小组里商量一下,然后把两件物体放在讲台上。‎ 师:老师也带来了许多的物体,和你们的放在一起。‎ 三、物体的分类 ‎1、师:(从讲台上拿起一个正方体的物体)谁能在这些物体中找了与这个物体形状相同的物体?‎ 学生找出了魔方、小正方体学具、正方体玩具积木……‎ 师:我们把这样形状相同的物体作为一类放在一起,请你们像老师一样把形状相同的物体也放在一起。(分小组里的物体)‎ 师:哪个小组愿意说一说你们的物体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把分的物体放在讲台上展示给全班学生看,介绍好后拿走)‎ ‎(学生:球和球放在一起,长方体的放在一起……)‎ 师:有意见吗?‎ ‎(学生:药盒是长方体,应和牙膏盒放在一起,大大卷泡泡糖应和雪碧盒放在一起。)‎ 师:很好,还有哪组愿意展示分的结果?‎ 师:谁愿意把讲台的物体也分一分?(一位学生上讲台分)‎ ‎2、同类的物体用一个标准的形状表示 师:(出示学具袋)小朋友都有这样的一袋学具,请你们找一找,每一类物体的形状与学具袋中的哪个形状相似,然后放在一起,(小组合作完成)。‎ 师:谁愿意上来给讲台上的物体找到相似的形状,(教具)。‎ 师:哪些物体的形状你已能叫了它的名称了?‎ ‎(学生:这是圆柱体、这是球、这下长方体、这是正方体。)‎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物体的形状,请你们找一找,在日常生活中,你们还见过哪些物体是这种形状的?(师指黑板上几何图片)。‎ ‎(学生:冰箱是长方体的,有的垃圾筒是圆柱体的……)‎ ‎3、认识平面和曲面 师:在这第多的物体中,哪些物体是能滚动的?哪些是不能滚动的?为什么?‎ ‎(学生:球可以滚动的,圆台可以滚动的,圆锥可以滚动的……弯曲的都可以滚动,平的面不能滚动。)‎ 师:它们又是怎样滚动的?(小组里试)‎ 学生:圆锥是转圆滚动的,球是自由滚动的……‎ 四、游戏 ‎1.摸一摸 ‎(1)每小组一人说出物体的名称,其他同学按指定要求摸,看谁摸得准。 ‎ ‎(2)教师说物体形状,学生摸。 ‎ ‎2. 搭一搭 其实不同形状的物体, 可以搭出很多东西, 先想想你准备搭什么?‎ 四人合作搭一搭。“ 喜欢什么就搭什么”。反馈交流, 展示作品.‎ 五、总结:这节课认识了什么?还知道了什么?‎ 第五单元分析 单元名称:整理与提高 单元目标:‎ ‎1、通过对一个故事情节设置不同的问题,探索加法和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和交换规律。‎ ‎2、在类似和相邻的情况下,发展学生的类比和推理能力。‎ ‎3、熟记和为10的加法算句,运用加法交换律巧妙地计算多个加数相加的连加算式。‎ ‎4、在熟记算句的基础上,通过有益的分拆进行加减法运算。‎ ‎5、熟练系统地运用加法表进行加法练习。‎ ‎6、熟练系统地进行2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练习。‎ 单元重点:‎ ‎1、建立交换和逆问题之间的关系,熟记算句。‎ ‎2、熟练地指导学生通过找规律计算加减法。‎ 单元难点:‎ ‎1、20以内数字与算式之间的大小比较。‎ ‎2、指导学生计算加法表中的24个核心题目。‎ 教具准备:20数板,数点块,计算条 比较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新教材一年级第一学期第55、56页。‎ 教学目标:‎ 1. 能熟练进行2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2. 能进行数与式、式与式的大小比较。‎ 教学重点:会进行数与式、式与式的大小比较。‎ 教学难点:如何把不等式补充完整,学会找出不同答案。‎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小圆片,数射线 课前2分钟:‎ ‎9+5= 8+7= 17-8= 5+4= 9+3= 12-9=‎ ‎3+9-6= 4+9-6= 5+8+4= ‎16-8-4‎=‎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小朋友,我们以前曾经学习过两个数要比较大小可以怎样表示呢?你能举出几个例子吗?‎ 现在有这样一组题目,你们能在小组里讨论一下然后把它完成吗?‎ ‎(出示书上55页第一大题,让学生在组内共同完成)‎ 二、展开:‎ ‎(一)1、教师出示:2 5 ,同时在这两个数的上面用小圆片演示。‎ ‎ 提问:2和5比较填什么符号?‎ ‎2、师:现在,在2这边添上一个小圆片后,和5比较会怎样?为什么?‎ ‎(配合演示,并填上算式:2+1 5 )‎ 添上2个小圆片呢?