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4-2015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4-2015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一、主要的调整与变化 (一) 新增选择统计图的内容,删去众数和中位数 根据本套教材“统计与概率”部分教学内容的整体设计,本册教材教学扇形统计图和选择统计图。与实验教材相比,主要有两点变化:一是考虑到在用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要根据数据的特点和解决问题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以准确、有效地表示数据。教材在扇形统计图教学之后,体会选择统计图描述数据的过程与方法,增强数据分析观念。二是由于数学课程标准不再要求学生认识众数和中位数,且学生在现阶段很难弄清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的联系与区别,本次修订删去了实验教材中众数和中位数的内容。‎ ‎(二)前移转化的策略,增设选择策略解决问题的内容 首先,转化的策略是数学学习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策略,且在六年级上册学习分数、百分数实际问题时,经常需要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适当前置转化的策略,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运用策略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深刻地体验转化策略的实际价值,提高运用策略的自觉性。因此,本套教材把“转化的策略”安排在五年级下册教学。其次,解决问题时,一般不会单纯、机械地套用既有的经验和模式,而要根据已知信息,灵活运用已经积累起来的经验和方法,尝试把新问题转化成熟悉的问题,或把复杂问题转化成简单问题,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此,教材在六年级下册增设“选择策略解决问题”的内容,引导学生在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题策略的多样性以及选择策略的灵活性,形成相应的策略意识。‎ ‎(三)合理整合“综合与实践”部分的内容 本次修订,对实验教材中“综合与实践”部分的内容进行了精心筛选与重新整合。全册共安排了三次活动,分别是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安排的《大树有多高》,以及在《总复习》单元安排的《制订旅游计划》和《绘制平面图》。其中,《大树有多高》由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移来,主要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比例等有关知识解决问题;《制订旅游计划》由实验教材中的《旅游费用的预算》改编而成,主要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数与代数”“统计与概率”部分知识,解决旅游行程规划、旅游费用预算等问题;《绘制平面图》是新编的内容,主要引导学生通过测量和计算,绘制简单的平面图。‎ 此外,教材还前移了实验教材中《百分数的应用》单元,安排在六年级上册;增设了“探索规律”的活动——《面积的变化》,主要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平面图形按比例放大后,面积的变化规律。‎ 各单元教材分析 一、扇形统计图 内容:本单元主要教学扇形统计图和选择统计图,‎ 变化: 删去众数和中位数,增设选择统计图描述数据 修订的重点在选择统计图描述数据上,主要有两点变化 第一,注重以现实问题为背景,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体验各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体会选择统计图的实际意义,教材呈现了一组反映同学们课外阅读兴趣和习惯的统计图(见例2)同时设计了一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感受到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能更有效地描述数据,更便于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时,要让学生透过现象本质,读出一些信息。‎ 第二,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选择统计图描述数据的过程和方法 。教材十分重视引导学生经历用统计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步认识到统计图的选择,既要清楚反映表示数据的特点,又要有效说明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教材第8页的第7题,在提出问题的同时,呈现了四项调查内容,让学生选择一项设计调查表,展开调查和统计活动。这一过程中,由于所选择的调查内容不同,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过程也可能不同。这就为学生自主经历数据分析的全过程提供了充裕的时间和空间,有利于学生体验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的过程,感受合适的统计图在分析数据过程中的作用,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教学建议 小学数学不要求制作扇形统计图。因为制作扇形统计图需要扇形的知识,要计算扇形的圆心角,而小学数学只简单认识扇形,不教学画扇形,所以小学生不具备制作扇形统计图的知识与能力。‎ ‎1.看懂扇形图,利用数据解决问题。‎ 例1教材采用直接呈现的方式,引出扇形统计图,是由于两点原因:一是不教学制作扇形图,没有必要呈现扇形图的形成过程。二是学生能够看懂扇形图里的信息,不需要给予其他帮助。在呈现扇形统计图以后,教学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看图,交流,理解图里的信息。让学生说出图中的五个百分数,并且根据五个百分数的大小关系以及扇形统计图里五个扇形的大小,看出山地面积最大,丘陵面积最小。体会每一个百分数的意义,明白我国陆地总面积是单位“1”的数量,整个圆表示我国陆地的总面积。明白扇形统计图是分别表示每种地形的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之几。学生看到、想到并说出上述内容,就初步认识了扇形统计图。‎ 第二步,计算、填表,体会图的特点。例题告诉学生,我国国土总面积是960万平方千米,让他们算出各类地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计算要利用图中的各个百分数,从而体会扇形统计图表示的是各个部分数量与总数量的关系,知道它与条形、折线统计图的不同。例1的“练一练”前一个问题要分别说出扇形图给出的两个百分数的含义,属于知识范围的问题。后一个问题要感受我国以世界耕地的9.9%,供世界19.6%的人口吃饭,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是对世界以及全人类的贡献,属于思想性的问题。如果有可能,还可以思考其他国家的总人口占世界人口的百分之几,其他国家的耕地总面积占世界耕地的百分之几,通过1-19.6%和1-9.9%求出两个百分数。把世界人口作为单位“‎1”‎、世界耕地作为单位“‎1”‎,体会整个扇形图所蕴含的各种信息,有利于学生深入体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2·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例2是六1班同学课外阅读情况统计,呈现了3幅统计图,让学生比较统计图,体会各类统计图表示数据的不同方式和特点,提高用统计图表示数据的能力,进一步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三幅统计图分别表示什么?”这个问题要回答每一幅统计图的内容,说出每一幅统计图里的数据信息。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看到三组数据采用了三种不同的统计图,扇形图表示各个部分数量分别占总数量的百分比,折线图和条形图都表示一组数据的各个具体数量。这就了解到各种统计图在表达数据时的特点,初步体会到三种统计图的联系和区别。‎ 第二组问题分别指向三幅统计图里的内容,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各幅统计图里的数据信息,再次体验扇形统计图表达的是“各部分占整体的份额”,折线统计图表达的是“一组数量的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表达的是“一组数量各有多少”。这样,学生就能再次感悟统计图的使用是有选择的,应根据数据的内容特点,合理选用相应的统计图。‎ ‎“你还能从统计图中获得哪些信息?”‎ 这个问题比较开放,要鼓励学生说出在三幅统计图里看到的、想到的信息,培养学生理解与解释数据,分析与评价数据,应用数据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X| k |B| 1 . c| O |m 体会使用统计图是“有选择”的,应根据数据的内容特点,以及需要表达的数据信息,选择适当的统计图。三个小卡通的交流,代表学生分别说出了什么情况适合使用扇形图,什么情况适合使用折线图,什么情况适合使用条形图。‎ 配合例2的“练一练”采用三种统计图表示李大伯家的收入情况。教学还可以作如下的延伸:一是比较条形图和扇形图,它们都表示四项收入的情况,但表示的方式不同,数据不同,从图中获取的信息既有一致的方面,也有显著的区别。二是体验条形图里的数据,适合用折线图表示吗?从条形图里的四个数据只表示“各多少”,不存在“变化”状态和趋势,得出不适合使用折线图的结论。三是折线图里的数据可以用条形图表示吗?从折线图里有六个年份的收入数量,体会也能采用条形图表示。但条形图不能像折线图这样清楚地表示出年收入的增加态势。‎ ‎3. 精心编排练习题,突出统计活动能力的培养 练习一第1题要求学生评价这两天的食物搭配“哪一天更合理些”。编排这道题的目的在于通过对两幅图里的数据的比较,获取扇形图传递的信息,并引发深入的思考。“哪一天合理”没有标准答案,如果从有利于身体健康角度评价,也许第一天的搭配比较合理。因为现在提倡多吃些蔬菜、水果、谷物,少吃些动物蛋白和油脂。但是,从个体的需要考虑,也许第二天的搭配更能满足。如参加高强度的体育活动或生产劳动的人,一些需要补充营养的人,应该适当多吃一些动物蛋白。第2题把“估计”引进扇形统计图。呈现的干果拼盘可以看作扇形图,不要求估计得十分准确,能说出“(各)大约占百分之几”并对自己的估计作出解释就可以了。第7题是一个简单的实践活动。要求以自己班级同学课外阅读习惯为内容,进行一次统计活动。先确定课题和设计调查方案;接着开展调查,收集信息、整理数据,制作统计图表;然后分析数据,评价自己班级同学的课外阅读习惯;最后拓宽研究课题,重新设计调查方案,开展新的统计活动。这道题可以作为一个长作业,在课内或课外完成。‎ 本单元最后安排的“动手做”,是以“反应速度”为内容的游戏活动,是用统计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数据活动。编排这次动手做的目的,是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一次数据活动,获得对数据的新体验。教材有以下三点安排。‎ 图文结合,讲述了游戏方法——把长‎20厘米左右的直尺竖直按在墙上,“0”刻度在下,食指按在“0”‎ 刻度处;突然松开食指,让直尺下落,然后迅速用食指按住下落的直尺;食指按住刻度几,表示直尺下落了几厘米,随时记录这个数据。教材一方面设计了有兴趣的游戏,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数据上面。‎ 组建小组,建议人数和次数——4人一组进行活动,每人轮流做6次,根据记录的数据,在方格纸上制作统计表或统计图。这样,小组内就可以比一比,看谁的反应速度最快,而且有较充分的数据来表明各人反应速度的快慢。把这些数据用统计图表呈现出来,能方便比较,容易看出小组内各人的反应速度。‎ 提出课题,设计实验方案——为比较男、女生的反应速度,讨论活动方案。如,小组内的人数与性别如何安排?数据记录在怎样的表格里?每人做6次,用哪个数据来比较?如果每组的男、女生都不是1人,男生用什么数据与女生比?这一段应该是整个动手做的重点,讨论越充分,方案越成熟,游戏越顺利,对数据活动的体验就越丰富。‎ 二 圆柱和圆锥 内容及变化 本单元主要教学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圆柱和圆锥的体积 。