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教养的途径第2课时导学案(苏教版必修一)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获得教养的途径第2课时导学案(苏教版必修一)》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获得教养的途径第2课时导学案(苏教版必修一)‎ 第二课时 ‎【学习目的】‎ ‎1.进一步明白读书尤其是阅读经典的意义,努力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提高自己的修养。‎ ‎2.理解重点语句含义。‎ ‎【预习反馈】‎ 讨论预习作业中的问题。‎ ‎1.  作者认为阅读不在于数量,说“有的人一生中只度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 读书人”,作者倡导的是一种什么样的读书观?为什么通过读书获得修养要和“个性”“人格”联系在一起?‎ ‎(作者认为读书是为了“心的教养”,他倡导的是“爱的阅读”,善于读书的人,并不追求数量,而只追求他心灵的获得,这是有效的阅读。阅读的本质不在于积累某些知识、提高某种技能,而在于帮助我们找到生活的意义。‎ 一个人没有个性和人格,一切努力也是白费。作者认为读书人要有爱的追求,要有理想,要有对知识的敬重。就是读书人自己必须是有获得教养的愿望,有完整的人格,有个性追求。如果人没有人格,没有个性,他的阅读也未必能获得教养。读书人必须有获得教养的愿望,有完整的人格,有个性的追求。只有这样的人,才把读书看成是获得教养、获得生命意义的途径。)‎ ‎2.下列有关“杰作”的论述,表明了黑塞的阅读主张。请围绕“获得教养的途径”这一话题,说说它们的含义。‎ ‎①思想家或作家的每一部杰作的深入理解,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不是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而是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 ‎(杰作本身就具有很高的人文和文学价值,如果能对杰作做深入理解,就会在思维和思想方面得到有价值的启示。)‎ ‎②杰作常常不像时髦读物那么适口,那么富于刺激性。杰作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 5‎ ‎(杰作具有很大的思想和文化价值,如果只是肤浅阅读,是不可能理解其精髓的,需认真读并思考;时髦读物往往以低俗的内容形式迎合读者。而要提升修养,必须花力气阅读杰作。)‎ ‎③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真正价值。‎ ‎(“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指阅读杰作时需要有追求文明文化的态度,只有怀着敬重之心阅读,才可能获得教养。“杰作的真正价值”指的是:经典对一个人教养的形成所起的重要作用。)‎ ‎3.你觉得文中还有那些具有启发性的语句?与小组同学进行交流。‎ ‎ ‎ ‎【合作探究】‎ ‎1.作者再三强调了阅读经典作品的作用,为什么不同一般?为什么前辈学者总是提醒我们读经典作品?能否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读书学习,“读什么?”是个基本问题。作者认为阅读经典是获得教养的主要的途径。通过阅读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获得鲜活的意识和理解,逐渐熟悉并掌握大师们的思想成果。经典既是民族与人类文化的结晶,也是语言艺术的典范,它代表一个时代人文和语文的顶峰。从获得教养的目的出发,必须阅读杰作。一个人在青少年时代所读的书注定要影响他的一生,对他的人文素养构成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甚至能决定他一生的审美追求。所以,人应当在学习的起始阶段就注意打好精神的“底子”,确立一生阅读的方向。)‎ ‎(此问可进行延伸:每个时代都有不计其数的文学作品,为什么很多东西被淘汰,无法流传?有些文学作品轰动一时,为什么才过了十来年就没有人再提及?