( 2+2 5 )‎ 添上3个小圆片呢? (2+3 5 ),结果和5一样大,所以用等号。‎ 如果添上4个小圆片,结果会怎样呢?小组讨论后得出结果。‎ ‎3、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现在是算式和数在进行比较,比的时候要先把算式的结果算出来,再和另一个数比较)‎ ‎4、师:现在我们就用这个方法来练一练。(55页第2大题和第3大题)‎ ‎5、学生在练习时发现题目中出现了算式和算式间的比较,在小组内商讨后解决。‎ 在比较算式和算式之间的大小时,要先把两边的答案都求出来,然后再比较大小。‎ ‎(二)1、出示书上56页的数射线,请学生根据这条数射线来判断:‎ ‎ 12+5 11 12+5 19‎ ‎2、讲一讲,你是如何把算式和数射线互相对应起来的。‎ ‎3、继续讨论56页的第4题,在小组内说说你是怎么看的,又是如何来进行比较的。‎ ‎4、独立练习56页的两组习题 三、深入:‎ ‎1、出示:2+ < 5‎ 师:现在我们看见的这组不等式中,前面的算式少了一个加数,需要我们来填进去,想一想,你能填哪些数进去呢?你能尝试一下吗?‎ 教师将学生讲出来的答案一一填入方块中。‎ ‎2、问:大家为什么有那么多不同的答案?‎ 1、 师:只要符合条件的数,我们都要把它找出来。所以这个不等式中可以填入不同的数。‎ 2、 独立完成书56页第6题。(提醒学生男帽和女帽的区别)‎ 四、总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本领?你的收获是什么?‎ 加倍与一半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新教材一年级第一学期第57页。‎ 教学目标: ‎ ‎1.通过对实际情景的描述,看图编故事等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加倍”与“一半”的含义。‎ ‎ 2.会求一个数的加倍、会求一个数的一半。‎ ‎3.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会求一个数的加倍;会求一个数的一半。‎ 教学难点:‎ ‎1、理解“加倍”与“一半”的含义。‎ ‎2、会用数学语言描述“加倍”与“一半”。‎ 教学媒体:教学课件、双色片 课前2分钟:‎ ‎1+1= 2+2= 3+3= 4+4= 5+5= 6+6= 7+7= 8+8= 9+9= 10+10=‎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情境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吃点心店里的什么呀?‎ 生①:我喜欢吃小馄饨; 生②:我喜欢吃面;‎ 生③:我喜欢吃锅贴; 生④:我喜欢吃小笼包……‎ ‎2、师:如果吃小笼包,那么你们一般要吃多少呢?‎ 生①:我吃3个; 生②:我吃一笼。‎ 师:一笼小笼包有几个? 生:一般是4个。‎ ‎(出示一笼4个小笼包) 生③:我胃口比较大,我要吃两笼。‎ ‎(出示两笼8个小笼包)‎ ‎3、师:在生活中,我们有些小朋友的胃口比较小,一笼就够了,有的胃口比较大,一笼不够,还要双份的,要两笼。大家看,(出示P48题图1)小胖也在吃早餐,可他一看到桌上的小笼包,就皱起了眉头,为什么呀?‎ 生:小胖觉得4个太少了,最好再来一份。‎ ‎4、师:那好,我们就再给他一份,现在小胖有几个小笼包了?你是怎么算的?他最后满意了吗? 板书:4+4 = 8‎ ‎5、问:为什么小胖最后满意了?生:小胖有了双份的小笼包。‎ ‎6、小结:小胖的小笼包比原来又多了一倍,这就是加倍。(揭示课题)‎ 二、探究与发现:‎ 1、 实际操作:‎ 师:同学们,顾老师这儿有1粒糖,还有3个果冻,在你们桌上也有一些糖和果冻,你们能拿出我的加倍吗? 生分小组活动。汇报:我拿了2粒糖和6个果冻。问: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是这样想的,1的加倍就是1+1=2,3的加倍就是3+3=6。‎ 师:你真聪明,加上和原来一样的个数,这就是加倍。‎ 板书: 加倍 加倍 ‎ ‎ ‎2、师:你们现在有了2粒糖和6个果冻,是我的加倍。那么把这句话倒过来,是不是能说,顾老师的糖和果冻也是你们的加倍呢?‎ 生:不能,你的是我们的一半。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指图):2的一半是1;6的一半是3。‎ 师:真聪明,你们一下子就看出了顾老师的糖和果冻是你们的一半。‎ 板书: 一半 一半 ‎ ‎ 1、 讨论:加倍与一半有什么不同?‎ 反馈:加倍是把两个相同的数相加,一半就是把一个数分成两个一样的数。‎ 小结:把一个数分成两个一样的数,这种分发就是对半平分。