由于解决与圆柱、圆锥有关的问题时,经常会涉及一些比较复杂的计算,教材一方面通过底注说明解决问题时可以用计算器计算,另一方面,通过示例明确,可以用含有“π”的式子表示计算的过程和结果。这样安排,既可以帮助学生切实掌握相关的计算方法,又降低了计算的难度,可以有效防止学生因琐碎的计算而引起的厌学情绪。‎ 教学建议 ‎  本单元在学生认识了圆,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特征以及表面积与体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编排,是小学数学最后教学的形体知识。‎ ‎1.按“整体—部分—整体”的线索,分别教学圆柱和圆锥的结构特点。‎ 学生认识几何体一般先整体感知形状,再仔细研究结构与特征,在此基础上归纳描述,建立形体概念。‎ 例1‎ 先教学圆柱的特征,再教学圆锥的特征。这是因为学生对圆柱已有直观感,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直观认识了圆柱,对圆柱的形状有了一些粗浅的感受。学习圆锥就没有这样的台阶。相对于认识圆柱来说,了解圆锥会稍难些。圆柱和圆锥的形状虽然有明显的区别,但它们都有圆形底面、弯曲的侧面。先认识圆柱,有利于认识圆锥。把圆柱的认识与圆锥的认识编排在一道例题里教学,也体现了它们既是不同的几何体,也有内在联系。它们的联系,一是“都有圆形底面、弯曲的侧面”,二是“圆锥体积是等底等高圆柱的三分之一”。‎ ‎·在现实的情境中初步认识圆柱和圆锥。例题在图画里呈现许多圆柱、圆锥形状的物体,让学生从中找出圆柱形状物体,告诉他们有些物体的形状是圆锥,还要回忆生活中的其他例子,体会这两种形状的物体是比较常见的,为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搜集了丰富的材料。‎ ‎·观察交流,分别描述圆柱和圆锥的结构特点。教学圆柱的形状特点,要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教师适时给出必要的讲解。因为圆柱的形状需要学生充分感知,有关圆柱特点的数学术语和规范表述不是他们发现创造,而是意义接受的。三个小卡通的交流,代表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获得的有关圆柱的感性认识,也是圆柱的最主要特点。学生通常对圆柱“上下两个面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有一个曲面”这两点比较关注,对圆柱“上下一样粗”容易疏忽,教学要注意这一点。在学生交流圆柱特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图文结合指出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圆柱的“高”是一个数学概念,指的是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教学应该突出的是关于圆柱高的概念,关于圆柱图形上表示高的方法,以及测量圆柱形物体的高的方法。没有必要在“几条”上纠缠不清,特别不能造成概念的含糊。‎ 认识圆锥要引导学生把认识圆柱的学习活动经验迁移到认识圆锥上来,圆锥的高是教学难点。因为圆锥的高是圆锥内部一条线段的长。教材图文结合,指出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的距离是圆锥的高,并在圆锥的几何图形上用虚线画出从顶点到底面圆心的线段,帮助学生理解圆锥高的含义。还暗示了测量圆锥的高的方法。‎ ‎·在练习里发展空间观念。练习二第2题指出圆柱、圆锥的三视图,体会从正面、侧面看到的形状要用平面图形来表示。第3题要求利用教科书附页里的图形做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体会圆柱的侧面是长方形卷成的,圆锥的侧面是扇形卷成的,经历平面变成曲面的过程。测量做出的圆柱和圆锥的底面半径与高,可以再次巩固高的概念,也能为接下来教学表面积和体积作些准备。‎ ‎2.展开圆柱的侧面、表面、研究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例2教学圆柱的侧面积,例3教学圆柱的表面积。这样安排,符合知识间的关系,突出侧面积是认知的重点。‎ ‎·指导展开圆柱侧面的方法,理解侧面展开后的形状。例2‎ 计算圆柱形罐头侧面的商标纸的面积,一要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沿着接缝剪?”弄明白沿着其他地方剪也能把商标纸展开,但得到的不一定是长方形,计算长方形的面积比计算其他图形的面积方便。还要组织学生讨论“商标纸的接缝相当于圆柱的什么?”弄明白沿着接缝剪相当于沿着圆柱的一条高剪,而这样做才能使侧面展开成一个长方形。二要沟通长方形的长、宽和圆柱的直径、高之间的联系,为计算侧面积创造条件。三列式计算商标纸的面积,要指导他们分步计算,先算出圆柱的底面周长,再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分步列式计算能减少错误,比列综合算式方便。还要支持学生使用计算器,没有必要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繁琐的乘法笔算上。教材还指出“(商标纸的面积)也可以这样计算:11π×15=165π”,省略165×3.14的笔算,用165π作为最后的得数。这与中学数学是接轨的,会受到教师和学生的欢迎。‎ ‎·指点方向,探索侧面积的算法。计算商标纸的面积,要指导他们分步计算,先算出圆柱的底面周长,再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分步列式计算能减少错误,比列综合算式方便。还要支持学生使用计算器,没有必要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繁琐的乘法笔算上。教材还指出“(商标纸的面积)也可以这样计算:11π×15=165π”,省略165×3.14的笔算,用165π作为最后的得数。这与中学数学是接轨的,会受到教师和学生的欢迎。‎ ‎·画出表面展开图,研究表面积的算法。例3教学圆柱的表面积,关键在于建立表面积的概念。只要理解“求表面积”就是求什么,算法自然就产生了。而且长方体与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和算法,对教学圆柱表面积有支持作用。例题要求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圆柱的表面展开图。要求学生看着圆柱图形和标注的底面直径与高,思考圆柱的侧面沿着高展开,得到的长方形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两个底面分别是多大的圆,并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长方形和两个圆,即这个圆柱的表面展开图。和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一样,圆柱的表面积计算也不给出公式,让学生在理解表面积意义的基础上推理算法,以避免记忆公式的负担。第二步计算例题呈现的圆柱的表面积。由于计算圆柱侧面积的方法已在例2教学,计算两个底面圆的面积是旧知识,学生应该能独立计算圆柱的表面积。教师仍然要提醒他们列分步算式解答,通常先算出侧面积,再算出一个底面的面积,然后算侧面积与两个底面积的和。学生如果用4π表示侧面积,用2π表示两个底面圆的面积,用6π表示表面积,应该加以肯定。‎ ‎·‎ 灵活应用侧面积、表面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练习二是圆柱侧面积、表面积的实际应用,解答问题要重视“数学化”,把实际问题抽象成计算侧面积、底面积或表面积的数学问题。如第4题求铝皮面积是计算圆柱形队鼓的侧面积,计算羊皮面积是求圆柱形队鼓的两个底面积。再如通风管是没有底面的,彩纸糊的灯笼只有下底和侧面。第10题可以用(180+32π)平方分米表示结果,也可以算出来,第11题一共有多少朵花根据实际生活情境应该保留整数,所以要算出具体结果。‎ ‎3.应用转化策略,教学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三) 通过猜想——验证,探索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 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而且知道它们的体积都可以用“底面积×高”来计算。事实上,不仅是长方体与正方体,求各种直柱体的体积都可以用“底面积×高”来计算,圆柱的体积也是这样。‎ ‎·建立“等底”“等高”概念,形成“等积”猜想。例4教学圆柱的体积。教材先呈现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这三个立体图形,涂色突出它们的底面,指出这三个几何体的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要求先猜想圆柱体积与等底(面积)等高的长方体、正方体体积是不是相等,再通过把圆柱“等积变形”证实猜想,推导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猜想与验证是人们解决问题经常采用的策略。教材鼓励学生猜想并验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圆柱体积的教学不是被动接受,而是有意义的探索。‎ ‎·割、拼圆柱,转化成长方体。,教材把圆柱转化成等底(面积)等高,体积不变的长方体,并展示转化过程。转化思路的形成,借鉴了把圆转化成长方形计算面积的经验。转化的要领是保持圆柱与长方体等底(面积)、等高、等(体)积。学生可以看教材里的插图,明白怎样把圆柱切割与改拼。如果能亲自操作学具,实践圆柱的等(体)积变形,就更好了。然后是渗透极限思想。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16份,切开后拼成的只是一个近似于长方体的物体。如果圆柱的底面平均分的份数越多,切开后拼成的物体越接近长方体。圆柱底面被平均分的份数足够多,就能转化成等底(面积)、等高、等(体)积的长方体。‎ ‎·通过推理,得到圆柱体积计算公式。最后是推导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由于圆柱与转化成的长方体体积相等,所以求圆柱的体积只要计算长方体的体积;由于长方体体积可以用底面积乘高计算,而长方体的底面积与圆柱底面积相等,长方体的高与圆柱的高相等,“底面积×高”‎ 计算的既是长方体的体积,也是圆柱的体积。由此得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必须注意的是,在得出圆柱体积计算公式以后,教材安排“回顾圆柱体积公式的探索过程”,要求学生交流体会。“转化”是探索圆柱体积公式的策略,在寻求圆柱体积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转化成长方体”是关键。教学应通过回顾,突出转化策略在这里的应用,联系实际加强策略意识。另外,用“底面积×高”涵盖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体积计算,有利于优化认知结构,这也应是回顾与反思的一个重要内容。‎ 练习三P17第5题要求算出具体结果,P1练习三其中第7题,把一张长‎5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纸分别绕其长或宽旋转,能形成两个不同的圆柱。先估计这两个圆柱的体积,指出哪一个大,再计算它们的体积,验证前面的估计。教学这道题,要让学生体验“长方形绕其长(宽)旋转,能形成长方体”的现象。如有必要,可以动手操作,实践一下。要识别形成的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把已知的长方形的长、宽转化成圆柱的有关数据。形成的两个圆柱,一个的底面小一些、高一些,另一个的底面大一些、矮一些。估计哪一个的体积比较大,其实是猜一猜哪个的体积大。猜对和猜错,都要通过计算体积来验证。‎ P19思考题。读题,理解水面上升与钢材放入水中有关,水面下降与钢材拉出水面有关。让学生独立思考,再交流。解法一:可以根据条件先求出‎8厘米钢材长的体积,也就是下降了‎4厘米的水的体积;再根据这个结果求出储水桶的底面积;最后根据储水桶的底面积和水面上升‎9厘米,求出上升部分水的体积,也就是钢材的体积。解法二根据钢材竖着拉出水面‎8厘米,水面下降‎4厘米,可以知道水面每下降‎1厘米,对应钢材拉出水面‎2厘米,水面上升‎9厘米,对应着放入水中的钢材长‎18厘米,根据钢材的半径和长度就能求出钢材的体积。‎ 练习三的后面是“动手做”,要求测量土豆的体积。土豆的形状不规则,求它的体积没有现成的计算公式。教材设计了利用圆柱形容器测量土豆体积的方法进行这项活动要注意两点,一是在圆柱容器的里面测量它的底面直径和水面高度,并算出底面积。二是帮助学生理解水面高度变化与土豆体积的关系。教学应在适当时候组织学生反思这次测量活动,体会其中的“转化”策略:把形状不规则的土豆体积,转化成形状规则的圆柱体积,通过计算圆柱体积,得到土豆的体积。‎ ‎4.“估计—验证”探索圆锥的体积公式。‎ 就小学生现有的知识,把圆锥转化成体积相等的其他物体有些困难。因此,教学圆锥体积公式采用的方法与圆柱不同 ‎·认识等底、等高的圆锥与圆柱,估计圆锥体积是圆柱的几分之几。