为什么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文学史?为什么每个民族尊奉的作家往往也是世界的?如中国的屈原、司马迁、李白、杜甫、苏轼、曹雪芹和鲁迅,俄罗斯的普希金、托尔斯泰,法国的司汤达、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西班牙的塞万提斯等,他们的作品,不但在本国流传,也产生了世界的影响,滋养了无数的人。)‎ ‎2.作者说“每一位思想家的每一部著作,每一位诗人的每一个诗篇,过一些年都会对读者呈现出新的、变化了的面貌,都将打到新的理解,在他心中唤起新的共鸣”,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这些体验说明了什么?‎ ‎(经典作品具有持久的魅力,它代表了一个时代人文和语言艺术的最高成就,能促使人的精神成长,增强自我修养,决定审美追求;人的经验不断增长,阅读也逐渐深入,就能不断有新的发现,即“常读常新”。如《三国演义》是历史小说,少年读此书,可能仅仅为其中的情节人物所打动,而有了一定的修养和阅历后,重读此书,可能就会从历史变迁、政治谋略、外交智慧等方面去解读了。其他如《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等,高中时代重读,体会和少年时代已经大不一样,而人生每个时期都能从中汲取营养,这就是经典的力量。‎ 5‎ ‎3.本文作者提倡读书要“重复阅读”也就是“精读”,而也有人强调开卷有益,也就是所谓的“博”读,二者是否矛盾?‎ ‎(读书求知既要“精”又要“博”。如果没有“精”的质疑精神,读得再多,也只能是“仓库型的学生”,加上不知变通,也可能导致失败。学习需要“博”,“开卷”是好事,但是如果不加选择,则未必有益。所以学习过程中,既要博览群书,又要有所侧重。(充分调动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 ‎ ‎【总结提升】‎ ‎1.前几年在高校里相继发生了一些骇人听闻的事件,如云南大学的马加爵(故意杀人犯)、清华大学的刘海洋(用浓硫酸故意伤害公园里的狗熊)等,联系本文的内涵,说说你对他们的修养的认识。‎ ‎(他们都拥有较高的智商,有很好的谋生能力,但他们的“精神和心灵”是不完善的,缺乏“真正的修养”。与“生存的手段”相比较,“生存的境界”更重要。‎ 教养是一些习惯的总和,教养是衡量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一张x片子。教养和遗传是不相关的,是后天和社会的产物。阅读经典,能够让教养在我们的骨髓里繁衍,假以足够的时日,就将自然而然地散发出香气。)‎ 同学们,脸面上可以依靠化妆繁花似锦,但只有内心的强健,才经得起冲刷和考验,才是力量的象征。‎ ‎2.反思:自己是一个有教养的人吗?拿起你的笔,把你头脑中想到的有教养和没教养的行为都写下来,简要扼要即可,有教养的行为写在左边,没教养的行为写在右边,标上序号。‎ ‎(这些行为可以是对父母的、对师长的、对朋友的、对陌路人的,也可以是对集体的、对国家的、对历史的、对自然的,更可以是对自己的,勇敢地反省,果断地把它写下来!‎ 好了,看看自己哪方面的行为更多些。如果有教养的行为更多些,说明自己做得还可以,用力地握紧自己的右拳,在心里给自己一个鼓励。如果没教养的行为更多些,也不必气馁、颓丧,你应该庆幸,今天的语文课给你提供了一个自我反省、自我检点的机会,发现得早,你就会更早地改正自己的行为习惯!教养可以遗失,也可以重新捡拾起来。‎ 同学们,我们学完了《获得教养的途径》这篇文章后,你是否为了教养,为了精神和心灵的完善,为了更加明确生活的意义,有了一种更强烈的想读书的欲望?那么,别犹豫,拿起书本,读吧!因为阅读经典,追求教养,我们——“永远都在半道上”!)‎ ‎ ‎ ‎ ‎ 5‎ ‎【课后作业】‎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书 拿起一本书来,先不必研究它的内容,只是它的外形,就已经很够我们赏鉴的了。‎ 那眼睛看来最舒服的黄色毛边纸,单是纸色已经在我们的心目中引起一种幻觉,令我们以为这书是一个逃免了时间之摧残的遗民。它所以能幸免而来与我们相见的这段历史的本身,就已经是一本书,值得我们思索、感叹,更不需提起它的内含的真或美了。‎ 还有那一个个正方的形状,美丽的单字,每个字的构成,都是一首诗;每个字的沿革,都是一部历史。