‎ 三、巩固与运用:‎ ‎1、小圆片操作:‎ ‎(1)书上P48摆小圆片,加倍,填表。‎ 反馈汇报。例:2的加倍是4;4的一半是2。‎ ‎(2) 找找另一半:‎ 小结:知道了一半的个数,就知道了另一半的个数,可以求出加倍的结果。‎ ‎2、查加法表中的加倍。‎ ‎3、分小组试编减法表中的减半。例:2-1=1;4-2=2;6-3=3……‎ ‎4、填表:书上P48/2‎ ‎5、书上P48/3根据加法算式写出加倍与一半。‎ 四、实践体验:‎ 1、 出示场景图,‎ ‎ ‎ 每笼4个, 每盘20只 每笼售价6元 每碗4元 每盘售价9元 ‎(1)你和妈妈一起去吃早餐,你们会买什么?‎ ‎(2)饺子一盘有20只,你一下子吃不下了,妈妈决定和你对半平分。‎ 请你说一说,你和妈妈各吃几只?‎ ‎(3)小丁丁的妈妈买了两笼小笼,请你帮他算算一共有几个小笼包?一共付了多少钱?‎ ‎(4)如果给你20元钱让你去吃早点,你会点什么?点多少?请算一算实际的价钱。‎ 五、总结:在这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还想知道什么?‎ 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发现更多的数学奥秘,学到更多的数学本领。‎ ‎ ‎ 大家来做加法表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新教材一年级第一学期第58页。‎ 教学目标:‎ ‎1. 认识加法表。‎ ‎2. 复习20以内数的加法。‎ ‎3. 在做加法表时,观察各组算式的特点,初步培养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复习20以内数的加法。‎ 教学难点:学会“由线到面”的观察方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 课前2分钟:‎ ‎7+9= 6+7= 5+4= 2+9= 8+6= 10+10= 1+15= 6+8= 8+5= 7+5=‎ 教学过程:‎ 一、 引入:小朋友,我们已经学完了加法,,编我们这本数学书的伯伯送我们每个小朋友一件礼物——一张加法表。你喜欢吗?‎ 问:为什么?‎ 过渡:这张加法表里隐藏着许多小秘密,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探索其中的奥秘,好吗?‎ 二、 新授 ‎ ‎1、从颜色、方向上观察 师:我们一起拿出伯伯送给我们的这份礼物,把书翻到最后一页,这张加法表究竟有什么小秘密呢?老师请大家仔细看加法表,你发现了什么吗?把你的发现告诉你的同桌。‎ A:红色(加倍) B:绿色(和是10) C:黄色(一个加数是5的加法)D:灰色(和是5或是15) E:兰色(一个加数是0或是10的加法)F:从左往右竖着看 G:从左下角向右下角观察 ‎2、从形状上观察探究 师: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信封,信封里装着不同的学习材料,你们看(出示图形并作介绍)大家可选择其中的图形放在加法表的任何地方,观察图形中的算式,你又发现了什么呢?要求先独立探索,然后进行小组交流。‎ 小组活动(个人探究,小组交流)‎ 注:能力较低的学生从一个、两个角度观察图形中的算式。‎ 能力较强的学生比较全面地介绍图形中算式的小秘密。‎ 过渡:小朋友,你们想不想自己在加法表中创造出更多的图形,然后找找其中的小秘密呢?‎ ‎3、学生自己创造图形,然后探究算式的秘密。‎ 要求:每个小朋友都有这样加法表(出示),请你在这张加法表中创造图形,每个图形必须由这样小菱形组成。先将你所创造的图形涂色,然后独立探索其中的小秘密,进行小组交流。‎ 1、 独立创造,探索秘密 2、 小组交流,每组选出你们认为最好的一张或两张然后派代表上来介绍。‎ 1、 汇报交流:1、介绍图形2、介绍秘密 一、 拓展编加法表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大家已经对加法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你们想不想自己来编一张小小的加法表呢? ‎ 师:大家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有提示的或没有提示的进行编写(出示两种加法表)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合作完成。‎ 汇报交流。‎ 二、 总结。‎ 组算式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新教材一年级第一学期第60页。