例5图示了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指出它们的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从图画直观,学生能确定圆锥的体积比圆柱小,教材让学生估计这个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几分之几。这里的估计是形成一个猜想,学生不一定估计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三分之一。不过,这并不要紧,后面的实验会得出这个关系。只要形成圆锥体积与等底(面积)等高圆柱体积有关的心向,就能支持后面的操作验证。‎ ‎·通过实验,发现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关系。首先准备器材,找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容器各一个,教材图示了比较底面积和比较高的方法。然后在圆锥容器里装满沙子,倒入空的圆柱容器里,从“3次正好倒满”这个事实,证实圆柱形容器的容积是等底等高圆锥形容器的3倍,也就是圆锥形容器的容积是等底等高圆柱形容器的1/3,确认或者修正原来的估计。‎ ‎·利用圆柱体积算圆锥体积,推导圆锥的体积公式。如果不考虑容器壁的厚度,圆锥容器里装满的沙子的体积可以看作圆锥的体积,圆柱容器里装满的沙子的体积可以看作圆柱的体积。从实验的结果先得出等底等高圆锥和圆柱的体积关系:圆锥的体积=圆柱的体积×1/3;再把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代入关系式,得出圆锥体积计算公式:底面积×高×1/3。‎ 教材很重视引导学生体验数学思想和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在得出圆锥体积公式以后,要求他们回顾圆锥体积公式的探索过程。要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体会。整理学生的交流,应该突出两点:一是“转化”策略,圆锥体积可以转化成圆柱体积来计算,新知识可以转化成旧知识来认识。二是实现转化可以通过猜想、验证来落实,猜想圆锥体积与圆柱体积有关,并验证这种关系确实存在,就实现了圆锥体积到圆柱体积的转化。‎ ‎·编排等底等高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关系的专项练习。第6题根据图示的各个立体图形的底面直径与高,寻找与圆锥体积相等的圆柱,其中的推理稍有难度。可以从圆锥体积是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1/3,推理出体积相等的圆柱与圆锥,如果底面积相等,圆锥的高是圆柱的3倍圆柱的高是圆锥的1/3;如果高相等,圆锥的底面积是圆柱的3倍圆柱的底面积是圆锥的1/3。还要注意到,大圆的直径是小圆的3倍,小圆直径是大圆的1/3,大圆的面积则是小圆的9倍,小圆的面积是大圆的1/9。‎ 过去的教学告诉我们,这一单元的计算比较繁琐,学生经常会算错。对此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营造良好的计算环境。每次作业的题量不宜过多,给学生的时间要充分,心理压力小些能减少计算错误。二是较复杂的计算可以使用计算器。通常情况是,三位数乘一位数、三位数乘两位数可以采用笔算,位数更多的乘法应该用计算器算。没有必要让学生进行繁琐的四则运算,消耗时间和精力。三是指导简便运算。在半径的长度数是5、15、25,高的长度数是2、4、8时,往往可以利用乘法运算律使计算简便些。要善于发现、及时利用可以简便计算的机会。四是鼓励用含有π的式子作为计算的最后结果。‎ 本单元的整理与练习仍然按“回顾与整理”“练习与应用”“探索与实践”“评价与反思”四个栏目编写。这里着重说说“探索与实践”栏目的习题。‎ 第12题有培养推理能力的作用。学生中可能有两个水平的推理:一种水平的推理比较具体,可以假设两个容器的高都是‎10厘米,一个容器的底面半径‎1厘米,另一个容器的底面半径‎2厘米,就能算出这两个容器的体积分别是10π立方厘米和40π立方厘米,由此得到它们的体积比是1∶4。另一种水平的推理较抽象,由于两个容器的高相等,所以它们的体积比决定于它们底面积的比。两个容器的底面半径的比为1∶2,底面积的比应该是1∶4,由此得到体积比是1∶4。对大多数学生而言,采用前一水平的推理比较适当,后一水平的推理,只会有少数学生适应。‎ 第13题是实践操作题。要求任选一个圆柱形饮料罐,计算它的容积。计算圆柱容器的容积,需要哪些长度?如何测量这些长度?都由学生拿主张。算出的容积应该比饮料罐商标纸上标出的“净含量”稍大一些,否则饮料罐里装的饮料不会达到净含量。‎ 第14题是制作实验题。 “怎样卷,圆柱的体积比较大?”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假设长方形纸长‎10厘米、宽‎6厘米,一种卷法形成的圆柱体积大约15.36π(底面周长‎10厘米,半径‎1.6厘米,底面积2.56π平方厘米);另一种卷法形成的圆柱体积大约10π(底面周长‎6厘米,半径‎1厘米,底面积π平方厘米),怎样卷体积大就很清楚了。这道题能发展空间观念。学生识别长方形的长、宽和圆柱的底面周长、高之间的对应关系,需要动手操作,用一张长方形纸卷一卷、看一看。‎ 三、 解决问题的策略 内容及变化 选择策略解决问题 把转化的策略安排在五年级下册 本单元是新编的教学内容,主要教学选择策略解决问题,重点是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数量关系,提出不同的解题思路,并集合自身的经验和习惯,选择合适的策略解决问题,从而起到整理策略、灵活运用策略的作用,使策略得到内化,思维品质得到提升。全单元编排两道例题,例1把陌生的问题转化成熟悉的问题,体会转化可以多样,例2 通过假设和调整解决问题,体会假设与调整可以多样。‎ 教学建议 ‎1.选择典型例题,为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数量关系创造条件。‎ 亲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学生体验和感悟解决问题策略的必然途径。而选择结构典型,难度适中的实际问题,又是有效组织学生学习活动的必要前提。为此,教材精心选择能有效激活学生策略意识的实际问题作为例题,鼓励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数量关系,为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创造条件。‎ 例1是一道稍复杂的分数实际问题(见图3),这样的问题,看似简单,但仅凭直觉和经验又难以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能自然引起学生的探索兴趣,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呈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再如,教材的例2是“鸡兔同笼”问题的变式(见图4),由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移来。这样的问题,数量关系比较复杂,能有效激活学生在例1的学习中积累的认识和经验,促使他们积极展开探索与思考,并在不断尝试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为学生自主选择合适的策略解决问题提供了机会,有利于学生形成相应的策略意识。‎ ‎2.合理安排解题活动线索,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和比较中体验选择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 为了让学生切实展开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探寻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提出问题后,两道例题都通过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尝试着分析数量关系,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同时通过对不同思路的比较和交流,帮助学生体会不同方法间的联系,找到切合自身实际的解题思路,感受选择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 例1启发学生“先分析题目汇中数量之间的关系,再说说准备怎样解答”‎ ‎,在激活旧知时,一方面通过从不同角度理解条件,分析数量关系,进一步感受“转化”,把复杂的问题通过转化变得简单,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策略,激活已有经验,促使学生解决例题时,能主动、方便地提取可用的策略,感受可以根据问题的特点应用不同策略解决问题。通过交流明确不同的解题思路:可以用画图策略,画线段图表示题意,直接看出男、女生人数各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再解答;也可以用转化的策略,把男女生人数的关系转化成用比表示,再按比例分配;还可以运用假设策略,用表示单位“1”的量,列方程解答。“选择一种方法列式解答”是经过“问题转化”以后的“模式识别”。利用已有的模型解决转化后的问题,也就是解答原来的问题。学生采用任何一种解法都可以,但不是要求他们“一题多解”。“检验”十分重要,应把得数放到原来的问题情境里检验是否正确。即看一看得到的男、女生人数是不是一共35人,男生人数是不是相当于女生的2/3。如果得数能够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就是原来问题的答案。否则,就不是原来问题的答案。最后进行回顾反思,体会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根据题意和数量间的联系,灵活地选用策略分析问题、能使解决问题的过程更直接、更清楚,解题方法更简单,增强策略意识。‎ 例2的问题情境是42人正好坐满10只船,求大船和小船各有几只。这个问题的题意并不复杂,学生能够理解。但是,解法不容易想到,一般的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派不上用场。教材问学生“解决这个问题,你准备用什么策略”,不要求说出解题思路和算法,而是鼓励他们从已经学过的列表、画图、枚举、假设和转化策略里自主选择解题方法。正像“辣椒”卡通的画图、“萝卜”卡通的列举、“番茄”卡通的假设那样,每个学生都要有自己的选择,班集体里就会呈现策略多样化。‎ 提出的假设(或猜想)必须检验,看10只船上是不是正好坐42人。提出的第一个假设往往不是问题的答案,船上的总人数不是比42人多,就是比42人少,需要调整大、小船的只数。教材把替换留给学生进行,一方面培养检验假设的意识,另一方面体会替换的方向与方法。替换时,如果假设的大、小船上乘坐的人数接近42人,可以一只一只地调整;如果假设的船上人数与42人相差较大,可以每几只一调。‎ 例2没有列式计算,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是解决问题未必都要列式计算,画图和列表也是解题的方法和形式。教学应该鼓励解题形式多样,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二是解答这道题的算式比较难列,算式蕴含的算理比较复杂。如果列式计算,不仅增加了教学的困难,还会削弱替换活动,伤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精心设计问题的呈现方式,逐步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水平。‎ 策略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训练和指导。教材十分注意安排一些有层次的练习,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积累选择策略解决问题的经验,形成相应的策略意识。例如,配合例1的教学,教材安排了三道练习,通过“看图填空”“把线段图补充完整”等形式,由“扶”到“放”地组织学生的解题活动,第1题看图分析数量关系,分数与比相互转化;第2题画图描述问题,借助直观分析数量关系;第3题选择策略解决问题。促使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选择策略的过程,感受策略的实用价值,提升解决问题的策略水平。第5题在有序列举中发现规律,第7题是一道相遇问题,引导学生根据“货车的速度是客车的 ”在图中画出客车和货车在相遇时行驶的路程和相遇的位置,在交流中明确:根据“货车的速度是客车的 ”可以知道:货车与客车行驶的速度比是2:3,由于两车行驶的时间相同,所以货车与客车行驶的路程比是2:3。所以可以按比例分配解答,也可以用分数乘法计算,还可以根据货车路程是客车的,用方程解答。通过比较发现,用分数乘法算比较方便。第8题关键在于理解第二堆的黑子与第三堆的白子同样多,让学生在图中试着画一画第二、三堆的白子和黑子,从图中可以清晰看出:第二堆的白子和第三堆的白子合起来正好是60枚。