飙是三条狗的风:在秋高草枯的旷野上,天上是一片青,地上是一片赭,猎犬风一般快的驰过,嗅着受伤之兽在草中滴下的血腥,顺了方向追去,听到枯草飒索的响,有如秋风卷过去一般。昏是婚的古字:在太阳下了山,对面不见人的时候,有一群人骑着马,擎着红光闪闪的火把,悄悄向一个人家走近。等着到了竹篱柴门之旁的时候,在狗吠声中,趁着门还未闭,一声喊齐拥而入,让新郎从打麦场上挟起惊呼的新娘打马而回。同来的人则抵挡着新娘的父兄,作个不打不成交的亲家。‎ 如果在你面前的是一本旧书,则开章第一篇你便将看见许多朱色的印章,有的是雅号,有的是姓名。在这些姓名别号之中,你说不定可以发现古代的收藏家或是名倾一世的文人,那时候你便可以让幻想驰骋于这朱红的方场之中,构成许多缥缈的空中楼阁来。还有那些朱圈,有的圈得豪放,有的圈得森严,你可以就它们的姿态,以及它们的位置,悬想出读这本书的人是一个少年,还是老人;是一个放荡不羁的才子,还是老成持重的儒者。你也能借此揣摩出这主人公的命运:他的书何以流散到了人间?是子孙不肖,将他舍弃了;是遭兵逃反,被一班庸奴偷窃出了他的藏书楼;还是运气不好,家道中衰,自己将它售卖了,来填偿债务,或是支持家庭?书的旧主人是这样。我呢?我这书的今主人呢?他当时对着雕花的端砚,拿起新发的朱笔,在清淡的炉香气息中,圈点这本他心爱的书。那时候,他是绝想不到这本书的未来命运,他自己的未来命运,是个怎样结局的;正如这现在读着这本书的我,不能知道我未来的命运将要如何一般。‎ 更进一层,让我们来想像那作书人的命运:他的悲哀,他的失望,无一不自然地流露在这本书的字里行间。让我们读的时候,时而跟着他啼,时而为他扼腕太息。要是,不幸上再加上不幸,遇到秦始皇或是董卓,将他一生心血呕成的文章,一把火烧为乌有;或是像《金瓶梅》、《红楼梦》、《水浒》一般命运,被浅见者标作禁书,那更是多么可惜的事情呵!‎ 只说书这件东西,它是再与世无争也没有的了,也都要受这种厄运的摧残。至于白鹤一般兀傲的文士,他们的遭际更是不言可喻了。试想含意未伸的文人,他们在不得意时,有的采樵,有的放牛,不仅无异于庸人,并且备受家人或主子的轻蔑与凌辱;然而他们天生得性格倔强,世俗越对他白眼,他却越有精神。他们有的把柴挑在背后,拿书在手里读;有的骑在牛背上,将书挂在牛角上读;有的在蚊声如雷的夏夜,囊了萤照着书读;有的在寒风冻指的冬夜,拿了书映着雪读。然而时光是不等人的,等到他们学问已成的时候,眼光是早已花了,头发是早巳白了,只是在他们的额头上新添加了一些深而长的皱纹。‎ 5‎ 咳!不如趁着眼睛还清朗,鬓发尚未成霜,多读一读“人生”这本书罢!‎ ‎1.“单是纸色已经在我们的心目中引起一种幻觉,令我们以为这书是一个逃免了时间之摧残的遗民。”请阐释画线部分在文中的意思。‎ ‎(书犹如遗民,经历了岁月的淘洗,经历了种种变故和磨难,才得以幸存,这样的书积淀了丰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点拨:第二段文字中,作者把书比作遗民,赋予“时间之摧残”以借代意义,结合上下文,发掘这些比喻意义和借代意义,是做好本题的有利途径。‎ ‎2.请概括指出作者在文中写到了哪几类人的命运。‎ ‎(①书主人的命运。②作书人的命运。③含意未伸的文人(或白鹤一般兀傲的文士)的命运。点拨:本文第四、五、六段分别介绍了书的主人的命运,书的作者的命运和含意未伸的文人的命运,其提示性字眼分别是第四段的“你也能借此揣摩出这主人公的命运”,第五段的“让我们来想像那作书人的命运”,第六段的“至于白鹤一般兀傲的文士……试想含意未伸的文人……”。)‎ ‎3.请简要分析本文的内容是如何逐层深入的。‎ ‎(①鉴赏书的外观,思索书的历史。②欣赏文字的美丽,文字的历史,文字的文化内涵。③表达对文人命运的悲悯和思考。④发出学会读人生这本“书”的感喟。点拨:全文共分为四个层次,由书的外观到内在文字的内涵,再到对主人公命运的思考,最后升华到对人生的感喟,层层递进,由实到虚,结构严谨。)‎ ‎4.本文切入点与其他写读书的文章有什么不同?作者又怎样把本文写得情趣盎然?‎ ‎(第1问:一般谈读书的文章,大多从书的内容切入,谈读书的心得、感受和方法等,而本文则以书的外形为切入点,谈有关书的历史和文化内涵。第2问:丰富而飘逸的联想和想像;充满诗意的形象化描写;活用典故,使文章饱含深厚的文化底蕴;比喻的运用和形、声、色的生动描写。点拨:本题答案可以丰富多彩,意思对即可。)‎ ‎ ‎ ‎ ‎ 5‎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