‎ 教学目标: ‎ ‎1、能够看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理解算式所表示的含义。‎ ‎2、探究一组相关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中的交换与逆的关系。‎ ‎3、通过应用,发展学生自主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数学价值。‎ ‎4、通过对一个情节设置不同的问题,探索交换与逆的关系 教学重点:‎ ‎1、探索加法中的交换;探究加法与减法之间的关系。‎ ‎2、通过对一个情景设置的不同的问题,探索交换与逆的关系。‎ 教学难点:加法算式、减法算式中逆关系的发现与应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图片、教学卡片 课前2分钟:‎ ‎3+13= 6+7= 8+4= 9+3= 13+7=‎ ‎16-3= 13-7= 12-4 12-3= 20-7=‎ 教学过程 一、情景演示,设疑激趣 ‎1、出示小朋友在游乐场里玩游戏的情景。(多媒体演示或情景图)‎ 师:游乐场里有许多小朋友在游玩,他们玩得真高兴,他们在玩些什么呢?谁来说一说。生:(略)‎ 师:那么根据这些图,你们能写出哪些算式呢?请小组里的小朋友相互说一说。‎ ‎(小组学习,并汇报,教师根据不同的游玩项目,归类板书)‎ 二、自主探究,发现奥秘 ‎1、放大小朋友骑木马的图 师:小朋友骑木马,玩得真高兴,有的小朋友列出了加法算式,有的列出了减法算式,谁来说说这些算式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 ‎6+4=10 10-6=4‎ ‎4+6=10 10-4=6‎ 生:(略)‎ ‎2、师:这幅图,小朋友列出了4道算式,两道加法算式,两道减法算式,那么2道加法算式之间,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请小朋友分小组讨论。‎ ‎(生分小组先讨论,然后小组汇报)‎ ‎3、师:小朋友说得真好。一道加法算式中,交换一下加数的位置,就变成另外一道加法算式。而加法算式中和是减法中的被减数,两个加数分别是减数和差,所以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你们看这4道算式就象兄弟姐妹那样关系亲密。‎ 三、综合应用,体验知识 ‎1、师:游乐场里,小毛猴,短尾猴在表演马戏,可是,它们在表演时和它们的兄弟姐妹失散了,你能帮助它们找到它们的兄弟姐妹吗?‎ 小毛猴 短尾猴 ‎ 5+3 8-7 ‎ ‎ 3+5 8-1 8-3 7+1 1+7 8-1 4+6 9-4 ‎ ‎2、小毛猴、短尾猴找到了它们的兄弟姐妹,可是剩下的2个小猴没有兄弟姐妹,你们愿意做它们的朋友吗?‎ ‎(生:讲出和 4+6 9-4 是兄弟姐妹的其它三道算式)‎ ‎3、观察一面一组算式,并很快说出计算结果。‎ ‎13+2= 11+7= 8+6=‎ ‎2+13= 7+11= 6+8=‎ ‎15-2= 18-7= 14-6=‎ ‎15-13= 18-11= 14-8=‎ 师:你们是用什么好方法又快又正确地得到计算结果的呢?生:(略)‎ ‎4、师:我们知道了“兄弟姐妹”的亲密关系,就能帮助我们解决许多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小游戏“找朋友”,老师出2个数牌,请你看一看你手中的哪一张数牌是我的好朋友,并说出这3个数牌,怎样列出2道加法算式,2道减法算式。‎ ‎6‎ ‎4‎ ‎3‎ ‎0‎ ‎7‎ ‎12‎ ‎5‎ ‎14‎ ‎5、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你最喜欢解决什么问题呢?在解决这些问题中,你有什么好方法呢?你还想解决什么问题呢?‎ 四、拓展新知,启迪思维 师:游乐场中最好玩的游戏是智闯密室,密室中有n道门,每道门需要同时有3把钥匙开启,而且这3把钥匙就像兄弟姐妹那样亲密,那么在这么多钥匙中,哪3把钥匙能打开密室门呢,你最多能打开几道门?‎ 五、总结:这节课认识了什么?还知道了什么?‎ 数学游乐场 教学内容: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新教材一年级第二学期P84‎ 教学目标:‎ ‎1、复习20以内数与式的大小比较及20以内的加减法。‎ ‎2、探索题包的内在归律,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 教学准备:翻转片、数图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 1、 出示口算卡片:‎ ‎8+4 11+6 8-3 15-6 9-0‎ 2、 比大小:‎ ‎ 6〇9 10〇9 11〇13‎ 1、 引入新课:师:今天我们学习《混在一起做》。