所以先求第一堆的白子:60×=20(枚),第二、三堆的白子有60枚,所以这三堆棋子中一共有60+20=80(枚)。应用画图的策略,可以清楚看出直观表示的数量关系,方便找到不同的解题方法。‎ 四、比例 内容及变化 本单元教学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比例,比例尺及其应用 加强知识的综合应用 与实验教材相比,本单元的变化较小,教材在结合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特别注重知识的综合与应用,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知识的内在联系,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例如,第47页第7题(见图5‎ ‎),要求学生先根据题中的路线图算出小青家到梅花山的路程,再根据小青骑车的速度,计算小青从家到梅花山所需要的时间。这样的问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综合性,可以帮助学生深刻认识与体验比例尺的意义及其应用价值,感受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 ‎ 教学建议 ‎  1.在现实情境和画图活动中,教学图形放大与缩小的含义。‎ 数学里图形放大与缩小的含义,和生活中的放大、缩小不是完全相同的。生活中往往把图形由小变大视作放大,由大变小视作缩小。数学里的图形放大与缩小,它的每一条边都按相同的比变化,即所有边的长度都放大到原来的几倍或者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所以,教学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必须选择数学含义鲜明的素材,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概念。‎ ‎·联系“倍”和“比”的知识,揭示图形放大的含义。例1先利用给出的数据,分别研究长方形放大后与放大前长的关系、宽的关系,从“倍”的角度和“比”的角度,描述图形的变化。然后联系长方形放大的事实,揭示图形放大的含义。从教材讲述长方形放大的数学含义,可以看到概念的关键是图形变化后与变化前对应边的长度比。所以,安排学生研究两张照片的“长有什么关系”“宽有什么关系”时,要提示他们说出第二张照片的长和宽分别是第一张照片的几倍,写出第二张照片和第一张照片长的比、宽的比。不要鼓励学生把第一张照片的长度和第二张照片比,以免对新概念产生干扰。‎ ‎·促进认知迁移,体会图形缩小的含义。在初步理解长方形按2︰1的比放大以后,教材提问:如果把第一幅画按1︰2的比缩小,长和宽应是原来的几分之几?各是多少厘米?引导学生感受图形的缩小,初步形成图形缩小的概念。教学时,可以把图形按2︰1的比放大与图形按1︰2的比缩小进行比较。突出比的前项指变化后的图形,后项指原来的图形。2︰1的前项大于后项,表示图形放大;1︰2的前项小于后项,表示图形缩小。‎ ‎·在方格纸上画图形,进一步体会图形放大与缩小。例2在方格纸上按照规定的比画出长方形放大后与缩小后的图形,教学这道例题,要把力量放在放大、缩小后图形长多少、宽多少上,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考,实现例题的编写意图。观察原来的长方形、放大后的长方形、缩小后的长方形三个图形,发现它们的大小不同,形状相同。要再次体会图形放大或缩小,所有边的长度都按相同的比变化。‎ ‎2.以图形放大为素材,教学比例的意义。‎ 在图形放大的情境中能够写出许多组对应边长度的比,这些比的比值是相同的。利用这些比教学比例,一方面使组成的比例有具体的含义,有利于理解比例的意义。另一方面通过对应边长度的比组成比例,能进一步理解图形的放大。‎ ‎·分别写出各张照片长和宽的比,分析两个比的关系。例3要求分别写出放大前照片的长与宽的比,放大后照片的长与宽的比。这两个比也是相对应的,都是同一图形里两条边的长度比,而且都把长作前项,宽作后项。学生思考两个比有什么关系,有人从比值的角度发现它们的比值都是1.6,有人从化简比的角度发现它们化简后都是8︰5。上面的活动有两个作用,一是为教学比例积累素材。二是发展对图形放大的体会:长方形放大,不仅放大后与放大前长的比与宽的比相同,而且放大前长与宽的比和放大后长与宽的比也相同。‎ ‎·根据比值相等写出等式,揭示比例的意义。两个比的比值都是1.6,两个比都能化简成8︰5,这些都表明两个比相等,因此可以写成等式。等式的左、右各是一个比,表示两个比相等,教材指出“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里首次感知比例的意义。‎ ‎·在常见数量关系中体验比例的意义。除了图形放大与缩小,常见的数量关系中也能找到比例。“练一练”第2题,所有商品一律八折出售,任意一件商品现价与原价的比的比值都是0.8,利用给出的四件商品的原价与现价,能够组成比例。题目要求“从中选择两组数据,组成一个比例”,应该理解“两组数据”在这里指的是什么,体会每一件商品的原价与现价就是“一组数据”,两件商品的原价与其对应的现价就是“两组数据”。正方形周长和边长的比一定能组成比例,因为比值总是4(四条同样长的边)。正方形面积和边长的比一定不能组成比例,因为两个边长不同的正方形,面积与边长的比不相等。教材联系常见的数量关系认识比例,以丰富的素材,加强对比例的理解,也为以后教学正比例作些铺垫。‎ 练习六的后面编排一次“动手做”。“动手做”让学生在画图实践中,深入体验图形放大、缩小的含义,深入体验图形放大、缩小是因其边的长度变化而发生的。学生能否画出放大后的三角形和四边形,关键在于能否从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放大中习得延长图形边的操作方法。所以,观察两个长方形,应重点关注小长方形放大成大长方形,大长方形的边是怎样画的,观察两个平行四边形,要关注把小平行四边形放大成大平行四边形,边是怎样画的,并且把这些画法应用到放大三角形和四边形上。‎ ‎3.在图形缩小的情境中教学比例的性质。‎ 教学比例的性质,能够更好地理解比例的意义,还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利用三角形缩小的数据写比例,认识比例的内项与外项。例4呈现三角形缩小的情境,缩小前、后的图形里标有底、高的数据。学生根据图形缩小的含义,利用图中的数据,能够写出许多比例。每个比例都由6、4、3、2四个数组成,四个数在比例中的位置有规律,这些都为教学比例的性质创造有利条件。‎ 教材举一反三,先在6︰3=4︰2里讲述比例的内项与外顶,再让学生指出其他比例的内项、外项,及时巩固知识。‎ ‎·在写出的比例中发现基本性质。比例的性质希望学生主动发现,因为性质比较明显。自己发现性质,认识深刻、记忆牢固、便于应用。教材要求再写出一些比例,体会规律存在于每个比例中。把比例用四个字母表示成a∶b=c∶d,比例的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可以写成a×d=b×c。教材用字母式子表示这个规律,出于两点考虑:一是符号化能够提升对比例性质的概括程度。这里四个字母组成的比例代表所有的比例,字母表示的两个积相等,是所有比例的共同性质。二是有利于应用。以后解比例,都要根据比例性质写出两个外项相乘等于两个内项相乘,才能继续求解,应该让学生学会这个写法。‎ 练习七第2题给出四组数,每组四个数。要求先判断哪几组中的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再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如5、7、15和21这四个数,由于5×21=7×15,所以这四个数能够组成比例。5和21可以同时做比例的外项,7和15同时做比例的内项;5和21也可以同时做比例的内项,7和15同时做比例的外项。一共可以写出8个不同的比例。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只要求正确写出一个比例,并在交流时知道还能写出其他比例就可以了,不必要求每个学生都写出8个比例。‎ ‎4.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解比例。‎ 例5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包括三点内容:根据图形放大的意义写出比例,应用比例性质求未知项,指出什么是解比例。‎ ‎·根据图形放大,写出比例。例题要求写两张照片长的比与宽的比组成的比例,在这个比例里有三项是已知的,一项是未知的。因此,像列方程解决问题那样,设放大后照片的宽是x厘米,列出的比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解比例是例题的主要教学内容。教材里写出了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这一步,让学生思考根据是什么,体会应用比例的性质能够求出比例中的未知项,并通过“试一试”“练一练”学会解比例。‎ ‎·‎ 思考题。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也就是两个数相乘的积相等的关系,把相乘的两个数同时做外项或内项,就可以写出符合条件的比例。‎ ‎5.写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例6教学比例尺的意义,计算平面图的比例尺。‎ ‎·认识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例题给出了草坪长‎50米、宽‎30米,草坪平面图长‎5厘米、宽‎3厘米。要求学生分别写出长、宽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教材没有对图上距离、实际距离作解释,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体会、识别。‎ ‎·指导统一单位。统一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长度单位,可以把实际距离‎50米改写成‎5000厘米,也可以把图上距离‎3厘米改写成‎0.03米。只要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长度单位相同,都能写出比。但是,写出的都不是最简单的整数比,都要化简。通过交流,体会把实际距离改写成厘米作单位的数量,写出的是整数比,化简较方便;把图上距离改写成米作单位的数量,写出的是小数比,化简较麻烦。由此得到经验,通常应使用图上距离的长度单位来组成比。‎ ‎·揭示比例尺的意义。通过写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学生初步感受了比例尺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教材指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两个数学式子,既精炼地表示了比例尺的意义,又表达了求比例尺的方法。‎ ‎·认识线段比例尺。线段比例尺是比例尺的另一种表示形式。教学线段比例尺有两点作用,一是进一步体会比例尺的意义,二是能方便地解决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的问题。教材通过解释比例尺1︰1000的具体含义引出线段比例尺,突出线段比例尺的特点,能直观地表示图上‎1厘米相当于实际若干米(千米)。线段比例尺与数值比例尺的意义是一致的,可以互相转化。‎ ‎6.利用比例尺,求实际距离或图上距离。‎ 利用已知的比例尺,可以求实际距离或者求图上距离。例7是求实际距离的问题,求图上距离的问题安排在练习里。例7鼓励解决问题的方法多样化,“萝卜”联系数值比例尺的意义解题,“蘑菇”利用线段比例尺解题。例题的重点是帮助学生列出比例式,用解比例的方法解决问题。列比例式的依据是比例尺的意义,在数量关系式“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的上面,图上距离是‎5厘米,比例尺是1/8000。如果设实际距离为厘米,就能列出一个含有未知数的比例,通过解比例也能得到实际距离。教材编排这种解法,给学生多一次理解和应用比例尺意义的机会,多一种求实际距离的方法。教学这种解法,要注意设句里实际距离的长度单位,这个单位必须和图上距离的单位相同。‎ ‎“试一试”要指导学生,根据得到的图上距离,在学校正北方向‎3厘米 处做一个记号表示医院,并且在学校与医院之间连一条线段。学生在这次“试一试”里,能初步感受画平面图的主要工作:找到合适的比例尺、计算有关的图上距离、确定方向等,为以后制作简单的平面图作了准备。‎ ‎7.安排实践活动,进一步理解图形放大、缩小的概念。‎ 实践活动《面积的变化》探索图形放大,面积变化与边长变化的联系。第一项活动是测量长方形放大后与放大前的长、宽,按图形放大的概念分别写出长的比和宽的比,估计放大后长方形面积与放大前的比是几比几,通过计算检验估计,初步体验图形放大时边长变化的比与面积变化的比是不同的。第二项活动测量正方形、三角形、圆的有关长度并计算面积,把数据填入表格,发现面积变化与长度变化的关系。第三项活动实例验证,形成认识,在课本第112页的方格纸上画一个平行四边形,也可以画其它图形,按比例放大,算一算放大后与放大前图形的面积比,看看是不是符合上面的规律:放大后与放大前图形边长的比是n:1,面积比是n²:1。