‎ 一、 新授练习 (一) 题1‎ 1、 请学生独立完成题1‎ 2、 校对 这些题目你是怎样比较的?‎ 生:先口算出左边算式的得数,再同右边的数进行大小比较。‎ 3、 再让学生口头回答哪些题的得数小于5、10、15?‎ 哪些题的得数等于20?‎ 4、 巩固练习:完成书上第7、第8题。‎ (二) 题2—题3‎ 1、 先拿出翻转片、20数列图,请学生摆一摆、做一做,完成题2左边一组题。‎ 2、 师问:你们在摆的过程中发现这组题有什么规律吗?‎ 生:从上往下看,被减数每次减少2,减数每次增加2,差就每次减少4。‎ 3、 剩下三组题,小组合作先找规律,再计算。‎ 4、 小组汇报 交流第四组题包时,师强调我们通常使用的规律在这里中断,因此不能盲目使用寻找的规律来解题,必须对每题要仔细观察。‎ (三) 题4—题5‎ 1、 这里有四组题,请在组长的带领下任选一组,先在组内交流题包规律,再填空。‎ 2、 大组交流汇报:‎ 重点讨论第四题左边一组题,启发学生重新按规律排列 可能出现两种情况:‎ ‎(1)20-()=20 (2)20-()=0‎ ‎ 20-()= 15 20-()=5‎ ‎ 20-()= 10 20-()=10‎ ‎ 20-()= 5 20-()=15‎ ‎20-()= 0 20-()=20‎ (四) 题9‎ ‎1、学生观察,这三组题有规律吗?‎ ‎2、出示:18+□=20 ‎ 师问:□里填几? 你是怎样想的?‎ 生答:18+□= 20 □=20-12‎ 出示:17-□= 12 ‎ 师问:□里填几? 你是怎样想的?‎ 生答:17-□= 12 □=17-12‎ 师小结:这组题我们可以用加法的关系来做。‎ ‎3、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完成书上第九题。‎ ‎(五)、题6‎ ‎1、出示题目,审题,学生尝试列出算式。‎ ‎2+2+2+2+2+2+2=14 ‎ 鼓励学生改变房间数和熊猫个数,自编文字题,口头列出算式。‎ (六) 题10 ‎ 1、 说这道题目的要求?2、写出加法或减法式子,将数楼填满。‎ (七) 动脑筋。让学生自编一个题包,使每题结果都等于16。‎ 三、总结:今天的最大收获是什么?互相交流。‎ 期末复习(第一课时)‎ 复习内容:20以内数的认识(课本P61--1、6)‎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20以内数的组成、数序等,使学生加深对数的概念的认识和理解。‎ ‎2、加强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在表示第几个时要注意说明方向、顺序。如:从左往右数,第2个是(  )。‎ ‎3、强调数物体个数的方法: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数数、做记号、根据物体摆放的规律按群数数等。‎ ‎4、加深对0的理解:在不同情境中,0的含义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0表示没有,还表示“起点”和温度计上的“基准”0度。要依据具体情况,判断0的含义。‎ ‎5、通过复习,促进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提高和发展,增强运用知识的能力,加深对数学的体会。‎ 复习过程:‎ 一、复习数的认识及排列 ‎1、你们认识了哪些数?‎ ‎ 学生齐读: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 让学生换多种方式读,比如:让学生顺着数,也可以让学生倒着数,还可以让学生跳着数,可以是数单数,也可以数双数。‎ 数离不开我们的生活,那谁能用这些数说一句话呢?‎ ‎2、说一说数与数之间的位置关系:如13在几的前面?19在几和几的中间?‎ 二、复习比较大小 ‎1、我们认识了数,也会排列数的顺序了。那么这两个数,你能很快地说出谁大谁小吗?‎ 出示11和17,你是怎么比的呢?‎ 出示6、9、15你能说出这三个数的大小吗?‎ 三、按规律填数 ‎ (1)11   13    15   (   )   (    )。   ‎ ‎(2)20   18    (   )    (   )   12。‎ 四、复习数位 ‎1、师出示卡片11:‎ 这是几?它是几位数呢?‎ ‎  从右面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是什么位呢?个位上“1“表示什么?十位上的“1”又表示什么呢?