‎ 在回顾反思的环节中,不仅要回忆规律,更要回忆如何发现规律的过程。在总结发现规律的方法中,使学生积累一定的活动经验。通过“你还能想到些什么”,引导学生联系平面图形按比例缩小后的面积变化,思考立体图形按比例放大后的体积变化。可以举例子、找数据,对照比较去研究。‎ 五、确定位置 内容及变化 本单元主要教学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一方面,由于这部分内容涉及到方向、角度、比例尺等知识,综合性强,难度较大。另一方面,这部分内容的教育价值不在于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应用比例尺解决问题的机会,而在于让学生了解一些用平面图刻画现实空间的不同形式,感受数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知识系统的完备性。基于上述考虑,本次修订,从以下两方面对本单元教材进行了调整:一是注意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适当降低教学要求。例如,描述物体相对于某一观测点的位置是,通过在平面图上标注“偏东”或“偏西”的角度,画出以厘米为单位的刻度等方式,以简化操作、计算和思考的过程,达到降低难度的目的,如第53页第2题(见图6);描述路线图时,对于运行方向,只要求学生用“北偏东”“南偏西”‎ 等方位词进行描述,不具体到偏离的角度;对于运行距离,要么不涉及距离,要么在平面图上直接标出某一段路程的实际距离,不要求根据比例尺进行计算,如第55页第9题(见图7)。二是在例1教学之后,教材引导学生讨论“以前学过哪些确定位置的方法?现在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帮助他们感受不同的确定位置方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体会确定位置方法的多样性 ‎ 教学建议 本单元编排了三道例题,分别是用方向和距离表示位置的知识,在平面图上用方向和距离表示物体的位置,描述行走的路线 ‎  1.在已有方向知识的基础上,教学新的确定位置方法 生活中用方向表示物体的位置不大精确,因为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的范围比较宽,而且仅有方向,没有距离。用方向和距离比较准确地表示物体的位置,涉及了方位、角度、实际距离三个具体内容。‎ ‎·引出新的方向词。例1联系原有经验,航海情境图上灯塔1在轮船的东北方向,灯塔2在轮船的西北方向。教材指出,东北方向叫做北偏东,西北方向叫做北偏西,引出了两个新方向词。在原有方向知识基础上认识新方向词,有助于理解词的具体含义。北偏东即正北往东偏些,北偏西即正北往西偏些。理解了北偏东、北偏西,再认识南偏东、南偏西就容易了。‎ ‎·用角度准确表示方向。灯塔1在轮船的北偏东30°方向。”这里的北偏东30°方向表示了轮船为端点的一条射线,灯塔1是这条射线上的一个点。因此,方向词的后面添上角的度数,才能准确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教学这个知识,不仅让学生学会如何表示方向,还要体会这样表示的好处。。‎ ‎·用距离准确表示位置。北偏东30°讲了方向,在这个方向上,哪里是灯塔1?从图中射线上的刻度可以看出灯塔1到轮船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根据比例尺,算出实际距离。“轮船北偏东30°方向‎6千米处”准确地描述了灯塔1的位置。‎ ‎2.根据给定的方向和距离,在平面图上确定物体所在的位置 例2在图上画出清凉岛的位置,首先要理解“北偏东40°方向‎20千米”的含义,识别其中的方向内容和距离内容。其次要用量角器画40°的角,根据比例尺把实际距离换算成图上距离,还要画‎2厘米长的线段表示实际距离‎20千米。学生已经学过这些知识和方法,应该有能力完成画图任务。‎ 这次画图涉及许多数学内容,关键是要安排好画图的步骤。为此,教材要求学生思考画法并在小组里交流。这是很重要的一步教学环节,直接关系到能不能顺利画出清凉岛的位置。‎ 画图分两段进行:先确定清凉岛所在的方向——找到黎明岛的北偏东方向,画出北偏东40°的角,黎明岛就在角的一条边上。再确定清凉岛所在的距离——平面图的比例尺是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0千米,清凉岛离黎明岛的实际距离是‎20千米,图上距离应该是‎2厘米。按这样的步骤不仅能画出清凉岛的位置,还能体会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既合理又严密。课堂上要关注学生用量角器画40°角的方法,量角器的中心应该和表示黎明岛的点重合,0°刻度线应该和表示正北方向的射线重合,40°刻度线应该在黎明岛北偏东的方向上。‎ 另外,还应给学生三点画图指导:一是北偏东的射线要画得轻些、细些,只要自己能看到就行;二是射线上找到清凉岛的位置,可以用一个圆点表示,圆点要画得清楚,并在旁边标注“清凉岛”;三是把黎明岛和清凉岛之间的线段适当描粗些,并且每‎1厘米一段,分成两段,便于看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各是多少。‎ 例2里的“北偏东”已经在例1里教过,学生已经理解这个方向词语。“练一练”里的“南偏西”是第一次出现,要让学生解释这个方向词语,正确理解其意思。另外在动手画图前,还可以组织学生说说“在平面图上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方法与步骤,既作为例2学习的回顾反思,又作为“练一练”的思想准备。‎ ‎3.应用确定位置的知识,描述行走的路线 例3说说李伟从家到学校的路线,在现实的情境里应用方向距离确定位置的知识。李伟上学的路线是三条或多条线段连成的折线。由于李伟是沿着街道行走的,平面图没有给出各街道与正北方向的夹角,也没有给出各街道的长度,只能用以前学习的或者刚刚学习的方向词语描述行走的方向与路线。四个小卡通的交流虽然说法各不相同,却都是应用东、北、东北、北偏东等词语的描述。‎ 六、正比例与反比例 内容及变化 本单元教学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正比例图像 与实验教材相比,本单元主要有以下两点变化:‎ ‎1.有层次地组织练习 ‎,多种方式表征,表格、图像、文字表达式、字母表达式强化学生对正比例和反比例意义的理解。正比例与反比例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为了突破难点,教材十分重视通过有层次的练习,引导学生体会数量间的变化规律,巩固对正比例和反比例意义的理解。组织练习时,一方面注意以直观的形式表示两种量的变化规律,如表格列举(P59第1题)、图像表示(P60第5题)等。这样的形式比较具体,便于观察,易于理解。另一方面,还注意安排一些抽象性比较强的练习,引导学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比例,如第65页第7、8题等(见图8和图9),以加深对正、反比例意义的理解,提高判断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量的能力感悟函数思想。‎ ‎2.完善对常见数量关系的认识。‎ 在四年级下册,学生已经认识了有关单价、速度的两组数量关系,对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三者间的关系也有过一些渗透。本册教材结合反比例意义的教学,揭示了工作效率的概念,并引导学生在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关系的过程中,总结出“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这一关系式。这样安排,既有利于学生强化对反比例意义的理解,又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完善对常见数量关系的认识。‎ ‎3.通过“你知道吗”栏目,介绍反比例图像 此外,教材还通过“你知道吗”栏目,介绍了反比例图像,既丰富了学生对反比例意义的认识与理解,又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教学建议 ‎  1.细致安排学生的首次感知。‎ 正比例概念和反比例概念都要在充分的感知活动中形成,例1和例3分别是学生首次感知正比例关系与反比例关系,教材作了很细致的安排。例1把感知过程设计成四步。写比、求比值、解释比值;用数量关系式表示比值一定;体会相关联的量;揭示正比例意义,在前三步感知活动的基础上,告诉学生:当路程和相应的时间的比值总是一定时,就说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行驶的路程和时间叫做成正比例的量。例3首次感知反比例关系,也分四步进行。依次是:观察表格里的数据,笔记本的单价变化,购买的数量也变化,但总价始终不变;用数量关系式表示积一定;理解相关联的量;揭示反比例意义。‎ ‎2.变换情境,让学生反复感知。‎ 仅有例题的首次感知还不能形成正比例、反比例的概念,需要反复感知,积累充分的感性认识。P57、P61 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练习十一第1题再次感知正比例关系, 感知反比例关系。‎ ‎3.建立正比例、反比例的概念。‎ 本单元教学要形成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概念是一类现象共同的本质特征的反映,形成概念要对感性认识进行抽象与概括。‎ ‎·提取共同特征。各个成正比例的实例中都有两个相关联的量,两种量相对应的数的比值总是一定的。各个成反比例的实例里也有两种相关联的量,它们相对应的数的积是一定的。这些分别是正比例、反比例的本质特征,建立概念,要把这些共同特征提取出来。‎ ‎·用字母表示关系与特征。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或者表示它们的积,用字母组成的式子表示正比例和反比例关系,是认识的一次抽象,概念在抽象中形成。‎ ‎4.应用概念,判断比例关系。‎ 形成概念是为了更好地认识和把握客观世界,在现实生活中应用概念识别、判断和推理。正比例和反比例是常见的数量关系,判断比例关系还能初步体验函数思想,发展数学思考。‎ ‎·判断具体问题里的正比例、反比例。第63页第2题通过看图、填表,理解长方形面积一定,长和宽成反比例,长方形周长一定,长和宽不成反比例。这些都是在具体问题里作出的判断,能使学生深刻体会正比例、反比例的特征,从而加强概念。‎ ‎5.认识并简单应用正比例的图像。‎ 正比例图像是一条射线(中学里是一条直线),反比例图像是曲线(中学里是双曲线)。本单元教学正比例的图像,在你知道吗还介绍了反比例的图像。‎ 正比例图像的教学要求有两点,一是联系画折线统计图的经验,在方格纸上描出表示各组对应数量的点,知道所描的点在同一条直线上。二是已知一组相对应的数量中的一个数量,在图像上估计另一个数量是多少。通过阅读,你知道了什么?图像中点A和点B表示的实际意义各是什么?你还能说出其它各点表示的实际意义吗?‎ 这一单元的“动手做”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发现规律。‎ 活动一:在支架左侧第4个孔挂2个同样大的珠,那么在支架右侧第2个孔应挂4个这样的珠才能保持平衡。‎ 活动二:如果左侧第4个孔挂3个珠,右侧第3个孔应挂4个珠才能保持平衡。通过两次实验,引导学生发现:当格数和珠子个数的乘积一定时,支架左右两边才能保持平衡;格数表示的长度和珠子个数成反比例。‎ 大树有多高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比、比例等相关知识后安排的一个实践活动——测量树的高度。大树比较高,它们的高度很难用尺子直接度量,要通过“在同一地点,同时测得的竿长和影长的比值相等”的规律,间接获得。因此发现和应用这个规律是本次实践活动的重点。‎ 测量计算--发现规律 通过在太阳光下,把几根同样长的竹竿直立在地面上,使学生懂得什么叫影长、如何测量影长并体会和发现在同一时间、同样长的竹竿的影长相等。在此基础上再把几根长度不同的竹竿直立在地面上,按照表格的要求,分别测出每根竹竿的长度及影长,算出竿长与影长的比值,发现竹竿有长、有短,影长有长、有短,但各根竹竿的竿长和影长的比值是相等的。‎ 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这一部分,教材没有把怎样应用规律测量树高的方法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引导学生体会方法。通过交流,整理出思路:测出1根竹竿的长度和影长,求出竿长与影长的比值;再测出树的影长,求它的高。并用此方法,实际测量校园里的一棵大树的高。当然,如果没有同时测量竹竿的影长和大树的影长,用上面的方法计算树的高,是不会得到准确结果。因此必须突出“同一时间”测量影长。‎ 拓展问题--延伸反思 同一棵大树,在不同时间它的影长会相同吗?在不同的地点呢?通过上面的测量、计算和思考,你能想到什么呢? ‎ 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测出的物体影长是会变化的,所以用上面的方法测量、计算物体高度,要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进行。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测量、物体高度和影长成正比例,可以根据对应数值列出比例解决物体有多高的问题。‎ 总复习 ‎ 与实验教材相比,本单元的变化主要集中在“数与代数”部分,具体有以下三点变化:第一,把“数的认识”的复习分两段安排,先复习整数和小数,再复习分数和百分数。以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建立合理的认识结构。二是增设“量与计量”‎ 的内容,引导学生对常用的质量、时间和人民币单位进行整理与复习,帮助学生系统掌握相关计量单位之间的进率,以及单位换算的基本思路。三是专门安排“解决问题策略”的复习,引导学生对学过的解题策略进行系统整理,并通过适量的练习,进一步体验相关的解决问题策略,以提高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自觉性。‎ ‎ 本单元全面、系统地复习小学阶段教学的数学知识,内容很多。仍然分四个领域编排,每个领域又分成若干段,有利于突出各段的复习重点,进一步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重要的思想方法。‎ ‎ 复习每段的知识,设计了两个栏目。先是“整理与反思”提出几个问题引导学生回忆这段里的主要知识内容,沟通知识间的联系,优化、完善认知结构。然后是“练习与实践”,安排一些习题让学生解答,更好地掌握、应用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两个栏目既是教材的编写设计,也是复习的主要活动。‎ 一、“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分数的认识、常见的量、数的运算、解决问题策略、式与方程、正比例和反比例四段编排。‎ ‎1.“数的认识”复习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的意义和计数方法,这些数的联系与区别;分数性质、小数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有关倍数和因数的知识;数的实际应用。‎ ‎·在数轴上填整数、小数理解数的意义。P68页第1题在数轴上填数,可以看到:负数与正数是方向相反的数,正数大于0,页数小于0;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是可以用小数表示;‎ ‎·结合具体素材读、写多位数,改变数的计数单位,求近似数。P70第8题把读多位数、改变多位数的计数单位、求多位数的近似数以及比较多位数的大小结合起来,进一步突出数的意义。读多位数一般先分级,还要遵循读数的规则,尤其是数里的0的读法规定。改变多位数的计数单位与求多位数的近似数能方便应用和表示,改变计数单位没有改变数的大小,求近似数一般使用四舍五入法。比较数的大小可以凭数感,也可以分析数的组成,两者结合效果会更好些。四个省的面积用平方千米为单位,用到整数;用万平方千米为单位,用到小数。这里还带着复习小数的知识,包括计数方法、读写方法、比较大小的方法等。‎ ‎·感受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练习与实践”里的习题,大多数都取材于现实生活。应注意第4题,在车票、商品说明数的信息,体会数的具体含义,感受数能表示数量的多少,也能表示次序或用于编码。‎ ‎·‎ 用卡片摆数,复习倍数和因数的知识。第13题用四张数字卡片摆两位数,利用摆出的数复习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的概念,回忆2、3、5的倍数的特征,以及公倍数、公因数的含义。把许多知识融合在一个活动之中,使知识不孤立,复习不枯燥。‎ ‎·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性质、小数性质改写数与式。第7、8两题移动小数点的位置,计算小数乘(或除以)10、100、1000,这些知识常用于名数的化与聚,还是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的联结点。第11题先复习分数和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基本性质。再应用这些知识进行小数、分数、百分数的相互改写。分子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可以与整数相互改写;分子不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可以与小数相互改写。‎ ‎·数形结合,发展数感。P71第1题直观看出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把分数改写成百分数、小数,体会分数与百分数、小数之间的联系。第9题把五个百分数填到扇形统计图上,从形的直观估计数有多大,用数刻画每个扇形与整个圆的关系。‎ 思考题 指名读题,理解题意。 ‎ 根据“如果每行植6棵,最后一行缺1棵”,可以知道总棵数比6的倍数少1,根据 “如果每行植5棵或4棵,最后一行也都缺1棵” 可以知道总棵数比5和4的倍数也都少1,根据题意,这批树苗的棵数是求比6、5、4的公倍数少1的数,6、5、4的公倍数有60、120、180……。由于植树总棵树不超过100棵,所以结果是6、5、4的最小公倍数少1,即59棵。‎ ‎2.“常见的量”复习质量、时间和人民币的单位及相邻单位的进率,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以及量的简单计算。第4题计算经过时间说出计算过程 ‎3.“数的运算”复习四则计算的意义和算法,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律。在整理笔算方法的同时,重视口算和估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应用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发展思路。‎ ‎·灵活选择计算方式。解答第74页第4题里的各个问题,要求学生能口算则口算、要笔算则笔算,大数目用计算器算。选用适宜的计算方法是计算能力的表现,提高了计算效率。第10题。五名人员身高不同,仅仅比较五名队员助跑摸高的厘米数是不合理的,合理的方法是先分别算出每人助跑摸高的厘米数相当于其身高的百分之几,再比较得到的百分数。‎ ‎·‎ 主动采用简便运算。运算律是加法、乘法的固有规律,应用运算律改变了原来的运算顺序,在特殊条件下能使计算简便。先复习运算顺序,再复习运算律,要深入理解运算律的内容和作用,把握简便运算的条件与时机。第76页1~2题分两个层次编排,第1题按运算顺序,第2题按运算律计算,体会知识的应用。‎ ‎·解决实际问题。解决的实际问题,有四、五年级教学的,多数是六年级教学的。复习解决实际问题要加强数量关系,突出解题思路。挖掘条件间的联系,进行信息的再加工;沟通未知与已知的联系,规划解题的步骤。充分利用分数、百分数的概念进行推理,充分利用题组体会不同问题的内在联系。‎ ‎4. “解决问题策略”明确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能按一般步骤解决实际问题;了解小学阶段学习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能应用从条件或问题想起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并列式解决实际问题,能根据具体问题情境选择画图、列表、列举、转化、假设等策略解决问题。‎ P78第1题第(1)题从条件想起比较容易些,而第(2)题则从问题想起比较方便;解答时要根据题里数量间的联系,列出相应的算式,一步一步求出问题的结果。第5题可以用列表、对应摘录等方式整理条件和问题,要注意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第8题先画图表示条件和问题,找出数量之间的联系;根据数量间的联系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其中运用转化策略,把已看的页数看成剩下页数的,用乘法直接计算更方便。第9题先根据从第一筐取出放入第二筐,两筐苹果就同样重这个条件,表示出第二筐苹果多重的线段,画图策略可以把比较复杂的数量关系变得直观、清晰和简单,能方便地找出数量间的关系,可以用方程解、用转化策略,把分数关系转化成每筐相当于总数量的几分之几,直接用乘法分别计算结果;把分数关系转化成两筐千克数的比是9︰5,按比例分配求出结果;解决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策略和方法,可以综合地和灵活地应用知识和方法思考、解答。第13题先在表里假设两种门票的张数,再通过调整找出答案。思考题画线段图表示条件,分析线段图:第一支剩下5份中的1份和第二支剩下3份中的1份一样长,那第一支就有这样的5份长,第二支就是这样的3份长,所以第一支和第二支长度的比是5︰3。‎ ‎5.“式与方程”复习字母表示数,等式与方程的概念,等式性质和解方程,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体验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掌握书写规则。用字母表示数能简约而概括地描述数量关系、运算律、计算公式……是初步的符号化与模型思想。让学生举出一些用字母表示数的例子,引起回忆。“练习与实践”第1题,要严格遵守字母表示数的书写规则,体会字母表示数的好处。‎ ‎·应用等式性质解方程。小学阶段的方程一般有三个特点:方程里只有一个或两个运算符号(包括省略未写的乘号);未知数不在减数或除数的位置上;根据等式的性质求解。‎ ‎·列方程解答实际问题。有些问题如果列算式计算,思路曲折、列式困难,如果列方程解答显得顺畅、方便。这些问题里要求的数量经常是倍数关系中的一倍数,分数或百分数问题的单位“1”,以及其他数量关系式中的乘数。如“练习与实践”第3、5、6、7、8题等。‎ 第4题利用“码”与“厘米”的换算关系,把码数与厘米数相互换算,体会什么时候列算式,什么时候列方程。‎ ‎6.“正比例和反比例”复习比的意义和性质,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有关比例尺的知识。‎ ‎·用测量、调查获得的数据或统计表里的数据写出比、体会比的意义。两个数相比可以看作这两个数相除。如果两个数属于同类量,它们的比值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教材让学生在写出比的活动中体会比的意义,写比所需要的两个数,通过调查、测量获得,或者到统计表里提取。组成的比要化简或者求比值,这就复习了比与除法的关系以及比的基本性质。‎ ‎·通过组成比例,体会比例和比的联系与区别,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这句话讲述了什么是比例,也指出了比例和比的联系。比例由两个比组成,每个比都有前项和后项。因此,比例有四个项,即两个外项与两个内项。第2题先写出四个比,再估计哪两个比能组成比例,还要计算验证。估计与验证都围绕比值是否相等进行,比例的意义得到了回忆和加强。‎ ‎·通过判断,复习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正比例和反比例都是本册教科书刚教学的内容,第84、85页的7~9题判断两种量成不成正比例、成不成反比例,复习概念。第7题的4张表格给出两种相关联量的若干组相对应的数,通过写比、求比值或者列乘式、算出积,作出相应的判断。重温认识正比例和反比例的过程,细致地回忆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第8题的判断稍抽象些,对加强数学概念,开展有条理的思考很有益处。第9题里有三个内容,依次是利用图像上的数据,判断行驶路程与耗油量成不成正比例;利用已有的图像估计行驶‎75千米大约用多少升油;画出汽车在市区行驶时的正比例图像。‎ ‎·‎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复习比例尺的知识。复习比例尺的知识仅编排一道题,利用平面图的比例尺和量出的图上距离,计算相应的实际距离。教学第6题要说说这幅平面图的比例尺和具体含义,从线段比例尺得出数值比例尺,回忆比例尺的意义和算法。要通过解题归纳求实际距离的方法及注意点,还要说说怎样求图上距离。‎ 二、“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分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三段编排。‎ ‎1.“图形的认识与测量”按线—角—形—体的顺序整理知识,把形、体的特征与求积计算结合复习。‎ ‎·回忆直线、射线、线段的特征,整理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小学数学里,把直的、有两个端点的线称为线段,线段向一端无限延长得到射线,向两端无限延长得到直线。这些既是线段、射线、直线的概念,也是它们的关系。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互相平行或相交,垂直是特殊的相交。