‎ ‎   你能说出“11”各个数位上的数表示什么吗?‎ ‎2、练习:‎ ‎(1)看卡片,说出它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13、16、18、20)‎ ‎(2)我说你猜:1个十,3个一组成几?9个一,1个十组成几?‎ 个位上的数是最大的一位数,十位上的数比0大1,这个数是几?‎ ‎20里有几个十?20里有几个一?‎ 五、 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数数 ‎ 1、复习序数的含义 ‎(1)从左边起,红珠子是第几个? (2)把第14个珠子涂上颜色。‎ ‎2、数学游戏,猜猜我是几。 ‎ ‎  (1)我是10前面的一个数,我是几?‎ ‎  (2)我比9少1,我是几?‎ ‎  (3)我是12和14中间的一个数,我是几?   ‎ ‎  (4)我是19后面的一个数,我是几?‎ ‎  (5)我比18少1,我是几?‎ ‎  (6)我是由1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我是几?‎ ‎  (7)我是由2个十组成的,我是几?‎ 六、独立完成课本P61—1、6题。‎ ‎ ‎ ‎(期末复习)第二课时 复习内容:20以内加减法(课本P62--2、3、4、5)‎ 复习目标:‎ ‎1、通过对学过的20以内数的加法比较归类,总结出计算的规律,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复习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3、重视逆向思维题型的训练,如:(  )+6=15,尤其是(  )-7=7,学生容易填成0。‎ 复习过程:‎ 一、复习加减法的意义   ‎ ‎1、让学生根据这幅图列出两个加法算式。‎ ‎○○○○       ○○○     ‎ ‎(1)指名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  3+4=7  4+3=7‎ ‎(2)这两道加法算式各表示什么意思?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 ‎2、学生看这幅图,列出两个减法算式,并计算得数。‎ 指名学生说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 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 ‎ 三、逆向思维题型的训练,在括号里填数 ‎( )+8=8    9-( )=9   5+( )=8    5+( )=6  ‎ ‎( )-0=0   ( )-0=0   ( )+2=8 2-( )=2  ‎ ‎( )+1=7    ( )+1=6    ( )+6=15  ( )-7=7‎ 四、出示20以内的进位加法表 ‎1.口算 ‎ 9+几 ‎ 8+几 ‎ 7+几 ‎ 6+几 ‎5 4 3 2 +几 复习凑十法 ‎2、总结和是11 12 13 14 的算式 五、独立完成课本P62--2、3、4、5题。‎ 六、用数学 ‎ 1 ‎ 一共有( )只,跑走了10只,还剩( )只。‎ ‎(只)‎ ‎2、学会看图。‎ 画 画 画 小王 ‎8个 ‎4个 ‎2个 小明 ‎4个 ‎( )个 ‎7个 小红 ‎5个 ‎6个 ‎( )个 一共有 ‎( )个 ‎15个 ‎10个 ‎(期末复习)第三课时 复习内容:认识物体和图形及分类(课本P63--7)‎ 复习目标:‎ ‎1、能区分长方体与正方体。‎ ‎2、能数出有几个长方体与正方体。‎ ‎3、能从立体图形抽象出平面图形。‎ ‎4、面对数量众多的物体,要分类数。养成数时按顺序、做记号、检查验证的好习惯。‎ ‎5、加强学生分类的能力。如安排一些图形(各种不同的颜色、形状、大小,摆放位置也无序)‎ 复习过程:‎ 一、分一分 ‎ 区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二、立体图形平面图形分别有多少个?‎ ‎ ‎ 有(    )个, 有(    )个,有(    )个, 有(    )个。‎ ‎  ‎ ‎(    )个长方形    (    )个正方形 ‎  (    )个三角形    (    )个圆 三、 分类(把每题中不同类的圈出来)。 ‎ 分类(把每题中不同类的圈出来)。 ‎ 四、按不同方法分类 五、独立完成课本P63—7题。‎ 六、拓展题 里一共有( )颗星星,‎ 里一共有( )颗星星,既在里,又 在 里的星星一共有( )颗,既在里 , 又在 里的星星一共有( )颗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