‎ ‎“练习与实践”第1~3题还复习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间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等知识。‎ ‎·整理学过的角,用工具度量角的度数、画垂线与平行线,再认平面图形的底和高。教材要求围绕角的顶点旋转角的一条边,整理学过的角,把各类角的名称、图形与特征填写在第98页的表格里。第6题画长方形、画平面图形的高,根据不同的直径画圆、复习线段间的平行、垂直关系,以及使用工具度量长度和作图的方法。‎ ‎·复习三角形的知识,包括三角形的分类、边特殊的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内角和180°等内容。第86页左边的集合图表示三角形的分类,在四年级(下册)教科书里出现过。右边的图表示等腰三角形是特殊的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这幅图在教材中第一次出现,教材提问“等边三角形也是等腰三角形吗?”帮助学生理解图的意思。‎ 解答第88页第7题运用两个知识,一是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都大于第三边,二是等腰三角形的两腰一样长。第8题在应用三角形内角和180°的同时,还应用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比的知识。‎ ‎·按一般到特殊的线索整理四边形。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是四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四边形。教材第89页分析图形间的一般与特殊关系,回忆整理各种特殊四边形的结构特点。要注意的是,梯形与平行四边形都是特殊的四边形,它们之间是并列关系,不存在一般与特殊关系。‎ ‎·‎ 回忆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的意义,常用的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的所有边的长度和是它的周长,围成的面的大小是它的面积。教材让学生说说这些概念,复习周长与面积的意义。第89页第1题画出长‎10厘米的线段,复习长度单位厘米、分米和米。第2题剪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复习面积单位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学过的长度单位还有千米、毫米,面积单位还有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复习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要突出1个单位是多长、多大,清晰表象;要整理相邻单位间的进率,进行简单的换算。‎ ‎·回忆学过的周长公式,整理面积公式。长方形、正方形是三年级教学的,那时只根据周长的意义计算,现在可以得出计算公式。整理各种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再次体验转化策略,深入理解各个公式的内涵,避免机械记忆。第90页第4、5两题简单应用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加强面积与周长的概念。第6题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通常要分割或添补成规则图形进行计算,这里的分割和添补,都是把要解决的问题转化成已经能解决的问题进行计算。具体计算时,如果分割成几部分,一般可以分别计算各个部分的面积再相加,如果添补成规则图形,一般要计算出这个规则图形的面积和添补部分的面积再相减。第7题画出面积相等的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进一步掌握面积公式,发展逆向推理的能力,应鼓励思路多样、画法多样。面积相等的图形周长不一定相等。‎ ‎·计算面积,探索规律。第91页第11题,在同样大的正方形里,画1个最大的圆、画4个尽量大的圆或者9个尽量大的圆,每个图形的圆面积占正方形面积的百分比是相等的。第11题用枚举策略解决问题,在表格里能看出宽的变化、长的变化以及面积的变化,从而得到面积最大的围法。‎ ‎·复习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回忆这些形体的特征,应在直观情境中,看着实物或者看着立体图形进行。画出这些几何体的三视图,画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把长方形、直角三角形旋转得到圆柱、圆锥,都是为了发展空间观念。第93页第6题寻找长方体的右视图,需要知道长方体的宽与高,这两个数据分别从正视图、上视图里得到。明确:根据从前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可以想象并推知:这个长方体的长是4,宽是3,高是2。因此,从右面看到的长方形的长是3、宽是2,也就是③号图形。‎ ‎·回忆表面积、体积的意义,整理常用的体积单位。复习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表面积要组织新的认知结构。首先理解表面积是每个几何形体所有面的面积总和,然后理解这些几何形体的表面积都是侧面积加两个底面积,侧面积都可以“底面周长×高”计算。‎ 物体的体积和容器的容积是两个概念,计算体积要在物体的外面量长度,计算容积要在容器的里面量长度。体积和容积的单位是一致的,常用的体积单位是立方米、立方分米(升)、立方厘米(毫升)。‎ ‎·回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整理体积公式。复习体积公式,在回忆推导过程的基础上,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体积计算整合成“底面积×高”,便于记忆和应用。‎ ‎2.“图形与变换”复习轴对称图形,图形平移、旋转,图形放大、缩小。‎ ‎·提出两个问题,整理图形变换的方法。教材把图形变换分成两类情况,一类是平移与旋转,改变了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另一类是放大与缩小,改变了图形的大小,不改变图形的形状。“整理与反思”提出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回忆图形变换的知识。‎ ‎·在方格纸上画图,掌握图形变换的操作。“练习与实践”第2题复习图形变换的操作,画出图形A的另一半,进一步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分别把图形B、C、D平移、旋转、放大,进一步掌握图形变换的方法。第3题是综合应用图形变换知识的创造性活动。第4题通过图形按1:2的比缩小,得到的图形面积与原来图形的比是1:4,加强对图形按比例放大、缩小的理解。‎ ‎·从图形变换的角度观察生活里的现象。第5题在四种瓷砖里选出两种拼图案,体会拼图案时的图形变换内容,还要利用图形变换设计图案。培养数学意识和审美情操。‎ ‎3.“图形与位置”复习常用的确定位置的方法。‎ ‎·边回忆边整理。小学阶段教学了许多确定位置的方法,一、二年级用上、下、左、右,东、南、西、北等方位、方向描述物体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五年级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六年级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可见,确定位置的方法是逐渐教学、逐步提高的。总复习确定位置,先对已有方法回忆整理,以高年级教学的知识为主。‎ ‎·通过练习掌握知识。“练习与实践”里安排三道题,各题的内容很清楚。让学生通过解题回忆方法,进一步掌握方法。‎ 思考题:长方形框架中一共有12个三角形,其中单个的小三角形有8个,由2个小三角形组成的三角形有4个。这12个三角形中,直角三角形有4个、锐角三角形有4个、钝角三角形有4个。‎ 动手做:‎ 四个图案的形状不同,但是通过移、拼,可以发现都是把正方形空地分成了相等的两部分,花坛面积是整块空地的一半。按照这样的思路,设计出新的图案。‎ 思考题:展开图中有桃形图案和彩条的两个面是相邻的,而且这两个图案的排列方向是并列的,所以①、③、④号正方体都不符合要求,可能由右边图形折成的正方体只能是②号。‎ 思考题:如果要焊接成一个正方体,可以选择5张④号规格的铁皮,这是一种选法。如果要焊接成一个长方体,则有三类选法:第一类,规格①、规格②、规格③都要用到(其中任意两种规格各选2张,另一种规格选1张),有三种选法;第二类,先选2张④号规格的铁皮,剩下的3张可以选规格①或规格③,有两种选法;第三类,先选1张④号规格的铁皮,剩下的4张可以选规格①或规格③,有两种选法。‎ 动手做:准备一个长方体香皂的包装盒,小组合作,量出这个长方体包装盒的长、宽、高。把24块这种香皂装一箱,设计包装箱,先画画算算,看看有哪些设计,把你认为满意的方案填入表里,再在小组里交流你的设计和想法。要联系实际,不仅从美观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更要从节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思考题:动手操作,借助直观图帮助学生理解,旋转正方形时,把重叠部分的正方形中心和顶点,及相邻的另一个顶点连接,分成三个三角形。在图形旋转时,不相邻的两个三角形总是完全相同的,可见重叠部分面积总是一个正方形面积的四分之一,所以重叠部分的面积没有变化。‎ 三、“统计与概率”领域的内容分统计、可能性两段编排。‎ ‎1.“统计”复习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用统计表或统计图呈现数据,用统计量分析数据。教材通过“整理与反思”里的三个问题引导学生回忆知识。收集数据的方法是调查,收集到的数据要分类整理,有时还要用符号记录。这些活动学生都进行过,现在只是简单回忆,学过的统计图有单式或复式条形图、折线图,以及扇形图。‎ ‎·整理收集数据。 “练习与实践”第1题第(1)题可以通过测量的方法收集身高、体重的数据;第(2)题可以通过种子发芽实验的方法收集数据;第(3)题可以通过调查的方法用调查表分组调查再汇总数据。‎ ‎·看扇形图进行估计和计算,体会扇形图的特点。第103页第4题的扇形图里没有标注百分数,从图上能看出表示《故事天地》播音时间的扇形最大,超过圆面积的,小于圆面积的 ‎,由此能估计出《故事天地》大约播了多少时间。再分别计算《学法交流》的播音时间占每周播音时间的百分之几,《音乐欣赏》播音多少分钟,应用了百分数知识,体会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呈现数据,‎ ‎·看懂复式条形图上的数据,利用数据分析、比较。第104页第7题是复式条形图,这样的图在以前教材中没有出现过。让学生把图上的数据填入统计表,培养读图的能力,以及利用数据分析、比较的习惯。‎ ‎2.“可能性”重温不确定现象,判断简单事件结果的可能性大小,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在现实情境中体验确定与不确定的现象。第116页第1、2题里都有一定发生、不可能发生、可能发生三种现象,在可能发生里又有经常发生、偶尔发生两种情况。这两题重温确定现象与不确定现象,以及可能性有大、有小的认识。‎ 八、 综合与实践 本册教材的“综合与实践”活动,十分重视以问题为先导,引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一些实践活动,并在活动过程中积累活动经验,提升数学能力和素养。为了保证学生参与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教材适当安排了一些“长作业”,组织学生利用一段较长的时间完成一项专题活动,以获得更丰富的经验积累。例如,组织“制订旅游计划”的活动时,需要先在课堂上通过阅读、讨论和计算等活动,完成小芳一家去北京旅游的往返行程规划、游览日程设计、旅游费用预算等任务;再利用课余时间通过查阅资料、比较和分析,完成自己一家人外出的旅游计划;然后回到课堂上交流各自制订的旅游计划,完成有关数据的统计,解决几家人结伴旅行能否节省旅游费用的问题。这样的活动,既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挑战性,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绘制平面图要明确一张简易的平面图所要包含的基本要素;能确定具体场所的方向、形状和位置关系,合理选用测量工具测量距离;能综合应用图形、测量、比例尺等知识绘制平面图。‎ 关于常州市学业质量监测的几点说明 ‎ 自2010年开始,常州市每年都组织学业质量常规抽测,时间是每年6月份的第一周周五,监测内容为学科关键能力,常州市把“运算能力”作为小学数学学科的关键能力。我们武进区从2014年开始加入质量监测。为做好质量监测的准备工作,现结合2013、2014年的监测试卷,作几点说明。‎ 监测内容:“运算能力”‎ 包括:(1)基本运算技能,如口算、笔算;(2)灵活运算,如根据参与运算数据的特点灵活计算;(3)计算结果合理性判断,如纠错题等;(4)估算;(5)对算理的分析;(6)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选择合理的算法。‎ ‎2.试题分析及评分要求 ‎2013年常州市小学阶段学业质量常规抽测试卷 每题3分,÷6×如果是分步计算不是一次性约分扣0.5分,(分数乘除混合运算可以改为连乘的形式计算,一次性约分可以使得计算简便)‎ ‎(9.75-)÷7若最后的结果用近似值或用循环小数扣2分。最后的结果若不是最简分数,扣2分。‎ ‎(遇到除不尽的,又没有要求保留的,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 ‎2、请以“÷”为例,说明为什么分数除以分数可以“颠倒相乘”。‎ 本题共4分。以下三种答案:(1)÷=(×)÷(×)=×;(2)÷=÷(2÷3)=÷2×3=×;(3)÷=×(1÷)=×根据×1÷,可以先算后面的除法,然后根据倒数的意义得出。都得满分。其中1是利用商不变的规律,2是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3是根据×1÷,可以先算后面的除法,然后根据倒数的意义得出。或者通过画图验证结果与颠倒相乘结果一致,就得满分。此题可以用语言叙述,也可以用算式表示,只要意思表达准确即可。‎ ‎3、“+”等于多少,一位学生认为,表示9份中的8份,表示15份中的8份,所以加起来是24份中的16份,结果是。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本题共4分,判断正确得1分,理由阐述中须讲到“分数单位不同”即得满分,如果只是正确计算出结果,没有说明理由或理由说明不正确,只得1分。如果是从计算结果的合理性来判断,理由说得正确,也得满分。例如,+应大于1,而小于1,所以计算错误。‎ ‎4、如果a>0,下列各式计算结果最大的是________。‎ ‎ ①a×1 ②a÷ ③a× 把你的想法记录在下面。‎ 本题共4分,如果选择结果错误,扣4分;如果选择结果正确,而想法表达不正确得1分;如果选择结果正确,想法表达也正确得4分。想法可是(1)举例法,即给a赋一个数值,分别计算出结果,然后判断;(2)根据含a的表达式来计算,即①=a,②=a,③=a,以此来判断。‎ ‎5.阅读下面的文字:‎ 我国的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占有的水资源不足‎2300立方米,仅是美国的、巴西的、加拿大的。另外,我国的水资源分布也很不均匀。据统计,南方的土地资源大约占全国的40%,水资源却超过全国的80%;北方的土地资源大约占全国的60%,但水资源却不到全国的20%。‎ 读了这段文字,哪些数据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想?为什么?‎ 本题5分,表达的要求是数据和表达的感想要有对应关系,在感想的表达中要出现相应的数据,如果在感想表达中不出现数据,则得3分。如果只是笼统地表达感想,且相对合理,则得1分,如果感想不合理,则得0分。例如,“我们要节约用水,我们人口多,水资源少,所以我们要节约用水”。这位同学的答案可得1分。‎ 由这段文字中的数据,你还能算出哪些数据?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 本题5分,首先要根据提供的文字算出正确、合理的数据,例如通过“人均占有的水资源不足‎2300立方米,是美国的”算出美国的人均占有的水资源数量,即得3分。其次,“说明了什么”要与算出的数据相对应,则得2分。如果算出的数据不正确、合理(如单位“1”寻找不正确),则扣5分,如果“说明了什么”和算出的数据不对应,或“说明了什么”不正确,则扣2分。‎ ‎(给出的信息较多,如何选择相关联的信息来解决问题)‎ ‎6.在一个高2分米、底面半径2分米的圆锥形容器里装满沙子,再将这些沙子全部倒入一个圆柱形容器内,刚好装了圆柱形容器的。这个圆柱形容器的容积是多少立方分米?这道题,小明是这样想的:先算圆锥形容器的体积,再用算出的体积除以得到圆柱形容器的体积。可是,在计算圆锥形容器的体积时:“×‎ ‎3.14×22×‎2”‎计算很麻烦。你对求圆柱形容器的体积有什么好方法吗?记录在下面。‎ 本题共10分,能列出综合算式并合理正确地计算,则得满分。如果能列出综合算式,未计算或未能合理、正确地计算则得5分。此外,本题还可以用文字说明,能够合理解决除不尽的问题,而且给出正确的结果,也得10分;如果没给出正确的结果,则扣2分。 例如:可以先算出和这个圆锥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的体积,再用它乘以,再除以,而乘和除是同级,可以先算÷=,这样简便多了。这位同学计算方法交代合理,但没给出最后的正确结果,可以得8分。‎ ‎2014年常州市小学阶段学业质量常规抽测试卷 二、掌握算法(在空白处写出计算过程)。‎ ‎(1)2.4×1.35(侧重于竖式计算格式的掌握,计算正确即得3分)‎ ‎(2)35×22(竖式计算正确得2分;灵活应用乘法结合律或分配律得3分)‎ ‎(3)÷4(如果用颠倒相乘得2分,如果直接用分子除以整数得3分)‎ ‎(4)-(6)题直接写结果且正确得1分,按顺序用递等式计算正确得2分,(4)4.85-+5.15-(用简便方法计算正确得3分)‎ ‎(5)73÷+17×(应用乘法分配律计算,结果正确即得3分)‎ ‎(6)(+)×+(先应用乘法分配律,再应用加法结合律使计算简便且结果正确得3分,如果最后结果写成3,扣0.5分)‎ ‎(7)1+3+5+7+9+11+13+15(按顺序计算,结果正确得1分;应用凑整的方法计算,结果正确得3分,或者(1+15)×4计算或者用等差数列公式计算或82计算,结果正确得3分)‎ ‎(8)×+×(按顺序计算,结果正确得1‎ 分;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或者直接用××2计算,结果正确即得3分,若先计算出,再乘2,计算结果正确得2分)‎ ‎(9)(+)×7×5(按顺序计算,结果正确得1分;若先应用乘法分配律计算,结果正确即得3分,若先计算出“5×7=‎35”‎,再用乘法分配律,得3分。)‎ 四、灵活选择算法。(10分)‎ ‎1.王伟同学在用计算器计算“4.9×‎6.7”‎时,发现计算器上的数字键“‎4”‎坏了,无法显示。如果这时仍用计算器计算,怎样才能计算出正确结果,把你想到的方法写在下面(能想到几种就写几种,可用算式表示)灵活选择算法。共10分 评分标准:本题5分 方法一:5×6.7-6.7×0.1,两个方面的思考,一是可以从意义的理解上解决问题,二是从运算律得层面解决问题。‎ 方法二:7×0.7×6.7,回避4后,可以考虑因数的分解,运用乘法结合律解决问题。‎ 方法三:9.8×6.7÷2,回避4后,可以考虑因数分解的逆向分析。‎ 本题是从算法构造的角度来设计的,强调了对于运算律的应用,灵活的解决实际问题,了解学生在运算中数感的状态。‎ 本题的评分标准为:写出一种方法得1分,写出二种得3分,写出3种得5分,如还有,每多对一种得0.5分。(不计上限)这一题我们武进得分不高,学生写了一种两种就不再写了,在时间允许的范围内鼓励学生多写一些。‎ ‎2.‎ 你认为哪种方法最好,为什么?‎ 本题共5分,能正确选择“方法三”最好,得2分,说明理由:因为问350‎ 名学生能坐得下吗,要估下限,因此把22估成20合适。得3分。‎ 五、寻找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12分)‎ ‎ 1.在一个高8分米,底面半径1.5分米的圆柱形容器里装满沙子,再将这些沙子全部倒入一个底面半径是2分米的圆柱形容器内,沙子的高是多少分米?‎ ‎ 根据“沙子体积不变”的道理,一位同学是列方程做的,你会接着往下做吗?‎ 注意:要写出主要的计算过程。‎ 解:设沙子的高是x分米。‎ ‎3.14×22×x=3.14×1.52×8‎ ‎1、附评分标准:本题6分 ‎(1)按部就班,采用分两边分别计算出结果,再求出未知数的值,且结果正确,给一半分数(3分)。‎ ‎(2)两边同时约去3.14再行计算,或保留3.14但不参与计算,并在部分环节采用约分的办法,给5分;‎ ‎(3)两边同时约去3.14,且在计算过程中不断简化,如拆分1.5的平方为两个1.5相乘,给满分6分。‎ ‎(4)其余情况,参照以上各标准。过程正确,结果错误,参照标准最多给4分。‎ ‎2.张老师想买五本书,单价分别是74元、68元、71元、67元、73元,合起来会超过400元吗?会少于300元吗?把你的想法写在下面。本题6分 ‎(1)做法一 :74+68+71+67+73=353,353<400,353>300,得2分 ‎(2)做法二:74+68+71+67+73≈70×5=350,350<400,350>300,得4分 ‎(3)做法三:74+68+71+67+73≈75×5=375,74+68+71+67+73≈65×5=325,大于300,小于400,得6分。‎ ‎(4)做法四:74+68+71+67+73≈80×5=400,74+68+71+67+73≈60×5=300,大于300,小于400,得6分 六、判断计算结果的合理性。(6分)‎ ‎ 小强的妈妈在银行存了570元,定期一年,年利率3.25%。到期时,小强的妈妈实际可取回多少钱?‎ 小强是这样算的:570×3.25%=18.525(元),他认为妈妈实际可取回18.525元钱,你认为合理吗?请写出你的想法。‎ 本题对计算结果的合理性的判断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根据问题“取回多少钱”,应该包括本金和利息,但小强值计算了利息,所以不合理。(3分);二是根据实际情况,虽然利息是18.525元钱,但实际取回最多只能精确到分,因此,实际取回利息时需要进行保留,一种是可以保留到分,实际取回18.52元或18.53元钱,都可以算作对,也可以保留到角,实际可取回18.5元钱,只要能说明实际取回时需要保留,至于用何种方式保留不限。(3分)‎ ‎3.教学中需要关注的几个方面 ‎1)要重视每一单元整理与练习中的探索与实践教学,注重规律的探寻,思维的拓展,比如1+3+5+7+9+11+13+15这一题,得分率相当低,其实在探索与实践中,我们探究过求奇数个连续自然数的和的计算规律,基于此教学时可以拓展去研究一下偶数个连续自然数的和的计算方法,再比如分数除以分数的算理分析在探索与实践中也有,教学时就要关注算理的分析,学生思维的多样性和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2)要培养学生计算审题中对数据的整体感知能力。观察学生的计算行为,从整体上观察数据、分析数据特征、选择数据处理方式的计算行为的能力强弱。归其实质,是教师在计算教学中算得多、想得少、校对多、讨论少,形成相对机械的计算技能训练。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观察数据时,不能一个数一个数的读,而要一组式子的来分析计算顺序,提高学生对二、三步递等式计算过程中数据变化的敏感度,增强简算意识。‎ ‎3)估算教学在小数计算中要重视。在整数教学中安排专门的课时,但在小数和分数中,没有安排专门的课时,仅仅是渗透在笔算教学中,在课堂的落实不到位。‎ ‎4)算法多样化在解决问题中的实际应用。在新授课的教学中关注了算法的多样化,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主动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但是在平时的教学中,算法多样化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实际情景化的应用没有得到重视。‎ ‎5)要关注算理与算法的有机融合,计算不单单要的是结果,不能只关注“‎ 怎么算”的问题,更应解决“为什么这样算”的问题,也就是算理的分析。在计算教学中,算理与算法应该有机结合,让学生在直观中理解 算理,也需要让学生掌握抽象的法则,更需要让学生充分体验由直观算理到抽象算法的过渡和演变过程,从而达到对算理的深处理解和对算法的切实把握。‎ ‎6)要在问题解决中根据问题选择计算方式,灵活解决问题。2013、2014年关于圆柱形容器的体积、沙子的高时都要求寻找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如果一个学生能正确的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来合理的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时,说明他的数学运用意识已产生,并能主动迁移,形成相对固定“运算能力”。而现实的情况中学生更多的是以“具体明确要求”和平时的计算习惯来指导自己的计算行为。计算方式选择的相对单一,使得“运算能力”范畴下的思维活动发展弱化。‎ ‎7)数学语言的规范、完整、清晰表达在日常教学学中要落实到位。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把学生的表达作为课堂教学的资源推进教学,要加强对表达的指导与让学生自我修正表达的过程,关注结论的形成过程,重视结论的正确、规范表达。数学性的总结及数学语言的表达要把它作为一个目标去达成。‎ 总之我们要做到口算要达标,加强估算、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夯实笔算、鼓励算法多样化,四算(口算、笔算、估算、简算)融合,鼓励灵活判断与选择。‎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

天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